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14551458當代善率軍來到錦州城下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這是個結結實實的黑鍋。
首先錦州非常堅固。
在修城牆方麵,孫承宗很有一套,城不但高,而且厚,光憑刀砍斧劈,那是沒指望的,要想進城,沒有大炮是不行的。
大炮也是有的,不過不在城下,而在城頭。
其實一直以來,明朝的火器水平相當高。
萬曆三大征打日本的時候也很經用,後來之所以荒廢,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萬曆前期,皇帝陛下精神頭足,什麽事都願意折騰,後來不想幹了,天天躲著不上朝,下麵也開始消極怠工。
外加火器工作危險性大,吃力不討好,沒準出個安全事故,是很麻煩的。
孫承宗不怕麻煩,他不但為部隊添置三眼火銃等先進裝備,還購置了許多大炮,嚐試用火炮守城。
而錦州,就是他的試點城市。
雖然情況不妙,但代善不走尋常路,也不走回頭路,依然一根筋,找人架雲梯、衝車往城裏衝。
此時的錦州守將,是趙率教。
應該說,他的作戰態度是很成問題的,麵對著在城下張牙舞爪,極其激動的代善,他卻心平氣和,毫不激動,時不時在城頭轉兩圈,放幾炮,城下便會迅速傳來淒厲的慘叫聲,在賠上若幹架雲梯,若幹條性命,卻毫無所得的情況下,代善停止進攻。
雖然停止進攻,但代善還不大想走,他還打算再看兩天。
可是孫承宗似乎是不歡迎參觀的,代貝勒的屁股還沒坐熱,就得到一個可怕的消息,一支明軍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側翼。
這支部隊是駐守前屯、鬆山的明軍,聽說客人來了,沒趕上接風,特來送行。
在短暫慌亂之後,代善恢複了平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有信心擊退這支突襲部隊。
可他剛帶隊發起反擊,就看到自己屁股後麵煙塵四起:城內的明軍出動了。
這就算是腹背受敵了,但代善依然很平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很有信心。
然後,很有信心的代善又得知了另一個消息——寧遠、中前所等地的明軍已經出動,正朝這邊來,吃頓飯的功夫也就到了。
但代善不愧是代善,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非常自信,鎮定地做出了一個英明的判斷:快逃。
[145]可是來去自如隻是一個幻想,很快代善就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重圍。
明軍毫不客氣,一頓猛打,代善部傷亡十分慘重。
好在來的多是騎兵,機動力強,拚死往外衝,總算奔出了條活路,一口氣跑上百裏,直到遇見接他的二貝勒阿敏,魂才算漂回來。
此戰明軍大勝,擊潰後金軍千餘人,戰後清點斬獲首級六百多顆,努爾哈赤為他的試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孫承宗督師遼東的幾年裏,雙方很有點相敬如賓的意思,雖說時不時搞點小摩擦,但大仗沒打過,孫承宗不動,努爾哈赤不動。
可是孫承宗不動是可以的,努爾哈赤不動是不行的。
因為孫大人的任務是防守,隻要不讓敵人進關搶東西,他就算贏了。
努爾哈赤就不同了,他的任務是搶,雖說占了挺大一塊地方,但人都跑光了,技術型人才不多,啥產業都沒有。
據說有些地方,連鐵鍋都造不出來。
孫承宗到遼東算出差,有補助,還有朝廷送物資,時不時還能回去休個假,努先生完全是原生態,沒人管沒人疼,不搶怎麽辦?必須搶,然而不能搶,因為有孫承宗。
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美國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形象代言人——山姆大叔。
這位大叔的來曆就不說了,他的具體特點是麵相端正,勤勞樂觀,處事低調埋頭苦幹,屬於那種不怎麽言語,卻特能幹事的類型,是許多美國人爭相效仿的楷模。
孫承宗就是一個山姆大叔型的人物,當然,按年齡算,應該叫山姆大爺,這位仁兄相貌奇偉(畫像為證),極富樂觀主義精神(大家都不幹,他幹),非常低調(從不出兵鬧事),經常埋頭苦幹(參見前文孫承宗業績清單)。
剛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壓根瞧不起孫大爺,因為這個人到任後毫無動靜,一點不折騰,什麽一舉蕩平,光複遼東,提都不提,別說出兵攻擊,連挑釁鬥毆都不來,實在沒意思。
但慢慢地,他才發現,這是一個極其厲害的人。
就在短短幾年內,明朝的領土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從關外的一畝三分地,到寧遠,再到錦州,在不知不覺中,他已收複了遼東近千裏土地。
更為可怕的是,此人每走一步,都經過精心策劃,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趁你不注意,就刨你兩畝地,每次都不多占,但占住了就不走,幾乎找不到任何弱點。
對於這種抬頭望天,低頭使壞的人,努爾哈赤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大踏步的前進,自己大踏步地後退,直到天啟五年(125)十月的那一天。
[1457]幕後這一天,努爾哈赤得到消息,孫承宗回京了。
他之所以回去,不是探親,不是述職,也不是做檢討,而是徹底退休。
必須說明的是,他是主動提出退休的,卻並不情願,他不想走,卻不能不走。
因為他曾無比依賴的強大組織東林黨,被毀滅了。
關於東林黨的覆滅,許多史書上的說法比較類似:一群有道德的君子,在無比黑暗的政治鬥爭中,輸給了一群毫無道德的小人,最終失敗。
我認為,這個說法,那是相當的胡扯。
事實上,應該是一群精明的人,在無比黑暗的政治鬥爭中,輸給了另一群更為精明的人,最終失敗。
許多年來,東林黨的失敗之所以很難說清楚,是由於東林黨的成功沒說清楚。
而東林黨的成功之所以沒說清楚,是由於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
這不是順口溜,其實一直以來,在東林黨的興亡之中,都隱藏著一些不足為人道的玄機,很多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說。
湊巧的是,我是一個比較較真的人,對於某些很難說清楚的問題,不足為人道的玄機,有著很難說清楚,不足為人道的興趣。
於是,在查閱分析了許多史籍資料後,我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東林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強大,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過於強大。
萬曆四十八年(120),在楊漣、左光鬥以及一係列東林黨人的努力下,朱常洛順利即位,成為了明光宗。
雖然這位仁兄命短,隻活了一個月,但東林黨人再接再厲,經曆千辛萬苦,又把他的兒子推了上去,並最終控製了朝廷政權。
用正麵的話說,這是正義戰勝了邪惡,意誌頑強,堅持到底。
用反麵的話說,這是賭一把,運氣好,找對了人,打對了架。
無論正麵反麵,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東林黨能夠掌控天下,全靠明光宗死後那幾天裏,楊漣的拚死一搏,以及繼任皇帝的感恩圖報。
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絕不是唯一重要的原因。
因為在中國曆史上,一般而言,隻要皇帝說話,什麽事都好辦,什麽事都能辦,可是明朝實在太不一般。
[1458]明朝的皇帝,從來不是說了就算的,且不論張居正、劉瑾、魏忠賢之類的牛人,光是那幫六七品的小禦史、給事中,天天上書罵人,想幹啥都不讓,能把人活活煩死。
比如明武宗,就想出去轉轉,換換空氣,麻煩馬上就來,上百人跪在門口痛哭流涕,示威請願,午覺都不讓睡。
鬧得你死我活,最後也沒去成。
換句話說,皇帝大人連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你讓他幫東林黨控製朝政,那是不太現實的,充其量能幫個忙而已。
東林黨掌控朝廷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打敗了朝廷中所有的對手,具體說,是齊、楚、浙三黨。
眾所周知,東林黨中的許多成員是沒有什麽博愛精神的,經常耍二杆子性格,非我族類就是其心必異,什麽人都敢惹,搞了幾十年鬥爭,仇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三黨,前仆後繼,前人退休,後人接班,一代代接茬上,鬥得不亦樂乎。
這兩方的矛盾,那叫一個苦大仇深。
什麽爭國本、妖書案、梃擊案,隻要是個機會,能借著打擊對手,就絕不放過,且從萬曆十幾年就開始鬧,真可謂是曆史悠久。
就實力而言,東林黨勢頭大,人多,占據優勢,而三黨迫於壓力,形成了聯盟,共同對付東林黨,所以多年以來此消彼長,什麽京察、偷信,全往死裏整。
可由於雙方實力差距不大,這麽多年了,誰也沒能整死誰。
萬曆末年,一個人來到了京城,不久之後,在極偶然的情況下,他加入了其中一方。
他加入的是東林黨,於是,三黨被整死了。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然而,正是這個小人物的到來,打破了幾十年的僵局,這個人名叫汪文言。
如果你不了解這個人,那是正常的,如果你了解,那是不正常的。
甚至很多熟讀明清曆史的人,也隻知道這個名字,而不清楚這個名字背後隱藏的東西。
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事實上,為查這位仁兄的生平,我吃了很大苦頭,翻了很多書,還專門去查了曆史文獻檢索,竟然都沒能摸清他的底。
在幾乎所有的史籍中,對於此人的描述都隻有隻言片語,應該說,這是奇怪的現象對於一個在曆史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人而言,介紹如此之少,是很不正常的,但從某個角度講,又是很正常的。
因為決定成敗的關鍵人物,往往喜歡隱藏於幕後。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
首先錦州非常堅固。
在修城牆方麵,孫承宗很有一套,城不但高,而且厚,光憑刀砍斧劈,那是沒指望的,要想進城,沒有大炮是不行的。
大炮也是有的,不過不在城下,而在城頭。
其實一直以來,明朝的火器水平相當高。
萬曆三大征打日本的時候也很經用,後來之所以荒廢,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態度問題。
萬曆前期,皇帝陛下精神頭足,什麽事都願意折騰,後來不想幹了,天天躲著不上朝,下麵也開始消極怠工。
外加火器工作危險性大,吃力不討好,沒準出個安全事故,是很麻煩的。
孫承宗不怕麻煩,他不但為部隊添置三眼火銃等先進裝備,還購置了許多大炮,嚐試用火炮守城。
而錦州,就是他的試點城市。
雖然情況不妙,但代善不走尋常路,也不走回頭路,依然一根筋,找人架雲梯、衝車往城裏衝。
此時的錦州守將,是趙率教。
應該說,他的作戰態度是很成問題的,麵對著在城下張牙舞爪,極其激動的代善,他卻心平氣和,毫不激動,時不時在城頭轉兩圈,放幾炮,城下便會迅速傳來淒厲的慘叫聲,在賠上若幹架雲梯,若幹條性命,卻毫無所得的情況下,代善停止進攻。
雖然停止進攻,但代善還不大想走,他還打算再看兩天。
可是孫承宗似乎是不歡迎參觀的,代貝勒的屁股還沒坐熱,就得到一個可怕的消息,一支明軍突然出現在自己的側翼。
這支部隊是駐守前屯、鬆山的明軍,聽說客人來了,沒趕上接風,特來送行。
在短暫慌亂之後,代善恢複了平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有信心擊退這支突襲部隊。
可他剛帶隊發起反擊,就看到自己屁股後麵煙塵四起:城內的明軍出動了。
這就算是腹背受敵了,但代善依然很平靜,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很有信心。
然後,很有信心的代善又得知了另一個消息——寧遠、中前所等地的明軍已經出動,正朝這邊來,吃頓飯的功夫也就到了。
但代善不愧是代善,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將領,他非常自信,鎮定地做出了一個英明的判斷:快逃。
[145]可是來去自如隻是一個幻想,很快代善就發現,自己已經陷入重圍。
明軍毫不客氣,一頓猛打,代善部傷亡十分慘重。
好在來的多是騎兵,機動力強,拚死往外衝,總算奔出了條活路,一口氣跑上百裏,直到遇見接他的二貝勒阿敏,魂才算漂回來。
此戰明軍大勝,擊潰後金軍千餘人,戰後清點斬獲首級六百多顆,努爾哈赤為他的試探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在孫承宗督師遼東的幾年裏,雙方很有點相敬如賓的意思,雖說時不時搞點小摩擦,但大仗沒打過,孫承宗不動,努爾哈赤不動。
可是孫承宗不動是可以的,努爾哈赤不動是不行的。
因為孫大人的任務是防守,隻要不讓敵人進關搶東西,他就算贏了。
努爾哈赤就不同了,他的任務是搶,雖說占了挺大一塊地方,但人都跑光了,技術型人才不多,啥產業都沒有。
據說有些地方,連鐵鍋都造不出來。
孫承宗到遼東算出差,有補助,還有朝廷送物資,時不時還能回去休個假,努先生完全是原生態,沒人管沒人疼,不搶怎麽辦?必須搶,然而不能搶,因為有孫承宗。
作為世界超級大國,美國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形象代言人——山姆大叔。
這位大叔的來曆就不說了,他的具體特點是麵相端正,勤勞樂觀,處事低調埋頭苦幹,屬於那種不怎麽言語,卻特能幹事的類型,是許多美國人爭相效仿的楷模。
孫承宗就是一個山姆大叔型的人物,當然,按年齡算,應該叫山姆大爺,這位仁兄相貌奇偉(畫像為證),極富樂觀主義精神(大家都不幹,他幹),非常低調(從不出兵鬧事),經常埋頭苦幹(參見前文孫承宗業績清單)。
剛開始的時候,努爾哈赤壓根瞧不起孫大爺,因為這個人到任後毫無動靜,一點不折騰,什麽一舉蕩平,光複遼東,提都不提,別說出兵攻擊,連挑釁鬥毆都不來,實在沒意思。
但慢慢地,他才發現,這是一個極其厲害的人。
就在短短幾年內,明朝的領土以驚人的速度擴張,從關外的一畝三分地,到寧遠,再到錦州,在不知不覺中,他已收複了遼東近千裏土地。
更為可怕的是,此人每走一步,都經過精心策劃,步步為營穩紮穩打,趁你不注意,就刨你兩畝地,每次都不多占,但占住了就不走,幾乎找不到任何弱點。
對於這種抬頭望天,低頭使壞的人,努爾哈赤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隻能眼睜睜地看著對方大踏步的前進,自己大踏步地後退,直到天啟五年(125)十月的那一天。
[1457]幕後這一天,努爾哈赤得到消息,孫承宗回京了。
他之所以回去,不是探親,不是述職,也不是做檢討,而是徹底退休。
必須說明的是,他是主動提出退休的,卻並不情願,他不想走,卻不能不走。
因為他曾無比依賴的強大組織東林黨,被毀滅了。
關於東林黨的覆滅,許多史書上的說法比較類似:一群有道德的君子,在無比黑暗的政治鬥爭中,輸給了一群毫無道德的小人,最終失敗。
我認為,這個說法,那是相當的胡扯。
事實上,應該是一群精明的人,在無比黑暗的政治鬥爭中,輸給了另一群更為精明的人,最終失敗。
許多年來,東林黨的失敗之所以很難說清楚,是由於東林黨的成功沒說清楚。
而東林黨的成功之所以沒說清楚,是由於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
這不是順口溜,其實一直以來,在東林黨的興亡之中,都隱藏著一些不足為人道的玄機,很多人不知道,知道的人不說。
湊巧的是,我是一個比較較真的人,對於某些很難說清楚的問題,不足為人道的玄機,有著很難說清楚,不足為人道的興趣。
於是,在查閱分析了許多史籍資料後,我得到了這樣一個結論:東林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強大,之所以失敗,是因為過於強大。
萬曆四十八年(120),在楊漣、左光鬥以及一係列東林黨人的努力下,朱常洛順利即位,成為了明光宗。
雖然這位仁兄命短,隻活了一個月,但東林黨人再接再厲,經曆千辛萬苦,又把他的兒子推了上去,並最終控製了朝廷政權。
用正麵的話說,這是正義戰勝了邪惡,意誌頑強,堅持到底。
用反麵的話說,這是賭一把,運氣好,找對了人,打對了架。
無論正麵反麵,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東林黨能夠掌控天下,全靠明光宗死後那幾天裏,楊漣的拚死一搏,以及繼任皇帝的感恩圖報。
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絕不是唯一重要的原因。
因為在中國曆史上,一般而言,隻要皇帝說話,什麽事都好辦,什麽事都能辦,可是明朝實在太不一般。
[1458]明朝的皇帝,從來不是說了就算的,且不論張居正、劉瑾、魏忠賢之類的牛人,光是那幫六七品的小禦史、給事中,天天上書罵人,想幹啥都不讓,能把人活活煩死。
比如明武宗,就想出去轉轉,換換空氣,麻煩馬上就來,上百人跪在門口痛哭流涕,示威請願,午覺都不讓睡。
鬧得你死我活,最後也沒去成。
換句話說,皇帝大人連自己的事情都搞不定,你讓他幫東林黨控製朝政,那是不太現實的,充其量能幫個忙而已。
東林黨掌控朝廷的真正原因在於,他們打敗了朝廷中所有的對手,具體說,是齊、楚、浙三黨。
眾所周知,東林黨中的許多成員是沒有什麽博愛精神的,經常耍二杆子性格,非我族類就是其心必異,什麽人都敢惹,搞了幾十年鬥爭,仇人越來越多,特別是三黨,前仆後繼,前人退休,後人接班,一代代接茬上,鬥得不亦樂乎。
這兩方的矛盾,那叫一個苦大仇深。
什麽爭國本、妖書案、梃擊案,隻要是個機會,能借著打擊對手,就絕不放過,且從萬曆十幾年就開始鬧,真可謂是曆史悠久。
就實力而言,東林黨勢頭大,人多,占據優勢,而三黨迫於壓力,形成了聯盟,共同對付東林黨,所以多年以來此消彼長,什麽京察、偷信,全往死裏整。
可由於雙方實力差距不大,這麽多年了,誰也沒能整死誰。
萬曆末年,一個人來到了京城,不久之後,在極偶然的情況下,他加入了其中一方。
他加入的是東林黨,於是,三黨被整死了。
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然而,正是這個小人物的到來,打破了幾十年的僵局,這個人名叫汪文言。
如果你不了解這個人,那是正常的,如果你了解,那是不正常的。
甚至很多熟讀明清曆史的人,也隻知道這個名字,而不清楚這個名字背後隱藏的東西。
因為這個人實在是太不起眼了。
事實上,為查這位仁兄的生平,我吃了很大苦頭,翻了很多書,還專門去查了曆史文獻檢索,竟然都沒能摸清他的底。
在幾乎所有的史籍中,對於此人的描述都隻有隻言片語,應該說,這是奇怪的現象對於一個在曆史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人而言,介紹如此之少,是很不正常的,但從某個角度講,又是很正常的。
因為決定成敗的關鍵人物,往往喜歡隱藏於幕後。
明朝的那些事兒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