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悟空故意隔開了後方跟著的八戒悟淨二人,對六耳笑道:“老孫估摸著這次是要分出個真假來,不過你看起來倒像是有恃無恐?”
六耳望了望西方,眼中意味不明,不答反問道:“你先前說你我師出同門,你可知我師父是誰?又可知你師父是誰?”
悟空聞言愣了一下,他的師父是誰?他當然知道。<當年他化形後,討厭猴子的赤緋被他氣跑了,三百年都不曾再到他花果山來,他實是樂得自在。直到手下一通臂猿猴提道:“大王,您如今玩得痛快,隻是等赤緋大人氣性過了再回咱花果山,您鬥他不過還是遭殃。”
悟空才驚了一下,問道:“我倒是想學些本事,可你知道哪裏能訪得仙師?”
那猿猴撓了撓下巴說道:“這我等不知,隻聽聞有一菩提老祖,造化大能,居於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有緣者方能得見,無緣者對麵不識。”
悟空記得自己當時得知有修行的門路後滿心歡喜,也不管那菩提老祖到底哪裏能尋,即就收拾了一下動身出發。爾後他遍訪九州,在外雲遊了有八、九年餘都未尋到。
直到某一日他再次乘舟出海,不知怎地就到了一處霧氣繚繞的孤島。他在那島上周旋了幾日,終拜得了傳聞中的菩提祖師為師,爾後有了名姓,自此稱孫悟空。
六耳與他打鬥之時,其法門與他別無二致,悟空便猜測六耳與自己師出同門,許是菩提老祖另收的徒兒,自己的師弟,適才多有留情,此時忽聞六耳發問,悟空才開始懷疑六耳真正的來曆。
二人一時無話,沉默地來到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刹之外。此時,雷音寺殿內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皆在,如來正在與之*。講至一半,如來忽而收聲,望向殿門之外,眾人亦回頭觀望,便見兩個大聖並八戒悟淨四人闖將進來。
八大金剛齊齊上前攔道:“放肆,汝等欲往哪裏?”
悟空六耳撇嘴不言,倒是跟在後麵的悟淨合手當胸道:“阿彌陀佛,我師父讓妖怪給下毒害了。”
八大金剛聞言,皺眉斥道:“你師父被妖怪害了,你不去救你師父,不去拿那妖怪,到此衝撞我佛祖寶刹是為何故?”
悟淨又道:“那妖怪變作我們大師兄的模樣,我等皆分辨不出,特來煩請佛祖為我等辨個虛實。”
眾金剛還要再攔,如來卻道:“讓他們進來。”金剛依言放行,悟空四人行至大殿中央站定。
佛祖打量了一下座下兩個大聖,微微一笑,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悟空,誰是真假?”
觀音仔細端詳了半晌,搖搖頭笑道:“弟子眼拙,不識真假。”
如來笑道:“你們可知,這天地間有一靈猴,曰六耳獼猴,此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若立一處,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與真悟空同相同音者,便是六耳獼猴。”
眾人聞言,皆向那兩個悟空望去。也不知是悟空還是那六耳獼猴,開口笑道:“這麽說,你知道誰真誰假了?”這大殿之上皆是如來弟子,見他如此狂妄無禮,不約而同都怒目相向。
如來擺擺手,不以為意,取出自己的缽盂笑道:“自然,這金缽是我本命法器,能照出六耳獼猴的本體,你倆被這缽盂罩住,假的那個便會顯出本相。”說罷如來將金缽盂撇出去,大殿之內頓時佛光熠熠,佛音渺渺。
那缽盂在空中緩緩變大,待悟空與六耳皆被金缽盂的佛光照住後又開始漸漸下降,悟空轉頭看向六耳,卻發現對方仍不見絲毫慌亂。就在他二人即將被缽盂完全罩住時,悟空瞥見了六耳嘴角那抹極淡的笑意。
金缽盂輕輕落在地麵上,將悟空六耳與眾人徹底隔開。並未按如來所說會顯出本相的六耳繞著缽盂走了一圈,敲了敲缽盂的內壁,笑問道:“孫悟空,當年你和佛祖大戰,可曾嚐試過這個缽盂的威力?我猜沒有,你都沒有逼出佛祖使出他的本命法寶就被壓在了五行山下,還狂妄個什麽?”
悟空輕笑了一聲,問道:“不曾嚐過,那又如何?”
六耳一臉諷刺地望向悟空,問道:“你知道這法器能隔絕外界的一切嗎?你知道它能困住你嗎?”
悟空依舊笑問:“困住了又如何?他能困我幾何?”
六耳哈哈大笑:“孫悟空,你太自大了,是,也許佛祖的法器困不了你一世,可不需要困你多久,能困一時就夠了!”
悟空收了笑,冷眼看著六耳,問道:“你是何意?”
六耳止住笑,奇道:“你難道沒發現自己動不了了嗎?”悟空聞言,試著動了動,發現果如六耳所言,四肢皆被不知名的力量束縛住了一般動彈不得,他沉了沉臉。六耳諷刺道:“你以為佛祖拿你無法嗎?你恐怕忘了那次陷入幻境的遭遇了,你也有片刻是不能動彈的。”
悟空冷哼一聲,沉聲問道:“如來想要殺了老孫?”
六耳搖搖頭:“佛祖沒有想殺你,想殺你的是我,說實話,我們的確師出同門,可我實在是太嫉妒你了,你修為高深,五界之人不是忌憚你便是尊崇你,我呢?明明不差你多少,卻被處處壓製,若非今天佛祖言明我之真身,恐怕五界也無人得知我的存在。”
說著,六耳走近了悟空兩步,靠到悟空的耳邊輕聲說道:“佛祖說你魔性太重,便是西天之行也磨不去你的戾氣,叫我在此製住了你,讓你口不能言,反抗不得,屆時金缽盂移開,你便成了六耳獼猴,我便是那齊天大聖,從此你會被壓在靈山修身養性,我會保唐僧繼續西行。唉,我警告過你的孫悟空,我會替了你。”
悟空垂下眼眸,沉默不語。六耳又接著道:“我知道你比我厲害,你早就能夠一棍打死了我了事,可誰叫你一認定你我師出同門就手下留情了呢?而我本該聽佛祖的話,留你一命的,可誰叫你多此一舉,你知不知道你的手下留情隻會讓我更加痛恨你?”
六耳說罷,右手一翻,一隻樣式古怪的匕首便出現在他的手中,六耳冷冷地笑了一聲,道:“這匕首上本該抹上能致你麻痹昏迷的藥物,不過,被我換了,如今隻要紮進你的真元,你就能魂飛魄散,徹底消失,連凡間界都投胎不得。”
悟空聞言,忽而笑道:“你既早就換了藥想置我於死地,又何必怪我多此一舉?”六耳哼了一聲不再多言,右手握緊匕首直直向悟空的丹田刺去。
噗嗤一聲,空寂的缽盂內隻剩匕首刺入*的聲音,六耳的嘴角綻開了殘酷瘋狂的笑紋,隻是這抹笑容卻在放大到極致的那一刹那忽然凝固。
撲通一聲,六耳摔倒在地,那隻本該刺進悟空丹田的匕首不知為何紮在了他的丹田之處,六耳驚懼地瞪大眼睛,喉嚨口發出了兩聲無意義的嗬嗬,爾後便沒了聲息。
“大師兄!你沒事吧?”缽盂內響起了第三個人的聲音。
悟空伸手攬過驚魂不定的小白龍,拍拍他的後背笑道:“沒事,你這次連蹦兩個境界,收獲不小。”
話音剛落,罩住他們的金缽盂忽然打開,端坐在七寶蓮台上的佛祖揮手收回了自己的法器,目光平靜地掃過倒在地上已失去氣息並現出本相的六耳獼猴,在視線投注到悟空與小白龍的身上時終於有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怒意。
如來憐憫道:“善哉善哉,悟空下手太狠,這六耳獼猴也是天地間的靈根,又不曾作惡,你卻還將他打死,心性太惡。”
小白龍聞言憤怒不已,方欲出聲反駁,卻接收到他大師兄要求噤聲的訊息,隻得沉著一張臉默默不言。悟空安慰地捏了捏他的手心,衝如來笑道:“是老孫下手重了,不過還好這六耳獼猴沒有死透,雖然魂魄四散,但老孫若去冥界走上一通,收齊他的本命元神還可以救他一命。”
說罷,悟空也不等如來回應,拉著小白龍往雷音寺外而去。悟淨與八戒一見事了,便也告了一聲辭,隨悟空二人一同離去。觀音望著那離去四人的背影,眸色深沉,半晌才問道:“佛祖……”
如來揮了揮手,打斷了觀音的話語,微笑道:“把六耳獼猴帶下去,先安排在靈山養著肉身,其餘人,各歸各位,繼續聽講吧。”
半個時辰後,靈山之巔立著一個身著白衣麵容祥和的青年男人,而在那人背後十步之遠的距離垂頭站著另一個身著白衣之人。立在前方的那個男人伸手拂開山風吹到眼前的銀發,緩緩開口道:“慈航有事?”
被稱為慈航的不是別人,正是觀音,聞言輕聲道:“佛祖不必介懷,弟子料六耳不敢多言,是以孫悟空未必就……”
那個男人側轉過身,瞥了觀音一眼,歎道:“慈航,孫悟空太精明了,隻要有半絲馬腳露出,局就破了,如今隻怕事情不會再像我預想的那樣進展下去了。慈航啊,不是萬全之策時,以靜製動方為上策,這次是我心急了,原還想能一箭三雕呢。”
觀音抬眼望了望如來柔和的側顏,又低下頭道:“是,弟子明白。”
如來微微一笑,又背過身去,交雜著慈悲與冷酷的複雜目光不知飄向了何方:“孔雀啊孔雀,你真是好本事,一碰上你我就方寸大亂了。嗬。”許是山風太大,又許是如來並沒有出聲,他的最後一句話觀音沒有聽到,而是靜靜地掩埋進了這空寂的靈山裏。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煌清祀,冥tomb,壯士嗒嗒和那個腐了的馨兒扔雷麽麽噠~
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小白龍~~撒花
ps:大家想看佛祖的求愛被拒史嗎?
跪倒,為何老是忘了八。九是和諧詞……
六耳望了望西方,眼中意味不明,不答反問道:“你先前說你我師出同門,你可知我師父是誰?又可知你師父是誰?”
悟空聞言愣了一下,他的師父是誰?他當然知道。<當年他化形後,討厭猴子的赤緋被他氣跑了,三百年都不曾再到他花果山來,他實是樂得自在。直到手下一通臂猿猴提道:“大王,您如今玩得痛快,隻是等赤緋大人氣性過了再回咱花果山,您鬥他不過還是遭殃。”
悟空才驚了一下,問道:“我倒是想學些本事,可你知道哪裏能訪得仙師?”
那猿猴撓了撓下巴說道:“這我等不知,隻聽聞有一菩提老祖,造化大能,居於閻浮世界之中,古洞仙山之內,有緣者方能得見,無緣者對麵不識。”
悟空記得自己當時得知有修行的門路後滿心歡喜,也不管那菩提老祖到底哪裏能尋,即就收拾了一下動身出發。爾後他遍訪九州,在外雲遊了有八、九年餘都未尋到。
直到某一日他再次乘舟出海,不知怎地就到了一處霧氣繚繞的孤島。他在那島上周旋了幾日,終拜得了傳聞中的菩提祖師為師,爾後有了名姓,自此稱孫悟空。
六耳與他打鬥之時,其法門與他別無二致,悟空便猜測六耳與自己師出同門,許是菩提老祖另收的徒兒,自己的師弟,適才多有留情,此時忽聞六耳發問,悟空才開始懷疑六耳真正的來曆。
二人一時無話,沉默地來到西天靈鷲仙山雷音寶刹之外。此時,雷音寺殿內四大菩薩、八大金剛、五百阿羅、三千揭諦、比丘尼、比丘僧、優婆塞、優婆夷諸大聖眾皆在,如來正在與之*。講至一半,如來忽而收聲,望向殿門之外,眾人亦回頭觀望,便見兩個大聖並八戒悟淨四人闖將進來。
八大金剛齊齊上前攔道:“放肆,汝等欲往哪裏?”
悟空六耳撇嘴不言,倒是跟在後麵的悟淨合手當胸道:“阿彌陀佛,我師父讓妖怪給下毒害了。”
八大金剛聞言,皺眉斥道:“你師父被妖怪害了,你不去救你師父,不去拿那妖怪,到此衝撞我佛祖寶刹是為何故?”
悟淨又道:“那妖怪變作我們大師兄的模樣,我等皆分辨不出,特來煩請佛祖為我等辨個虛實。”
眾金剛還要再攔,如來卻道:“讓他們進來。”金剛依言放行,悟空四人行至大殿中央站定。
佛祖打量了一下座下兩個大聖,微微一笑,合掌道:“觀音尊者,你看那兩個悟空,誰是真假?”
觀音仔細端詳了半晌,搖搖頭笑道:“弟子眼拙,不識真假。”
如來笑道:“你們可知,這天地間有一靈猴,曰六耳獼猴,此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若立一處,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與真悟空同相同音者,便是六耳獼猴。”
眾人聞言,皆向那兩個悟空望去。也不知是悟空還是那六耳獼猴,開口笑道:“這麽說,你知道誰真誰假了?”這大殿之上皆是如來弟子,見他如此狂妄無禮,不約而同都怒目相向。
如來擺擺手,不以為意,取出自己的缽盂笑道:“自然,這金缽是我本命法器,能照出六耳獼猴的本體,你倆被這缽盂罩住,假的那個便會顯出本相。”說罷如來將金缽盂撇出去,大殿之內頓時佛光熠熠,佛音渺渺。
那缽盂在空中緩緩變大,待悟空與六耳皆被金缽盂的佛光照住後又開始漸漸下降,悟空轉頭看向六耳,卻發現對方仍不見絲毫慌亂。就在他二人即將被缽盂完全罩住時,悟空瞥見了六耳嘴角那抹極淡的笑意。
金缽盂輕輕落在地麵上,將悟空六耳與眾人徹底隔開。並未按如來所說會顯出本相的六耳繞著缽盂走了一圈,敲了敲缽盂的內壁,笑問道:“孫悟空,當年你和佛祖大戰,可曾嚐試過這個缽盂的威力?我猜沒有,你都沒有逼出佛祖使出他的本命法寶就被壓在了五行山下,還狂妄個什麽?”
悟空輕笑了一聲,問道:“不曾嚐過,那又如何?”
六耳一臉諷刺地望向悟空,問道:“你知道這法器能隔絕外界的一切嗎?你知道它能困住你嗎?”
悟空依舊笑問:“困住了又如何?他能困我幾何?”
六耳哈哈大笑:“孫悟空,你太自大了,是,也許佛祖的法器困不了你一世,可不需要困你多久,能困一時就夠了!”
悟空收了笑,冷眼看著六耳,問道:“你是何意?”
六耳止住笑,奇道:“你難道沒發現自己動不了了嗎?”悟空聞言,試著動了動,發現果如六耳所言,四肢皆被不知名的力量束縛住了一般動彈不得,他沉了沉臉。六耳諷刺道:“你以為佛祖拿你無法嗎?你恐怕忘了那次陷入幻境的遭遇了,你也有片刻是不能動彈的。”
悟空冷哼一聲,沉聲問道:“如來想要殺了老孫?”
六耳搖搖頭:“佛祖沒有想殺你,想殺你的是我,說實話,我們的確師出同門,可我實在是太嫉妒你了,你修為高深,五界之人不是忌憚你便是尊崇你,我呢?明明不差你多少,卻被處處壓製,若非今天佛祖言明我之真身,恐怕五界也無人得知我的存在。”
說著,六耳走近了悟空兩步,靠到悟空的耳邊輕聲說道:“佛祖說你魔性太重,便是西天之行也磨不去你的戾氣,叫我在此製住了你,讓你口不能言,反抗不得,屆時金缽盂移開,你便成了六耳獼猴,我便是那齊天大聖,從此你會被壓在靈山修身養性,我會保唐僧繼續西行。唉,我警告過你的孫悟空,我會替了你。”
悟空垂下眼眸,沉默不語。六耳又接著道:“我知道你比我厲害,你早就能夠一棍打死了我了事,可誰叫你一認定你我師出同門就手下留情了呢?而我本該聽佛祖的話,留你一命的,可誰叫你多此一舉,你知不知道你的手下留情隻會讓我更加痛恨你?”
六耳說罷,右手一翻,一隻樣式古怪的匕首便出現在他的手中,六耳冷冷地笑了一聲,道:“這匕首上本該抹上能致你麻痹昏迷的藥物,不過,被我換了,如今隻要紮進你的真元,你就能魂飛魄散,徹底消失,連凡間界都投胎不得。”
悟空聞言,忽而笑道:“你既早就換了藥想置我於死地,又何必怪我多此一舉?”六耳哼了一聲不再多言,右手握緊匕首直直向悟空的丹田刺去。
噗嗤一聲,空寂的缽盂內隻剩匕首刺入*的聲音,六耳的嘴角綻開了殘酷瘋狂的笑紋,隻是這抹笑容卻在放大到極致的那一刹那忽然凝固。
撲通一聲,六耳摔倒在地,那隻本該刺進悟空丹田的匕首不知為何紮在了他的丹田之處,六耳驚懼地瞪大眼睛,喉嚨口發出了兩聲無意義的嗬嗬,爾後便沒了聲息。
“大師兄!你沒事吧?”缽盂內響起了第三個人的聲音。
悟空伸手攬過驚魂不定的小白龍,拍拍他的後背笑道:“沒事,你這次連蹦兩個境界,收獲不小。”
話音剛落,罩住他們的金缽盂忽然打開,端坐在七寶蓮台上的佛祖揮手收回了自己的法器,目光平靜地掃過倒在地上已失去氣息並現出本相的六耳獼猴,在視線投注到悟空與小白龍的身上時終於有了一絲不易覺察的怒意。
如來憐憫道:“善哉善哉,悟空下手太狠,這六耳獼猴也是天地間的靈根,又不曾作惡,你卻還將他打死,心性太惡。”
小白龍聞言憤怒不已,方欲出聲反駁,卻接收到他大師兄要求噤聲的訊息,隻得沉著一張臉默默不言。悟空安慰地捏了捏他的手心,衝如來笑道:“是老孫下手重了,不過還好這六耳獼猴沒有死透,雖然魂魄四散,但老孫若去冥界走上一通,收齊他的本命元神還可以救他一命。”
說罷,悟空也不等如來回應,拉著小白龍往雷音寺外而去。悟淨與八戒一見事了,便也告了一聲辭,隨悟空二人一同離去。觀音望著那離去四人的背影,眸色深沉,半晌才問道:“佛祖……”
如來揮了揮手,打斷了觀音的話語,微笑道:“把六耳獼猴帶下去,先安排在靈山養著肉身,其餘人,各歸各位,繼續聽講吧。”
半個時辰後,靈山之巔立著一個身著白衣麵容祥和的青年男人,而在那人背後十步之遠的距離垂頭站著另一個身著白衣之人。立在前方的那個男人伸手拂開山風吹到眼前的銀發,緩緩開口道:“慈航有事?”
被稱為慈航的不是別人,正是觀音,聞言輕聲道:“佛祖不必介懷,弟子料六耳不敢多言,是以孫悟空未必就……”
那個男人側轉過身,瞥了觀音一眼,歎道:“慈航,孫悟空太精明了,隻要有半絲馬腳露出,局就破了,如今隻怕事情不會再像我預想的那樣進展下去了。慈航啊,不是萬全之策時,以靜製動方為上策,這次是我心急了,原還想能一箭三雕呢。”
觀音抬眼望了望如來柔和的側顏,又低下頭道:“是,弟子明白。”
如來微微一笑,又背過身去,交雜著慈悲與冷酷的複雜目光不知飄向了何方:“孔雀啊孔雀,你真是好本事,一碰上你我就方寸大亂了。嗬。”許是山風太大,又許是如來並沒有出聲,他的最後一句話觀音沒有聽到,而是靜靜地掩埋進了這空寂的靈山裏。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煌清祀,冥tomb,壯士嗒嗒和那個腐了的馨兒扔雷麽麽噠~
為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小白龍~~撒花
ps:大家想看佛祖的求愛被拒史嗎?
跪倒,為何老是忘了八。九是和諧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