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看看,沒人。</p>


    右看看,也沒人。</p>


    李臻下意識的低頭,目光落在了自己手裏的幹肉上麵。</p>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嚐無誨焉。”</p>


    所謂的“束脩”,說的就是孔子收徒,隻要學生送上幹肉,他就不會不給予教誨。</p>


    而眼下這幹肉送到了自己麵前……是啥意思啊?</p>


    李臻自認為自己是道士,所以壓根就沒往別處想。</p>


    正兒八經的道士收徒,是需要奏表書符,弟子宣誓,師父訓戒等等,肯定不會如此草率。</p>


    而送幹肉收徒是儒家孔聖人留下的規矩。</p>


    應該不是拜自己吧?</p>


    那麽問題來了……不拜自己,給自己這幹肉幹嘛?</p>


    他不解。</p>


    不過別說他了,連成玄英也有些懵,呆呆的看著師叔……</p>


    師叔不會是讓我……拜他吧?</p>


    如此年輕,師叔卻喊他前輩,難不成輩分比師叔還高?……那豈不是……和師祖是一個輩分的?</p>


    我要是拜了他,那還怎麽喊師叔你師叔?</p>


    一大一小倆人都懵了。</p>


    可袁天罡卻輕輕的推了一把道童:</p>


    “還不快拜。”</p>


    “……?”</p>


    在李臻疑惑的目光下,道童雖然發蒙,可卻因為剛才師叔的一番話而未有違背,被推了一把後,他也顧不得那麽多了,膝蓋一彎就要跪。</p>


    可跪到一半卻跪不下去了。</p>


    一個金光組成的光球已經托住了他。</p>


    “不是,你等會。”</p>


    李臻皺起了眉頭:</p>


    “敢問天罡道長,莫不是……找錯人了?”</p>


    “回前輩。”</p>


    袁天罡頗有些謙遜的味道,哪怕比李臻歲數大,可身段依舊很謙卑:</p>


    “並無。貧道這次來尋的,便是前輩與那位玄奘法師。”</p>


    “……”</p>


    看著李臻那皺的越來越緊的眉頭,袁天罡卻一把攙扶起了道童,說道:</p>


    “前輩,不知可否入內詳談?”</p>


    “……”</p>


    李臻是真猜不出來這位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p>


    可看著他那平和的目光,又看了看那唇紅齒白的道童,最終,他點點頭:</p>


    “好。”</p>


    ……</p>


    院內,就著剛才泡好的半壺茶,給倆客人一人倒了一杯後,李臻指著桌子上的幹肉與青果:</p>


    “天罡道長,明人不說暗話,還請說明來意。”</p>


    雖然明知道這位是袁天罡,可剛才那一出不知道怎麽唱的戲,還是讓李臻升起了一絲防備之心。</p>


    總覺得不太對勁。</p>


    而袁天罡也不瞞著:</p>


    “回前輩,貧道自龍門山而來。”</p>


    “!”</p>


    順著李臻驚訝的眼神,他點點頭:</p>


    “正是奉師命,前來與崔氏溝通龍火一脈之事。”</p>


    “……敢問道長師承是……”</p>


    “家師道玄真人。”</p>


    “……”</p>


    好家夥。</p>


    國師的徒弟?</p>


    又一個國師的徒弟?</p>


    ????</p>


    在李臻那古怪而震驚的眼神中,袁天罡卻並未就這件事多聊,而是一指一旁規規矩矩站著的道童:</p>


    “而此次出行,貧道隻帶了我這師侄一人來此,為的,就是想讓我這師侄拜得道長與法師門下。”</p>


    “你先等會……”</p>


    見他越說越荒唐,李臻忍不住打斷了他。</p>


    一雙眼睛就跟看神經病一樣看著這中年道人:</p>


    “拜我?”</p>


    “是。”</p>


    “還有玄奘?”</p>


    “正是。”</p>


    “拜倆人為師?”</p>


    “是。”</p>


    “一個和尚一個道士????”</p>


    “正是。”</p>


    “大哥你瘋了?”</p>


    他下意識的張大了嘴,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麽。</p>


    就聽袁天罡解釋道:</p>


    “前輩,此中緣由還請允貧道細細道來。”</p>


    “呃……”</p>


    “我這師侄,乃是孤兒。於三年前,被我一位師弟自一村落所救,帶上山來。我初見他時,算準他與我有緣,便帶回了修行之處。可這孩子的命格之中,卻隻有師徒之緣無有師徒之實,故而這麽多年我便讓他以師叔相稱。而今日來訪,亦是並非拜師父,而是老師。拜前輩與玄奘法師為師,於貴門之下修習道理,鑄身己用。“</p>


    “……”</p>


    李臻下意識的看向了這個道號為玄英的道童。</p>


    這孩子眼光清澈,隱隱能看出一道內斂的金光存於眸中。</p>


    顯然,他已經是一名修煉者了。</p>


    那麽……問題來了。</p>


    自己會啥?</p>


    和光同塵?不能教,教了二師父得活剮了自己。</p>


    金光咒?李臻不信龍門山的人不會。</p>


    護法?……他都搞不清這護法是咋來的。</p>


    他能教啥?</p>


    順著疑惑,他納悶的看著袁天罡:</p>


    “道長覺得我能教他什麽?貧道所會的術法就那麽幾樣,皆是道門之中品階低微的普通道術,而若論起來道經研習,貧道真說起來不過是一介小小的納衣弟子,哪怕不是師父隻是老師,又何德何能敢言?”</p>


    誰知袁天罡卻搖搖頭:</p>


    “若修道法道經,龍門山自然是最好的去處。可晚輩想讓玄英學的,卻不是這些。不然直接傳籙授法即可,又何必以儒門之禮呈於前輩?”</p>


    儒門……?</p>


    李臻又把目光落在了桌上幹肉處。</p>


    自己身上……有什麽可以以儒門弟子禮進承的麽?</p>


    答桉是有的。</p>


    說書人憑什麽敢自稱先生?</p>


    便是如此。</p>


    說書先生雖不敢高台教化,但至少是在勸人向善,此舉暗合儒家之道,故可自稱先生。</p>


    啥意思?</p>


    袁天罡這是讓……我教他說書?</p>


    想到這,他的心頭起了一陣波瀾。</p>


    如果要是別的,那估計他肯定會搖頭拒絕。</p>


    一來是掂量的清自己的斤兩。</p>


    收徒這種事情,別管是老師還是師父,都是為人師表的活,不敢亂來。</p>


    誤人子弟,便是最大的過錯。</p>


    所以,他自認為德不配位,不敢應承。</p>


    可要是說書……</p>


    實話實說,他是真的心動。</p>


    倒不是說想做所謂的“說書人祖師爺”,而是單純的一種……替祖師爺傳道,後繼有人的使命感。</p>


    因為,當初他的師父就是這麽傳授給他的。</p>


    而來到大隋之後,他書也說了,銀子也賺了,卻唯獨沒遇到什麽想要拜他為師之人。</p>


    雖然說書先生收徒,也要謹慎,都有一個觀察考核期,來查看其心性品質。而早年間被徒弟傷過一回的他更明白這個考核期的重要性,所以尤為慎重……</p>


    </p>


    但卻並不代表他不想收徒。</p>


    這也是為什麽在洛陽時,柳丁和他忽然說想要跟他學本事,在聽到了對方不是要學說書,而是要學修煉一途後,他會失落的原因。</p>


    他在骨子裏,仍然覺著自己就是一個江湖落命之人。</p>


    身背手藝,替師傳道,傳承後代。</p>


    這是每一個說書人的責任。</p>


    難道……袁天罡是要給自己送來一個徒弟?</p>


    學說書的徒弟?</p>


    他的注意力緩緩落在了這模樣最多七八歲的道童身上。</p>


    是不是修煉者或者幹嘛的已經不重要了,他此時此刻更想看看這孩子的口齒是否伶俐,清楚……</p>


    所以,他有些心動。</p>


    可心動之餘,不可避免的,又有幾個疑惑冒了出來。</p>


    按照道理來講,倆人應該八竿子打不著的吧?</p>


    怎麽就會忽然找上自己了?</p>


    袁天罡圖的又是什麽?</p>


    對方是國師的弟子,如果真心喜歡這孩子,哪怕沒什麽師徒之緣,可安排飛黃騰達也不是難事吧?</p>


    怎麽偏偏還要帶出來跟著自己遭罪?</p>


    越想越疑惑,他忍不住問道:</p>


    “那道長到底想讓這孩子學什麽呢?跟我學……給人家說故事,可對?”</p>


    “對,也不對。”</p>


    袁天罡搖頭:</p>


    “和前輩學什麽,或者前輩教什麽,並無幹係。同樣如此,能從玄奘法師那學到什麽,也是玄英自己的造化……至於為何如此說,晚輩隻能說,晚輩粗通相術,推演之時,看到了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有好,也有壞。貧道孑然一身,不舍外物,可唯獨與這孩子有半段師徒之緣,心有牽掛,舍不得讓他隨波逐流。而前輩與法師皆乃大智大悟大澈大淨之人,玄英這一生命數的最優解,晚輩所能推算的極限,便在二位這裏。這是其一。</p>


    其二,不瞞前輩,晚輩與前輩在龍門山時,曾有過一麵之緣。雖當時不敢妄用相術,可這幾月每每便可在冥冥之中得到些預示,皆與前輩有關。但這些預示混亂,不可解、亦不可言。隻能說……若前輩心有顧慮的話,那麽,晚輩欲以一位與前輩息息相關之人的命數之言,交換前輩護佑玄英命運之情。“</p>


    “呃……”</p>


    聽到這話後,李臻第一反應是愕然。</p>


    但第二反應卻是搖頭:</p>


    “那到不用……”</p>


    袁天罡一愣……眼裏有些意外。</p>


    可李臻想的卻很簡單。</p>


    收徒不是交易。</p>


    雖然他也不知道袁天罡在說什麽,可卻不願意讓這件事中間摻雜了利益紛爭。</p>


    況且,人家說的也挺明白了。</p>


    曆史上袁天罡的卜算能力就很出名,雖然不知道他推算出了什麽,可如果這孩子的命運多舛,唯有跟在自己身邊才能改變……那他也願意。</p>


    前提是這孩子無論是心性還是人品,都符合一位勸人向善的說書先生該具備的美好品質。</p>


    前路君子可不爭。</p>


    卻不可不修身自持。</p>


    他承認,他心動了。</p>


    目光再次落在了這道童身上。</p>


    興許是模樣可愛?</p>


    又或者是這孩子那份上人見喜的特質?</p>


    又或者是那雙靈動的眼睛……</p>


    還別說,袁天罡解釋完了緣由後,李臻心裏對這孩子的好感還真就越來越多了。</p>


    想了想,他同樣用一種溫和的語氣問道:</p>


    “你可會背書?”</p>


    “……”</p>


    道童先是看了一眼麵露鼓勵之色的師叔,接著才點點頭:</p>


    “弟子……識字讀寫皆會一些。平日師叔亦會讓弟子讀書默背,皆為《道藏》經書,算經易學。不敢說都懂……但都背下來了。”</p>


    “哦?”</p>


    李臻眼前一亮,問道:</p>


    “那能不能背一篇給我聽聽?”</p>


    聽到這話,道童又看了一眼袁天罡後,稚嫩而清脆的聲音在院中響起:</p>


    “一卦,乾:元亨利貞。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再田……”</p>


    大段大段的《易經》一字不差的脫口而出。</p>


    而李臻的眼睛則越來越亮。</p>


    口齒伶俐,思維聰敏,最關鍵的是……能說會道中還夾雜著一份謙虛。</p>


    這孩子……</p>


    可以啊。</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隋說書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是老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是老狗並收藏大隋說書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