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郭瀟與徐榮、曹性二人匯合之後領兵趕到巨鹿郡南麵的洚水附近。大軍行不多遠,就有斥候前來稟報,斥候已經抵達了洚水河畔。


    郭瀟向斥候問道:“可有敵軍在河邊安營紮寨?”


    斥候搖頭道:“回稟主公,河岸邊沒有發現一名敵軍。”


    郭瀟聞言就是一愣,心想,“公孫瓚怎麽會放棄洚水這個天然的防線,難道他是想要在巨鹿與我展開決戰嗎?”


    郭瀟揮手讓斥候退下,然後對眾將道:“大家隨我前去看看。”


    眾人簇擁著郭瀟來到河邊,就見洚水河麵上的木橋都沒有拆掉,河對麵真的是空無一人。


    郭瀟看了片刻,向身邊的賈詡和沮授問道:“兩位先生,你們說公孫瓚這是擺的什麽迷魂陣?”


    沮授輕蔑地一笑道:“半渡而擊爾,公孫瓚此人有勇無謀,所依仗者,唯有他麾下的那支白馬義從。他放著河岸不守,肯定是想要引誘我軍渡河,他才好利用騎兵多的優勢,對我軍渡過河對岸的軍隊展開突襲。”


    郭瀟:“沮先生,那我該如何應對?”


    沮授:“使君麾下不是有一支重甲步卒嘛,你可假裝中計,以重甲步卒先行渡河,再輔以強弓硬弩守住北麵的河灘。強弓硬弩可以克製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隻要能在北岸站穩腳根,等到我軍全部渡過河去,就是公孫瓚的死期。”


    郭瀟聽完沮授的話,先是點頭表示讚同,隨即又轉向賈詡問道:“先生覺得是否可行?”


    賈詡:“使君,我軍渡河之時,還需要防備遼東軍突然從我們的背後殺出來。”


    <a href="https://m.biquge.name" id="wzsy">biquge.name</a>


    郭瀟聽完沮授和賈詡的意見,立刻下令道:“陳翔。”


    陳翔策馬上前,雙手抱拳道:“末將在。”


    郭瀟:“陳翔,我拔給你三十具八牛弩,你帶領少年營先行渡河,過河之後,你們立刻在橋頭附近以拒馬車布置一道防守陣線,掩護我軍主力渡河。”


    “諾。”


    陳翔答應一聲,策馬飛奔而去。


    郭瀟:“法正、杜玨、郭淮聽令。”


    三人一起策馬上前來聽令。


    郭瀟:“我命你三人帶領三千弓弩手,一千刀盾手跟隨在陳翔後麵渡河,助他守住陣地。”


    “諾。”


    “徐榮、曹性聽令。”


    “末將在。”


    “我命你二人帶領騎兵守住大軍的後翼,以防遼東軍從我軍的身後發起偷襲。”


    “諾。”


    …


    陳翔和範彥、楚山、孫輕三人帶領九百多名少年營的士卒推著一百多輛巨馬車先行渡過木橋。


    在他們過河的時候,並沒有遼東軍出來攔截現。


    過河之後,陳翔立刻下令,讓士卒們在橋頭附近以巨馬車連結成一道半月型的車陣,等待遼東軍的出現。


    等車陣部置好後,士卒們又開始在車陣前拋撒鐵蒺藜。


    範彥望著前麵東北方向的一處小樹林,心情急迫地道:“遼東軍怎麽還不出現?莫非是他們害怕了咱們不成?”


    楚山在他一旁猜測道:“他們應該是在等我軍再過來一部分人馬,光是咱們這幾百士卒,人家估計還沒放在眼裏。”


    範彥抬手拍拍身旁的八牛弩,笑道:“上次在延津渡口,咱們沒有這家夥幫忙,險些就吃了大虧。這次對陣遼東軍,我要讓他們吃不了兜著走。”


    陳翔黑著臉道:“範彥,你別總是指望著這些器械來偷機取巧,再好的器械也有用完的時候,最後還得要靠我們身邊的士卒。”


    範彥陪笑道:“都尉說的對,卑職知錯。”


    三人正說話間。法正急匆匆地跑過來對陳翔道:“陳都尉,你的車陣防線建得離橋頭太近了,必須還要向外擴張數百米距離,否則後麵的軍隊過來就要擠成一團了。”


    陳翔:“法參軍,我手下隻有九百多士卒,如果陣線再向外擴張,我的人手就不夠用了。如果防線出了漏洞,被敵人的騎兵突破進來,誰來負責?”


    法正撇著嘴道:“虧你還是一軍的主將,腦子怎麽如此的死板。”


    “你這廝怎麽說話呢,你莫非是皮癢癢了,想要找打不成?”


    範彥聽到法正鄙視自家的都尉,立刻跳起來,擼起袖子就要過來揍法正。


    陳翔瞪了範彥一眼,向其斥責道:“退下。”


    “諾。”


    範彥一臉不滿地退往一旁。


    陳翔斥退了範彥,這才黑著臉衝法正道:“法參軍有何高見,說出來讓末將聽聽。”


    法正:“陳將軍,你可以在車陣中間留下幾條通道,再安放幾具八牛弩在通道中間。如果遼東軍衝進通道裏來,就是送死。這樣,你既解決了巨馬車和士卒的不足,又為我軍後麵的騎兵出擊留下幾條通道。如此,豈不是一舉數得。”


    陳翔聞言臉色瞬間就轉怒為喜,他衝法正抱拳施禮道:“多謝參軍指點,我這就讓人去安排。”


    法正見陳翔接受了自己的建議,立刻一臉得瑟地轉身離去。


    蔣山歎道:“這小子真聰明,遼東軍要是真的中計,隻怕是有的苦頭吃了。”


    範彥不服氣地道:“他那不叫聰明,那是陰險,我看他一肚子都是壞水,不是什麽好人。”


    陳翔:“你還在這裏廢什麽話,還不快去布置。”


    “諾。”


    …


    在渡橋東北方向的一處樹林的後麵,白馬將軍公孫瓚此刻正在整理著自己的馬具。


    在他的身後豎立著一隻粗長的旗杆,一名身材瘦弱的少年正趴在旗杆的吊鬥之上,察看著遠處的敵情,同時向公孫瓚稟報著敵情的變化。


    “將軍,並州軍有一千步卒先行渡過了木橋。”


    “將軍,過河的士卒正在以巨馬車結陣在河邊布防。”


    公孫瓚聽到這句話,整理馬具的手停頓了一下。


    長史關靖急道:“將軍,敵軍顯然已經猜到了咱們的意圖,將軍趕緊下令出兵吧。現在出兵發起攻擊,還可以奪回木橋,將並州軍趕回對岸去。”


    公孫瓚:“不必著急,一千人太少了,都不夠我軍塞牙縫的。”


    公孫瓚話音剛落,吊鬥上的少年又向下喊道:“將軍,並州軍又有大批的弓弩手正在渡橋,人數大約有四五千人。”


    公孫瓚一聽,立刻翻身騎上戰馬,大聲叫道:“來人,傳令全軍出動,隨我出擊。”


    公孫瓚一聲令下,近萬名白馬義從在各部將領的指引下,一隊隊地列開陣形,追隨著公孫瓚的帥旗,衝出這片小樹林,直奔洚水河畔殺過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刀筆一小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刀筆一小吏並收藏三國之江山美人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