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浪沙’,”許庚身笑道,“這名字有趣,想來,越人提及法人,通通謂之‘富人’了。”


    唐景崧也笑著點了點頭:“星公說的是!”


    頓了一頓,斂去笑容,“其實,嗣德王登基之時,越南的情形,大致還算太平,他自己大約也以為,一定可以舒舒服服的做一個太平天子。”


    “平心而論,如果是在真正的太平時節,這位嗣德王,大約確實能做一個中軌中距的守成之君,可是,如王爺言,目下,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法、越交惡,其來有自,不過,雙方最終破臉,卻是釁自教案而開。越南的教案,鬧的十分厲害,民教相仇,不可開交,朝廷不是秉公而斷,隻是一味‘護民’,殺了好些傳教士,後來,更一再嚴令禁教。”


    “法國人終於忍無可忍,拉上西班牙,對越南大打出手。”


    關卓凡想,這個情形,同原時空咱們的庚子之變,可是有些相像啊。


    “這場仗,前前後後,打了四年,剛開始的時候,越南人一口氣撐著,仗打得還是不錯的,可是,法人畢竟船堅炮利,時候長了,越南終於支持不住,一敗再敗,無以為繼,不得已,簽了城下之盟,割地賠款——就是《壬戌和約》,法國人稱作《西貢條約》的。”


    花廳之內,十分安靜,好幾個人,都冒出了這樣一的個念頭:“城下之盟,割地賠款”的事情,咱們也是幹過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邊兒和法國人鬧得不可開交,一邊兒國內發起了大洪水,民不聊生,盜賊蜂起,按下葫蘆浮起瓢,真正叫內外交困了。”


    “這場大洪災,自北而南——自中國的兩廣至越南的北圻,席卷甚廣。事實上,越南北圻的許多盜賊,都是從咱們的南邊兒跑過去的。”


    說到這兒,唐景崧對關卓凡說道:“王爺,我說句題外的話,私以為,洪楊之亂,同這場大洪災,多少也是有關係的。”


    眾人心中,皆是一動:有道理!


    略一細想:中越兩國的情形,其實何其之像?都是天災導致民變,外侮乘內亂而至,最後,都是被迫簽了城下之盟。


    花廳之內的氣氛,開始沉重了。


    關卓凡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嗯,你說下去吧。”


    “這場仗打輸了,越南的一口氣泄了下來,國事就不可問了!”


    “別的不說,單說賠款——四百萬銀元,十年付清。這個數字,對於咱們,大約不算什麽,對於越南,可就是泰山之重了!嗣德王扳起手指頭,算來算去,正經財政,十年之內,無論如何,也擠不出這筆錢來,無奈之下,竟然將官位明碼標價,這個……籌這個賠付之款了。”


    文祥的眉毛,微微一挑,“賣官鬻爵?”


    “不錯,正是賣官鬻爵。”


    關卓凡心裏卻想:咱們的“捐官”,不曉得算不算“賣官鬻爵”呢?


    “本來呢,”唐景崧歎了口氣,“打了敗仗,應該痛定思痛,臥薪嚐膽,生聚教訓,以求異日一雪前恥,可是,就如我方才說的,《壬戌和約》一簽,越南上上下下,心氣兒就散了!”


    頓了一頓,“有得過且過者,有醉生夢死者,有破罐破摔者,就是沒有幾個知恥後勇、奮發圖強的!”


    “最緊要的是,打了大敗仗,卻沒有幾個人搞得清楚,何以一敗塗地、無可收拾?對於洋夷,有畏洋如虎者,有媚洋如父者,有蔑洋如仇者,就是沒有幾個人,明白、承認,咱們的玩意兒,確實比不過洋人了,得‘師夷長技以製夷’了!”


    “‘畏洋如虎’、‘媚洋如父’、‘蔑洋如仇’,”郭嵩燾說道,“倒真是描摹如畫。”


    “筠翁謬讚,”唐景崧說道,“那嗣德王,就是極典型的‘蔑洋如仇’的一種人了。”


    頓了一頓,“莫說什麽‘師夷長技以製夷’了,這位嗣德王,幹脆既聽不得‘洋’,也看不得‘洋’。阮朝和法國,目下雖然是翻了臉,但彼此有近百年的交情,王宮裏邊兒,這許多年下來,也攢了許多洋玩意兒,嗣德王吩咐,統統入庫,鎖了起來,眼不見,心不煩。”


    曹毓瑛看了關卓凡一眼,說道:“這大約就是王爺說的‘鴕鳥政策’了——把頭埋在沙子裏,屁股還……”


    一笑打住。


    唐景崧怔了一怔,仔細一想,眼睛一亮,點頭說道:“‘鴕鳥’之喻,恰當不過!目下的越南君臣,還就是這麽回事兒!”


    “我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錢鼎銘開口說道,“阮主複國,就是靠了法人之助——法國的朝廷,雖然未踐《凡爾賽條約》之約,但是,阮主通過法國的傳教士,私下招募了許多法**官,以西法練兵,用洋槍洋炮,這才打敗了西山的三阮,不但複國,更進而一統南北,建立了阮朝——是吧?”


    “定公淵博,”唐景崧說道,“說的一點兒也不錯!”


    錢鼎銘說的“阮主”,是後黎朝時候的事情,彼時,黎氏國王長期被阮、鄭兩大權臣架空,南阮主,北鄭主,是個南北對峙的局麵。後來,西山的阮嶽、阮惠、阮侶三兄弟揭竿而起,先滅阮主,再滅鄭主,最後取黎氏而代之,一統全越。


    阮主雖被滅國,但是,遺族堅持抵抗,首領名叫阮福映,是最後一任阮主的堂兄,他竭蹶救亡,百折不撓,前後曆經二十餘年,終於由弱而強,反過來滅掉了西山朝,“報九世之仇”,一統全越,建立阮朝。


    “我就納悶兒了,”錢鼎銘說道,“阮氏既然靠‘西法練兵、洋槍洋炮’複國,那麽,‘西法練兵、洋槍洋炮’的好處,自然是曉得的,進而也該曉得,西洋的文明器物的好處,怎麽,幾十年過去了,反倒……呃,這個……倒回去了呢?”


    “何止‘倒了回去’?”唐景崧搖了搖頭,“時至今日,越南的軍隊,還在操練他們的‘象陣’呢!”


    象陣?


    呃……


    “‘西法練兵、洋槍洋炮’的好處,”唐景崧說道,“嘉隆王自然是曉得的,可是,傳到嗣德王這兒,已經是第四代了,還曉不曉得,就難說了!”


    嘉隆王,即阮福映,他的年號是“嘉隆”。


    頓了一頓,“其實,按照潘清簡的說法,異日之因,今日之果,早在嘉隆王之時,就已經深種因果了!”


    這個“說法”,連關卓凡都留意起來了。


    曹毓瑛問道:“維卿,怎麽說呢?”


    “嘉隆王雖然和法人結盟,但是,對法國,他其實是深具戒心的。”


    “‘西法練兵、洋槍洋炮’的好處,他自然明白;同時,‘西法練兵、洋槍洋炮’的背後——法人的野心,他也看得清楚,深恐若不設樊籬,則有朝一日,法人反客為主,鳩占鵲巢。”


    “撫今追昔,”文祥說道,“這位嘉隆王,倒是頗有先見之明呢。”


    “中堂說的不錯!”唐景崧說道,“可是,他的‘樊籬’設的對不對,可就不好說了。”


    “哦?”


    “在嘉隆王手上,”唐景崧說道,“‘西法練兵、洋槍洋炮’這條路,不過隻走了一半——複國報仇、一統全越之後,便停了下來;西洋‘文明器物’什麽的,就更付諸厥如了。”


    “嗯,”文祥點了點頭,“我明白了——因噎廢食。”


    “中堂一語中的!”


    頓了一頓,唐景崧繼續說道,“嘉隆王尤如此,後繼的子孫,更不必說了。”


    “嘉隆王其實還好——對法國人畢竟還有香火之情,隻是暗中提防,麵兒上,彼此還算過得去。可是,繼位的明命王就不客氣了,不但對法人多方壓製,更下旨厲禁洋教。”


    “我看過他發布的上諭,‘西方之道為左道,迷惑人心,敗壞風俗,故應嚴禁之,以使吾民信奉正道’,雲雲。明命王明旨全國天主教徒必須‘出教’,又將各地的傳教士召到順化,以翻譯法國書籍的名義,禁錮在皇城之中,對於不遵諭旨的傳教士,一律逮捕。”


    “定公方才說了,阮主是通過法國的傳教士,招募教官,西法練兵,最終打敗三阮,複國報仇的——這個法國傳教士,叫做百多祿,嘉隆王向他求援的時候,曾經答允過他,複國之後,許天主教在越南自由傳播,明命王的禁教,算是替先王食言而肥了。”


    “可是,明命王也有他的道理——是法國的傳教士先對不住我的。”


    “這裏邊兒,夾雜著……”


    說到這兒,唐景崧微微猶豫了一下,“統嗣之爭。”


    統嗣之爭?


    在當下,這四個字,很有點兒“**詞”的意思,不過,聽眾們皆神色如常。


    “本來,”唐景崧說道,“嘉隆王的王位,該由王太孫承繼——王太子早歿。可是,嘉隆王卻把王位傳給了庶出的第四子,即明命王。”


    “叔叔占了侄子的位子,這個事兒,許多人是不服氣的。早歿的王太子,不但是太子、嫡子,更重要的是,對於阮氏複國,王太子厥功甚偉——就是他和百多祿兩個,千辛萬苦的跑到法國京城巴黎,去搬法人的救兵的;那個《凡爾賽條約》,就是他和法皇路易十六,一塊兒簽下來的。”


    “那個時候,他不過才七歲。”


    七歲?


    聽眾中,有人發出了輕微的驚歎聲。


    “王太子諡號‘英睿’,”唐景崧說道,“他雖然是嘉隆王次子,但因為長子夭折,其實就是地地道道的嫡長子了。”


    嘉隆王的時候,還沒有蒸汽船,越南到法國的海途,是非常漫長、艱苦和危險的,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夠把這段苦旅熬下來,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嗯,對了,”唐景崧補充說道,“英睿王太子出發的時候,還不到六歲,到達法國之後,才七歲的。”


    就是說,一個五歲的孩子,在路上,前前後後折騰了差不多兩年時間。


    嘿。


    聽眾中,再次出現了輕微的驚歎聲。


    “我想,”曹毓瑛說道,“嘉隆王不可能不曉得旅途的艱險,他把自己的嫡長子送到法國,其實……頗有‘質子’之意,說的難聽一點,就是拿嫡長子的一條命,向法國表達期盼之殷、合作之誠。”


    “確實,”許庚身點了點頭,“僅僅來回一趟法國,即便什麽也沒有談成,這位英睿王太子,也算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了!何況,還簽下了《凡爾賽條約》?嗯,確實稱得上‘厥功甚偉’!”


    “二公所言極是!”唐景崧說道,“雖然,因為接下來國內變亂,法國政府無力履行《凡爾賽條約》,可是,若沒有這個條約打底,百多祿替嘉隆王招募法軍官服越南役事,也未必就能那麽順當。”


    “可是,”他歎了口氣,“事情壞也就壞在了這裏——由此,王太子和法國人愈走愈近,終於,到了嘉隆王無法容忍的地步了。”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玉獅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玉獅子並收藏亂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