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大人,這就是“麒麟”祥瑞嗎?”迎接鄭和的李姓官員振奮地來到鄭和身前,目不轉睛地抬眼凝注著走下寶船的“麒麟”,“麒麟祥瑞,降我大明,必定會恩澤蒼生、佑我大明的啊!沒曾想我為官一生,還能有一天見到這“麒麟”祥瑞,真是我等的三生之幸啊!”
李姓官員並不是朝廷派來的,而是鄭和在此登岸的地方縣令。
鄭和笑道:“想必,在沒靠岸之前,李大人已然收到了我的傳信,如今你見到的正是麒麟祥瑞,不知李大人是否已將我歸國的消息,差人傳至應天府中?”
“傳了,傳了,下官一收到消息,便就命人快馬加鞭的將文書送往應天府了。”
李姓官員腰板微斜,帶著一臉諂媚的笑容,撫摸著“麒麟”祥瑞的身子。
確切地說,他也隻能摸到“麒麟”那修長無比的腿,但是能夠摸一摸麒麟祥瑞,對於他而言,已是沾了這世間最尊榮的光了。
掩不住狂喜之色的他,又道:“想必,陛下見到這“麒麟”,一定會龍顏大悅的!一定會的!”
他又連連拜向鄭和,接著道:“鄭大人,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了,榮耀而歸,圓滿而歸啊...”
鄭和微搖著頭,連連擺手,“我等都是朝廷的官員,理應對朝廷盡心竭力,我也隻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李大人雖隻是管轄一方的縣令,但也是在為我大明,做著最實實在在的功績啊。”
“不敢當,不敢當,下官又怎能與鄭大人你相比呢?”李姓官員雖躬著身,但眸子卻是始終斜瞥著的,他的嘴角在微微上揚間,又道:“不過,地方官員也有不少地方官員的難處,但不論多難,我都是不會讓百姓受苦的,隻有百姓都安居樂業了,我們大明才能更加興盛嘛...”
鄭和,暢笑道:“我大明能有你這樣的官員,真是好啊,官為民,民為國,才能上下一統,繁榮昌盛啊。”
李姓官員,緩歎道:“是啊,每每想到陛下,想到我們大明,我就是受再多的苦,也值了...值了...”
就在這時,遠處逐漸推開的人群中,乍現出了一頂頂的轎子來。
這些轎子雖不算華麗,卻也是平常百姓絕坐不起的轎子。
李姓官員察覺遠處的動靜後,如猴子般,竄到一凸起的石塊上,定神去分辨著轎子中各個來人的身份。
他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眉頭也是皺了又皺,終是在遠處向他招手的一人那裏,確定下了什麽。
隨後,他笑顏全開,道:“鄭大人,我們這裏的豪紳與其他官員已陸續趕來了,也為鄭大人在此設下了迎接喜宴,還請鄭大人賞光啊。”
“噢?”鄭和朝遠處望了一眼,他並不確定來了多少頂轎子,但他也不能如李姓官員那般,站在高處刻意去看,所以,他隻能略帶疑惑道:“喜宴要設在這海岸邊嗎?”
“是的,鄭大人,喜宴不但就設在這海岸邊,且就設在您此刻站的位置上,”李姓官員,笑了笑,“而,今日這喜宴,也絕非是普通的宴席,而是可供幾萬人席地而坐的長宴。”
“幾萬人的長宴?”鄭和一臉驚然,“那豈不是在場的百姓也有份?”
“是啊,鄭大人,您能平安的從海外歸來,這本就是一件值得全民歡慶的事情,又豈能沒有百姓的那一份呢,”李姓官員,說,“今日,設下這長宴,並不單單是為了犒勞眾海舶上的士兵們,也是為了我這裏的百姓啊,因為他們都迫切想要聽一聽鄭大人你口中的種種海外奇遇呢。”
鄭和怔住了,使得他怔住的並不是李姓官員的言語,亦不是大明子民的熱情,而是他身前空空如也的地麵。
——能供幾萬人食用的長宴,到底在何處?
——若按李大人所言,長宴就設在他的身處,可現下他所在的地方,別說是宴席了,就連一張桌子都是沒有的...
他有此等顧慮,也是正常的,要知道,就算是一頓普通的宴席,也是要準備上良久的,更別說是能供幾萬人同時食用的長宴了。
可,就當他倍感疑惑之時,遠處的頂頂轎子,已穿過了人海,在他的身前停了下。
這也並非是十頂以內的轎子,而是成百的坐轎,陸續下落。
轎子頂頂落下,轎中人一一走出,向他拱手作揖。
隨後,也越來越多的人在向他參拜行禮,隻因沒有任何官職的豪紳與商人,是絕對要向他跪拜的。
可,下轎的人,也隻是向他作揖、跪拜,然後便開始各自忙碌了起來。
每頂轎子內,雖都隻走出一人,但是每頂轎子中也內有乾坤。
桌椅、板凳,美酒、佳肴,正如變魔術一般,一一的出現在他的眼前。
“鄭大人,您有所不知,我與當地的豪紳、商戶,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盤算著您歸來的時辰了,我們是算了又算,等了又等啊...”李姓官員,右拳捶掌,興奮跳起,“咦!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啊,鄭大人您還真讓我們給等來了,且也真的在我們這裏登了岸。”
“雖說,我們這港口是您登岸的不二之選,但是,我們大明朝也是不單單隻有我們這一個港口的,所以,我們的心啊,始終也是懸著的。”
他又接著道:“不過,今日能夠迎接到您與眾將士,還能見到這“麒麟”祥瑞、獅子與各種類的駿馬等,也是我等得莫大的榮幸啊。”
鄭和淡淡一笑,他的內心不知為何,竟突然有些不喜歡這位李姓官員了。
也許,是因為這位官員說話,太過於諂媚。
也或許是因為,這位官員的做法已有些過了。
至少,他知道能供幾萬人同食的長宴,是多麽的耗費人力與物力,若這些所謂得當地豪紳與商戶,隻是為了迎合這位李姓官員的一人私欲,才無奈出錢出力的,那便更違背了真正的民意。
他身在朱棣身邊多年,見慣了巧言諂媚之人的嘴臉,更見多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
他眼前的這位李姓官員,若真的隻是為了博得他的歡心,也算是用盡了各種辦法與心思了。
這時,他又赫然意識到,之前在出海口等候著他得那上百艘官船,也並沒有那麽簡單。
因為,他的確是可以選擇很多港口登岸的,可偏偏這個港口處的上百艘官船,在海中迎接到了他。
待官船上的人員,說明來意後,他才不好意思的向眼前的這位李姓官員飛鴿傳了信,道明了要在這裏靠岸的事情。
而,這李姓官員的種種做法,可能也隻因為他是鄭和——他是當今聖上身邊最親近的人。
他既得到這位李姓官員的熱情款待後,也是有可能會在當今聖上麵前,替這位李姓官員美言上幾句的。
即使,他不為這位官員美言,單單是現下逐漸展現在他麵前的迎接長宴,也勢必會在日後成為佳話,廣為流傳,也終是會傳至當今聖上的耳中的。
眼下,長宴已成,民聲高漲,他也可以全然不顧這李姓官員的臉麵,甩手離去。
但,他卻不得不去顧,百姓的民意。
他終是無法寒了百姓的心,這也許便是一個官員最大的無奈吧...
然,至從朱棣登基後,疑心極重,根本無法完全去信任任何一位文臣武將。
也許,朱棣知道,他的皇位是謀反篡位奪來的,所以對內侍太監才會情有獨鍾。
隻因,太監無後,就算篡位了也後繼無人,也根本不具備造反的動機。
在朱棣看來,朝廷之上的所有文臣武將都是外人,隻有他身邊的太監才算是內人,畢竟都是曾經忠心服侍過他的。
鄭和更是追隨朱棣多年,朱棣對他的人品、忠心、才智以及能力,都是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的。
連連創下海外豐功偉績的鄭和,也自是朱棣身邊的紅人。
但,在這世上也是沒有人會去在乎,一個皇帝身邊的紅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的。
無論是不是太監,都已褪去了本質,擴大了榮光。
李姓官員所看重的,也正是這份榮光。
——當今朝廷,已無人可以蓋過鄭和身上的榮光了,就連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也是萬萬不能的。
鄭和是通透的,不論到何時他都是最通透之人。
一個在皇帝身邊待了多年的人,他也比任何人都要清醒。
可,現下的他,也隻能去微笑,緩緩地笑著...
在李姓官員連連躬身迎姿下,他已入了宴,眾海舶上的兩萬七千多人,也陸續入了席。
他高舉杯盞,敬向民眾,一飲而盡。
民眾在歡呼,官員、豪紳、商賈在聲聲叫好。
然,就當人群全都入了長宴後,海岸邊那在出海口處,迎接他的百艘官船也再次映入了他的眼簾。
一人獨站著的他,出神地望著這艘艘官船...
他很清楚,這艘艘官船乃是曾經為了抵擋沿海海盜與流寇的利器...
曾幾何時,艘艘官船上灑下了多少大明子民與將士的熱血,又有多少百姓失去了兒子與丈夫...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但,如今...
卻,成了地方官員諂媚,用來堵截大明海舶,為他大肆慶功的私物...
...
李姓官員並不是朝廷派來的,而是鄭和在此登岸的地方縣令。
鄭和笑道:“想必,在沒靠岸之前,李大人已然收到了我的傳信,如今你見到的正是麒麟祥瑞,不知李大人是否已將我歸國的消息,差人傳至應天府中?”
“傳了,傳了,下官一收到消息,便就命人快馬加鞭的將文書送往應天府了。”
李姓官員腰板微斜,帶著一臉諂媚的笑容,撫摸著“麒麟”祥瑞的身子。
確切地說,他也隻能摸到“麒麟”那修長無比的腿,但是能夠摸一摸麒麟祥瑞,對於他而言,已是沾了這世間最尊榮的光了。
掩不住狂喜之色的他,又道:“想必,陛下見到這“麒麟”,一定會龍顏大悅的!一定會的!”
他又連連拜向鄭和,接著道:“鄭大人,這次可真是立了大功了,榮耀而歸,圓滿而歸啊...”
鄭和微搖著頭,連連擺手,“我等都是朝廷的官員,理應對朝廷盡心竭力,我也隻是做了我該做的事情...李大人雖隻是管轄一方的縣令,但也是在為我大明,做著最實實在在的功績啊。”
“不敢當,不敢當,下官又怎能與鄭大人你相比呢?”李姓官員雖躬著身,但眸子卻是始終斜瞥著的,他的嘴角在微微上揚間,又道:“不過,地方官員也有不少地方官員的難處,但不論多難,我都是不會讓百姓受苦的,隻有百姓都安居樂業了,我們大明才能更加興盛嘛...”
鄭和,暢笑道:“我大明能有你這樣的官員,真是好啊,官為民,民為國,才能上下一統,繁榮昌盛啊。”
李姓官員,緩歎道:“是啊,每每想到陛下,想到我們大明,我就是受再多的苦,也值了...值了...”
就在這時,遠處逐漸推開的人群中,乍現出了一頂頂的轎子來。
這些轎子雖不算華麗,卻也是平常百姓絕坐不起的轎子。
李姓官員察覺遠處的動靜後,如猴子般,竄到一凸起的石塊上,定神去分辨著轎子中各個來人的身份。
他看了又看,想了又想,眉頭也是皺了又皺,終是在遠處向他招手的一人那裏,確定下了什麽。
隨後,他笑顏全開,道:“鄭大人,我們這裏的豪紳與其他官員已陸續趕來了,也為鄭大人在此設下了迎接喜宴,還請鄭大人賞光啊。”
“噢?”鄭和朝遠處望了一眼,他並不確定來了多少頂轎子,但他也不能如李姓官員那般,站在高處刻意去看,所以,他隻能略帶疑惑道:“喜宴要設在這海岸邊嗎?”
“是的,鄭大人,喜宴不但就設在這海岸邊,且就設在您此刻站的位置上,”李姓官員,笑了笑,“而,今日這喜宴,也絕非是普通的宴席,而是可供幾萬人席地而坐的長宴。”
“幾萬人的長宴?”鄭和一臉驚然,“那豈不是在場的百姓也有份?”
“是啊,鄭大人,您能平安的從海外歸來,這本就是一件值得全民歡慶的事情,又豈能沒有百姓的那一份呢,”李姓官員,說,“今日,設下這長宴,並不單單是為了犒勞眾海舶上的士兵們,也是為了我這裏的百姓啊,因為他們都迫切想要聽一聽鄭大人你口中的種種海外奇遇呢。”
鄭和怔住了,使得他怔住的並不是李姓官員的言語,亦不是大明子民的熱情,而是他身前空空如也的地麵。
——能供幾萬人食用的長宴,到底在何處?
——若按李大人所言,長宴就設在他的身處,可現下他所在的地方,別說是宴席了,就連一張桌子都是沒有的...
他有此等顧慮,也是正常的,要知道,就算是一頓普通的宴席,也是要準備上良久的,更別說是能供幾萬人同時食用的長宴了。
可,就當他倍感疑惑之時,遠處的頂頂轎子,已穿過了人海,在他的身前停了下。
這也並非是十頂以內的轎子,而是成百的坐轎,陸續下落。
轎子頂頂落下,轎中人一一走出,向他拱手作揖。
隨後,也越來越多的人在向他參拜行禮,隻因沒有任何官職的豪紳與商人,是絕對要向他跪拜的。
可,下轎的人,也隻是向他作揖、跪拜,然後便開始各自忙碌了起來。
每頂轎子內,雖都隻走出一人,但是每頂轎子中也內有乾坤。
桌椅、板凳,美酒、佳肴,正如變魔術一般,一一的出現在他的眼前。
“鄭大人,您有所不知,我與當地的豪紳、商戶,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盤算著您歸來的時辰了,我們是算了又算,等了又等啊...”李姓官員,右拳捶掌,興奮跳起,“咦!好在皇天不負有心人啊,鄭大人您還真讓我們給等來了,且也真的在我們這裏登了岸。”
“雖說,我們這港口是您登岸的不二之選,但是,我們大明朝也是不單單隻有我們這一個港口的,所以,我們的心啊,始終也是懸著的。”
他又接著道:“不過,今日能夠迎接到您與眾將士,還能見到這“麒麟”祥瑞、獅子與各種類的駿馬等,也是我等得莫大的榮幸啊。”
鄭和淡淡一笑,他的內心不知為何,竟突然有些不喜歡這位李姓官員了。
也許,是因為這位官員說話,太過於諂媚。
也或許是因為,這位官員的做法已有些過了。
至少,他知道能供幾萬人同食的長宴,是多麽的耗費人力與物力,若這些所謂得當地豪紳與商戶,隻是為了迎合這位李姓官員的一人私欲,才無奈出錢出力的,那便更違背了真正的民意。
他身在朱棣身邊多年,見慣了巧言諂媚之人的嘴臉,更見多了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
他眼前的這位李姓官員,若真的隻是為了博得他的歡心,也算是用盡了各種辦法與心思了。
這時,他又赫然意識到,之前在出海口等候著他得那上百艘官船,也並沒有那麽簡單。
因為,他的確是可以選擇很多港口登岸的,可偏偏這個港口處的上百艘官船,在海中迎接到了他。
待官船上的人員,說明來意後,他才不好意思的向眼前的這位李姓官員飛鴿傳了信,道明了要在這裏靠岸的事情。
而,這李姓官員的種種做法,可能也隻因為他是鄭和——他是當今聖上身邊最親近的人。
他既得到這位李姓官員的熱情款待後,也是有可能會在當今聖上麵前,替這位李姓官員美言上幾句的。
即使,他不為這位官員美言,單單是現下逐漸展現在他麵前的迎接長宴,也勢必會在日後成為佳話,廣為流傳,也終是會傳至當今聖上的耳中的。
眼下,長宴已成,民聲高漲,他也可以全然不顧這李姓官員的臉麵,甩手離去。
但,他卻不得不去顧,百姓的民意。
他終是無法寒了百姓的心,這也許便是一個官員最大的無奈吧...
然,至從朱棣登基後,疑心極重,根本無法完全去信任任何一位文臣武將。
也許,朱棣知道,他的皇位是謀反篡位奪來的,所以對內侍太監才會情有獨鍾。
隻因,太監無後,就算篡位了也後繼無人,也根本不具備造反的動機。
在朱棣看來,朝廷之上的所有文臣武將都是外人,隻有他身邊的太監才算是內人,畢竟都是曾經忠心服侍過他的。
鄭和更是追隨朱棣多年,朱棣對他的人品、忠心、才智以及能力,都是有著極其深刻的認識的。
連連創下海外豐功偉績的鄭和,也自是朱棣身邊的紅人。
但,在這世上也是沒有人會去在乎,一個皇帝身邊的紅人到底是個怎樣的人的。
無論是不是太監,都已褪去了本質,擴大了榮光。
李姓官員所看重的,也正是這份榮光。
——當今朝廷,已無人可以蓋過鄭和身上的榮光了,就連錦衣衛指揮使紀綱,也是萬萬不能的。
鄭和是通透的,不論到何時他都是最通透之人。
一個在皇帝身邊待了多年的人,他也比任何人都要清醒。
可,現下的他,也隻能去微笑,緩緩地笑著...
在李姓官員連連躬身迎姿下,他已入了宴,眾海舶上的兩萬七千多人,也陸續入了席。
他高舉杯盞,敬向民眾,一飲而盡。
民眾在歡呼,官員、豪紳、商賈在聲聲叫好。
然,就當人群全都入了長宴後,海岸邊那在出海口處,迎接他的百艘官船也再次映入了他的眼簾。
一人獨站著的他,出神地望著這艘艘官船...
他很清楚,這艘艘官船乃是曾經為了抵擋沿海海盜與流寇的利器...
曾幾何時,艘艘官船上灑下了多少大明子民與將士的熱血,又有多少百姓失去了兒子與丈夫...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但,如今...
卻,成了地方官員諂媚,用來堵截大明海舶,為他大肆慶功的私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