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呼應這一詞匯不單單是運用在文學作品之中,在音樂之中也時常用到。


    《梁祝》全曲的最後並非是結束部,而是重現部,重現的是呈現部的主題部分。


    竹笛悠揚的旋律再次傳來,塑造出了一股隻有我國人民能夠理解的理想仙境!


    意境在這一刻得到了升華,整首曲子在這一刻充斥著浪漫主義色彩,將一個普普通通的民間故事在這一刻推向了至高無上的地步!


    也將這出悲劇的悲憤推上了一個至高點,更帶有著我國勞動人民特有的想象力!


    二胡的主題部分依舊纏綿悱惻,卻也依舊哀傷難耐。


    這股讓人驚顫的悲傷情愫,並沒有因為旋律的變得溫順而減輕分毫。


    隨著故事的巨大壓力和之前的感情塑造,在此時此刻,即便再如何剛硬的情緒也繃不住了。


    淚水沿著觀眾們的臉頰滑落,他們此時已經被這首音樂所影響,帶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精神狀態。


    二胡如歌般的旋律癡纏者、縈繞著,在首都音樂廳之中飄蕩著,仿佛那兩隻穿越曆史的蝴蝶在飄然飛蕩。


    樂隊的伴奏也隨著這股意境不斷的拔高,從一點滴零星的伴奏到高聲齊唱的齊奏,整個樂隊在和二胡的協奏之中,完成了它們最為光榮的任務!


    當旋律迎來至高點時,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鈸響,整個樂團奏響了最後的主題部分,宛如天堂...


    高亢如吟的嗩呐。


    激烈亢奮的二胡。


    低沉如訴的提琴。


    溫柔繚繞的竹笛。


    在這一刻,環繞在了一起,如同一個盛大的儀式,將梁山伯與祝英台這一對癡男怨女送入天際。


    最後一小段的二胡聲,纏綿繾綣,又如尾音繚繞,替這首曲子劃上了一個餘韻深遠的句號。


    這種似完未完的感覺,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留白,每個人對於這個故事又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觸。


    這才是屬於我們民族最為偉大的音樂!


    一曲終了,全場起立。


    掌聲轟鳴,人聲鼎沸。


    有些觀眾們哪怕夾帶著哭腔也要呐喊出來,胸腔中一股惡氣似是不吐不快!


    而方大師老眼含淚,顫顫巍巍的站起身來,向觀眾行禮。


    他身為這場音樂的獨奏者,感官更是無以複加。


    不單單是因為這首曲子之中飽含深意的情節安排,更是因為他在這首曲子之中看到了民樂行業之中守舊思想的危害性!


    在漫長的時間之中,民樂一直遵守著古舊的規矩,無法得以寸進,不正是和這首樂曲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一樣嗎?


    祝英台為了對抗這種封建禮教憤然赴死的決心,難道是在影射什麽?


    “莫非沈武寰連這種東西都想到了?”


    方大師情不自禁的看了看指揮台上向眾人行禮的沈武寰。


    此時她臉上的笑容看起來卻又是別有一番深意,即便方大師這種人老成精的人也無法看透分毫。


    台下的觀眾們還沉寂在樂曲之中無法自拔,可那些記者們卻早已經將思維發散開來。


    對於“過度解讀”這個詞匯,沒有人能夠比他們更擅長。


    今天這首《梁祝》在他們眼中看來,並不單單是“第一首民族交響樂”那麽簡單,更多的是標誌著民樂走向台麵的一種訊號。


    他們完全可以從曲子的意境,發散到民樂想要進步,想要突破的決心上麵,而且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一點都不突兀。


    方大師額頭上冷汗都冒了出來。


    之前他的注意力一直放在這首曲子的優秀程度上麵,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問題。


    單靠一首曲子,民族音樂就真的能夠崛起嗎?


    很明顯,這種說法過於理想化了。


    藝術這種東西,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理解,有的人喜歡,有的人卻棄之如糟粕,不可能所有人都對它欣喜若狂。


    可偏偏沈武寰在介紹這首曲子的時候,塑造的確是一種全民喜愛的景象,就連民樂演奏者們都被蒙蔽了。


    其實她真正的深意就是利用曲子之中的意境,來向公眾表達民樂希望合流的決心?


    “真是深不可測啊...”


    方大師此時看沈武寰的眼神都不對了,直到兩人行禮致敬,一切都結束的時候,方大師都大氣不敢喘一口。


    這個沈武寰實在太恐怖了!


    至於沈武寰自己是怎麽想的,那隻有她自己知道了,她現在則忙著做結束致辭,她的話在方大師看來,始終帶有一定的引導性。


    整個劇本儼然在按照她的編撰,向著民樂無法掌控的方向前進著,這一切到底是福是禍,沒有任何人知道。


    方大師唯一知道的事情便是,整個民族音樂在這一刻真是要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了!


    各種深意,洪老爺子自然是看得個門清。


    在音樂結束的那一刻,他也有些情不自禁,但多年為政,豈會在眾人麵前表露情緒,他將那股如同排山倒海般的感情埋入心底深處後,緩緩的說出兩個字。


    “好,好!”


    同樣被這首《梁祝》表現出來的感情和氣魄所征服的眾人,此時也被這兩聲呐喊所感染。


    這其中廖大師是最為驚訝的那個。


    他倒是沒有想到沈武寰可能存在的“深意”,他一心為了民族音樂,見此是這種藝術形式確實能被觀眾所認可,那自然是不勝狂喜。


    更別說,他可是排練的時候,全程跟隨在一旁,其實早已經摸清楚了這首曲子的全貌,但今天登台演出的表現力,卻超越了任何一次完整的排練。


    表演,是為了觀眾所表演!


    沒有觀眾的表演就像是沒有靈魂的軀殼,隻是一個木偶而已!


    所以這種震撼更是深入他的心靈之中。


    不光光是首都音樂廳被這股東風所感,整個祖國的大好河山,也同樣將被《梁祝》一曲席卷。


    這首曲子,必然像沈武寰原來世界那般,發光發亮,甚至走出國門,衝向世界!


    在整個發布會結束的幾天裏,幾乎全國的媒體都在宣傳這首曲子的事情。


    宛如一個盛大的慶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變身古典女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下牡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下牡丹並收藏變身古典女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