榷場卻不在寧江州城內。
城門前三四百米外,拿樹枝圍了個圈子。類似於後世山區的農村大集吧。
和農村大集一樣,榷場也是買方市場。不過農村大集是擺攤者使勁地吆喝,趕集買貨的農民挑挑揀揀。而榷場卻是售貨者排著隊,在店鋪前等待估價。看場麵更像是給地主家交租子。
樹枝圍欄也就半人多高,於艮又比普通人高出了一頭,所以隔著老遠就能看清楚。
偌大榷場,收貨的坐商大概有十來家吧,庫房都蓋得很場麵。
不用說,能在榷場開店的人,都是來曆不凡。驗貨估價的掌櫃也是大富大貴,臉上都是黑油。
掌櫃驗貨之後,帶搭不理地伸出幾個手指頭。貨主就點頭哈腰地領了籌子,去另一個窗口排隊,換取一小袋鹽,一個犁頭,或者一把斧頭。
有資格進入榷場的坐商,什麽貨都收,什麽貨都賣。反正來榷場交易的土著野蠻人,帶的基本上都是各種獵物。所需求的也無非是那麽幾種日用品。
三五成群的遼兵在榷場內維持秩序,更多卻是從等待估價的貨物中掏點什麽出來,大模大樣地搭在自己肩上。損失了貨物的土著野蠻人,多是敢怒不敢言。甚至連怒也不敢。
遼兵之明搶,還是小頭。大頭是在進入榷場之前。幾個稅吏模樣的官員,帶著一隊遼兵,把在榷場的入口收稅。稅收的標準很簡單——這一堆算稅……
多大一堆呢?於艮粗看過去,基本上是三成左右。比如三架爬犁的貨,要留下一架。看博多的表情,這可能是常態——打女真嘛!和打虎打魚一個道理。
是的,他們不生氣。即使拿一張完整的熊皮,最終換了一個兩斤重的鑄鐵犁頭。或者數十年來的規矩如此,土著野蠻人已經認可了這個價格?
倒也可以理解。土著野蠻人其實沒什麽物價意識。熊皮是沒有成本的嘛,除了死幾個人。犁頭或者刀斧,卻是相當有用,甚至可以傳及子孫。
來此售貨的,可能都是小部族村落的集體行為,二三十人算一群,獵物用馬匹馱來。
從藏身處出發時,博多就把百餘名隊員分成了四組,就像是四個小部落結伴而來的樣子。反正契丹人分不清,也不在意這些野蠻人來自哪裏。有貨就行,交稅就好。
“這就是榷場啊……”沃淩覺得很失望,實在是沒什麽熱鬧可看。
於艮也覺得沒什麽意思,就隨著人流走向寧江州。溫蒂當然是緊隨其後。兀術和蘇都哩及一眾小薩滿也跟在後麵,分成兩列並排,走得很規矩。
魯庫一副管家打扮,帶著五個隊員,護衛著阿布卡赫赫一行。此處本是軍州和邊民,帶著腰刀防身,也並不紮眼。
斡離不和一個來自盆奴裏的中隊長,分別率領十餘名隊員,三三兩兩地分散開來,遠遠地輟著。
寧江州也讓人失望。說是軍事重鎮,能有半個平方公裏?感覺上還不如越裏吉大些。大遼實在是有點糊弄事的說。
城牆是夯土築就,差不多兩人高,表麵多有破殘。據博多講,此城築於遼道宗年間,至今已經五十餘年,看樣子築成之後就沒有修繕過。城牆之上倒是能跑馬站人,也不能說是全無防備。
城門頗寬闊,大概能容四匹馬並行。木製的城門外表還包了幾道鐵皮,看上去挺結實。
一隊扛著長矛的遼兵正在搜檢過往行人,吊兒郎當的,也是太平日子過慣了,不像能打仗的樣子。遼兵頭目的大肚皮凸了出來,盔甲穿得比較隨便,臉上的肉很厚。看來城門官是個肥缺。
魯庫領著一個鐵驪族隊員,跟著博多跑慣了的,不著痕跡地塞了一個元寶給城門官。城門官就大模大樣地揮手放人。
於艮一行,主要是十來個小娃娃們,都幹頭淨臉的,身著怪模怪樣的統一服裝,看上去很有來頭。頭發倒是很短,莫不是過路的僧侶?大遼佛教盛行,天祚帝廣建佛塔,士人百姓多敬畏。
當然,城門官也懶得追究那麽多。
榷場本就是通衢大道,連接大遼腹地和東北邊鄙的。城門官早已見慣了各色人等——給了銀子的,怎麽會是壞人呢?
跟在於艮身後進城的就像是壞人。十來條壯漢全都牽著馬,馬背上甚至掛著弓箭。領頭的是一個麵目嚴肅的老者。老者身邊是一個壯碩的年輕人。
見老者被遼兵很不禮貌地攔住,那年輕人怒形於色。剛要發飆,卻被老者“哼”住。後麵一個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趕緊上前,也塞了一個元寶給城門官。老者一行這才變成好人……
城內果然繁華,居然還有二層小樓的。主街道一眼望到底,對麵也是個城門,此時是關著的。主街道兩旁是小道。小道也頗為寬敞,看來適合於軍隊集結,果然是座軍州。
各行各業倒也齊全,這還是一座服務型城市。除了為遼兵服務之外,也招攬過往客商,酒肆客棧俱全的。當然還有披紅掛綠的勾欄,門口迎客的墮落女,長得很結實。
沃淩對此很好奇,更別說兀術及蘇都哩等。沒等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小家夥發問,於艮就拉著沃淩加快了步伐。
於艮覺得繁華,當然是和盆奴裏乃至越裏吉相比,果真有些人類文明的氣息,雖然比後世的鄉鎮還略差了那麽一點點。至少鄉鎮沒有城牆。
沃淩和蘇都哩等人就更覺得繁華了,連白色餑餑都有的賣,餑餑裏麵居然帶肉餡的!
於艮卻對包子沒什麽興趣,許是最近看《水滸傳》有點多。
不過時近中午,肚子還真是有點餓了。恰好旁邊有個氣派的酒樓,店小二老遠地迎過來,熱情洋溢地恭維著什麽。於艮自是寶相莊嚴,從人也幹淨整齊,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一樓大廳差不多客滿了,看來生意還不錯。店小二低頭哈腰地手指樓梯,大聲地招呼。於艮雖然聽不懂,想來也是“客官樓上請”之類。
於艮順著木梯走上樓去。二樓也是大堂,沒有雅間。不過擺的方桌少些,比較安靜。於艮來到窗前,經店小二用袖子擦拭後,落了座。
蘇都哩等人個頭小,人數倒是挺多,一行人占據了窗前的四張桌子。那名鐵驪隊員懂得契丹語,請示阿布卡赫赫之後,做主點了飯菜。店小二高喊了一聲,催菜去也。聽喊聲就知道這幾桌出手闊綽,要下力氣伺候。
沒過多久,幾個店小二流水般送菜上來。多是煮燉的肉品,也有一些醃製的鹹菜。大概炒鍋還是沒有,青菜就更不易得。於艮吃了幾口,味道有點鹹,水平倒是比越裏吉酋長府邸裏的廚娘強了不少。
於艮對吃喝上其實並無太多挑剔,蒸餅很蓬鬆。沃淩等人就吃得更加開心,畢竟連續七天行軍,烤肉吃得膩了。在此之前也從未下過館子啊,越裏吉的小酒肆不算。
吃飯時,阿布卡赫赫向來不講什麽規矩,兀術和蘇都哩等人也是邊吃邊鬧。
沒過多久,入城時遇到的老者一行,也上了二樓,分開來坐了三桌。主桌上就老者和年輕人,還有那個中年書生。
於艮也不清楚老者是跟隨而來,還是偶遇再相逢,大路朝天嘛!隱約覺得,這老者身上有若隱若現的上位者威嚴。於艮衝著老者點頭打了個招呼,就算是出門在外,和氣生財吧。老者也是點頭回應。
“上師,家祖請您移駕一敘,不知道方便否?”
於艮正吃著,卻見那年輕人走過來,恭謹地行禮相邀,說的還是漢語?許是聽到沃淩他們說的是漢語吧。
“嗬嗬,相請不如偶遇!”於艮也不端著,起身即向老者那桌走過去。
溫蒂一直坐在於艮身邊,正襟危坐地吃飯。不過沒等溫蒂起身跟隨,於艮就在她肩膀上按了按。溫蒂也就坐著未動。這個二層大堂,基本上一覽無餘吧,應當沒什麽危險。
坐在於艮另一側的沃淩卻是跟上了。手裏還端著一碟小鹹菜,這個最好吃了,不能便宜了兀術等人。
那老者欠了欠身,算是相迎。年輕人給於艮倒了一碗酒,於艮端碗就敬老者,“老丈請了!”
於艮的四桌,點的菜肴頗為豐盛,卻沒有叫酒。年輕人給於艮倒酒,其實也隻是客氣一下罷了。那老者見於艮敬酒,並且一飲而盡,多少有點意外。剛才老者隻是小口的啜飲,此時居然被激起了意氣,也是一飲而盡。
“相逢有緣,心安是故鄉。不知老丈喊某過來,有何吩咐?”於艮微笑著發問。
一碗酒下去,就抓了一些主動權回來。於艮久經沙場,對酒局的體味再深刻不過。那老者再次意外,態度也多了些和藹,甚至恭謹?
“相逢有緣,上師倒是酒肉不拘。適才聽見娃娃們說話,卻是大宋口音,與遼地漢兒多有不同。莫非上師心安之所,是大宋?”老者也是微笑回應。語言習慣卻是威嚴,多少帶出了一些訊問的意味。
“浪跡天涯,身如浮萍。某祖上確係漢人,隻是未曾踏足中原,迄今已有千年。”於艮實話實說。哥從一千年後過來,沒發現有回去的可能性,甚憾。
實話實說總是難以置信——明著告訴爾等吧,哥是神仙!
那老者果然又是一怔,大遼立國至今,也不過兩百年掛零。這位上師語氣遺憾,心向往之,倒也不似作偽。
老者才思敏捷,更是博聞強記,很快就完成了腦補。
“莫非上師是夫餘國貴裔?”
城門前三四百米外,拿樹枝圍了個圈子。類似於後世山區的農村大集吧。
和農村大集一樣,榷場也是買方市場。不過農村大集是擺攤者使勁地吆喝,趕集買貨的農民挑挑揀揀。而榷場卻是售貨者排著隊,在店鋪前等待估價。看場麵更像是給地主家交租子。
樹枝圍欄也就半人多高,於艮又比普通人高出了一頭,所以隔著老遠就能看清楚。
偌大榷場,收貨的坐商大概有十來家吧,庫房都蓋得很場麵。
不用說,能在榷場開店的人,都是來曆不凡。驗貨估價的掌櫃也是大富大貴,臉上都是黑油。
掌櫃驗貨之後,帶搭不理地伸出幾個手指頭。貨主就點頭哈腰地領了籌子,去另一個窗口排隊,換取一小袋鹽,一個犁頭,或者一把斧頭。
有資格進入榷場的坐商,什麽貨都收,什麽貨都賣。反正來榷場交易的土著野蠻人,帶的基本上都是各種獵物。所需求的也無非是那麽幾種日用品。
三五成群的遼兵在榷場內維持秩序,更多卻是從等待估價的貨物中掏點什麽出來,大模大樣地搭在自己肩上。損失了貨物的土著野蠻人,多是敢怒不敢言。甚至連怒也不敢。
遼兵之明搶,還是小頭。大頭是在進入榷場之前。幾個稅吏模樣的官員,帶著一隊遼兵,把在榷場的入口收稅。稅收的標準很簡單——這一堆算稅……
多大一堆呢?於艮粗看過去,基本上是三成左右。比如三架爬犁的貨,要留下一架。看博多的表情,這可能是常態——打女真嘛!和打虎打魚一個道理。
是的,他們不生氣。即使拿一張完整的熊皮,最終換了一個兩斤重的鑄鐵犁頭。或者數十年來的規矩如此,土著野蠻人已經認可了這個價格?
倒也可以理解。土著野蠻人其實沒什麽物價意識。熊皮是沒有成本的嘛,除了死幾個人。犁頭或者刀斧,卻是相當有用,甚至可以傳及子孫。
來此售貨的,可能都是小部族村落的集體行為,二三十人算一群,獵物用馬匹馱來。
從藏身處出發時,博多就把百餘名隊員分成了四組,就像是四個小部落結伴而來的樣子。反正契丹人分不清,也不在意這些野蠻人來自哪裏。有貨就行,交稅就好。
“這就是榷場啊……”沃淩覺得很失望,實在是沒什麽熱鬧可看。
於艮也覺得沒什麽意思,就隨著人流走向寧江州。溫蒂當然是緊隨其後。兀術和蘇都哩及一眾小薩滿也跟在後麵,分成兩列並排,走得很規矩。
魯庫一副管家打扮,帶著五個隊員,護衛著阿布卡赫赫一行。此處本是軍州和邊民,帶著腰刀防身,也並不紮眼。
斡離不和一個來自盆奴裏的中隊長,分別率領十餘名隊員,三三兩兩地分散開來,遠遠地輟著。
寧江州也讓人失望。說是軍事重鎮,能有半個平方公裏?感覺上還不如越裏吉大些。大遼實在是有點糊弄事的說。
城牆是夯土築就,差不多兩人高,表麵多有破殘。據博多講,此城築於遼道宗年間,至今已經五十餘年,看樣子築成之後就沒有修繕過。城牆之上倒是能跑馬站人,也不能說是全無防備。
城門頗寬闊,大概能容四匹馬並行。木製的城門外表還包了幾道鐵皮,看上去挺結實。
一隊扛著長矛的遼兵正在搜檢過往行人,吊兒郎當的,也是太平日子過慣了,不像能打仗的樣子。遼兵頭目的大肚皮凸了出來,盔甲穿得比較隨便,臉上的肉很厚。看來城門官是個肥缺。
魯庫領著一個鐵驪族隊員,跟著博多跑慣了的,不著痕跡地塞了一個元寶給城門官。城門官就大模大樣地揮手放人。
於艮一行,主要是十來個小娃娃們,都幹頭淨臉的,身著怪模怪樣的統一服裝,看上去很有來頭。頭發倒是很短,莫不是過路的僧侶?大遼佛教盛行,天祚帝廣建佛塔,士人百姓多敬畏。
當然,城門官也懶得追究那麽多。
榷場本就是通衢大道,連接大遼腹地和東北邊鄙的。城門官早已見慣了各色人等——給了銀子的,怎麽會是壞人呢?
跟在於艮身後進城的就像是壞人。十來條壯漢全都牽著馬,馬背上甚至掛著弓箭。領頭的是一個麵目嚴肅的老者。老者身邊是一個壯碩的年輕人。
見老者被遼兵很不禮貌地攔住,那年輕人怒形於色。剛要發飆,卻被老者“哼”住。後麵一個書生模樣的中年人趕緊上前,也塞了一個元寶給城門官。老者一行這才變成好人……
城內果然繁華,居然還有二層小樓的。主街道一眼望到底,對麵也是個城門,此時是關著的。主街道兩旁是小道。小道也頗為寬敞,看來適合於軍隊集結,果然是座軍州。
各行各業倒也齊全,這還是一座服務型城市。除了為遼兵服務之外,也招攬過往客商,酒肆客棧俱全的。當然還有披紅掛綠的勾欄,門口迎客的墮落女,長得很結實。
沃淩對此很好奇,更別說兀術及蘇都哩等。沒等這些沒見過世麵的小家夥發問,於艮就拉著沃淩加快了步伐。
於艮覺得繁華,當然是和盆奴裏乃至越裏吉相比,果真有些人類文明的氣息,雖然比後世的鄉鎮還略差了那麽一點點。至少鄉鎮沒有城牆。
沃淩和蘇都哩等人就更覺得繁華了,連白色餑餑都有的賣,餑餑裏麵居然帶肉餡的!
於艮卻對包子沒什麽興趣,許是最近看《水滸傳》有點多。
不過時近中午,肚子還真是有點餓了。恰好旁邊有個氣派的酒樓,店小二老遠地迎過來,熱情洋溢地恭維著什麽。於艮自是寶相莊嚴,從人也幹淨整齊,一看就是非富即貴。
一樓大廳差不多客滿了,看來生意還不錯。店小二低頭哈腰地手指樓梯,大聲地招呼。於艮雖然聽不懂,想來也是“客官樓上請”之類。
於艮順著木梯走上樓去。二樓也是大堂,沒有雅間。不過擺的方桌少些,比較安靜。於艮來到窗前,經店小二用袖子擦拭後,落了座。
蘇都哩等人個頭小,人數倒是挺多,一行人占據了窗前的四張桌子。那名鐵驪隊員懂得契丹語,請示阿布卡赫赫之後,做主點了飯菜。店小二高喊了一聲,催菜去也。聽喊聲就知道這幾桌出手闊綽,要下力氣伺候。
沒過多久,幾個店小二流水般送菜上來。多是煮燉的肉品,也有一些醃製的鹹菜。大概炒鍋還是沒有,青菜就更不易得。於艮吃了幾口,味道有點鹹,水平倒是比越裏吉酋長府邸裏的廚娘強了不少。
於艮對吃喝上其實並無太多挑剔,蒸餅很蓬鬆。沃淩等人就吃得更加開心,畢竟連續七天行軍,烤肉吃得膩了。在此之前也從未下過館子啊,越裏吉的小酒肆不算。
吃飯時,阿布卡赫赫向來不講什麽規矩,兀術和蘇都哩等人也是邊吃邊鬧。
沒過多久,入城時遇到的老者一行,也上了二樓,分開來坐了三桌。主桌上就老者和年輕人,還有那個中年書生。
於艮也不清楚老者是跟隨而來,還是偶遇再相逢,大路朝天嘛!隱約覺得,這老者身上有若隱若現的上位者威嚴。於艮衝著老者點頭打了個招呼,就算是出門在外,和氣生財吧。老者也是點頭回應。
“上師,家祖請您移駕一敘,不知道方便否?”
於艮正吃著,卻見那年輕人走過來,恭謹地行禮相邀,說的還是漢語?許是聽到沃淩他們說的是漢語吧。
“嗬嗬,相請不如偶遇!”於艮也不端著,起身即向老者那桌走過去。
溫蒂一直坐在於艮身邊,正襟危坐地吃飯。不過沒等溫蒂起身跟隨,於艮就在她肩膀上按了按。溫蒂也就坐著未動。這個二層大堂,基本上一覽無餘吧,應當沒什麽危險。
坐在於艮另一側的沃淩卻是跟上了。手裏還端著一碟小鹹菜,這個最好吃了,不能便宜了兀術等人。
那老者欠了欠身,算是相迎。年輕人給於艮倒了一碗酒,於艮端碗就敬老者,“老丈請了!”
於艮的四桌,點的菜肴頗為豐盛,卻沒有叫酒。年輕人給於艮倒酒,其實也隻是客氣一下罷了。那老者見於艮敬酒,並且一飲而盡,多少有點意外。剛才老者隻是小口的啜飲,此時居然被激起了意氣,也是一飲而盡。
“相逢有緣,心安是故鄉。不知老丈喊某過來,有何吩咐?”於艮微笑著發問。
一碗酒下去,就抓了一些主動權回來。於艮久經沙場,對酒局的體味再深刻不過。那老者再次意外,態度也多了些和藹,甚至恭謹?
“相逢有緣,上師倒是酒肉不拘。適才聽見娃娃們說話,卻是大宋口音,與遼地漢兒多有不同。莫非上師心安之所,是大宋?”老者也是微笑回應。語言習慣卻是威嚴,多少帶出了一些訊問的意味。
“浪跡天涯,身如浮萍。某祖上確係漢人,隻是未曾踏足中原,迄今已有千年。”於艮實話實說。哥從一千年後過來,沒發現有回去的可能性,甚憾。
實話實說總是難以置信——明著告訴爾等吧,哥是神仙!
那老者果然又是一怔,大遼立國至今,也不過兩百年掛零。這位上師語氣遺憾,心向往之,倒也不似作偽。
老者才思敏捷,更是博聞強記,很快就完成了腦補。
“莫非上師是夫餘國貴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