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改編的電視劇已經看過兩個版本了,看到最後的感慨卻是一樣的。對宋江投降朝廷感到憤恨,對英雄們的死感到痛心。


    如果英雄們是死在上梁山之前或是在梁山之上,我想我們就不會這麽氣憤了。因為那是為反抗欺壓,為除暴安良,為劫富濟貧,甚至是為了轟轟烈烈的梁山大業,即便是死了也是死得其所。比方說晁蓋的死,雖給人一點惋惜,卻並不讓人感到憤恨。而英雄們偏偏不是那時死的,而是死在了招安之後。死在了為昏君效命,受奸臣欺壓的名利場上。


    按宋江的說法,這是為了梁山好漢們的前程和出路。因為在國家相對安定時期,隻在局部地區與朝廷對抗,最終隻能是死路一條。


    可是,招安就是梁山好漢們想要的出路嗎?那似乎隻是宋江,盧俊義等少數人想要的出路。不管宋江盧俊義是貪圖富貴,還是受正統思想濡染太深,把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看的比生命還重。主張招安隻能算是他們個別人的意見。而在招安之前,梁山上就有許多人反招安。在招安之後,許多人也沒把做官放在心上。就連宋江的心腹李逵,盧俊義的心腹燕青,都沒把這出路放在心上。李逵念念不忘造反,燕青則在盧俊義功成名就時走了。


    另外,招安是梁山好漢們的唯一出路嗎?我看也未必。打方臘歸來後,幸存的梁山英雄們可以說是各謀出路。其中有兩個人的選擇最有代表性。一個是公孫勝,當梁山好漢們被招安後,他便回山隱居去了。一個是李俊,在大軍回朝的路上他借故走脫。後來去海外打下一片天地,做了國主。如果把公孫勝,李俊,宋江三個人的選擇放在一起讓大家比較,李俊的選擇一定會被稱為上策,我看倒是會有許多好漢讚成的,既然在這裏走投無路,何妨去另開天地呢?宋江的則是中策,因為許多人對招安都很勉強。公孫勝的則為下策,英雄們再不濟也能為自己找個棲身之地,燕青武鬆等人就步了公孫勝的後塵。


    公孫勝李俊最後既然這麽做了,當初在考慮梁山好漢們的出路時就未必想不到。可是為什麽在為梁山好漢們尋出路時,梁山上卻隻有宋江的一個聲音招安呢?因為那是一個專製的時代,一切聽命於領導,旁人沒有發言權,隻有俯首聽命的份兒。結果燕青沒把當官放在心上,燕青還是為招安來回奔波;李逵雖然喊著造反,李逵還是跟著老大招安了。


    如果在出路問題上能經過眾好漢們的充分討論,可能英雄們會是另外一個結局。可惜那時還沒有民主這一說,誰是老大誰說了算。一個人可以決定一群人的命運,一個人可以毀滅一群人的夢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帶刺的玫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真並收藏帶刺的玫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