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舒靜靜地聽著李昌將宮內發生的事情說完,臉上仍舊掛著淡淡的微笑。李昌卻有些沉不住氣了,喝問道:“父皇已經覺察出孤的心思,開始責罵孤了。子逸怎麽還能笑的出來?”
“話雖然是這麽說。”李昌聽了這幾句話後,稍微寬心了些,但還是道:“可畢竟現在是**時期,大哥剛剛被廢,雍國公就像把女兒嫁給孤。隻要稍微有心之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利害關係。父皇疑心孤,也是理所應當,所以孤覺得日後還是該收斂些。”
“那為什麽父皇今日這樣斥責本王?”李昌見秦舒還是不急不緩地說話,早忍耐不住,催促道:“子逸心中是如何想的,不妨快些說出來,孤可真的是有些心急如焚了。”
秦舒想了想,才道:“殿下覺得是誰向陛下獻計,讓永寧公主詐死,然後使雍國公之女下嫁鮮卑的呢?如果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就不會冷落鮮卑使節這麽幾天。至於其他百官,誰又敢開罪雍國公?”
“你是說老五獻的計?”李昌頓時明白過來,道:“是他不願見到孤迎娶雍國公之女,所以才向陛下獻此計?既討了父皇、母後的歡心,又讓孤失去這麽強勢的嶽父。”說著,李昌不禁冷冷笑道:“難怪父皇說老五這兩年變化很大,這樣一石二鳥的妙計,孤自問還想不出來。”
“恐怕還遠遠不止。”秦舒冷然道:“若隻是討好陛下和皇後娘娘,晉王又何必再冒險讓永寧公主自毀麵容?表麵上是為了防止拓拔雄看破詐死之計,但屬下總覺得晉王還有深意。皇後娘娘病情嚴重,太醫再三告誡不可受激,陛下連日冷落鮮卑使節,不肯將永寧公主下嫁的消息告訴皇後,也正是因為這個。可是現在永寧公主雖然不用遠嫁塞外,但卻被大火燒傷,容貌被毀,皇後娘娘若是知道這個消息,隻怕病情會更加嚴重。屬下說句犯禁的話,殿下試想,如果娘娘有什麽不測,後宮幾位娘娘中,誰更有機會主持中宮?”
“當然是德妃。”李昌剛答出口,隨即省悟道:“德妃乃是老五生母,若是她主掌中宮,對孤可是大為不利啊。”
“不錯。”秦舒接口道:“德妃娘娘雖然隻是皇後的陪嫁侍女,但卻跟隨陛下多年,而且又與皇後親如姐妹。皇後娘娘若有不測,她自是主持中宮的不二人選。子以母貴,倘若真是如此,晉王可又比殿下您多占了一分優勢。”
原本以為太子被廢,齊王賜死後,自己離東宮隻有一步之遙。可是偏偏半道殺出個老五,而且心機如此深沉。李昌不由倒吸了口涼氣,既有些失落,又有些惋惜地道:“想不到老五竟然如此厲害,主意居然都打到了母後的身上。孤以前真的小看他了。”
“這倒也不能怪晉王。”秦舒嗬嗬笑道:“以前太子儲位已定,而且齊王又十分受寵,其餘幾位皇子怎麽能想到還有機會?殿下當初不也是韜光養晦,深居簡出麽?晉王縱情聲色,也不過是自保之道。如今時勢變遷,太子被廢,齊王又被陛下賜死,殿下也生出入主之意,晉王也是皇子,怎麽就不能有爭奪儲位之心呢?”
“不錯,東宮之位,能者居之。”李昌又冷笑幾聲,道:“孤倒要看看老五除了酒色之外,還能有多少本事。”
秦舒笑吟吟地望著李昌,這個曾經隻想當個太平逍遙王的皇子,現在居然已經深深地陷入對太子之位的爭奪中。看來權力這東西,一旦迷戀上,想要放棄可就難了。李昌見秦舒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不禁微微著惱,道:“現在老五已經開始向孤下手了,子逸難道就沒有應對之策?隻是想看孤的笑話嗎?”
李昌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越來越依靠自己了。秦舒很滿意地在心裏點了點頭,然後收斂笑容,問道:“殿下真的要和晉王爭嗎?”
“當然要。”李昌有些奇怪地看著秦舒,道:“當初不是子逸勸孤去爭的麽?莫非子逸領略到老五的厲害,心裏怕了?”
“殿下不必激我。”秦舒淡淡地笑道:“晉王此計雖然一石數鳥,不過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屬下若是所料不差,晉王這次雖然讓永寧公主得以不嫁,但卻未必能討得陛下歡心。”
“哦?”李昌不解地道:“父皇最疼愛的就是永寧,雖然毀了容貌,但隻要能讓她留在身邊,父皇應該不會責怪老五的。”
“屬下指的不是這件事。”秦舒又道:“殿下可知道陛下現在最忌諱是什麽?”不等李昌回答,便繼續道:“雖然說天家骨肉親情淡薄,但陛下也是人,也很疼愛諸位皇子。現在陛下連失二子,怕是再也不願意看到骨肉相爭,互相謀害的場麵。晉王設計讓永寧公主不遠嫁鮮卑,但陛下是明眼人,也能看出讓雍國公之女代替公主出嫁的用意。屬下猜想現在陛下的心中,已經開始懷疑晉王在算計殿下了。陛下之所以要斥責殿下,固然是要提醒殿下不可結黨,但最重要卻是想讓殿下覺得這件事乃是陛下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晉王獻計。因為陛下擔心殿下與晉王之間,會為了這件事而產生隔閡、爭鬥。陛下寧願讓殿下怪他,也不願意讓殿下對晉王心生不滿意,可見其良苦用心,是實在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再為了太子一位,爭的你死我活。”
這一席話說的李昌半響無語,良久才道:“孤確實有負父皇聖恩。”
“所以殿下現在就不要和晉王爭。”秦舒微微笑道:“晉王若越是爭的厲害,就越會失去陛下的寵愛。屬下隻送殿下十個字‘爭即是不爭,不爭即是爭’。何況雍國公之女雖然沒有嫁給殿下,但是遠嫁鮮卑,也絕非雍國公之本意。將心比心,陛下不願意女兒遠嫁,雍國公就願意麽?他若是知道此計乃晉王所獻,必然心懷怨恨,對殿下也是大大的有利啊。”
李昌點了點頭,道:“子逸金玉之言,孤定當謹記在心。”
秦舒想了想,又道:“屬下還有兩件事,殿下若是做了,必然能討陛下歡心。”
李昌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急忙問道:“哪兩件事?”
秦舒緩緩伸出手指,道:“其一,廢太子神智不清,但在太醫的精心治療下,已經大有好轉,隻是與常人比起來,顯得有些癡呆。他雖然被廢,但總是皇子的身份。自從齊王死後,陛下對他多少心懷愧疚。殿下若是能奏請陛下,冊封廢太子一個親王爵位,既能讓陛下稍減愧疚,又能體現出殿下友愛兄長之心。”
“不錯。”李昌連連點頭道:“孤這幾次入宮探望母後。母後提起大哥之事,總是唉聲歎氣,若能給大哥一個親王爵位,母後也會心安些。那麽第二件事呢?”
秦舒又道:“與第一件事如出一轍,皇十子梁王李霸因為齊王之事,受到牽連,不僅削了親王爵位,而且被圈禁在府。殿下若是替他在陛下麵前求情,陛下應該也會開恩釋放。梁王與秦王一母同胞,素來要好,殿下一舉就結好了這兩位親王。而且他們生母容妃,在宮中地位僅次皇後與德妃。日後若是德妃主掌中宮,殿下在宮內也需要有人說話才行啊。”
李昌仔細聽來,不禁歎服道:“子逸這兩件事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卻實在是幫了孤的大忙。這樣孤不僅討好了父皇、母後、容妃、兩位皇弟,便是那些太子和齊王以前的舊屬,也都會暗中感謝孤。孤明日早朝的時候,就向父皇稟明這兩件事。免得時間長了,讓老五搶了先。”
秦舒暗笑李昌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生怕再輸給晉王,不過以晉王的心機,隻怕也會很快想到這兩件事上。秦舒便道:“殿下說的不錯,此事越快越好。時候不早了,屬下先行告退。”李昌想了想,也沒有什麽再要詢問的,便親自送他出門。
次日早朝,李昌按照秦舒的意思,將廢太子和梁王之事上奏。李疆果然龍顏大悅,深讚李昌賢德。並且下詔,冊封廢太子李建魏王,恢複梁王李霸的親王爵位。
散朝之後,李昌又前往內宮,向皇後問安。在宮門口,正好遇到雍國公郭援,才恍然記起,父皇交代“先吹吹風”的差事還沒有辦好。
郭援也老遠就看到了李昌,他這次入京來,確實是專程嫁女兒的。但首先目標,不是李昌,而是曾經深受皇帝寵愛的齊王李吉。當初他在太子案中力保太子,也就是和皇後達成了默契,隻要能保下太子,皇後就向皇帝進言將他女兒嫁給齊王。可世事難料,皇後還沒有來得及說這事,齊王就被皇帝給賜死了。郭援在失望之餘,也不禁慶幸,幸好沒有著急,不然女兒就成了望門寡。
不過女兒已經送到京城來了,郭援也就沒有打算再一路送回長安。見到楚王李昌受到皇帝重用,心思又活泛了起來。李昌雖然不是皇後嫡出,但也是皇後一手養大,而且在太子和齊王兩案中,表現極佳,很得帝後的賞識。最可貴的是,李昌的正妃出身低微,而且還無所出,如果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再生個皇孫。日後若是李昌登極為帝,女兒極有可能母儀天下。所以郭援才會不計側妃的名分,讓兒子郭鵬親自前往說成這門親事。
“微臣見過楚王殿下。”郭援這個未來的女婿,是越來越覺得不錯,臉上也洋溢著笑容。他今天來求見皇後,一是問安,二也是舊話重提,希望能盡快把這婚事辦了。
李昌當然知道郭援笑容中包含的意思,可惜這件天大的好事已經被人破壞無遺,他很想現在就跟郭援說清楚,揭穿晉王李茂的險惡用心。但轉念又想,反正郭援馬上也就要知道此事,自己何必還要親口告訴他,徒惹生氣?於是含笑還禮道:“千歲免禮,孤正要向母後問安。不知千歲入宮又有何事?”
郭援笑道:“微臣正是見娘娘病情久不能愈,所以想奏請娘娘早日主婚衝喜,或者娘娘經此一事,心情歡愉,能夠不藥而愈。”
李昌心裏偷笑,暗道:你還在做夢呢。臉上卻換過一副苦瓜表情,歎道:“千歲,隻怕此事還有變故。”
“為什麽?”郭援滿心希望地為女兒和郭家謀出路,忽然聽到李昌這樣說,大感不妙,急忙問道:“殿下可是改變了心意?”
李昌微微搖頭,卻並不多說,隻是道:“這兩日變會有旨意下來,還望千歲不要怪罪本王。本王也是無能為力。”恰巧內侍出來,宣二人進宮,郭援雖然滿心疑惑,但也不便再問,隻好跟在李昌身後,前往鳳棲宮。
到了鳳棲宮前,內侍再次稟報,李昌、郭援二人方才入內。雖然郭援身為外臣,不方便進入皇後寢宮,但一則身份尊貴,二來皇後病重,他來探視也符合禮製,便和李昌一道入內。進去之後,兩人才看見皇帝李疆也在,急忙跪行大禮,山呼萬歲。
李疆卻是麵色憂鬱,示意二人起身。兩人剛剛起來,就聽皇後道:“既然郭國公也來了,陛下不妨先和他商議商議。”聲音極為微弱。李昌偷眼望去,見皇後麵容慘白,確實比昨日更顯得憔悴,心道:老五果然好歹毒的計謀。
李疆早朝散後,便來探視皇後病情。卻不知誰的口風不嚴,竟然將永寧公主受傷的時候傳到了皇後的耳朵裏,皇後突聞噩耗,病情加重反複,雖然用了太醫的藥,但還是顯得比前兩日更嚴重。見李疆見來,桓皇後便又哭訴愛女情深,實不忍再讓女兒遠嫁,請求皇帝以郭援之女代嫁。所以等到郭援前來,皇後便讓李疆先詢問下他的意思。
李疆見永寧受傷,皇後病重,已經下定決心讓郭援之女代嫁。所以雖然覺得有些難以啟齒,但還是道:“郭愛卿,朕有件事想要請你幫忙。”
“陛下真是折殺微臣了。”郭援聽皇帝說的客氣,心中就隱隱覺得不妙,但禮製所在,還是不得不道:“陛下但有所命,微臣必全力以赴,萬死不辭。”
“昨晚宮中失火,寧兒被大火燒傷,不能再遠嫁鮮卑。”李疆沉吟片刻,終於還是道:“朕聞愛卿膝下有一女,美而賢。朕欲收為義女,嫁與慕容勝……”
“陛下……”郭援聽來,隻覺得如五雷轟頂一般,急忙跪下道:“微臣隻此一女……”剛準備開口婉言拒絕,卻發覺李昌在向自己連使眼色,心中頓有所悟。雖然永寧公主受傷,但與鮮卑和親的事情卻拖延不得,而且以鮮卑慕容勝此時的身份地位,也絕對不會甘心娶一個隻有公主頭銜的名門淑女,除了這女子也有著和皇室公主差不多的尊貴身份。這樣的話,自己的女兒就是不二人選,皇帝雖然口中說是商量,但心裏隻怕早已經認定此事。自己若是再三推辭,必然會惹怒皇帝,到時候一道聖旨,強迫賜婚,自己還不是必須聽從?倒不如現在爽爽快快地答應,免得多生事端。
郭援雖然再三不樂意,但也無可奈何,改口道:“微臣隻有一女,但陛下有命,又事關兩國和親大計。微臣雖然萬般不舍,也願送女出嫁。”
李疆何等老辣,焉能看不出郭援的心思?輕歎道:“是朕有負愛卿。”
郭援以頭觸地,受寵若驚地道:“陛下厚恩,微臣萬死不足以報,何況一個女兒?願陛下再勿出此等言語,微臣不甚惶恐。”
“好。”李疆點了點頭,道:“朕就不再多說了。愛卿先回去告訴令嬡,朕明日便下詔,公布此事。”
“微臣遵旨。”郭援再拜告退。李昌本要隨後告退,皇帝卻問道:“朕讓你先知會郭援,怎麽你沒有告訴他嗎?”語氣中隱隱有責怪之意。
李昌急忙跪下道:“兒臣本來是想今日早朝完了,向母後問安之後,再告訴郭國公此事。不想郭國公也入宮探望母後,所以兒臣還沒有來得及告訴他。”
李疆對這個解釋不置可否,淡淡地道:“下去吧。”李昌這才行禮告退。等他離開之後,桓皇後看著李疆,問道:“陛下怎麽對昌兒如此嚴厲?”
“有嗎?”李疆微微一笑,道:“朕向來都是如此。”
桓皇後卻搖了搖頭,道:“臣妾知道陛下的心思。但昌兒行事曆來小心謹慎,老成持重,完全沒有年輕人該有的熱血**,陛下若是再過分苛責,隻怕昌兒會越來越小心,失了銳意本性,反倒不是什麽好事。”
“皇後說的有理。”李疆沉吟片刻,卻又道:“可是朕再也不敢放縱這些孩兒,還是嚴厲些好。”
桓皇後知道,在李疆的心裏,其實已經十分喜歡李昌了,但又害怕過分表露出寵愛,讓李昌走上齊王李吉恃寵而驕的老路。所以李疆才會處處敲打著李昌,希望他不要犯錯。這就是所謂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皇帝從以前的過分寵愛,變成現在的過分苛責,走了兩個極端,也不知是對是錯?
“話雖然是這麽說。”李昌聽了這幾句話後,稍微寬心了些,但還是道:“可畢竟現在是**時期,大哥剛剛被廢,雍國公就像把女兒嫁給孤。隻要稍微有心之人,都能看出其中的利害關係。父皇疑心孤,也是理所應當,所以孤覺得日後還是該收斂些。”
“那為什麽父皇今日這樣斥責本王?”李昌見秦舒還是不急不緩地說話,早忍耐不住,催促道:“子逸心中是如何想的,不妨快些說出來,孤可真的是有些心急如焚了。”
秦舒想了想,才道:“殿下覺得是誰向陛下獻計,讓永寧公主詐死,然後使雍國公之女下嫁鮮卑的呢?如果是陛下自己的意思,就不會冷落鮮卑使節這麽幾天。至於其他百官,誰又敢開罪雍國公?”
“你是說老五獻的計?”李昌頓時明白過來,道:“是他不願見到孤迎娶雍國公之女,所以才向陛下獻此計?既討了父皇、母後的歡心,又讓孤失去這麽強勢的嶽父。”說著,李昌不禁冷冷笑道:“難怪父皇說老五這兩年變化很大,這樣一石二鳥的妙計,孤自問還想不出來。”
“恐怕還遠遠不止。”秦舒冷然道:“若隻是討好陛下和皇後娘娘,晉王又何必再冒險讓永寧公主自毀麵容?表麵上是為了防止拓拔雄看破詐死之計,但屬下總覺得晉王還有深意。皇後娘娘病情嚴重,太醫再三告誡不可受激,陛下連日冷落鮮卑使節,不肯將永寧公主下嫁的消息告訴皇後,也正是因為這個。可是現在永寧公主雖然不用遠嫁塞外,但卻被大火燒傷,容貌被毀,皇後娘娘若是知道這個消息,隻怕病情會更加嚴重。屬下說句犯禁的話,殿下試想,如果娘娘有什麽不測,後宮幾位娘娘中,誰更有機會主持中宮?”
“當然是德妃。”李昌剛答出口,隨即省悟道:“德妃乃是老五生母,若是她主掌中宮,對孤可是大為不利啊。”
“不錯。”秦舒接口道:“德妃娘娘雖然隻是皇後的陪嫁侍女,但卻跟隨陛下多年,而且又與皇後親如姐妹。皇後娘娘若有不測,她自是主持中宮的不二人選。子以母貴,倘若真是如此,晉王可又比殿下您多占了一分優勢。”
原本以為太子被廢,齊王賜死後,自己離東宮隻有一步之遙。可是偏偏半道殺出個老五,而且心機如此深沉。李昌不由倒吸了口涼氣,既有些失落,又有些惋惜地道:“想不到老五竟然如此厲害,主意居然都打到了母後的身上。孤以前真的小看他了。”
“這倒也不能怪晉王。”秦舒嗬嗬笑道:“以前太子儲位已定,而且齊王又十分受寵,其餘幾位皇子怎麽能想到還有機會?殿下當初不也是韜光養晦,深居簡出麽?晉王縱情聲色,也不過是自保之道。如今時勢變遷,太子被廢,齊王又被陛下賜死,殿下也生出入主之意,晉王也是皇子,怎麽就不能有爭奪儲位之心呢?”
“不錯,東宮之位,能者居之。”李昌又冷笑幾聲,道:“孤倒要看看老五除了酒色之外,還能有多少本事。”
秦舒笑吟吟地望著李昌,這個曾經隻想當個太平逍遙王的皇子,現在居然已經深深地陷入對太子之位的爭奪中。看來權力這東西,一旦迷戀上,想要放棄可就難了。李昌見秦舒滿臉笑容地看著自己,不禁微微著惱,道:“現在老五已經開始向孤下手了,子逸難道就沒有應對之策?隻是想看孤的笑話嗎?”
李昌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越來越依靠自己了。秦舒很滿意地在心裏點了點頭,然後收斂笑容,問道:“殿下真的要和晉王爭嗎?”
“當然要。”李昌有些奇怪地看著秦舒,道:“當初不是子逸勸孤去爭的麽?莫非子逸領略到老五的厲害,心裏怕了?”
“殿下不必激我。”秦舒淡淡地笑道:“晉王此計雖然一石數鳥,不過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屬下若是所料不差,晉王這次雖然讓永寧公主得以不嫁,但卻未必能討得陛下歡心。”
“哦?”李昌不解地道:“父皇最疼愛的就是永寧,雖然毀了容貌,但隻要能讓她留在身邊,父皇應該不會責怪老五的。”
“屬下指的不是這件事。”秦舒又道:“殿下可知道陛下現在最忌諱是什麽?”不等李昌回答,便繼續道:“雖然說天家骨肉親情淡薄,但陛下也是人,也很疼愛諸位皇子。現在陛下連失二子,怕是再也不願意看到骨肉相爭,互相謀害的場麵。晉王設計讓永寧公主不遠嫁鮮卑,但陛下是明眼人,也能看出讓雍國公之女代替公主出嫁的用意。屬下猜想現在陛下的心中,已經開始懷疑晉王在算計殿下了。陛下之所以要斥責殿下,固然是要提醒殿下不可結黨,但最重要卻是想讓殿下覺得這件事乃是陛下自己的意思,而不是晉王獻計。因為陛下擔心殿下與晉王之間,會為了這件事而產生隔閡、爭鬥。陛下寧願讓殿下怪他,也不願意讓殿下對晉王心生不滿意,可見其良苦用心,是實在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兒子再為了太子一位,爭的你死我活。”
這一席話說的李昌半響無語,良久才道:“孤確實有負父皇聖恩。”
“所以殿下現在就不要和晉王爭。”秦舒微微笑道:“晉王若越是爭的厲害,就越會失去陛下的寵愛。屬下隻送殿下十個字‘爭即是不爭,不爭即是爭’。何況雍國公之女雖然沒有嫁給殿下,但是遠嫁鮮卑,也絕非雍國公之本意。將心比心,陛下不願意女兒遠嫁,雍國公就願意麽?他若是知道此計乃晉王所獻,必然心懷怨恨,對殿下也是大大的有利啊。”
李昌點了點頭,道:“子逸金玉之言,孤定當謹記在心。”
秦舒想了想,又道:“屬下還有兩件事,殿下若是做了,必然能討陛下歡心。”
李昌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急忙問道:“哪兩件事?”
秦舒緩緩伸出手指,道:“其一,廢太子神智不清,但在太醫的精心治療下,已經大有好轉,隻是與常人比起來,顯得有些癡呆。他雖然被廢,但總是皇子的身份。自從齊王死後,陛下對他多少心懷愧疚。殿下若是能奏請陛下,冊封廢太子一個親王爵位,既能讓陛下稍減愧疚,又能體現出殿下友愛兄長之心。”
“不錯。”李昌連連點頭道:“孤這幾次入宮探望母後。母後提起大哥之事,總是唉聲歎氣,若能給大哥一個親王爵位,母後也會心安些。那麽第二件事呢?”
秦舒又道:“與第一件事如出一轍,皇十子梁王李霸因為齊王之事,受到牽連,不僅削了親王爵位,而且被圈禁在府。殿下若是替他在陛下麵前求情,陛下應該也會開恩釋放。梁王與秦王一母同胞,素來要好,殿下一舉就結好了這兩位親王。而且他們生母容妃,在宮中地位僅次皇後與德妃。日後若是德妃主掌中宮,殿下在宮內也需要有人說話才行啊。”
李昌仔細聽來,不禁歎服道:“子逸這兩件事雖然看上去簡單,但卻實在是幫了孤的大忙。這樣孤不僅討好了父皇、母後、容妃、兩位皇弟,便是那些太子和齊王以前的舊屬,也都會暗中感謝孤。孤明日早朝的時候,就向父皇稟明這兩件事。免得時間長了,讓老五搶了先。”
秦舒暗笑李昌已經成了驚弓之鳥,生怕再輸給晉王,不過以晉王的心機,隻怕也會很快想到這兩件事上。秦舒便道:“殿下說的不錯,此事越快越好。時候不早了,屬下先行告退。”李昌想了想,也沒有什麽再要詢問的,便親自送他出門。
次日早朝,李昌按照秦舒的意思,將廢太子和梁王之事上奏。李疆果然龍顏大悅,深讚李昌賢德。並且下詔,冊封廢太子李建魏王,恢複梁王李霸的親王爵位。
散朝之後,李昌又前往內宮,向皇後問安。在宮門口,正好遇到雍國公郭援,才恍然記起,父皇交代“先吹吹風”的差事還沒有辦好。
郭援也老遠就看到了李昌,他這次入京來,確實是專程嫁女兒的。但首先目標,不是李昌,而是曾經深受皇帝寵愛的齊王李吉。當初他在太子案中力保太子,也就是和皇後達成了默契,隻要能保下太子,皇後就向皇帝進言將他女兒嫁給齊王。可世事難料,皇後還沒有來得及說這事,齊王就被皇帝給賜死了。郭援在失望之餘,也不禁慶幸,幸好沒有著急,不然女兒就成了望門寡。
不過女兒已經送到京城來了,郭援也就沒有打算再一路送回長安。見到楚王李昌受到皇帝重用,心思又活泛了起來。李昌雖然不是皇後嫡出,但也是皇後一手養大,而且在太子和齊王兩案中,表現極佳,很得帝後的賞識。最可貴的是,李昌的正妃出身低微,而且還無所出,如果自己的女兒嫁過去,再生個皇孫。日後若是李昌登極為帝,女兒極有可能母儀天下。所以郭援才會不計側妃的名分,讓兒子郭鵬親自前往說成這門親事。
“微臣見過楚王殿下。”郭援這個未來的女婿,是越來越覺得不錯,臉上也洋溢著笑容。他今天來求見皇後,一是問安,二也是舊話重提,希望能盡快把這婚事辦了。
李昌當然知道郭援笑容中包含的意思,可惜這件天大的好事已經被人破壞無遺,他很想現在就跟郭援說清楚,揭穿晉王李茂的險惡用心。但轉念又想,反正郭援馬上也就要知道此事,自己何必還要親口告訴他,徒惹生氣?於是含笑還禮道:“千歲免禮,孤正要向母後問安。不知千歲入宮又有何事?”
郭援笑道:“微臣正是見娘娘病情久不能愈,所以想奏請娘娘早日主婚衝喜,或者娘娘經此一事,心情歡愉,能夠不藥而愈。”
李昌心裏偷笑,暗道:你還在做夢呢。臉上卻換過一副苦瓜表情,歎道:“千歲,隻怕此事還有變故。”
“為什麽?”郭援滿心希望地為女兒和郭家謀出路,忽然聽到李昌這樣說,大感不妙,急忙問道:“殿下可是改變了心意?”
李昌微微搖頭,卻並不多說,隻是道:“這兩日變會有旨意下來,還望千歲不要怪罪本王。本王也是無能為力。”恰巧內侍出來,宣二人進宮,郭援雖然滿心疑惑,但也不便再問,隻好跟在李昌身後,前往鳳棲宮。
到了鳳棲宮前,內侍再次稟報,李昌、郭援二人方才入內。雖然郭援身為外臣,不方便進入皇後寢宮,但一則身份尊貴,二來皇後病重,他來探視也符合禮製,便和李昌一道入內。進去之後,兩人才看見皇帝李疆也在,急忙跪行大禮,山呼萬歲。
李疆卻是麵色憂鬱,示意二人起身。兩人剛剛起來,就聽皇後道:“既然郭國公也來了,陛下不妨先和他商議商議。”聲音極為微弱。李昌偷眼望去,見皇後麵容慘白,確實比昨日更顯得憔悴,心道:老五果然好歹毒的計謀。
李疆早朝散後,便來探視皇後病情。卻不知誰的口風不嚴,竟然將永寧公主受傷的時候傳到了皇後的耳朵裏,皇後突聞噩耗,病情加重反複,雖然用了太醫的藥,但還是顯得比前兩日更嚴重。見李疆見來,桓皇後便又哭訴愛女情深,實不忍再讓女兒遠嫁,請求皇帝以郭援之女代嫁。所以等到郭援前來,皇後便讓李疆先詢問下他的意思。
李疆見永寧受傷,皇後病重,已經下定決心讓郭援之女代嫁。所以雖然覺得有些難以啟齒,但還是道:“郭愛卿,朕有件事想要請你幫忙。”
“陛下真是折殺微臣了。”郭援聽皇帝說的客氣,心中就隱隱覺得不妙,但禮製所在,還是不得不道:“陛下但有所命,微臣必全力以赴,萬死不辭。”
“昨晚宮中失火,寧兒被大火燒傷,不能再遠嫁鮮卑。”李疆沉吟片刻,終於還是道:“朕聞愛卿膝下有一女,美而賢。朕欲收為義女,嫁與慕容勝……”
“陛下……”郭援聽來,隻覺得如五雷轟頂一般,急忙跪下道:“微臣隻此一女……”剛準備開口婉言拒絕,卻發覺李昌在向自己連使眼色,心中頓有所悟。雖然永寧公主受傷,但與鮮卑和親的事情卻拖延不得,而且以鮮卑慕容勝此時的身份地位,也絕對不會甘心娶一個隻有公主頭銜的名門淑女,除了這女子也有著和皇室公主差不多的尊貴身份。這樣的話,自己的女兒就是不二人選,皇帝雖然口中說是商量,但心裏隻怕早已經認定此事。自己若是再三推辭,必然會惹怒皇帝,到時候一道聖旨,強迫賜婚,自己還不是必須聽從?倒不如現在爽爽快快地答應,免得多生事端。
郭援雖然再三不樂意,但也無可奈何,改口道:“微臣隻有一女,但陛下有命,又事關兩國和親大計。微臣雖然萬般不舍,也願送女出嫁。”
李疆何等老辣,焉能看不出郭援的心思?輕歎道:“是朕有負愛卿。”
郭援以頭觸地,受寵若驚地道:“陛下厚恩,微臣萬死不足以報,何況一個女兒?願陛下再勿出此等言語,微臣不甚惶恐。”
“好。”李疆點了點頭,道:“朕就不再多說了。愛卿先回去告訴令嬡,朕明日便下詔,公布此事。”
“微臣遵旨。”郭援再拜告退。李昌本要隨後告退,皇帝卻問道:“朕讓你先知會郭援,怎麽你沒有告訴他嗎?”語氣中隱隱有責怪之意。
李昌急忙跪下道:“兒臣本來是想今日早朝完了,向母後問安之後,再告訴郭國公此事。不想郭國公也入宮探望母後,所以兒臣還沒有來得及告訴他。”
李疆對這個解釋不置可否,淡淡地道:“下去吧。”李昌這才行禮告退。等他離開之後,桓皇後看著李疆,問道:“陛下怎麽對昌兒如此嚴厲?”
“有嗎?”李疆微微一笑,道:“朕向來都是如此。”
桓皇後卻搖了搖頭,道:“臣妾知道陛下的心思。但昌兒行事曆來小心謹慎,老成持重,完全沒有年輕人該有的熱血**,陛下若是再過分苛責,隻怕昌兒會越來越小心,失了銳意本性,反倒不是什麽好事。”
“皇後說的有理。”李疆沉吟片刻,卻又道:“可是朕再也不敢放縱這些孩兒,還是嚴厲些好。”
桓皇後知道,在李疆的心裏,其實已經十分喜歡李昌了,但又害怕過分表露出寵愛,讓李昌走上齊王李吉恃寵而驕的老路。所以李疆才會處處敲打著李昌,希望他不要犯錯。這就是所謂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皇帝從以前的過分寵愛,變成現在的過分苛責,走了兩個極端,也不知是對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