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怪德光帝失態,若朝廷不允,楚王自行改革……有錢任性不是一句瞎話。<strong>最新章節全文閱讀.</strong>楚王供養十幾萬軍隊是輕輕鬆鬆的,到時……國家禁軍變成私兵,隻認楚王,哪裏會認什麽皇帝,朝廷?
楊業又不蠢,軍改後侍衛六軍戰鬥力飆漲,又隻對楚王忠心耿耿,將士用命,其猛如虎。其他三軍不思變革,又看侍衛六軍獨得好處,必會怨氣橫生,到時三軍將領光按下內部亂局都會心力交瘁。
此消彼長,朝廷危矣。
楊業哪擔得起這個責任?若他做了分裂國家的千古罪人……別看德光帝性子溫厚,人家也是有脾氣的,到時真會活剮了他全家。就算有大筆潛規則收入,也得有命來享啊。
盧定國認真耿直,是連皇帝亂用錢都要駁回的,才不管楊業臉色,隻說:“殿下,這不合規矩,侍衛六軍是朝廷的軍隊,自然由朝廷給養,哪裏需要楚王殿下您私下貼補?”
德光帝真想狠狠親盧定國又黑又皺的老臉一口。
沐慈淡淡點頭:“盧尚書是明白人。”
楊業的後背叫冷汗浸濕了,腿似下水的麵條般發軟跪下,趴在地上,愴然道:“微臣……絕無此意。請陛下聖裁……”
說到了這份上,他一個字都不敢再說了,隻能讓德光帝做決定。
大家再次清醒認識到一個事實――楚王已掌控天下,翻雲覆雨隻在他的一念之間。
大家就很慶幸楚王沒有陰穢心思――他沒有繞過朝廷私下改革軍製,而是當庭請旨,可見他光明磊落,心有國家大義,胸懷天下。
德光帝目光銳利,身為皇者自有一股威勢,沉聲問:“眾卿可還有異議?”
群臣寂靜,孟誌的嘴剛張開,卻見德光帝如針如芒的視線,低下了頭。
後頭的大將軍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隻看唯一救命稻草常山王。
常山王是止兒夜啼的羅刹王,威震西北的左元帥,代表三十萬邊軍立場。此時他端坐朝堂,一直垂目不語,隻輕輕轉動大拇指的扳指――熟悉他的人都知這是他沉思的小動作。
思考後的沉默,已是一種無形的立場。
德光帝看眾人皆默,便道:“既然大家無異議,那朕準了楚王實施《侍衛六軍軍製改革預案》。”笑對沐慈道,“九弟,你放手施為,我相信你。”
沐慈平靜對德光帝點頭,事態發展在他預計當中,他心中無一絲悲喜起伏,淡然道:“戶部、兵部及樞密院就與侍衛六軍大都督府著手對軍餉發放進行改製計算,實施過程若有改進建議,可暢所欲言;若有反對意見,我也會聽一聽,不過最好拿出道理實據,並告訴我為什麽反對。”
沐慈一字一頓,強調:“為了什麽?來反對!”
眾人都明白,楚王的意思是,若為了私心私利便不用再說。[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沐慈又道:“先帝遺旨,命三品以上文武送一名嫡子衝抵我楚王府典儀司。但我不愛勉強人,若家中無適齡子弟的,或另有誌趣的,都免了。若有精通文武,農務,術算、律法、其他庶務者,或另有長才,願屈就在我府裏做個典儀的,都可以過來。”
眾臣不論心思如何,都躬身應諾。
距離朝會結束還有幾分鍾,沐慈環視眾人,最後親自丟出了殺手鐧:“英烈祠已經在選址,相信大家對準入標準也比較關注,我建議準入標準按細則進行量化,才更公平合理,也能更好規範禁軍行為,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武將俱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
英烈祠果然是個香甜巨大的誘餌,此時,楚王雙手一扯,把他鋪陳了近一個月的大網,收了起來!
當真是以天地為棋子,楚王出手,天翻地覆。
沐慈平靜視線淡淡在每個武將臉上掃過,讓每個武將下意識噤聲低頭,才道:“功績點是一個現成的參考標準,武將功勞越大,所獲功績點數量會越多,自然可獲得更高殊榮,甚至準入主殿享前排的香火祭祀。不過……若有錯失,也會扣除功績點。”
有個隸屬侍衛六軍的二品右將軍有些錯愕,失聲問:“這不是讓大家不兌換功績點嗎?”問完才知不妥,立即請罪。
沐慈卻不惱,目光和緩道:“隻要不做錯事扣除,一直立功,功績點在你的檔案中是無上限累積的。兌換會簽發兌換券,你用兌換券去換銀錢,並不消減功績點。”
這位武將恍然,統計與兌換是分開的啊,楚王考慮得很周到啊。他覺得跟著這樣周全細致又為下屬著想的大都督,前途光明……瞬間有一種自豪感,覺得自己胸比其他三軍的將軍挺得起,頭也抬得高些了。
其他武將聽到這裏,完全死了和楚王作對的心思――如果真的參考功績點準入英烈祠,就是掐住了所有武將的心脈,逼著大家要盡快改革。
自然有人提出異議。
沐慈同樣不惱,依然平和道:“我說六條軍改隻在侍衛六軍實施,就不會擴大。諸位所在軍係就算想軍改,隻怕也不能全盤照搬。但功績點計算標準,我擬交給樞密院及兵部製定細則,各軍大都督府都參與討論,共同定下一個可供五十萬禁軍使用的統一標準,侍衛六軍也用這標準。我希望大家不要心存私心偏見而拒絕,畢竟大家都想自己立功有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標準。”
這話中肯,低級禁軍武將立功,怕被上司貪功,若有功績點計算便可杜絕暗箱操作。高級武將立功,又怕定低了吃虧,定高了被忌憚,若有個統一標準,的確公平又可量化……最主要這是楚王提議要定的標準,將來若功勞高了……這可是按楚王定的標準計算的,皇帝哪裏還有理由忌憚?
其中最吸引人,或說最吸引高級武將的是功績點計算中的領導加成――下屬立功,將領會有額外功績點獎勵。立功越多,加獎越多。
同時,將領自己戰役戰鬥勝利有許多功績點。
相當於領雙份。
地位越高,能力越強,得利越大……得的不是潛規則的錢財之利,而是名譽,地位以及死後準入英烈祠的排位,關係到死後能否流芳百世。
誰也不想隻在外圍石碑刻名。
武將再無提出異議者,德光帝便拍板:“這提議可行,朱樞密盡快連同兵部,四軍大都督府共同訂立功績點標準細則,全軍施行。”
朱熙與楊業都應諾,武將也齊聲應諾。
“另外,我看了曆年的軍部資料……”楚王又發言,把大家的心都提起來,隻聽他不徐不疾,用平淡到悠然的語調說,“英烈祠既是為了紀念所有為大幸貢獻熱血與生命的禁軍英魂,那麽……從開國到現在,已經犧牲的將士們也應該被銘記。我提議:請朝廷將大幸開國以來所有在冊的英烈都納入功績點核算,符合標準的英雄都請入相應殿堂。這個工作量很大,我有辦法提高工作效率,請允許我主持這項工作,樞密院,兵部,各軍大都督府協助。”
“準奏!”德光帝飛快說,雖然這工作繁雜,扯皮也多,可卻是掐著禁軍係統的真正!真正的七寸。
大幸是世代軍戶,站班上朝的,在西北邊境拚殺的,營地裏訓練的……誰沒有祖輩為國捐軀?
武將們:“……”
楚王這嘴皮子輕飄飄一碰,坑死一朝的武將不說,還連帶坑爹,坑爺爺,坑全家啊。
軍戶是世襲製的你知道麽?這意味著所有武將,往上數一數,少則兩代,多則五六代都是為他們老沐家打仗的武將啊。
不光是他們自己想進英烈祠,他們的爹,他們的爺爺,他們的曾爺爺都想進英烈祠,而且進的越多越好――這真叫一門忠烈。檔次越高越好――這才是世代將門。尤其一二品武將首當其衝,自己還沒死先不說,若不讓父輩祖宗進到第一檔,丟自己的臉不說,死了的父祖隻怕會從墳墓裏爬出來錘死他們的。
前麵什麽軍製改革啊,軍餉發放啊,動潛規則啊,與這個福利……或者說不得不吞下的美味毒餌相比,都是毛毛雨啊。
楚王閑閑道:“有勞各位,盡快出台功績點計算細則,好讓我盡快開展工作,把值得尊敬的英烈都請進武祠。”
“是!”朱熙,楊業等應諾,再也沒誰敢在節骨眼上反駁楚王,連陽奉陰違都不敢啊。
楚王一下掐著他們七寸了。
您還可以再……妖孽一點嗎?我們吃不消啊……
至此……就算其他三軍撐住了沒有軍改,軍中流行的吃空餉,貪功,甚至截留糧餉之類的潛規則,全部都要完蛋!
沐慈兵不血刃,僅憑一個英烈祠,一個侍衛六軍幾條軍改,一條功績點計算標準,便把大幸百年,甚至曆朝曆代都無可奈何的軍隊積弊給改掉了。且整個過程,他未用任何陰謀詭計,俱是正大光明,利國利民的陽謀。
楚王善陽謀,擺開兵馬,得失利益全部和大家分說明白,讓人不得不主動咬鉤。
最恐怖的是,有幾個敏銳的大臣看清一點――在整件事上,所有人的利益都沒有受大的損害,甚至包括潛規則的既得利益者――軍係大佬們。
基層得利這是不用說的,軍係大佬雖不能得潛規則銀錢,卻可得更高額度功績點,兌換成銀錢也不算少。還能得到更大的名譽地位,甚至父祖,整個家族受益……這不比幾個死錢好嗎?
所以,盡管楚王完勝,可站在朝堂的武將們,從常山王到四品小將軍,最多有點小小挫敗和失落,卻沒一個難過到想死的。
楚王運籌帷幄,多智近妖,真不是一句瞎話啊。
……
沐慈將大家的反應收入眼底,知道達成了他的預期。
從一開始,他的目標隻有一個――消滅軍中潛規則,訂立合法合理製度,整肅軍風!
沐慈足夠理智,他懂得――做事,哪怕做一件大好事,也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做好,必須有更適合的手段。
他的心境寧和,不在意得失,不在意臉麵,所以沉得住氣,采用迂回手段,先提出修建英烈祠。一是軍人英魂值得尊敬,將士熱血也應該被世人銘記。二來也給軍人上了轡頭韁繩,把人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三來,就是為了整治軍中潛規則。
沐慈更懂得如何借勢。一件事壞的一麵若善加利用,也能變好事。
沐慈心裏是沒階級,眾生平等,可他卻把英烈祠分為三級殿堂,為主殿,次殿,外圍。隻因大幸有階層,前文說過,這種階層分野是大幸社會現階段的穩定基石,沐慈從不僅憑他個人喜好,擅改一個國家的體製。
沐慈就很好“借”了英烈祠分級的“勢”,啟動功績點排位……就算其他三軍係不改革軍製,隻要有英烈祠爭排位,隻要有統一的功績點計算標準,軍中潛規則就沒了生存土壤。
沐慈更足夠聰明,看得透人心,能輕易從心理層麵上攻破他人防線,達成目的。他知道,隻要大幸武將是正常的,心智健全的人,若有了更高層次――被尊重,自我實現,甚至家族受益的高層追求,誰還會在意錢財這種低級需求呢?
而且功績點可兌換,高級將領能兌的錢財也不少了。
沐慈也十分清醒,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逐利不僅是商人的專利,任何人都是逐利的。所以,他建立英烈祠也好,軍製改革也罷,並沒為了讓某些人獲利而損害另一個群體的利益。而是很努力,讓所有人都從中獲益。
隻有多贏,才能讓一件事順利進行下去啊。
綜上所訴,在各方損失不大,各方都有獲利……還是名利雙收的利益驅使下,潛規則被消滅掉,真的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了。
為多智近妖的楚王殿下,鼓掌吧……
楊業又不蠢,軍改後侍衛六軍戰鬥力飆漲,又隻對楚王忠心耿耿,將士用命,其猛如虎。其他三軍不思變革,又看侍衛六軍獨得好處,必會怨氣橫生,到時三軍將領光按下內部亂局都會心力交瘁。
此消彼長,朝廷危矣。
楊業哪擔得起這個責任?若他做了分裂國家的千古罪人……別看德光帝性子溫厚,人家也是有脾氣的,到時真會活剮了他全家。就算有大筆潛規則收入,也得有命來享啊。
盧定國認真耿直,是連皇帝亂用錢都要駁回的,才不管楊業臉色,隻說:“殿下,這不合規矩,侍衛六軍是朝廷的軍隊,自然由朝廷給養,哪裏需要楚王殿下您私下貼補?”
德光帝真想狠狠親盧定國又黑又皺的老臉一口。
沐慈淡淡點頭:“盧尚書是明白人。”
楊業的後背叫冷汗浸濕了,腿似下水的麵條般發軟跪下,趴在地上,愴然道:“微臣……絕無此意。請陛下聖裁……”
說到了這份上,他一個字都不敢再說了,隻能讓德光帝做決定。
大家再次清醒認識到一個事實――楚王已掌控天下,翻雲覆雨隻在他的一念之間。
大家就很慶幸楚王沒有陰穢心思――他沒有繞過朝廷私下改革軍製,而是當庭請旨,可見他光明磊落,心有國家大義,胸懷天下。
德光帝目光銳利,身為皇者自有一股威勢,沉聲問:“眾卿可還有異議?”
群臣寂靜,孟誌的嘴剛張開,卻見德光帝如針如芒的視線,低下了頭。
後頭的大將軍你看我,我看你,最後隻看唯一救命稻草常山王。
常山王是止兒夜啼的羅刹王,威震西北的左元帥,代表三十萬邊軍立場。此時他端坐朝堂,一直垂目不語,隻輕輕轉動大拇指的扳指――熟悉他的人都知這是他沉思的小動作。
思考後的沉默,已是一種無形的立場。
德光帝看眾人皆默,便道:“既然大家無異議,那朕準了楚王實施《侍衛六軍軍製改革預案》。”笑對沐慈道,“九弟,你放手施為,我相信你。”
沐慈平靜對德光帝點頭,事態發展在他預計當中,他心中無一絲悲喜起伏,淡然道:“戶部、兵部及樞密院就與侍衛六軍大都督府著手對軍餉發放進行改製計算,實施過程若有改進建議,可暢所欲言;若有反對意見,我也會聽一聽,不過最好拿出道理實據,並告訴我為什麽反對。”
沐慈一字一頓,強調:“為了什麽?來反對!”
眾人都明白,楚王的意思是,若為了私心私利便不用再說。[更新快,網站頁麵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沐慈又道:“先帝遺旨,命三品以上文武送一名嫡子衝抵我楚王府典儀司。但我不愛勉強人,若家中無適齡子弟的,或另有誌趣的,都免了。若有精通文武,農務,術算、律法、其他庶務者,或另有長才,願屈就在我府裏做個典儀的,都可以過來。”
眾臣不論心思如何,都躬身應諾。
距離朝會結束還有幾分鍾,沐慈環視眾人,最後親自丟出了殺手鐧:“英烈祠已經在選址,相信大家對準入標準也比較關注,我建議準入標準按細則進行量化,才更公平合理,也能更好規範禁軍行為,知道什麽能做什麽不能做。”
武將俱露出果然如此的眼神。
英烈祠果然是個香甜巨大的誘餌,此時,楚王雙手一扯,把他鋪陳了近一個月的大網,收了起來!
當真是以天地為棋子,楚王出手,天翻地覆。
沐慈平靜視線淡淡在每個武將臉上掃過,讓每個武將下意識噤聲低頭,才道:“功績點是一個現成的參考標準,武將功勞越大,所獲功績點數量會越多,自然可獲得更高殊榮,甚至準入主殿享前排的香火祭祀。不過……若有錯失,也會扣除功績點。”
有個隸屬侍衛六軍的二品右將軍有些錯愕,失聲問:“這不是讓大家不兌換功績點嗎?”問完才知不妥,立即請罪。
沐慈卻不惱,目光和緩道:“隻要不做錯事扣除,一直立功,功績點在你的檔案中是無上限累積的。兌換會簽發兌換券,你用兌換券去換銀錢,並不消減功績點。”
這位武將恍然,統計與兌換是分開的啊,楚王考慮得很周到啊。他覺得跟著這樣周全細致又為下屬著想的大都督,前途光明……瞬間有一種自豪感,覺得自己胸比其他三軍的將軍挺得起,頭也抬得高些了。
其他武將聽到這裏,完全死了和楚王作對的心思――如果真的參考功績點準入英烈祠,就是掐住了所有武將的心脈,逼著大家要盡快改革。
自然有人提出異議。
沐慈同樣不惱,依然平和道:“我說六條軍改隻在侍衛六軍實施,就不會擴大。諸位所在軍係就算想軍改,隻怕也不能全盤照搬。但功績點計算標準,我擬交給樞密院及兵部製定細則,各軍大都督府都參與討論,共同定下一個可供五十萬禁軍使用的統一標準,侍衛六軍也用這標準。我希望大家不要心存私心偏見而拒絕,畢竟大家都想自己立功有個公平合理的評價標準。”
這話中肯,低級禁軍武將立功,怕被上司貪功,若有功績點計算便可杜絕暗箱操作。高級武將立功,又怕定低了吃虧,定高了被忌憚,若有個統一標準,的確公平又可量化……最主要這是楚王提議要定的標準,將來若功勞高了……這可是按楚王定的標準計算的,皇帝哪裏還有理由忌憚?
其中最吸引人,或說最吸引高級武將的是功績點計算中的領導加成――下屬立功,將領會有額外功績點獎勵。立功越多,加獎越多。
同時,將領自己戰役戰鬥勝利有許多功績點。
相當於領雙份。
地位越高,能力越強,得利越大……得的不是潛規則的錢財之利,而是名譽,地位以及死後準入英烈祠的排位,關係到死後能否流芳百世。
誰也不想隻在外圍石碑刻名。
武將再無提出異議者,德光帝便拍板:“這提議可行,朱樞密盡快連同兵部,四軍大都督府共同訂立功績點標準細則,全軍施行。”
朱熙與楊業都應諾,武將也齊聲應諾。
“另外,我看了曆年的軍部資料……”楚王又發言,把大家的心都提起來,隻聽他不徐不疾,用平淡到悠然的語調說,“英烈祠既是為了紀念所有為大幸貢獻熱血與生命的禁軍英魂,那麽……從開國到現在,已經犧牲的將士們也應該被銘記。我提議:請朝廷將大幸開國以來所有在冊的英烈都納入功績點核算,符合標準的英雄都請入相應殿堂。這個工作量很大,我有辦法提高工作效率,請允許我主持這項工作,樞密院,兵部,各軍大都督府協助。”
“準奏!”德光帝飛快說,雖然這工作繁雜,扯皮也多,可卻是掐著禁軍係統的真正!真正的七寸。
大幸是世代軍戶,站班上朝的,在西北邊境拚殺的,營地裏訓練的……誰沒有祖輩為國捐軀?
武將們:“……”
楚王這嘴皮子輕飄飄一碰,坑死一朝的武將不說,還連帶坑爹,坑爺爺,坑全家啊。
軍戶是世襲製的你知道麽?這意味著所有武將,往上數一數,少則兩代,多則五六代都是為他們老沐家打仗的武將啊。
不光是他們自己想進英烈祠,他們的爹,他們的爺爺,他們的曾爺爺都想進英烈祠,而且進的越多越好――這真叫一門忠烈。檔次越高越好――這才是世代將門。尤其一二品武將首當其衝,自己還沒死先不說,若不讓父輩祖宗進到第一檔,丟自己的臉不說,死了的父祖隻怕會從墳墓裏爬出來錘死他們的。
前麵什麽軍製改革啊,軍餉發放啊,動潛規則啊,與這個福利……或者說不得不吞下的美味毒餌相比,都是毛毛雨啊。
楚王閑閑道:“有勞各位,盡快出台功績點計算細則,好讓我盡快開展工作,把值得尊敬的英烈都請進武祠。”
“是!”朱熙,楊業等應諾,再也沒誰敢在節骨眼上反駁楚王,連陽奉陰違都不敢啊。
楚王一下掐著他們七寸了。
您還可以再……妖孽一點嗎?我們吃不消啊……
至此……就算其他三軍撐住了沒有軍改,軍中流行的吃空餉,貪功,甚至截留糧餉之類的潛規則,全部都要完蛋!
沐慈兵不血刃,僅憑一個英烈祠,一個侍衛六軍幾條軍改,一條功績點計算標準,便把大幸百年,甚至曆朝曆代都無可奈何的軍隊積弊給改掉了。且整個過程,他未用任何陰謀詭計,俱是正大光明,利國利民的陽謀。
楚王善陽謀,擺開兵馬,得失利益全部和大家分說明白,讓人不得不主動咬鉤。
最恐怖的是,有幾個敏銳的大臣看清一點――在整件事上,所有人的利益都沒有受大的損害,甚至包括潛規則的既得利益者――軍係大佬們。
基層得利這是不用說的,軍係大佬雖不能得潛規則銀錢,卻可得更高額度功績點,兌換成銀錢也不算少。還能得到更大的名譽地位,甚至父祖,整個家族受益……這不比幾個死錢好嗎?
所以,盡管楚王完勝,可站在朝堂的武將們,從常山王到四品小將軍,最多有點小小挫敗和失落,卻沒一個難過到想死的。
楚王運籌帷幄,多智近妖,真不是一句瞎話啊。
……
沐慈將大家的反應收入眼底,知道達成了他的預期。
從一開始,他的目標隻有一個――消滅軍中潛規則,訂立合法合理製度,整肅軍風!
沐慈足夠理智,他懂得――做事,哪怕做一件大好事,也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做好,必須有更適合的手段。
他的心境寧和,不在意得失,不在意臉麵,所以沉得住氣,采用迂回手段,先提出修建英烈祠。一是軍人英魂值得尊敬,將士熱血也應該被世人銘記。二來也給軍人上了轡頭韁繩,把人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三來,就是為了整治軍中潛規則。
沐慈更懂得如何借勢。一件事壞的一麵若善加利用,也能變好事。
沐慈心裏是沒階級,眾生平等,可他卻把英烈祠分為三級殿堂,為主殿,次殿,外圍。隻因大幸有階層,前文說過,這種階層分野是大幸社會現階段的穩定基石,沐慈從不僅憑他個人喜好,擅改一個國家的體製。
沐慈就很好“借”了英烈祠分級的“勢”,啟動功績點排位……就算其他三軍係不改革軍製,隻要有英烈祠爭排位,隻要有統一的功績點計算標準,軍中潛規則就沒了生存土壤。
沐慈更足夠聰明,看得透人心,能輕易從心理層麵上攻破他人防線,達成目的。他知道,隻要大幸武將是正常的,心智健全的人,若有了更高層次――被尊重,自我實現,甚至家族受益的高層追求,誰還會在意錢財這種低級需求呢?
而且功績點可兌換,高級將領能兌的錢財也不少了。
沐慈也十分清醒,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逐利不僅是商人的專利,任何人都是逐利的。所以,他建立英烈祠也好,軍製改革也罷,並沒為了讓某些人獲利而損害另一個群體的利益。而是很努力,讓所有人都從中獲益。
隻有多贏,才能讓一件事順利進行下去啊。
綜上所訴,在各方損失不大,各方都有獲利……還是名利雙收的利益驅使下,潛規則被消滅掉,真的是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一件事了。
為多智近妖的楚王殿下,鼓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