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雲霓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岩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岩泉,栗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台。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詩】海上來客談起仙山瀛洲,無不說它霧鎖層層,波濤茫茫,果真是難以尋見。越人描繪天姥,更是奇峰異景,浮雲彩霞中時隱時現,世人可觀、可望。綿接天際的天姥山,磅礴氣勢超過五嶽,俊奇靈秀遠蓋仙山赤城。高聳雲天的天台山,傾斜東南欲將拜倒在它足下。我因此希望夢遊吳越,一睹仙境勝地。誰知夢幻成真,天遂人願,皓月之夜我飛渡到鏡湖。湖上的明月照著我的身影,飄然伴送我到剡溪。謝靈運當年歇宿的地方,綠水蕩漾清猿哀啼。我穿上謝公當年特製的木屐,登上高入雲天的石級。到半山時紅日從海上冉冉升起,碧空中聽到報曉的天雞鳴唱。峰岩溝穀中石徑盤旋,道路迂回曲折;花香醉人,身不由己地斜靠山石稍事休憩,不知不覺中暮色已經降臨。熊的大聲咆哮,龍的高聲吼叫,震響在山穀林泉之間,幽深的叢林因之戰栗,重戀疊嶂的山峰也受到驚嚇。烏雲重重大雨即將來臨,水平浪靜升起茫茫煙霧。電閃雷鳴,山丘峰巒頃刻崩裂;神仙居住的洞府石門,在訇然聲中打開。洞天福地浩蕩遼闊,日月照在金銀台上。神仙們披彩虹為衣裳,駕長風為駿馬;在雲中君的帶領下,紛紛從冥空中降下來。猛虎為之鼓瑟,鸞鳳效勞駕車;群仙列隊密密麻麻,迎接我這凡人的到來。忽地覺得心魄顫抖,驚魂震動;恍惚朦朧中起身長歎。夢醒後唯一感覺到的仍是枕頭和床席,神奇的夢境卻倏然消失。人世間尋求歡樂如同夢幻,遠古至今萬事如水東逝永不複還。今日別君,何時才能重逢相聚;暫且將白鹿放之青崖岩際間,出遊時就騎上它去尋訪名山眾仙。我豈能屈身低眉去討權貴歡心,使我不能得到開心舒顏。


    【賞析】天寶元年(742),李白應玄宗召入長安。李白滿以為可以一展政治抱負了,但李白之在宮廷,僅供奉翰林、“倡優蓄之”而已。天寶三年(744)李白被唐玄宗打發還山了。次年,李白漫遊吳越,此詩是他行前留贈朋友的。


    所謂“夢遊”,即想象之遊。李白這一回真是夢遊了——他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天姥山本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小山,但在李白筆下,“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五嶽尚且不在話下,況區區天台山乎!在登山過程中,“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有千岩萬壑,有熊咆龍吟,更有“霓為衣兮風為馬”的“雲之君”即仙人,這裏虎能鼓瑟,仙人如麻,其奇幻景象,斷非人間所有。——然而這是南柯一夢,李白剛才所見景象,全是夢境!


    李白真正要表達的意思乃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他不是一個為五鬥米折腰的人,他是一個可以同列於仙人之班的人!


    李白的奇詭想象,使天姥山聲譽鵲起。明末文人王思任慕名前往天姥山,結果大呼上當——天姥山原是李白寄托情誌的載體,世上哪裏真會有這樣奇幻的仙山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宋詩詞名篇欣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劍並收藏唐宋詩詞名篇欣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