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溝渠需要大量的人力……呃,不好意思,這個已經說過了。<strong>.</strong>
但是說到人力,那就代表著工人,說到工人,就想到工餐,說到工餐,就想到糧食,而說到糧食,那麽就不得不提一下,春天尚未過去,現在還是春耕的時節。
農民們都應該在家種莊稼,而不是跑到這來挖溝渠。
――有些記性好的書友應該還記得,前文曾經說過,隻有讓農民們春耕的領主才是好領主,哪個領主敢不讓農民們春耕,那麽農民甚至敢掀起叛亂。
那麽,為什麽馬格努斯可以在春耕的時候把農民拉過來挖溝渠?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強調一個點,根據中世紀神聖的封建契約,農民(自由民)每周有必要,並且是必須為領主免費服役三日。
一年就是120天,而且這服役是可以提前預支的,也就是說,領主們大可以把一年的分量全部用在春天,讓農民們無法春耕。
當然,實際上並不會有人做這麽傻的事就是了。
貴族們再怎麽狂妄自大,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來源於農民,農民越多,他們的基礎就越穩固;一般來說,貴族們會占用農民們一半春天的時間――這時間,讓農民們去莊園裏同農奴一塊工作,足以把他們的莊園耕種完,然後還能讓農民有個糊口。
但是馬格努斯,他卻是已經占據了農民們的半個春天,而且看架勢,他還想把剩下的一半也全占了!
然後,問題就出現了,為什麽農民們還不叛亂?
不要說信仰,在神裁的時候,馬格努斯就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信仰,在能吃飽飯的時候是個好東西,它就類似於道德,可以規範每個人的行為;但是一旦餓肚子了,管子還曾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呢!
老子都快餓死了,你還跟我說尊重神明?你信不信他在我麵前我都敢把他給吃了!
因此這裏就要引入一個新名詞,農業聯合委員會。(.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這才是農民們不叛亂的理由。
雖然隻是個馬格努斯搞出來的新事物,但是因為有利於自己,幾乎是在片刻間就得到了農民的全力擁護。
農業聯合委員會的規章並不多,宗旨也隻有那麽幾個。
一,維護農民的利益;二,當某個參與委員會的農民,因為天災人禍,主要勞動力死亡,或者田間失火,顆粒無收的時候,組織農民們互相幫助;三,當某個領主,騎士,或者鎮長欺壓農民的時候,委員會將會替他出頭;四,災年的時候,委員會將直接向最高領主,也就是馬格努斯諫言,請求降低稅收。
這四條,在今天看來並不是什麽多令人驚異的規章,居委會,村委會,以及其他的基層組織,大部分承擔的都是這樣的工作;但是在十一世紀,馬格努斯的這個‘委員會’,一下子就超前了時代三百年。
實際上,馬格努斯的這個委員會,完全就可以看做是工會的前身和進化版――歐羅巴第一個工會成立於十四世紀,鐵匠工會。
唯一不同的,在於工會是由工人自己掌握,而委員會,卻是死死的握在馬格努斯的手中。
他自己就是委員會長。
這並沒有什麽好說的,農業委員會要保護弱勢一方農民的利益,就勢必會傷害既得利益階級,也就是貴族的利益,在整個大公領,除了馬格努斯,還有誰能背負這個透亮的黑鍋?
事實上,確實已經有了不少騎士對此提出了異議。
之所以是騎士,是因為更上一級的男爵都已經被馬格努斯驅逐了。
不過,在這裏再重複一次,馬格努斯實在是看不上這些滿腦子血腥暴力的封建騎士。
他想要的,是用苛刻的紀律、集體的榮譽、以及深深的團結組成的騎兵,類似於波蘭翼騎兵,瑞典龍騎兵那樣,即使是在集群衝鋒的時候也能保持著嚴密的秩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旦上了戰場就是脫僵的野馬,找都找不到。
更不用說翼騎兵是用著民族精神聯結起來,即使是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退縮,而封建騎兵還必須要用著封邑和錢財哄著。
不過,培養翼騎兵可不是件容易事,必須從小就開始養起――說難聽點就是洗腦――和布列塔尼公爵從前做的也差不多,隻不過要思想教育的對象,不是隻忠於某個人,而是忠於整個民族。
因為有叛變民族的個人,卻沒有叛變民族的整體。
話歸正題,既然說到了農業聯合委員會,那麽就需要說到農民們為何擁護它。
因為現在的情況正屬於委員會互助條例的第二條,當農民們因某事而無力耕種自家的土地時,他可以向委員會請求幫助,然後委員會再視情況給予支援。
領主征召,這在委員會的支援明目裏就屬於‘不可抗’級,是一定要給予幫助的。
於是,就有五百個農民被調撥出來,專職替挖溝渠的農民耕種土地。
這五百個農民是從哪來的?
來源於馬格努斯的莊園,他們都是農奴。
因為馬格努斯現在采用的是三圃製的原因,在莊園麵積不變的情況下,今年要耕種的土地就減少了六分之一,因此大量的農奴就閑置了下來。
這個大量,究竟有多少?
以一般的封建領主為例,他們莊園麵積,足足占了領地內農田總麵積的四分之一,而為他們工作的農奴,有時候則要超過領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多。
這也就代表著,盡管沒有計算過具體數目,也不可能計算具體數目――這年頭懂個加減乘除就是高級人才――但是粗略估計,馬格努斯的農奴怎麽著也有個一萬人左右。
這一萬人,他們都是沒有老人的(中世紀平均壽命不超過三十),去掉婦女,再去掉小孩,從剩下的男勞力中抽出五百人,並不是一個大的損失。
但是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既然可以抽出這麽多的農奴,那為什麽不幹脆就讓農奴去挖溝渠,也省下這麽多麻煩。
答案很簡單,因為農奴們幹不動。
挖溝渠是個很重的活,尤其是在這個年代。
――我們總以為種地很累,但是在中世紀,借用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的名作,一幅據說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完全還原真實場景’的作品,一位農民以蹲馬步的姿勢,將手臂掄的半圓,企圖將種子灑的更遠,而天上,一群飛鳥正在虎視眈眈。
尼瑪!這樣播種的方式,和買彩票有什麽區別?!
他們真的懂什麽叫種田嗎?!!
馬格努斯無言,並且悲哀的想著,怪不得,即使是產量最好的年頭,農民們也從來都吃不飽飯。
這隻能怪他們自己!
讓農奴去幫農民種地,也有著這方麵的考慮,馬格努斯已經下了死命令,我也不要求你把莊稼都種的整整齊齊,但是你至少,最少要給我把它挖個坑埋起來!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要求,倘若馬格努斯要支使農民,這些農民還不一定聽話。
畢竟,這種‘朝天灑’的播種,是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數百年都行之有效的方式,貿然改變,誰知道結果是好是壞?
這種關係到全家生命的大事,即使是用鞭子抽,都不一定管用。
但是農奴,那就截然不同了。
他們耕種的又不是自己的土地,自然也就沒這麽操心,可以按照馬格努斯的命令行事;再者,因為監工的存在,即使是想要偷懶,農奴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否則馬上就是皮鞭的回響。
這樣弄下來,就算是農民什麽都不做,既不翻地也不施肥,今年秋收的時候,他們的收入也該有一個小幅度的增長。
這不是馬格努斯英明神武,而隻是農民的基礎太爛。
在這個比爛的年代,即使隻是稍微努力一點,那便是一個偉大的進步。
不過,馬格努斯成立農業聯合委員會,可不單單隻是為了這麽一個‘交換’的。
如果隻是交換,他完全沒必要這麽大張旗鼓。
他還有著其他的,更嚴肅的考慮。
但是說到人力,那就代表著工人,說到工人,就想到工餐,說到工餐,就想到糧食,而說到糧食,那麽就不得不提一下,春天尚未過去,現在還是春耕的時節。
農民們都應該在家種莊稼,而不是跑到這來挖溝渠。
――有些記性好的書友應該還記得,前文曾經說過,隻有讓農民們春耕的領主才是好領主,哪個領主敢不讓農民們春耕,那麽農民甚至敢掀起叛亂。
那麽,為什麽馬格努斯可以在春耕的時候把農民拉過來挖溝渠?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要強調一個點,根據中世紀神聖的封建契約,農民(自由民)每周有必要,並且是必須為領主免費服役三日。
一年就是120天,而且這服役是可以提前預支的,也就是說,領主們大可以把一年的分量全部用在春天,讓農民們無法春耕。
當然,實際上並不會有人做這麽傻的事就是了。
貴族們再怎麽狂妄自大,他們也知道自己的力量是來源於農民,農民越多,他們的基礎就越穩固;一般來說,貴族們會占用農民們一半春天的時間――這時間,讓農民們去莊園裏同農奴一塊工作,足以把他們的莊園耕種完,然後還能讓農民有個糊口。
但是馬格努斯,他卻是已經占據了農民們的半個春天,而且看架勢,他還想把剩下的一半也全占了!
然後,問題就出現了,為什麽農民們還不叛亂?
不要說信仰,在神裁的時候,馬格努斯就已經清楚的認識到,信仰,在能吃飽飯的時候是個好東西,它就類似於道德,可以規範每個人的行為;但是一旦餓肚子了,管子還曾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呢!
老子都快餓死了,你還跟我說尊重神明?你信不信他在我麵前我都敢把他給吃了!
因此這裏就要引入一個新名詞,農業聯合委員會。(.mianhuaang好看的小說
這才是農民們不叛亂的理由。
雖然隻是個馬格努斯搞出來的新事物,但是因為有利於自己,幾乎是在片刻間就得到了農民的全力擁護。
農業聯合委員會的規章並不多,宗旨也隻有那麽幾個。
一,維護農民的利益;二,當某個參與委員會的農民,因為天災人禍,主要勞動力死亡,或者田間失火,顆粒無收的時候,組織農民們互相幫助;三,當某個領主,騎士,或者鎮長欺壓農民的時候,委員會將會替他出頭;四,災年的時候,委員會將直接向最高領主,也就是馬格努斯諫言,請求降低稅收。
這四條,在今天看來並不是什麽多令人驚異的規章,居委會,村委會,以及其他的基層組織,大部分承擔的都是這樣的工作;但是在十一世紀,馬格努斯的這個‘委員會’,一下子就超前了時代三百年。
實際上,馬格努斯的這個委員會,完全就可以看做是工會的前身和進化版――歐羅巴第一個工會成立於十四世紀,鐵匠工會。
唯一不同的,在於工會是由工人自己掌握,而委員會,卻是死死的握在馬格努斯的手中。
他自己就是委員會長。
這並沒有什麽好說的,農業委員會要保護弱勢一方農民的利益,就勢必會傷害既得利益階級,也就是貴族的利益,在整個大公領,除了馬格努斯,還有誰能背負這個透亮的黑鍋?
事實上,確實已經有了不少騎士對此提出了異議。
之所以是騎士,是因為更上一級的男爵都已經被馬格努斯驅逐了。
不過,在這裏再重複一次,馬格努斯實在是看不上這些滿腦子血腥暴力的封建騎士。
他想要的,是用苛刻的紀律、集體的榮譽、以及深深的團結組成的騎兵,類似於波蘭翼騎兵,瑞典龍騎兵那樣,即使是在集群衝鋒的時候也能保持著嚴密的秩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旦上了戰場就是脫僵的野馬,找都找不到。
更不用說翼騎兵是用著民族精神聯結起來,即使是戰至最後一人也絕不退縮,而封建騎兵還必須要用著封邑和錢財哄著。
不過,培養翼騎兵可不是件容易事,必須從小就開始養起――說難聽點就是洗腦――和布列塔尼公爵從前做的也差不多,隻不過要思想教育的對象,不是隻忠於某個人,而是忠於整個民族。
因為有叛變民族的個人,卻沒有叛變民族的整體。
話歸正題,既然說到了農業聯合委員會,那麽就需要說到農民們為何擁護它。
因為現在的情況正屬於委員會互助條例的第二條,當農民們因某事而無力耕種自家的土地時,他可以向委員會請求幫助,然後委員會再視情況給予支援。
領主征召,這在委員會的支援明目裏就屬於‘不可抗’級,是一定要給予幫助的。
於是,就有五百個農民被調撥出來,專職替挖溝渠的農民耕種土地。
這五百個農民是從哪來的?
來源於馬格努斯的莊園,他們都是農奴。
因為馬格努斯現在采用的是三圃製的原因,在莊園麵積不變的情況下,今年要耕種的土地就減少了六分之一,因此大量的農奴就閑置了下來。
這個大量,究竟有多少?
以一般的封建領主為例,他們莊園麵積,足足占了領地內農田總麵積的四分之一,而為他們工作的農奴,有時候則要超過領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或者更多。
這也就代表著,盡管沒有計算過具體數目,也不可能計算具體數目――這年頭懂個加減乘除就是高級人才――但是粗略估計,馬格努斯的農奴怎麽著也有個一萬人左右。
這一萬人,他們都是沒有老人的(中世紀平均壽命不超過三十),去掉婦女,再去掉小孩,從剩下的男勞力中抽出五百人,並不是一個大的損失。
但是這樣一來,新的問題就出現了。
既然可以抽出這麽多的農奴,那為什麽不幹脆就讓農奴去挖溝渠,也省下這麽多麻煩。
答案很簡單,因為農奴們幹不動。
挖溝渠是個很重的活,尤其是在這個年代。
――我們總以為種地很累,但是在中世紀,借用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畫家米勒的名作,一幅據說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完全還原真實場景’的作品,一位農民以蹲馬步的姿勢,將手臂掄的半圓,企圖將種子灑的更遠,而天上,一群飛鳥正在虎視眈眈。
尼瑪!這樣播種的方式,和買彩票有什麽區別?!
他們真的懂什麽叫種田嗎?!!
馬格努斯無言,並且悲哀的想著,怪不得,即使是產量最好的年頭,農民們也從來都吃不飽飯。
這隻能怪他們自己!
讓農奴去幫農民種地,也有著這方麵的考慮,馬格努斯已經下了死命令,我也不要求你把莊稼都種的整整齊齊,但是你至少,最少要給我把它挖個坑埋起來!
然而,即使是這樣的要求,倘若馬格努斯要支使農民,這些農民還不一定聽話。
畢竟,這種‘朝天灑’的播種,是他們祖祖輩輩傳下來,數百年都行之有效的方式,貿然改變,誰知道結果是好是壞?
這種關係到全家生命的大事,即使是用鞭子抽,都不一定管用。
但是農奴,那就截然不同了。
他們耕種的又不是自己的土地,自然也就沒這麽操心,可以按照馬格努斯的命令行事;再者,因為監工的存在,即使是想要偷懶,農奴們也不敢明目張膽,否則馬上就是皮鞭的回響。
這樣弄下來,就算是農民什麽都不做,既不翻地也不施肥,今年秋收的時候,他們的收入也該有一個小幅度的增長。
這不是馬格努斯英明神武,而隻是農民的基礎太爛。
在這個比爛的年代,即使隻是稍微努力一點,那便是一個偉大的進步。
不過,馬格努斯成立農業聯合委員會,可不單單隻是為了這麽一個‘交換’的。
如果隻是交換,他完全沒必要這麽大張旗鼓。
他還有著其他的,更嚴肅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