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回八公齊聚鳳鳴山流言退走名利仙
酒色財氣一脈連,奸邪貪吝始為先。
矩法聖論難勸化,成真尚在三教前。
嗜酒忘卻眼前惱,貪杯無度損腸肝。
好色耗費身財禮,欲仙欲死轉瞬間。
求財背井離家苦,白身少有錦衣還。
動氣爭強遠人諫,快意恩仇禍由言。
追名割舍天倫樂,逐利難過苦勞關。
雖然皆是身外物,一物擁來百物全。
可與錢色多交易,能令滄海變桑田。
人生百渡艱辛過,方知他物不如權。
上回說到恒元宮重臣一心要成道誅殺奉義,吳明遠受了成道好處,因此解圍,將罪責歸咎於酒色財氣之上。不久火旡公、水酉公聽信謠言,闖入恒元宮質問,經過成道言說,在鳳鳴山上修行。那吳明遠遇見水酉公,如獲至寶,極盡拉攏之能事,花言巧語一番攛掇水酉公。果不其然,半月之後,水酉公帶著巴刀公、貝才公前來拜山。水酉公按著吳明遠心意,帶著二人徑直來見成道,成道聽聞二人前來,連忙宣入。隻見二人昂然入內,施禮言道:“散仙貝才、巴刀叩見帝君!”成道連忙令起,仔細看那二人,果然是上仙人物。但見那巴刀公烏雲青絲、明眸皓齒,一身紅袍,秀麗端莊,內罩輕紗,若隱若現,唇齒之間清吹起千般熏風,眼角眉梢流露萬種柔情,果然是風姿綽約、美豔無雙。後人仿詩證曰:
天姿國色無雙豔,仙姿佚貌百態嬌。
昭君失色羞袍掩,西施難比半分毫。
始見傾心牽繞夢,亭亭玉立步妖嬈。
眉宇含笑魂顛倒,回眸一望魄九霄。
再看那貝才公,悶聲不善語、言出必粗聲,身上衣衫質樸,倒不像是富貴衣著。後人仿詩證曰:
橫眉立目雙臥蠶,威嚴沉悶亂虯髯。
來去洶洶奔走烈,邪心敬畏赤焰顏。
成道言道:“二位前來,確使恒元宮增色不少。”那巴刀公道:“回稟帝君,我二人聽聞水酉公言說帝君尊賢重能、求才若渴,因此我二人決意來歸,願追隨帝君修成正果。”成道言道:“貴伉儷果然深明大義。常言道,明人麵前不說暗語,二卿可知孤為何渴盼爾等前來?”那巴刀公道:“帝君仁義千古,常行肝膽之事,欲扶助弱小成就大道。”那貝才公不善言辭,因此多有不語,見成道如此問,也隻好言道:“帝君擔憂我等擾亂人世。”急得那巴刀公連忙暗扯了貝才公衣袖。成道見了笑道:“俗話說‘悶聲發大財’,貝才公言語果然一針見血。實不相瞞,孤確是擔憂人間因四位卿家而生出諸多煩惱,因此願在這恒元宮為諸卿留有一席之地,不知二位意下如何?”那巴刀公道:“如此甚好,我等久在江湖之間,飽嚐荒蠻,如今能時時聆聽帝君教誨,實是我等前世修來的福分。”那貝才公謝恩言道:“既然帝君如此坦誠,在下也不敢有所隱藏。我等酒色財氣,乃是古來精靈,因天庭忌憚我等,因此始終不入神籍。今日承蒙帝君青睞,我等願追隨帝君,將來也好功成名就、榮華加身。”成道言道:“不滿二卿,恒元宮內有神籍者,不過百餘人,且都是天庭赦封,倘若二卿能在此處靜修,則人間太平之功,卿等當是首屈一指之績,孤定當稟明玉帝,赦封卿等。”巴刀公連忙謝恩,那貝才公卻言道:“天庭忌憚我等,不過是因為是人深迷酒色財氣之後,神佛仙聖不能教化,法律王章不能之約,久而久之,必當不敬畏神佛,如此,天庭如何能夠赦封我等?我等來投,還望帝君以誠相待。”這些話說的成道好不尷尬,但仔細想來也卻是實情。
巴刀公連忙言道:“良人切莫生疑,帝君亦是開誠布公。”成道聽了,也言道:“貝才公休疑,孤之心意,確如巴刀公所言。孤欲封四公侯爵之位,另建宮邸,供四公修行,隻要能清心靜修、不入紅塵,三界必定不敢相疑。”那貝才公並未言語,巴刀公道:“如此蒙帝君厚待,我等榮幸之至。如今我等榮華加身,願與同宗共富貴。實不敢瞞帝君,人心欲望之氣,除了我等四人,還有四位,因其名高,與我等交往不多,但微臣願修書一封,召四人前來恒元宮效力。”成道聽罷大喜,道:“還有哪四位?”巴刀公言道:“有木雚公、力埶公,這二人乃是父子,還有夕口公、禾刀公,那二人乃是姊妹,雖不是先天之靈,卻也是得道之精。”那貝才公麵若冰霜、愁雲不展,成道言道:“倘若如此,更是人才濟濟,還請巴刀公速速修書。”遂命人備下文房四寶,巴刀公領命,立即書寫了,但見那字寫得靈動秀媚、鳳翥鸞回,筆下好似一道春風練就。待寫畢,燃了信符,向成道複命。成道大喜,命其等先到館驛休息,帶來日朝議再做引薦。
待到來日,成道命人將二人請至朝堂,那二人邁步進入,果然是瀟灑飄逸,令堂上眾官自愧不如。成道言道:“此二位是恒元宮的上賓,乃是貝才公、巴刀公,望日後眾臣工多加愛護,滿堂和氣。”眾人口稱遵旨。正在此時,黃門官來報,稱山門外有四位仙人求見,巴刀公喜道:“帝君,此四位便是微臣舉薦的四人。”成道大喜,令禮部尚書大淵獻帶著巴刀公前去迎接。貝才公道:“微臣與那四人也略有交情,當一並相迎。”成道應允。過了片刻,四人來到朝堂,屈身施禮言道:“小仙木雚公、力埶、夕口、禾刀拜見帝君。”成道離座相迎,言道:“孤渴盼日久,今日得見,遂了心願!”眾人謝過,那木雚公眼望巴刀公道:“小仙亦知帝君聖名,隻是無有投身之禮,不敢前來投奔。如今巴刀公不吝相薦,故我父子二人決意前來。”那夕口公道:“小仙亦是聽聞巴刀公盛讚帝君英明,因此我姊妹二人也願到恒元宮效力。”成道大喜,命人備下酒宴,為眾仙人接風洗塵。並命工部尚書單於即日起在鳳鳴山四周,按八卦方位建起八座宮殿,作為八公修行的道場。那震位建起遂情宮,供水酉公修行;那艮位建起淩烈宮,供火旡公修行;那坎位建起人聚宮,供力埶公修行;那乾位建起眾服宮,供木雚公修行;那兌位建起橫來宮,供貝才公修行;那坤位建起縱意宮,供巴刀公修行;那離位建起相誠宮,供禾刀公修行;那巽位建起傳揚宮,供夕口公修行離。自此,八公在此修行,不入紅塵半步。
然樹欲靜而風不止,那酒色財氣、權勢名利俱在恒元宮,不曾離山半步,人間雖然絕無邪妄之事,但畢竟人人貪圖安逸,如今無有欲望,反而不思進取。況且若世上惡人縱是不去追尋欲望,但要為非作歹起來,反而更加無有節製,種種暴行令人發指,人間法製卻不足震懾。神佛閑置,香火了了,更無心理會,因此三界皆是安於現狀、自甘墮落。天庭震怒,下了文書責問,成道此時進退兩難,倒不知該如何應對。
朝中三公等一眾大臣便是要看成道的笑柄,因此朝議上人人緘默不語,作噩此時也羞於諫議,那除青龍等力諫成道將八公遣下山去,鍾英等卻百般阻撓,隻稱是大變便即在眼前,人間風氣必然扭轉,如今陣痛之際,理當有失有得等雲。成道跋前疐後,隻得暗中令除青龍、作噩、奉義等嚴於防範。
正在眾人觀望之際,謠言四起,有人揣測成道如此安排八公,不過是另有企圖而已:那恒元宮南方巽、離、坤三位,駐著三位美貌之女,成道日日遙望,便是想圖謀不軌,隻不過未到時機而已。又有人言,成道時時不立帝後,恐是要從夕口公、禾刀公、巴刀公三人中擇出。更有甚者,朝中眾臣竟然暗自下賭,看成道將來究竟擇何人為後,其中那夕口公頗有勝算,不過禾刀公亦有可能,那巴刀公雖然已為人婦,但畢竟容貌略勝一籌,恐亦能得個貴妃之位。眾人戲謔之際,正趕上吳明遠進得堂來,喝道:“爾等皆是得道之人,則可如此捕風捉影?道長論短,豈不亂了修為?”眾人麵麵相覷,隻聽得高克言道:“司徒大人言重了。不過是眾人打發時光而已,倘若司徒大人有雅興,也來怡情一番若何?”吳明遠見高克言說,也不好發怒,道:“司空大人,這帝君如此安排宮邸,卻是費了一番心思。那貝才公與巴刀公乃是夫妻,因此二人宮觀相鄰;那木雚公與力埶公乃是父子,宜享天倫,因此二宮毗居;那火旡公與水酉公兄弟義氣,那夕口公與禾刀公姊妹情深,因此都不得分離,也是帝君垂恩之舉。況且那火旡公與巴刀公兩小無猜,如今巴刀公卻入他人懷抱,火旡公緣何能夠忍受?因此帝君方才令火旡公與貝才公夫婦遙相對應,不至衝突。其實帝君此舉倒是多慮,那貝才公畏懼火旡公,但火旡公卻又畏懼巴刀公,隻要巴刀公在,火旡公定然不敢亂為,正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是也。而那水酉公原與巴刀公兩情相悅,卻被貝才公橫刀奪愛,水酉公緣何不惱?隻是那水酉公見了巴刀公早就神魂顛倒,隻得將怨恨遷怒道貝才公身上。況且水酉公與火旡公乃是異性兄弟,帝君如此安排,無非是怕兩方相近紛爭,不好調和而已。”眾人盛讚吳明遠見解獨到,吳明遠見如此,笑道:“隻是帝君不懂風水,鳳鳴山早晚要亂?”眾人不解其意,紛紛央求吳明遠道明,吳明遠此時倒賣起關子,隻言說:“天機不可泄露,眾同僚還是專心理政吧!”言罷而出。凡事皆是如此,但凡他人有意隱瞞,便更想了解原委,如今這一幫無所事事之官,平日裏都要尋些樂子,如今被吳明遠吊住胃口,更是欲罷不能,紛紛轉問高克。那高克笑道:“眾人聰慧,緣何如此小節都看不明白?那李成道雖然令有嫌隙的四人各自遠居,卻不知這後天八卦更有說法,那乾坤二卦為老父老母,如今分居著木雚公和巴刀公,那二人久後恐有亂事。倘若此事被傳揚出去,那貝才公難以與那木雚公相抗,必然遠遁他鄉。那乾卦上對應的乃是長女巽卦,便是那禾刀公居住的相誠宮,因此看木雚公恐亦與禾刀公有所勾結。而那火旡公與水酉公相近,試想二人合謀亂政,誰人能夠彈壓?因此看,司徒大人所指,必出在二人身上。”眾人又是一番拜服。
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籬笆牆?更兼那別有用心之人竭力煽風點火,兩月之後,果然被傳揚宮宮人知曉,也是想著巴結,便向夕口公道喜。夕口公甚是詫異,問道:“小仙在此清修,何喜之有?”那數個宮人嬉笑道:“仙人喜事將近,朝中眾官紛紛傳言,仙人要入主中宮,做得這恒元宮的主後,這便是天大的喜事!小的們一心追隨娘娘,還望娘娘日後多有提攜!”夕口公未等講完,早已掌摑過去,罵道:“瞎了眼的奴才!本仙視名聲比命還要貴重,如何讓爾等前來奚落!”那群宮人甚是委屈,泣道:“仙人恕罪!小的們也是聽了他人言說……”夕口公更是憤懣,言道:“各自掌嘴!讓爾等也長長記性!”那一群宮人好不悔恨,待夕口公怒氣消了,取來文房四寶,寫到:啟稟帝君,今日小仙聽聞流言誹謗,有傷名節,特向帝君請辭。不能當麵謝罪,望帝君寬恕。留與宮人轉交成道,後徑來到相誠宮,與禾刀公略說了因由,姊妹二人打點行裝,離宮而去。
待恒元宮黃門郎將書信交與成道,成道甚是詫異,命除青龍速速請回。除青龍追了一日,不見姊妹二人,也隻得回宮複命。卻不想那眾服宮有宮人來報,稱木雚公亦不辭而別。成道甚是憤慨,命建太歲徹查此事。那建太歲領旨,卻也是無從下手,想這流言蜚語,必定不肯留下證據,那道聽途說之人,生怕引火燒身,自然也就幫著隱瞞。建太歲隻得拿了幾個傳揚宮的宮人,嚴刑之下才知此荒唐之事。成道不想夕口公如此惜名,倘若因此大肆懲戒,恐令人人自危,以至矯枉過正,也就不了了之。又過了數日,巴刀公、貝才公先後離宮而去,那水酉公前去追巴刀公,也是一去不返。八公之中,隻有火旡公與力埶公尚在鳳鳴山上。
再說那奉義,遭貶之後,好生鬱悶,本來是為民除害,卻落得如此下場,因此帶著數十個親兵,每日隻顧遊山玩水、信馬由韁,更無心理會什麽巡查之事。那手下的數十個山兵,隻道是奉義如今落魄,也不似從前般恭謹。一日,眾人行至一大川邊,見流水可愛,正好也有些口渴,遂降下風來。奉義踱到河邊,捧水便飲,言道:“此水甚是甘甜,小的們何不前來飲上一番!”手下眾人亦飲,其中一個校尉言道:“奈何!曾經在鳳鳴山上,我等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主兒,卻不想如今要喝這自流之水。”旁邊一校尉勸道:“妖兄,且不要怨天尤人,如今還能喝上一口自由之水,倒也是我等的福分啊!”那奉義聽了,眉頭緊皺,裝作沒聽見。那二人仍是呱噪,行到奉義近前道:“將軍,如今我等甚是饑渴,何不就地取來些酒肉,也好讓兄弟們快活?”奉義言道:“爾等可曾帶得錢鈔?”那校尉道:“我等出門,還用帶得錢鈔?想我等替天行道之人,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天下蒼生,用他些酒肉,便是看在他的德行。倘若他無有此等福分,我還偏不去吃!”奉義心中憤懣,言道:“爾等可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等本是嫉惡如仇之人,倘若如今叨擾百姓,與惡人何異?”二人鄙夷一瞥,各自散去,輕聲言道:“如今這步田地,還要擺下官威,實是不知深淺。”奉義聽得火起,怒道:“黃貂,你言語的什麽?”那校尉道:“將軍,我二人正在言說這河水,實是不知深淺。”奉義喝道:“憑你二人也懂得水之深淺?”那校尉言道:“將軍有所不知,雖然小的乃是陸上的精怪,未曾有高人提點,不過這常在河邊走,焉能不知水的深淺。”奉義知其暗諷自己,笑道:“那你暫且說來,這河水是深是淺?”那黃貂言道:“將軍,但請睜開二目仔細觀瞧,這河中水,顏色重的乃是深水,顏色輕的乃是淺水。”旁邊黑狼言道:“何以見得呢?”黃貂言道:“這河水猶如人,深色之水,乃是心有城府之水,自然深沉穩準,這淺色之水,乃是輕浮晦光之水,自然浮躁閉塞。”奉義甚覺此乃有弦外之音,言道:“若是如此說來,本官倒也知道這河水深淺。”黃貂言道:“但請將軍講來。”隻聽奉義言道:“爾等看這河水,但凡流的慢的,便是深處,若是流得快的,便是淺處。”黃貂笑道:“何以見得?”奉義言道:“我這河水也猶人,倘是深處,必是心能容物之水,自然韜光養晦,倘若淺處,便是鼠目寸光之水,必定牙尖嘴利。”
眾山兵一陣哄笑,那黃貂好不惱怒,卻又不敢發作,言道:“將軍所講果然不差,卻不知這容物之水流經何方?下場何處!”奉義怒視不已,身旁那黑狼連忙言道:“將軍,小的亦知一測水之法?”那黃貂畢竟膽怯,附和道:“快些講來!”那黑狼道:“此法叫做‘投石問路’,將石頭扔進水中,倘若聲音沉悶,便是深水,倘若聲音清脆,便是淺水。”黃貂道:“一河之水,何來兩聲?”那黑狼也不答話,建起一塊石頭,拋入河中,隻聽悶聲一響,濺起一道豎波。那黑狼道:“倘若水淺,濺起水波必是四散向下,而這水波卻豎起,可見河水之深。”話還未說完,隻聽得轟隆隆一陣悶雷,那河中湧起巨浪,足有一丈之高,經風一吹,一股腥氣撲麵而來。正是:古廟老刹莫輕進,高山深水有精靈。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酒色財氣一脈連,奸邪貪吝始為先。
矩法聖論難勸化,成真尚在三教前。
嗜酒忘卻眼前惱,貪杯無度損腸肝。
好色耗費身財禮,欲仙欲死轉瞬間。
求財背井離家苦,白身少有錦衣還。
動氣爭強遠人諫,快意恩仇禍由言。
追名割舍天倫樂,逐利難過苦勞關。
雖然皆是身外物,一物擁來百物全。
可與錢色多交易,能令滄海變桑田。
人生百渡艱辛過,方知他物不如權。
上回說到恒元宮重臣一心要成道誅殺奉義,吳明遠受了成道好處,因此解圍,將罪責歸咎於酒色財氣之上。不久火旡公、水酉公聽信謠言,闖入恒元宮質問,經過成道言說,在鳳鳴山上修行。那吳明遠遇見水酉公,如獲至寶,極盡拉攏之能事,花言巧語一番攛掇水酉公。果不其然,半月之後,水酉公帶著巴刀公、貝才公前來拜山。水酉公按著吳明遠心意,帶著二人徑直來見成道,成道聽聞二人前來,連忙宣入。隻見二人昂然入內,施禮言道:“散仙貝才、巴刀叩見帝君!”成道連忙令起,仔細看那二人,果然是上仙人物。但見那巴刀公烏雲青絲、明眸皓齒,一身紅袍,秀麗端莊,內罩輕紗,若隱若現,唇齒之間清吹起千般熏風,眼角眉梢流露萬種柔情,果然是風姿綽約、美豔無雙。後人仿詩證曰:
天姿國色無雙豔,仙姿佚貌百態嬌。
昭君失色羞袍掩,西施難比半分毫。
始見傾心牽繞夢,亭亭玉立步妖嬈。
眉宇含笑魂顛倒,回眸一望魄九霄。
再看那貝才公,悶聲不善語、言出必粗聲,身上衣衫質樸,倒不像是富貴衣著。後人仿詩證曰:
橫眉立目雙臥蠶,威嚴沉悶亂虯髯。
來去洶洶奔走烈,邪心敬畏赤焰顏。
成道言道:“二位前來,確使恒元宮增色不少。”那巴刀公道:“回稟帝君,我二人聽聞水酉公言說帝君尊賢重能、求才若渴,因此我二人決意來歸,願追隨帝君修成正果。”成道言道:“貴伉儷果然深明大義。常言道,明人麵前不說暗語,二卿可知孤為何渴盼爾等前來?”那巴刀公道:“帝君仁義千古,常行肝膽之事,欲扶助弱小成就大道。”那貝才公不善言辭,因此多有不語,見成道如此問,也隻好言道:“帝君擔憂我等擾亂人世。”急得那巴刀公連忙暗扯了貝才公衣袖。成道見了笑道:“俗話說‘悶聲發大財’,貝才公言語果然一針見血。實不相瞞,孤確是擔憂人間因四位卿家而生出諸多煩惱,因此願在這恒元宮為諸卿留有一席之地,不知二位意下如何?”那巴刀公道:“如此甚好,我等久在江湖之間,飽嚐荒蠻,如今能時時聆聽帝君教誨,實是我等前世修來的福分。”那貝才公謝恩言道:“既然帝君如此坦誠,在下也不敢有所隱藏。我等酒色財氣,乃是古來精靈,因天庭忌憚我等,因此始終不入神籍。今日承蒙帝君青睞,我等願追隨帝君,將來也好功成名就、榮華加身。”成道言道:“不滿二卿,恒元宮內有神籍者,不過百餘人,且都是天庭赦封,倘若二卿能在此處靜修,則人間太平之功,卿等當是首屈一指之績,孤定當稟明玉帝,赦封卿等。”巴刀公連忙謝恩,那貝才公卻言道:“天庭忌憚我等,不過是因為是人深迷酒色財氣之後,神佛仙聖不能教化,法律王章不能之約,久而久之,必當不敬畏神佛,如此,天庭如何能夠赦封我等?我等來投,還望帝君以誠相待。”這些話說的成道好不尷尬,但仔細想來也卻是實情。
巴刀公連忙言道:“良人切莫生疑,帝君亦是開誠布公。”成道聽了,也言道:“貝才公休疑,孤之心意,確如巴刀公所言。孤欲封四公侯爵之位,另建宮邸,供四公修行,隻要能清心靜修、不入紅塵,三界必定不敢相疑。”那貝才公並未言語,巴刀公道:“如此蒙帝君厚待,我等榮幸之至。如今我等榮華加身,願與同宗共富貴。實不敢瞞帝君,人心欲望之氣,除了我等四人,還有四位,因其名高,與我等交往不多,但微臣願修書一封,召四人前來恒元宮效力。”成道聽罷大喜,道:“還有哪四位?”巴刀公言道:“有木雚公、力埶公,這二人乃是父子,還有夕口公、禾刀公,那二人乃是姊妹,雖不是先天之靈,卻也是得道之精。”那貝才公麵若冰霜、愁雲不展,成道言道:“倘若如此,更是人才濟濟,還請巴刀公速速修書。”遂命人備下文房四寶,巴刀公領命,立即書寫了,但見那字寫得靈動秀媚、鳳翥鸞回,筆下好似一道春風練就。待寫畢,燃了信符,向成道複命。成道大喜,命其等先到館驛休息,帶來日朝議再做引薦。
待到來日,成道命人將二人請至朝堂,那二人邁步進入,果然是瀟灑飄逸,令堂上眾官自愧不如。成道言道:“此二位是恒元宮的上賓,乃是貝才公、巴刀公,望日後眾臣工多加愛護,滿堂和氣。”眾人口稱遵旨。正在此時,黃門官來報,稱山門外有四位仙人求見,巴刀公喜道:“帝君,此四位便是微臣舉薦的四人。”成道大喜,令禮部尚書大淵獻帶著巴刀公前去迎接。貝才公道:“微臣與那四人也略有交情,當一並相迎。”成道應允。過了片刻,四人來到朝堂,屈身施禮言道:“小仙木雚公、力埶、夕口、禾刀拜見帝君。”成道離座相迎,言道:“孤渴盼日久,今日得見,遂了心願!”眾人謝過,那木雚公眼望巴刀公道:“小仙亦知帝君聖名,隻是無有投身之禮,不敢前來投奔。如今巴刀公不吝相薦,故我父子二人決意前來。”那夕口公道:“小仙亦是聽聞巴刀公盛讚帝君英明,因此我姊妹二人也願到恒元宮效力。”成道大喜,命人備下酒宴,為眾仙人接風洗塵。並命工部尚書單於即日起在鳳鳴山四周,按八卦方位建起八座宮殿,作為八公修行的道場。那震位建起遂情宮,供水酉公修行;那艮位建起淩烈宮,供火旡公修行;那坎位建起人聚宮,供力埶公修行;那乾位建起眾服宮,供木雚公修行;那兌位建起橫來宮,供貝才公修行;那坤位建起縱意宮,供巴刀公修行;那離位建起相誠宮,供禾刀公修行;那巽位建起傳揚宮,供夕口公修行離。自此,八公在此修行,不入紅塵半步。
然樹欲靜而風不止,那酒色財氣、權勢名利俱在恒元宮,不曾離山半步,人間雖然絕無邪妄之事,但畢竟人人貪圖安逸,如今無有欲望,反而不思進取。況且若世上惡人縱是不去追尋欲望,但要為非作歹起來,反而更加無有節製,種種暴行令人發指,人間法製卻不足震懾。神佛閑置,香火了了,更無心理會,因此三界皆是安於現狀、自甘墮落。天庭震怒,下了文書責問,成道此時進退兩難,倒不知該如何應對。
朝中三公等一眾大臣便是要看成道的笑柄,因此朝議上人人緘默不語,作噩此時也羞於諫議,那除青龍等力諫成道將八公遣下山去,鍾英等卻百般阻撓,隻稱是大變便即在眼前,人間風氣必然扭轉,如今陣痛之際,理當有失有得等雲。成道跋前疐後,隻得暗中令除青龍、作噩、奉義等嚴於防範。
正在眾人觀望之際,謠言四起,有人揣測成道如此安排八公,不過是另有企圖而已:那恒元宮南方巽、離、坤三位,駐著三位美貌之女,成道日日遙望,便是想圖謀不軌,隻不過未到時機而已。又有人言,成道時時不立帝後,恐是要從夕口公、禾刀公、巴刀公三人中擇出。更有甚者,朝中眾臣竟然暗自下賭,看成道將來究竟擇何人為後,其中那夕口公頗有勝算,不過禾刀公亦有可能,那巴刀公雖然已為人婦,但畢竟容貌略勝一籌,恐亦能得個貴妃之位。眾人戲謔之際,正趕上吳明遠進得堂來,喝道:“爾等皆是得道之人,則可如此捕風捉影?道長論短,豈不亂了修為?”眾人麵麵相覷,隻聽得高克言道:“司徒大人言重了。不過是眾人打發時光而已,倘若司徒大人有雅興,也來怡情一番若何?”吳明遠見高克言說,也不好發怒,道:“司空大人,這帝君如此安排宮邸,卻是費了一番心思。那貝才公與巴刀公乃是夫妻,因此二人宮觀相鄰;那木雚公與力埶公乃是父子,宜享天倫,因此二宮毗居;那火旡公與水酉公兄弟義氣,那夕口公與禾刀公姊妹情深,因此都不得分離,也是帝君垂恩之舉。況且那火旡公與巴刀公兩小無猜,如今巴刀公卻入他人懷抱,火旡公緣何能夠忍受?因此帝君方才令火旡公與貝才公夫婦遙相對應,不至衝突。其實帝君此舉倒是多慮,那貝才公畏懼火旡公,但火旡公卻又畏懼巴刀公,隻要巴刀公在,火旡公定然不敢亂為,正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是也。而那水酉公原與巴刀公兩情相悅,卻被貝才公橫刀奪愛,水酉公緣何不惱?隻是那水酉公見了巴刀公早就神魂顛倒,隻得將怨恨遷怒道貝才公身上。況且水酉公與火旡公乃是異性兄弟,帝君如此安排,無非是怕兩方相近紛爭,不好調和而已。”眾人盛讚吳明遠見解獨到,吳明遠見如此,笑道:“隻是帝君不懂風水,鳳鳴山早晚要亂?”眾人不解其意,紛紛央求吳明遠道明,吳明遠此時倒賣起關子,隻言說:“天機不可泄露,眾同僚還是專心理政吧!”言罷而出。凡事皆是如此,但凡他人有意隱瞞,便更想了解原委,如今這一幫無所事事之官,平日裏都要尋些樂子,如今被吳明遠吊住胃口,更是欲罷不能,紛紛轉問高克。那高克笑道:“眾人聰慧,緣何如此小節都看不明白?那李成道雖然令有嫌隙的四人各自遠居,卻不知這後天八卦更有說法,那乾坤二卦為老父老母,如今分居著木雚公和巴刀公,那二人久後恐有亂事。倘若此事被傳揚出去,那貝才公難以與那木雚公相抗,必然遠遁他鄉。那乾卦上對應的乃是長女巽卦,便是那禾刀公居住的相誠宮,因此看木雚公恐亦與禾刀公有所勾結。而那火旡公與水酉公相近,試想二人合謀亂政,誰人能夠彈壓?因此看,司徒大人所指,必出在二人身上。”眾人又是一番拜服。
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籬笆牆?更兼那別有用心之人竭力煽風點火,兩月之後,果然被傳揚宮宮人知曉,也是想著巴結,便向夕口公道喜。夕口公甚是詫異,問道:“小仙在此清修,何喜之有?”那數個宮人嬉笑道:“仙人喜事將近,朝中眾官紛紛傳言,仙人要入主中宮,做得這恒元宮的主後,這便是天大的喜事!小的們一心追隨娘娘,還望娘娘日後多有提攜!”夕口公未等講完,早已掌摑過去,罵道:“瞎了眼的奴才!本仙視名聲比命還要貴重,如何讓爾等前來奚落!”那群宮人甚是委屈,泣道:“仙人恕罪!小的們也是聽了他人言說……”夕口公更是憤懣,言道:“各自掌嘴!讓爾等也長長記性!”那一群宮人好不悔恨,待夕口公怒氣消了,取來文房四寶,寫到:啟稟帝君,今日小仙聽聞流言誹謗,有傷名節,特向帝君請辭。不能當麵謝罪,望帝君寬恕。留與宮人轉交成道,後徑來到相誠宮,與禾刀公略說了因由,姊妹二人打點行裝,離宮而去。
待恒元宮黃門郎將書信交與成道,成道甚是詫異,命除青龍速速請回。除青龍追了一日,不見姊妹二人,也隻得回宮複命。卻不想那眾服宮有宮人來報,稱木雚公亦不辭而別。成道甚是憤慨,命建太歲徹查此事。那建太歲領旨,卻也是無從下手,想這流言蜚語,必定不肯留下證據,那道聽途說之人,生怕引火燒身,自然也就幫著隱瞞。建太歲隻得拿了幾個傳揚宮的宮人,嚴刑之下才知此荒唐之事。成道不想夕口公如此惜名,倘若因此大肆懲戒,恐令人人自危,以至矯枉過正,也就不了了之。又過了數日,巴刀公、貝才公先後離宮而去,那水酉公前去追巴刀公,也是一去不返。八公之中,隻有火旡公與力埶公尚在鳳鳴山上。
再說那奉義,遭貶之後,好生鬱悶,本來是為民除害,卻落得如此下場,因此帶著數十個親兵,每日隻顧遊山玩水、信馬由韁,更無心理會什麽巡查之事。那手下的數十個山兵,隻道是奉義如今落魄,也不似從前般恭謹。一日,眾人行至一大川邊,見流水可愛,正好也有些口渴,遂降下風來。奉義踱到河邊,捧水便飲,言道:“此水甚是甘甜,小的們何不前來飲上一番!”手下眾人亦飲,其中一個校尉言道:“奈何!曾經在鳳鳴山上,我等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主兒,卻不想如今要喝這自流之水。”旁邊一校尉勸道:“妖兄,且不要怨天尤人,如今還能喝上一口自由之水,倒也是我等的福分啊!”那奉義聽了,眉頭緊皺,裝作沒聽見。那二人仍是呱噪,行到奉義近前道:“將軍,如今我等甚是饑渴,何不就地取來些酒肉,也好讓兄弟們快活?”奉義言道:“爾等可曾帶得錢鈔?”那校尉道:“我等出門,還用帶得錢鈔?想我等替天行道之人,所作所為,皆是為了天下蒼生,用他些酒肉,便是看在他的德行。倘若他無有此等福分,我還偏不去吃!”奉義心中憤懣,言道:“爾等可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等本是嫉惡如仇之人,倘若如今叨擾百姓,與惡人何異?”二人鄙夷一瞥,各自散去,輕聲言道:“如今這步田地,還要擺下官威,實是不知深淺。”奉義聽得火起,怒道:“黃貂,你言語的什麽?”那校尉道:“將軍,我二人正在言說這河水,實是不知深淺。”奉義喝道:“憑你二人也懂得水之深淺?”那校尉言道:“將軍有所不知,雖然小的乃是陸上的精怪,未曾有高人提點,不過這常在河邊走,焉能不知水的深淺。”奉義知其暗諷自己,笑道:“那你暫且說來,這河水是深是淺?”那黃貂言道:“將軍,但請睜開二目仔細觀瞧,這河中水,顏色重的乃是深水,顏色輕的乃是淺水。”旁邊黑狼言道:“何以見得呢?”黃貂言道:“這河水猶如人,深色之水,乃是心有城府之水,自然深沉穩準,這淺色之水,乃是輕浮晦光之水,自然浮躁閉塞。”奉義甚覺此乃有弦外之音,言道:“若是如此說來,本官倒也知道這河水深淺。”黃貂言道:“但請將軍講來。”隻聽奉義言道:“爾等看這河水,但凡流的慢的,便是深處,若是流得快的,便是淺處。”黃貂笑道:“何以見得?”奉義言道:“我這河水也猶人,倘是深處,必是心能容物之水,自然韜光養晦,倘若淺處,便是鼠目寸光之水,必定牙尖嘴利。”
眾山兵一陣哄笑,那黃貂好不惱怒,卻又不敢發作,言道:“將軍所講果然不差,卻不知這容物之水流經何方?下場何處!”奉義怒視不已,身旁那黑狼連忙言道:“將軍,小的亦知一測水之法?”那黃貂畢竟膽怯,附和道:“快些講來!”那黑狼道:“此法叫做‘投石問路’,將石頭扔進水中,倘若聲音沉悶,便是深水,倘若聲音清脆,便是淺水。”黃貂道:“一河之水,何來兩聲?”那黑狼也不答話,建起一塊石頭,拋入河中,隻聽悶聲一響,濺起一道豎波。那黑狼道:“倘若水淺,濺起水波必是四散向下,而這水波卻豎起,可見河水之深。”話還未說完,隻聽得轟隆隆一陣悶雷,那河中湧起巨浪,足有一丈之高,經風一吹,一股腥氣撲麵而來。正是:古廟老刹莫輕進,高山深水有精靈。
不知後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