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段宇鍾還想著要怎麽給大臣解釋的,但後來自己一放開,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問題。
他直接以神靈身份下命令即可,不管旁人是多麽驚愕。
在他的龍氣感應和通過昊天上帝的檢測中,他這次搞的神靈附體的把戲,已經在百姓和修士群體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長安,原本大唐的欽天監天文台舊址上,一個白胡子老頭看著天空中異常明亮的紫微帝星哀歎道: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天降異星,奪舍帝王,此舉亙古未有,天機也被徹底擾亂了,不知是福是禍!”
在離長安不遠的華山之上,陳摶從夢中醒來,伸伸懶腰,向著汴京方向看了一眼。
對於汴京城上空出現的衝天的寶氣、龍氣和祥瑞之氣十分奇怪。
由於距離較遠,陳摶倒是沒有聽到段宇鍾說的話,隻聽他喃喃自語道:
“奇哉!貧道明明算過,天下還有10年時間才會出現天命之主,完成統一。
但看汴京的氣象,分明是明主出現,太平盛世時才有的祥瑞。
難道貧道這一覺睡得太久了,還是貧道還在做夢。啊——貧道又困了,不管它,先睡一覺再說!”
並且,還哼了一遍睡歌,才鼾聲如雷地睡去:“吾愛睡,吾愛睡,不臥氈,不蓋被。
片石枕頭,蓑衣覆地。南北任眠,東西隨睡。
轟雷掣電泰山摧,萬丈海水空裏墜,驪龍叫喊鬼神驚,吾當恁時正酣睡。
閑想張良,悶思範蠡,說甚曹操,休言劉備。兩三個君子,隻爭些小閑氣。
爭似吾,向清風,嶺頭白雲堆裏,展放眉頭,解開肚皮,打一覺睡!
更管甚,玉兔東升,紅輪西墜。”
而在華夏其他地方,四大菩薩道場,呂洞賓、漢鍾離等仙人,布袋和尚等佛陀,也紛紛將目光投向龍氣寶光衝天的汴京城。
但是,麵對突然勃興的人道氣運和沛然莫之能禦的昊天上帝的氣息,他們倒也沒有輕舉妄動,隻是或者親自趕去汴京,或者派出門人去打探消息。
在汴京,不倒翁馮道如今卻眉頭深鎖,之前段宇鍾說的話,他身在汴京,自然聽得清清楚楚。
對於眼前的皇位更迭的大事,在他眼中隻是一場鬧劇,他都不知經曆過幾次了。
對於他而言,之前的勝負都沒有意義,因為爭來爭去,都是一些異族武夫在搶奪皇位。
隻可惜苦了那些老百姓,所以盡管對前麵的幾代皇帝沒有效忠之心,他還是不惜背著罵名,對於每一個上台的皇帝都為之效力。
隻求能夠多救幾個百姓,多保留一點儒家元氣。對於皇帝,他盡力勸誡,能聽多少是多少。
但對於這些異族武夫皇帝,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好在這些年來,他主持雕版印刷了儒經,也提拔了不少有才德的寒門士子,勘可告慰。
而對於這次戰爭的勝負,馮道早已知道,劉承佑根本不是郭威的對手。
在朝堂內,馮道這些真正有才德,但大多處於中下層的儒生大臣們是不會去管皇位更迭的破事的。
浮在上麵的多是些爭名奪利。見風使舵之輩,如同那些武將一樣毫無忠義之心。
馮道敢肯定,隻要一戰,就可以決出勝負。劉承佑隻要稍微失利,他的手下就會倒戈。
而才二十歲的劉承佑與身經百戰的郭威比打仗,其結果不言自明。
本來以馮道對郭威父子的印象,覺得換成他們上台當皇帝,對天下蒼生會好得多。至少他們是漢人。
但沒想到,出現神靈下凡這樣的幺蛾子,這與15年前如出一轍,甚至更進一步。
馮道不知道神靈為何如此越來越頻繁地幹預世俗。
雖然按照這個神靈的安排,至少結果也不壞,但作為儒臣,他本能地反感神靈插手人間皇權更迭之事。
但是,他們儒生群體手無縛雞之力,麵對異族武夫都毫無辦法,何況麵對神靈呢?
因此,苦思很久,馮道才稍稍釋懷,並且吟誦一首偶作的詩聊以遣懷: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哪知剛吟誦完這首詩,就聽外麵高呼:“聖旨到!”。馮道將傳旨的內侍迎進中堂,且聽他說些什麽。
結果很讓他意外,劉承佑這個平時對他不理不睬的黃口小兒竟然宣旨讓他以三公身份,暫代禮部尚書之職。
為的是主持三日後的禪讓大典。馮道本想推辭,但猛然看到聖旨上蓋著已經消失了15年的傳國玉璽的印文。
於是馮道頓時改變主意,作勢下跪謝恩,然後很快被內侍扶住。
馮道倒要看看,這個能帶回傳國玉璽的神靈,還能搞出些什麽名堂。
反正不管怎麽說,他能夠讓劉承佑將皇位禪讓給郭威,至少也少些殺戮,對於天下蒼生也是件大好事,馮道當仁不讓。
總之,因為段宇鍾直接搞出了神靈附體的把戲,在禪讓之前的這三天內,劉承佑還是當之無愧、名副其實的皇帝。
開封地區的所有百姓、軍隊、文武百官、方外之人,或是因為敬畏神靈,或是因為敬畏皇權,或是因為貪圖利益;
總之,這三天卻成了劉承佑三年皇帝生涯中最稱心如意的三天,也是真正當上皇帝的三天。
在這三天內他就一邊吸收轉化龍氣,一邊用聖旨或者直接用神諭宣布了一係列大事。
他說出的話就是聖旨,發出去的甚至還蓋上傳國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印文,在皇權和神權的雙重壓力下,接到聖旨的人無人敢於違抗。
就在11月14日當天,劉承佑就下令將汴京城北防禦郭威的大軍全部撤了回來,汴京城對於郭威已經完全不設防。
而且下旨將郭威家屬保護起來,為表誠意,還將郭威和柴榮的長子派人送到郭威軍中。
段宇鍾相信,以郭威的為人和對於軍隊的控製力,在見到如此誠意之後,當能很好約束亂軍,靜待結果。
其實當段宇鍾以神靈身份宣布要禪讓給郭威後,戰爭就已經停止了。
然後在中軍帳中,郭威、柴榮還有手下的李重進、趙匡胤等大將一直在“開會”。
雖然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共識,那就是不能再打了。
除了神靈的威力之外,郭威現在再打仗,已經沒有道義優勢,恐怕將士們就算不怕神靈,也不會聽令了。
坐在主位的郭威一言不發,臉上卻有些火辣辣了的。
段宇鍾的神諭將他爭奪皇位的私心表露無遺,但他走到這一步也完全生不由己。
若非劉承佑逼迫,他也不會起兵造反。而既然起兵了,劉承佑又這麽不禁打,為了平定天下,更為了自己身家性命;
他即便以前真的沒有想過要當皇帝,這時也要將皇帝之位控製在自己手裏才行。
而最安全的做法,莫過於自己當皇帝,在這五代亂世,這種情況大家都很習慣了。
就像有位武將說的:“皇帝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但沒想到,快要攻進開封時,卻出現了這種神轉折,神靈親自下凡,說要三日後讓劉承佑將皇位禪讓給他。
雖然這位神靈揭開了他的私心,但也親口肯定了他的天命,對此,郭威還是很感激的。
不過,在召集眾將議事時,事關大家身家性命和前途命運,盡管出現了神靈,大家還是沒有百分百聽從。
甚至還有人質疑,這是不是劉承佑搞出的緩兵之計。
一向果敢善斷的郭威,麵對這種從來沒有出現的情況,也首次遲疑不決,隻是下令停止攻擊,謹守營盤。
然後,震撼性的消息不斷傳來。劉承佑撤了軍隊,還送來郭威和柴榮的長子,麵對如此誠意,郭威終於決定,接受神諭和聖旨,按兵不動,靜待三日後的結果。
反正就算是緩兵之計,諒他們三天內也搞不出什麽名堂。
段宇鍾相信郭威能控製住自己的軍隊,但對於開封城內的軍隊,他卻有些不大放心。
於是,就在當天,他又宣布了許多震撼性的聖旨。
他直接以神靈身份下命令即可,不管旁人是多麽驚愕。
在他的龍氣感應和通過昊天上帝的檢測中,他這次搞的神靈附體的把戲,已經在百姓和修士群體中引起了軒然大@波。
在長安,原本大唐的欽天監天文台舊址上,一個白胡子老頭看著天空中異常明亮的紫微帝星哀歎道:
“國之將亡,必有妖孽!天降異星,奪舍帝王,此舉亙古未有,天機也被徹底擾亂了,不知是福是禍!”
在離長安不遠的華山之上,陳摶從夢中醒來,伸伸懶腰,向著汴京方向看了一眼。
對於汴京城上空出現的衝天的寶氣、龍氣和祥瑞之氣十分奇怪。
由於距離較遠,陳摶倒是沒有聽到段宇鍾說的話,隻聽他喃喃自語道:
“奇哉!貧道明明算過,天下還有10年時間才會出現天命之主,完成統一。
但看汴京的氣象,分明是明主出現,太平盛世時才有的祥瑞。
難道貧道這一覺睡得太久了,還是貧道還在做夢。啊——貧道又困了,不管它,先睡一覺再說!”
並且,還哼了一遍睡歌,才鼾聲如雷地睡去:“吾愛睡,吾愛睡,不臥氈,不蓋被。
片石枕頭,蓑衣覆地。南北任眠,東西隨睡。
轟雷掣電泰山摧,萬丈海水空裏墜,驪龍叫喊鬼神驚,吾當恁時正酣睡。
閑想張良,悶思範蠡,說甚曹操,休言劉備。兩三個君子,隻爭些小閑氣。
爭似吾,向清風,嶺頭白雲堆裏,展放眉頭,解開肚皮,打一覺睡!
更管甚,玉兔東升,紅輪西墜。”
而在華夏其他地方,四大菩薩道場,呂洞賓、漢鍾離等仙人,布袋和尚等佛陀,也紛紛將目光投向龍氣寶光衝天的汴京城。
但是,麵對突然勃興的人道氣運和沛然莫之能禦的昊天上帝的氣息,他們倒也沒有輕舉妄動,隻是或者親自趕去汴京,或者派出門人去打探消息。
在汴京,不倒翁馮道如今卻眉頭深鎖,之前段宇鍾說的話,他身在汴京,自然聽得清清楚楚。
對於眼前的皇位更迭的大事,在他眼中隻是一場鬧劇,他都不知經曆過幾次了。
對於他而言,之前的勝負都沒有意義,因為爭來爭去,都是一些異族武夫在搶奪皇位。
隻可惜苦了那些老百姓,所以盡管對前麵的幾代皇帝沒有效忠之心,他還是不惜背著罵名,對於每一個上台的皇帝都為之效力。
隻求能夠多救幾個百姓,多保留一點儒家元氣。對於皇帝,他盡力勸誡,能聽多少是多少。
但對於這些異族武夫皇帝,他是不抱任何希望的。好在這些年來,他主持雕版印刷了儒經,也提拔了不少有才德的寒門士子,勘可告慰。
而對於這次戰爭的勝負,馮道早已知道,劉承佑根本不是郭威的對手。
在朝堂內,馮道這些真正有才德,但大多處於中下層的儒生大臣們是不會去管皇位更迭的破事的。
浮在上麵的多是些爭名奪利。見風使舵之輩,如同那些武將一樣毫無忠義之心。
馮道敢肯定,隻要一戰,就可以決出勝負。劉承佑隻要稍微失利,他的手下就會倒戈。
而才二十歲的劉承佑與身經百戰的郭威比打仗,其結果不言自明。
本來以馮道對郭威父子的印象,覺得換成他們上台當皇帝,對天下蒼生會好得多。至少他們是漢人。
但沒想到,出現神靈下凡這樣的幺蛾子,這與15年前如出一轍,甚至更進一步。
馮道不知道神靈為何如此越來越頻繁地幹預世俗。
雖然按照這個神靈的安排,至少結果也不壞,但作為儒臣,他本能地反感神靈插手人間皇權更迭之事。
但是,他們儒生群體手無縛雞之力,麵對異族武夫都毫無辦法,何況麵對神靈呢?
因此,苦思很久,馮道才稍稍釋懷,並且吟誦一首偶作的詩聊以遣懷:
“莫為危時便愴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須知海嶽歸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幾時曾去世,舟車何處不通津。
但教方寸無諸惡,狼虎叢中也立身。”
哪知剛吟誦完這首詩,就聽外麵高呼:“聖旨到!”。馮道將傳旨的內侍迎進中堂,且聽他說些什麽。
結果很讓他意外,劉承佑這個平時對他不理不睬的黃口小兒竟然宣旨讓他以三公身份,暫代禮部尚書之職。
為的是主持三日後的禪讓大典。馮道本想推辭,但猛然看到聖旨上蓋著已經消失了15年的傳國玉璽的印文。
於是馮道頓時改變主意,作勢下跪謝恩,然後很快被內侍扶住。
馮道倒要看看,這個能帶回傳國玉璽的神靈,還能搞出些什麽名堂。
反正不管怎麽說,他能夠讓劉承佑將皇位禪讓給郭威,至少也少些殺戮,對於天下蒼生也是件大好事,馮道當仁不讓。
總之,因為段宇鍾直接搞出了神靈附體的把戲,在禪讓之前的這三天內,劉承佑還是當之無愧、名副其實的皇帝。
開封地區的所有百姓、軍隊、文武百官、方外之人,或是因為敬畏神靈,或是因為敬畏皇權,或是因為貪圖利益;
總之,這三天卻成了劉承佑三年皇帝生涯中最稱心如意的三天,也是真正當上皇帝的三天。
在這三天內他就一邊吸收轉化龍氣,一邊用聖旨或者直接用神諭宣布了一係列大事。
他說出的話就是聖旨,發出去的甚至還蓋上傳國璽“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印文,在皇權和神權的雙重壓力下,接到聖旨的人無人敢於違抗。
就在11月14日當天,劉承佑就下令將汴京城北防禦郭威的大軍全部撤了回來,汴京城對於郭威已經完全不設防。
而且下旨將郭威家屬保護起來,為表誠意,還將郭威和柴榮的長子派人送到郭威軍中。
段宇鍾相信,以郭威的為人和對於軍隊的控製力,在見到如此誠意之後,當能很好約束亂軍,靜待結果。
其實當段宇鍾以神靈身份宣布要禪讓給郭威後,戰爭就已經停止了。
然後在中軍帳中,郭威、柴榮還有手下的李重進、趙匡胤等大將一直在“開會”。
雖然莫衷一是,但有一點共識,那就是不能再打了。
除了神靈的威力之外,郭威現在再打仗,已經沒有道義優勢,恐怕將士們就算不怕神靈,也不會聽令了。
坐在主位的郭威一言不發,臉上卻有些火辣辣了的。
段宇鍾的神諭將他爭奪皇位的私心表露無遺,但他走到這一步也完全生不由己。
若非劉承佑逼迫,他也不會起兵造反。而既然起兵了,劉承佑又這麽不禁打,為了平定天下,更為了自己身家性命;
他即便以前真的沒有想過要當皇帝,這時也要將皇帝之位控製在自己手裏才行。
而最安全的做法,莫過於自己當皇帝,在這五代亂世,這種情況大家都很習慣了。
就像有位武將說的:“皇帝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耳!”
但沒想到,快要攻進開封時,卻出現了這種神轉折,神靈親自下凡,說要三日後讓劉承佑將皇位禪讓給他。
雖然這位神靈揭開了他的私心,但也親口肯定了他的天命,對此,郭威還是很感激的。
不過,在召集眾將議事時,事關大家身家性命和前途命運,盡管出現了神靈,大家還是沒有百分百聽從。
甚至還有人質疑,這是不是劉承佑搞出的緩兵之計。
一向果敢善斷的郭威,麵對這種從來沒有出現的情況,也首次遲疑不決,隻是下令停止攻擊,謹守營盤。
然後,震撼性的消息不斷傳來。劉承佑撤了軍隊,還送來郭威和柴榮的長子,麵對如此誠意,郭威終於決定,接受神諭和聖旨,按兵不動,靜待三日後的結果。
反正就算是緩兵之計,諒他們三天內也搞不出什麽名堂。
段宇鍾相信郭威能控製住自己的軍隊,但對於開封城內的軍隊,他卻有些不大放心。
於是,就在當天,他又宣布了許多震撼性的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