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了胡董事長,讓他先去安撫工人,周馥則一個人悶在屋子裏想解決之道。
同時他也思考著若是陸駿來做,會用什麽手法來解決這件事。
現在陸駿沒有來消息,說明他有了法子,有意讓自己等人先解決,如果不行他再出手。
或許他也在思考解決之道,可能沒考慮好。
但是不管如何,周馥有信心相信,陸駿不會對此事不管不問的,所以他能安心的在這裏思考對策。
天塌了有個子高的頂著,周馥現在差不多就這個心理。但他也知道,自己等人總要成長起來,成為陸駿的左膀右臂才可。
胡思亂想一番,他又開始琢磨陸駿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法,如今他以陸駿為榜樣,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向陸駿靠攏。
和他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比如顧長君、劉文官的兒子劉立山,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人都有意或無意的,以陸駿為自己前進的指路明燈。
從陸駿成立江淮工坊開始,他沒有見陸駿對哪個競爭對手為難過,有種不樹敵的作風。縱然那一幫人搞出來個黃淮工坊,也不見陸駿有過不滿。
以和為貴、和氣生財,或許是陸駿做生意的原則。
再看他有那麽多賺錢的項目,還願意拿出來分潤給其他人,讓大家利益均沾而不是他一人獨享,也可看出來陸駿對人更看重些,這就是所謂的錢散人聚吧。
這樣一來,陸駿也才能建立起來江淮商會,有這麽多人為他作為他的先頭部隊為他開路。
對於官府方麵,他倒是一直之道陸駿的態度,和官府一定要保持好合作的關係,但是絕對不能成為官府的走狗和爪牙,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陸駿還曾經和自己提過這點,該如何使商人能夠擺脫官府給予的枷鎖,那就是要對官府有所製衡。
周馥想到這裏,腦子裏靈光閃過,但是卻沒有抓住,總覺得還差了點什麽。
該是什麽呢?
周馥苦思冥想過後,也沒有找到思路,最後幹脆放棄再次琢磨起來陸駿。
縱觀陸駿做事,不喜歡大權獨攬,也不會讓大權旁落。每個工坊都會有一個董事長和一個大掌櫃,二者有點相互製衡的意思,但又不會讓二者兩虎相爭!
而所謂的股東會、董事會,都決定了隻有陸駿,其他人不可能大權獨攬,因為其他人不會有陸駿那麽高的威信。
想到這些會,周馥又琢磨起來陸駿愛開會,之前他在的時候大小會不斷,他那個會長之名卻是當得起。
而這一套管理思路,周馥發現也是陸駿從書中得來的。陸駿的書房對他是敞開的,他能在陸駿書房的藏書中,發現陸駿的很所思維都源自那些書中,甚至還要超前許多。
等等……周馥這下忽然想起來,他或許能在書中找到解決的答案。
想到這裏,他就急匆匆的趕去陸家。
先去拜見了陸從廣,但陸從廣正在用餐,見他到來就招呼他一起坐下。
“怎麽,看你急匆匆的趕來,有事找駿哥?”
周馥點點頭:“主要是來借駿哥的藏書看看。”
陸從廣捋了捋胡須,放下碗筷說道:“可是關於徭役一事?”
“是。”周馥遲疑了一下,卻也不用隱瞞,陸從廣也不是外人。
“唉……也不知你們整天忙個什麽勁,如今你們也都大了,我老了也管不了,但是有些話還是想和你說說。”
“世叔請講。”周馥連忙說道。
“如今太平年景,君明臣賢,國泰民安,相交於從前,連苛捐雜稅都要少了很多……我們要知足。”老爺子是若有所指。
“是,這些小侄明白。”周馥連忙說道:“世叔放心,我們不會做出來出格事情的。”
“明白就好。”陸從廣從丫鬟那裏接過溫毛巾擦了擦嘴,繼續說道:“我們畢竟是商人,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早些年商人子弟都不讓進學參加科舉。”
“我國朝中興以來,雖然對商人有所優待,但是我們卻不可忘了根本,官府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能夠頃刻間毀了你們,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你們也要時時警惕才是。”
“話又說回來,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再多錢也沒用,你琢磨去吧。”說完,陸從廣站起身來往後堂走去。
周馥若有所思,他明白陸從廣的意思,這是提醒他主意分寸,不可失了火候讓官府抓住把柄。還有一層意思讓他注意商人的身份,不可因為有了錢就得意忘形。
最後則是提醒他,如果事不可為,縱然讓工坊停工,就當破財免災了,卻不可為了錢去鋌而走險。
走到書房,周馥翻看起泰西一些國家有關政治方麵的書籍。
他慢慢的琢磨出來,他們想要基業長青,如果總是擔心官府、朝廷惦記,那還怎麽發展?
陸駿也有過類似的擔心,說官府需要製衡的話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或許就是個機會。
通宵達旦,一夜過去了,周馥心中也慢慢形成了一條應對之策。
其實隻要周馥舍得砸錢,這件事倒也沒有過不去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大把的銀子砸下去,還是能招夠願意代役的人。
他江淮商會能砸錢,但是會砸錢嗎?顯然不回,因為其他小工坊是沒有這個實力的。還有一點,如果真要拿錢擺平了這件事,不止是花費不小,還會留下一個不好的習慣,等於是縱容了劉文官的作為,這點不可取。
而且這件事在周馥冷靜下來思考,發現已經不止是錢的問題。原因隨著江淮商會的壯大,周馥也隱隱感覺到來自官方層麵的束縛,這次征役一事,隻是顯露出來的罷了。
這樣的感覺很不好!
周馥相信陸駿也會有類似的感覺,但是他不想等著陸駿去解決,他如果能完美的解決了這件事,這將會對他的威望是個很大的提升。
他作為江淮工坊的大掌櫃,用泰西翻譯過來的話說就是總經理,在江淮工坊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有些個小工坊的人也要看著他的臉色吃飯。
而他又被陸駿推舉為江淮商會的管理委員會的會員代表,和江淮工坊大掌櫃的身份一起,在江淮商會中的地位已經是不低了。
這次若是能夠帶著江淮商會從中突圍,對他在商會中的聲望無疑是提高許多,日後他代替陸駿接任商會會長一職,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倒不是他內心多麽有權力欲望,而是他看著陸駿越行越快,他內心有些著急,想要跟得上陸駿的步驟,不想被拉下太大。如果能夠為他的左膀右臂,為其分憂,那就更好了。
這是他真實的想法,其他所謂權力、名聲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無非是為了報答當初陸駿對他的點撥之情。當日若非陸駿開導他,隻怕他就要意誌消沉下去,哪裏有今日的意氣風發?
至於舉人?
嗬嗬!
同時他也思考著若是陸駿來做,會用什麽手法來解決這件事。
現在陸駿沒有來消息,說明他有了法子,有意讓自己等人先解決,如果不行他再出手。
或許他也在思考解決之道,可能沒考慮好。
但是不管如何,周馥有信心相信,陸駿不會對此事不管不問的,所以他能安心的在這裏思考對策。
天塌了有個子高的頂著,周馥現在差不多就這個心理。但他也知道,自己等人總要成長起來,成為陸駿的左膀右臂才可。
胡思亂想一番,他又開始琢磨陸駿的解決問題的手段和方法,如今他以陸駿為榜樣,自然也是希望自己向陸駿靠攏。
和他有這個想法的人不在少數,比如顧長君、劉文官的兒子劉立山,還有其他大大小小的人都有意或無意的,以陸駿為自己前進的指路明燈。
從陸駿成立江淮工坊開始,他沒有見陸駿對哪個競爭對手為難過,有種不樹敵的作風。縱然那一幫人搞出來個黃淮工坊,也不見陸駿有過不滿。
以和為貴、和氣生財,或許是陸駿做生意的原則。
再看他有那麽多賺錢的項目,還願意拿出來分潤給其他人,讓大家利益均沾而不是他一人獨享,也可看出來陸駿對人更看重些,這就是所謂的錢散人聚吧。
這樣一來,陸駿也才能建立起來江淮商會,有這麽多人為他作為他的先頭部隊為他開路。
對於官府方麵,他倒是一直之道陸駿的態度,和官府一定要保持好合作的關係,但是絕對不能成為官府的走狗和爪牙,要保持自己的獨立性。
陸駿還曾經和自己提過這點,該如何使商人能夠擺脫官府給予的枷鎖,那就是要對官府有所製衡。
周馥想到這裏,腦子裏靈光閃過,但是卻沒有抓住,總覺得還差了點什麽。
該是什麽呢?
周馥苦思冥想過後,也沒有找到思路,最後幹脆放棄再次琢磨起來陸駿。
縱觀陸駿做事,不喜歡大權獨攬,也不會讓大權旁落。每個工坊都會有一個董事長和一個大掌櫃,二者有點相互製衡的意思,但又不會讓二者兩虎相爭!
而所謂的股東會、董事會,都決定了隻有陸駿,其他人不可能大權獨攬,因為其他人不會有陸駿那麽高的威信。
想到這些會,周馥又琢磨起來陸駿愛開會,之前他在的時候大小會不斷,他那個會長之名卻是當得起。
而這一套管理思路,周馥發現也是陸駿從書中得來的。陸駿的書房對他是敞開的,他能在陸駿書房的藏書中,發現陸駿的很所思維都源自那些書中,甚至還要超前許多。
等等……周馥這下忽然想起來,他或許能在書中找到解決的答案。
想到這裏,他就急匆匆的趕去陸家。
先去拜見了陸從廣,但陸從廣正在用餐,見他到來就招呼他一起坐下。
“怎麽,看你急匆匆的趕來,有事找駿哥?”
周馥點點頭:“主要是來借駿哥的藏書看看。”
陸從廣捋了捋胡須,放下碗筷說道:“可是關於徭役一事?”
“是。”周馥遲疑了一下,卻也不用隱瞞,陸從廣也不是外人。
“唉……也不知你們整天忙個什麽勁,如今你們也都大了,我老了也管不了,但是有些話還是想和你說說。”
“世叔請講。”周馥連忙說道。
“如今太平年景,君明臣賢,國泰民安,相交於從前,連苛捐雜稅都要少了很多……我們要知足。”老爺子是若有所指。
“是,這些小侄明白。”周馥連忙說道:“世叔放心,我們不會做出來出格事情的。”
“明白就好。”陸從廣從丫鬟那裏接過溫毛巾擦了擦嘴,繼續說道:“我們畢竟是商人,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後,早些年商人子弟都不讓進學參加科舉。”
“我國朝中興以來,雖然對商人有所優待,但是我們卻不可忘了根本,官府有著各種各樣的理由能夠頃刻間毀了你們,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你們也要時時警惕才是。”
“話又說回來,錢沒了可以再賺,人沒了再多錢也沒用,你琢磨去吧。”說完,陸從廣站起身來往後堂走去。
周馥若有所思,他明白陸從廣的意思,這是提醒他主意分寸,不可失了火候讓官府抓住把柄。還有一層意思讓他注意商人的身份,不可因為有了錢就得意忘形。
最後則是提醒他,如果事不可為,縱然讓工坊停工,就當破財免災了,卻不可為了錢去鋌而走險。
走到書房,周馥翻看起泰西一些國家有關政治方麵的書籍。
他慢慢的琢磨出來,他們想要基業長青,如果總是擔心官府、朝廷惦記,那還怎麽發展?
陸駿也有過類似的擔心,說官府需要製衡的話不是一次兩次了,這次或許就是個機會。
通宵達旦,一夜過去了,周馥心中也慢慢形成了一條應對之策。
其實隻要周馥舍得砸錢,這件事倒也沒有過不去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大把的銀子砸下去,還是能招夠願意代役的人。
他江淮商會能砸錢,但是會砸錢嗎?顯然不回,因為其他小工坊是沒有這個實力的。還有一點,如果真要拿錢擺平了這件事,不止是花費不小,還會留下一個不好的習慣,等於是縱容了劉文官的作為,這點不可取。
而且這件事在周馥冷靜下來思考,發現已經不止是錢的問題。原因隨著江淮商會的壯大,周馥也隱隱感覺到來自官方層麵的束縛,這次征役一事,隻是顯露出來的罷了。
這樣的感覺很不好!
周馥相信陸駿也會有類似的感覺,但是他不想等著陸駿去解決,他如果能完美的解決了這件事,這將會對他的威望是個很大的提升。
他作為江淮工坊的大掌櫃,用泰西翻譯過來的話說就是總經理,在江淮工坊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有些個小工坊的人也要看著他的臉色吃飯。
而他又被陸駿推舉為江淮商會的管理委員會的會員代表,和江淮工坊大掌櫃的身份一起,在江淮商會中的地位已經是不低了。
這次若是能夠帶著江淮商會從中突圍,對他在商會中的聲望無疑是提高許多,日後他代替陸駿接任商會會長一職,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倒不是他內心多麽有權力欲望,而是他看著陸駿越行越快,他內心有些著急,想要跟得上陸駿的步驟,不想被拉下太大。如果能夠為他的左膀右臂,為其分憂,那就更好了。
這是他真實的想法,其他所謂權力、名聲不過是過眼煙雲罷了。
而他所做的這一切,無非是為了報答當初陸駿對他的點撥之情。當日若非陸駿開導他,隻怕他就要意誌消沉下去,哪裏有今日的意氣風發?
至於舉人?
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