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虞兮設計鏟除了潛藏在白鶴山的耳目之後,白鶴山秩序井然,一切都回歸到十一年前的模樣,丫鬟丁奴安分守己,無一人再出任何變故。虞兮看在眼中,也深感欣慰,倒是一想起牢中還關著喜鵲,她便如鯁在喉,渾身的不自在。當時周懿音訊杳杳,眾人也頗為牽掛,虞兮不便節外生枝,隻能隱忍。


    再說周懿,當日他從無相山借走念生之後,一路南下,直奔長沙而去。


    偏巧,他路途所經之處往東,三百裏外便是滁州,滁州又是軒轅劍姬恩的原籍,憑念生的腳力,來回不過半日的光景。他心中藏著一件許久未能確認的事,加之近來和周天墉閑聊,也曾有意無意地提到過軒轅劍一族,既然路過,何不過去祭拜一番?於是,當即便改道東進,來滁州拜謁故人。


    滁州和昆州並立於京城東南,這裏曆來就多才子佳人,也是為朝廷進獻文武之士的寶地。自從姬恩創立軒轅劍,在此揚名天下,後來又隨李繼征戰突厥,立下不世之功,滁州多才俊的名聲便廣布四海。不過後來姬恩辭官歸隱,兩個兒子涉足朝堂又相繼早逝,軒轅劍除了月姑外,可以說幾乎算是絕跡江湖了。因逢亂世,謠言四起,江湖市儈多以朝廷不能容忍他功高蓋主,故意打壓而致,所以旦有仕途之心的人才,也都對朝廷望而卻步了。


    周懿道了滁州,見百姓逃荒而走,滁州凋敝,一副蕭條荒蕪的末世之態。所以他也沒有把念生藏起來,而是沿街走訪,挨個查詢姬府的門楣。


    彼時到了一處荒廢的府邸之外,見高大的門楣上掛著一幅字跡斑駁的匾額,上麵赫然刻著’姬府’二字。大門上兩隻鋪首錫環已經脫落一個,褪色的青銅,綠鏽然然,依然可見當年這座府邸昌盛時的威嚴,門庭虛掩,不時有老鼠從中穿過。


    周懿駐足良久,對著’姬府’二字深深地鞠了一躬,定了定神,方才進入園中。


    那庭院早已破敗,斷壁殘垣,荒草累累,從台階上斷開的裂痕,到回廊上的脫落的紅漆,實在難以讓人相信這就是當年名震天下的軒轅劍誕生之處。


    周懿繞到後院,穿過一個竹林,便是一個演武布陣的校場,校場左右兩側各是一個布局緊湊但又不失武人風骨的院落。細想,姬恩善武,他的家風自然也不同於尋常人家,姬恒曾拜英武將軍,姬寅也是太子府詹士,這裏距校場最近,當是姬府兩位公子的住處。右側穿堂過道稍高,依禮應是長兄姬恒的住處。周懿神色凝重,緩緩移步而前,雙手抱拳,微微躬身而拜。


    不過,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姬恒的院落雖然一樣荒蕪,但正堂一側的偏房卻略微不同,周懿細看一遍,見門樞規整,並無腐朽之象,其他同類的房門,早已蛛網橫結,破敗不堪了。


    所以,周懿並未從正門而入,而是用劍斬斷門鎖,想要先看看這裏的玄機。


    一進門,鋪麵一股黴變的味道,塵土飛揚,也並非如他想象的那樣會有什麽意外。不過,值得讓他吃驚的是,這裏雖然死氣沉沉,可進門正廳的位置,赫然供奉著一尊牌位,靈前供奉著香燭器皿,顯然時常有人過來祭拜。牌位上簡單刻著‘太公之靈位’五個金黃大字。


    周懿愁眉不展,因為不知這偏房的主人是誰,所以難以斷定這裏所謂的太公是什麽身份。因為相傳姬恒在北平突厥之時戰死,此處雖是他的院落,可供奉者當另有其人。但無論是誰,他以晚輩的身份到此,理應一拜,於是便在蒲團之上跪下,磕了三個頭。


    滯留半日,周懿仍沒能找到任何關於姬恒的痕跡。


    這在猶疑,忽然聽見外麵有人大聲呼救,周懿吃了一驚,連忙就往外走,到了校場,見念生齜牙怒視著一個老者。那老者五十來歲,衣著樸素,麵相和藹,當不是偷盜之輩。趣誦小書


    周懿遂喝退了念生,將老者從地上扶了起來,問道:“先生傷到沒有?”


    那老者臉色蠟黃,一手拍著身上的塵土,一手擦這額上的冷汗,支支吾吾道:“你是……什麽人?來這裏做什麽?”


    周懿抱拳道:“在下,乃是一個久慕英武將軍的少年,今日路過滁州,特來拜謁!不知先生與這姬府,是和關係?”


    老者聽了他的話,方沉下心來,臉上勉強露出一絲笑意,“原來是這樣,那這個怪物?”說時,望了一眼身旁的念生,仍心有餘悸,又往周懿身後站了站。


    周懿忙安撫他道:“這是我的坐騎,別看它表象凶殘,可性情還算溫順,先生不必驚慌。”


    聽他這麽說,老者吐氣哀歎道:“這兵荒馬亂的,你帶著它出門也好,可以壯壯膽!”


    周懿道:“先生還沒有回答我,你怎麽會來這裏?還有,此地為何如此荒涼?”


    說著,仔細打量了周懿一番,又抬頭看了看姬恒的院落,沉思道:“我看公子麵善,倒也不必瞞你。這些年朝廷征戰西北,戰事焦灼,滁州位於後方,雖然太平,可也為官家供奉著不小的賦稅。近幾年旱災蝗災接踵而至,百姓顆粒無收,待在這裏活不下去,大家就都往別處逃荒去了。年輕的壯丁或被充軍,或奉母奔離,兩年下來,這裏就隻剩下我這樣的年邁體弱之人了。”


    周懿聽得十分揪心,蹙眉問道:“百姓疾苦,朝廷就不知道嗎?”


    “朝廷?”老者搖頭哂笑道:“自古百姓無死活,這個道理你不懂嗎?三軍將士在前線浴血拚殺,我等草莽之輩,不盡綿薄之力已經慚愧,還能再向朝廷伸手要吃的嗎?”


    “難道不應該嗎!”周懿神色凜然地說道!“民者,源也,源盡則枯,這個道理朝廷豈能不懂?百姓既然受了難,身為舉國之望,皇帝豈能坐視不管!”


    “年輕人啊,我看你儀表堂堂,必不是尋常家的孩子,你還是沒經過世麵,不知道這官與民之間的痛楚啊。所謂官富民饑,自古以來的說法,難道這隻是那些刁民的一麵之詞?曆來百姓受難都是帝王失德所致,帝王若胸懷天下,則州官尚能進表災荒以盼皇恩,可萬一州官攀附聖意,又有求於斯,則謊報、瞞報的事時長有之。所以說,就算是朝廷撥發了賑災錢糧,能到百姓手中的也是微乎其微,遠不足以活命,更何況,近年來戰火不斷,朝廷也是物資匱乏之際。”


    周懿一怔,又問,“老先生的意思是,即便上麵撥發了賑災之物,這些錢糧也有人從中苛扣嗎?”


    老者看他這般執著,有些哭笑不得,“我說年輕人啊,你就不要問了,你又不是當朝天子,知道這些隻會讓你心生苦悶,又於事無補,何必呢!”


    周懿咬著牙,想想那些受苦受難的百姓,和那些中飽私囊的官吏,冷冷點頭道:“如何不是這樣呢,無論是盛世的恩澤,還是亂世的賑災,那些黃白之物一旦經過貪婪之人過目,又怎能不被那些黑心之手昧下呢!歸根到底,都是人心的貪婪和官場的腐敗所致罷了,高高在上的總是作威作福,那些貧苦的黎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龍玉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翟國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翟國鈞並收藏九龍玉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