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來得及向那個曾經揮拳的幹部,握手告別,感謝他沏的好茶葉,當然也等於感謝他那種方式的接待。但是,他那汗津津的手,還讓於而龍有什麽好說的呢
三月裏石湖的陽光,刺眼似的明亮,甚至使人感到,仿佛每一道波浪都在向你愉快的眨眼。看,又像多少年前,消息不脛而走:“支隊長回來了,石湖支隊又打了個勝仗回來了”那些親切的眼光,那些熱烈的議論,那些迎上來攀談的鄉親。啊,整個三王莊向他微笑了。
高音喇叭怎麽能在這時候,肯向貴客沉默呢一陣熱烈的手風琴拉完前奏,天爺,那兩個義務兵又引吭高歌了。在他倆的青春歌喉的唱和下,於而龍在故鄉的街道上走著,仿佛回到了和王小義、買買提差不多的年紀,成了於二龍了。那時,他該是“浪裏白條”,或者“混江龍”之類的年輕漁民,然而,那個和他同年齡的蘆花呢
他在人群裏尋找,她該不是躲在尼龍漁網的背後,閃爍著那對特別明亮的眸子吧
漁網後邊,倒是有石湖姑娘那種大膽俏謔的笑聲,但她們穿著挺括的上裝,露出花襯衫的領口,於而龍發現他家鄉的姑娘和城鎮女性的打扮,沒什麽大的差別了。
他的眼光在姑娘群裏搜尋不到那個永遠活在心中的人,再也瞅不見那個穿著土藍花布,打著補釘的蘆花。那時,他們的網是可憐的破網,帆是殘敗的舊帆,船是朽爛的老船,隻有那對瞳人的色彩,是明亮的,是清新的,永遠充滿著生機。他怎能忘記在這樣春汛大忙的季節裏,正是一網金、一網銀滿載而歸的時候。每當船一靠岸,總會看到那對閃著歡欣的大眼睛跑到湖邊,她那卷起的渾圓膀臂,被醃魚的鹽鹵漬得通紅,會搶著從他肩頭奪過魚擔子去然而現在,那對眼睛在墓穴裏永遠閉上了,隻有殷紅色的石碑上的紅星,算是惟一可以發出精神光彩的紀念了。
她不會再來迎接我了,不會再來搶我的擔子了。盡管我多麽盼望那個指導員,來分擔我肩頭上沉重的負荷,尤其多麽期待那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幫助我擊中靶環哪
蘆花,請原諒我仍舊成隊成幫地來看望你來了,有什麽辦法呢會吵擾得你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的。原先,我還曾想獨自在你身邊坐會兒,理一理舊日的記憶,那是我迫切想做的一件事,現在,也隻好抱憾了。好在人多也並不會妨礙你那敏銳的聽覺,我記得你早就說過:不論多少人行軍,你能辨明我的腳步聲;不論多少人說話,你能識別我的語音。我敢肯定,蘆花,你已經在地下聽出來了。
蘆花,我來了,雖說那棵銀杏樹失去影蹤,但大致方位,仍是不會錯的,一別三十年,總算如願以償地來到你的身邊,我該對你先說些什麽呢該有多少話會一下子,同時湧塞在嗓眼裏嗬
三十年,石湖水潮漲潮落出現了多麽明顯的變化,但是,惟有你,永遠以一個不變的三十年前新四軍女戰士的形象,留在人們的記憶裏。而我,滄海桑田,滿頭華發,你該猛乍間不敢相認了吧一個年輕姑娘,從人群裏擠了過來,手裏捧著一大束鮮花。
嗬於而龍認出來了,不是飯館裏那個服務員嗎長得多漂亮啊
剛才把於而龍當做接頭的特務,那臉色可不怎麽吸引人。在陽光下,那幾粒俏皮的雀斑,更增添了輕盈的笑意,和她手裏的豔麗花束,相互輝映,她含笑著把花塞在他手裏,親切地說:“支隊長,你要的花兒”
“哦謝謝”
多麽嬌媚的花束啊顯然經過女性的手,加了一番裝飾,白色的玉蘭、紅色的月季、像鵝絨似的刺球,還有一支嫩黃的報春花,一股股濃鬱的甜味的芬芳,沁人心脾地飄散在早春溫馨的空氣裏。
真的,再也比不上捧著這束帶有露珠的花,放在那塊石碑前更為合適恰當的了。
王惠平一定要他們去參觀那個葦製品工廠。據說:石湖的葦編品是為外貿生產的,遠銷好多國家,真看不出,那些極平凡、極普通的蘆葦和蘆花的性格實在太相似了,在鄉親勤勞智慧的雙手裏,竟能編織出如此美妙的工藝品
廠裏送給於而龍一個精致的玲瓏提籃,嗬提籃外麵,還織上一條紅荷包鯉魚的圖案,真是樣式新穎而又風雅。於而龍把花束放進去,立刻成為一個美觀大方的花籃。哦,他想:要是蓮蓮,我那個藝術家在場,準會愛不釋手的。若是能得到女兒的讚賞,那麽媽媽也會喜歡的,母女的心總是相通的。
好容易結束了社辦工廠的參觀,他實在有些耐不住,等不及了。頂多再有五十米,跨過一座幹河的小石橋,該是那棵不在了的銀杏樹原來生長的地方,那塊殷紅色的碑石,應該在附近矗立著。但是江海卻提議往回返了。
不,三十年雖然過去,方位,對一個作過戰的軍人來說,是不大會弄錯的。於而龍不去理會他們,步伐不由得加快起來,朝小石橋走去。說不定在冥冥之中,蘆花已經聽到了他的腳步聲。來了,蘆花,你的二龍來啦相隔了三十年,你的二龍又出現在你麵前了
但是,當他來到小石橋的時候,不由得遲疑地,驚愣地站住了。
他不但不見那棵作為曆史見證人的銀杏樹,而且也看不到他千裏迢迢為之而來的那座矮矮的墳墓,也許被歲月的流逝漸漸磨蝕平了吧但那殷紅色的石碑,怎麽也不見了蹤影
於而龍差點沒叫喊出來。
“蘆花,你在哪兒蘆花,你在哪兒”
他捧著手裏那個花籃望著,那些生氣勃勃的花朵,似乎在詢問他:“把我們放在哪裏把我們放在哪裏”於是,許多許多的疑問,包括站在石橋後邊,那個濱海支隊長去年十月的喟然長歎:“沒有保護了她呀”又纏繞在他的腦際。
難道真的會有什麽蹊蹺嘛
然而生活裏卻是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的呀
蘆花,也許隻有你能夠回答我心底的詰問:為什麽為什麽
隻有那束特別嬌嫩,顏色皎潔,芳香襲人的玉蘭花,在陽光下,合攏了花瓣,仿佛顯出一副惆悵和難過的樣子。
怎麽能不傷心呢墳墓沒了,石碑沒了,棺木呢屍骸呢又散落到什麽地方去了呢
蘆花,快回答我吧快回答我吧
沒有一絲回聲,隻有雲雀在藍天裏歌唱。
第四章1
於而龍兩眼一陣發黑,不相信這一切會是真的,可眼前的現實,使他想起江海所說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話:這是一個無論對於生者,還是死者,都是嚴峻考驗的年頭啊三十年來一直在心目中向往的聖地,他精神上的憑借和寄托,刹那間,嘩啦一聲全坍了下來。甚至連個廢墟都不曾留下,那樣的話,或許還能遺留一點足可憑吊的斷磚殘瓦。現在,什麽都沒了,像那棵高大的銀杏樹一樣,古怪地失蹤了。
他想起一個夢,一個蘆花的夢,一個他從來也不相信的夢。哦,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漆黑的世界,從來也不曾這樣黑過,黑得可怕,黑得恐怖。好像在這個世界裏,從來也不存在過光亮似的,或者,起碼在夢中人的記憶裏,早就消失了光亮的概念。她覺得她醒了她說得確切不移,但於而龍不那麽深信,因為夢境和現實有時會驚異的相似,難解難分。確實也是如此,現實中的怪誕不亞於夢境;而夢境裏的刹那悲歡,在現實中會一再重現。於是他說:“沒準是你夢魘著了”蘆花搖搖頭:“不,我醒了”好吧,也許她醒了,生活裏有這種可能,在黑夜裏,明明醒著,眼睛瞪得大大的,但實際上和睡著也無啥大的差別。於是她迷迷糊糊地聽到一個腳步聲,朝她住著的那座草棚走來,“誰”她立刻警覺地問著自己的心。
那是石湖支隊差一點點就在石湖上站不住腳的困難時刻。所有應該離開支隊,無法再堅持下去的隊員,都用這樣或者那樣的手段,離開這一支初創的革命隊伍。隻有一個人,他是完全屬於那種應該離開的人,但他偏偏沒有走。難道是他蘆花思忖著。
他終於也要開小差了。
然而,他圍著她的草棚轉悠是為了什麽呢腳步聲很輕很輕,是想來殺害她呢,還是打算來奸汙她呢那時,她是支隊惟一的女戰士,也許他在離開以前,給支隊一點報複。那是他完全做得出來的,而且他分明知道,她恨他,從來不給他一絲笑臉。現在,她被惡性瘧疾纏得連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失去了任何抵抗的力量,於是她大聲地叫喊起來。一會兒,腳步聲消失了。
“絕不是夢二龍”她對偵察回隊的於二龍說。
“你在發燒,腦門子都燙手,好好躺下,別說胡話”
她用虛脫衰弱的聲音說:“他沒開小差嗎”
“你說是誰”
那燒得通紅的臉頰上,泛起一絲疑雲。
在那個漆黑的世界裏,是什麽都可以**殺害得的,甚至人心民意;那些崇高的理想,神聖的意誌,美好的願望,幸福的向往,都曾經被踩在泥土裏,受到踐踏和**。因此,於而龍對眼前出現的這種情況,也就雖然心傷而並不奇怪了,於是不再想那個夢。現在在他眼前,原來埋葬蘆花的地方,如今是一條寬闊平坦,塗著黑色油渣的公路,順著湖濱,延伸到望不見盡頭的遠方。
江海給他介紹,這是他和地委一些老幹部,十年前當小工,親自修過的公路:“不僅可以通往縣城,通往省會,還通往首都呢”如果真是那樣,於而龍想:蘆花,在你化為泥土,為後代修鋪的公路,倒多少像精神上的紐帶,把我們連結在一起呢
三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四七年底,一九四八年初,當人們把他放在擔架上,抬著離開石湖的時候,或許是王緯宇的有意安排,要不,就是抬擔架的長生和鐵柱的好意,故意多繞幾步遠,來到那棵高大挺拔,亭亭如蓋的銀杏樹下,向蘆花的墳塋告別。
於而龍記得那時,新墳上也才隻有幾支纖細的、弱不禁風的枯草,在寒風裏瑟縮。
墳不大,矮趴趴的,墓石也平平常常,不那麽突出,隻是那殷紅的顏色,使人聯想到血,石碑上的五角星,好似死者明亮的眸子,閃爍著不同尋常的光彩。其他,再也找不到什麽特殊之點。這是當時遊擊隊員的心意,也非常符合那個女指導員的性格。好像眾人還費了好大口舌,才製止住王緯宇代理隊長,打算大搞大弄的做法。他要搞一座陵墓,還要修一座紀念碑。這個曾經親手拆毀過自己親爹墳塋的王緯宇,以人們不可理解的積極性,向支部建議,向骨幹遊說:“蘆花的血不能白流,我們總要讓她在這世上留下些東西。死者的遺願,生者的責任,我們活著的人惟一能盡到的心意,也就是這些了。”
一個**員,活著的時候,生活在群眾中間,死了以後,也應該普普通通,平平常常。隊員們,尤其是那些老同誌,都這樣說。因為他們深知蘆花的心意,她絕不會同意自己和眾人不一樣的,於是王緯宇的主張才算告寢。其實,曆史就是這樣的,碑石是樹立在人民的心靈中的。
哦,那是一個多麽寒冷的冬天啊
“歇會腳吧,長生”老林哥招呼著。
王緯宇咬著嘴唇,那種他們家族特有的嘴角皺紋,深陷地摳了進去,默默地先在新墳旁邊站住了。
大部分戀戀不舍的戰士和支隊幹部,早被於而龍擋了回去,因為他從那些朝夕相處了快十年的戰友臉上,看見的並不是送別,而是送葬的沉重心情,心裏無論如何不是那麽愉快的。於是他揮手叫他們停步,王緯宇也幫助勸說著大夥:“同誌們,別遠送了,支隊長到醫院去取出彈片,就會歸隊的。”
這塊從大腿股骨裏取出來的霰榴彈片,一直保存在謝若萍身邊,那時,她還是個見習醫生。
“早點回來呀支隊長”
“給我們寫信來”
“什麽時候回隊,告訴一聲,我們去接你。”
盡管人們嘴上講,但誰都不相信,因為他從黑斑鳩島上活著回來,大腿腫得比腰還粗,再蒙受蘆花犧牲的打擊,死裏逃生,親人陣亡,身上還殘存著彈片,能否再經得起複雜的大手術能活下來就是萬幸,反正戰場上是沒有他的事了。
那些無聲的語言,他從人們臉上看得出來,不僅他們,就連他自己都覺得像斷了翅膀的雁,永遠退出戰鬥序列了。然而,戰爭之神並不曾把他拋棄,他在馬背上又度過幾年征戰生涯,一直到王爺墳為止。而他們,那些石湖子弟兵,絕大部分倒早早地離開了人寰。
王緯宇、老林哥,還有幾個同誌,一直隨船送到三王莊,尤其是站在新墳旁邊的王緯宇,充滿了難以名狀的感情躺在擔架上的於而龍看出來是惜別之情,仿佛有著無限心事。
當時,他理解王緯宇的心情,大概是肩頭上壓著扁擔時的沉重感,已經沒有精力顧到其他了。更多的倒是對於工作的憂慮之心,隊伍要升級,改成正規部隊建製,人員要擴充,準備去解放縣城,還極有可能離開本鄉本土,開赴到外線去作戰。
“都撇給你了,老王,一攤子百八十口人,許許多多的家務事,統統給你留下來了。”於而龍敢賭咒,是半點幸災樂禍之心都不抱地講出來的,因為他正是於而龍向陽明竭力推薦的人選。一九四七年戰爭朝外線擴展,那年頭各處都需要人手,幹部奇缺,就像猛然間長大的身材,衣服鞋襪頓時嫌小了,現做現縫也來不及。一個小小的石湖支隊,實際上也就是縣大隊罷了,要準備擴成一個團的建製,需要多少人手啊那時江海已經改編完畢,進入山東解放區了。因此,陽明政委讓他死心,自己想辦法物色人才,培養幹部,上級隻能抽走幹部,而絕不會再派幹部來的。就這樣,他向領導建議,由王緯宇代理隊長職務。
但他替王緯宇擔心,因為支隊的基本骨幹,多半是老同誌,蘆花的影響還是深的。雖然蘆花犧牲以後,他的組織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那封血寫的入黨申請書總算沒有白費,但“七月十五”的論點像幽靈一樣,在背後議論,所以大家並不十分相信於而龍的推薦是絕對的正確。因此,可能使他開展工作,感到紮手。而且還有點對他歉疚之處,因為他一年內連續負傷,精力實在不逮,隊伍不曾整理得那麽幹淨利落就交給他,像一隻箍得不緊的木桶,有些稀裏嘩啦,很覺得過意不去。
他記得他們當時手握得多麽緊嗬可以肯定,王緯宇是非常激動的,至今還能記起,清清楚楚地記起,印象特別深刻地記起來,站在蘆花墳旁的這位兩頰凹陷、鬢發如刺的二先生,手是冰涼冰涼的,而且在不安地顫抖。
我想我還不至於說錯雖然他必然要矢口否認,那時,我們這位參加革命的大學生,剛剛度過了他生命史上的一個最嚴重的關頭。還記得他在獲悉胡宗南侵占延安的消息時,在有些解放區重新落到國民黨手裏時,在我們石湖支隊又一次瀕臨困難境地時;也正是他那位令兄向他招手,要他采取離心攻勢時。哦,他真有過一陣飯吃得不香,覺睡得不實的難熬難忍的日子。
但是,在蘆花犧牲以後,他告別石湖的時候,王緯宇已經像患了一場傷寒病似的逐步複元,眼睛不再那麽無神失魄的樣子。真的,於而龍把心底裏的祝福,通過那緊握的手向他表達出來。
“再見吧好好幹吧緯宇同誌,你雖說是個新黨員,可是三八式的老同誌啦等著聽你的戰鬥捷報”
他腦袋垂得很低,似乎在打量著墳頭上那棵衰微的枯草,看得那樣專心致誌,以至於而龍懷疑他是不是在聽自己講話,或者他的確對未來的日子感到惶恐。那時候,遊擊隊長躺在擔架上,望著他;雖說,彼此之間有過隔膜,有過掛礙,甚至還有過不愉快。但於而龍是個直性漢子,事情過去了,也就煙消雲散。這一會兒,倒真是毫不見外地赤誠相待,多麽希望他能夠勝任愉快地挑起隊長這副說來不輕的擔子啊
然而,十年前那一場風暴掀起來,於而龍被關在九平方米大小的優待室裏隔離反省、接受批鬥,棍棒交加、觸及靈魂的時候,王緯宇終於亮相結合登上前台,如願以償地來辦交接,於而龍再不是石湖那時的衷心祝福了,而懷著一種陰暗歹毒的心理,著實地“恭喜”了一番。
“祝賀你終於瓜代,完成了曆史階梯的必然一步”雖說是民辦的業餘監牢,獄吏和囚徒之間的關係,也是等級森嚴的,所以他沒有把手伸給這位革命幹部,以免“玷汙”了他。
“得啦老兄”他知道於而龍並無半點誠意,但又不願同他頂嘴,一個心情舒暢,乾運亨通的紅人,是不會斤斤計較走背字的朋友,所發出來的牢騷的。
於而龍向同屋的難友,那位動力學造詣極高的反動權威發問:“密斯特廖,你見過買彩票中了頭獎的人,臉上那副高興模樣嗎”廖思源采取不介入的姿態,正襟危坐,緘默不語。
王緯宇撲哧笑出聲來,他覺得這個人有著不可理解的頑固,寧可自討苦吃,也決不讓步。哪怕隻是口頭上暫時的服軟,他也決不肯幹。這種可笑的愚直,除了激怒那些眼中布滿血絲的打手,有什麽用呢他覺得應該勸導兩句:“二龍,順時應勢,是做人的一條基本準則,聰明人都這樣活過來的。你本來不至於落到這步田地,要早聽我的勸告的話”
“三千年為一劫,那回風雪之夜的賜教麽”於而龍早就敬謝不敏了。
王緯宇轉向那位落魄的總工程師,他那頭頂上還依稀留下“小將”們給他剃過陰陽頭的痕跡,很像兩壟緊挨的莊稼地。一壟肥水充足,趕上節氣,麥苗長得茁壯,齊刷刷的一片;另一壟小苗才鑽出土,連地皮都沒遮住,不過,終於還是長了起來,屈辱既不能使頭發降服,那也不會永遠叫人抬不起頭。“一味固執有什麽用呢廖總,你說是不是需要剛的時候就硬,需要柔的時候就軟,或者是剛柔並濟,軟硬兼施,而他,一條道走到黑,怪誰”
廖思源保持中立,闔著眼,像參禪似的盤腿打坐。
其實有什麽好交接的呢除了挨鬥的權利之外,一切都被“奪”走了。哦原來是來討那外國專家使用過的,大寫字台上的幾把鑰匙。
“我已經早就交給了小狄”
王緯宇說:“但是,那位清高的,效忠於你的女性,一定堅持非要你寫個條子,她才肯交”
“哦”於而龍不禁感歎係之,心裏念叨:我的忠實的小狄,使他們嫉妒了。愚不可及的姑娘啊俗話說得好,孩子都死了,還在乎一把幹草嗎
當於而龍關在優待室裏閉門思過的時期,他的家砉拉一下解體了。謝若萍編進醫療隊,到祁連山南麓的荒塬上給牧民治病去了,
三月裏石湖的陽光,刺眼似的明亮,甚至使人感到,仿佛每一道波浪都在向你愉快的眨眼。看,又像多少年前,消息不脛而走:“支隊長回來了,石湖支隊又打了個勝仗回來了”那些親切的眼光,那些熱烈的議論,那些迎上來攀談的鄉親。啊,整個三王莊向他微笑了。
高音喇叭怎麽能在這時候,肯向貴客沉默呢一陣熱烈的手風琴拉完前奏,天爺,那兩個義務兵又引吭高歌了。在他倆的青春歌喉的唱和下,於而龍在故鄉的街道上走著,仿佛回到了和王小義、買買提差不多的年紀,成了於二龍了。那時,他該是“浪裏白條”,或者“混江龍”之類的年輕漁民,然而,那個和他同年齡的蘆花呢
他在人群裏尋找,她該不是躲在尼龍漁網的背後,閃爍著那對特別明亮的眸子吧
漁網後邊,倒是有石湖姑娘那種大膽俏謔的笑聲,但她們穿著挺括的上裝,露出花襯衫的領口,於而龍發現他家鄉的姑娘和城鎮女性的打扮,沒什麽大的差別了。
他的眼光在姑娘群裏搜尋不到那個永遠活在心中的人,再也瞅不見那個穿著土藍花布,打著補釘的蘆花。那時,他們的網是可憐的破網,帆是殘敗的舊帆,船是朽爛的老船,隻有那對瞳人的色彩,是明亮的,是清新的,永遠充滿著生機。他怎能忘記在這樣春汛大忙的季節裏,正是一網金、一網銀滿載而歸的時候。每當船一靠岸,總會看到那對閃著歡欣的大眼睛跑到湖邊,她那卷起的渾圓膀臂,被醃魚的鹽鹵漬得通紅,會搶著從他肩頭奪過魚擔子去然而現在,那對眼睛在墓穴裏永遠閉上了,隻有殷紅色的石碑上的紅星,算是惟一可以發出精神光彩的紀念了。
她不會再來迎接我了,不會再來搶我的擔子了。盡管我多麽盼望那個指導員,來分擔我肩頭上沉重的負荷,尤其多麽期待那個百發百中的神槍手,幫助我擊中靶環哪
蘆花,請原諒我仍舊成隊成幫地來看望你來了,有什麽辦法呢會吵擾得你在九泉之下不得安寧的。原先,我還曾想獨自在你身邊坐會兒,理一理舊日的記憶,那是我迫切想做的一件事,現在,也隻好抱憾了。好在人多也並不會妨礙你那敏銳的聽覺,我記得你早就說過:不論多少人行軍,你能辨明我的腳步聲;不論多少人說話,你能識別我的語音。我敢肯定,蘆花,你已經在地下聽出來了。
蘆花,我來了,雖說那棵銀杏樹失去影蹤,但大致方位,仍是不會錯的,一別三十年,總算如願以償地來到你的身邊,我該對你先說些什麽呢該有多少話會一下子,同時湧塞在嗓眼裏嗬
三十年,石湖水潮漲潮落出現了多麽明顯的變化,但是,惟有你,永遠以一個不變的三十年前新四軍女戰士的形象,留在人們的記憶裏。而我,滄海桑田,滿頭華發,你該猛乍間不敢相認了吧一個年輕姑娘,從人群裏擠了過來,手裏捧著一大束鮮花。
嗬於而龍認出來了,不是飯館裏那個服務員嗎長得多漂亮啊
剛才把於而龍當做接頭的特務,那臉色可不怎麽吸引人。在陽光下,那幾粒俏皮的雀斑,更增添了輕盈的笑意,和她手裏的豔麗花束,相互輝映,她含笑著把花塞在他手裏,親切地說:“支隊長,你要的花兒”
“哦謝謝”
多麽嬌媚的花束啊顯然經過女性的手,加了一番裝飾,白色的玉蘭、紅色的月季、像鵝絨似的刺球,還有一支嫩黃的報春花,一股股濃鬱的甜味的芬芳,沁人心脾地飄散在早春溫馨的空氣裏。
真的,再也比不上捧著這束帶有露珠的花,放在那塊石碑前更為合適恰當的了。
王惠平一定要他們去參觀那個葦製品工廠。據說:石湖的葦編品是為外貿生產的,遠銷好多國家,真看不出,那些極平凡、極普通的蘆葦和蘆花的性格實在太相似了,在鄉親勤勞智慧的雙手裏,竟能編織出如此美妙的工藝品
廠裏送給於而龍一個精致的玲瓏提籃,嗬提籃外麵,還織上一條紅荷包鯉魚的圖案,真是樣式新穎而又風雅。於而龍把花束放進去,立刻成為一個美觀大方的花籃。哦,他想:要是蓮蓮,我那個藝術家在場,準會愛不釋手的。若是能得到女兒的讚賞,那麽媽媽也會喜歡的,母女的心總是相通的。
好容易結束了社辦工廠的參觀,他實在有些耐不住,等不及了。頂多再有五十米,跨過一座幹河的小石橋,該是那棵不在了的銀杏樹原來生長的地方,那塊殷紅色的碑石,應該在附近矗立著。但是江海卻提議往回返了。
不,三十年雖然過去,方位,對一個作過戰的軍人來說,是不大會弄錯的。於而龍不去理會他們,步伐不由得加快起來,朝小石橋走去。說不定在冥冥之中,蘆花已經聽到了他的腳步聲。來了,蘆花,你的二龍來啦相隔了三十年,你的二龍又出現在你麵前了
但是,當他來到小石橋的時候,不由得遲疑地,驚愣地站住了。
他不但不見那棵作為曆史見證人的銀杏樹,而且也看不到他千裏迢迢為之而來的那座矮矮的墳墓,也許被歲月的流逝漸漸磨蝕平了吧但那殷紅色的石碑,怎麽也不見了蹤影
於而龍差點沒叫喊出來。
“蘆花,你在哪兒蘆花,你在哪兒”
他捧著手裏那個花籃望著,那些生氣勃勃的花朵,似乎在詢問他:“把我們放在哪裏把我們放在哪裏”於是,許多許多的疑問,包括站在石橋後邊,那個濱海支隊長去年十月的喟然長歎:“沒有保護了她呀”又纏繞在他的腦際。
難道真的會有什麽蹊蹺嘛
然而生活裏卻是什麽事,都有可能發生的呀
蘆花,也許隻有你能夠回答我心底的詰問:為什麽為什麽
隻有那束特別嬌嫩,顏色皎潔,芳香襲人的玉蘭花,在陽光下,合攏了花瓣,仿佛顯出一副惆悵和難過的樣子。
怎麽能不傷心呢墳墓沒了,石碑沒了,棺木呢屍骸呢又散落到什麽地方去了呢
蘆花,快回答我吧快回答我吧
沒有一絲回聲,隻有雲雀在藍天裏歌唱。
第四章1
於而龍兩眼一陣發黑,不相信這一切會是真的,可眼前的現實,使他想起江海所說的那句意味深長的話:這是一個無論對於生者,還是死者,都是嚴峻考驗的年頭啊三十年來一直在心目中向往的聖地,他精神上的憑借和寄托,刹那間,嘩啦一聲全坍了下來。甚至連個廢墟都不曾留下,那樣的話,或許還能遺留一點足可憑吊的斷磚殘瓦。現在,什麽都沒了,像那棵高大的銀杏樹一樣,古怪地失蹤了。
他想起一個夢,一個蘆花的夢,一個他從來也不相信的夢。哦,那是一個漆黑的夜晚,漆黑的世界,從來也不曾這樣黑過,黑得可怕,黑得恐怖。好像在這個世界裏,從來也不存在過光亮似的,或者,起碼在夢中人的記憶裏,早就消失了光亮的概念。她覺得她醒了她說得確切不移,但於而龍不那麽深信,因為夢境和現實有時會驚異的相似,難解難分。確實也是如此,現實中的怪誕不亞於夢境;而夢境裏的刹那悲歡,在現實中會一再重現。於是他說:“沒準是你夢魘著了”蘆花搖搖頭:“不,我醒了”好吧,也許她醒了,生活裏有這種可能,在黑夜裏,明明醒著,眼睛瞪得大大的,但實際上和睡著也無啥大的差別。於是她迷迷糊糊地聽到一個腳步聲,朝她住著的那座草棚走來,“誰”她立刻警覺地問著自己的心。
那是石湖支隊差一點點就在石湖上站不住腳的困難時刻。所有應該離開支隊,無法再堅持下去的隊員,都用這樣或者那樣的手段,離開這一支初創的革命隊伍。隻有一個人,他是完全屬於那種應該離開的人,但他偏偏沒有走。難道是他蘆花思忖著。
他終於也要開小差了。
然而,他圍著她的草棚轉悠是為了什麽呢腳步聲很輕很輕,是想來殺害她呢,還是打算來奸汙她呢那時,她是支隊惟一的女戰士,也許他在離開以前,給支隊一點報複。那是他完全做得出來的,而且他分明知道,她恨他,從來不給他一絲笑臉。現在,她被惡性瘧疾纏得連一點力氣都沒有了,失去了任何抵抗的力量,於是她大聲地叫喊起來。一會兒,腳步聲消失了。
“絕不是夢二龍”她對偵察回隊的於二龍說。
“你在發燒,腦門子都燙手,好好躺下,別說胡話”
她用虛脫衰弱的聲音說:“他沒開小差嗎”
“你說是誰”
那燒得通紅的臉頰上,泛起一絲疑雲。
在那個漆黑的世界裏,是什麽都可以**殺害得的,甚至人心民意;那些崇高的理想,神聖的意誌,美好的願望,幸福的向往,都曾經被踩在泥土裏,受到踐踏和**。因此,於而龍對眼前出現的這種情況,也就雖然心傷而並不奇怪了,於是不再想那個夢。現在在他眼前,原來埋葬蘆花的地方,如今是一條寬闊平坦,塗著黑色油渣的公路,順著湖濱,延伸到望不見盡頭的遠方。
江海給他介紹,這是他和地委一些老幹部,十年前當小工,親自修過的公路:“不僅可以通往縣城,通往省會,還通往首都呢”如果真是那樣,於而龍想:蘆花,在你化為泥土,為後代修鋪的公路,倒多少像精神上的紐帶,把我們連結在一起呢
三十年前,也就是一九四七年底,一九四八年初,當人們把他放在擔架上,抬著離開石湖的時候,或許是王緯宇的有意安排,要不,就是抬擔架的長生和鐵柱的好意,故意多繞幾步遠,來到那棵高大挺拔,亭亭如蓋的銀杏樹下,向蘆花的墳塋告別。
於而龍記得那時,新墳上也才隻有幾支纖細的、弱不禁風的枯草,在寒風裏瑟縮。
墳不大,矮趴趴的,墓石也平平常常,不那麽突出,隻是那殷紅的顏色,使人聯想到血,石碑上的五角星,好似死者明亮的眸子,閃爍著不同尋常的光彩。其他,再也找不到什麽特殊之點。這是當時遊擊隊員的心意,也非常符合那個女指導員的性格。好像眾人還費了好大口舌,才製止住王緯宇代理隊長,打算大搞大弄的做法。他要搞一座陵墓,還要修一座紀念碑。這個曾經親手拆毀過自己親爹墳塋的王緯宇,以人們不可理解的積極性,向支部建議,向骨幹遊說:“蘆花的血不能白流,我們總要讓她在這世上留下些東西。死者的遺願,生者的責任,我們活著的人惟一能盡到的心意,也就是這些了。”
一個**員,活著的時候,生活在群眾中間,死了以後,也應該普普通通,平平常常。隊員們,尤其是那些老同誌,都這樣說。因為他們深知蘆花的心意,她絕不會同意自己和眾人不一樣的,於是王緯宇的主張才算告寢。其實,曆史就是這樣的,碑石是樹立在人民的心靈中的。
哦,那是一個多麽寒冷的冬天啊
“歇會腳吧,長生”老林哥招呼著。
王緯宇咬著嘴唇,那種他們家族特有的嘴角皺紋,深陷地摳了進去,默默地先在新墳旁邊站住了。
大部分戀戀不舍的戰士和支隊幹部,早被於而龍擋了回去,因為他從那些朝夕相處了快十年的戰友臉上,看見的並不是送別,而是送葬的沉重心情,心裏無論如何不是那麽愉快的。於是他揮手叫他們停步,王緯宇也幫助勸說著大夥:“同誌們,別遠送了,支隊長到醫院去取出彈片,就會歸隊的。”
這塊從大腿股骨裏取出來的霰榴彈片,一直保存在謝若萍身邊,那時,她還是個見習醫生。
“早點回來呀支隊長”
“給我們寫信來”
“什麽時候回隊,告訴一聲,我們去接你。”
盡管人們嘴上講,但誰都不相信,因為他從黑斑鳩島上活著回來,大腿腫得比腰還粗,再蒙受蘆花犧牲的打擊,死裏逃生,親人陣亡,身上還殘存著彈片,能否再經得起複雜的大手術能活下來就是萬幸,反正戰場上是沒有他的事了。
那些無聲的語言,他從人們臉上看得出來,不僅他們,就連他自己都覺得像斷了翅膀的雁,永遠退出戰鬥序列了。然而,戰爭之神並不曾把他拋棄,他在馬背上又度過幾年征戰生涯,一直到王爺墳為止。而他們,那些石湖子弟兵,絕大部分倒早早地離開了人寰。
王緯宇、老林哥,還有幾個同誌,一直隨船送到三王莊,尤其是站在新墳旁邊的王緯宇,充滿了難以名狀的感情躺在擔架上的於而龍看出來是惜別之情,仿佛有著無限心事。
當時,他理解王緯宇的心情,大概是肩頭上壓著扁擔時的沉重感,已經沒有精力顧到其他了。更多的倒是對於工作的憂慮之心,隊伍要升級,改成正規部隊建製,人員要擴充,準備去解放縣城,還極有可能離開本鄉本土,開赴到外線去作戰。
“都撇給你了,老王,一攤子百八十口人,許許多多的家務事,統統給你留下來了。”於而龍敢賭咒,是半點幸災樂禍之心都不抱地講出來的,因為他正是於而龍向陽明竭力推薦的人選。一九四七年戰爭朝外線擴展,那年頭各處都需要人手,幹部奇缺,就像猛然間長大的身材,衣服鞋襪頓時嫌小了,現做現縫也來不及。一個小小的石湖支隊,實際上也就是縣大隊罷了,要準備擴成一個團的建製,需要多少人手啊那時江海已經改編完畢,進入山東解放區了。因此,陽明政委讓他死心,自己想辦法物色人才,培養幹部,上級隻能抽走幹部,而絕不會再派幹部來的。就這樣,他向領導建議,由王緯宇代理隊長職務。
但他替王緯宇擔心,因為支隊的基本骨幹,多半是老同誌,蘆花的影響還是深的。雖然蘆花犧牲以後,他的組織問題最終得到了解決那封血寫的入黨申請書總算沒有白費,但“七月十五”的論點像幽靈一樣,在背後議論,所以大家並不十分相信於而龍的推薦是絕對的正確。因此,可能使他開展工作,感到紮手。而且還有點對他歉疚之處,因為他一年內連續負傷,精力實在不逮,隊伍不曾整理得那麽幹淨利落就交給他,像一隻箍得不緊的木桶,有些稀裏嘩啦,很覺得過意不去。
他記得他們當時手握得多麽緊嗬可以肯定,王緯宇是非常激動的,至今還能記起,清清楚楚地記起,印象特別深刻地記起來,站在蘆花墳旁的這位兩頰凹陷、鬢發如刺的二先生,手是冰涼冰涼的,而且在不安地顫抖。
我想我還不至於說錯雖然他必然要矢口否認,那時,我們這位參加革命的大學生,剛剛度過了他生命史上的一個最嚴重的關頭。還記得他在獲悉胡宗南侵占延安的消息時,在有些解放區重新落到國民黨手裏時,在我們石湖支隊又一次瀕臨困難境地時;也正是他那位令兄向他招手,要他采取離心攻勢時。哦,他真有過一陣飯吃得不香,覺睡得不實的難熬難忍的日子。
但是,在蘆花犧牲以後,他告別石湖的時候,王緯宇已經像患了一場傷寒病似的逐步複元,眼睛不再那麽無神失魄的樣子。真的,於而龍把心底裏的祝福,通過那緊握的手向他表達出來。
“再見吧好好幹吧緯宇同誌,你雖說是個新黨員,可是三八式的老同誌啦等著聽你的戰鬥捷報”
他腦袋垂得很低,似乎在打量著墳頭上那棵衰微的枯草,看得那樣專心致誌,以至於而龍懷疑他是不是在聽自己講話,或者他的確對未來的日子感到惶恐。那時候,遊擊隊長躺在擔架上,望著他;雖說,彼此之間有過隔膜,有過掛礙,甚至還有過不愉快。但於而龍是個直性漢子,事情過去了,也就煙消雲散。這一會兒,倒真是毫不見外地赤誠相待,多麽希望他能夠勝任愉快地挑起隊長這副說來不輕的擔子啊
然而,十年前那一場風暴掀起來,於而龍被關在九平方米大小的優待室裏隔離反省、接受批鬥,棍棒交加、觸及靈魂的時候,王緯宇終於亮相結合登上前台,如願以償地來辦交接,於而龍再不是石湖那時的衷心祝福了,而懷著一種陰暗歹毒的心理,著實地“恭喜”了一番。
“祝賀你終於瓜代,完成了曆史階梯的必然一步”雖說是民辦的業餘監牢,獄吏和囚徒之間的關係,也是等級森嚴的,所以他沒有把手伸給這位革命幹部,以免“玷汙”了他。
“得啦老兄”他知道於而龍並無半點誠意,但又不願同他頂嘴,一個心情舒暢,乾運亨通的紅人,是不會斤斤計較走背字的朋友,所發出來的牢騷的。
於而龍向同屋的難友,那位動力學造詣極高的反動權威發問:“密斯特廖,你見過買彩票中了頭獎的人,臉上那副高興模樣嗎”廖思源采取不介入的姿態,正襟危坐,緘默不語。
王緯宇撲哧笑出聲來,他覺得這個人有著不可理解的頑固,寧可自討苦吃,也決不讓步。哪怕隻是口頭上暫時的服軟,他也決不肯幹。這種可笑的愚直,除了激怒那些眼中布滿血絲的打手,有什麽用呢他覺得應該勸導兩句:“二龍,順時應勢,是做人的一條基本準則,聰明人都這樣活過來的。你本來不至於落到這步田地,要早聽我的勸告的話”
“三千年為一劫,那回風雪之夜的賜教麽”於而龍早就敬謝不敏了。
王緯宇轉向那位落魄的總工程師,他那頭頂上還依稀留下“小將”們給他剃過陰陽頭的痕跡,很像兩壟緊挨的莊稼地。一壟肥水充足,趕上節氣,麥苗長得茁壯,齊刷刷的一片;另一壟小苗才鑽出土,連地皮都沒遮住,不過,終於還是長了起來,屈辱既不能使頭發降服,那也不會永遠叫人抬不起頭。“一味固執有什麽用呢廖總,你說是不是需要剛的時候就硬,需要柔的時候就軟,或者是剛柔並濟,軟硬兼施,而他,一條道走到黑,怪誰”
廖思源保持中立,闔著眼,像參禪似的盤腿打坐。
其實有什麽好交接的呢除了挨鬥的權利之外,一切都被“奪”走了。哦原來是來討那外國專家使用過的,大寫字台上的幾把鑰匙。
“我已經早就交給了小狄”
王緯宇說:“但是,那位清高的,效忠於你的女性,一定堅持非要你寫個條子,她才肯交”
“哦”於而龍不禁感歎係之,心裏念叨:我的忠實的小狄,使他們嫉妒了。愚不可及的姑娘啊俗話說得好,孩子都死了,還在乎一把幹草嗎
當於而龍關在優待室裏閉門思過的時期,他的家砉拉一下解體了。謝若萍編進醫療隊,到祁連山南麓的荒塬上給牧民治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