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就是點金銀器,沒有太大價值,這次收獲不多,大家有些意欲未盡,繼續找。


    “這次的目標很狂,黃巢,真正盜墓狂人!”


    “他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進士不第。適逢關東大旱,官吏還要催繳租稅,百姓走投無路,便聚集黃巢周圍,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衝突。”


    “由於他的人格魅力和膽識,最終取代王仙芝而成為這場大起義的總領袖,起義摧毀腐朽的李唐王朝,推動社會進步。”


    “雖然黃巢軍隊前期對外宣傳,整眾而行,不剽財貨,可他號稱40萬大軍的糧餉從何而來?所以盜墓掘寶應該是收斂財路的主要來源。”


    “所以他便成為盜墓史上有名的狂人,而且盜掘對象都是重量級的。一是效法項羽,掘秦始皇陵;二是學赤眉軍董卓,掘漢武帝劉徹的茂陵;三是掘武則天與李治的合葬墓乾陵,非皇陵而不盜,牛氣哄哄!”


    大家聽完很興奮,宰大戶才有感覺,一路來到鄂北,公元884年剛剛建立的大齊政權在唐末大將軍李克的鐵騎下慘拜而歸,黃巢知大勢已去,利用與自己相像的部下人頭偽裝自殺,騙過大將軍李克。帶著800近衛軍及寶藏從沿海繞進大別山腹地最深處的大旗嶺。


    因黃巢起義導致唐朝的垮台,天下群雄四起,也沒人繼續追討,所以他在這茫茫的森林中平安度過兩年。


    連年的征戰導致黃巢病蒺而終,其部將請來當時的五祖廟惠雲法師為黃巢秘密超度,因黃巢殺氣太重,兵敗後怨氣重。惠雲特命兵員挖地十二尺建石墓埋葬,並將大齊的所有建製文件,與隨身器物陪葬,埋在秘密地方。


    “爬山!”


    眾人下車開始爬山,在大旗嶺正後方有一高峰,仰天峰,背後有一杜鵑穀因常年開放杜鵑花而得名。


    在杜鵑古龐大的石壁中間有一深不可測的洞,傳說是黃巢藏寶之地,曆代都有人進入探寶,都有去無回。


    當地將其視為神洞,又見其內有神獸,每年幹旱都要到此求雨而且很靈驗。戰亂時期有軍隊在此建基地,據說挖到寶,後來軍隊撤走,下落不明。


    聞一鳴對這次尋寶很期待,黃巢可是狂人,秦始皇陵都敢動,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漢墓,特別是漢武帝劉徹的茂陵,地宮內充滿大量稀世珍寶。


    《漢書?貢禹傳》雲:武帝棄天下,霍光專事,妄多藏金錢財物,鳥獸魚鱉牛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盡瘞藏之。


    “先生,有大發現!”


    這次金寶反應很快,眾人在小樹林開挖,黑虎興奮大叫著,幾個人費力搬出寶箱,居然是純金打造!


    “難怪金寶如此興奮,竟然是金寶箱!”


    聞一鳴看著黃金寶箱,不愧是黃巢,直接用黃金裝寶貝,霸氣!


    “《老子》2卷、《太上紫文》13卷、《靈躋經》6卷、《太素中脂經》6卷、《天柱經》9卷、《六龍步元文》7卷、《馬皇受真術》4卷。”


    聞一鳴打開了其中一卷竹簡,隻見上麵赫然刻著禦書二字,難道這些都是漢武帝當年讀過的書?


    先收起來,這些也是好東西,說不定能在獵寶會給道門中人交易,畢竟是傳承兩千年的道書,說不定有什麽神奇之處。


    “鎏金鋈銀銅竹節熏爐!”


    從箱子裏拿出金光閃閃的高柄竹節豆形,蓋如博山,通體鎏金鋈銀,圈足底盤透雕兩蟠龍,均以頭承托盤腹。


    盤腹下部有十組三角形,內雕飾蟠龍紋,龍首回顧,龍身從波濤中騰出,線條流暢,造型奇妙。


    “這才是博山爐的祖宗!”


    聞一鳴興奮道:“竹節熏爐的爐蓋形似多層山巒,雲霧縹緲,再加以金銀勾勒,宛如一副秀美的山景。青煙嫋嫋飄出,繚繞爐體,有種山景朦朧,群山靈動的效果,仿佛是傳說中的海上博山,所以後世稱為博山爐。”


    漢朝封建帝王為求得長生不老之術,大都信奉方士神仙之說,博山爐就是在這種風氣影響下產生的,並在漢代廣為流行。


    省博物館也有一個同類型的鎏金博山爐,乃鎮館之寶,一級文物。對於自己的香道展廳來說更重要,這可是博山爐的祖宗。


    “四神紋玉輔首!”


    又拿出一塊灰綠色,下有凸鈕,四角略弧圓,分別碾琢其時流行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像。


    下方以環鈕為鼻梁,上連粗眉和暴起雙眼,形成大獸麵,下緣則以八條豎紋勾勒出寬大的排牙。圖案化的形象莊嚴凝重,工藝精美,線條運用剛柔相濟。


    “故宮也有類似的漢代藍田玉雕,所謂鋪首,即大門扇上的銜環底盤。東漢源於人們對獸類的崇拜,鋪首多被製成虎、螭、龜、蛇等造型,寄希望於借助神靈之力,求得阻擋妖邪、安守門戶的心願。”


    “錯金銀銅犀尊!”


    雙角,耳小,足為三瓣蹄。眼睛以藍料鑲嵌,閃爍有光,尾夾於股間。犀牛頭部右側口邊有細管狀的流,器口開於背部,橢圓形,上覆素麵活動銅蓋,可以啟閉。犀牛軀體不同部位施加各類花紋,以形成相異的質感。


    黑鳳看著眼前栩栩如生的青銅犀牛,驚歎不已,體態雄健,肌肉發達的犀牛,昂首佇立,尖尖的雙角豎直向上,雙眼專注地望著前方。


    “尊是西漢時期的酒器,犀牛背部有個形似馬鞍,可以啟閉的活蓋,腹部中空,可以存酒,在犀牛嘴的一側有流,可以往外倒酒。”


    聞一鳴笑著演示道:“古代動物造型的酒尊數量很多,如象尊、豕尊、鴞尊、駒尊、兔尊、鴨尊、龍虎尊、鳥尊等等,而以犀牛為造型的就非常罕見,絕對是國寶。”


    大家收起寶貝,每件都是國寶,特別是青銅犀牛尊,前所未見的珍品,獨一無二。以後放在博物館,有朋自遠方來,用犀牛尊盛美酒,瑪瑙夜光杯喝,這才叫裝逼!


    “走,下個地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鼻尖上的寶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玩居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玩居士並收藏鼻尖上的寶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