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段宇鍾就壓下了這種想法,因為他畢竟已經在夢中當過了前世的三次皇帝了。


    而且曆史係出身的他,更是知道當皇帝不可能隻是聽聽百姓喊“萬歲”那麽風光,那麽舒爽的。


    大部分時候,要麵對各種國事政務,要麵對此起彼伏,永無止息的內外敵人。


    段宇鍾自問不是那種渾身都是心眼的政治和權鬥高手,他前世今生都沒有這方麵的天賦。


    也不是那種“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的人。


    他前世今生都頗有些與世無爭的思想,以他這種心性,當一個小官尚且夠嗆,何況是一國之君。


    他很清楚,麵對馮道這種人精,麵對郭威柴榮、趙匡胤這種亂世豪傑。


    要是段宇鍾沒有法寶依仗,沒有神通法力,獨自穿越過來,即便有一些先知優勢,多一些知識和見識。


    以他這種心性,在這樣的亂世中,馮道和郭威等還是他無法攀越隻能仰視的高峰。


    他甚至可能在亂世中活得很落魄,反倒是太平盛世中可能更容易出頭一些。


    而他現在傲視群雄,決定一國一朝命運,讓人山呼萬歲的快感,隻是他憑借法寶威力和昊天上帝眷顧,以及之前的積累而造成的暫時現象。


    他不可能一直用神通法力治國,不可能一直從現代調集物資供養這個時空。


    天地運行各有各的規律,東方早在三千多年前,就有隔絕仙凡往來的“絕地天通”。


    後來,劉伯溫更是斬斷龍脈,讓凡間連修煉都困難。


    西方也有“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名諺。


    可見就像任何一個原住民占多數的殖民地終將獨立一樣,凡人也本能地想擺脫神靈的束縛,而且他們都成功了。


    就算政教合一的古代阿拉伯帝國,治國也更多是按照世俗規律來,不可能一直用些神靈手段。


    更何況段宇鍾還體會到了修道的快樂和優勢,就更加不會眷戀世俗權勢富貴了。


    所以,盡管有刹那迷失,但段宇鍾還是很清醒,對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還是看得清清楚楚。


    他既定的禪讓給郭威的決定根本沒有反悔。所以第二天,在段宇鍾神魂的控製下,劉承佑再次使用神諭兼聖旨的手段封郭威為宋國公;


    第三天晉其為宋王,加九錫。他不但廣而告之,還舉辦了盛大的儀式,這些舉措皆打消了馮道和郭威等人的疑慮。


    第四天,也就是原定的三天後,正當馮道還覺得時間太倉促,什麽都沒有準備好,隻好一切從簡的時候。


    開封南郊突然出現了一個按“一比一”的比例複製後世京城天壇圜丘的建築。


    圜丘前麵還有一個用花崗岩石磚鋪就的有幾十萬平米大的巨大廣場。


    甚至周邊還出現了幾萬顆幾百年樹齡的古柏,使整個原本很荒僻的開封南郊瞬間變成了威嚴肅穆的祭天之所。


    雖然開封百姓對於這些天不斷出現的神跡已經很麻木了,但親眼看到這個漢白玉製造的規模宏大而又精巧的建築突然出現,心裏還是異常震動。


    如此,有了豪華莊嚴的祭天場所,就省了馮道大部分的工作。


    然後,早上巳時(上午10點到11點),內裏(芯子)是段宇鍾的劉承佑就率領文武百官和三千軍隊,十幾萬看熱鬧的百姓趕到祭天現場。


    這時候,新封的宋王郭威已經穿上盛裝,率領三萬大軍在那裏等候多時了。


    早在加封郭威為宋國公的時候,段宇鍾就以神靈的名義賜給郭威的幾萬大軍很多物資,包括布匹。


    如今,郭威精選出來的三萬大軍,全都穿上趕製出來的新衣服,在圜丘前麵的廣場上排成方陣,顯得更加雄壯!


    感受著身後的三萬整齊劃一、萬眾一心、如臂使指的虎賁,郭威心裏也不免有些自得。


    這些天他用心拉攏將士,進一步整頓紀律和排練陣型,也未嚐不是潛意識中向劉承佑示威的心裏在作祟:


    “你不就是走了狗屎運得了神靈眷顧嗎,否則麵對我的大軍,你什麽也不是!”


    段宇鍾似乎感受到了這種無聲的示威,他靈機一動,然後眾人隻見“劉承佑”泰然自若、龍行虎步地獨自走向郭威大軍陣前。


    並且他一邊檢閱軍隊,一邊發自肺腑地說:“將士們,你們辛苦了!


    你們踏冰臥雪,餐風露宿,赴湯蹈火,為了保家衛國,為了百姓的安定生活,隨時拿命去拚。


    但很多人不理解,罵你們是兵痞。誠然你們當中也有一小撮害群之馬軍機敗壞、燒殺搶掠,但軍人,是老百姓的子弟兵,是國家的柱石,是朝廷的血肉長城。


    誰要是看不起軍人,誰要敢歧視軍人,那必將自取滅亡!


    我相信,同為軍人出身的宋王郭威,一定會理解你們的疾苦,一定會善待你們的。


    他會賞罰公平,他會分給你們至少能夠養活家小的勳田,你們傷了給你們找最好的大夫,用最好的藥醫治。


    你們如果不幸殘廢了,朝廷會養你們一輩子。如果不幸犧牲了,朝廷會給你們足夠的撫恤,讓你們的家人衣食無憂。


    還會將你們供奉進忠烈祠,讓後人一直記得你們的功勳。


    但你們也要拿出軍人的榮譽來,平時苦練殺敵本領,戰時奮勇殺敵。


    並且絕不將武器對準百姓,也絕不內鬥,刀鋒一直對外,殺向契丹,殺向胡虜,你們能做到嗎?”


    段宇鍾的聲音清晰洪亮,不用任何擴音器,都能清晰地傳播到幾十裏以外。


    而且飽含深情,他的話音剛落,“能——”將士們的聲音就立刻直衝雲霄。


    就連戎馬一生的郭威,這一刻也將自己帶入了軍人角色中,心裏隻覺得,要是朝廷真的這樣對待咱軍人,誰還吃飽了撐的去造反啊?


    但也有明眼人看出來,郭威示威不成,反被“劉承佑”將了一軍,“劉承佑”這個馬上要下台的皇帝,盡說些口惠而實不至的話收買軍心。


    但郭威上台後可沒有那麽輕鬆,這就像現實中,很多在野黨口號喊得震天響,但一上台後,還不是跟從前一樣,甚至還不如。


    君不見孫大炮上台前狂言要修十萬裏鐵路,可結果呢?????


    甚至有人懷疑“劉承佑”是不是居心叵測,還想著今後複辟。


    而實際上,當事人中,郭威被“劉承佑”真誠的充滿感情的話語感動了,把自己當成一個軍人,跟著士兵們一起歡呼。


    段宇鍾則沒有想那麽多,他純粹是看到排列整齊的軍隊,就想去過一把閱兵的癮。


    要是在他未獲奇遇之前,他連夢都夢不到。當然,他作為神靈還給百姓送東西,因此提高了佛教傳教的成本。


    他之前下的改善民生的聖旨和對軍隊的許諾,給大宋後來的皇帝增添了很多壓力,這些“瑣事”,以他現在的心性,全然沒有考慮過。


    至於陰謀神馬的,某些人真得想多了,要不然怎麽說:“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呢?


    然後,段宇鍾走到哪裏,哪裏就是一陣“萬歲”的呼聲。


    段宇鍾幾句話就讓郭威的大軍心甘情願地山呼萬歲,這其實一點都不稀奇。


    就比如說後世國家領袖檢閱三軍,一般隻有兩句話,“同誌們好,同誌們辛苦了!”


    有人可能對這兩句話早已無力吐槽了。但就是這兩句話卻能讓三軍將士精神激動,熱血沸騰。


    要是換個普通人上去,說得再怎麽天花亂墜,看這些如狼似虎的士兵們鳥你不?


    而段宇鍾現在是以“劉承佑”這個後漢皇帝的身份來檢閱軍隊,心裏還是有些小得意的,誰能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夠檢閱三軍?


    他這個位置在以前的五代亂世中,倒也尋常,因為皇帝頻繁更換,皇帝早已沒有什麽威信了。


    但“劉承佑”有神靈附體過,又有段宇鍾那種溝通昊天上帝、日月星三光,還有龍氣護體的氣勢。


    加上當過皇帝,又是‘老天爺’的化身。雖然決定了不長久當皇帝,但暫時扮演皇帝角色,卻能夠真正一言九鼎,言出法隨。


    比皇帝還更像皇帝,所以別說他這些話雖然直白無文,但至少說道將士們的心裏去了。


    就算他隻是隨便喊兩句,也一樣可以用氣質感染將士,讓他們山呼“萬歲!”


    但這也可能是他們最後一次叫萬歲了。


    因為禪讓儀式就要開始了,“劉承佑”檢閱完三軍後,就自然而然地伸出手來,拉著郭威的胳膊向著圜丘上麵走去。


    郭威稍稍一愣,也就跟著“劉承佑”走了。到了這種地步,他已經對於那個神靈和“劉承佑”的誠意和用心毫無懷疑。


    正式進行禪讓時,馮道這三天幾乎不眠不休,帶領許多官員翻遍史書,引經據典製定的禪讓禮儀幾乎全部都被段宇鍾改得亂七八糟。


    首先就是祭天場地的變化,讓許多儀式不再適合,然後,到了祭天場所,“劉承佑”又信步走去檢閱三軍。


    之後,“劉承佑”拉著郭威走上圜丘之後,就更是段宇鍾自己自由發揮的時候了。


    如此種種,已經完全徹底地脫離了馮道等人耗費無數心血製定的祭天劇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身帶著傳國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荒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荒真人並收藏隨身帶著傳國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