隔了十日,新的一期《新陽旬報》發售,一天的功夫,五千張報紙就被搶購一空,其中倒是有小半是衝著《濟公傳》去的,倒是讓陸駿有些哭笑不得。


    《濟公傳》乃是他為了報紙的人氣而抄襲的,不想是抄對了。


    但笑笑過後,陸駿的心思就轉到了報紙內容上。


    這期報紙上,按照他和宋知縣商議的對策,把工商錢莊擺上台前。這次依舊是以公文形式,配上宋知縣的解說:隻要在規定的期限內,老百姓到工商錢莊繳納了應繳的賦稅即可。


    但是在期限到後,沒有繳納的百姓將會受到懲處,且賦稅提高到原來的十五稅一。


    老百姓搶購報紙的原因也是關心賦稅繳納的問題,這些時日鄉間因為賦稅之事沒少起衝突,一時間弄得人心惶惶,坐立不安。


    一個是父母大老爺,代天子牧民的七品知縣,一遍則是世代根深於此地的大族豪強,如今二者意見相左,老百姓卻不知聽誰的。


    按理來說,老百姓自然要聽官府的,知縣作為朝廷派駐地方的親民官,本身就有著正統合法的外衣,且做的事情也是利民的好事。


    但本地大族也不能得罪,知縣一任七年光景,時間到了就要離開,下一任知縣會是什麽樣誰也不知道。但本地的大族和老百姓卻不會離開,他們世代居於此地,鄉紳在地方上的影響力比之縣令要大得多。


    所以老百姓雖然高呼宋知縣乃是青天大老爺,但是暗地裏卻是左右為難,一遍是看得見的利益,一邊則是看不見的隱患。也是因為他們內心多有搖擺,一直到現在都隻是零星的械鬥。不然縱是有盧俊義暗中控製,隻怕也有了燎原之勢。


    新的一期報紙出來,老百姓自然想看看宋知縣可有解決之道。


    依舊是在顯眼的位置,寫著顯眼的標題:收稅方式改由老百姓自行交稅。


    施敏山拿著報紙苦笑一聲:“想不到縣尊卻想出這個法子來。”


    “以小侄來看,隻怕也是那陸駿出的主意。”一旁的周彥說道。


    “嗯,這法子獨辟蹊徑,一般人還真想不出來。”施敏山點了點頭,歎服道:“讓老百姓自己去交稅,這樣一來老百姓自然就不需要在和我們有什麽衝突了,可以說是輕而易舉的化解了現在的危局。”


    在盧俊義的帶動下,每日都會有械鬥之類的事情發生,而且在漸漸緊逼,衝突一日大過一日。


    過了這十天,已經有些早熟的糧食開始收割了,那些由鄉紳所擔任的裏正、亭正也開始加派人手去計算收成。一些不願屈從的百姓自然要反抗,所以事態的發展也漸漸的嚴重,並且次數越來越多。


    好在盧俊義也不是那種無腦之人,並不是以勢壓人,而是搬出國朝的典製,多少讓老百姓有些躊躇。


    因為兩方都有所顧忌,所以民間衝突雖然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但是卻沒失控。


    現在新一期的報紙出來,知縣大人讓老百姓自行去工商錢莊繳納賦稅,且定下來每畝交稅的金額,規定好最後期限。在期限內繳納賦稅的,工商錢莊會開具一張憑證,官府即不再重複征收賦稅。


    過時不繳納者,不止要支付拖延的利息,還要麵臨五倍的罰款。


    看到罰款,周彥有些皺眉:“這罰款要來何用?且這麽重的罰款不太符合大老爺拿愛民如子的形象。”


    施敏山畢竟是年老人精,且和官府打交道比較多,不似周彥多在商場上廝混,稍稍一想就明白其中奧妙,不由的讚歎道:“大老爺這一招棋果真是妙啊。”


    看周彥還不明白,施敏山有心提點道:“這五倍的罰款,相對之前的賦稅來說,也隻是多了一些,還在承受範圍中……想必定然有許多人家想要逃稅,會選擇不交。大老爺這時候給我們台階下,讓我們前去收取賦稅和罰金,多少還能夠得到一些利益。”


    “靠著這些利益,想必我們的同盟必定會解散,畢竟大部分不似你我這樣有實力和縣衙抗衡,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聽從知縣大人的命令的。如此一來,這次秋收引來的風波隻怕就這樣過去了。”


    “那明年呢?”周彥站起身來,頗有些懊惱:“這幫目光短淺的家夥,他們不想想,這次雖可得到些利益,但是明年老百姓定然會選擇去工商錢莊交稅,老百姓又不傻,豈會繼續讓他們鑽空子?”


    施敏山卻搖頭道:“能看長遠的有,但是更多的人都是看不明白,不是誰都能如良聿一般的。”


    這次他們能成事,也是因為宋知縣行事太過突然,大家事先根本沒有準備,而且在前一版報紙上,幾乎讓大家看不到希望。


    如今宋知縣丟了根骨頭出來,上麵還帶著香噴噴的肉,總會有些人想著先吃飽了再說,縱然吃不飽也不能讓自己餓著。


    這是管家施福進來道:“老爺,宋大人有情。”


    “我正想著,宋大人也應該有所回複了。”施敏山笑了笑,起身對施福說道:“你去回複說,我馬上就到。”


    “那小侄就看告辭了。”周彥見宋知縣找見施敏山,他也就不好多呆了。這次來找施敏山,除了聊聊這報紙,還有就是關於借錢的事情,隻是沒有說到。


    “不如良聿和我同去,看看宋大人如何說道。”施敏山卻提議道。


    周彥猶豫了一下,就點頭同意了,他和宋知縣打交道不多。這次宋知縣突如其來的一招讓他們都淬不及防,卻是不能小窺了,多接觸接觸也好。


    二人一同出門,施敏山拉著周彥上了自己的馬車,吩咐車夫去往縣衙之後,他問道:“宋大人心思多變,我們拿捏不準,老夫想著那件事不能停。”


    周彥也正想說這件事情,聞言當即點頭說道:“小侄也是如此想的,若是真能成功,宋大人縱然把稅降到五百稅一也是不怕。”這也是他跟著施敏山一同過來的願意,就是想在半路上和施敏山提起這事。


    “唉,我這心裏有些七上八下的,都說江湖越老膽子越小,以後還要看你們年輕人啊。”施敏山背靠在坐墊上,眯著眼睛說道。


    “世伯說笑了,小侄愚笨,還需要世伯多多提點。”周彥微微欠身道。


    “莫要謙虛,小一輩中間,我最看好你,而且我相信你的舞台不會窩在新陽縣這個小小的城池裏。”


    “世伯真夠看得起小侄的,其他不說,單說那位陸駿,小侄雖未見過,但是看他的事跡,就讓小侄有些折服。”


    “陸駿嘛……”施敏山有些沉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財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李太白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李太白豁並收藏大明財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