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和合,乃名自我,以我為事,乃作自私,自私生貪嗔癡及恩怨,乃作善惡之事,於是心思糾纏恩怨情仇、思維意想之中,不見無事之端,非道之不存不見,眾生心不在彼,故不見之,苟或有人,心意欲求見道,而其所行,皆因過去習氣,致使不能頓見於玄妙,是故修習諸法而自調理過去習氣,至於道性習氣熏染深重,道根無可挪移,於是道理自然明朗。


    何為調理習氣至於道性深重?譬如眾人作為善惡之事,皆成自然,皆自認可,又做諸多非善非惡事,乃至諸無聊遊戲事,乃至遣心運作諸無謂事,皆自認可,又做諸多思量,計較得失,分辨論證,求學博取,攀援高下,不思其事根本而自認可,又做諸多思、念、慮,如是諸意識運轉而自以為然,不見其理,皆自作為。


    如是諸小習氣尚不認知,何況最深習性之所見識,流於皮屑,如何信知骨髓之精純,空說血肉,如何信知精神之微妙,信知尚不可得,如何得行此路?是故於不信者不可言其深,於皮屑者說血肉,於血肉者說骨髓,於骨髓者亦難言精神之微妙,何以故?骨髓之有形而精神之無相,於有形之心,難信無形之妙,縱複信可,亦難行之。


    譬如眼根神性之不達,則睜目而不見諸色,眼根神性之通達,則閉目亦可明見十方一切諸色界相,神性不達,耳根不聞聲,神性若通達,雖無雙耳者亦知音聲之相,如是微妙神性,眾人皆具足,不識其用而已。


    在人之類,若思念修道之事,必以自我為主,以人為始,以為六道之起源為人,此皆人之錯覺,是自大自私習性之故,人身尊長於大地眾生,是故人易生如是自大,譬如梵天王自見梵天之下所有眾生生於其後,是故自作大想,自以為是眾生之祖,實不見輪回之事,循環往複,如車輪轉,生死相續,居何等境界,即生何等識,習慣性格事,亦隨之作成。


    無論色界、欲界,所有眾生皆自空界而來,譬如大塊之形,先有太空,後有大塊,先有無形,後生有形,先有意識,後有五根,而後複有五根界之意識,是故說,後生之物,不離先生之根本。


    是故人類亦不離意識之根本,意識乃為眾生習氣之根,所謂思、念、想、感、慮,眾生含識者皆有此等意識,而人則善作意思維,善作於思想念慮,於念慮中無休無止,少有休息,而於思維中,則多有計較恩怨之習性,此是人身之習性。


    尚有諸眾生皆因其物類而具其習性,六道眾生類別紛紛,其習性亦紛紛而別,習性之根,因其所具之身根特性而養成,故同類習性中亦有諸多細微分別,而於人中,則以起心動念之習氣最為深重,作意差別,暫無休息,苟或無慮,卻又不安,追求心滅而生恐懼,若有所失,即思求取。


    眾生之心,本無愛憎,眾生之情,本無勾牽,眾生之性,本無善惡,眾生之本,皆自潔淨,本來之境意,無諸垢染,生於濁劣世間,見於濁劣世間相,對相生心,作意生識,因而性染善惡,情生勾牽,心起愛憎,非本來潔淨消散減損,乃如明鏡蒙塵,非如金鐵鏽蝕。


    譬如沙海有城,一日驟風而沙城為之埋沒,至於人海王城,雖則百千年而城中地白,沙城無人守護,乃為棄城,王城人海所住,雖眾人日日造作而城不為之壞,以守護者眾而灑掃者勤故,勤護自心,乃如王城,不勤守護,則是自棄。


    人之心性亦如一城,若廣說之,譬喻一國,又廣說之,乃作一界,複廣說之,可比太虛,終所說之,乃等道境,依所心量,取所能解,自觀心境,乃解所取。


    人之識性,亦名識情,情性之辨,譬喻火焰,火能現色,能居虛空,能穿山石,能徹金鐵,縱複水中,亦能藏火,譬如人心造作,乃生熱惱,此五根身,為之生熱,熱即火性,是故世間內外,乃至虛空,皆為火界之所遍覆。


    水性淨滌,於人間滋潤生命,於太空別外境界多為流性,於最上意識界中亦有滌識,是故說世間內水界亦遍覆滿,風性動搖、散逸,世間一切境界,至於最上意識界尚有動識,是故風界亦遍滿世間,地性載負,複有墮性,亦有形性,若以陰陽論,地乃陰性,其中藏陽,世間最上意識境界亦不離陰陽靈性,是故說四大種性境界遍滿世間。


    於四大性,遍充世間,即生四大種性和合之眾生,眾生以其業行而得四大性分量和合,或有火大神化,或有水大神生,或有風大神出,複或地大神現,如是四性大神,居世間最極限之自性境界於是自思:‘我為此種性大神,我此境界遍覆世間,別外眾生,皆不及我’。


    此想亦如人類自思量世間一切眾生從人起源,此為自大我慢,亦名驕傲,或名傲慢,或名驕慢,或名高慢,而實言世間一切眾生,有形無形,皆乃四大和合,皆乃陰陽和合,以世間性雜染故,若純一性者,乃為太一,是出離世間境界者,是故說純一之下,其性皆雜。


    何以言世間眾生性皆雜?非言眾生無純一性,是以自純一性為根,依其生身根性而起諸意識,以諸意性識心而做計較,於是沉迷計較之中,認取諸雜染性識為根,於是執此為真而無視純一真根,以是因緣,說眾生性雜,以雜性為是,辯論諸雜染境界,於純一性,無所知見,即難求證。


    一切萬有,先備其性,後乃生身,先有一性,乃生純一,純一之性,生於無極,無極之性,妙不可言,譬喻亦難,所謂純一,亦為強說,純一有性,無極之性,則非有無。


    太一之性,複化靈性,靈而複動,陰陽乃判,清濁性分,中和性現,於是諸陰陽與非陰陽境界乃生,至於天地,寄生萬靈,先有其性,後乃生身,物性有本,乃亦有分,是故本性皆一,而自性有別分。


    金木水火土,川林山澤空,乃至有血肉者,及無血肉靈,皆先備其性,然後出生,世界初成時,一切萬類,有情無情,莫不因性隨緣而化生,世界流轉,雜性深重,於是乃有別性出現,所謂濕生、胎生、卵生,一切萬有,一切形象,及至事物因緣,皆備乎性而乃生。


    香有香性,味有味性,空有空性,時有時性,如是乃成就世間諸事物,譬如人類,人身有血肉骨髓及其魂魄精神,其中血有血性,肉有肉性,骨有骨性,髓有髓性,魂性魄性,精性神性,如是諸類各自有別,萬種雜性和合乃現人身六根,而其諸性不離純一恒生之性,是故人自修持感悟,感而遂通,能判陰陽之理,能透天地之玄,能徹造化之妙,能至無始之本。


    於人世間,說人性時,乃說人心之性格,不說人身之性格,而人性非止人心之意性,人心之意識性,乃因五根識性而變動塑成,五根生成不等,五根之用即有別,人因五根之用別,乃生別樣心思,於是人中計較頗多。


    譬如眾人六根俱全,若有人於六根中有一損,或二損,或三四五皆損,則處在人中,與根全之人所見即有差別,所感之差別亦大,於是生諸情識,亦大不同,於是愛憎取舍,亦有不等,於是即有種種爭奪或補足之法出現。


    雖複六根俱全者眾,而於其六根修短不齊故,亦現諸事用差別,譬如身根長者,取用衣物則長,身根短者,不取長衣物,乃有飲食性多者,與其少者,所用即有差別。


    或複眼根見諸名色而差別者,其意識性所認可取舍,亦為不同,此為六根差別而生取舍,此等諸事,甚易知,甚易見,而其意根長短粗細之差別,為人所難思量見知,是故常人見有人於五根之事顛倒錯亂而不測其心源,徒以五根身相事所造習氣為源頭尋覓,此乃謬誤,若以此醫人,必留遺禍,不為利人。


    人之意根,生於元神,與元神同大,夫元神乃一靈性,無多無少,亦無形象,雖元神無多少增減,而於各人,其六根識神乃有強弱多少,亦有增減之事,損耗精神之說,即說此六根識神之損耗,人之疲勞亦乃此六根識神損耗,而人休息恢複,乃為識神安寧歸見元神,於是精神乃複。


    元神之為物,妙難言說,《經》曰: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元神即是穀神,穀神不死,乃為恒生,恒生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故言:百姓日用而不知。


    歎曰:


    夫人身之貴,自成一天地,


    心欲迷六根,根性生識神,


    用識神為事,而不返其本,


    名為無知者,棄金玉取糞,


    揮金如土者,非此事而何?


    將識神歸元,填大塊於空,


    大塊命長久,人天合一壽。


    人世間,百姓所求,不過長命,蓋因不識真命故,先賢聖以假命之法而勸人見真,於世間為種種根性人分別勸說,而人迷六根情識已久,暫難勸脫,故以諸假物以行安慰,使人生信,複有剛強者,執迷太過,雖聖明之言亦不能動其心,故名此等人為亡命之徒。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若複有人,心無絲毫空隙,必不能聽受他人言語,所聽者不過自心原有之知識,此等人,心不進言,故名閉心者。


    室內無空,不能容物,若心如太空,則容太空之內一切知識,太空之內有何等知識?有善、有惡、有是、有非、有大、有小、有淨、有濁、有賢、有愚、有忠、有奸、有人、有畜生、有智、有不智、有白、有黑、有愛、有害、有毒、有藥,有種種兩邊知識,亦有中央、中間、中和、中庸等種種中見識,於是世間有此三等見識,名為兩邊及中。


    世間多有人以為世間事非善即惡,少有說不善不惡者,於是此類人即多爭執中,心不能平,譬如天平,不能均衡平觀,如是即為偏見者,若不偏見而處中間,此等人有二種見識,或以為中央最真,或以為中間無罪,於是乃有人舍二邊偏見而愛中間,此等人常為二邊者共仇之,或複別有中間意取者,亦排遣之。


    此等三類,世間常相,稀有人於世間能作太空之容,不但容兩邊,中間亦容之,於此等人亦有三種見識,即以為中間、兩邊皆善,皆有理,可並存;複有一種空見者,彼等以為中間及兩邊,皆不可取,皆無有理,不可並存。


    尚有一人,見其兩邊見及中間,複自見空容,於是自言四種見識,言曰:存即有理,理隻在彼各自中,若等觀四類,則無正偏,若四類對比,理皆不正,於是第三空容者於諸空中,見三見識皆有不正,獨不見於正,如是名為等空者,而實第三空者,亦有三種見識,即皆有理,即獨有理,即理不正。


    如是種種見識,皆是識神之所承辦,神為識本,識若無神,不能運行,是故言思重而神傷,故人休息時,名為養神,此乃意識之運行,多用於神,名為思神,亦識神之一。


    五根亦各自有其神用,所謂眼神、耳神、鼻神、舌神,身亦有諸節神、百脈神、竅穴神、髒神、腑神、精神、氣神,種種神用,各有根性識神,所有根識神統稱為識神,是故識神乃一總境,其中有諸小界。


    五根識神,合意根識神,如是名為識神,識神思維運作,一動皆動,一用皆用,譬如人身一呼吸之動作,渾身上下氣血,乃至任一毛孔,無有不動作者。


    五根識神,隻作受取,不作思維,不感想,五根攝受諸用,而感其意根,於是意根乃思維所攝受者之美醜、善惡、是非、痛癢,乃至人喜樂悲愁之情意,皆從意根作而生。


    是故常人隻在五根意識境界中行動,不見自意識心,則不見自身心所行所思之根本,若見自意識神,則能自觀一切意、一切念、一切想、一切思、一切慮,見此一切思維,乃能明見自心中一切損耗精神之行為,如是乃能自悟修養之道。


    美醜善惡,痛癢愛恨,隻在第六意根神性所運作,此中乃有‘我’,所謂他美他醜,他善他惡,我痛我癢,我愛我恨,皆此意識心自做思維,此意識神總攝六根意識,乃人自稱之我。


    此‘我’能於瞬息刹那間動用百千分識神,譬如跳躍,渾身上下,骨肉內髒,精神思維皆將使用,此一動作即能調動渾身所有識神精氣,如是運用過量則精氣神及骨肉皆為之傷。


    當人專意思維思索時,即休息五根識神,獨將用第六意識神思維索取知識,此等思索而得解決者,名為思悟,脫六根意識神皆為之休息,豁然明朗意識之外,此即為明悟,思悟者,邏輯知識得排列清楚,因此而自感明朗,譬如有人居室雜亂,一日收拾而整潔異常,此名排列知識而已,不為真有所得。


    若彼明悟者,房間依然如前,而其豁然增加諸多見識,此見識不從自我知識邏輯中出,而從六根意識神之外而得,是故如日月照暗,暗為之明朗,本量未改,非有所增,亦無所減,雖無增減,而意識所見乃為增益。


    思悟之人,隻依其邏輯思維而整理知識排列,是故房間空間形態多有所變,雖常變換,而因其人習性故,房間排列形式不曾有二類,見其知識,即知其人,此為習性。


    明悟之人,其亦可以排列知識而使房間形式有所變化,彼等亦可以展現自邏輯以外見識,此等見識,越彼人邏輯範圍,故即便常伴者亦不知彼,此名越習性,以其越習性故,能以一越見識,無數變換其邏輯知識形式,所展現之相,亦不可測度其人,故名離常。


    如是人類最為微妙之意識神用,至於個體分類,則有諸多習俗人種,譬如人種不同,起習性養成亦不為同,人種不同,其六根組成即有大差別,是故彼等學習各自知識乃為正學,學習其他知識,乃難契合,是為六根神性遞傳習性差別故。


    世間之人,複有不同族類混血生育,是故多族血脈混雜,彼等神性隨緣亦別,或複有人能以雜神性而學成諸雜知識,或複有人以雜神性,學習諸知識,無一所成,或複有人能學幾分,或至多分,是神性意識根器駁雜之故。


    一水土境中,不等水土界中所生之人,相互契合,不多雜愛,如是乃為陰陽流轉之相,此可以長生久存之道,若過多則傷人本神性,若過少則成孤獨神性,如是皆非善生之道。


    於諸國土,多有諸族,蓋以其水土習性補足故,能合善緣,至於世間,所有國土,人種雖別,大類無別,所謂男女之分,無諸差別。


    古往今來,所有國土,皆貴男而輕女,非獨一地,不為偏見,此道乃天地正理,非偏愛男子,此道乃愛護男女之道,蓋因人為天地子,天地之道常愛護不止。


    男性剛強,具乎乾德,天處乎上,遮覆於地,女性柔弱,具其坤德,地居乎下,載負蒼生,天性遮覆,所愛護者,雖多為大地,然而大地之外,虛空之中,尚有日月星辰,皆為天之覆護,是故乾德大於坤,而處乎外,是名為大。


    地性載負,所愛護者,除卻上天,獨為地上生靈,坤德居內,小於乾明,是故地乃順天而行,若地欲齊於天,則人類眾生皆為之死,大地母性慈愛,自受其下,而愛乎子女,如是名坤德。


    蒼天之性,昭昭而明,包羅大地及眾生,乾德自強,複能愛護坤德及子女,如是乾德所承載之重,故勝坤德,在乎人中,男子為乾,女子為坤,男子承天之性,禮讓乎女,非止一國一地,獨外於女,所有國土,男子皆禮讓愛護女子,如是乾德乃重。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男子修養君子之德行,除自強外,尚禮讓一分,是故男子乾德六分,女子身弱,意識根器亦不及男子乾德意識根器之廣,是故坤德四分。


    德乃陽相,是故男子德重一分,女子德輕一分,因男子學天之道,當行禮讓,於是女德載受,受一分德而實享五五之份,如是男女乃學法天地,長久安生。


    若夫女子不甘四分之德身,欲自成五,男子亦五,若如是,則男子若依天性禮讓一分,則女子德位反男子,如是男子則為世間之輕賤,而女子反為尊貴,此乃悖逆天地之理也。


    焉有地覆天上之理耶?若如是,則男子者不欲為乾,女子常愛為尊,如是世道,男子死後,退福生為尊貴女,女子死後,進福生為輕賤男,如是男女之相,顛倒往複,世道流遷而已,非地真覆於天上,乃為心願業緣福德之顛倒變遷而已。


    如是世道流變,皆人意識根器所流變得失,眾人元神,純一無差,而所生意識神乃有諸差別,或明或昧,或淨或濁,或性易狂,或性易燥,或性易靜,或性柔弱,或性剛強,或性動搖,或性易迷,或性易愛,或性易貪,或性聰明,或性暗鈍,或性賢,或性愚,如是種種神性意識差別,於眾人出生之前乃自具有,是故出世之後,各隨運勢而作抉擇,於是乃成命運之線,如是乃為命理之譜。


    命理之事,一世尚難言盡,何況三世之變,是故善《易》者不卜,以其知命理之根本也,眾人神性意識之大流,乃名為世道,此略說而已,世道之稱,除人以外,尚有諸多動物、植物之所決定,一切一切,總和流變,乃為世道之現象。


    世間第一大神通乃調運人心,若不善導人心,則名教唆,是為過失,眾人身心,乃為自命,眾生之命,隻在自掌,人命之運亦在自決,無有執掌人心運作者,亦無主宰眾生者存,眾生自命,隻在自取,別外無主,隻在自主。


    五根識性,及其識神,易可知見,唯有意識,自我心思,乃難自見,苟或有人自見心思,乃難自主,若能自伏心思,能調禦自心自身,如是人為世間稀有者,當知世間難事,一切諸難,不如此難,能摧此難,則名自強。


    山可以移,海可以填,唯有自心思維,難見難明,亦難降伏,故說世上帝王將相常見,而自主者罕見,於自主之人,又能離諸勾牽,善能懾服諸事,善能順意為事,善能調禦世間事,甚為艱難。


    歎:


    純一性無二,乃生一切性,


    五蘊意根器,隨業緣化生,


    世情或流變,世相亦隨遷,


    世間諸國土,乾坤德有分,


    思悟及明悟,諸悟亦別論,


    識神非形色,乃為意識根,


    五根用精神,思維亦耗神,


    人心最難測,難見更難明,


    明心不伏心,此心亦非真,


    世間最難事,伏惑伏自心,


    第一大神通,當善教人心,


    世間無主宰,自做自心君。


    如是略說根性神用之事,晝夜顛倒,忘失所雲,時年丙申正月初八寅時所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洞玄指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開開心心小神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開開心心小神仙並收藏洞玄指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