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亂世之所以皇帝如同走馬燈一般變幻,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沙陀族的養子製度,還有唐末一來武夫橫行,不受約束。


    導致政變頻仍,53年中換了五姓十三個帝王,平均四年換一個。


    後來的北宋史家歐陽修等提起五代亂世,都是以“嗚呼”開頭的。


    而五代亂世皇位更迭頻繁,還有氣運和神靈方麵的原因。


    晚唐以來,藩鎮割據,武人亂政,殺戮過重,業力怨氣、煞氣太重,導致武人當政的各個朝代和皇帝氣運都很低。


    這些皇帝並非無才無德,但都皇天不佑,鬼神不親,要麽橫死於戰場,要麽死於政變殺戮,要麽病死。


    而且人心崩壞,道德淪喪,理智稀缺,個個都殺紅了眼,無有止息,以殺戮取天下,又企圖以殺戮解決一切問題,結果惡性循環。


    儒教、道教、佛教也不斷參與扶龍庭,導致世道更亂。


    而現在段宇鍾讓世人知道郭威這一朝不會再犯前代錯誤,會對郭威這一朝更加有信心。


    曆史上,是劉承佑殺了郭威子嗣,讓他別無選擇,


    但同時也殺了柴榮已經十歲的子嗣,導致後來出現孤兒寡母被趙匡胤篡位。


    而現在,段宇鍾彌補了這一點,他本來也有些顧忌,但想到以郭威和柴榮的人格以及父子之間的感情;必定不會有什麽芥蒂。


    而且他自從獲得了帝王記憶和陽明心學精髓之後,一向信奉隻要心地光明,其他幹什麽都可以。


    而且,柴榮至少比趙光義靠得住,他們的父子感情也比趙氏兄弟的兄弟感情深厚得多。


    而段宇鍾定的年號也讓百姓都知道郭威是有天命的。


    而且最勁爆的是,他將已經隨著李從珂自@焚而已經消失十幾年的傳國玉璽傳給郭威。


    這是天大的祥瑞,也是郭威獲得天命的最佳證明。


    馮道詩中寫過:“須知海嶽歸明主”,看這架勢,的確是中原龍興,明主已經出世的征兆。


    老百姓不懂這些,可是,有些還在用老眼光看問題的人覺得郭威和柴榮明明都是夭折之象(至少不夠長壽),不像是明主啊!


    馮道有些糾結,其他夜觀天象、關注朝政的,諸如陳摶、呂洞賓、漢鍾離等道士、神仙,布袋和尚等和尚、菩薩佛陀,也很納悶。


    但由於這個時空昊天上帝更為強大,人皇傳承又一向是昊天上帝和儒教自家的份內之事,所以他們即便再納悶,也不敢輕舉妄動。


    不過,開封城內的和尚道士倒是因此越來越多。


    但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提,且說段宇鍾將傳國玉璽傳給了郭威,也大大增長了新朝的民心河氣運。


    普通百姓不懂太多道理,他們隻知道郭威既有神仙欽定,又獲得失蹤十多年的傳國玉璽,肯定是天地鬼神護佑的。


    “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因此天心即人心,當百姓都很看好郭威父子時,新朝氣運就開始大漲。


    當然,段宇鍾傳給郭威那個傳國璽不可能是傳國璽法寶,因為那是段宇鍾的隨身法寶,他不可能留在這個時空的。


    但那個傳國玉璽也不是假貨,而是段宇鍾用小千世界中出產的頂級和田羊脂玉,結合傳國璽法寶的黑矮星材質,製造出來的。


    它看起來與原本真正的傳國璽一模一樣,但卻有法寶特性。


    這個傳國玉璽可以說是傳國璽法寶的一個分身,可以吸收龍氣,而且非常堅固,以後不僅摔不爛,甚至刀砍斧劈,雷達火燒都不可能損壞它。


    他吸收的龍氣可以傳給段宇鍾隨身攜帶的傳國璽法寶。


    而且又可以憑借與傳國璽法寶的感應,源源不斷地吸收混沌元氣補益這個時空。


    即便段宇鍾和傳國璽法寶在任何一個時空,都可以進行。


    所以,給郭威一個傳國璽法寶的分身,可以說是雙贏。


    段宇鍾獲得了源源不斷的龍氣,郭威獲得了穩固無比的天命。


    因為不隻是五代亂世,就算以前的開國帝王,也沒有誰如他一樣能夠獲得神仙親自認可,而且神仙親自為他找回傳國玉璽,為他製定國號,年號。


    段宇鍾覺得,既然是找回了傳國璽,證明郭威有天命,幹脆就將年號定為天命,明年(公元951年)定為天命元年。


    如此,郭威又有傳國璽,又有神仙認可賜福,還有名叫天命的神仙欽定的年號,得國之正,前所未有。


    所以也不擔心會被劉承佑搶了風頭,一時之間,他也升起了雄心壯誌,加上他沒有經曆家人全部喪命的悲痛,沒有受到巨大打擊,身體還很不錯,當十年皇帝也沒有問題。


    就連國號大宋也是有講究的。段宇鍾之所以將郭威的國號定為大宋,是因為曆史上在開封定都的四個朝代中,隻有北宋國祚最長。


    而此時,定都開封雖不是最好的選擇,但也已經是五代亂世和後來的北宋最好的選擇了。


    曆史上,國號製定,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他代表著一個王朝的氣運。


    背後也有許多神靈勢力在角力。就比如米國的兩黨選舉,誰能當上總統,也不是民眾能看到的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是背後有許多複雜的博弈。


    而華夏也是如此,誰能創建一個朝代,哪一族,哪一姓能當上皇帝,背後也有許多神靈勢力在角力。


    沒辦法,華夏包容性太強,融合的勢力太多了。基本上,人間的改朝換代,也就相當於神靈的代言人在前台輪流執政。


    早在兩千多年前,五行家就創造了五德終始說,神靈的代言人輪流執政的說法也初見端倪。


    神靈們能容忍的一朝的最長時間是多少呢?夏商周三代不算,秦朝以後,最多360年。


    隻是實際情況是,很多運隆祚久的朝代都不到三百年,一般一百五十年左右就有一次大變動、大混亂,然後不到三百年就滅亡了。


    不過漢朝有些特殊,劉氏氣運太強,雖然西漢兩百年左右時中斷過一次,但很快光武帝劉秀又創建了東漢。


    東漢一朝,雖然因為劉秀不殺功臣,種下後世子孫出現外戚和宦官輪流專權的禍根。


    但因為皇權中心不停運動,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導致東漢政權的皇帝和大臣、太後等都很不一般。


    曆史上所有朝代都是衰弱之後滅亡,獨獨東漢是還在很強的時候,就因為內部世家軍閥的叛亂而滅亡的。


    因為漢朝國運太強,兩漢加起來都四百多年了。所以早在東漢中葉,許多神靈勢力和世家都很厭煩劉氏一直當皇帝了。


    他們抬出五德終始說,認為每個朝代最多最多三百六十年,完成一個周期,就該下台了。


    但劉氏子孫太過強悍,到了漢桓帝時,還能大破羌人。


    所以,後來道教就讓太平道親自出場,發動黃巾起義企圖推翻東漢,然後,東漢就在鎮壓黃巾起義時軍權失控,最後亡於變成軍閥的世家豪強。


    可見,王朝更迭,背後的確有神靈在角力。而國號的變化,也代表背後神靈氣運和勢力的消長變化。


    曆史上,大宋能夠結束五代亂世,沒有成為短命的第六代。也就說明這一運之中,代表商朝後裔的宋朝背後的神靈勢力和氣運比較強大,當有一朝之運。


    段宇鍾提前將國號定為大宋,也是順應這個大勢的省力做法。


    隻要國號是宋朝,皇帝不管換成郭家、柴家還是趙家,對於神靈都區別不大。


    不過,因為人的性格、氣運、命格,段宇鍾覺得,最終皇位可能還是要傳到趙家,隻不過,有段宇鍾主持,皇位傳承會很和平有序。


    雖然段宇鍾的前世趙佶也是趙氏子孫,但段宇鍾對於兩度亡於異族的趙宋實在不感冒。


    有句話說:“髒唐臭漢鼻涕宋”,世人對宋朝的印象可見一斑。


    至於現代很多磚家叫獸興起吹捧宋朝的一股潮流。也無非是因為“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


    ----------------------------


    以後周一至周五兩更,周末三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身帶著傳國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荒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荒真人並收藏隨身帶著傳國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