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慶和帝把玉璽放回原位,就打算回歸到這次原定的正題,“關於明年的雨災,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見皇帝轉移了話題,大部分大臣們都隻能收起原本的思緒,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問題來。[想看的書幾乎都有啊,比一般的小說網站要穩定很多更新還快,全文字的沒有廣告。]隻有那些家中子弟在“重災區”任職的大臣,心裏有些控製住地發慌,就怕那些不孝子孫有什麽行差踏錯,連累了整個家族。


    關於各地的河壩,盧左侍郎早已做好了完整的規劃,隻要能夠有序地進行下去,不說水患無憂,但至少能夠把損失降到最低。


    “臣以為,固壩修堤,仍是防洪的重中之重。


    經曆今年的大雨後,各地河壩雖未出現坍塌,但開裂漏水不在少數。況且去歲的時間太緊,固修西秋河壩之時,有些不影響結構的小毛病隻能暫且忽略。


    明年雨災漸盛,這些小毛病都可能會釀成大禍。臣以為,趁秋、冬之際,應再次固修各處堤壩,抵擋來年的雨災。”


    慶和帝聞言,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盧愛卿所言甚是。”


    今年沒有出現洪澇,也就是說,“固修堤壩”肯定是起到作用的。既然是有利於民生的好事兒,即便耗費再多的人力物力,都是應該支持的。


    他的目光落在盧左侍郎的身上,鄭重其事地說:“此番固修河堤,朕便交托給愛卿全權處置了。”


    寧王的眼睛陡然一亮,蹭功勞的機會又來了!


    他曾看過工部的河堤情況匯總,此番需要固修的河堤就達到二十餘處。雖然工程都不大,但涵蓋的範圍及其廣泛,從清河的北端,到西秋河的東南端。


    換而言之,單靠盧左侍郎一人,如此繁瑣的工程,肯定是忙活兒不過來的。憑借他去年修壩時的良好表現,應該很有可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籌備雨災,說白了,就是那個“老二樣”的事兒。


    除了築壩修堤,就是囤積糧草的問題。(.棉、花‘糖’小‘說’)


    經過戶部清點,今年國庫的銀錢基本可以達到收支平衡,主要有海貿那邊在撐著。但減免賦稅與大肆賑災以後,糧倉就癟下去了近一半。保守估計,在不調用軍餉的前提下,這些糧食隻能供小範圍賑災使用一個月。


    然而,有句話叫做“禍不單行”。


    “臣,有要事啟奏。”


    王尚書掀起下擺,神情肅穆地跪在大殿的中央。


    他放下手裏的玉笏板,從袖子掏出一份奏折,用雙手高托過頭頂,“昨日,兵部收到最新的戰報。


    春夏雨災肆虐,邊關外最為肥美的草場化身為一片汪洋。在夏季,這個水草最為豐美的時候,卻餓死了大批的牛羊。越冬儲備不足的情況下,西邊的革森與西北的瓦茲,都極有可能前來叩關。


    臣以為,為防患於未然,還是預留部分糧草,以備戰時所需。”


    慶和帝翻閱著呈遞上來的戰報,眉心的“川字紋”愈發深刻。


    大臣們彼此交換了下眼神,複又低下頭沉默,打仗、賑災……哪樣燒的不是糧草?可是糧草這種東西,地裏硬是不長,那又有什麽辦法呢?


    片刻後,慶和帝把奏折遞到洪濤手裏,示意他交給底下的尚書令傳閱。他輕抬眼瞼,環視了周圍一圈,“諸位愛卿,有何高見?”


    如何積累糧草,不外乎就是兩樣,開源與節流。


    可如今看來,軍餉、賑災糧……哪樣都節不得。那便隻剩下一個辦法,就是開源!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開源?哪裏又有源可開呢?


    此時,管理海貿船隊的大臣出列,主動請纓道,“臣以為,可以加派船隊出海,前往他國換購糧草。”


    這話一說,其餘大臣紛紛跪倒在地,口中直道“附議”。就連那些性子保守的大臣,都淪陷在不久前的二百船糧草中。


    慶和帝幾不可見地點了點頭,認為此計相當可行。既然無人反對,他便命人擬旨,令海貿船隊攜帶大批的金銀、貨物,出海換、購糧草。同時,東陵伯需帶一支艦隊隨行護送,務必平安運會所有的糧草。


    可是,麵對著如此巨大的糧草缺口,不久前的二百船也不過是堪堪夠用。


    有位頭腦異常敏銳的大臣,出列啟奏道:“臣以為,明年雨災既定,是否應該參照今年的災情,為春耕重新做一個規劃呢?比方說,極有可能被淹的農田,幹脆不春播,或者少播。如此一來,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有些大臣不住地點頭,種子也是糧食啊,明知顆粒無收還播種,那隻會造成浪費。


    然而,有的大臣卻不認同這個觀點,“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倘若不春播,農戶便完全喪失了生計,民心浮動不安之下,極容易生出禍患啊。”


    這位大臣的腦子轉得極快,不能不播種,那幹脆就換成別的吧。他想了想,出列啟奏道:“臣曾於嶺南外放,那裏有一種常年生在水中的稻子,當地稱之為水稻。臣以為,那些長年遇水成災的地區,是否可以改種此物呢?”


    工部農事署的官員,當即跳出來反駁,“那些地方隻有雨季才會被淹,大多數時間還是一塊旱地,如何能夠種植水稻呢?”


    “那是能否接通附近河道,直接改造成水田呢?”那位大臣沒好氣地反問道。


    他不知想起了什麽,語氣帶了些嘲諷,“每到夏天雨季便遭災,百姓辛苦勞作,卻依舊要受窮。朝廷沒收到一個銅板的賦稅之餘,還常常要賑災倒貼。這般情況下,爾等還是不思進取,簡直是屍位素餐!”


    “你……”那農事署官員頓時漲紅了臉,想要反駁,但礙於嘴拙。


    說實話,慶和帝聽著十分意動,改造成水田……如果能夠成功,先不說為朝廷帶來賦稅,光是能甩掉這些個賑災包袱,也是件值得高興的事兒。


    可是這個“接通河道、改造水田”的問題,關乎水利……


    “盧愛卿,這改造水田的事,是否可行?”


    被提問後,盧左侍郎認真地思考一番,才據實回答道。


    “這要看農田附近是否有河道,而河道的流水又有多少了。


    能夠足支撐起整個水田且不會出現幹涸的,隻需簡單地做一個分流布局,然後挖渠引水便可。如果可能出現幹涸、斷流等情況,則要拓寬原有的河道,方便從上遊引水。而且江流河道,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考慮到方方麵麵……


    而且,各處地貌不同,具體方案要實地考察過後才知道。”


    最後,盧左侍郎想了想,又補充道:“如果能夠成功,於泄洪方麵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不過,此類工程,相當耗時、耗物、耗力,絕非一代之功。”


    總而言之,這是個投入非常龐大,還不能立刻看見效果的工程。


    聽完,慶和帝的眼瞼下垂,陷入了沉思當中。


    大臣們的表情各異,有的皺眉沉思,權衡此事的利弊;有的目光閃爍,似乎腹中另有主意:還有的麵露不屑,顯然是不怎麽讚同的。


    但怎麽說呢,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慶和帝權衡一番後,心裏便有了決斷,改造水田,勢在必行。


    他大手一揮,命農事署,為來年的春耕做一份詳細的規劃。關於那些被淹農田,可否改種一些耐澇的作物,比方說豆子什麽的。雖然味道不太好,但至少能夠果腹。


    此外,戶部需與農事署配合,整理好符合改造的農田資料。等雨災過後,改造水田便要提上日程來。


    聞言,那些麵露不屑的大臣紛紛跪倒,竭力勸諫。


    “陛下,此事是否過於草率了……”


    “陛下,此事耗費太大……”


    “好了,”慶和帝抬手做了個往下壓的動作,“朕意已決,諸位愛卿不必再勸。這是有利於民生的大好事,朝廷耗費再多也是應當的。”


    看皇帝那副斬釘截鐵的模樣,再勸諫下去隻會被扣上一頂“隻圖私利,不顧百姓”的帽子。見此,那些大臣都隻好悻悻地從地上爬起來。


    慶和帝的目光落在遠處,輕輕地在心裏歎了口氣。


    其實,這個“改造水田”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按理說,他有大把的時間,得到一個更為細致的方案後,再拿到朝堂上來商議。而不是像剛才那樣,利用他自己的威勢,簡單粗暴地壓下抗議,硬是把行動方針給敲定下來。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好繼承人啊。


    慶和帝心知,自己兩個大兒子都不會是什麽有魄力的主君。如果這個方案拖得太久,等新君繼位之後,極有可能因權利的重新洗牌、皇帝無暇他顧等原因,而遭到擱置。


    他隻想在自己有生之年,為“改造水田”這個方案培養出得利群體。到其時,這個群體相當於一股勢力,能夠支持這個方案一直走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之太妃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抹茶芝士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抹茶芝士控並收藏穿越之太妃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