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皇李世民、皇後長孫氏又查皇宮內有老幼宮娥、彩女共三千人,大多是隋帝在民間強征的民女,於是傳旨這些宮女歸還原籍,並鼓勵她們與軍中青壯男子婚配。


    自此,大唐臣民交口稱讚、人心悅服。


    長安城南山北麓


    一支皇家儀仗隊行進在路上,在隊伍中有一頂黃色的大型車駕,原來這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皇後長孫氏出城到觀音禪寺進香祈福。


    這支威武雄壯的皇家儀仗隊由先導儀衛、引駕儀仗、車駕、後衛部隊組成。


    先導儀衛是先頭儀仗隊,開道的車裏乘坐著京城地方官---京兆尹。隨後是兩隊騎兵與六行步甲隊,其作用是及時清理道路,保障後麵的皇帝出行順利。緊隨其後的兩排士兵各自手持一麵龍旗。龍旗的後麵又是專用車隊,包括指明方向的指南車、記裏鼓車、白鷺車、鸞旗車、辟惡車、皮軒車等。每輛車均由四匹馬牽引,上有駕士和匠人。


    先導儀衛的後麵接著引駕儀仗。引駕儀仗以樂、仗為主,陪同皇帝出行的文武官員也在其中。引駕儀仗的前導是十二排騎著駿馬,手執佩刀、弓箭,相隔排列的騎兵衛隊。


    騎兵衛隊之後是一支龐大的鼓吹樂隊,兩名鼓吹令在前麵指揮演奏。樂器以各種鼓為主,有鼓、大鼓、鐃鼓、節鼓、小鼓等,還有吹奏樂器笛、簫、胡笳,長鳴和中鳴等號筒,橫笛、篳篥等管樂器及金鉦等打擊樂器。


    樂隊的後麵是黃幡(下垂狀的長方形旗幟)、彩幢(羽毛裝飾的旗幟)、旌旗組成的旗陣。旗陣之後,又有分列左右的青龍旗和白虎旗。兩麵旗幟的後麵是隨行的朝廷官員隊伍。在這支隊伍中間,還夾雜著手持兵器的騎兵和步甲兵。


    引駕儀仗的後麵才是太宗皇帝乘坐的玉輅。皇帝車駕是整支儀仗隊的核心,警衛森嚴,玉輅由太仆卿駕馭,前後有很多駕士簇擁,兩側由左、右衛大將軍護駕。緊隨玉輅的是禁軍(禦林軍)的高級將領和宦官。護駕官員的外圍布列著多隊禁軍的騎兵和步卒,配備有弓、箭、刀、槍等兵器。禁兵的後麵是由孔雀扇、小團扇、方扇、黃麾、絳麾、玄武幢等組成的儀仗。


    然後是皇帝的專用車駕,包括方輦、小輦、金輅、象輅、革輅、黃鉞車、豹尾車等。左、右威衛都尉各率二百名兵士,分別持大戟、刀盾、弓箭及弩,尾隨豹尾車作為掩後。這支車駕隊伍中,還有一些朝廷官員騎馬隨車而行。


    走在儀仗最後的是後衛部隊,兩名將軍分別統領左、右廂步甲隊,分作前後兩個方陣,士兵均盔甲明亮、頭戴兜鍪,身著鎧甲,手持弓弩、刀、盾,每隊士兵裝束鮮明,相間排列。中間為左、右廂黃麾仗,分別手持孔雀氅(用羽毛製作的旗幡)、鵝毛氅、雞毛氅等。黃麾仗後為殳仗,五百兵士手持殳等儀衛兵器。


    最後則是諸衛馬隊左右廂二十四隊騎兵和十二支旗隊組成的旗陣。每支旗隊的旗標分別是瑞獸,如辟邪、玉馬、黃龍、麒麟、龍馬、玄武、金牛等。旗陣後,又是由步甲兵組成的黃麾仗,並有騎兵護衛。


    這支彰顯著大唐威儀的五千人皇家儀仗隊行進途中,儀仗樂隊鼓、磬、笛、簫聲齊鳴,引來京城萬民百姓夾道圍觀,一時盛況空前。


    終南山


    “皇上,前麵就是鳳凰嶺羅漢洞了。”隨侍的一名官員貼近玉輅的車簾,向車駕裏麵的唐皇奏報。


    “陛下,觀音禪寺就在前方,咱們這就到了。”


    與唐皇同乘玉輅車駕的長孫皇後笑道,那朵大紅牡丹花在她的發髻中微微顫動。


    在近侍的攙扶下,唐皇李世民與皇後長孫氏攜手走下玉輅車駕。


    藍天白雲,秋高氣爽,山勢逶迤,微風習習,終南山的秋景令人心曠神怡。


    唐皇手搭涼棚眺望終南山,見鳳凰嶺一峰突起如同觀音菩薩打坐;環顧間,兩側環抱的山巒,猶如青龍、白虎左右守護。


    觀音禪寺背靠終南山鳳凰嶺,東鄰豐德寺、淨業寺,西望草堂寺,遠眺中,禪寺幽靜宜人,道氣浩然,承襲了古風。


    唐皇不由地讚道:“這裏真是一塊風水寶地啊。”


    一路步行,唐皇與長孫皇後來到了觀音禪寺,觀音禪寺的住持與全體僧人早已等候在寺門前。


    “阿彌陀佛,貧僧法見見過皇上、娘娘!”觀音禪寺的住持法見大和尚一身景藍袈裟,稽首合十與唐皇、皇後見禮。


    法見和尚滿麵笑容,右手一伸,邀請道:“皇上、娘娘親赴本寺,一路勞頓,還是先請到內室品茗歇息吧。”


    “大和尚,你這裏可是風水寶地哪。”唐皇背負雙手,一邊說著話,一邊觀摩著寺內的建築。


    “陛下過譽了,貧僧可不敢當。”


    “大和尚過謙了,你這禪寺左鄰是三論宗祖庭草堂寺...”唐皇笑著,伸手比劃著西麵的方向。


    “而你的右舍呢,便是律宗祖庭豐德寺與淨業寺,你這觀音禪寺坐落在它們的中間,又北依終南山,南臨渭水,不是風水寶地是什麽?朕說得可對麽?”唐皇捋須嗬嗬笑道。


    “早就聽說陛下英明神武,學識淵博,不想卻對我佛門如此諳熟,貧僧真是佩服,佩服!”


    “陛下啊,不過我這禪寺方才落成,可比不得左鄰右舍啊,西麵的豐德寺由前朝文帝禦賜而得名,是南山律宗的祖庭,道宣法師德高望重,著述頗豐;淨業寺也是建於隋帝,是道宣弘法的道場,為終南山各叢林之冠。”


    “至於這東邊的草堂寺麽,它更加久遠,後秦皇帝迎請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到草堂寺,在草堂寺裏,鳩摩羅什譯出了“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以及《成實論》,是現今三論宗與成實宗公認的祖庭哪!”


    說話間,一行人已到了法見和尚的禪房。


    “皇上、娘娘,請看茶。”寺內的小和尚獻上了兩杯茶。


    揭開杯蓋,頓時清香撲鼻,茶香四溢。


    唐皇細細地嗅著茶香、品著這山間好茶,一種身心放鬆與全身舒泰的感覺馬上湧現出來。


    “大和尚,到了你佛門寺廟,朕便一下子體會到了內心的安詳與寧靜呐!這卻是為什麽?”


    “陛下,這便是心靜。心靜方能修佛。世人禮佛念佛,其實是在禮自己的心,念自己的心,使自己道心堅固,並非心外求佛。”


    唐皇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真是好茶啊。”品了幾口茶之後,唐皇放下了茶杯。


    見皇帝放下了茶杯,法見雙手合十道:“陛下,貧僧這就領您和娘娘去觀音堂進香。”


    “好。大和尚你為朕二人前麵引路。”唐皇與長孫皇後一起起身。


    邁步來到觀音堂內,香煙繚繞,佛音潺潺,一尊純白的觀世音菩薩像栩栩如生地立在唐皇李世民和皇後長孫氏的麵前,隻見觀世音菩薩神態莊嚴雍容,頭戴寶冠,身披天衣,腰束羅裙,大德圓滿的神采躍然而出,令人肅然起敬。


    唐皇李世民燃了一柱高香,在觀世音菩薩麵前跪拜,隻見他雙手合十,闊口微啟,口中念念有詞,雙膝跪倒在蒲團上,虔誠地向觀世音菩薩禱告祈福: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我李世民與妻子長孫氏前來拜謝那日菩薩的解救之恩,多謝菩薩顯靈,救我脫離困境。我還要祈求菩薩超度那涇河老龍和李建成、李元吉,消弭它們的怨恨,使它們早日超生、早入輪回。”


    “祈求菩薩保佑我大唐江山永固,國泰民安,百姓安居樂業,李氏皇子皇孫和睦相處,繼往開來……”


    佛龕內的觀音神像大悲大憫,玉麵含笑,豐神俊秀,白衣飄飄。


    離開了觀音堂,唐皇又親手在觀音禪寺內種植了一株小小的銀杏樹,以誌紀念。


    又到處觀摩了禪寺的全貌,唐皇與長孫皇後便上了車駕,大隊人馬隆隆起行,往皇城方向返回...


    挑開車簾,回望那株隨風搖曳、幼小的銀杏樹苗,李世民心念一動:皇朝不過百年,銀杏卻活千年。但願朕今天親手栽種的銀杏千百年後能長成參天大樹。


    那時節,長安千年古刹內,銀杏古樹挺拔蔥鬱、枝繁葉茂,穿越千年,護持道場,定能向後人揮灑神奇的霓彩華光。


    倘若那一夜,風雨過後,謝落了滿地的金黃葉片隨風而動,瞬間便盡是繁華落盡,夢回大唐的詩意。


    這是多麽美的一幅畫麵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靈山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瀚海風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瀚海風雲並收藏靈山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