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淩子敗退,不隻是聲名上受損,雖未喪生含光之下,卻身受重傷,劍意糾纏體內而驅除不得,長此以往,且不說境界衰退,更有殞命之險。


    或是天意照拂,機緣巧合之下,玉淩子與智念結緣。隨後智念耗費百年時光,以佛法感而化之,方助玉淩子徹底恢複如初,二人從此結為摯友。


    對程孝先而言,玉淩子之事隻不過令他已然輝煌無比的事跡更添榮耀。哪怕這種榮耀是那麽的驚世駭俗,與眾不同,他也不會對過往之事屬意太多,那不外乎是他璀璨人生中的一段插曲。由此他無勝者的自矜,亦無敗者的羞怒。


    ……


    耀日清風之中,宋淵與程孝先緩步走入閣樓。


    唐易起身相迎,宋淵歉然道:“道友久等。”


    “道兄客氣了。”唐易笑言。以宋淵如此修為地位,對自己已然很是禮讓。


    三人言談幾句,而後程孝先相陪唐易,宋淵抬步出樓,於虛空之上步步前行,至一高處淩空而立。


    宋淵凝立之處,足下突然憑空顯現出一柱圓石,迅猛增長!直至足有數十丈之高才戛然而止。其上蒲團一頂,待宋淵落座,未達還丹的修士皆齊齊行禮,口唱:“拜見真人!真人金安!”


    宋淵含笑點頭,袖袍一招,點點金星倏然而生,紛紛化入眾修體內。這金光並非何等神通,卻是一道妙法,能助修士凝神靜性。


    “靜”之一字,言難亦難,說易也易。恰似沉心守神,消去它念,若刻意而尋,則失了真意,或行或臥,並不局限,自入空寂,便如澄海清明平和。


    行且不說,但無論道佛兩家,於臥字之靜可算得了其中真意。一尋常弟子,這靜坐靜臥皆不在話下,隻是能維持多久,便看自身心性與各家門派手段。


    譬如廣元派弟子,平日裏修行之餘,多是研習道論真言,甚少有對殺伐神通感興趣者。是故長於感悟,善於守心,而拙於爭鬥,尋常練氣弟子靜坐,能得十數天而不稀奇。


    曾聞門中有一奇才,於築基初期而靜坐,一望雲海數十年,等再起身時,便已入得後期境界。


    故此,尋常情況下,修士靜心乃很是容易,但論道之會則有所不同。不至還丹者,一是聽論他家之言,難免會生些衝突不適,或許陡升浮躁之感,再者若有宗師對辯,極易影響心神,難守本心,聽這家之言極為有理,聞那家之論大感認同,如此反複來回,左右搖擺不定,以致走火入魔。而這金光靜心,則能避免此類狀況發生。


    待金光入體,眾人感受心性愈發通明平和,遂起身再拜:“謝真人!”


    宋淵微微點頭,而後說道:“承蒙諸位道友蒞臨,今日談玄論道,乃貧道之幸,亦碧落盛事!修行盛事!區區不才,願訴一人陋得,引方家玉言。”隨後又朝聽道群修言道:“細心體悟,能得多少看個人造化。”


    “遵真人法旨!”聽得宋淵吩咐後,那些修士先是行禮,而後盡皆落座,三千玉階滿滿當當,無一空餘。後方人群亦漫延不絕,或是席地而坐,或是立於林梢竹端,人群湧動,聲勢浩大!


    宋淵口含道言,隨之講法,頓時有條條青氣垂滌而出,紛紛幻化靈像,做散落飄搖,起舞不定。眾修隻覺如聞仙音,於心田回響,不禁沉醉其中,不自覺中而入定。


    見宋淵如此氣象,眾多宗師心中不禁一驚,暗想這宋淵平日不顯,道行竟然精進如斯!許是顧忌在場修士,言語之間未言劍道,亦不帶半分淩厲,所講感悟純正無比,相較正統道家內修亦不遑多讓。


    這一講,便從初生氣感講到了築基圓滿,雖不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可如此中正平和很是難得。


    諸多修士沉浸其中,隻覺往日許多症結自行消散,各個麵帶微笑,暢快無比。


    待講到築基圓滿結束,宋淵稍作停頓,遂從還丹一轉言至八轉。宗師人物聞之,亦感覺很是不凡,偶爾從中還能有所體悟,內心不禁讚歎有佳。


    宋淵修道至今,還首次這般於眾講道,繼而,自身亦沉浸其中,也不講究章法規律,隻是隨性而想,隨意而談。


    唐易仔細聆聽,不時點頭,於自身境界相合,隻覺收益良多,更添別樣思路。


    席地而坐的眾修則漸漸有了區分,一些凝神苦思而不明,不敢再聆聽宋淵講道,遂封閉六識,體悟之前所得。


    一少部分則更是沉迷,還丹之後境界便再聽不解,但聞聽玄音,雖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不過莫名之中卻有些感悟,這些感悟似是而非,並不切實,可冥冥之中又有些所得。


    更有練氣境界修士,竟然當場再做突破,築基修士亦有境界鬆動之人,受益者不知幾凡。


    日出日落,宋淵這一講,便是兩日。過程之中,或是他已放下心頭重事,自身很多往日不明之理,現下突然奔湧而出,不時在心神閃過,紛紛思慮通達,沉浸期間,喜不自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玄仙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觀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觀道並收藏太玄仙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