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主攻心理醫生這一行之前,他理應是個手術台上救死扶傷的主刀大夫。<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若非世事荒謬,他也不會在突如其來的某個瞬間,看到那些猩紅的血液就有點犯惡,頭暈,手腳放空,撞上了這個與他相克一生的魔鬼。
那張號稱權威的證明在悄然來臨的時候,他甚至沒有勇氣撕開信封:
他早就猜到上麵寫了什麽,一個無形的叉蓋在了他的行醫資格證上,他不願承認而已。直到這一刻他才猛然間明白,不管你多努力給自己塑造了一個百毒不侵的金身,有些東西就是根深蒂固改變不了的,比如說暗藏在他身體裏的這些基因,到底是什麽時候被激活的?他也說不準。總而言之,他用幾乎顫抖的手把信件打開,太過著急了,那桌上的玻璃杯灑出了幾滴水,再大力一點就能夠跌落下去――他忙不迭地把它扶正,然後他就看到了那幾行龍飛鳳舞的字,還有上麵一個紅色的印章。
仿佛一根錘子,硬梆梆地敲定了結局。這一刻他繳械投降,告訴自己:你並沒有那麽幸運。
真的是暈血,竟然是暈血。
生為一個即將拿到外科醫生行醫資格證的優秀畢業生,他竟然在最後關頭,輸給了這不知道從那裏冒出來的魔鬼。
那段時間他忘記了睡眠,一開始,他還難以忘記自己摘掉了“doctor”的身份,他甚至在先前就做好了出國留學的打算,他要過關斬將,從這個行業裏變成那個站在頂尖的“陳醫生”。他給自己鋪好了道路,寫研究生論文的時候甚至抽空過了各項測驗,幾近完美,他誰都沒有說,從來他就是一個緘默而誠懇的人。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老教授因肺癌死在一個遙遠冬日的清晨,他在墓前長久地鞠躬,始終沒有勇氣對著那一塊冰冷的石塊說出自己的真心話――他那麽害怕老人對自己的失望。
所以在他專攻心理學和催眠療法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他們誰也不知道那張權威證書的事,誰也不能理解他的掙紮。他為此走訪了不知道多少個大學的教授講堂。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麽熬過來的,包括他自己。那時候,他的孤注一擲差點就犯了眾怒――還好,從一個陳醫生到另一個含義的陳醫生轉變,他花了並不算長的時間。
所以,公平說,有時候他倒是寧願相信這個世界是滴水不漏的,當你要一樣東西的時候,就一定要交換另一樣東西。但有時候交換並非由你所願,他倒是想催眠自己,隻是這玩意並非像電影裏麵那樣神乎其神,進入潛意識的深處植入念想,那是騙人的。縱然,他有自己能夠掌控的地方,但人性即魔鬼,他向來就難放下自我的心結。
陳誠的心理診所就開在南寧路的作家書店旁,這裏是鬧市區裏難得的一片淨土,從街頭拐過去,坐一站公交,就能看到與之不同的一片繁華場景。陳誠從地鐵站出口走過來的時候,診所門已經開了,陳惠琴這個時候正在忙上忙下,整理一些病人資料。<strong></strong>
這個心理診所陳誠開了五年了。早些時候,這是一個咖啡店,後來嫌這塊地兒太冷清,喝咖啡的情侶都不見得幾對,幹脆就轉讓了。開了五年,陳惠琴跟著他做助理,也幹了五年。
有一次陳誠問她:“你在我這裏幹了五年助理,怎麽不去考下資格證,考一個國際催眠師也好――”
陳惠琴打斷他:“太費事,我懶得翻那些條條框框,催眠師有什麽用,藥都不能給病人開……還有,整天麵對病人裝出關心的樣子,你不覺得想吐麽?”
“再毒舌嫁不出去。”陳多多搖頭,他開這個私人心裏診所幾年時間,名氣這種東西有時候蠻不講理,總之他不知道什麽時候登門拜訪的病人開始絡繹不絕的。或許是開頭那一兩個再沒有出現的患者,誰知道――反正生活上他愜意自如,工作雖然沒有想象中的輕鬆,但絕不繁忙,空閑下來的時候還能偶爾旅遊,陳惠琴是他堂妹,性格開朗但胸無大誌,跟著自己這段時間裏,偶爾旁敲側擊,要給她機會幫她一把,但她就是不為所動。
“早!”
陳誠推開門,哈出一口寒氣。昨晚家裏逼著相親,和不相識的姑娘一場電影看到十二點,蹉跎幾下,半夜兩三點才到家睡著,現在整個人都是困倦的。
“昨晚相親結果怎樣?”陳惠琴調侃一句。
“別提了,改天我得給我叔建議建議,說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嫁了,去赴幾場相親體驗體驗。”
“就你嘴貧。”陳惠琴把資料扔到陳誠麵前,“呶,這個,昨晚說今早就來谘詢,給了兩倍的谘詢費……”
話沒說完,敲門聲響了。
“我不說了,你自個兒看看。”陳惠琴把一遝文件放在他桌麵上,陳誠點點頭。“請進!”他喊了一聲,外頭好像沒有聽見。
“請進!”加大了音量,門才在這個時候被緩緩推開。
來者是一個看上去年過半百的老人。
陳誠有點詫異。
“特濃咖啡。”他對陳惠琴點點頭,“不加糖,謝謝!”
他看向老人:“坐!”
老人拿著雨傘,他笑了笑,在座椅上坐下。
“今天可沒雨,帶著傘上街?”陳誠閑聊,一邊從陳惠琴的文件裏找到老人的資料。
“防身。”陳誠注意到老人頭上的帽子,他沒脫下來,“陳醫生應該知道心理學上一個威脅概念的問題。如果有歹徒對行人動念頭,他不會對一個帶著器械的人下手――哪怕是帶把傘,威脅程度總比那些手無寸鐵的人要大。”
“說法不是沒有。”陳誠笑道,“心理作用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一邊翻到了老人的資料,粗略一掃,愣了一下。
方候淳,物理學教授。業界內曾帶領的實驗研究多次斬獲國家級大獎。在微觀粒子和相對論的理論研究上有顯著成就。現代前沿理論的物理學家。
陳誠用筆標記。
“方老先生……”他略有意味地頓了一下,“您怎麽會找到我這裏來的呢?”
“找你是我的學生介紹的。胡軍,認識嗎?”
“胡軍?”陳誠詫異,“胡胖子?”
“他說是你好友,胡胖子是他外號?”老人笑道,“這名字也有趣。”
胡胖子是陳誠好友不錯,但他為人憨厚,胸無大誌,對日複一日的平淡也向來甘之如飴,身份是江城二中的數學老師,教高三數學,什麽時候跟這樣的人物扯上關係了?
“胡軍在我大學當教授的時候,跟我做過一次數學和物理之間的建模實驗。那時候是從數學係找來的高材生,跟他有幾麵之緣,算是我的……半個學生?”
陳誠努努嘴。
“老先生現在還從事物理方麵的研究嗎?”
“嗬嗬。”方候淳擺擺手,“腦袋思維開始跟不上了,物理學將來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不管什麽領域,那些年輕的先鋒者總要接手的。若非有實驗還未結束論證,我早就該退休了。”
“不瞞你說,帶著帽子是因為半年前剛動過一次開顱手術。”
陳誠有點詫異,關於手術的事情資料中沒有記載。陳惠琴不會是忘了,她雖然神經大條,但工作嚴謹。他看了看眼前的老人,關於這些學術類的泰鬥他鮮有接觸,但道聽途說的,諸如一些學術性的機密等等……但轉念一想,到底是個醫生,能惹上什麽事呢?
“老先生來這裏,有什麽心理上的問題?”
“問題說不上。”方候淳擺擺手,“倒是最近一直被夢境困擾,精神狀態也大不如前。”
“那你該去算算命”,陳誠這句話沒說出來,他麵帶微笑,略有疑惑地看著老人,等待下文。
“陳醫生遇見過這樣的病例嗎?”老人說,“半年多以來,我自從動過開顱手術之後,一直在重複同一個夢境。”
他頓了頓。“陳醫生有興趣了解嗎?”
“洗耳恭聽。”
老人在講述夢境之前,他同樣也說:“我相信人的心理是比生理上要恐怖得多的東西,但前些年來的愧疚,我早就釋懷了。我是說――如果我為科學奉獻的東西抵得上心裏自責的話,我早該忘了這些記憶……”
可夢裏終究隻不同的。
在夢裏,老人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好比自己當年在小興安嶺的林區間,他立足在火海之前,那種看到生命逝去,卻因為怨恨而邁不開步伐那種煎熬之感,在每個深夜來臨時候深刻折磨著他。
“林青後來葬在小興安嶺林區的一處山坡上,現在已經是雜草叢生。”老人對陳誠坦言道,“每一年的清明,我甚至會隻身一人到其墓前,為其打掃。”
那真是一段堅苦歲月的象征,縱然,在這種歲月裏建立起感情並不容易,尤其是****和愚昧的煽動之下。林青的歲月到底葬送在這一片異鄉的土地裏了,遁入時光的脈絡,成為曆史長河中最隱秘的那一部分象征。
陳誠安靜地聽著,他沒去動陳惠琴給他買過來的那被咖啡,咖啡已經冷掉了,立在桌上,此時此刻,它同樣是個安靜的聆聽者。
“陳醫生,我人老話多,倒是忘記問問你……我這種情況,有辦法治療嗎?”
“不是治療的問題。”陳誠苦笑,這也算不上什麽心理疾病。“方老先生,這是潛意識的記憶勾起你對某個印象深刻場景的回憶,可能你每個晚上睡覺前總有些東西讓你刻意去想,好比一個暗示――當你看到鬧鍾的時候,你就會響起明天早上八點鍾它會響起――這是一個潛意識的反應弧,其實隻要你不刻意去思索,夢魔會就離你而去。”
老人極力思索。“恕我直言,陳醫生,記憶中能勾起我回憶的東西,我的確想不起來。我神經確實時刻緊繃,但緊繃不是因為這些事情的困擾,老實說我的一生,一生的熱情幾乎都奉獻給了我所熱愛的科學,我的房間擺設甚至常年不變,非要說什麽能夠勾起我這些回憶,那十幾年前,甚至更早,在我心懷愧疚,難以釋懷的那段時間,我早就應該被其折磨得痛不欲生了。”
陳誠搖晃紙質的咖啡杯,此刻它完全冷了,他隔著紙杯感覺裏麵被晃動的液體,帶動著手上的節奏,似乎這樣就能促進自己的思考。
“越是不去想的東西,越會想起來。”
他抬起頭說:“每天晚上你若是在床上告訴自己,我不想夢見那如出一轍的場景,大概你就會夢見――如果我現在讓你不要想喜馬拉雅山上的山羊,你會想到什麽?大概不僅僅想到關於山羊的一切,你下意識裏還會想,喜馬拉雅山上哪來的山羊?”
“一個自我意識植入的過程?”
“並且會自我推演,甚至演繹得更加逼真。”
“老實說。”老人突然笑了,“這比我所知的還要晦澀難懂。”
“有什麽辦法嗎?”他又問。
“有,催眠。”
晃動的水杯必須形成一個長期的反射錨。現實中的催眠和電影裏誇張的炫技手法大相徑庭。催眠必須讓被催眠者接受,並且要求各項配合,精神放鬆,必要時甚至需要藥物輔助。而反射錨的確立也得經過長時間的暗示和手法操作。
老先生留了電話。
陳誠送過老先生出去之後,折回身就打電話給胡胖子。
“喂?”
一聽聲音就知道這廝還未起床。
“你遲到了。”
“遲到條毛。”胡胖子罵道,“大清早的有什麽事?今天是周六,老子難得的休息時間。”
“我想問問你,啥時候幫我介紹的生意?”
“什麽?”
“方候淳,他說你算他半個學生。”
那邊一陣動靜,胡胖子的聲音變得清晰起來:“他去找你了?”
“剛走。”
“你等等,我們聊聊。”
陳誠停了一下,看了看手頭大把資料:“還是不在電話裏說吧――今晚你有空不?早些出來……嗯,老地方,有些事情我還得問問你。”
那張號稱權威的證明在悄然來臨的時候,他甚至沒有勇氣撕開信封:
他早就猜到上麵寫了什麽,一個無形的叉蓋在了他的行醫資格證上,他不願承認而已。直到這一刻他才猛然間明白,不管你多努力給自己塑造了一個百毒不侵的金身,有些東西就是根深蒂固改變不了的,比如說暗藏在他身體裏的這些基因,到底是什麽時候被激活的?他也說不準。總而言之,他用幾乎顫抖的手把信件打開,太過著急了,那桌上的玻璃杯灑出了幾滴水,再大力一點就能夠跌落下去――他忙不迭地把它扶正,然後他就看到了那幾行龍飛鳳舞的字,還有上麵一個紅色的印章。
仿佛一根錘子,硬梆梆地敲定了結局。這一刻他繳械投降,告訴自己:你並沒有那麽幸運。
真的是暈血,竟然是暈血。
生為一個即將拿到外科醫生行醫資格證的優秀畢業生,他竟然在最後關頭,輸給了這不知道從那裏冒出來的魔鬼。
那段時間他忘記了睡眠,一開始,他還難以忘記自己摘掉了“doctor”的身份,他甚至在先前就做好了出國留學的打算,他要過關斬將,從這個行業裏變成那個站在頂尖的“陳醫生”。他給自己鋪好了道路,寫研究生論文的時候甚至抽空過了各項測驗,幾近完美,他誰都沒有說,從來他就是一個緘默而誠懇的人。
對他有知遇之恩的老教授因肺癌死在一個遙遠冬日的清晨,他在墓前長久地鞠躬,始終沒有勇氣對著那一塊冰冷的石塊說出自己的真心話――他那麽害怕老人對自己的失望。
所以在他專攻心理學和催眠療法的時候,所有人都認為他瘋了――他們誰也不知道那張權威證書的事,誰也不能理解他的掙紮。他為此走訪了不知道多少個大學的教授講堂。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麽熬過來的,包括他自己。那時候,他的孤注一擲差點就犯了眾怒――還好,從一個陳醫生到另一個含義的陳醫生轉變,他花了並不算長的時間。
所以,公平說,有時候他倒是寧願相信這個世界是滴水不漏的,當你要一樣東西的時候,就一定要交換另一樣東西。但有時候交換並非由你所願,他倒是想催眠自己,隻是這玩意並非像電影裏麵那樣神乎其神,進入潛意識的深處植入念想,那是騙人的。縱然,他有自己能夠掌控的地方,但人性即魔鬼,他向來就難放下自我的心結。
陳誠的心理診所就開在南寧路的作家書店旁,這裏是鬧市區裏難得的一片淨土,從街頭拐過去,坐一站公交,就能看到與之不同的一片繁華場景。陳誠從地鐵站出口走過來的時候,診所門已經開了,陳惠琴這個時候正在忙上忙下,整理一些病人資料。<strong></strong>
這個心理診所陳誠開了五年了。早些時候,這是一個咖啡店,後來嫌這塊地兒太冷清,喝咖啡的情侶都不見得幾對,幹脆就轉讓了。開了五年,陳惠琴跟著他做助理,也幹了五年。
有一次陳誠問她:“你在我這裏幹了五年助理,怎麽不去考下資格證,考一個國際催眠師也好――”
陳惠琴打斷他:“太費事,我懶得翻那些條條框框,催眠師有什麽用,藥都不能給病人開……還有,整天麵對病人裝出關心的樣子,你不覺得想吐麽?”
“再毒舌嫁不出去。”陳多多搖頭,他開這個私人心裏診所幾年時間,名氣這種東西有時候蠻不講理,總之他不知道什麽時候登門拜訪的病人開始絡繹不絕的。或許是開頭那一兩個再沒有出現的患者,誰知道――反正生活上他愜意自如,工作雖然沒有想象中的輕鬆,但絕不繁忙,空閑下來的時候還能偶爾旅遊,陳惠琴是他堂妹,性格開朗但胸無大誌,跟著自己這段時間裏,偶爾旁敲側擊,要給她機會幫她一把,但她就是不為所動。
“早!”
陳誠推開門,哈出一口寒氣。昨晚家裏逼著相親,和不相識的姑娘一場電影看到十二點,蹉跎幾下,半夜兩三點才到家睡著,現在整個人都是困倦的。
“昨晚相親結果怎樣?”陳惠琴調侃一句。
“別提了,改天我得給我叔建議建議,說你也老大不小了,該嫁了,去赴幾場相親體驗體驗。”
“就你嘴貧。”陳惠琴把資料扔到陳誠麵前,“呶,這個,昨晚說今早就來谘詢,給了兩倍的谘詢費……”
話沒說完,敲門聲響了。
“我不說了,你自個兒看看。”陳惠琴把一遝文件放在他桌麵上,陳誠點點頭。“請進!”他喊了一聲,外頭好像沒有聽見。
“請進!”加大了音量,門才在這個時候被緩緩推開。
來者是一個看上去年過半百的老人。
陳誠有點詫異。
“特濃咖啡。”他對陳惠琴點點頭,“不加糖,謝謝!”
他看向老人:“坐!”
老人拿著雨傘,他笑了笑,在座椅上坐下。
“今天可沒雨,帶著傘上街?”陳誠閑聊,一邊從陳惠琴的文件裏找到老人的資料。
“防身。”陳誠注意到老人頭上的帽子,他沒脫下來,“陳醫生應該知道心理學上一個威脅概念的問題。如果有歹徒對行人動念頭,他不會對一個帶著器械的人下手――哪怕是帶把傘,威脅程度總比那些手無寸鐵的人要大。”
“說法不是沒有。”陳誠笑道,“心理作用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他一邊翻到了老人的資料,粗略一掃,愣了一下。
方候淳,物理學教授。業界內曾帶領的實驗研究多次斬獲國家級大獎。在微觀粒子和相對論的理論研究上有顯著成就。現代前沿理論的物理學家。
陳誠用筆標記。
“方老先生……”他略有意味地頓了一下,“您怎麽會找到我這裏來的呢?”
“找你是我的學生介紹的。胡軍,認識嗎?”
“胡軍?”陳誠詫異,“胡胖子?”
“他說是你好友,胡胖子是他外號?”老人笑道,“這名字也有趣。”
胡胖子是陳誠好友不錯,但他為人憨厚,胸無大誌,對日複一日的平淡也向來甘之如飴,身份是江城二中的數學老師,教高三數學,什麽時候跟這樣的人物扯上關係了?
“胡軍在我大學當教授的時候,跟我做過一次數學和物理之間的建模實驗。那時候是從數學係找來的高材生,跟他有幾麵之緣,算是我的……半個學生?”
陳誠努努嘴。
“老先生現在還從事物理方麵的研究嗎?”
“嗬嗬。”方候淳擺擺手,“腦袋思維開始跟不上了,物理學將來一定是年輕人的天下――不管什麽領域,那些年輕的先鋒者總要接手的。若非有實驗還未結束論證,我早就該退休了。”
“不瞞你說,帶著帽子是因為半年前剛動過一次開顱手術。”
陳誠有點詫異,關於手術的事情資料中沒有記載。陳惠琴不會是忘了,她雖然神經大條,但工作嚴謹。他看了看眼前的老人,關於這些學術類的泰鬥他鮮有接觸,但道聽途說的,諸如一些學術性的機密等等……但轉念一想,到底是個醫生,能惹上什麽事呢?
“老先生來這裏,有什麽心理上的問題?”
“問題說不上。”方候淳擺擺手,“倒是最近一直被夢境困擾,精神狀態也大不如前。”
“那你該去算算命”,陳誠這句話沒說出來,他麵帶微笑,略有疑惑地看著老人,等待下文。
“陳醫生遇見過這樣的病例嗎?”老人說,“半年多以來,我自從動過開顱手術之後,一直在重複同一個夢境。”
他頓了頓。“陳醫生有興趣了解嗎?”
“洗耳恭聽。”
老人在講述夢境之前,他同樣也說:“我相信人的心理是比生理上要恐怖得多的東西,但前些年來的愧疚,我早就釋懷了。我是說――如果我為科學奉獻的東西抵得上心裏自責的話,我早該忘了這些記憶……”
可夢裏終究隻不同的。
在夢裏,老人真真切切地感覺到,好比自己當年在小興安嶺的林區間,他立足在火海之前,那種看到生命逝去,卻因為怨恨而邁不開步伐那種煎熬之感,在每個深夜來臨時候深刻折磨著他。
“林青後來葬在小興安嶺林區的一處山坡上,現在已經是雜草叢生。”老人對陳誠坦言道,“每一年的清明,我甚至會隻身一人到其墓前,為其打掃。”
那真是一段堅苦歲月的象征,縱然,在這種歲月裏建立起感情並不容易,尤其是****和愚昧的煽動之下。林青的歲月到底葬送在這一片異鄉的土地裏了,遁入時光的脈絡,成為曆史長河中最隱秘的那一部分象征。
陳誠安靜地聽著,他沒去動陳惠琴給他買過來的那被咖啡,咖啡已經冷掉了,立在桌上,此時此刻,它同樣是個安靜的聆聽者。
“陳醫生,我人老話多,倒是忘記問問你……我這種情況,有辦法治療嗎?”
“不是治療的問題。”陳誠苦笑,這也算不上什麽心理疾病。“方老先生,這是潛意識的記憶勾起你對某個印象深刻場景的回憶,可能你每個晚上睡覺前總有些東西讓你刻意去想,好比一個暗示――當你看到鬧鍾的時候,你就會響起明天早上八點鍾它會響起――這是一個潛意識的反應弧,其實隻要你不刻意去思索,夢魔會就離你而去。”
老人極力思索。“恕我直言,陳醫生,記憶中能勾起我回憶的東西,我的確想不起來。我神經確實時刻緊繃,但緊繃不是因為這些事情的困擾,老實說我的一生,一生的熱情幾乎都奉獻給了我所熱愛的科學,我的房間擺設甚至常年不變,非要說什麽能夠勾起我這些回憶,那十幾年前,甚至更早,在我心懷愧疚,難以釋懷的那段時間,我早就應該被其折磨得痛不欲生了。”
陳誠搖晃紙質的咖啡杯,此刻它完全冷了,他隔著紙杯感覺裏麵被晃動的液體,帶動著手上的節奏,似乎這樣就能促進自己的思考。
“越是不去想的東西,越會想起來。”
他抬起頭說:“每天晚上你若是在床上告訴自己,我不想夢見那如出一轍的場景,大概你就會夢見――如果我現在讓你不要想喜馬拉雅山上的山羊,你會想到什麽?大概不僅僅想到關於山羊的一切,你下意識裏還會想,喜馬拉雅山上哪來的山羊?”
“一個自我意識植入的過程?”
“並且會自我推演,甚至演繹得更加逼真。”
“老實說。”老人突然笑了,“這比我所知的還要晦澀難懂。”
“有什麽辦法嗎?”他又問。
“有,催眠。”
晃動的水杯必須形成一個長期的反射錨。現實中的催眠和電影裏誇張的炫技手法大相徑庭。催眠必須讓被催眠者接受,並且要求各項配合,精神放鬆,必要時甚至需要藥物輔助。而反射錨的確立也得經過長時間的暗示和手法操作。
老先生留了電話。
陳誠送過老先生出去之後,折回身就打電話給胡胖子。
“喂?”
一聽聲音就知道這廝還未起床。
“你遲到了。”
“遲到條毛。”胡胖子罵道,“大清早的有什麽事?今天是周六,老子難得的休息時間。”
“我想問問你,啥時候幫我介紹的生意?”
“什麽?”
“方候淳,他說你算他半個學生。”
那邊一陣動靜,胡胖子的聲音變得清晰起來:“他去找你了?”
“剛走。”
“你等等,我們聊聊。”
陳誠停了一下,看了看手頭大把資料:“還是不在電話裏說吧――今晚你有空不?早些出來……嗯,老地方,有些事情我還得問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