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減效應:從否定到肯定能使你贏得人心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賞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賞不斷減少的人或物。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增減原則”。掌握這一原則,你將能巧妙地贏得人心。
1、“否定肯定”效應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也不知道是誰,在什麽時候把一輛廢舊汽車丟在了公寓後麵。這可好,吸引來了附近一群調皮的孩子。他們每天都會來到這輛廢舊汽車附近玩耍。他們攀上車廂,在上麵蹦跳打鬧,直到筋疲力盡為止。這樣一來,公寓裏的居民們算是遭了殃,孩子們的喧嘩的吵鬧聲讓他們無法好好休息。於是,他們想盡辦法來遏製孩子們來這裏玩耍,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一次,一個中年人想出一個辦法。這天,他對小孩子們說:“今天你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把。”小孩子們高興極了,爭相蹦跳。最後,那個蹦得最高的孩子果然得獎。第二天,這個中年人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是兩個棒棒糖。”孩子們見獎品大不如昨,很是不悅。於是,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稀疏而弱小。但這個人還是把棒棒糖獎給了比較愛蹦的小孩子。接下來的一天,中年人滿懷歉意地對孩子們說:“今天獎品是兩粒花生米。”小孩們一聽,都跳下汽車,異口同聲地說:“不蹦了,不蹦了,回家吃飯去,真沒勁。”
這個小故事印證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心理學原理人際交往的“增減原則”,這一原則左右著人們的交往。
為了證明這一心理現象的存在,心理學家阿倫森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安排被試者同伴用四種不同情況評價被試者,分別是:
(1)始終是肯定的評價;
(2)始終是否定的評價;
(3)先肯定後否定的評價,且否定程度和第二種情況相同;
(4)先否定後肯定的評價,且肯定程度和第一種情況相同。
問在這四種情況下,被試者對同伴的喜歡程度如何?結果,被試者對於原來否定自己而最終變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喜歡程度最高,明顯高於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而對於從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對象的喜歡水平最低,大大低於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對象。
那麽,我們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這種現象的心理依據又是什麽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交往過程中首先是把自我價值放在第一位的。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保護的需求。這種自我價值保護從靜態的角度體現在人際交往的交互性原則,即人們喜歡的是喜歡自己的人,而厭惡的是厭惡自己的人。如果從動態的角度來分析則體現在人際吸引水平的增減原則之上,即人們最喜歡的是對自己的喜歡水平不斷增加的人,而最厭惡的是對自己的喜歡水平不斷減少的人。
可見,我們對別人的喜歡,不僅僅取決於別人是否喜歡我們,而且取決於別人喜歡我們的水平和性質。原來肯定自己轉向否定自己,意味著人們正在喪失既有的自我價值支持力量,人們在麵臨自我價值遭受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盡可能地維護自身,通過對先肯定後否定我們的人的高度的否定和拒絕來實現自我價值的保護。正因為如此,人們對來自昔日朋友的嫉妒和拒絕會感到特別的**和痛心。因此一些過激的行為往往發生在與我們熟悉的朋友、同學和同事之間。阿倫森把這種現象又稱為“對婚姻不忠的定律”。即:
在很多人看來,從陌生人處所獲得的讚許,往往比從配偶處得到的讚許更有吸引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配偶的關懷與愛更類似於“肯定肯定”類型,而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異性對自己的關懷與愛更類似於“否定肯定”類型。前者處於靜態之中,後者處於動態之中,對於靜態的東西容易在心靈上適應、習慣甚至是麻木,而動態的、變化的感覺才能真正使人興奮和感到刺激。先否後肯的模式,美妙之處就在於驗證了心目中這樣一個想法“沒想到他竟然是這麽好的人,他越來越值得愛了!”
事實上,這就是我們在日常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提防的對方的一種心理:“否定肯定”,而不是“肯定否定”
那麽,如何做到“從否定到肯定”的遞進而不是“從肯定到否定”的遞進呢?
2、繞開“從肯定到否定”的雷區
在人際交往中,有人經常會步入“從肯定到否定”的雷區,這樣就會出現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一個年輕人a大學畢業後被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他決心好好地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做一些清潔工作,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布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難,也硬著頭皮承攬下來。本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積極表現一下自己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是a此時的表現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模式相差很遠,夾雜著“過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難以長久地堅持下去。沒過多久,a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掃了,還經常遲到,對領導布置的任務更是挑肥揀瘦。結果,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差。
a就是步入“從肯定到否定”雷區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如何避免重蹈a的覆轍呢?
(1)了解人性
人性的弱點是都喜歡受到正麵誇獎,但人也是理性的動物,人喜歡正麵刺激也是有理性分析的。所以,不要見到什麽人都正麵誇獎,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2)過猶不及
現實中,有的人的嘴巴好像總是那麽甜,他們以為對別人恭維總是讓人喜歡的,多多益善。對初識者還好,對方雖然接受起來不是很自然,但總比沒有甜蜜的話語要好。但時間久了,人們就會對這種沒有誠意的、廉價的恭維厭倦甚至討厭。“肯定肯定”形成的效果最終趕不上“否定肯定”型,其原因就在於區分性差,針對性不強,讓人們懷疑其誠意,而唯有真誠的讚賞才能讓人備感珍惜和興奮。
(3)避免“先揚後抑”
一定要避免“先揚後抑”。在人際交往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初次交往時,為了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先入為主,就對別人大加讚揚,然而隨著彼此交往的增多、熟悉的深入,人的心理就會發生很多微妙的變化:寬容漸漸少了,逐漸變為越來越多的挑剔和指責;讚賞漸漸少了,逐漸變為越來越多的嫉妒和怨恨;真誠漸漸少了,逐漸變為越來越多的虛偽和欺詐。這種“先揚後抑”的動態遞減模式,是最得不償失的。心理學中有言:誰讓別人的自尊愈受威脅,誰愈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盡管你最初的讚揚是發自內心的,然而因為呈現策略的不佳,使它最終變得一不值。
3、製造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線”
繞開雷區並非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巧妙運用“增減原則”,製造一種動態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線”。
(1)把基點拉低
如果你要給別人一定數量的捐助,不妨先把基點拉低,以遞增的方式給,要比每次都平均或以遞減的方式給效果要好得多。
(2)從無傷尊嚴的小毛病說起
當你評價別人時,可以先說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這樣就達到了“先抑後揚”的目的。
(3)“保存自己”
話不是一次可以說完的,本事也不是一次就能顯盡的。朋友之間的交往是個漸進的過程,你完全可以把一些讚揚或者是批評的話慢慢說出來。“保存自己”就是“保存”你們的友誼。
我們都見過聰明的售貨員,當他稱貨給顧客時,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拿出,而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添入……
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到人際交往的技巧,先否定,然後肯定。隻有這樣,你才能更有效地、長久地贏得人心。
改宗效應:大多數人讚同的時候,反對者更具價值
我們為什麽不喜歡“好好先生”,因為他們沒有是非觀念,人雲亦雲。由於他們提不出反對意見,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能力。而不少敢於直言是非,勇於開展批評的人,最終之所以能受到人們的喜愛,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富有才能的感染力。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做“好好先生”,你要記住:當大多數人讚同的時候,你的反對更具有價值。有價值,才會被人重視,才有資本贏得人心。
1、“改宗的心理學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對“改宗效應”的一係列研究表明:當一個問題對某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能使一個“反對者”改變意見而和自己的觀點一致,他寧願要那個“反對者”,而不要一個同意者。“改宗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起一向忠實於自己觀點的人,人們更喜愛那些原來持有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最後被自己說服的人。
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麽人們不是選擇那些一直同意我們觀點的人,而是選擇了那些曾經的“反對者”?人們真的會不計前嫌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在誘使他人改變觀點或批評他人時,通常都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而能與之抗衡、爭辯的必然也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他們比單純的同意者更能讓自己開拓思維,增長能力,而能將這些有能力的人說服,就說明自己是更有能力的。也就是說,那些曾經的“反對者”讓人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得到發揮,價值得到體現。所以,他們會更加喜愛那些曾經的“反對者”。
人本來就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可能永遠和別人擁有同樣的想法,存在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勇於站出來表達你對朋友的意見或是發表不同的看法,這符合“改宗效應”的心理原理。
也許你很擔心你的意見並非正確反而會誤導他人,抑或是怕你的話會挫傷他的自尊心而傷害到你們的友誼。其實,你大可放心,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的見解就一定是對的,而真正的朋友也不會因為你的一個反對意見就認為你是友誼的背叛者。一貫保持“好好先生”的行為方式反而讓人心生反感。
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做一味奉承、唯唯諾諾的“好好先生”,才會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程度,這就是“改宗效應”蘊涵的心理學智慧。用“反對”來贏得人心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掌握並有效運用批評的藝術。
2、把握批評的三個心理基礎
讓批評成為一種藝術,必須建立在三個條件之上:
(1)必須尊重事實
任何批評都要尊重事實,以理服人,這是進行批評最基本的條件。不尊重事實的批評,縱使你有再充分的理由,作出再精辟的分析,都隻能是“無源之水”。不僅無法贏得人心,還會給人留下一個嘩眾取寵的糟糕印象。
(2)必須尊重對方
我們的批評應該是隻對事不對人,如果在話語間有輕視對方、故意嘲弄的言辭和行為,不僅達不到以批評促進感情的目的,可能還會因此傷害到已經建立的友誼。
(3)必須尊重自己
如果你想用貶低自己來抬高別人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不但不會讓對方增加對你的好感,反而會讓人認為你是一個虛偽、沒有人格和尊嚴的人。
批評的藝術不是絞盡腦汁的計謀,不是處心積慮的圈套,而是用心編織的一首歌,以它動人的旋律把人們的心靈之交帶入更高的意境。可能你曾經開誠布公地對朋友提出過批評,結果不是無功而返就是遭到譏笑,甚至造成了彼此的隔閡……如果你的肺腑之言能稍稍加上一些藝術加工,相信結果就不會如此了。
3、藝術的批評讓你更得人心
直白的批評往往會遭到他人的拒絕和反擊,泛泛而談又難以切中問題的要害。怎樣才能含而不露地表達自己的“反麵”觀點,又能讓對方接受呢?相信下麵的這些方法,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循序漸進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是避免不了麵對麵地向別人提出批評。這是一種一不小心就會觸發大戰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下,最恰當地批評藝術莫過於循序漸進了。你可以先批評對方一些不痛不癢的小問題,這樣有利於創設一個好的談話氛圍。在這種氛圍中,隨著問題的不斷加深,自然而然就會觸及到實質性問題。這種剝洋蔥式的方法,會使對方在情緒上比較容易接受你,進而接受你的意見。
(2)在肯定中表達自己的否定
對於他人的批評,開始時,人們總會作出本能的反抗,甚至會是強烈的反感。如果你的慷慨陳詞絲毫沒有改變他的時候,不妨嚐試著改變一下方法,用肯定對方來穩定他的情緒,引起心靈上的共鳴,然後再在肯定中委婉地提出批評。這種方法既能使對方品味出你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又不會感到難堪。
(3)通過第三者轉述
人們通常都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自然也就希望別人對他形成的印象與他的自我觀念相同。如果他發現別人對他的印象不同於他的自我印象時,就可能會對自己進行印象整飾,以此來改變別人的看法。當你在批評、規勸別人時,不妨通過第三者“漫不經心”地向他轉述你的意見,或者創造條件讓他“無意中”聽到你的意見,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招《天龍八部》裏慕容複的絕活,用在我們令天的批評藝術中,仍然可以收到不菲的效果。特別是當你覺得不好開口或沒有把握說服對方時,從對方的身上尋找突破口是個不錯的辦法。
(5)給對方留個台階
有些場合,對方明明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卻礙於麵子死不承認。對於這種心知肚明就是嘴上不肯認錯的人,我們不必非要逼他承認“自己錯了”,如果能順水推舟地給他個台階下,他通常就不會再固執己見了。
“改宗效應”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反對的意見往往是更有價值的意見,“好好先生”隻能平庸地遊走在交際圈的邊緣。當你決定放棄做“好好先生”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批評藝術可以讓你更加贏得人心。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是長期交往的基礎
“首因”,也可以說是第一印象,一般是指人們初次交往接觸時各自對交往對象的直覺觀察和歸因判斷。在人際交往中,首因效應對人們交往印象的形成起著決定作用。
初次見麵時,對方的表情、體態、儀表、服裝、談吐、禮節等形成了我們對對方的第一印象。在現實生活中,在首因效應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著我們對他人的日後看法。因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而初次印象是長期交往的基礎,是取信於人的出發點。
因此,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留給他人好的第一印象。
那麽,該如何做呢?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儀表。比如衣著要整潔,服飾搭配要和諧得體等;
其次,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為此,我們必須鍛煉和提高言談技能,掌握適當的社交禮儀。
近因效應:最新的認識會掩蓋了以往的評價
近因效應是相對於首因效應而言的,是指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的、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的評價,也稱為“新穎效應”。
首因效應一般在交往雙方還彼此生疏的階段特別重要,而隨著雙方了解的加深,近因效應就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近因效應是相對於首因效應而言的,是指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的、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的評價,也稱為“新穎效應”。
比如,你的一個平凡的老鄰居突然做了官,你就會一掃其平凡的印象,對其刮目相看。再比如,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隻能說上兩三條;你的一個好朋友最近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情,你提起他來就隻記得他的壞處,完全忘了當初的好處……這一切都是近因效應的影響。
近因效應給了我們改變形象、彌補過錯、重新來過的機會。例如,兩個朋友因故“冷戰”一段時間後,一方主動向對方表示好感或歉意,往往會出乎意料地博得對方的好感,化解恩怨。
定勢效應:為什麽總會用“老眼光”來看“新問題”
定勢效應也稱心理定勢效應。心理定勢,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
或許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於是他觀察鄰居的兒子的言行舉止,沒有一點不像偷斧頭的賊。後來農夫在深山裏找到了丟失的斧頭,再看鄰居的兒子,怎麽也不像一個賊了。這個農夫就是受了心理定勢效應的影響。
在人際交往中,定勢效應常使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固定化。比如,與老年人交往,我們往往會認為他們思想僵化、墨守成規、過時落伍;與年輕人交往,又會認為他們“嘴巴無毛,辦事不牢”;與男**往,往往會覺得他們粗手粗腳、大大咧咧;與女**往,則會覺得她們柔柔弱弱、心細如針;與一向誠實的人交往,我們會覺得他始終不會說謊;碰到了曾經圓滑過的人,我們定會倍加小心。知道了定勢效應的負麵影響,我們就應該注意克服,看待別人要“與時俱進”,要有“士別三日,當刮日相看”的精神。
互惠效應:得到別人的好處後,會感到有回報的義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一種德國特種兵的任務是深入敵後,去抓俘虜回來審訊。
當時打的是塹壕戰,大隊人馬要想穿過兩軍對壘前沿的無人區,是十分困難的。但是一個士兵悄悄爬過去,溜進敵人的戰壕,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了。參戰雙方都有這方麵的特種兵,經常派去抓一個敵軍的士兵,帶回來審訊。
有一個德軍特種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次他又出發了。他很熟練地穿過兩軍之間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現在敵軍戰壕中。
一個落單的士兵正在吃東西,毫無戒備,一下子就被繳了械。他手中還舉著剛才正在吃的麵包。這時,他本能地把一些麵包遞給對麵突然而降的敵人。這也許是他一生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了。
麵前的德國兵忽然被這個舉動打動了,並導致了他奇特的行為他沒有俘虜這個敵軍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雖然他知道回去後上司會大發雷霆。
這個德國兵為什麽這麽容易就被一塊麵包打動呢?人的心理其實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種心理,就是得到別人的好處或好意後,就想要回報對方。雖然德國兵從對手那裏得到的隻是一塊麵包,或者他根本沒有要那個麵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對方對他的一種善意,即使這善意中包含著一種懇求。但這畢竟是一種善意,是很自然地表達出來的,在一瞬間打動了他。他在心裏覺得,無論如何不能把一個對自己好的人當俘虜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實這個德國兵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心理學上“互惠效應”的影響。這種得到對方的恩惠,就一定要報答的心理,就是“互惠效應”。這是人類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一個行為準則。
一位心理學教授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證明了這個效應。他在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中隨機抽樣,給挑選出來的人寄去了聖誕卡片。雖然他也估計會有一些回音,但卻沒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給他回了一張。而其實他們都不認識他啊!
給他回贈卡片的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過打聽一下這個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誰。他們收到卡片後,自動就回贈了一張。也許他們想,可能自己忘了這個教授是誰了,或者這個教授有什麽原因才給自己寄卡片,但不管怎樣,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要給人家回寄一張,總是沒有錯的。
這個實驗雖小,卻證明了互惠效應的作用。當從別人那裏得到好處,我們總覺得應該回報對方。如果一個人幫了我們一次忙,我們也會幫他一次,或者給他送禮品,或請他吃飯。如果別人記住了我們的生日,並送我們禮品,我們對他也會這麽做。
中國古代講究禮尚往來,這也是互惠效應的表現。這似乎是人類行為不成的規則。
一個人向朋友請教一件事,兩人聚會吃飯,那麽賬單就理所當然應由請教人的這個人付,因為他是有求於人的一方。如果他不懂這個道理,反而讓對方付,就很不得體。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間,你求別人辦事,如果沒有及時地回報,下一次又求人家,就顯得不太自然。因為人家會懷疑你是否有回報的意識,是否感激他對你的付出?及時地回報,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圖報的人,有利於相互的繼續交往。如果不及時回報,會給你帶來一些麻煩。你一直欠著這個情,如果對方突然有一件事反過來求你,而你又覺得不太好辦的話,就很難拒絕了。俗話說:“受人一飯,聽人使喚。”可以說,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債。
當然,在關係很親密的朋友之間,就不一定要馬上回報,那樣可能反而顯得生疏,但也不等於不回報,可選擇適當的時機,再回報。
朋友間維護友誼遵循著互惠效應,愛情也是如此。世上沒有絕對無私奉獻的愛情,不像歌裏和詩裏表現的那樣。愛情也是講求互惠互利的,雙方需要保持一個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嚴重打破,就可能導致關係破裂。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要高低交替。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肯讓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遲早要被別人討厭和疏遠。
相似效應:我們會因為對方和我們相似而喜歡對方
古時候,鍾子期和伯牙的友誼非常有名。鍾子期有出神入化的琴技,而隻有伯牙才能聽出他琴技的高妙,於是鍾子期和伯牙成為最知己的朋友。後來,鍾子期在政治鬥爭中被殺,伯牙非常傷心,終生不再彈琴了,因為已經沒有人能夠聽懂了,何況這還會勾起他對鍾子期的懷念和傷感。
鍾子期、伯牙之所以有超乎尋常的友情,就是因為他們有個相似的特點對音樂的高超的鑒賞力。因為無人能取代鍾子期,所以他在伯牙心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有個成語叫“臭味相投”,還有個俗語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都是人們對和自己相似的人容易看著順眼,容易成為朋友。相反,如果誌趣不投,人和人就不容易成為朋友;即使本來是朋友,發現誌趣各異,也會變成陌路。古時候“割席斷交”的故事,就與鍾子期和伯牙的故事正好相反。
管寧和華歆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讀書。有一次,他們倆一塊兒在地裏鋤草,管寧碰到了一塊黃金,但是他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我當是什麽硬東西呢,原來是錠金子。”接著,就繼續鋤草。
華歆聽說撿到金子了,忙跑過來,激動地拿在手裏看,顯出貪婪之色。官寧責備華歆說:“錢財應該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不該貪圖不義之財。”華歆不讚同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麽。
又有一次,他們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忽然外麵沸騰起來,一片鼓樂之聲,夾雜著人們看熱鬧的聲音。他們走到窗前一看,是一位達官顯貴從這裏經過。他的隊伍衣著華麗,威風凜凜。
管寧看完了,就回到原處繼續讀書。華歆卻完全被這種張揚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書也不讀了,跑到街上去看個仔細。
管寧看到華歆的行為很失望。等華歆回來後,管寧拿出刀子把他們共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地宣布:“我們兩人的誌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所謂“道不同者不相為謀”,誌向不同,就像兩股道上跑的車,怎麽也走不到一塊去,所以真是沒有必要在一起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人生觀、宗教信仰、對社會時事看法比較一致的人,更容易談得來,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麵,如態度、信念、興趣、愛好和價值觀等。同年齡、同性別、同學曆和相同經曆的人容易相處;行為動機、立場觀點、處世態度、追求目標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
那麽,人為什麽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們與和自己持有相似觀點的人交往時,能夠得到對方的肯定,彼此之間發生爭辯的機會較少,比較容易有安全感。
比如,有兩個素不相識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輛電車中睡著了。他們一直坐到郊外的終點站。當時又沒有返程電車,於是這兩個醉鬼之間同病相憐,產生了友情,一起尋找出租汽車,車費兩人對半負擔。他們愉快地聊著,踏上了歸途。這兩個酒鬼也許不被別人理解,可是他們之間卻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或者說臭味相投。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組成一個群體。人們試圖通過建立相似性的群體來增強對外界反應的能力,保證反應的正確性。人在一個與自己相似的團體中活動,阻力會比較小,活動更容易進行。
互補效應:我們會喜歡與自己形成互補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僅特征相似的人會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間差異較大的人,也能夠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在需要、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特長和思想觀念等方麵,如果存在差異,而雙方的需要和滿足途徑又正好成為互補關係,就可以產生相互吸引的關係。這證明人不僅有認同的需要,也有從對方那裏獲得自己所缺乏的東西的需要。
那麽,互補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們並不矛盾,因為差異並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補。互補性的前提是,交往雙方都得到滿足。如果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麽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夠生產互補,甚至還產生厭惡和排斥。比如高和庸俗、莊重和輕浮、真誠和虛偽等,這些就隻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為謀”。
或者說,形成相似的那些條件,往往是大的方麵,比如人生觀、做人處世原則、人生追求等。這些如果不同,就難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補的,往往是相對較小的方麵、比較具體的特征。就像人們常說的:“該相似的地方相似,該互補的地方互補。”
互補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滿足另一方的某種需要,或者彌補某種短處,那麽前者就會對後者產生吸引力。如能力強、有某種特長、思維活躍的人,對能力差、無特長、思維遲緩的人來說,就具有吸引力;依賴性特別強的人願意和獨立的人在一起;脾氣暴躁的人和脾氣溫和的人能夠成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從型的人能夠結為秦晉之好。試想,如果兩個都是支配型的人結為夫妻,那家中還能有太平嗎?
互補的另一種情況是:因為別人的某一特點滿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對他的喜歡程度。比如,一個看重學曆而,自己又沒有拿高學曆的機會的人,會很看重高學曆的朋友等。
任何人都與生俱來地具有一些缺點,而且性格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們往往在尋求生活伴侶和事業夥伴時,注意尋找能彌補自己缺點的人。比如,小張是一個好與人爭辯道理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個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張之所以喜歡她,是因為她能夠讓小張從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調行事,不和他較真,讓他很安心。
在事業的合作上,尋找和自己互補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爾蓋茨原來自己經營微軟公司,時間長了,逐漸發現自己在管理方麵能力的某種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興趣是在軟件開發上,所以逐漸感到分身乏術、力不從心,工作興趣也下降了。他逐漸認識到管理方麵需要有專門的人才來為他打理,後來就找到了大學時的同學鮑爾默。而鮑爾默恰恰是個管理方麵的天才。他熱情萬丈,善於影響別人,善於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對於比爾蓋茨來說煩瑣乏味的管理工作,對於他來說則樂趣無窮。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關係,強強聯合,締造了輝煌的成功。
相互吸引效應:我們通常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
人大概都有一些自戀情結。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恐怕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自己。人們都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自己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別人喜歡我們,就比較容易贏得我們的喜歡,而不管他客觀上是怎樣的人。當然,我們說的是大多數人的情況,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邊的人,你想過你喜歡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嗎?你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漂亮?還是因為他們聰明?或者是因為他們有社會地位?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我們通常喜歡的人,是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他們不一定很漂亮、很聰明,或者很有社會地位,僅僅是因為他們很喜歡我們,我們也就很喜歡他們。這個規律就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麽,我們為什麽會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呢?因為喜歡我們的人使我們體驗到了愉快的情緒,一想起他們,就會想起和他們交往時所擁有的快樂,自然就有了好心情。而且,那些喜歡我們的人使我們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為他人對自己的喜歡,是對自己的肯定、賞識,表明自己對他人或者對社會是有價值的。
有這樣一句話:“什麽是好人?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實這種觀點是很有代表性的。人們大多是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周圍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於利用這個心理效應贏得別人的好感。那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就表現出喜歡對方的樣子。比如推銷員,他每天要麵對許多從未謀麵的人,他也許並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須表現出對對方的喜歡,這是為了讓對方也喜歡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說,這個規律在社交場合很具有實用價值。這是贏得別人好感的捷徑。你可以經常表現出對別人的興趣,這就表明對對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贏得對方同樣的情感回報。
為什麽說這條定律是來源於人的自戀心理呢?因為當人們發現一個人喜歡自己,不管對方客觀情況是怎樣,是否具有讓自己喜歡的特點,也會無條件地喜歡對方。人們大概會想,既然對方喜歡自己,那麽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麵和自己相似,認可自己的為人和某些特點,那麽自己有什麽理由不同樣喜歡對方呢?
這種心理規律,在某種程度上,也和人們的自信缺乏有關。
一個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較強、較為自信,那麽別人表示出來的對他的喜歡和讚揚,對他的影響就不是很大,人際吸引的相互性原則對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歡那些給他們否定性評價的人,因為他們極不自信,所以特別需要別人的肯定,特別看重別人表達的對自己的喜歡。
在實際生活中,嚴格地講,沒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數人都特別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就是兩個人的相互喜歡是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單方麵喜歡開始的。比如,一個女孩開始時對一個男孩並沒有多少好感,但是這個男孩子表現出了對她特別喜歡的態度,使這個女孩久而久之也對這個男孩動心了,最後接受了他的追求。
當然,這個規律也不是絕對的。有時我們喜歡某個並不喜歡我們的人,相反,我們不喜歡的人有時卻很喜歡我們。我們隻能說在其他一切方麵都相同的情況下,人有一種很強的傾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即使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與我們不同。
皮格馬利翁效應:熱切期望的事總會發生
古希臘有一個有名的神話故事。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格馬利翁。他很喜歡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塊潔白無瑕的象牙,就用它雕刻了一個美麗的少女。這個雕塑太美了,以至於王子愛上了這個雕塑,熱切地希望“她”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女。後來王子的誠心感動了天神,天神就使這個雕像真的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學上用這個故事命名了一個心理定律皮格馬利翁效應。意思是,熱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達到期望者的要求。
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隻上了三個月的學就被開除了。老師說他太笨了,但他的母親卻堅信自己的孩子決不笨。她經常對愛迪生說:“你肯定要比別人聰明,這一點我是堅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堅持自己讀書。”並且親自輔導愛迪生的學習。在母親的鼓勵和教導下,愛迪生經過不懈努力,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
愛迪生的母親就像皮格馬利翁,愛迪生就像那個雕像,在母親的熱切期望下,愛迪生真的成了母親熱切期望的人才。
那麽,這種神奇作用是如何發生的呢?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是通過對對方的心理暗示實現的。在愛迪生的例子中,他的母親對他施行了一種心理暗示,就是“你很聰明”、“你一定會通過自學成才。”這種暗示很強烈,讓幼小的愛迪生深信不疑,從而在學習中發揮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對別人的心理暗示有時作用是很大的。這在教育領域裏經常可以見到。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可布森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裏,針對一至六年級的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所謂的“發展測驗”。測驗結束後,他們給每個班級的教師發了一份學生名單,並告訴教師說,這名單上列出來的這20(百分號)的學生是班上最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
八個月以後,心理學家們又來到了這所學校,對18班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了追蹤檢測。結果發現他們提供給教師的名單上的那20(百分號)的學生,學業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教師們連連點頭說,兩位心理學家的測驗可真準。
其實,各個班級的這20(百分號)的所謂更有發展可能的學生,是心理學家們隨機抽取出來的。
為什麽這種期待心理可以產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種對人格的積極肯定與評價。每個人都有被別人所信任的需要,而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鼓舞和振奮,就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人們通常這樣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
當我們希望別人成為我們希望的人時,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信息,告訴他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作為老師和家長,如果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就要盡量鼓勵他們,誇獎他們、告訴他們行。如果總是批評他們,暗示他們“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朽木不可雕”,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就會自暴自棄、不求進取,就真的會墮落下去了。
在管理過程中,也存在這個效應。古人說“用人不疑”。任用別人,就應該相信別人的能力,給別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員工發展更好,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應該給他們傳遞積極的期望。當然,如果一個管理者認為自己的下屬都是飯桶、一無是處,並經常批評指責他們,那麽他們也可能真的變得一無是處。
這個效應對夫妻之間的融洽相處也有影響。我們在結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應該是這樣,但是結了婚才發現對方還是個“毛坯”,離我們理想中的還有相當的距離。那該怎麽辦?就該由我們把對方改造成“成品”,成為適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為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評和指責,而是暗示,就是用自己的期望去影響對方。你要鼓勵對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當他(她)做到了,你就說他(她)做得太好了,真是個好老公(老婆)。天長日久,他(她)就會被你改造過來了。總之,你不能要求對方一開始就什麽都懂,畢竟大家都是在婚姻這個學校裏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和成熟起來的。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期望讓對方知道,並讓對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攀比效應:人們喜歡模仿和攀比別人
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長得非常漂亮,據說有沉魚落雁之貌。她無論怎樣打扮,一舉一動都是美麗動人的。西施有個胸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時候,總是用手按著胸口,皺緊眉頭。她這犯病的形態,在別人眼裏顯得更加嫵媚可愛了。
有一天,她正在村裏走著,突然,胸口疼痛起來。她緊皺眉頭,不知不覺地用手按住胸口。這時正巧迎麵走來一位東村的醜姑娘。因為她住在東村,故稱東施。東施麵貌很醜,她看見西施皺著眉頭,用手按著胸口,覺得樣子十分好看。於是,東施姑娘就照樣模仿起來。她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頭緊皺起來,自以為這樣就美麗了。村民們看到她一反常態的樣子,便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兩眼。她卻以為人家喜歡上她了,於是她更加緊皺眉頭,這一下,把別人都給嚇跑了。
東施效顰,其結果不但不美,反而更醜了。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不了解對方的長處而胡亂學樣、生搬硬套的行為。
東施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心理機製,是指有意和無意地效仿和再現與他人類似行為的活動。模仿是學習的基礎。人們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都離不開模仿。而我們這裏說的是日常生活中作為社會行為的模仿。
當我們看到別人有比我們好的條件或東西時,我們就傾向於模仿別人。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想變得更好,那麽比我們強的人就成了我們模仿的榜樣。
生活中的模仿很常見。比如,看見別人留長發,自己也留長發;看見別人穿牛仔褲,自己也穿牛仔褲;看見別人家裏怎樣裝修,自己也怎樣裝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為差距太大而顯得可笑,比如東施對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國劇作家莫裏哀曾塑造了一個學形象“茹爾丹先生”。這個“茹爾丹先生”是個模仿迷。他得知別人家在舉辦家庭音樂欣賞會,“那麽我家也應該有”,於是趕忙去請音樂教師到家裏來。在服飾穿戴方麵,茹爾丹也處處向“上等人”看齊,卻又模仿得很不得體。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據說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縫給他裁錯了衣服,編瞎話哄他,他居然也信以為真了。結果,盡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頭朝下”的,但他隻要聽說是模仿而致,“那麽行啦”,就這樣幹。
這個形象或許有點誇張,但他之所以成為學上的經典形象,正是因為它來源於現實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讓我們看看周圍的“茹爾丹先生”吧。
有人看到鄰居為女兒買了架鋼琴,也想為自己的孩子買一架;聽說某人買了一輛新摩托車,就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輛。他們覺得:“我憑什麽要比別人差呢?別人有的我也該有。”
就連小孩子都學會了攀比。孩子想買個遊戲機的時候,他會說:“媽媽,我想買個遊戲機,我們班好多同學都買了。”或者“我班渾身上下都是名牌!”這麽一說,父母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明顯比別的孩子差,就忍痛給孩子買了。
說到底,這是出於心理上的攀比。手機一定要那麽高級的嗎?其實許多功能你很少用,問題是要買個新潮的、高級的,不能比同事的那個差。手上戴著個幾千元的戒指,有什麽實際用途呢?不過是為了給人看,顯示自己的“身價”。
看到別人結婚的排場,自己也不甘於落後,根本不考慮量入為出,即使勒緊褲腰帶,甚至舉債,也要辦得大張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擇偶方麵眼光過高,看到同事或同學的老公“身價”多少多少,自己覺得也不能差了。看到幾十萬的,覺得還有幾百萬的,要是幸運,找個幾千萬的才最理想!就這樣等下去,結果一晃就錯過了適婚年齡。
完全避免攀比也許辦不到,但攀比也應該適度。別人的生活是別人的,也許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當你真正過上了別人的生活,沒準會發現許多不如意之處。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攀比別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麽能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幸福。
異性效應:兩性在一起與同性在一起有很多不同
趙女士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人脈很廣,出師必勝,為公司做了很大貢獻。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誌四處奔走,連連碰壁,可趙女士一出馬,問題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周轉不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趙女士周旋於銀行之間,沒多久,就獲得上百萬元貸款。趙女士因此得到了領導的格外器重。
有人笑說:“女將出馬,一個頂倆。”趙女士成功的秘訣,有兩方麵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閱曆,接物待人也比較靈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實也和她端莊的容貌、嫻的儀表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為她加分不少。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異性效應”,說的是人和人之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象,以及這種現象對社會交往產生的微妙影響。
我們都知道,人們一般對異性更加感興趣,特別是對外表漂亮、言談得體的異性,最容易產生好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男營業員接待女顧客,要比接待男顧客熱情些。一般人們對異性的評價與對同性相比,也總是更不太客觀。這些都是由於異性對我們的吸引力比較大的緣故。
因此,趙女士成功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當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占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有的事,由比較有魅力的女性出麵,可能會更為順利。這就是異性獨特的吸引力的作用。
生物學家發現,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氣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宇航員、野外考察人員或男性工種較單一的職業中,時間長了,其工作人員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頭暈、惡心和渾身不適感。這種狀況用藥物治療往往無效,但在與異性接觸後,就會很快得到緩解。原來,這種“病症”是性比例失調嚴重、異性氣體極度匱乏的結果。所以,目前一些國家在派往南極的考察隊員中,往往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女性介入,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我們還聽說過:“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在一個群體中,有男有女的群體和單獨一種性別的群體,有一些微妙的差別。無論男性或女性,長時間從事某一單調工作時,會感到寂寞,疲勞來得快;而增添了異性後,馬上會覺得很快活,時間也感覺過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輕鬆多了。
如果對異性效應進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讓許多事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中,將異性摻雜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處:
1。取長補短,完善個性
男人一般性格開朗、勇敢剛強、果斷機智,不拘泥於細節,不計較得失,行為主動。而女人往往靜怯懦、優柔寡斷、感情細膩豐富、舉止、靈活、委婉,性格比較被動。男女在一起,能夠進行優勢互補,同時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並完善自己。
2。增強凝聚力
男女搭配,可以使一個群體的成員增強感情依托感,增強友誼、榮譽感和凝聚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強推動力和約束力
人總是想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最好的形象,因為得到異性青睞是我們的巨大動力。這樣,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發出各自最好的表現,各顯其能,發揮出最大的能力,同時有一種內在的心理約束力,來規範自己的言行。
不過“異性效應”也不能濫用。女性外表漂亮、討人喜歡,如果再加上交往得當,在異性麵前辦事容易,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為達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誘別人,就不道德了。男性對異性,尤其是年輕漂亮的異性熱情些、客氣些也無可非議,但把異性當做刺激,想入非非,讓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過限度了。因此,與異**往要把握住“度”。
人們最喜歡那些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賞不斷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歡對自己的喜歡、獎勵、讚賞不斷減少的人或物。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增減原則”。掌握這一原則,你將能巧妙地贏得人心。
1、“否定肯定”效應
我們先來看一個故事:也不知道是誰,在什麽時候把一輛廢舊汽車丟在了公寓後麵。這可好,吸引來了附近一群調皮的孩子。他們每天都會來到這輛廢舊汽車附近玩耍。他們攀上車廂,在上麵蹦跳打鬧,直到筋疲力盡為止。這樣一來,公寓裏的居民們算是遭了殃,孩子們的喧嘩的吵鬧聲讓他們無法好好休息。於是,他們想盡辦法來遏製孩子們來這裏玩耍,但每次都是無功而返。一次,一個中年人想出一個辦法。這天,他對小孩子們說:“今天你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把。”小孩子們高興極了,爭相蹦跳。最後,那個蹦得最高的孩子果然得獎。第二天,這個中年人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是兩個棒棒糖。”孩子們見獎品大不如昨,很是不悅。於是,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稀疏而弱小。但這個人還是把棒棒糖獎給了比較愛蹦的小孩子。接下來的一天,中年人滿懷歉意地對孩子們說:“今天獎品是兩粒花生米。”小孩們一聽,都跳下汽車,異口同聲地說:“不蹦了,不蹦了,回家吃飯去,真沒勁。”
這個小故事印證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心理學原理人際交往的“增減原則”,這一原則左右著人們的交往。
為了證明這一心理現象的存在,心理學家阿倫森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安排被試者同伴用四種不同情況評價被試者,分別是:
(1)始終是肯定的評價;
(2)始終是否定的評價;
(3)先肯定後否定的評價,且否定程度和第二種情況相同;
(4)先否定後肯定的評價,且肯定程度和第一種情況相同。
問在這四種情況下,被試者對同伴的喜歡程度如何?結果,被試者對於原來否定自己而最終變得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喜歡程度最高,明顯高於一直肯定自己的交往對象,而對於從肯定到否定的交往對象的喜歡水平最低,大大低於一直否定自己的交往對象。
那麽,我們該如何解釋這一現象呢?這種現象的心理依據又是什麽呢?
心理學家指出,人們在交往過程中首先是把自我價值放在第一位的。每個人都有自我價值保護的需求。這種自我價值保護從靜態的角度體現在人際交往的交互性原則,即人們喜歡的是喜歡自己的人,而厭惡的是厭惡自己的人。如果從動態的角度來分析則體現在人際吸引水平的增減原則之上,即人們最喜歡的是對自己的喜歡水平不斷增加的人,而最厭惡的是對自己的喜歡水平不斷減少的人。
可見,我們對別人的喜歡,不僅僅取決於別人是否喜歡我們,而且取決於別人喜歡我們的水平和性質。原來肯定自己轉向否定自己,意味著人們正在喪失既有的自我價值支持力量,人們在麵臨自我價值遭受威脅時的優先反應,不是否定自身,而是盡可能地維護自身,通過對先肯定後否定我們的人的高度的否定和拒絕來實現自我價值的保護。正因為如此,人們對來自昔日朋友的嫉妒和拒絕會感到特別的**和痛心。因此一些過激的行為往往發生在與我們熟悉的朋友、同學和同事之間。阿倫森把這種現象又稱為“對婚姻不忠的定律”。即:
在很多人看來,從陌生人處所獲得的讚許,往往比從配偶處得到的讚許更有吸引力。之所以如此,可能是配偶的關懷與愛更類似於“肯定肯定”類型,而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異性對自己的關懷與愛更類似於“否定肯定”類型。前者處於靜態之中,後者處於動態之中,對於靜態的東西容易在心靈上適應、習慣甚至是麻木,而動態的、變化的感覺才能真正使人興奮和感到刺激。先否後肯的模式,美妙之處就在於驗證了心目中這樣一個想法“沒想到他竟然是這麽好的人,他越來越值得愛了!”
事實上,這就是我們在日常交往過程中一定要提防的對方的一種心理:“否定肯定”,而不是“肯定否定”
那麽,如何做到“從否定到肯定”的遞進而不是“從肯定到否定”的遞進呢?
2、繞開“從肯定到否定”的雷區
在人際交往中,有人經常會步入“從肯定到否定”的雷區,這樣就會出現費力不討好的結果。
一個年輕人a大學畢業後被分到一個單位工作,剛一進單位,他決心好好地表現一番,以給領導和同事們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於是,他每天提前到單位做一些清潔工作,節假日主動要求加班,領導布置的任務有些他明明有很大困難,也硬著頭皮承攬下來。本來,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人積極表現一下自己是無可厚非的,但問題是a此時的表現與其真正的思想覺悟、為人處世的態度和模式相差很遠,夾雜著“過分表演”的成分。因而就難以長久地堅持下去。沒過多久,a水也不打了,地也不掃了,還經常遲到,對領導布置的任務更是挑肥揀瘦。結果,領導和同事們對他的印象由好轉壞,甚至比那些開始來的時候表現不佳的青年所持的印象還差。
a就是步入“從肯定到否定”雷區的人。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如何避免重蹈a的覆轍呢?
(1)了解人性
人性的弱點是都喜歡受到正麵誇獎,但人也是理性的動物,人喜歡正麵刺激也是有理性分析的。所以,不要見到什麽人都正麵誇獎,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
(2)過猶不及
現實中,有的人的嘴巴好像總是那麽甜,他們以為對別人恭維總是讓人喜歡的,多多益善。對初識者還好,對方雖然接受起來不是很自然,但總比沒有甜蜜的話語要好。但時間久了,人們就會對這種沒有誠意的、廉價的恭維厭倦甚至討厭。“肯定肯定”形成的效果最終趕不上“否定肯定”型,其原因就在於區分性差,針對性不強,讓人們懷疑其誠意,而唯有真誠的讚賞才能讓人備感珍惜和興奮。
(3)避免“先揚後抑”
一定要避免“先揚後抑”。在人際交往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現象,就是初次交往時,為了給對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先入為主,就對別人大加讚揚,然而隨著彼此交往的增多、熟悉的深入,人的心理就會發生很多微妙的變化:寬容漸漸少了,逐漸變為越來越多的挑剔和指責;讚賞漸漸少了,逐漸變為越來越多的嫉妒和怨恨;真誠漸漸少了,逐漸變為越來越多的虛偽和欺詐。這種“先揚後抑”的動態遞減模式,是最得不償失的。心理學中有言:誰讓別人的自尊愈受威脅,誰愈成為最不受歡迎的人。盡管你最初的讚揚是發自內心的,然而因為呈現策略的不佳,使它最終變得一不值。
3、製造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線”
繞開雷區並非是我們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要巧妙運用“增減原則”,製造一種動態的、螺旋式上升的“心理曲線”。
(1)把基點拉低
如果你要給別人一定數量的捐助,不妨先把基點拉低,以遞增的方式給,要比每次都平均或以遞減的方式給效果要好得多。
(2)從無傷尊嚴的小毛病說起
當你評價別人時,可以先說一些無傷尊嚴的小毛病,然後再給予恰如其分的表揚。這樣就達到了“先抑後揚”的目的。
(3)“保存自己”
話不是一次可以說完的,本事也不是一次就能顯盡的。朋友之間的交往是個漸進的過程,你完全可以把一些讚揚或者是批評的話慢慢說出來。“保存自己”就是“保存”你們的友誼。
我們都見過聰明的售貨員,當他稱貨給顧客時,不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地拿出,而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稱盤裏再一點點添入……
我們應該從他身上學到人際交往的技巧,先否定,然後肯定。隻有這樣,你才能更有效地、長久地贏得人心。
改宗效應:大多數人讚同的時候,反對者更具價值
我們為什麽不喜歡“好好先生”,因為他們沒有是非觀念,人雲亦雲。由於他們提不出反對意見,給人的感覺就是沒有能力。而不少敢於直言是非,勇於開展批評的人,最終之所以能受到人們的喜愛,乃是因為他們給人一種富有才能的感染力。所以,我們一定不要做“好好先生”,你要記住:當大多數人讚同的時候,你的反對更具有價值。有價值,才會被人重視,才有資本贏得人心。
1、“改宗的心理學效應”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羅德西格爾對“改宗效應”的一係列研究表明:當一個問題對某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時候,如果他在這個問題上能使一個“反對者”改變意見而和自己的觀點一致,他寧願要那個“反對者”,而不要一個同意者。“改宗效應”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起一向忠實於自己觀點的人,人們更喜愛那些原來持有的觀點與自己不同,最後被自己說服的人。
這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麽人們不是選擇那些一直同意我們觀點的人,而是選擇了那些曾經的“反對者”?人們真的會不計前嫌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一個人在誘使他人改變觀點或批評他人時,通常都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而能與之抗衡、爭辯的必然也是那些有能力的人,他們比單純的同意者更能讓自己開拓思維,增長能力,而能將這些有能力的人說服,就說明自己是更有能力的。也就是說,那些曾經的“反對者”讓人們感覺到自己的能力得到發揮,價值得到體現。所以,他們會更加喜愛那些曾經的“反對者”。
人本來就是千差萬別的,我們不可能永遠和別人擁有同樣的想法,存在不同意見是正常的,勇於站出來表達你對朋友的意見或是發表不同的看法,這符合“改宗效應”的心理原理。
也許你很擔心你的意見並非正確反而會誤導他人,抑或是怕你的話會挫傷他的自尊心而傷害到你們的友誼。其實,你大可放心,沒有人可以保證自己的見解就一定是對的,而真正的朋友也不會因為你的一個反對意見就認為你是友誼的背叛者。一貫保持“好好先生”的行為方式反而讓人心生反感。
勇於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做一味奉承、唯唯諾諾的“好好先生”,才會增加自身的吸引力和受歡迎程度,這就是“改宗效應”蘊涵的心理學智慧。用“反對”來贏得人心的關鍵,就在於你是否能掌握並有效運用批評的藝術。
2、把握批評的三個心理基礎
讓批評成為一種藝術,必須建立在三個條件之上:
(1)必須尊重事實
任何批評都要尊重事實,以理服人,這是進行批評最基本的條件。不尊重事實的批評,縱使你有再充分的理由,作出再精辟的分析,都隻能是“無源之水”。不僅無法贏得人心,還會給人留下一個嘩眾取寵的糟糕印象。
(2)必須尊重對方
我們的批評應該是隻對事不對人,如果在話語間有輕視對方、故意嘲弄的言辭和行為,不僅達不到以批評促進感情的目的,可能還會因此傷害到已經建立的友誼。
(3)必須尊重自己
如果你想用貶低自己來抬高別人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這不但不會讓對方增加對你的好感,反而會讓人認為你是一個虛偽、沒有人格和尊嚴的人。
批評的藝術不是絞盡腦汁的計謀,不是處心積慮的圈套,而是用心編織的一首歌,以它動人的旋律把人們的心靈之交帶入更高的意境。可能你曾經開誠布公地對朋友提出過批評,結果不是無功而返就是遭到譏笑,甚至造成了彼此的隔閡……如果你的肺腑之言能稍稍加上一些藝術加工,相信結果就不會如此了。
3、藝術的批評讓你更得人心
直白的批評往往會遭到他人的拒絕和反擊,泛泛而談又難以切中問題的要害。怎樣才能含而不露地表達自己的“反麵”觀點,又能讓對方接受呢?相信下麵的這些方法,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1)循序漸進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是避免不了麵對麵地向別人提出批評。這是一種一不小心就會觸發大戰的情境。在這種情境下,最恰當地批評藝術莫過於循序漸進了。你可以先批評對方一些不痛不癢的小問題,這樣有利於創設一個好的談話氛圍。在這種氛圍中,隨著問題的不斷加深,自然而然就會觸及到實質性問題。這種剝洋蔥式的方法,會使對方在情緒上比較容易接受你,進而接受你的意見。
(2)在肯定中表達自己的否定
對於他人的批評,開始時,人們總會作出本能的反抗,甚至會是強烈的反感。如果你的慷慨陳詞絲毫沒有改變他的時候,不妨嚐試著改變一下方法,用肯定對方來穩定他的情緒,引起心靈上的共鳴,然後再在肯定中委婉地提出批評。這種方法既能使對方品味出你的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又不會感到難堪。
(3)通過第三者轉述
人們通常都具有這樣一種心理狀態:一個人如果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自然也就希望別人對他形成的印象與他的自我觀念相同。如果他發現別人對他的印象不同於他的自我印象時,就可能會對自己進行印象整飾,以此來改變別人的看法。當你在批評、規勸別人時,不妨通過第三者“漫不經心”地向他轉述你的意見,或者創造條件讓他“無意中”聽到你的意見,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這招《天龍八部》裏慕容複的絕活,用在我們令天的批評藝術中,仍然可以收到不菲的效果。特別是當你覺得不好開口或沒有把握說服對方時,從對方的身上尋找突破口是個不錯的辦法。
(5)給對方留個台階
有些場合,對方明明已經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卻礙於麵子死不承認。對於這種心知肚明就是嘴上不肯認錯的人,我們不必非要逼他承認“自己錯了”,如果能順水推舟地給他個台階下,他通常就不會再固執己見了。
“改宗效應”傳遞給我們一個信息:反對的意見往往是更有價值的意見,“好好先生”隻能平庸地遊走在交際圈的邊緣。當你決定放棄做“好好先生”的同時,掌握一定的批評藝術可以讓你更加贏得人心。
首因效應:第一印象是長期交往的基礎
“首因”,也可以說是第一印象,一般是指人們初次交往接觸時各自對交往對象的直覺觀察和歸因判斷。在人際交往中,首因效應對人們交往印象的形成起著決定作用。
初次見麵時,對方的表情、體態、儀表、服裝、談吐、禮節等形成了我們對對方的第一印象。在現實生活中,在首因效應作用下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左右著我們對他人的日後看法。因為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變。而初次印象是長期交往的基礎,是取信於人的出發點。
因此,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注意留給他人好的第一印象。
那麽,該如何做呢?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儀表。比如衣著要整潔,服飾搭配要和諧得體等;
其次,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為此,我們必須鍛煉和提高言談技能,掌握適當的社交禮儀。
近因效應:最新的認識會掩蓋了以往的評價
近因效應是相對於首因效應而言的,是指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的、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的評價,也稱為“新穎效應”。
首因效應一般在交往雙方還彼此生疏的階段特別重要,而隨著雙方了解的加深,近因效應就開始發揮它的作用了。近因效應是相對於首因效應而言的,是指在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的、最新的認識占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的評價,也稱為“新穎效應”。
比如,你的一個平凡的老鄰居突然做了官,你就會一掃其平凡的印象,對其刮目相看。再比如,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隻能說上兩三條;你的一個好朋友最近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情,你提起他來就隻記得他的壞處,完全忘了當初的好處……這一切都是近因效應的影響。
近因效應給了我們改變形象、彌補過錯、重新來過的機會。例如,兩個朋友因故“冷戰”一段時間後,一方主動向對方表示好感或歉意,往往會出乎意料地博得對方的好感,化解恩怨。
定勢效應:為什麽總會用“老眼光”來看“新問題”
定勢效應也稱心理定勢效應。心理定勢,是指人們在認知活動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識、經驗,來看待當前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
或許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農夫丟失了一把斧頭。他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於是他觀察鄰居的兒子的言行舉止,沒有一點不像偷斧頭的賊。後來農夫在深山裏找到了丟失的斧頭,再看鄰居的兒子,怎麽也不像一個賊了。這個農夫就是受了心理定勢效應的影響。
在人際交往中,定勢效應常使人們對他人的認知固定化。比如,與老年人交往,我們往往會認為他們思想僵化、墨守成規、過時落伍;與年輕人交往,又會認為他們“嘴巴無毛,辦事不牢”;與男**往,往往會覺得他們粗手粗腳、大大咧咧;與女**往,則會覺得她們柔柔弱弱、心細如針;與一向誠實的人交往,我們會覺得他始終不會說謊;碰到了曾經圓滑過的人,我們定會倍加小心。知道了定勢效應的負麵影響,我們就應該注意克服,看待別人要“與時俱進”,要有“士別三日,當刮日相看”的精神。
互惠效應:得到別人的好處後,會感到有回報的義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有一種德國特種兵的任務是深入敵後,去抓俘虜回來審訊。
當時打的是塹壕戰,大隊人馬要想穿過兩軍對壘前沿的無人區,是十分困難的。但是一個士兵悄悄爬過去,溜進敵人的戰壕,相對來說就比較容易了。參戰雙方都有這方麵的特種兵,經常派去抓一個敵軍的士兵,帶回來審訊。
有一個德軍特種兵以前曾多次成功地完成這樣的任務,這次他又出發了。他很熟練地穿過兩軍之間的地域,出乎意料地出現在敵軍戰壕中。
一個落單的士兵正在吃東西,毫無戒備,一下子就被繳了械。他手中還舉著剛才正在吃的麵包。這時,他本能地把一些麵包遞給對麵突然而降的敵人。這也許是他一生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了。
麵前的德國兵忽然被這個舉動打動了,並導致了他奇特的行為他沒有俘虜這個敵軍士兵回去,而是自己回去了,雖然他知道回去後上司會大發雷霆。
這個德國兵為什麽這麽容易就被一塊麵包打動呢?人的心理其實是很微妙的。人一般有一種心理,就是得到別人的好處或好意後,就想要回報對方。雖然德國兵從對手那裏得到的隻是一塊麵包,或者他根本沒有要那個麵包,但是他感受到了對方對他的一種善意,即使這善意中包含著一種懇求。但這畢竟是一種善意,是很自然地表達出來的,在一瞬間打動了他。他在心裏覺得,無論如何不能把一個對自己好的人當俘虜抓回去,甚至要了他的命。
其實這個德國兵不知不覺地受到了心理學上“互惠效應”的影響。這種得到對方的恩惠,就一定要報答的心理,就是“互惠效應”。這是人類社會中根深蒂固的一個行為準則。
一位心理學教授做過一個小小的實驗,證明了這個效應。他在一群素不相識的人中隨機抽樣,給挑選出來的人寄去了聖誕卡片。雖然他也估計會有一些回音,但卻沒有想到大部分收到卡片的人,都給他回了一張。而其實他們都不認識他啊!
給他回贈卡片的人,根本就沒有想到過打聽一下這個陌生的教授到底是誰。他們收到卡片後,自動就回贈了一張。也許他們想,可能自己忘了這個教授是誰了,或者這個教授有什麽原因才給自己寄卡片,但不管怎樣,自己不能欠人家的情,要給人家回寄一張,總是沒有錯的。
這個實驗雖小,卻證明了互惠效應的作用。當從別人那裏得到好處,我們總覺得應該回報對方。如果一個人幫了我們一次忙,我們也會幫他一次,或者給他送禮品,或請他吃飯。如果別人記住了我們的生日,並送我們禮品,我們對他也會這麽做。
中國古代講究禮尚往來,這也是互惠效應的表現。這似乎是人類行為不成的規則。
一個人向朋友請教一件事,兩人聚會吃飯,那麽賬單就理所當然應由請教人的這個人付,因為他是有求於人的一方。如果他不懂這個道理,反而讓對方付,就很不得體。
在不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間,你求別人辦事,如果沒有及時地回報,下一次又求人家,就顯得不太自然。因為人家會懷疑你是否有回報的意識,是否感激他對你的付出?及時地回報,可以表明自己是知恩圖報的人,有利於相互的繼續交往。如果不及時回報,會給你帶來一些麻煩。你一直欠著這個情,如果對方突然有一件事反過來求你,而你又覺得不太好辦的話,就很難拒絕了。俗話說:“受人一飯,聽人使喚。”可以說,為了保持一定的自由,你最好不要欠人情債。
當然,在關係很親密的朋友之間,就不一定要馬上回報,那樣可能反而顯得生疏,但也不等於不回報,可選擇適當的時機,再回報。
朋友間維護友誼遵循著互惠效應,愛情也是如此。世上沒有絕對無私奉獻的愛情,不像歌裏和詩裏表現的那樣。愛情也是講求互惠互利的,雙方需要保持一個利益的平衡。如果平衡被嚴重打破,就可能導致關係破裂。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就像坐蹺蹺板一樣,要高低交替。一個永遠不肯吃虧、不肯讓步的人,即使真正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遲早要被別人討厭和疏遠。
相似效應:我們會因為對方和我們相似而喜歡對方
古時候,鍾子期和伯牙的友誼非常有名。鍾子期有出神入化的琴技,而隻有伯牙才能聽出他琴技的高妙,於是鍾子期和伯牙成為最知己的朋友。後來,鍾子期在政治鬥爭中被殺,伯牙非常傷心,終生不再彈琴了,因為已經沒有人能夠聽懂了,何況這還會勾起他對鍾子期的懷念和傷感。
鍾子期、伯牙之所以有超乎尋常的友情,就是因為他們有個相似的特點對音樂的高超的鑒賞力。因為無人能取代鍾子期,所以他在伯牙心中的地位是獨一無二的。
有個成語叫“臭味相投”,還有個俗語叫“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說的都是人們對和自己相似的人容易看著順眼,容易成為朋友。相反,如果誌趣不投,人和人就不容易成為朋友;即使本來是朋友,發現誌趣各異,也會變成陌路。古時候“割席斷交”的故事,就與鍾子期和伯牙的故事正好相反。
管寧和華歆在年輕的時候,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經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讀書。有一次,他們倆一塊兒在地裏鋤草,管寧碰到了一塊黃金,但是他自言自語地說了句:“我當是什麽硬東西呢,原來是錠金子。”接著,就繼續鋤草。
華歆聽說撿到金子了,忙跑過來,激動地拿在手裏看,顯出貪婪之色。官寧責備華歆說:“錢財應該是靠自己的辛勤勞動去獲得,一個有道德的人不該貪圖不義之財。”華歆不讚同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麽。
又有一次,他們坐在一張席子上讀書。忽然外麵沸騰起來,一片鼓樂之聲,夾雜著人們看熱鬧的聲音。他們走到窗前一看,是一位達官顯貴從這裏經過。他的隊伍衣著華麗,威風凜凜。
管寧看完了,就回到原處繼續讀書。華歆卻完全被這種張揚和豪華的排場吸引住了,書也不讀了,跑到街上去看個仔細。
管寧看到華歆的行為很失望。等華歆回來後,管寧拿出刀子把他們共同坐的席子從中間割成兩半,痛心地宣布:“我們兩人的誌向和情趣太不一樣了。從今以後,我們就像這被割開的草席一樣,再也不是朋友了。”
所謂“道不同者不相為謀”,誌向不同,就像兩股道上跑的車,怎麽也走不到一塊去,所以真是沒有必要在一起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人生觀、宗教信仰、對社會時事看法比較一致的人,更容易談得來,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麵,如態度、信念、興趣、愛好和價值觀等。同年齡、同性別、同學曆和相同經曆的人容易相處;行為動機、立場觀點、處世態度、追求目標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
那麽,人為什麽會喜歡與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們與和自己持有相似觀點的人交往時,能夠得到對方的肯定,彼此之間發生爭辯的機會較少,比較容易有安全感。
比如,有兩個素不相識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輛電車中睡著了。他們一直坐到郊外的終點站。當時又沒有返程電車,於是這兩個醉鬼之間同病相憐,產生了友情,一起尋找出租汽車,車費兩人對半負擔。他們愉快地聊著,踏上了歸途。這兩個酒鬼也許不被別人理解,可是他們之間卻同病相憐、惺惺相惜,或者說臭味相投。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組成一個群體。人們試圖通過建立相似性的群體來增強對外界反應的能力,保證反應的正確性。人在一個與自己相似的團體中活動,阻力會比較小,活動更容易進行。
互補效應:我們會喜歡與自己形成互補的人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僅特征相似的人會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間差異較大的人,也能夠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在需要、興趣、氣質、性格、能力、特長和思想觀念等方麵,如果存在差異,而雙方的需要和滿足途徑又正好成為互補關係,就可以產生相互吸引的關係。這證明人不僅有認同的需要,也有從對方那裏獲得自己所缺乏的東西的需要。
那麽,互補和相似定律是否矛盾呢?它們並不矛盾,因為差異並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補。互補性的前提是,交往雙方都得到滿足。如果不能滿足這一要求,那麽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夠生產互補,甚至還產生厭惡和排斥。比如高和庸俗、莊重和輕浮、真誠和虛偽等,這些就隻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為謀”。
或者說,形成相似的那些條件,往往是大的方麵,比如人生觀、做人處世原則、人生追求等。這些如果不同,就難以理解,不容易吸引。而形成互補的,往往是相對較小的方麵、比較具體的特征。就像人們常說的:“該相似的地方相似,該互補的地方互補。”
互補一般可分為兩種情況:其中一種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滿足另一方的某種需要,或者彌補某種短處,那麽前者就會對後者產生吸引力。如能力強、有某種特長、思維活躍的人,對能力差、無特長、思維遲緩的人來說,就具有吸引力;依賴性特別強的人願意和獨立的人在一起;脾氣暴躁的人和脾氣溫和的人能夠成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從型的人能夠結為秦晉之好。試想,如果兩個都是支配型的人結為夫妻,那家中還能有太平嗎?
互補的另一種情況是:因為別人的某一特點滿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對他的喜歡程度。比如,一個看重學曆而,自己又沒有拿高學曆的機會的人,會很看重高學曆的朋友等。
任何人都與生俱來地具有一些缺點,而且性格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為了彌補自己的不足,我們往往在尋求生活伴侶和事業夥伴時,注意尋找能彌補自己缺點的人。比如,小張是一個好與人爭辯道理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個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張之所以喜歡她,是因為她能夠讓小張從容地依照自己的步調行事,不和他較真,讓他很安心。
在事業的合作上,尋找和自己互補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比爾蓋茨原來自己經營微軟公司,時間長了,逐漸發現自己在管理方麵能力的某種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興趣是在軟件開發上,所以逐漸感到分身乏術、力不從心,工作興趣也下降了。他逐漸認識到管理方麵需要有專門的人才來為他打理,後來就找到了大學時的同學鮑爾默。而鮑爾默恰恰是個管理方麵的天才。他熱情萬丈,善於影響別人,善於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對於比爾蓋茨來說煩瑣乏味的管理工作,對於他來說則樂趣無窮。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補關係,強強聯合,締造了輝煌的成功。
相互吸引效應:我們通常喜歡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
人大概都有一些自戀情結。在這個世界上,你最愛的人是誰?恐怕大部分人都會回答是自己。人們都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自己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這種情況一點也不奇怪,符合人的自我中心的本性。比如,如果別人喜歡我們,就比較容易贏得我們的喜歡,而不管他客觀上是怎樣的人。當然,我們說的是大多數人的情況,而不是所有人。
看看你身邊的人,你想過你喜歡的人通常具有哪些特征嗎?你喜歡他們,是因為他們漂亮?還是因為他們聰明?或者是因為他們有社會地位?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我們通常喜歡的人,是那些也喜歡我們的人。他們不一定很漂亮、很聰明,或者很有社會地位,僅僅是因為他們很喜歡我們,我們也就很喜歡他們。這個規律就叫做相互吸引定律。
那麽,我們為什麽會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呢?因為喜歡我們的人使我們體驗到了愉快的情緒,一想起他們,就會想起和他們交往時所擁有的快樂,自然就有了好心情。而且,那些喜歡我們的人使我們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滿足。因為他人對自己的喜歡,是對自己的肯定、賞識,表明自己對他人或者對社會是有價值的。
有這樣一句話:“什麽是好人?對我好的就是好人。”其實這種觀點是很有代表性的。人們大多是以這個標準來衡量周圍的人的。
有些人很善於利用這個心理效應贏得別人的好感。那就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認可,就表現出喜歡對方的樣子。比如推銷員,他每天要麵對許多從未謀麵的人,他也許並不了解那些人,但是,他必須表現出對對方的喜歡,這是為了讓對方也喜歡他、接受他,他的生意才好做。
可以說,這個規律在社交場合很具有實用價值。這是贏得別人好感的捷徑。你可以經常表現出對別人的興趣,這就表明對對方有好感,就很容易贏得對方同樣的情感回報。
為什麽說這條定律是來源於人的自戀心理呢?因為當人們發現一個人喜歡自己,不管對方客觀情況是怎樣,是否具有讓自己喜歡的特點,也會無條件地喜歡對方。人們大概會想,既然對方喜歡自己,那麽一定是他在某些方麵和自己相似,認可自己的為人和某些特點,那麽自己有什麽理由不同樣喜歡對方呢?
這種心理規律,在某種程度上,也和人們的自信缺乏有關。
一個人如果自我尊重程度較強、較為自信,那麽別人表示出來的對他的喜歡和讚揚,對他的影響就不是很大,人際吸引的相互性原則對他的作用也就不是很大。而那些具有較低自我尊重的人,往往不喜歡那些給他們否定性評價的人,因為他們極不自信,所以特別需要別人的肯定,特別看重別人表達的對自己的喜歡。
在實際生活中,嚴格地講,沒有人是完全自信的,因此大多數人都特別需要別人對自己的肯定。
在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就是兩個人的相互喜歡是由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單方麵喜歡開始的。比如,一個女孩開始時對一個男孩並沒有多少好感,但是這個男孩子表現出了對她特別喜歡的態度,使這個女孩久而久之也對這個男孩動心了,最後接受了他的追求。
當然,這個規律也不是絕對的。有時我們喜歡某個並不喜歡我們的人,相反,我們不喜歡的人有時卻很喜歡我們。我們隻能說在其他一切方麵都相同的情況下,人有一種很強的傾向,喜歡那些喜歡我們的人,即使他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與我們不同。
皮格馬利翁效應:熱切期望的事總會發生
古希臘有一個有名的神話故事。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格馬利翁。他很喜歡雕塑。有一天,他得到了一塊潔白無瑕的象牙,就用它雕刻了一個美麗的少女。這個雕塑太美了,以至於王子愛上了這個雕塑,熱切地希望“她”成為一個真正的少女。後來王子的誠心感動了天神,天神就使這個雕像真的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和王子生活在一起。
心理學上用這個故事命名了一個心理定律皮格馬利翁效應。意思是,熱切的期望能使被期望的人達到期望者的要求。
發明大王愛迪生小時候隻上了三個月的學就被開除了。老師說他太笨了,但他的母親卻堅信自己的孩子決不笨。她經常對愛迪生說:“你肯定要比別人聰明,這一點我是堅信不疑的,所以你要堅持自己讀書。”並且親自輔導愛迪生的學習。在母親的鼓勵和教導下,愛迪生經過不懈努力,成為了偉大的發明家。
愛迪生的母親就像皮格馬利翁,愛迪生就像那個雕像,在母親的熱切期望下,愛迪生真的成了母親熱切期望的人才。
那麽,這種神奇作用是如何發生的呢?心理學家經過研究認為,這是通過對對方的心理暗示實現的。在愛迪生的例子中,他的母親對他施行了一種心理暗示,就是“你很聰明”、“你一定會通過自學成才。”這種暗示很強烈,讓幼小的愛迪生深信不疑,從而在學習中發揮出了自己的聰明才智。
對別人的心理暗示有時作用是很大的。這在教育領域裏經常可以見到。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可布森曾做過一個非常有名的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裏,針對一至六年級的18個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所謂的“發展測驗”。測驗結束後,他們給每個班級的教師發了一份學生名單,並告訴教師說,這名單上列出來的這20(百分號)的學生是班上最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
八個月以後,心理學家們又來到了這所學校,對18班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了追蹤檢測。結果發現他們提供給教師的名單上的那20(百分號)的學生,學業成績有了顯著的進步。教師們連連點頭說,兩位心理學家的測驗可真準。
其實,各個班級的這20(百分號)的所謂更有發展可能的學生,是心理學家們隨機抽取出來的。
為什麽這種期待心理可以產生如此之大的作用呢?因為信任在人的精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代表一種對人格的積極肯定與評價。每個人都有被別人所信任的需要,而當這種需要得到滿足的時候,人們就會感到鼓舞和振奮,就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人們通常這樣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
當我們希望別人成為我們希望的人時,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信息,告訴他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作為老師和家長,如果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就要盡量鼓勵他們,誇獎他們、告訴他們行。如果總是批評他們,暗示他們“馬尾穿豆腐提不起來”、“朽木不可雕”,那他們就會覺得自己真的不行,就會自暴自棄、不求進取,就真的會墮落下去了。
在管理過程中,也存在這個效應。古人說“用人不疑”。任用別人,就應該相信別人的能力,給別人傳達一種積極的期望。要想使你的員工發展更好,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應該給他們傳遞積極的期望。當然,如果一個管理者認為自己的下屬都是飯桶、一無是處,並經常批評指責他們,那麽他們也可能真的變得一無是處。
這個效應對夫妻之間的融洽相處也有影響。我們在結婚前想象自己的另一半應該是這樣,但是結了婚才發現對方還是個“毛坯”,離我們理想中的還有相當的距離。那該怎麽辦?就該由我們把對方改造成“成品”,成為適合婚姻的成熟的丈夫或妻子。為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方法不是批評和指責,而是暗示,就是用自己的期望去影響對方。你要鼓勵對方做你希望他(她)做的事,當他(她)做到了,你就說他(她)做得太好了,真是個好老公(老婆)。天長日久,他(她)就會被你改造過來了。總之,你不能要求對方一開始就什麽都懂,畢竟大家都是在婚姻這個學校裏不斷學習、不斷進步和成熟起來的。最重要的就是把自己的期望讓對方知道,並讓對方感到你相信他(她)可以做到。
攀比效應:人們喜歡模仿和攀比別人
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長得非常漂亮,據說有沉魚落雁之貌。她無論怎樣打扮,一舉一動都是美麗動人的。西施有個胸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時候,總是用手按著胸口,皺緊眉頭。她這犯病的形態,在別人眼裏顯得更加嫵媚可愛了。
有一天,她正在村裏走著,突然,胸口疼痛起來。她緊皺眉頭,不知不覺地用手按住胸口。這時正巧迎麵走來一位東村的醜姑娘。因為她住在東村,故稱東施。東施麵貌很醜,她看見西施皺著眉頭,用手按著胸口,覺得樣子十分好看。於是,東施姑娘就照樣模仿起來。她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頭緊皺起來,自以為這樣就美麗了。村民們看到她一反常態的樣子,便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兩眼。她卻以為人家喜歡上她了,於是她更加緊皺眉頭,這一下,把別人都給嚇跑了。
東施效顰,其結果不但不美,反而更醜了。這個故事用來比喻不了解對方的長處而胡亂學樣、生搬硬套的行為。
東施的行為,在心理學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個人都有的一種心理機製,是指有意和無意地效仿和再現與他人類似行為的活動。模仿是學習的基礎。人們學習任何知識和技能,都離不開模仿。而我們這裏說的是日常生活中作為社會行為的模仿。
當我們看到別人有比我們好的條件或東西時,我們就傾向於模仿別人。因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想變得更好,那麽比我們強的人就成了我們模仿的榜樣。
生活中的模仿很常見。比如,看見別人留長發,自己也留長發;看見別人穿牛仔褲,自己也穿牛仔褲;看見別人家裏怎樣裝修,自己也怎樣裝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為差距太大而顯得可笑,比如東施對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國劇作家莫裏哀曾塑造了一個學形象“茹爾丹先生”。這個“茹爾丹先生”是個模仿迷。他得知別人家在舉辦家庭音樂欣賞會,“那麽我家也應該有”,於是趕忙去請音樂教師到家裏來。在服飾穿戴方麵,茹爾丹也處處向“上等人”看齊,卻又模仿得很不得體。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據說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縫給他裁錯了衣服,編瞎話哄他,他居然也信以為真了。結果,盡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頭朝下”的,但他隻要聽說是模仿而致,“那麽行啦”,就這樣幹。
這個形象或許有點誇張,但他之所以成為學上的經典形象,正是因為它來源於現實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讓我們看看周圍的“茹爾丹先生”吧。
有人看到鄰居為女兒買了架鋼琴,也想為自己的孩子買一架;聽說某人買了一輛新摩托車,就覺得自己也應該有一輛。他們覺得:“我憑什麽要比別人差呢?別人有的我也該有。”
就連小孩子都學會了攀比。孩子想買個遊戲機的時候,他會說:“媽媽,我想買個遊戲機,我們班好多同學都買了。”或者“我班渾身上下都是名牌!”這麽一說,父母也不忍心讓自己的孩子明顯比別的孩子差,就忍痛給孩子買了。
說到底,這是出於心理上的攀比。手機一定要那麽高級的嗎?其實許多功能你很少用,問題是要買個新潮的、高級的,不能比同事的那個差。手上戴著個幾千元的戒指,有什麽實際用途呢?不過是為了給人看,顯示自己的“身價”。
看到別人結婚的排場,自己也不甘於落後,根本不考慮量入為出,即使勒緊褲腰帶,甚至舉債,也要辦得大張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擇偶方麵眼光過高,看到同事或同學的老公“身價”多少多少,自己覺得也不能差了。看到幾十萬的,覺得還有幾百萬的,要是幸運,找個幾千萬的才最理想!就這樣等下去,結果一晃就錯過了適婚年齡。
完全避免攀比也許辦不到,但攀比也應該適度。別人的生活是別人的,也許並不像你想象的那樣。當你真正過上了別人的生活,沒準會發現許多不如意之處。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攀比別人,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麽能給自己帶來最大的幸福。
異性效應:兩性在一起與同性在一起有很多不同
趙女士是某公司公關部經理,她人脈很廣,出師必勝,為公司做了很大貢獻。公司的原料奇缺,材料科的同誌四處奔走,連連碰壁,可趙女士一出馬,問題便迎刃而解。公司資金周轉不靈,急需貸款,急得總經理像熱鍋上的螞蟻。趙女士周旋於銀行之間,沒多久,就獲得上百萬元貸款。趙女士因此得到了領導的格外器重。
有人笑說:“女將出馬,一個頂倆。”趙女士成功的秘訣,有兩方麵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頭腦、敏捷的口才、豐富的知識和閱曆,接物待人也比較靈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實也和她端莊的容貌、嫻的儀表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為她加分不少。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異性效應”,說的是人和人之間“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現象,以及這種現象對社會交往產生的微妙影響。
我們都知道,人們一般對異性更加感興趣,特別是對外表漂亮、言談得體的異性,最容易產生好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男營業員接待女顧客,要比接待男顧客熱情些。一般人們對異性的評價與對同性相比,也總是更不太客觀。這些都是由於異性對我們的吸引力比較大的緣故。
因此,趙女士成功的原因就不難理解了。當今的社會還是一個男性占很大優勢的社會,外出辦事多數要和男性打交道。有的事,由比較有魅力的女性出麵,可能會更為順利。這就是異性獨特的吸引力的作用。
生物學家發現,異性之間的相互吸引,氣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宇航員、野外考察人員或男性工種較單一的職業中,時間長了,其工作人員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頭暈、惡心和渾身不適感。這種狀況用藥物治療往往無效,但在與異性接觸後,就會很快得到緩解。原來,這種“病症”是性比例失調嚴重、異性氣體極度匱乏的結果。所以,目前一些國家在派往南極的考察隊員中,往往有意識地安排一些女性介入,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我們還聽說過:“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在一個群體中,有男有女的群體和單獨一種性別的群體,有一些微妙的差別。無論男性或女性,長時間從事某一單調工作時,會感到寂寞,疲勞來得快;而增添了異性後,馬上會覺得很快活,時間也感覺過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輕鬆多了。
如果對異性效應進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讓許多事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工作中,將異性摻雜在一起,往往有以下好處:
1。取長補短,完善個性
男人一般性格開朗、勇敢剛強、果斷機智,不拘泥於細節,不計較得失,行為主動。而女人往往靜怯懦、優柔寡斷、感情細膩豐富、舉止、靈活、委婉,性格比較被動。男女在一起,能夠進行優勢互補,同時容易發現自己的缺點,並完善自己。
2。增強凝聚力
男女搭配,可以使一個群體的成員增強感情依托感,增強友誼、榮譽感和凝聚力,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強推動力和約束力
人總是想在異性麵前表現自己最好的形象,因為得到異性青睞是我們的巨大動力。這樣,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發出各自最好的表現,各顯其能,發揮出最大的能力,同時有一種內在的心理約束力,來規範自己的言行。
不過“異性效應”也不能濫用。女性外表漂亮、討人喜歡,如果再加上交往得當,在異性麵前辦事容易,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為達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誘別人,就不道德了。男性對異性,尤其是年輕漂亮的異性熱情些、客氣些也無可非議,但把異性當做刺激,想入非非,讓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過限度了。因此,與異**往要把握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