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阿瑞納達,即便因為祈願術的幫助,而擁有著數量較多的史詩、傳奇,但這也隻是與那些沒有祈願術的艾梵瑞爾種族相比較。


    僅僅五名史詩奧術施法者,他們除了主持迷鎖,還要救治病患,想辦法尋找“瘟疫”源頭,身上的責任不可謂不重。


    雖然迷鎖也能由傳奇,甚至三階施法者來主持,但那樣的嚴密程度顯然是不如史詩施法者的。


    而這一次的災難更比大地震嚴重的同時,阿瑞納達也沒有第二位選民了,想要依靠祈願術解決問題,說不定需要五名史詩全部搭進去,還不一定夠!


    付出這樣的代價,一旦祈願術給出的方法不那麽靈驗,甚至於事情再有變化,就如那些被保存器官消滅了全部微生物的患者一樣,那個時候,整個阿瑞納達失去了最頂端的力量,很可能就要麵臨全族滅亡的前景了。


    一邊是祈願術,一邊是自己努力,兩邊都可能在付出一定代價後事態好轉,也都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到底怎麽選?


    如此壓力下,無論這些人選擇哪一邊,戚遠都能理解。


    因為他自己就麵臨過很多次類似的選擇!


    尼普爾解釋了這麽多,想必就是為了強調,使用祈願術的代價之高。


    那是根據施術者的請求不同,代價的大小、輕重也不同。


    這與預言學派的大部分奧術都很相似,兩者同樣要付出一些代價,隻不過預言學派奧術所需要的,在人類眼中,並無價值,因為人們甚至不知道自己付出的到底是什麽。


    也就是以曾理為代表的,這些地球出身的人類施法者,在追尋事情的真實情況。


    尼普爾最後總結道:“祈願術所需要的代價,我們並不樂於付出,所以從未用它複生過死者,畢竟諸神的光輝籠罩著我們。”


    有複活術,確實不必非要祈願術不可。


    戚遠點頭,表示明白:“各位的好意,心領了。”


    此時此刻,無論結果如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數十年的夙願是絕不可能放棄的。


    唯有一點,神術中的複活術,必然要受到複活對象的死亡時間約束,超過了一定的時間,死者的靈魂或者回歸源海,或者化為了其它生靈,那麽複活術也就不可能生效了。


    祈願術會不會具有同樣的限製?


    當年突生大變,對於奧術、神術的了解都十分籠統,戚遠他們想不到這裏有情可原。


    但後來大家都明白了複活術的原理,時間卻已經過去了幾個月乃至一年之久,就連神祗親自出手的神跡術,都超過了生效時間。


    所以大部分人都對複活的期望越來越淡,當年遇難的親朋好友,隻能埋藏在個人心底。


    所謂追求祈願術,嚐試完美的複活,說到底也隻是一小部分人的自我安慰而已。


    戚遠對此心知肚明,但堅持就是堅持,祈願術無效又如何呢?


    他戚遠作為一名施法者,才是他最大的倚仗,祈願術做不到,他還可以繼續研究“魂能”,隻要能夠在學術上獲得根本性突破,誰說一定要複活才行?


    複活不了的,幹脆就重新創造!


    心中早已打定了主意,戚遠當然不會因為所謂的“代價”而停下腳步。


    尼普爾的勸告雖然是好意,但戚遠說的也是真話,他隻會“心領”。


    在眾人的矚目下,一台煉金傀儡送來了厚厚的書寫紙和筆,戚遠施展抄寫術,將卷軸中的內容,一字不易地抄下來。


    人家阿瑞納達人願意共享這麽珍貴的奧術,總不能連原件都不給人家留啊!


    書寫祈願術所用文字,非常近似於龍語,但又同半身人、精靈和矮人所記載的龍語有所差別。


    據傳說,龍族作為智慧生靈,遠比艾梵瑞爾的種種類人種族的曆史要悠久。


    他們在古神興盛的時期,就已經是艾梵瑞爾各個位麵的常駐民了,後來古神殞落,新神未生之際,龍族近乎成為了整個艾梵瑞爾的統治者。


    就連深淵中的惡魔,都不敢與龍族爭鋒。


    最初的奧術,就與龍族有著極其密切的關係,現如今各族流傳來下的,零星的遠古奧術資料,全都是以龍語記錄的。


    因此,雖然龍語在各族的日常生活中無人使用,但施法者們都很熱衷於學習它,那對了解一些奧術的原貌,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不過發展至今,現代龍語也和遠古的龍語產生了巨大差別,如果不是有著通曉語言這樣的奧術,施法者們想要學習古龍語,說不定找一頭巨龍拜師都不行。


    “這是星界的時光龍族語,阿卡德二世冕下遨遊星界時所結識的夥伴,他們在一位古神陛下的遺物中尋到了祈願術,最終由那位時光龍冕下抄錄下來。”邁錫尼七世一邊說,一邊從盒子裏又拿出一疊類似白絹的織物。


    上麵記錄著時光龍族語對照人類通用語的一些詞匯,都是祈願術中所用到的。


    雖說施展一個通曉語言不費什麽功夫,戚遠還是表示了感謝,並將這部分對照詞匯,一並抄錄下來。


    祈願術最複雜的部分,還是模型,其中的幾何圖形極端繁瑣,要想徹底解析明白,恐怕以戚遠此時的奧術造詣,還做不到!


    僅僅是抄錄的片刻時間,戚遠就看到了不下一百個從未見過的陌生模型模塊,它們都有什麽作用,代表了什麽含義,都要耐下性子,一點一點重複曾經的過程。


    “各位,既然尋到了祈願術,我決定留下一段時間,嚐試複活。”抄寫結束,戚遠將卷軸還給國王:“在此期間,肯定要研究一下祈願術,不管能不能有所收獲,很歡迎各位一起參與進來,有了任何成果,都將留下一份。”


    於是,突破號就此從一艘宇宙飛船,變成了一座法師塔,矗立在阿瑞納達城外,每天都有十幾名施法者進進出出。


    從四座阿瑞納達城市趕來的施法者絡繹不絕,戚遠傳授給阿瑞納達人的“實證科學”,經過一段時間的傳播,立刻成了施法者之間最熱門的話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印記之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方一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方一點並收藏印記之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