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李宗仁在南寧盤桓了十幾日,除探訪舊友同學外,和各方均有接觸,對廣西乃至廣東之局勢,多有了解。這時,恰值陳炯明忙於應付孫大總統的到來,自是無暇再顧及收繳李宗仁那幾門山炮之事了。李宗仁眼見局勢紛紜,他在南寧已經無事,便買好船票,由南寧搭船到貴縣,返回北流原防。回北流不久,原駐玉林監視李宗仁的那位胡鎮守使,奉命調往廣東高雷駐防,李宗仁便趁機請調玉林,仍是認真訓練部隊和剿匪,軍容風紀還是十分嚴明,所部與曆年之駐軍自是不同。
眨眼間便到了民國十一年的四月,這時兩粵局勢風起雲湧,動蕩不安。原來,自從孫大總統由南寧返梧州後,不久便到達桂林,旋即組織北伐大本營。參加北伐的部隊除粵軍第二軍許崇智部及李福林部外,還有滇軍朱培德部、贛軍彭程萬部和黔軍穀正倫部等,共有十三旅之眾,約計三萬人。孫中山任命李烈鈞為參謀長,胡漢民為文官長。而陳炯明親自統率的粵軍第一軍,除參謀長鄧仲元在第一師中抽出三營編成大本營警衛團外,一兵一卒也不參加北伐。陳炯明在孫中山離開南寧的次日,即和粵軍總指揮葉舉密謀了半日,之後,他就乘船回廣州去了。陳炯明因率粵軍由福建回廣東驅逐占據廣東的桂係督軍莫榮新,隨即又進軍廣西,將陸榮廷逐出廣西老巢,諸役無一不勝,因此一時名噪兩粵。他到達廣州的當日,便受到各界的盛大歡迎,頗有誌得意滿之態,又先後作鼎湖、羅浮山之遊,以示暇豫。孫大總統在桂林召開北伐重要會議,電請陳炯明赴會,他複電推忙,拒不到會。
孫大總統在桂林部署就緒,即下達北伐動員令,以李烈鈞攻江西,許崇智出湖南。但陳炯明自返粵後,對北伐表示消極。由於湖南督軍趙恒惕阻止北伐軍取道湖南,不久,留守廣州的粵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鄧仲元被人暗殺。孫中山在桂林聞報,深為哀痛,更感後方接濟乏人,乃決定改道北伐,先行回師廣東。當孫大總統率軍到達梧州、肇慶之時,曾兩次電召陳炯明前來會晤,想促他表明態度,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伐。但陳不但不來,反以辭去本兼各職以對。孫大總統震怒,遂於四月二十一日下令免去陳炯明廣東省長、粵軍總司令及內政部長三職,但仍保留其陸軍部長一職,冀望他能醒悟。陳炯明見孫中山將他免去三職,一氣之下連陸軍部長一職也不要了,於孫中山免他三職的同日,通電宣布下野,離開省垣前往老家惠州,住在惠州西湖的百花洲上,暗中命令他在廣州的部隊布防於石龍、虎門等地,另密電令尚在廣西的葉舉率領粵軍主力,火速回師廣州以應變。
卻說李宗仁駐紮玉林不久,便奉到陳炯明由廣州發來的電令,令其由玉林移駐貴縣,由粵軍陳炯光部進駐玉林。李宗仁奉令後,心裏好生納悶,即著人四出打聽情況,方知駐紮南寧、桂平一帶的粵軍正在班師回廣東去,人馬雜遝,走得非常急迫。李宗仁聞報,不由大吃一驚,暗想目下廣西不靖,粵軍匆匆離去,廣東方麵必有大事。玉林地處粵、桂交通之中樞,陳炯明此時電調他去貴縣,由其弟陳炯光接防玉林,疑其欲在粵軍班師途中乘機襲擾。李宗仁勢力單薄,更慮粵軍大隊在回粵途經玉林之時,以優勢兵力將所部包圍繳械。這年頭,既無公理,更無國法,弱肉強食,早已司空見慣。因此李宗仁不敢怠慢,當夜即令所部撤離玉林,避開大道,專走小路,悄悄開往貴縣。他自己則率兵一連,到玉林城外迎候陳炯光前來接防。
天亮之時,大隊粵軍果然到達。陳炯光乘坐一涼篷小轎,匆匆而來。李宗仁在道旁迎請陳炯光到玉林城裏去,以便交接防務。陳炯光也沒下轎,隻是在轎上對李宗仁道:
“玉林防務,已決定交給羅統領,請李司令在此等候羅統領前來接防。”
陳炯光說完之後,便命抬轎兵趕路,又匆匆而去。李宗仁看著大隊粵軍,人不歇步,馬不停蹄,走得甚為匆忙,他也不知那位羅統領現在何處,隻是感到在此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險,他見陳炯光的涼篷小轎已經遠去,忙率自己這一連兵,折向小道,追趕自己的部隊去了。
卻說李宗仁部下的營長俞作柏,平素作戰勇敢,卻又膽大妄為,李宗仁愛其驍勇善戰,卻又恨其難以駕馭。部隊久困北流,日子過得艱苦,俞作柏心裏早已悶得發慌,眼下移駐玉林不久,又往貴縣開拔,平時李宗仁管束得緊,俞作柏無法擅自行動,現在李宗仁尚在玉林,又見大隊粵軍急急忙忙往東南方向開拔,隊伍不整,戒備鬆懈,他心裏不由感到癢癢的,手上也感到癢癢的。
“撈他一把!”俞作柏把那雙大眼一眨,便暗自下了決心。但轉念一想,此時不知李宗仁離開玉林了沒有,如果李宗仁還在玉林正和陳炯光交接防務,他在這裏一打,雖然可撈上些槍械,但卻要把李宗仁賠進去。盡管俞作柏不怎麽瞧得起李宗仁,但眼下這支部隊除了李宗仁之外,也沒有什麽再合適的人來當頭了。沒有李宗仁,部隊便會星散無存,他區區一營人馬,更是獨力難支,為了自身利益,他也不能把李宗仁賠進去。俞作柏想了想,看看時間尚早,地形亦不理想,便隻好按捺著那乘機撈一把的心思,再等個機會。又走了一程,來到一個險要的隘口,此處離興業縣城有二十餘裏,是個打伏擊的理想地形。因李宗仁命令部隊專揀小道走,避免和大隊粵軍相遇,以防不測。因此俞作柏他們此時是從小道繞過隘口,而大隊粵軍卻是從大道上急急通過隘口,並未派出搜索部隊沿隘口兩側警戒搜索。俞作柏看了,“哈”的一聲笑了起來,一雙大眼裏溢出喜色,仿佛一位獵者見獵物闖進了預設的陷阱,隻待他下手去捉了。此刻,他也顧不上李宗仁還在不在玉林了,他所擔心的隻是李宗仁趕上部隊,嚴令製止他撈這一把。俞作柏點上支香煙,猛地吸了幾口,即令自己這一營人馬停止前進,他對支隊司令李石愚說道:
“李司令在玉林交接防務,卻還不見回隊,我營在此接應司令如何?”
支隊司令李石愚也正擔心李宗仁的安全,見俞作柏如此說,便同意他留下接應李宗仁。俞作柏抽完那支煙,見李石愚已率隊遠去,即令所部搶占隘口兩側地形,布下火力網,專打那走得困乏的粵軍後隊。不久,便見一隊粵軍緩緩走來,一頂轎子雜在隊伍中間,士兵們大都背著槍,幾乎每個兵都背著或提著搶掠來的百姓的東西。有的抓著“咯咯”叫喚的老母雞,有的抬著“哇哇”嚎叫的大肥豬。俞作柏那雙大眼睜得像銅鈴一般,看得十分真切。他一聲令下,隘口兩側的步槍和機槍猛掃,熾烈的火網,打得粵軍猝不及防,當即便死傷幾十人,那些沒被打死的,慌忙丟下手上的老母雞和肩上抬著的大肥豬,連槍支和輜重也顧不上要了,連滾帶爬,慌亂逃命。那隊中乘坐轎子的軍官,嚇得急忙跳下轎子。開始他還以為是碰上了土匪劫道,正欲指揮部隊還擊,但見伏擊者火力猛烈,指揮沉著,斷然不是一般匪徒或民團,又不知對方有多少人,一時手足無措,部下混亂,無法應戰,便棄轎落荒而逃。
俞作柏打了一陣,解了饞,他也不追擊潰逃的粵軍,隻是命令部下,前去收取粵軍丟棄在隘口道路上的大量槍械財物。士兵們繳獲了那頂支著涼篷的輕巧小轎,抬來問他如何處置。俞作柏“哈”的一笑:
“老子打瞌睡,他就送頂轎子來。”
說罷忙爬上小轎躺起,隨即命令兩名精壯士兵,一前一後抬著,大搖大擺地徑自往貴縣方向而去。李宗仁的安危如何,他早已置之腦後,走了一陣,那小轎上便響起了粗粗的鼾聲……
卻說李宗仁帶著隊伍,離開玉林後便急急追趕大隊,這晚到達興業縣城宿營。忽聽人說,白天他的部隊在離縣城二十裏的隘口設伏,襲擊了粵軍的後續部隊,繳獲大批槍械。李宗仁聽了大吃一驚,心想幸虧他沒有聽陳炯光之言在玉林等候羅統領,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他早已明令所部,不得與粵軍接觸,到底是哪一位部下敢如此胡來?想來想去,隻有俞作柏,李宗仁懷著七分慶幸、三分譴責地罵起俞作柏來:
“俞大眼這家夥,幾陷我於不測!”
第二日,李宗仁到達橋圩,又住了一宿,當夜無事。可是早晨起來,正要上路,卻見一騎如飛而至,一位騎馬的軍官來到李宗仁麵前,一邊滾鞍下馬,一邊氣喘籲籲地報告道:
“報……報告司令,俞作柏營長昨……昨夜在貴縣羅泊灣,襲擊馬省長的……船隊,打死馬省長……的妻妾……部屬十幾人。馬……馬省長大發雷霆,罵長官忘恩……負義,罵俞作柏營長……目無上官,罵……李石愚司令不約束部下。李石愚司令,命我前……前來向長官稟報!”
李宗仁聽了,這一驚非同小可,兩隻眼睛睜得老大的,嘴裏連連不斷地重複著幾個字:
“糟極了!糟透了!……”
仿佛頃刻之間他除了這兩句話之外,什麽話也不會說了一樣。左右見他目瞪口呆的樣子,嚇得誰也不敢作聲。部下們見過李宗仁在生死關頭從不皺眉,他那方正的國字臉上,除了剛毅慈和的表情外,極少見到驚恐和憤怒,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勇敢沉著,臨陣不慌,遇事不亂。可是今天他卻一反常態,第一次在部屬麵前露出惶恐和震驚,而引起他表情失態的又並非全軍陷於重圍,或遭覆滅之虞,隻不過是他部下的一位營長襲擊了無拳無勇的馬省長的船隊……
“司令,俞營長此舉雖屬不軌,但也用不著如此震驚……”一位參謀忙勸道。
“你懂個屁!”極少辱罵部屬的李宗仁,這時竟用皮鞭指著那參謀罵了起來,“俞作柏前天雖違令伏擊了粵軍,但廣西民眾本來就痛恨那幫燒殺擄掠的廣東佬,打一下也不要緊。而昨天他打的卻是堂堂正正的馬省長,馬省長乃國內外知名人士,又是孫大總統親自任命他為廣西省長的,俞作柏此舉,豈不與土匪無異,我李某人豈不成了土匪頭,今後何以在廣西做人!”
李宗仁一口氣說了這許多,左右才知事態確是不同尋常,不由都埋怨起俞作柏來。李宗仁氣得目眥盡裂,轉而又大罵俞作柏:
“他媽的俞作柏,昨天你差點害死我,今天又在我臉上抹黑,你你你……你真不是人!”李宗仁罵過一陣之後,肚中怒氣猶未盡散,卻見李石愚差來向他稟報情況的那位軍官仍立正站在旁邊,等待他處置此事的命令。李宗仁一想茲事體大,但又弄不清楚為何馬君武省長坐船到達貴縣,是馬省長出巡各地,還是前往廣州述職途經貴縣?但不管怎樣,既然俞作柏已經肇事,作為全軍主將的李宗仁,他必須迅速趕到現場
,盡可能妥善地處理好這一樁棘手的事件,否則他的名聲便將掃地。李宗仁明白,陸榮廷之所以能獨霸兩廣,那是因為他在“護國討袁”之中撈到了一個好名聲,陸榮廷之所以失敗得這麽快、這麽慘,那是因為他反對孫中山,得了一個壞名聲。這年頭,雖然有槍便是草頭王,但是沒有一個好名聲,也成不了大氣候。“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李宗仁一向推崇這句古之名言。
“叭”的一聲,李宗仁揮起馬鞭,將他的坐騎打得飛奔,他隨後急追奔馬,“嗖”的一聲,一個利索的體操跳躍鞍馬動作,兩手往馬臀上一按,身子便飛上馬鞍,在臀部著鞍的同時,兩腿將馬肚子一磕,一緊韁繩,策馬疾馳而去。那從貴縣奉命專程前來報告情況的軍官和李宗仁的數名衛士,也紛紛跨馬,隨李宗仁往貴縣奔馳而去。
原來,當陳炯明密電粵軍總指揮葉舉把駐紮在南寧、桂平一帶的粵軍悉數開回廣東時,散處廣西各地的陸、譚舊部及各種名目的土匪打著廣西自治軍的白旗,以林俊廷、蒙仁潛等為首,見南寧空虛,遂乘機向南寧進逼,欲占據省城,自立為王,號令八桂。陳炯明命令粵軍班師回粵時,曾任命劉震寰為廣西善後督辦,令其與粵軍黃明堂部共守南寧。劉、黃所部僅有幾千人槍,且又是粵桂軍中的雜牌部隊,實力單薄,隻蝸縮於南寧附近,不敢出擊。南寧城外,槍炮連天,四處是自治軍的白旗,南寧城內,人心惶惶,一夕數驚。省長馬君武見南寧城防空虛,朝不保夕,一籌莫展,每日隻是在家中坐著喝悶酒。他那位年輕美貌多才多藝的愛妾文蟾,很是體諒他的苦衷,每日侍立左右,懷抱琵琶,撫琴低唱,以此消愁。這一日,馬君武照例在後堂喝酒。他情緒沮喪,衣冠不整,左手支著下巴,用暗淡的目光盯著杯中之酒愣愣出神。孫中山大總統出巡南寧,說服陳炯明出兵北伐未果,他已看出孫、陳之間芥蒂之深已無法消除。而現在陳炯明不但不應允出兵北伐,且在廣西尚動蕩不安之時,竟將粵軍悉數調回廣東,馬君武預感到兩廣又將陷入分裂和戰亂之中,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事業亦將麵臨深重之危機,他雖忠於孫中山先生,但係一無拳無勇之文人,報國無門,盡忠無路,眼見桑梓殘破,父老遭災,他受孫中山大總統之命,出任廣西省長十個月,雖胸懷大誌,卻隻是修了幾公裏的公路,也許,這便是他掌桂十月的唯一碩果了。
“唉!我馬君武生不逢時,滿腹經綸,一腔熱血,竟連個廣西也治理不了!”
馬君武一杯酒下肚,又是搖頭,又是歎息。文蟾忙為他斟滿酒,低聲說道:
“先生,且聽我唱一曲罷!”
文蟾把那纖纖玉指在弦上一撥,那琵琶聲聲,竟似漓江的潺潺流水,她低聲唱了起來:
莫使舟行疾,驪歌唱未闌;
留人千尺水,送我萬重山。
倚燭思前路,停樽戀舊歡;
漓江最高處,新月又成彎。
最古桂林郡,相思十二年;
浮橋迷夜月,疊嶂認秋煙。
同訪籬邊菊,閑乘郭外船;
為尋諸父老,把酒說民權。
文蟾婉轉優美的歌聲帶著淡淡的哀愁,不但未使馬君武那沉重憂愁的心緒平靜下來,反而使他更感到壓抑,仿佛文蟾那琵琶上的每一根琴弦,都揪著他那顆拳拳之心。文蟾唱的這支歌,乃是馬君武十年前作的一首《別桂林》。那時,南北議和告成,南京政府撤銷,馬君武回到桂林,組織中國同盟會廣西支部,然後他離開桂林乘船東下去上海,這首《別桂林》便是他在舟中時所作。此刻聽到文蟾唱起,回憶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他把杯中的酒一口喝盡,把杯子往桌上重重一放,慨歎道:
“把酒說民權,十年過去了,民眾何權之有?!”
這時,門房來報:“軍務科長黃旭初來見大人。”
“請他來吧!”馬君武點頭道。
門房把黃旭初引至堂中,馬君武向黃旭初招手示意,請他入座。黃旭初中等身材,眉毛濃而短,一對微陷的眼窩中藏著兩隻機敏的眼睛。他向馬君武躬了躬身子,然後謹慎地在馬君武對麵的一張沙發上落座。
“省長,目下南寧防務空虛,恐難久持,應速采取應變之措施。”
馬君武沉吟半晌,對黃旭初道:“旭初,你是管軍事的,在廣西也有多年,你對此有何良策?”
黃旭初悄悄看了馬君武一眼,見容貌絕美的文蟾仍抱著琵琶侍立一旁,一種不祥之兆跳入黃旭初腦際,使他驀地想起《霸王別姬》的古曲來。他是個精明而又性格內向之人,喜怒哀樂皆不形之於色,他知大勢已去,馬君武連同這短命的省政府很快要消逝。現在,他想得更多的是自己個人的出路,而不是這行將覆滅的省政府。他陸軍大學畢業後,曾在馬曉軍模範營充當過營副,與黃紹竑、白崇禧、夏威等人共過事。他深知模範營人才濟濟,紀律好,戰鬥力強,在當今亂世之際,正是用武之時,而馬曉軍此時又在恩隆就任了馬君武委任的田南警備軍第五路司令,何不請他把部隊開來南寧,自己也好有個依靠和退路。黃旭初便是懷著這種打算來見馬君武的。
“省長,眼下南寧被圍,守城部隊兵力單薄,需得生力軍前來方可解圍。田南警備軍第五路馬曉軍部之戰鬥力在原桂軍中屬上乘,何不將其調來拱衛省垣?”黃旭初向馬君武建議道。
“好吧,你就以我的名義給馬曉軍發電,令其率部速來南寧。”馬君武點頭道。
黃旭初起身告辭,即去給馬曉軍發電報去了。過了幾日,馬曉軍獨自一人來了,他是到南寧來觀看風向的,因為恩隆周圍全是自治軍,部隊開拔不易,到了南寧,又被自治軍圍困,馬曉軍見形勢險惡,又得知守南寧的劉震寰和黃明堂欲棄城退往廣東去,他知自己在廣西獨力難存,便也想跟劉、黃去廣東,因此,到南寧後,馬曉軍便急電尚在恩隆掌握部隊的統領黃紹竑,火速率隊開來南寧,他則留在南寧等候黃紹竑。
再說馬君武省長見南寧局勢惡化日勝一日,馬曉軍所部又不知何日才能開來,而守城的劉震寰、黃明堂部隊已呈不穩之勢,馬君武深感自己對於廣西局勢已無回天之力,與其株守孤城待斃,不如將省府遷往梧州,背靠廣東,尚可進退。因此便決計到梧州設立省長公署。為了不使南寧人心更趨動蕩,馬省長隻以出巡為名,命衛隊營長盧象榮備好電船數艘,暗載其眷屬,省公署部分職員,帶上庫存的幾萬元現款,在衛隊營的護衛下,沿邕江悄然東下,往梧州去了。黃旭初見馬君武沒有根基,廣東方麵人生地不熟,沿途安全又無保障,因而不願隨其東下,但又怕南寧城破之時被自治軍囚殺,便在馬君武離邕的當日,化裝到一位朋友家中藏匿起來,以觀時局之變。
卻說馬君武帶著幾艘電船,順風順水東下,一路又有衛隊戒備,倒也平安無事。這一日傍晚,便抵達貴縣縣城。此時正值春夏之交,汛期未到,水小河淺,電船不能夜航,隻好在縣城下遊約一裏處的羅泊灣對岸河麵停泊過夜。
暮色蒼茫,煙靄迷蒙,江上寂寥,這一向被視作桂東南通衢大邑的貴縣,寬闊的西江卻無舟楫,兩岸人家,房屋殘破,商旅絕跡,似乎隻有幾條驚惶的狗犬在尋覓食物,大軍過後,一派劫後蕭條而落寞的景象。衛隊營長盧象榮站在船上觀察良久,向馬君武道:
“省長,當此兵荒馬亂之時,船隊在此停泊過夜,恐有不測,我看不如冒險摸黑順水慢行,還安全些。”
馬省長走出船艙,看到暮靄中有部隊行動,忙問道:
“此處是何人防區?”
盧象榮道:“原為粵軍楊坤如部駐屯,楊部前日已拔隊往廣東,現在可能是李宗仁的部隊駐防。”
馬省長一聽說是李宗仁的部隊駐在貴縣,遂放下心來,說道:
“李宗仁曾到南寧見過我,對我十分敬重,我們又都是桂林同鄉。陳炯明曾要收繳他的四門山炮,是我從中說項,陳炯明遂免繳李宗仁部之炮。這次粵軍班師回粵,有人密報李宗仁將在玉林異動,陳炯明為此電令葉舉在回粵途經玉林時,將李部包圍繳械。我得知此事,即電陳炯明,謂李宗仁與我有瓜葛親,可保證李無異動,陳炯明采納我建議,取消了將李部繳械的命令,隻令其從玉林移駐貴縣。李部既到貴縣,我們在此暫宿一宵,安全絕無問題。”
衛隊營長盧象榮見馬省長如此說,又曾聽聞李宗仁為人厚道,所部紀律嚴明,也想不會出問題,遂不再提起船隊摸黑夜航之事。馬省長想了想,又對盧象榮說道:
“我們既到此夜泊,應當與李宗仁的部隊知會,以免發生誤會,你上岸去和他們打一下招呼吧,如果李宗仁在貴縣,你可請他到船上來見我。”
盧象榮領命,便帶著兩名衛兵離船登岸,一打聽,果然駐軍是李宗仁的部隊,李部新近由玉林移防而來,先期到達的是第一支隊司令李石愚所部,李宗仁尚在來貴縣的途中。
盧象榮又打聽到李石愚手下的營長俞作柏乃是保定軍校同學,心中不覺大喜,便徑自找到俞作柏營長的駐地,會老同學去了。兩人一見,盧象榮便說道:
“健侯,馬省長已抵貴縣,電船停泊在羅泊灣,特派我前來與貴部知會,我們明日便下梧州。”
俞作柏聽了,兩隻大眼睜得老大,兩顆眼珠迅速一轉,“哈”的一聲笑,說道:
“好呀,既是馬省長駕到,何必急急到梧州去,請他登岸多玩幾天,豈不更好。此地有座南山寺,倒也值得去一遊。再說這遠近聞名的貴縣大紅蓮藕,恐怕馬省長還未品嚐過哩。”
盧象榮搖頭道:“時局不寧,馬省長心急如焚,想趁早到梧州去組織省長公署,以便盡快辦公。”
俞作柏把兩隻詭譎的大眼眨了眨,說道:“既是馬省長要急於下梧州去辦公,我等也不便強留他。你我本是保定同窗,戎馬倥傯,難得此地一會,今天由我做東,我們喝幾杯,敘談敘談吧!”
盧象榮見俞作柏一片熱心,心想俞作柏是李宗仁部下,又和自己是保定軍校同學,在老朋友老同學處歇腳,難道還不放心嗎?便爽快地點頭答應了。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俞作柏命勤務兵端上菜肴,就在營部設宴,款待盧象榮。席間,俞作柏招待非常殷勤,一杯又一杯地給老同學敬酒,還不時說起軍校時的同窗生活,席間氣氛顯得非常親切而熱烈。盧象榮漸漸有些醉意,話也多了。俞作柏一邊喝,一邊說道:
“馬省長此次由邕
赴梧,沿江水路,極不安全,老兄你這衛隊營長的擔子可不輕呀!”
盧象榮道:“是呀,因為南寧待不下去了,馬省長才準備到梧州設立省長公署,省庫現存的五萬多元毫銀,馬省長也帶在船上哩,我這個差事,真不好當呀!”
俞作柏那兩條粗眉往上聳,兩隻大眼已經發紅了,酷似貪婪賭徒的眼睛一下子窺見了大筆銀錢。他禁不住“哈”的一聲笑,又給盧象榮斟滿一杯酒,有些心動地說道:
“老兄,你何不回去向馬省長美言幾句,讓我率部護送你們到梧州去。”
盧象榮雖在醉中,心中卻倒還有些清醒,他覺得跟著馬君武當個衛隊營長,難有出頭之日,如能把俞作柏這一營人拉上,他便可向馬省長建議成立一個省府警衛團,他當團長兼一個營長,另一個營長由俞作柏來當。想到這裏便說道:
“好呀,健侯兄既是願跟馬省長,那可是跟對了主,馬省長深得孫大總統信賴,日後保你官運亨通。”
“多靠老兄提攜,來,為感謝你的盛情,我再敬你一杯!”俞作柏又給盧象榮敬了一杯酒。
他們一直喝到夜裏九點多鍾,盧象榮此時已爛醉如泥,不省人事。俞作柏忙命盧象榮帶來的兩名衛兵攙扶著盧象榮,又命自己的一名勤務兵提上燈籠,送他們回船。俞作柏待盧象榮一走,立即傳令全營,秘密開赴羅泊灣,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泊在江中的馬省長的船隊包圍起來。此時正是農曆四月初七夜,半隻月亮半明半暗地懸在天際,江灣裏電船上的燈火影影綽綽,江風濕潤而清爽,江水潺潺,靜謐極了。
俞作柏親自率領部隊,潛至江邊,觀察了一陣,見幾艘船上均無戒備,大部分人已經入睡,值班的幾個人正在打著麻雀牌。俞作柏心裏暗喜,“哈”地差點笑出聲來,他一揮手,狠狠地吼了一聲:
“打!”
靜謐的夜裏立即爆發一陣驚雷,兩邊岸上以猛烈密集的火網撒向泊在江灣裏的那幾艘電船上。正在打麻雀牌的值班衛兵立即中彈身亡,船上的燈火全部被擊滅,子彈飛蝗一般或在江水裏咕咕作響,或在船身上叮當亂撞。馬君武省長和隨員們被槍聲驚起,以為是土匪襲擊,驚惶不已。衛隊營長盧象榮此時正在酣睡之中,侍衛兵將他從夢中搖醒,他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驚得酒也醒了,忙命令衛隊開槍還擊,那些毫無準備的衛兵們,倉猝中舉槍亂放,船上船下,彈雨橫飛。俞作柏見船上開槍抵抗,狠狠地罵了一聲娘,隨即命令全營數百支輕重火器,集中猛掃中間那艘大船。那大船乃是馬君武省長的座駕船,此船裝飾華麗舒適,卻經不住彈雨的猛襲,一時間便被打得千瘡百孔。馬省長和他的那位愛妾文蟾住在頭等艙內,趴在地板上不敢動彈。那文蟾雖是位弱女子,在彈火中卻牽掛著丈夫的安危,她毅然爬起來,伏到馬君武身上,以身體掩護著丈夫。不幸一顆流彈飛來,擊中她的頭部,她“呀”的一聲掙紮了一下,卻仍緊緊地用身子貼著馬君武。馬君武隻感到愛妾的身體正在癱軟下來,一股熱麻麻的東西流到他身上,他驚呆了,使勁搖著文蟾:
“文蟾!文蟾!……”
文蟾已中彈死去。漆黑中,馬君武抱著愛妾的遺體,仍在高聲呼叫著,那呼聲悲愴而淒絕,簡直痛不欲生。鄰艙住的是馬君武一位新近由德國留學歸來的朋友,聽到馬君武悲慘的呼號,忙跑過來探問,剛進得倉內便撲地而倒下,也被流彈擊死。馬君武看著愛妾和友人的遺體,悲痛欲絕。衛隊營長盧象榮也在此船上,他見抵擋不住岸上的攻擊,再相持下去隻有葬身江底,忙向岸上大呼請求停火繳械。
俞作柏聽了,“哈”地獰笑一聲,隨即下令停止向船上射擊,命人向船上喊話,令其放下武器登岸。盧象榮無奈,隻得命令衛隊營官兵全體放下武器,他命人攙扶著馬省長,狼狽地走出船艙,跟著徒手的官兵們,一個個從甲板走上棧橋。到得岸上,盧象榮在月光下看到了俞作柏,這才恍然大悟,真是又驚又氣又恨,他指著俞作柏罵道:
“我算瞎了眼,看錯了人!”
俞作柏“哈”地冷笑一聲,說道:“老兄,縱使你的船過得了羅泊灣,也到不了梧州,在我的防區裏尚可保全性命,到了別人手上,你連命都沒有,看在你我同學份上,我還算是客氣的啦!”
馬君武本是個硬君子,見對方說話如此放肆無禮,心中不覺大怒,他用手杖指著俞作柏喝道:
“你是何人?膽敢打劫我馬君武的船隊,打死我眷屬和隨員多人!”
“鄙人姓俞名作柏,李德鄰司令部下營長是也!”俞作柏大大咧咧地答道。
“土匪!強盜!”
馬君武一聽打劫他船隊的竟是李宗仁的部下,氣得破口大罵起來,他揮起那支手杖,衝過去要揍俞作柏,卻被隨從死死地拉住不放。
“省長大人請息怒,我們乃是堂堂正正之軍人,非匪亦非盜也。此舉不過是欲向省長大人借點本錢,待我們削除群雄,統一廣西後,還是擁戴您老當省長哩!”俞作柏大模大樣地說著,隨即喝令左右,“服侍省長大人前去安歇!”
盧象榮以為俞作柏要將馬省長拉去槍斃,忙喝道:“俞作柏,馬省長乃當今名士,又是孫中山大總統委任的省長,休得向他下毒手!”
俞作柏仰頭笑道:“老兄多慮了,我以生命擔保省長大人安然無恙。”說罷,即命一位連長帶著十幾名士兵,將馬省長和盧象榮帶到貴縣參議會樓內安歇。然後命令士兵上船搜查,將軍械武器現款財物悉數搬到他的營部裏去。
馬君武滿身血跡,赤著雙腳,在貴縣參議會樓內的一間廳堂裏坐下,他滿臉怒容,一言不發,端坐不動,仿佛一尊冷冰冰的石雕。一位侍者端來盆熱水,準備為他揩去臉上和手上的血跡。他哀痛地斷然拒絕道:
“不能動,這是文蟾的血跡,我要永遠留著它!”
那侍者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馬君武卻命令侍者道:
“給我拿筆墨紙張來!”
那侍者也不敢動問,隻得給他找來了筆硯和紙張。馬君武磨墨提筆,淚水盈眶,當即揮毫在紙上寫下一副悼念文蟾的挽聯:
歸我三年,如形影相依,那堪一死成長別
思君永夕,念精魂何處,未必來生得相逢
寫罷挽聯,馬君武投筆於地,對侍立在身邊的幾位隨從吩咐道:
“你們不必管我,請替我料理文蟾的喪事去吧!”
挨到天明,隨從已將文蟾遺體入殮,馬君武把她葬在貴縣東南的登龍橋旁邊。他身穿血衣,臉上和手上依然留著愛妾的血跡,雙手扶著花圈,花圈上綴著那副昨夜他撰寫的挽聯。所有下屬、隨員和衛隊五百餘人,均跟在馬省長身後,默默地為文蟾送葬。
送葬回來,正碰著李宗仁策馬疾馳而來。李宗仁在馬上看到長長的送葬隊伍,心知不妙,立即從鞍上飛跨下地,在路旁侍立著。等到馬君武過來,李宗仁摘下軍帽,向馬君武行了個深深的鞠躬禮,非常歉疚地說道:
“馬省長,我來遲了,您受驚啦,昨晚的事,我實不知道!”
馬君武兩袖一甩,扭過頭去,冷冷地說道:“事已至此,知與不知,何必再說!”
“馬省長……”李宗仁無言以對,隻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簡直比挨打了兩巴掌耳光還難受。
“你看看吧!”馬君武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封電報,扔到李宗仁麵前。
李宗仁彎腰從地上拾起電報,展開一看,原來是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發給馬君武的電報,電文大意是:馬省長既以親戚身份擔保李宗仁,已著陳炯光回師時勿繳李部槍械雲雲。
“馬省長,我……我對不起你,請你嚴厲處罰我好了!”李宗仁看罷電報,仿佛臉頰上又挨了兩記更重的耳光,尷尬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馬君武用手指著河中那幾艘彈痕累累的電船,憤慨地說道:
“李司令,河中還有那幾艘破船,你想要,盡管也一並拿去好了,我馬君武準備步行到梧州去!”
說罷,也不看李宗仁,昂首兀自朝河邊走去。李宗仁呆呆地站著,看著馬君武的背影,不知如何是好。待了一會兒,李宗仁隻得把李石愚和俞作柏找來,大發雷霆,指責俞作柏道:
“馬省長乃國內知名人士,為了幾百杆槍而冒這樣的風險,幹這樣的蠢事,傳播出去,我還有臉見人嗎?”
俞作柏卻不以為然地眨巴著那兩隻大眼睛,說道:“我們不要,別人也會要的,這幾百?
??好槍還有幾萬元現款,誰見了不眼紅?與其讓肥肉落在別人嘴裏,還不如由我們來吞了。這年頭,誰還顧得上自己的臉皮,隻要有錢有槍臉皮上自然就會生光彩,陸榮廷是土匪出身,不也照樣做了都督和兩廣巡閱使嘛!”
俞作柏的話,當然也不無道理,不過,俞作柏是俞作柏,李宗仁卻是李宗仁,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李宗仁說道:
“事已至此,不必多說。但是,此事勿往外傳。對外,隻說是土匪所為,我軍將土匪擊退,保護了馬省長。”
俞作柏聽了差點“哈”的一聲笑出來,心裏暗道: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李宗仁接著對李石愚道:
“你以支隊司令的名義,在貴縣張貼布告,就說昨夜有股土匪襲擊馬省長船隊,已為我軍擊退。所幸馬君武省長無恙,我軍即將馬省長禮送出境。”
李宗仁安排了當,便命人四處尋找修船工匠,為馬省長修複被打壞的船隻,又將俞作柏從馬省長船上搶來的幾萬元巨款中,抽出一部分,親自給馬省長送去,又發還了部分損壞了的槍支。在馬省長登船起航之日,李宗仁親率部下官佐和地方紳士,到岸邊舉行隆重的歡送,一時間鞭炮齊鳴,鼓樂之聲喧天,把個馬省長弄得真是欲哭無淚,欲笑無聲。李宗仁雖然千方百計挽回了自己的麵子,馬省長卻感到丟盡了麵子。他乘船繼續東下,到梧州成立省長公署,派民政廳長楊願公代行省長職務,自己下廣州向總統府辭職,旋即離廣州赴上海。一到上海,朋友便關切地問道:
“君武,你的省長做得怎樣?”
“快別提了!”馬君武搖著頭,唏噓一番這才慨歎道,“政治生涯,真是我所不能過的,悔不聽你們的話。此次種種損失,種種危險,我都不在意,隻可惜數千冊心愛的書籍和許多未刊的詩文譯稿完全丟失了,還有文蟾,她已長眠在貴縣的登龍橋畔……這一切實在令我心痛,以後我再不從事政治活動了!”
眨眼間便到了民國十一年的四月,這時兩粵局勢風起雲湧,動蕩不安。原來,自從孫大總統由南寧返梧州後,不久便到達桂林,旋即組織北伐大本營。參加北伐的部隊除粵軍第二軍許崇智部及李福林部外,還有滇軍朱培德部、贛軍彭程萬部和黔軍穀正倫部等,共有十三旅之眾,約計三萬人。孫中山任命李烈鈞為參謀長,胡漢民為文官長。而陳炯明親自統率的粵軍第一軍,除參謀長鄧仲元在第一師中抽出三營編成大本營警衛團外,一兵一卒也不參加北伐。陳炯明在孫中山離開南寧的次日,即和粵軍總指揮葉舉密謀了半日,之後,他就乘船回廣州去了。陳炯明因率粵軍由福建回廣東驅逐占據廣東的桂係督軍莫榮新,隨即又進軍廣西,將陸榮廷逐出廣西老巢,諸役無一不勝,因此一時名噪兩粵。他到達廣州的當日,便受到各界的盛大歡迎,頗有誌得意滿之態,又先後作鼎湖、羅浮山之遊,以示暇豫。孫大總統在桂林召開北伐重要會議,電請陳炯明赴會,他複電推忙,拒不到會。
孫大總統在桂林部署就緒,即下達北伐動員令,以李烈鈞攻江西,許崇智出湖南。但陳炯明自返粵後,對北伐表示消極。由於湖南督軍趙恒惕阻止北伐軍取道湖南,不久,留守廣州的粵軍參謀長兼第一師師長鄧仲元被人暗殺。孫中山在桂林聞報,深為哀痛,更感後方接濟乏人,乃決定改道北伐,先行回師廣東。當孫大總統率軍到達梧州、肇慶之時,曾兩次電召陳炯明前來會晤,想促他表明態度,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伐。但陳不但不來,反以辭去本兼各職以對。孫大總統震怒,遂於四月二十一日下令免去陳炯明廣東省長、粵軍總司令及內政部長三職,但仍保留其陸軍部長一職,冀望他能醒悟。陳炯明見孫中山將他免去三職,一氣之下連陸軍部長一職也不要了,於孫中山免他三職的同日,通電宣布下野,離開省垣前往老家惠州,住在惠州西湖的百花洲上,暗中命令他在廣州的部隊布防於石龍、虎門等地,另密電令尚在廣西的葉舉率領粵軍主力,火速回師廣州以應變。
卻說李宗仁駐紮玉林不久,便奉到陳炯明由廣州發來的電令,令其由玉林移駐貴縣,由粵軍陳炯光部進駐玉林。李宗仁奉令後,心裏好生納悶,即著人四出打聽情況,方知駐紮南寧、桂平一帶的粵軍正在班師回廣東去,人馬雜遝,走得非常急迫。李宗仁聞報,不由大吃一驚,暗想目下廣西不靖,粵軍匆匆離去,廣東方麵必有大事。玉林地處粵、桂交通之中樞,陳炯明此時電調他去貴縣,由其弟陳炯光接防玉林,疑其欲在粵軍班師途中乘機襲擾。李宗仁勢力單薄,更慮粵軍大隊在回粵途經玉林之時,以優勢兵力將所部包圍繳械。這年頭,既無公理,更無國法,弱肉強食,早已司空見慣。因此李宗仁不敢怠慢,當夜即令所部撤離玉林,避開大道,專走小路,悄悄開往貴縣。他自己則率兵一連,到玉林城外迎候陳炯光前來接防。
天亮之時,大隊粵軍果然到達。陳炯光乘坐一涼篷小轎,匆匆而來。李宗仁在道旁迎請陳炯光到玉林城裏去,以便交接防務。陳炯光也沒下轎,隻是在轎上對李宗仁道:
“玉林防務,已決定交給羅統領,請李司令在此等候羅統領前來接防。”
陳炯光說完之後,便命抬轎兵趕路,又匆匆而去。李宗仁看著大隊粵軍,人不歇步,馬不停蹄,走得甚為匆忙,他也不知那位羅統領現在何處,隻是感到在此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險,他見陳炯光的涼篷小轎已經遠去,忙率自己這一連兵,折向小道,追趕自己的部隊去了。
卻說李宗仁部下的營長俞作柏,平素作戰勇敢,卻又膽大妄為,李宗仁愛其驍勇善戰,卻又恨其難以駕馭。部隊久困北流,日子過得艱苦,俞作柏心裏早已悶得發慌,眼下移駐玉林不久,又往貴縣開拔,平時李宗仁管束得緊,俞作柏無法擅自行動,現在李宗仁尚在玉林,又見大隊粵軍急急忙忙往東南方向開拔,隊伍不整,戒備鬆懈,他心裏不由感到癢癢的,手上也感到癢癢的。
“撈他一把!”俞作柏把那雙大眼一眨,便暗自下了決心。但轉念一想,此時不知李宗仁離開玉林了沒有,如果李宗仁還在玉林正和陳炯光交接防務,他在這裏一打,雖然可撈上些槍械,但卻要把李宗仁賠進去。盡管俞作柏不怎麽瞧得起李宗仁,但眼下這支部隊除了李宗仁之外,也沒有什麽再合適的人來當頭了。沒有李宗仁,部隊便會星散無存,他區區一營人馬,更是獨力難支,為了自身利益,他也不能把李宗仁賠進去。俞作柏想了想,看看時間尚早,地形亦不理想,便隻好按捺著那乘機撈一把的心思,再等個機會。又走了一程,來到一個險要的隘口,此處離興業縣城有二十餘裏,是個打伏擊的理想地形。因李宗仁命令部隊專揀小道走,避免和大隊粵軍相遇,以防不測。因此俞作柏他們此時是從小道繞過隘口,而大隊粵軍卻是從大道上急急通過隘口,並未派出搜索部隊沿隘口兩側警戒搜索。俞作柏看了,“哈”的一聲笑了起來,一雙大眼裏溢出喜色,仿佛一位獵者見獵物闖進了預設的陷阱,隻待他下手去捉了。此刻,他也顧不上李宗仁還在不在玉林了,他所擔心的隻是李宗仁趕上部隊,嚴令製止他撈這一把。俞作柏點上支香煙,猛地吸了幾口,即令自己這一營人馬停止前進,他對支隊司令李石愚說道:
“李司令在玉林交接防務,卻還不見回隊,我營在此接應司令如何?”
支隊司令李石愚也正擔心李宗仁的安全,見俞作柏如此說,便同意他留下接應李宗仁。俞作柏抽完那支煙,見李石愚已率隊遠去,即令所部搶占隘口兩側地形,布下火力網,專打那走得困乏的粵軍後隊。不久,便見一隊粵軍緩緩走來,一頂轎子雜在隊伍中間,士兵們大都背著槍,幾乎每個兵都背著或提著搶掠來的百姓的東西。有的抓著“咯咯”叫喚的老母雞,有的抬著“哇哇”嚎叫的大肥豬。俞作柏那雙大眼睜得像銅鈴一般,看得十分真切。他一聲令下,隘口兩側的步槍和機槍猛掃,熾烈的火網,打得粵軍猝不及防,當即便死傷幾十人,那些沒被打死的,慌忙丟下手上的老母雞和肩上抬著的大肥豬,連槍支和輜重也顧不上要了,連滾帶爬,慌亂逃命。那隊中乘坐轎子的軍官,嚇得急忙跳下轎子。開始他還以為是碰上了土匪劫道,正欲指揮部隊還擊,但見伏擊者火力猛烈,指揮沉著,斷然不是一般匪徒或民團,又不知對方有多少人,一時手足無措,部下混亂,無法應戰,便棄轎落荒而逃。
俞作柏打了一陣,解了饞,他也不追擊潰逃的粵軍,隻是命令部下,前去收取粵軍丟棄在隘口道路上的大量槍械財物。士兵們繳獲了那頂支著涼篷的輕巧小轎,抬來問他如何處置。俞作柏“哈”的一笑:
“老子打瞌睡,他就送頂轎子來。”
說罷忙爬上小轎躺起,隨即命令兩名精壯士兵,一前一後抬著,大搖大擺地徑自往貴縣方向而去。李宗仁的安危如何,他早已置之腦後,走了一陣,那小轎上便響起了粗粗的鼾聲……
卻說李宗仁帶著隊伍,離開玉林後便急急追趕大隊,這晚到達興業縣城宿營。忽聽人說,白天他的部隊在離縣城二十裏的隘口設伏,襲擊了粵軍的後續部隊,繳獲大批槍械。李宗仁聽了大吃一驚,心想幸虧他沒有聽陳炯光之言在玉林等候羅統領,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他早已明令所部,不得與粵軍接觸,到底是哪一位部下敢如此胡來?想來想去,隻有俞作柏,李宗仁懷著七分慶幸、三分譴責地罵起俞作柏來:
“俞大眼這家夥,幾陷我於不測!”
第二日,李宗仁到達橋圩,又住了一宿,當夜無事。可是早晨起來,正要上路,卻見一騎如飛而至,一位騎馬的軍官來到李宗仁麵前,一邊滾鞍下馬,一邊氣喘籲籲地報告道:
“報……報告司令,俞作柏營長昨……昨夜在貴縣羅泊灣,襲擊馬省長的……船隊,打死馬省長……的妻妾……部屬十幾人。馬……馬省長大發雷霆,罵長官忘恩……負義,罵俞作柏營長……目無上官,罵……李石愚司令不約束部下。李石愚司令,命我前……前來向長官稟報!”
李宗仁聽了,這一驚非同小可,兩隻眼睛睜得老大的,嘴裏連連不斷地重複著幾個字:
“糟極了!糟透了!……”
仿佛頃刻之間他除了這兩句話之外,什麽話也不會說了一樣。左右見他目瞪口呆的樣子,嚇得誰也不敢作聲。部下們見過李宗仁在生死關頭從不皺眉,他那方正的國字臉上,除了剛毅慈和的表情外,極少見到驚恐和憤怒,他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勇敢沉著,臨陣不慌,遇事不亂。可是今天他卻一反常態,第一次在部屬麵前露出惶恐和震驚,而引起他表情失態的又並非全軍陷於重圍,或遭覆滅之虞,隻不過是他部下的一位營長襲擊了無拳無勇的馬省長的船隊……
“司令,俞營長此舉雖屬不軌,但也用不著如此震驚……”一位參謀忙勸道。
“你懂個屁!”極少辱罵部屬的李宗仁,這時竟用皮鞭指著那參謀罵了起來,“俞作柏前天雖違令伏擊了粵軍,但廣西民眾本來就痛恨那幫燒殺擄掠的廣東佬,打一下也不要緊。而昨天他打的卻是堂堂正正的馬省長,馬省長乃國內外知名人士,又是孫大總統親自任命他為廣西省長的,俞作柏此舉,豈不與土匪無異,我李某人豈不成了土匪頭,今後何以在廣西做人!”
李宗仁一口氣說了這許多,左右才知事態確是不同尋常,不由都埋怨起俞作柏來。李宗仁氣得目眥盡裂,轉而又大罵俞作柏:
“他媽的俞作柏,昨天你差點害死我,今天又在我臉上抹黑,你你你……你真不是人!”李宗仁罵過一陣之後,肚中怒氣猶未盡散,卻見李石愚差來向他稟報情況的那位軍官仍立正站在旁邊,等待他處置此事的命令。李宗仁一想茲事體大,但又弄不清楚為何馬君武省長坐船到達貴縣,是馬省長出巡各地,還是前往廣州述職途經貴縣?但不管怎樣,既然俞作柏已經肇事,作為全軍主將的李宗仁,他必須迅速趕到現場
,盡可能妥善地處理好這一樁棘手的事件,否則他的名聲便將掃地。李宗仁明白,陸榮廷之所以能獨霸兩廣,那是因為他在“護國討袁”之中撈到了一個好名聲,陸榮廷之所以失敗得這麽快、這麽慘,那是因為他反對孫中山,得了一個壞名聲。這年頭,雖然有槍便是草頭王,但是沒有一個好名聲,也成不了大氣候。“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李宗仁一向推崇這句古之名言。
“叭”的一聲,李宗仁揮起馬鞭,將他的坐騎打得飛奔,他隨後急追奔馬,“嗖”的一聲,一個利索的體操跳躍鞍馬動作,兩手往馬臀上一按,身子便飛上馬鞍,在臀部著鞍的同時,兩腿將馬肚子一磕,一緊韁繩,策馬疾馳而去。那從貴縣奉命專程前來報告情況的軍官和李宗仁的數名衛士,也紛紛跨馬,隨李宗仁往貴縣奔馳而去。
原來,當陳炯明密電粵軍總指揮葉舉把駐紮在南寧、桂平一帶的粵軍悉數開回廣東時,散處廣西各地的陸、譚舊部及各種名目的土匪打著廣西自治軍的白旗,以林俊廷、蒙仁潛等為首,見南寧空虛,遂乘機向南寧進逼,欲占據省城,自立為王,號令八桂。陳炯明命令粵軍班師回粵時,曾任命劉震寰為廣西善後督辦,令其與粵軍黃明堂部共守南寧。劉、黃所部僅有幾千人槍,且又是粵桂軍中的雜牌部隊,實力單薄,隻蝸縮於南寧附近,不敢出擊。南寧城外,槍炮連天,四處是自治軍的白旗,南寧城內,人心惶惶,一夕數驚。省長馬君武見南寧城防空虛,朝不保夕,一籌莫展,每日隻是在家中坐著喝悶酒。他那位年輕美貌多才多藝的愛妾文蟾,很是體諒他的苦衷,每日侍立左右,懷抱琵琶,撫琴低唱,以此消愁。這一日,馬君武照例在後堂喝酒。他情緒沮喪,衣冠不整,左手支著下巴,用暗淡的目光盯著杯中之酒愣愣出神。孫中山大總統出巡南寧,說服陳炯明出兵北伐未果,他已看出孫、陳之間芥蒂之深已無法消除。而現在陳炯明不但不應允出兵北伐,且在廣西尚動蕩不安之時,竟將粵軍悉數調回廣東,馬君武預感到兩廣又將陷入分裂和戰亂之中,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事業亦將麵臨深重之危機,他雖忠於孫中山先生,但係一無拳無勇之文人,報國無門,盡忠無路,眼見桑梓殘破,父老遭災,他受孫中山大總統之命,出任廣西省長十個月,雖胸懷大誌,卻隻是修了幾公裏的公路,也許,這便是他掌桂十月的唯一碩果了。
“唉!我馬君武生不逢時,滿腹經綸,一腔熱血,竟連個廣西也治理不了!”
馬君武一杯酒下肚,又是搖頭,又是歎息。文蟾忙為他斟滿酒,低聲說道:
“先生,且聽我唱一曲罷!”
文蟾把那纖纖玉指在弦上一撥,那琵琶聲聲,竟似漓江的潺潺流水,她低聲唱了起來:
莫使舟行疾,驪歌唱未闌;
留人千尺水,送我萬重山。
倚燭思前路,停樽戀舊歡;
漓江最高處,新月又成彎。
最古桂林郡,相思十二年;
浮橋迷夜月,疊嶂認秋煙。
同訪籬邊菊,閑乘郭外船;
為尋諸父老,把酒說民權。
文蟾婉轉優美的歌聲帶著淡淡的哀愁,不但未使馬君武那沉重憂愁的心緒平靜下來,反而使他更感到壓抑,仿佛文蟾那琵琶上的每一根琴弦,都揪著他那顆拳拳之心。文蟾唱的這支歌,乃是馬君武十年前作的一首《別桂林》。那時,南北議和告成,南京政府撤銷,馬君武回到桂林,組織中國同盟會廣西支部,然後他離開桂林乘船東下去上海,這首《別桂林》便是他在舟中時所作。此刻聽到文蟾唱起,回憶往事,真是百感交集。他把杯中的酒一口喝盡,把杯子往桌上重重一放,慨歎道:
“把酒說民權,十年過去了,民眾何權之有?!”
這時,門房來報:“軍務科長黃旭初來見大人。”
“請他來吧!”馬君武點頭道。
門房把黃旭初引至堂中,馬君武向黃旭初招手示意,請他入座。黃旭初中等身材,眉毛濃而短,一對微陷的眼窩中藏著兩隻機敏的眼睛。他向馬君武躬了躬身子,然後謹慎地在馬君武對麵的一張沙發上落座。
“省長,目下南寧防務空虛,恐難久持,應速采取應變之措施。”
馬君武沉吟半晌,對黃旭初道:“旭初,你是管軍事的,在廣西也有多年,你對此有何良策?”
黃旭初悄悄看了馬君武一眼,見容貌絕美的文蟾仍抱著琵琶侍立一旁,一種不祥之兆跳入黃旭初腦際,使他驀地想起《霸王別姬》的古曲來。他是個精明而又性格內向之人,喜怒哀樂皆不形之於色,他知大勢已去,馬君武連同這短命的省政府很快要消逝。現在,他想得更多的是自己個人的出路,而不是這行將覆滅的省政府。他陸軍大學畢業後,曾在馬曉軍模範營充當過營副,與黃紹竑、白崇禧、夏威等人共過事。他深知模範營人才濟濟,紀律好,戰鬥力強,在當今亂世之際,正是用武之時,而馬曉軍此時又在恩隆就任了馬君武委任的田南警備軍第五路司令,何不請他把部隊開來南寧,自己也好有個依靠和退路。黃旭初便是懷著這種打算來見馬君武的。
“省長,眼下南寧被圍,守城部隊兵力單薄,需得生力軍前來方可解圍。田南警備軍第五路馬曉軍部之戰鬥力在原桂軍中屬上乘,何不將其調來拱衛省垣?”黃旭初向馬君武建議道。
“好吧,你就以我的名義給馬曉軍發電,令其率部速來南寧。”馬君武點頭道。
黃旭初起身告辭,即去給馬曉軍發電報去了。過了幾日,馬曉軍獨自一人來了,他是到南寧來觀看風向的,因為恩隆周圍全是自治軍,部隊開拔不易,到了南寧,又被自治軍圍困,馬曉軍見形勢險惡,又得知守南寧的劉震寰和黃明堂欲棄城退往廣東去,他知自己在廣西獨力難存,便也想跟劉、黃去廣東,因此,到南寧後,馬曉軍便急電尚在恩隆掌握部隊的統領黃紹竑,火速率隊開來南寧,他則留在南寧等候黃紹竑。
再說馬君武省長見南寧局勢惡化日勝一日,馬曉軍所部又不知何日才能開來,而守城的劉震寰、黃明堂部隊已呈不穩之勢,馬君武深感自己對於廣西局勢已無回天之力,與其株守孤城待斃,不如將省府遷往梧州,背靠廣東,尚可進退。因此便決計到梧州設立省長公署。為了不使南寧人心更趨動蕩,馬省長隻以出巡為名,命衛隊營長盧象榮備好電船數艘,暗載其眷屬,省公署部分職員,帶上庫存的幾萬元現款,在衛隊營的護衛下,沿邕江悄然東下,往梧州去了。黃旭初見馬君武沒有根基,廣東方麵人生地不熟,沿途安全又無保障,因而不願隨其東下,但又怕南寧城破之時被自治軍囚殺,便在馬君武離邕的當日,化裝到一位朋友家中藏匿起來,以觀時局之變。
卻說馬君武帶著幾艘電船,順風順水東下,一路又有衛隊戒備,倒也平安無事。這一日傍晚,便抵達貴縣縣城。此時正值春夏之交,汛期未到,水小河淺,電船不能夜航,隻好在縣城下遊約一裏處的羅泊灣對岸河麵停泊過夜。
暮色蒼茫,煙靄迷蒙,江上寂寥,這一向被視作桂東南通衢大邑的貴縣,寬闊的西江卻無舟楫,兩岸人家,房屋殘破,商旅絕跡,似乎隻有幾條驚惶的狗犬在尋覓食物,大軍過後,一派劫後蕭條而落寞的景象。衛隊營長盧象榮站在船上觀察良久,向馬君武道:
“省長,當此兵荒馬亂之時,船隊在此停泊過夜,恐有不測,我看不如冒險摸黑順水慢行,還安全些。”
馬省長走出船艙,看到暮靄中有部隊行動,忙問道:
“此處是何人防區?”
盧象榮道:“原為粵軍楊坤如部駐屯,楊部前日已拔隊往廣東,現在可能是李宗仁的部隊駐防。”
馬省長一聽說是李宗仁的部隊駐在貴縣,遂放下心來,說道:
“李宗仁曾到南寧見過我,對我十分敬重,我們又都是桂林同鄉。陳炯明曾要收繳他的四門山炮,是我從中說項,陳炯明遂免繳李宗仁部之炮。這次粵軍班師回粵,有人密報李宗仁將在玉林異動,陳炯明為此電令葉舉在回粵途經玉林時,將李部包圍繳械。我得知此事,即電陳炯明,謂李宗仁與我有瓜葛親,可保證李無異動,陳炯明采納我建議,取消了將李部繳械的命令,隻令其從玉林移駐貴縣。李部既到貴縣,我們在此暫宿一宵,安全絕無問題。”
衛隊營長盧象榮見馬省長如此說,又曾聽聞李宗仁為人厚道,所部紀律嚴明,也想不會出問題,遂不再提起船隊摸黑夜航之事。馬省長想了想,又對盧象榮說道:
“我們既到此夜泊,應當與李宗仁的部隊知會,以免發生誤會,你上岸去和他們打一下招呼吧,如果李宗仁在貴縣,你可請他到船上來見我。”
盧象榮領命,便帶著兩名衛兵離船登岸,一打聽,果然駐軍是李宗仁的部隊,李部新近由玉林移防而來,先期到達的是第一支隊司令李石愚所部,李宗仁尚在來貴縣的途中。
盧象榮又打聽到李石愚手下的營長俞作柏乃是保定軍校同學,心中不覺大喜,便徑自找到俞作柏營長的駐地,會老同學去了。兩人一見,盧象榮便說道:
“健侯,馬省長已抵貴縣,電船停泊在羅泊灣,特派我前來與貴部知會,我們明日便下梧州。”
俞作柏聽了,兩隻大眼睜得老大,兩顆眼珠迅速一轉,“哈”的一聲笑,說道:
“好呀,既是馬省長駕到,何必急急到梧州去,請他登岸多玩幾天,豈不更好。此地有座南山寺,倒也值得去一遊。再說這遠近聞名的貴縣大紅蓮藕,恐怕馬省長還未品嚐過哩。”
盧象榮搖頭道:“時局不寧,馬省長心急如焚,想趁早到梧州去組織省長公署,以便盡快辦公。”
俞作柏把兩隻詭譎的大眼眨了眨,說道:“既是馬省長要急於下梧州去辦公,我等也不便強留他。你我本是保定同窗,戎馬倥傯,難得此地一會,今天由我做東,我們喝幾杯,敘談敘談吧!”
盧象榮見俞作柏一片熱心,心想俞作柏是李宗仁部下,又和自己是保定軍校同學,在老朋友老同學處歇腳,難道還不放心嗎?便爽快地點頭答應了。此時,夜幕已經降臨。俞作柏命勤務兵端上菜肴,就在營部設宴,款待盧象榮。席間,俞作柏招待非常殷勤,一杯又一杯地給老同學敬酒,還不時說起軍校時的同窗生活,席間氣氛顯得非常親切而熱烈。盧象榮漸漸有些醉意,話也多了。俞作柏一邊喝,一邊說道:
“馬省長此次由邕
赴梧,沿江水路,極不安全,老兄你這衛隊營長的擔子可不輕呀!”
盧象榮道:“是呀,因為南寧待不下去了,馬省長才準備到梧州設立省長公署,省庫現存的五萬多元毫銀,馬省長也帶在船上哩,我這個差事,真不好當呀!”
俞作柏那兩條粗眉往上聳,兩隻大眼已經發紅了,酷似貪婪賭徒的眼睛一下子窺見了大筆銀錢。他禁不住“哈”的一聲笑,又給盧象榮斟滿一杯酒,有些心動地說道:
“老兄,你何不回去向馬省長美言幾句,讓我率部護送你們到梧州去。”
盧象榮雖在醉中,心中卻倒還有些清醒,他覺得跟著馬君武當個衛隊營長,難有出頭之日,如能把俞作柏這一營人拉上,他便可向馬省長建議成立一個省府警衛團,他當團長兼一個營長,另一個營長由俞作柏來當。想到這裏便說道:
“好呀,健侯兄既是願跟馬省長,那可是跟對了主,馬省長深得孫大總統信賴,日後保你官運亨通。”
“多靠老兄提攜,來,為感謝你的盛情,我再敬你一杯!”俞作柏又給盧象榮敬了一杯酒。
他們一直喝到夜裏九點多鍾,盧象榮此時已爛醉如泥,不省人事。俞作柏忙命盧象榮帶來的兩名衛兵攙扶著盧象榮,又命自己的一名勤務兵提上燈籠,送他們回船。俞作柏待盧象榮一走,立即傳令全營,秘密開赴羅泊灣,神不知鬼不覺地將泊在江中的馬省長的船隊包圍起來。此時正是農曆四月初七夜,半隻月亮半明半暗地懸在天際,江灣裏電船上的燈火影影綽綽,江風濕潤而清爽,江水潺潺,靜謐極了。
俞作柏親自率領部隊,潛至江邊,觀察了一陣,見幾艘船上均無戒備,大部分人已經入睡,值班的幾個人正在打著麻雀牌。俞作柏心裏暗喜,“哈”地差點笑出聲來,他一揮手,狠狠地吼了一聲:
“打!”
靜謐的夜裏立即爆發一陣驚雷,兩邊岸上以猛烈密集的火網撒向泊在江灣裏的那幾艘電船上。正在打麻雀牌的值班衛兵立即中彈身亡,船上的燈火全部被擊滅,子彈飛蝗一般或在江水裏咕咕作響,或在船身上叮當亂撞。馬君武省長和隨員們被槍聲驚起,以為是土匪襲擊,驚惶不已。衛隊營長盧象榮此時正在酣睡之中,侍衛兵將他從夢中搖醒,他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驚得酒也醒了,忙命令衛隊開槍還擊,那些毫無準備的衛兵們,倉猝中舉槍亂放,船上船下,彈雨橫飛。俞作柏見船上開槍抵抗,狠狠地罵了一聲娘,隨即命令全營數百支輕重火器,集中猛掃中間那艘大船。那大船乃是馬君武省長的座駕船,此船裝飾華麗舒適,卻經不住彈雨的猛襲,一時間便被打得千瘡百孔。馬省長和他的那位愛妾文蟾住在頭等艙內,趴在地板上不敢動彈。那文蟾雖是位弱女子,在彈火中卻牽掛著丈夫的安危,她毅然爬起來,伏到馬君武身上,以身體掩護著丈夫。不幸一顆流彈飛來,擊中她的頭部,她“呀”的一聲掙紮了一下,卻仍緊緊地用身子貼著馬君武。馬君武隻感到愛妾的身體正在癱軟下來,一股熱麻麻的東西流到他身上,他驚呆了,使勁搖著文蟾:
“文蟾!文蟾!……”
文蟾已中彈死去。漆黑中,馬君武抱著愛妾的遺體,仍在高聲呼叫著,那呼聲悲愴而淒絕,簡直痛不欲生。鄰艙住的是馬君武一位新近由德國留學歸來的朋友,聽到馬君武悲慘的呼號,忙跑過來探問,剛進得倉內便撲地而倒下,也被流彈擊死。馬君武看著愛妾和友人的遺體,悲痛欲絕。衛隊營長盧象榮也在此船上,他見抵擋不住岸上的攻擊,再相持下去隻有葬身江底,忙向岸上大呼請求停火繳械。
俞作柏聽了,“哈”地獰笑一聲,隨即下令停止向船上射擊,命人向船上喊話,令其放下武器登岸。盧象榮無奈,隻得命令衛隊營官兵全體放下武器,他命人攙扶著馬省長,狼狽地走出船艙,跟著徒手的官兵們,一個個從甲板走上棧橋。到得岸上,盧象榮在月光下看到了俞作柏,這才恍然大悟,真是又驚又氣又恨,他指著俞作柏罵道:
“我算瞎了眼,看錯了人!”
俞作柏“哈”地冷笑一聲,說道:“老兄,縱使你的船過得了羅泊灣,也到不了梧州,在我的防區裏尚可保全性命,到了別人手上,你連命都沒有,看在你我同學份上,我還算是客氣的啦!”
馬君武本是個硬君子,見對方說話如此放肆無禮,心中不覺大怒,他用手杖指著俞作柏喝道:
“你是何人?膽敢打劫我馬君武的船隊,打死我眷屬和隨員多人!”
“鄙人姓俞名作柏,李德鄰司令部下營長是也!”俞作柏大大咧咧地答道。
“土匪!強盜!”
馬君武一聽打劫他船隊的竟是李宗仁的部下,氣得破口大罵起來,他揮起那支手杖,衝過去要揍俞作柏,卻被隨從死死地拉住不放。
“省長大人請息怒,我們乃是堂堂正正之軍人,非匪亦非盜也。此舉不過是欲向省長大人借點本錢,待我們削除群雄,統一廣西後,還是擁戴您老當省長哩!”俞作柏大模大樣地說著,隨即喝令左右,“服侍省長大人前去安歇!”
盧象榮以為俞作柏要將馬省長拉去槍斃,忙喝道:“俞作柏,馬省長乃當今名士,又是孫中山大總統委任的省長,休得向他下毒手!”
俞作柏仰頭笑道:“老兄多慮了,我以生命擔保省長大人安然無恙。”說罷,即命一位連長帶著十幾名士兵,將馬省長和盧象榮帶到貴縣參議會樓內安歇。然後命令士兵上船搜查,將軍械武器現款財物悉數搬到他的營部裏去。
馬君武滿身血跡,赤著雙腳,在貴縣參議會樓內的一間廳堂裏坐下,他滿臉怒容,一言不發,端坐不動,仿佛一尊冷冰冰的石雕。一位侍者端來盆熱水,準備為他揩去臉上和手上的血跡。他哀痛地斷然拒絕道:
“不能動,這是文蟾的血跡,我要永遠留著它!”
那侍者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馬君武卻命令侍者道:
“給我拿筆墨紙張來!”
那侍者也不敢動問,隻得給他找來了筆硯和紙張。馬君武磨墨提筆,淚水盈眶,當即揮毫在紙上寫下一副悼念文蟾的挽聯:
歸我三年,如形影相依,那堪一死成長別
思君永夕,念精魂何處,未必來生得相逢
寫罷挽聯,馬君武投筆於地,對侍立在身邊的幾位隨從吩咐道:
“你們不必管我,請替我料理文蟾的喪事去吧!”
挨到天明,隨從已將文蟾遺體入殮,馬君武把她葬在貴縣東南的登龍橋旁邊。他身穿血衣,臉上和手上依然留著愛妾的血跡,雙手扶著花圈,花圈上綴著那副昨夜他撰寫的挽聯。所有下屬、隨員和衛隊五百餘人,均跟在馬省長身後,默默地為文蟾送葬。
送葬回來,正碰著李宗仁策馬疾馳而來。李宗仁在馬上看到長長的送葬隊伍,心知不妙,立即從鞍上飛跨下地,在路旁侍立著。等到馬君武過來,李宗仁摘下軍帽,向馬君武行了個深深的鞠躬禮,非常歉疚地說道:
“馬省長,我來遲了,您受驚啦,昨晚的事,我實不知道!”
馬君武兩袖一甩,扭過頭去,冷冷地說道:“事已至此,知與不知,何必再說!”
“馬省長……”李宗仁無言以對,隻感到臉上火辣辣的,簡直比挨打了兩巴掌耳光還難受。
“你看看吧!”馬君武從衣服口袋裏掏出一封電報,扔到李宗仁麵前。
李宗仁彎腰從地上拾起電報,展開一看,原來是粵軍總司令陳炯明發給馬君武的電報,電文大意是:馬省長既以親戚身份擔保李宗仁,已著陳炯光回師時勿繳李部槍械雲雲。
“馬省長,我……我對不起你,請你嚴厲處罰我好了!”李宗仁看罷電報,仿佛臉頰上又挨了兩記更重的耳光,尷尬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馬君武用手指著河中那幾艘彈痕累累的電船,憤慨地說道:
“李司令,河中還有那幾艘破船,你想要,盡管也一並拿去好了,我馬君武準備步行到梧州去!”
說罷,也不看李宗仁,昂首兀自朝河邊走去。李宗仁呆呆地站著,看著馬君武的背影,不知如何是好。待了一會兒,李宗仁隻得把李石愚和俞作柏找來,大發雷霆,指責俞作柏道:
“馬省長乃國內知名人士,為了幾百杆槍而冒這樣的風險,幹這樣的蠢事,傳播出去,我還有臉見人嗎?”
俞作柏卻不以為然地眨巴著那兩隻大眼睛,說道:“我們不要,別人也會要的,這幾百?
??好槍還有幾萬元現款,誰見了不眼紅?與其讓肥肉落在別人嘴裏,還不如由我們來吞了。這年頭,誰還顧得上自己的臉皮,隻要有錢有槍臉皮上自然就會生光彩,陸榮廷是土匪出身,不也照樣做了都督和兩廣巡閱使嘛!”
俞作柏的話,當然也不無道理,不過,俞作柏是俞作柏,李宗仁卻是李宗仁,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李宗仁說道:
“事已至此,不必多說。但是,此事勿往外傳。對外,隻說是土匪所為,我軍將土匪擊退,保護了馬省長。”
俞作柏聽了差點“哈”的一聲笑出來,心裏暗道:既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李宗仁接著對李石愚道:
“你以支隊司令的名義,在貴縣張貼布告,就說昨夜有股土匪襲擊馬省長船隊,已為我軍擊退。所幸馬君武省長無恙,我軍即將馬省長禮送出境。”
李宗仁安排了當,便命人四處尋找修船工匠,為馬省長修複被打壞的船隻,又將俞作柏從馬省長船上搶來的幾萬元巨款中,抽出一部分,親自給馬省長送去,又發還了部分損壞了的槍支。在馬省長登船起航之日,李宗仁親率部下官佐和地方紳士,到岸邊舉行隆重的歡送,一時間鞭炮齊鳴,鼓樂之聲喧天,把個馬省長弄得真是欲哭無淚,欲笑無聲。李宗仁雖然千方百計挽回了自己的麵子,馬省長卻感到丟盡了麵子。他乘船繼續東下,到梧州成立省長公署,派民政廳長楊願公代行省長職務,自己下廣州向總統府辭職,旋即離廣州赴上海。一到上海,朋友便關切地問道:
“君武,你的省長做得怎樣?”
“快別提了!”馬君武搖著頭,唏噓一番這才慨歎道,“政治生涯,真是我所不能過的,悔不聽你們的話。此次種種損失,種種危險,我都不在意,隻可惜數千冊心愛的書籍和許多未刊的詩文譯稿完全丟失了,還有文蟾,她已長眠在貴縣的登龍橋畔……這一切實在令我心痛,以後我再不從事政治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