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趙恒率領包括文武百官、樂師畫工、藩國使臣、宗室勳貴、朝廷義民等的幾千人的正式封禪隊伍,在1008年農曆11月1日,恰好也是冬至節這天出現在玉皇頂(此時還叫作太平頂)時。


    趙恒、段宇鍾(曹利用)都有一種“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誌。


    而熟知曆史的文官大臣們,則仿佛看到了漢唐盛世的再次降臨,心裏也是異常激動。


    史載:“麟德二年(665年)十月,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後率內外命婦,封禪車乘連綿數百裏,隨行的還有突厥、於闐、波斯、天竺國、倭國、新羅、百濟、高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大宋雖然沒有唐朝那麽大的疆域,那麽多的藩屬國,但如今也有契丹、黨項、吐蕃、高麗、大理的使臣、酋長,也初步具備了萬國來朝的資格。


    能夠趕上這種盛會,此時他們心裏隻剩下自豪和激動,原有的一點抵觸心理徹底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段宇鍾也是異常激動,因為這一切都是因為自己才製造出來的。


    沒有他的穿越,大宋簽訂了澶淵之盟,此後就放棄了對於發展武力的信心,一直窩窩囊囊。


    雖然經濟文化發展得還不錯,但卻將曾經擁有漢唐雄風的漢民族改造成文弱不武的大肥羊。


    而曆史上趙恒的那次封禪也隻是一出自欺欺人的鬧劇而已。


    但現在,一切都改變了,這種創造曆史的感覺,讓段宇鍾深深迷醉。


    之後,趙恒君臣參照唐高宗的做法,派人在山下南方四裏處建圓丘祀壇,上麵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


    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麵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11月4日,趙恒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11月5日登上玉皇頂,在“登封壇”封玉策、並祭告上天。


    11月6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每次祭祀時都是趙恒行初獻禮畢,曹利用升壇“亞獻”。


    雖然很多大臣不服,認為曹利用沒有資格,但無奈,中秋節那天的祥瑞,上天指定曹利用參與封禪,他們也沒有辦法,隻能暗中羨慕嫉妒恨了。


    11月7日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改乾封縣(今日泰安)為奉符縣。


    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


    詔王旦撰《封祀壇頌》、王欽若賺《社首壇頌》、陳堯叟撰《朝覲壇頌》。但比曆史上多了一點,趙恒還讓王旦撰寫了他自己的功績,同那三篇頌文一起勒碑刻銘。


    封禪的整個大致流程就是這樣,不過,有了段宇鍾的參與,表麵還是這一套,與過往曆史上的封禪也無本質不同,但實質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原本封禪的實際意義是表示帝受王命於天,向天告太平,對佑護之功表示答謝,當然更要報告帝王的政績如何顯赫。


    封禪的具體儀式富有象征性。班固說:“故升封者,增高也;下禪梁父之基,廣厚也;刻石紀號者,著己之功績以自效也。


    天以高為尊,地以厚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報天,附梁父之阯以報地,明天地之所命,功成事遂,有益於天地,若高者加高,厚者加厚矣”。


    總之,封禪的種種目的與象征,都包含著一層更為深潛的意識:溝通天人之際,協調天、地、神、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精神意誌與外在行為的和諧統一。


    隻不過,在華夏古代,自從商周之際的封神之戰過後,神與人越來越不相交通。


    曆代帝王封禪泰山,天地鬼神倒是接受了帝王們的祭祀、禱告了。


    但沒有聽說那個帝王獲得了天地鬼神的直接回應,倒是都消耗了很多王朝氣運。


    秦始皇和胡亥都封禪泰山,但秦朝二世而亡。也許是因為自從周成王封禪泰山過後,泰山寂寞了近八百年才等到秦始皇再次封禪。


    而且是作為大一統帝國的第一次,所以氣運消耗特別大。


    而後,西漢漢武帝、東漢光武帝兩代帝王封禪後,華夏陷入魏晉南北朝的分裂亂世四五百年。


    唐高宗和武則天、唐玄宗才相繼封禪,之後又是近三百年,才有宋真宗的封禪。


    而曆史上,宋真宗的封禪十分勉強。宋真宗之後,就再也沒有哪個帝王封禪了。


    康熙和乾隆雖然多次去過泰山,但都隻是祭祀,而沒有封禪。


    可見封禪不是隨便哪個帝王都玩得起的。段宇鍾親身參與後,對這一點就深有體會了。


    在這曆史七天的封禪過程中,段宇鍾的心神自11月1日那天登上玉皇頂之後,就漸漸融入了昊天元氣海中。隻留下曹利用的皮囊跟著禮官機械地做各種禮儀動作。


    他先是讓自己識海中的昊天陽神溝通這個時空的昊天上帝,很快明白了封禪的真正實質。


    都說神是由人造的,在華夏這種宗教氛圍不夠濃的國度更是如此。


    華夏的神靈其實自從封神一戰之後,就再也無法直接幹涉人間的治亂興衰和凡人的活動了。


    隻能間接影響,正所謂信則有,不信則無。雖然神靈依然有影響自然現象、製造五行災異、左右個體吉凶禍福的能力。


    但如果凡人徹底不信,神靈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總之,凡人離開神靈也可以活得好好的,比如後世的無神論大行其道的紅朝。


    但神靈卻很需要凡人的信仰、香火、氣運。而曆史上很難得出現一次的封禪泰山的大戲,也是一次天地鬼神瓜分王朝氣運的一次狂歡盛宴。


    明了這一點,作為這次封禪大戲的主要組織策劃者,栽種“果樹”的人,在“果實”成熟的時候,自然有資格摘取最大最好的“果子”。


    而以段宇鍾、時空道尊、昊天上帝三“人”的實力,也有能力摘取這些“果子”。


    而且,本來曆史上,每次封禪泰山,得利最大的都是昊天上帝、後土娘娘和泰山神。


    之後才輪到其他鬼神和道教教派氣運。而現在,段宇鍾他們三“人”強勢出場,其他“人”自然無法爭鋒。


    所以,段宇鍾很快讓昊天上帝、時空道尊以及自己的神魂神霄道君在虛空中正位,接受趙恒君臣的朝拜祭祀。


    雖然之前段宇鍾三“人”也可以通過傳國璽法寶複製吸收大宋氣運,但這與趙恒以皇帝至尊主動賦予的性質不同。


    趙恒以人皇至尊封賜的氣運更加濃厚,更加精純,還有萬民的精純信仰之力。


    於是,11月4日開始,隨著趙恒君臣的朝拜祭祀,在神靈、修士眼中,大宋的氣運和龍氣如同大漠之上筆直的狼煙,如同神龍一般通天的氣柱不斷升入天空,源源不斷地被段宇鍾他們吸收。


    與此同時,神州大地的地脈靈氣也不斷向泰山匯聚,並且源源不斷地被傳國璽法寶和法寶中的山河社稷圖吸收。


    就連泰山下麵的陰間,其中的鬼魂、陰氣也沿著泰山下麵的一處凡界進入陰間的入口通道,源源不斷地湧入傳國璽法寶空間中。


    隻不過,與以往的封禪不同的是,段宇鍾因為擁有混沌元氣,吸收多少龍氣、氣運、地脈靈氣,就會複製轉化多少。。


    到最後,大宋的氣運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了一倍以上。而且,段宇鍾及傳國璽法寶以泰山為樞紐,溝通五嶽四瀆,以及其它各大名山大川。


    並溝通天上日月星辰,不停地將混沌元氣轉化為地脈靈氣。


    段宇鍾這個人從不吃獨食,這次,他同樣聯合了佛教和道教,尤其是更擅長控製日月星辰,也更擅長轉化各種元氣的道教天庭。


    所以,這次封禪,對於大宋君臣子民來說是一次盛會,對於天上的神仙來說,也同樣是一次巨大盛宴。


    於是,仿佛是呼應趙恒君臣的封禪祭祀一樣,這幾天,泰山周邊,乃至整個大宋朝疆域內,日月星光大盛,天空不時飄灑靈雨。


    全國各地,嚴冬開花,枯木逢春、竭水湧泉的異象不勝枚舉。卻是太上的諸天星鬥,九曜元辰的星君,地上五嶽四瀆、各大名山大川的山神土地、水神也跟著全力轉化混沌元氣。


    並且幫助趙宋化解煞氣,調理風水,重新安排鬼神。真正達到了封禪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隨身帶著傳國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荒真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荒真人並收藏隨身帶著傳國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