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4451450總鎮總兵,用今天的話說,是大軍區司令員,地位十分之高,一般都附帶將軍頭銜(相當於榮譽稱號,如平遼、破虜等),極個別的還兼國防部長(兵部尚書).明朝全國的總鎮總兵編製,有二十人,十四個死在關內,現存六人,毛文龍算一個.但在這些幸存者之中,毛總兵是比較特別的,雖然他的級別很高,但他管的地盤很小——皮島,也就是個島.皮島,別名東江,位處鴨綠江口,位置險要,東西長十五裏,南北寬十二裏,毛總兵就駐紮在上麵,是為毛島主.這是個很奇怪的事,一般說來,總鎮總兵管轄的地方很大,不是省軍區司令,也是地區軍區司令,隻有毛總兵,是島軍區司令.但沒有人覺得奇怪,因為其他總兵的地盤,是接管的,毛總兵的地盤,是自己搶來的.毛文龍,萬曆四年(157)生人,浙江杭州人,童年的主要娛樂是四處蹭飯吃.由於家裏太窮,毛文龍吃不飽飯,自然上不起私塾,考不上進士.而就我找到的史料看,他似乎也不是鬥狠的主,打架撒潑的功夫也差點,不能考試,又不能鬧騰,算是百無一用,比書生還差.但要說他什麽都沒幹,那也不對,為了謀生,他開始從事服務產業——算命.算命是個技術活,就算真不懂,也要真能忽悠,於是毛文龍開始研究麻衣相術、測字、八卦等等.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在這方麵的學問沒學到家,給人家算了幾十年的命,就沒顧上給自己算一卦.不過,他在另一方麵的造詣,是絕對值得肯定的——兵法.在平時隻教語文,考試隻考作文的我國古代,算命、兵法、天文這類學科都是雜學,且經常紮堆,還有一個莫名其妙的統稱——陰陽學.而迫於生計,毛先生平時看的大都是這類雜書,所以他雖沒上過私塾,卻並非沒讀過書.據說他不但精通兵法理論,還經常用於實踐——聊天時用來吹牛.就這麽一路算,一路吹,混到了三十歲.不知是哪一天,哪根弦不對,毛文龍突然決定,結束自己現在的生活,毅然北上尋找工作.他一路到了遼東,遇見當時的巡撫王化貞,王化貞和他一見如故,認為他是優秀人才,當即命他為都司,進入軍隊任職.[144]這個世界上似乎沒有這樣的好事,沒錯,前麵兩句話是逗你們玩的.毛文龍先生之所以痛下決心北上求職,是因為他的舅舅時來運轉,當上了山東布政使,跟王化貞關係很好,並向王巡撫推薦了自己的外甥.王巡撫給了麵子,幫毛文龍找了份工作,具體情況就是如此.在王化貞看來,給安排工作,是掙了毛文龍舅舅的一個人情,但事實證明,辦這件事,是掙了大明的一個人情.毛文龍就這樣到部隊上班了,雖說隻是個都司,但在地方而言,也算是高級幹部了,至少能陪縣領導吃飯,問題在於,毛都司剛去的時候,不怎麽吃得開,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是關係戶,都知道他沒打過仗,所以,都瞧不起他.直到那一天的到來——天啟元年(121)三月二十一日.這一天,遼陽陷落,遼東經略袁應泰自盡,數萬守軍全軍覆沒,至此,廣寧之外,明朝在遼東已無立足之地.難民攜家帶口,士兵丟棄武器,大家紛紛向關內逃竄.除了毛文龍.毛文龍沒有跑,但必須說明的是,他之所以不跑,不是道德有多高尚,而是實在跑不掉了.由於遼陽失陷太快,毛先生反應不夠快,沒來得及跑,落在了後麵,被後金軍堵住,沒轍了.如果隻有他一個人,化化妝,往臉上抹把土,沒準還能順過去.不幸的是,他的手下還有兩百來號士兵.帶著這麽群累贅,想溜,溜不掉;想打,打不過.明軍忙著跑,後金軍忙著追,敵人不管他,自己人也不管他.毛文龍此時的處境,可以用一個詞完美地概括——棄卒.當眾人一片哀鳴,認定走投無路之際,毛文龍找到了一條路——下海.他找來了船隻,將士兵們安全撤退到了海上.然而很快,士兵們就發現,他們行進的方向不是廣寧,更不是關外."我們去鎮江."毛文龍答.於是大家都傻了.所謂鎮江,不是江蘇鎮江,而是遼東的鎮江堡,此地位於鴨綠江入海口,與朝鮮隔江而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極其堅固,易守難攻.但大家之所以吃驚,不是由於它很重要,很堅固,而是因為它壓根就不在明朝手裏.遼陽、沈陽失陷之前,這裏就換地主了,早就成了後金的大後方,且有重兵駐守,這個時候去鎮江堡,動機隻有兩個:投敵,或是找死.然而毛文龍說,我們既不投敵,也不尋死,我們的目的,是攻占鎮江.[1447]很明顯,這是在開玩笑,遼陽已經失陷了,沒有人抵抗,沒有人能夠抵抗.大家的心中,有著共同且唯一的美好心願——逃命.但是毛文龍又說,我沒有開玩笑.我們要從這裏出發,橫跨海峽,航行上千裏,到達敵人重兵集結的堅固堡壘,憑借我們這支破落不堪、裝備不齊、剛剛一敗塗地,隻有幾百人的隊伍,去攻擊裝備精良、氣焰囂張、剛剛大獲全勝的敵人,以寡敵眾.我們不逃命,我們要攻擊,我們要徹底地擊敗他們,我們要收複鎮江,收複原本屬於我們的土地!沒有人再驚訝,也沒有人再反對,因為很明顯,這是一個合理的理由,一個足以讓他們前去攻擊鎮江,義無反顧的理由.在夜幕的掩護下,毛文龍率軍抵達了鎮江堡.事實證明,他或許是個衝動的人,但絕不是個愚蠢的人,如同預先彩排的一樣,毛文龍發動了進攻,後金軍隊萬萬想不到,在大後方竟然還會被人捅一刀,沒有絲毫準備,黑燈瞎火的,也不知到底來了多少人,從哪裏來,隻能驚慌失措,四散奔逃.此戰明軍大勝,殲滅後金軍千餘人,陣斬守將佟養真,收複鎮江堡周邊百裏地域,史稱"鎮江堡大捷".這是自努爾哈赤起兵以來,明朝在遼東最大,也是唯一的勝仗.消息傳來,王化貞十分高興,當即任命毛文龍為副總兵,鎮守鎮江堡.後金丟失鎮江堡後,極為震驚,派出大隊兵力,打算把毛文龍趕進海裏喂魚.由於敵太眾,我太寡,毛文龍丟失了鎮江堡,被趕進了海裏,但他沒有喂魚,卻開始釣魚——退守皮島.畢竟隻是個島,所以剛開始時,誰也沒把他當回事,可不久之後,他就用實際行動,讓努爾哈赤先生領會了痛苦的真正含義.自天啟元年以來,毛文龍就沒休息過,每年派若幹人,出去若幹天,幹若幹事,不是放火,就是打劫,搞得後金不得安生.更煩人的是,毛島主本人實在狡猾無比,你沒有準備,他就上岸踢你一腳,你集結兵力,設好埋伏,他又不來,就如同耳邊嗡嗡叫的蚊子,能把人活活折磨死.後來努爾哈赤也煩了,估計毛島主也隻能打打遊擊,索性不搭理他,讓他去鬧,沒想到,毛島主又給了他一個意外驚喜.[1448]天啟三年(123),就在後金軍的眼皮底下,毛島主突然出兵,一舉攻占金州(今遼寧金州),而且占住就不走了,在努爾哈赤的後院放了把大火.努爾哈赤是真沒法了,要派兵進剿,卻是我進敵退,要登陸作戰,又沒有那個技術,要打海戰,又沒有海軍,實在頭疼不已.努爾哈赤是越來越頭疼,毛島主卻越來越折騰,按電視劇裏的說法,住孤島上應該是個很慘的事,要啥啥沒有,天天坐在沙灘上啃椰子,眼巴巴盼著人來救.可是毛文龍的孤島生活過得相當充實,照史書上的說法,是"召集流民,集備軍需,遠近商賈紛至遝來,貨物齊備捐稅豐厚."這就是說,毛島主在島上搞得很好,大家都不在陸地上混了,跟著跑來討生活,島上的商品經濟也很發達,還能抽稅.這還不算,毛島主除了搞活內需外,還做進出口貿易,日本、朝鮮都有他的固定客商,據說連後金管轄區也有人和他做生意,反正那鬼地方沒海關,國家也不征稅,所以毛島主的收入相當多,據說每個月都有十幾萬兩白銀.有錢,自然就有人了,在高薪的**下,上島當兵的越來越多,原本隻有兩百多,後來袁崇煥上島清人數時,竟然清出了三萬人.值得誇獎的是,在做副業的同時,毛島主沒有忘記本職工作,在之後的幾年中,他創造了很多業績,摘錄如下:(天啟)三年,文龍占金州.四年五月,文龍遣將沿鴨綠江越長白山,侵大清國東偏.八月,遣兵從義州城西渡江,入島中屯田.五年六月,遣兵襲耀州之官屯寨.六年五月,遣兵襲鞍山驛,越數日又遣兵襲撤爾河,攻城南.亂打一氣不說,竟然跑到人家地麵上屯田種糧食,實在太囂張了.努爾哈赤先生如果不恨他,那是不正常的.可是恨也白恨,科技跟不上,隻能眼睜睜看著毛島主胡亂鬧騰.拜毛文龍同誌所賜,後金軍隊每次出去打仗的時候,很有一點驚弓之鳥的感覺,唯恐毛島主在背後打黑槍,以至於長久以來不能安心搶掠,工作精力和情緒受到極大影響,反響極其惡劣.如此成就,自然無人敢管,朝廷哄著他,王化貞護著他,後來,王在晉接任了遼東經略,都得把他供起來.毛文龍,袁崇煥的第三個幫助者,現在的上級、未來的敵人.[1449]天啟三年(123),袁崇煥正熱火朝天地在寧遠修城牆的時候,另一個人到達寧遠.這個人是孫承宗派來的,他的職責,是與袁崇煥一同守護寧遠.這個人的名字叫滿桂.滿桂,宣府人,蒙古族.很窮,很勇敢.滿桂同誌應該算是個標準的打仗苗子,從小愛好打獵.長大參軍了,就愛好打人,在軍隊中混了很多年,每次出去打仗,都能砍死幾個,可謂戰功顯赫,然而戰功如此顯赫,混到四十多歲,才是個百戶.倒不是有人打壓他,實在是因為他太實在.明朝規定,如果你砍死敵兵一人(要有首級),那麽恭喜你,接下來你有兩種選擇,一、升官一級.二、得賞銀五十兩.每次滿桂都選第二種,因為他很缺錢.我不認為滿桂很貪婪,事實上,他很老實.因為他並不知道,選第二種的人,能拿錢,而選第一種的,既能拿權,也能拿錢.就這麽個混法,估計到死前,能混到個千戶,就算老天開眼了.然而數年之後一個人的失敗,造就了他的成功,這個失敗的人,是楊鎬.萬曆四十七年(119),楊鎬率四路大軍,在薩爾滸全軍覆沒,光將領就死了三百多人,朝廷沒人了,隻能下令破格提拔,滿桂同誌就此改頭換麵,當上了明軍的高級將領——參將.但真正改變他命運的,是另一個成功的人——孫承宗.天啟二年(122),在巡邊的路上,孫承宗遇見了滿桂,對這位老兵油子極其欣賞(大奇之),高興之餘,就給他升官,把他調到山海關,當上了副總兵,一年後,滿桂被調往寧遠,擔任守將.滿桂是一個優秀的將領,他不但作戰勇敢,而且經驗豐富,還能搞外交.當時的蒙古部落,已經成為後金軍隊的同盟,無論打劫打仗都跟著一起來,明軍壓力很大,而滿桂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這一切.他利用自己的少數民族身份,對同胞進行了長時間耐心的勸說,對於不聽勸說的,也進行了長時間耐心的攻打.很快,大家就被他又打又拉的誠懇態度所感動,全都服氣了(桂善操縱,諸部鹹服).此外,他很擅長堆磚頭,經常親自監工砌牆,還很喜歡練兵,經常把手下的兵練得七葷八素.[1450]就這樣,在滿桂的不懈努力下,寧遠由當初一座較大的廢墟,變成了一座較大的城市(軍民五萬餘家,屯種遠至五十裏).而作為寧遠地區的最高武官,他與袁崇煥的關係也相當好.其實矛盾還是有的,但問題不大,至少當時不大.必須說明一點,滿桂當時的職務,是寧遠總兵,而袁崇煥,是寧前道.就級別而言,滿桂比袁崇煥要高,但明朝的傳統,是以文製武,所以在寧遠,袁崇煥的地位要略高於滿桂,高一點點.而據史料記載,滿桂是個不苟言笑,卻極其自負的人.加上他本人是從小兵幹起,平時幹的都是砍人頭的營生(一個五十兩),注重實踐,最看不起的,就是那些空談理論,沒打過仗的文官,當然,這其中也包括袁崇煥.但有趣的是,他和袁崇煥相處得還不錯,並不是他比較大度,而是袁崇煥比較能忍.袁大人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他很清楚,在遼東混的,大部分都是老兵油子,殺人放火的事情幹慣了,在這些人看來,自己這種文化人兼新兵蛋子,是沒有發言權的.所以他非常謙虛,非常能裝孫子,還時常向老前輩們(如滿桂)虛心請教,滿桂們也心知肚明,知道他是孫承宗的人,得罪不起,都給他幾分麵子.總之,大家混得都還不錯.滿桂,袁崇煥的第四個幫助者,三年後的共經生死的戰友,七年後置於死地的對手.或許你覺得人已經夠多了,可是孫承宗似乎不怎麽看,不久之後,他又送來了第五個人.這個人,是他從刑場上救下來的,他的名字叫趙率教.趙率教,陝西人,此人當官很早,萬曆中期就已經是參將了,履曆平平,戰功平平,資質平平,什麽都平平.表現一般不說,後來還吃了官司,工作都沒了.後來也拜楊鎬先生的福,武將死得太多沒人補,他就自告奮勇,去補了缺,在袁應泰的手下,混了個副總兵.可是他的運氣很不好,剛去沒多久,遼陽就丟了,袁應泰自殺,他跑了.情急之下,他投奔了王化貞,一年後,廣寧失陷,王化貞跑了,他也跑了.再後來,王在晉來了,他又投奔了王在晉.由於幾年之中,他到了好幾個地方,到哪,哪就倒黴,且全無責任心,遇事就跑,遇麻煩就溜,至此,他終於成為了明軍之中有口皆碑的典型人物——反麵典型.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朝的那些事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當年明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當年明月並收藏明朝的那些事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