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滴,就是有這種操作。
田永敏看著梁小山、曹誌新一臉愕然的樣子,微微的點了點頭。
梁小山回過神兒來,快速的轉著念頭,在腦海中“比劃”著,“這……應該是有射界的……”
“如是,”田永敏平靜的說道,“何以禦之呢?”
梁小山背上的冷汗出來了,“這……呃……擋不住!”
透了口氣,再倒吸一口冷氣,“如是基隆就守不住了!”
“倒也不至於完全守不住,”田永敏說道,“基隆港一帶肯定是守不住的,不過,基隆的地勢很有意思”
頓了一頓,“你們看,東、西兩側皆被群山環繞,整個基隆,山多平地少,而且,所謂‘平地’,也分成兩種,正經平地,主要集中於基隆港沿岸及基隆河河穀一帶,其餘的‘平地’,其實是坡地,許多民居,就建在坡地上也包括你們的衙署。”
再頓一頓,“這些坡地,雖然不算高,但大多為陡坡,且地勢狹窄,真正叫易守難攻,敵人通過正經平地之後,兵力既無法展開,仰攻更是不利,守軍如果士氣高昂,防守得法,我看,倉促之間,敵軍很難進一步深入。”
梁小山仔細一想,果然!
一時之間,梁小山對田永敏佩服的五體投地
田先生不過在基隆呆了小半天,一切剖析,就如此透徹自己在基隆呆了一年半了,可從來沒想到過這些!
怪不得軒軍上下,一眾大佬,皆對這個相貌平平無奇的小個子稱先生而不名呢!
哎,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了,”田永敏說道,“最好,連基隆港也不要叫敵人打進來所以,基隆的炮台,要重新布置。”
“是!是!是!”
梁小冰、曹誌新兩個,小雞啄米一般,拚命點頭。
田永敏此行,還帶了攝影師過來,拍了許多的照片。
第二天,田永敏就離開了基隆,似乎不是就回天津,不過,他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裏,自然不是梁小山敢多嘴問的,可是,梁小山已經隱隱看出來了,田先生是次南下,基隆隻是目的地之一,則他的大駕光臨,很可能早在計劃之中,未必就是自己的那一封電報招了過來的。
沒過多久,軒軍的一位作戰參謀和一小支工兵部隊就過來了,又在當地招募了許多夫役,開始大拆大建。
炮台一分為三,正麵和東西兩側,都布置了炮台,且每一個新炮台,都比舊炮台大了數倍,在梁小山眼中,新炮台竣工之後,他的基隆,就是真真正正“固若金湯”了!
梁通判天天泡在工地上,督促夫役們施工,有時候,甚至卷起袖子親自“下場”,那個勁頭兒,恨不得一天之內就把基隆給“固若金湯”了。
其時是冬天。
換一個地方,冬天幹燥,隻要不下雪、不刮風,正好施工,基隆卻全然不同。
進入冬季,基隆正好位處東北季風自大陸北方南下至台灣的迎風麵地帶,加上多山,不利季風進入台灣內陸,導致基隆每進入冬季之後,便籠罩在陰濕多雨之中,而且,這個雨,多為綿綿細雨,宛若江南的“梅雨”,基隆因而混了一個“雨港”的“美譽”。
特別冬、春之交的時候,基隆時常發生大霧,嚴重的時候,船隻甚至無法進出港。
換一個有“情懷”的,麵對如斯景致,大約會讚歎什麽“霧鎖雨港”,可是,梁通判渾身上下,並無一根雅骨,隻會抱怨雨霧影響了他的工期,急起來的時候,甚至會跳著腳,破口大罵“賊老天”什麽的,聽的一班夫役,麵麵相覷。
不過,緊趕慢趕,炮台終於還是按時完工了。
梁小山站在氣派的新炮台上,遙望海天,想象著來犯的敵船,被自己的大炮轟的粉碎,一隻接著一隻,起火、爆炸、下沉,不由就意氣風發了!
正在睥睨天下,誌得意滿,忽然若有所失哎,目下的炮台,空蕩蕩的,既沒兵,更沒炮啊!
這個兵“岸防炮兵”,據說要從天津直接調了過來嘿,那可是正經的軒軍啊!到時候,基隆這個小地方,可就是真正的“通天”了!
炮克虜伯大口徑岸防炮,稍遲一點,也會到貨,目下,正走在半路上正在普魯士至中國的海船上呢!
梁小山心癢難搔,在炮台上轉了幾個圈兒,忽發奇想:哎,先叫人做幾門木頭大炮,擺在這兒,過過幹癮!
曹誌新聽了,不由愕然,“老梁,你別胡來!拿幾門木頭炮擺在這兒,像什麽樣子?叫上頭曉得了,你不是自個兒給自個兒找不自在?”
梁小山不以為然,“能有什麽不自在?再者說了,真炮到貨之前,咱們就將木頭炮撤了,上頭也不會曉得的!就過個幹癮嘛!能有多大的罪過?”
曹誌新拗不過他,隻好說道,“你曉得‘克虜伯大口徑岸防炮’什麽樣子?”
“不曉得,”梁小山說道,“不過,尋常克虜伯炮啥樣子,我是曉得的,照那個樣子,加大、加長就是了!”
梁通判說幹就幹,第二天,木頭做的“克虜伯大口徑岸防炮”就擺上了炮台,還上了漆,遠遠兒望著,薄薄的霧氣之中,難辨真假,還真挺氣派的。
梁小山一邊兒拍著他的木頭大炮,一邊兒嚷嚷著:
“榴彈一發,目標距離一千二百米!”
“射角五度十分!”
“準備完畢!”
“發射!”
說罷,哈哈大笑。
一旁的曹誌新笑道:“老梁,你的戲,真是又多又好!既如此,你他娘的索性唱戲去吧!還做什麽官?”
“放你娘的狗屁!”梁小山笑著回罵道,“老子這戲,是個戲子就能唱的?你叫個戲子過來,看他曉不曉得什麽叫‘榴彈’?什麽叫‘射角’?”
“我記得,你沒幹過炮兵啊?”曹誌新說道,“這一出唱的,還有模有樣的?”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話音未落,隻聽炮台下有人高喊,“東翁!東翁!”
梁小山一怔,“是王師爺!”
話音剛落,王師爺提著袍角,順著石階,爬了上來。
“老夫子啊,”梁小山嘲笑著說道,“早就跟你說過了,像我一樣,換身短打!這爬上爬下的,不就方便多了?你就是脫不下那身長衫!一不小心,自個兒踩到自個兒的衣角,不跌個嘴啃泥?啃到泥算好的,就怕啃到了石頭!哈哈哈!”
“老夫子”年紀並不大,還不到四十歲,“東翁”和他,彼此是笑謔慣了的,不過,此時無心回嘴,喘了口氣,說道:“東翁……有兩隻法國兵艦過來了!”
“什麽?”
梁小山、曹誌新同時目光一跳。
“正準備進港……叫咱們派引水員!”
“老曹,望遠鏡!”
未等曹誌新答話,梁小山就一把將望遠鏡搶了過來,遙望片刻,將望遠鏡遞回給曹誌新,搖了搖頭,“娘的,今兒有霧,看不清楚!不過,影影綽綽的,是有兩條大船!”
“咱們不是正在跟法國人較勁兒嗎?”王師爺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引水員不敢自作主張,跑到衙門裏來請示,我就追到這兒來了!”
頓了頓,“不過,據引水員說,兩條法國兵艦上的大炮,都用木塞塞住了炮口,不像是要生事的樣子。”
“這兩條兵艦,打哪兒來的?要到哪兒去?”
“打上海來的去哪兒就沒說。”
“上海?”
“是!”
梁小山緊張的轉著念頭
打上海來的,途經基隆,莫不是……要到越南去?
娘的!
可是
他透了口氣,“咱們雖然跟法國人打了一仗,法國人還弄了一個‘最後通牒’出來可是,咱們和法國,到底還沒有‘宣戰’,基隆又一早就開了埠,照萬國公法,咱們不能不給他進來”
頓了頓,“再者說了,今兒的霧,並不算大,就算咱們不派引水員,他們也終究能自己個兒闖了進來”
說到這兒,咬了咬牙,“得,派引水員,給他們帶路放他們進來!”
*
田永敏看著梁小山、曹誌新一臉愕然的樣子,微微的點了點頭。
梁小山回過神兒來,快速的轉著念頭,在腦海中“比劃”著,“這……應該是有射界的……”
“如是,”田永敏平靜的說道,“何以禦之呢?”
梁小山背上的冷汗出來了,“這……呃……擋不住!”
透了口氣,再倒吸一口冷氣,“如是基隆就守不住了!”
“倒也不至於完全守不住,”田永敏說道,“基隆港一帶肯定是守不住的,不過,基隆的地勢很有意思”
頓了一頓,“你們看,東、西兩側皆被群山環繞,整個基隆,山多平地少,而且,所謂‘平地’,也分成兩種,正經平地,主要集中於基隆港沿岸及基隆河河穀一帶,其餘的‘平地’,其實是坡地,許多民居,就建在坡地上也包括你們的衙署。”
再頓一頓,“這些坡地,雖然不算高,但大多為陡坡,且地勢狹窄,真正叫易守難攻,敵人通過正經平地之後,兵力既無法展開,仰攻更是不利,守軍如果士氣高昂,防守得法,我看,倉促之間,敵軍很難進一步深入。”
梁小山仔細一想,果然!
一時之間,梁小山對田永敏佩服的五體投地
田先生不過在基隆呆了小半天,一切剖析,就如此透徹自己在基隆呆了一年半了,可從來沒想到過這些!
怪不得軒軍上下,一眾大佬,皆對這個相貌平平無奇的小個子稱先生而不名呢!
哎,真不是沒有道理的!
“當然了,”田永敏說道,“最好,連基隆港也不要叫敵人打進來所以,基隆的炮台,要重新布置。”
“是!是!是!”
梁小冰、曹誌新兩個,小雞啄米一般,拚命點頭。
田永敏此行,還帶了攝影師過來,拍了許多的照片。
第二天,田永敏就離開了基隆,似乎不是就回天津,不過,他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裏,自然不是梁小山敢多嘴問的,可是,梁小山已經隱隱看出來了,田先生是次南下,基隆隻是目的地之一,則他的大駕光臨,很可能早在計劃之中,未必就是自己的那一封電報招了過來的。
沒過多久,軒軍的一位作戰參謀和一小支工兵部隊就過來了,又在當地招募了許多夫役,開始大拆大建。
炮台一分為三,正麵和東西兩側,都布置了炮台,且每一個新炮台,都比舊炮台大了數倍,在梁小山眼中,新炮台竣工之後,他的基隆,就是真真正正“固若金湯”了!
梁通判天天泡在工地上,督促夫役們施工,有時候,甚至卷起袖子親自“下場”,那個勁頭兒,恨不得一天之內就把基隆給“固若金湯”了。
其時是冬天。
換一個地方,冬天幹燥,隻要不下雪、不刮風,正好施工,基隆卻全然不同。
進入冬季,基隆正好位處東北季風自大陸北方南下至台灣的迎風麵地帶,加上多山,不利季風進入台灣內陸,導致基隆每進入冬季之後,便籠罩在陰濕多雨之中,而且,這個雨,多為綿綿細雨,宛若江南的“梅雨”,基隆因而混了一個“雨港”的“美譽”。
特別冬、春之交的時候,基隆時常發生大霧,嚴重的時候,船隻甚至無法進出港。
換一個有“情懷”的,麵對如斯景致,大約會讚歎什麽“霧鎖雨港”,可是,梁通判渾身上下,並無一根雅骨,隻會抱怨雨霧影響了他的工期,急起來的時候,甚至會跳著腳,破口大罵“賊老天”什麽的,聽的一班夫役,麵麵相覷。
不過,緊趕慢趕,炮台終於還是按時完工了。
梁小山站在氣派的新炮台上,遙望海天,想象著來犯的敵船,被自己的大炮轟的粉碎,一隻接著一隻,起火、爆炸、下沉,不由就意氣風發了!
正在睥睨天下,誌得意滿,忽然若有所失哎,目下的炮台,空蕩蕩的,既沒兵,更沒炮啊!
這個兵“岸防炮兵”,據說要從天津直接調了過來嘿,那可是正經的軒軍啊!到時候,基隆這個小地方,可就是真正的“通天”了!
炮克虜伯大口徑岸防炮,稍遲一點,也會到貨,目下,正走在半路上正在普魯士至中國的海船上呢!
梁小山心癢難搔,在炮台上轉了幾個圈兒,忽發奇想:哎,先叫人做幾門木頭大炮,擺在這兒,過過幹癮!
曹誌新聽了,不由愕然,“老梁,你別胡來!拿幾門木頭炮擺在這兒,像什麽樣子?叫上頭曉得了,你不是自個兒給自個兒找不自在?”
梁小山不以為然,“能有什麽不自在?再者說了,真炮到貨之前,咱們就將木頭炮撤了,上頭也不會曉得的!就過個幹癮嘛!能有多大的罪過?”
曹誌新拗不過他,隻好說道,“你曉得‘克虜伯大口徑岸防炮’什麽樣子?”
“不曉得,”梁小山說道,“不過,尋常克虜伯炮啥樣子,我是曉得的,照那個樣子,加大、加長就是了!”
梁通判說幹就幹,第二天,木頭做的“克虜伯大口徑岸防炮”就擺上了炮台,還上了漆,遠遠兒望著,薄薄的霧氣之中,難辨真假,還真挺氣派的。
梁小山一邊兒拍著他的木頭大炮,一邊兒嚷嚷著:
“榴彈一發,目標距離一千二百米!”
“射角五度十分!”
“準備完畢!”
“發射!”
說罷,哈哈大笑。
一旁的曹誌新笑道:“老梁,你的戲,真是又多又好!既如此,你他娘的索性唱戲去吧!還做什麽官?”
“放你娘的狗屁!”梁小山笑著回罵道,“老子這戲,是個戲子就能唱的?你叫個戲子過來,看他曉不曉得什麽叫‘榴彈’?什麽叫‘射角’?”
“我記得,你沒幹過炮兵啊?”曹誌新說道,“這一出唱的,還有模有樣的?”
“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話音未落,隻聽炮台下有人高喊,“東翁!東翁!”
梁小山一怔,“是王師爺!”
話音剛落,王師爺提著袍角,順著石階,爬了上來。
“老夫子啊,”梁小山嘲笑著說道,“早就跟你說過了,像我一樣,換身短打!這爬上爬下的,不就方便多了?你就是脫不下那身長衫!一不小心,自個兒踩到自個兒的衣角,不跌個嘴啃泥?啃到泥算好的,就怕啃到了石頭!哈哈哈!”
“老夫子”年紀並不大,還不到四十歲,“東翁”和他,彼此是笑謔慣了的,不過,此時無心回嘴,喘了口氣,說道:“東翁……有兩隻法國兵艦過來了!”
“什麽?”
梁小山、曹誌新同時目光一跳。
“正準備進港……叫咱們派引水員!”
“老曹,望遠鏡!”
未等曹誌新答話,梁小山就一把將望遠鏡搶了過來,遙望片刻,將望遠鏡遞回給曹誌新,搖了搖頭,“娘的,今兒有霧,看不清楚!不過,影影綽綽的,是有兩條大船!”
“咱們不是正在跟法國人較勁兒嗎?”王師爺抹了把額頭上的汗,“引水員不敢自作主張,跑到衙門裏來請示,我就追到這兒來了!”
頓了頓,“不過,據引水員說,兩條法國兵艦上的大炮,都用木塞塞住了炮口,不像是要生事的樣子。”
“這兩條兵艦,打哪兒來的?要到哪兒去?”
“打上海來的去哪兒就沒說。”
“上海?”
“是!”
梁小山緊張的轉著念頭
打上海來的,途經基隆,莫不是……要到越南去?
娘的!
可是
他透了口氣,“咱們雖然跟法國人打了一仗,法國人還弄了一個‘最後通牒’出來可是,咱們和法國,到底還沒有‘宣戰’,基隆又一早就開了埠,照萬國公法,咱們不能不給他進來”
頓了頓,“再者說了,今兒的霧,並不算大,就算咱們不派引水員,他們也終究能自己個兒闖了進來”
說到這兒,咬了咬牙,“得,派引水員,給他們帶路放他們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