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過後,京中的氣氛尤為低迷,喬珩穿著一身便服從駿馬上翻身下來,邁步走入京兆衙門大門,他可沒忘記有個元宵節當天意圖謀害他的黑臉大漢,現在還被關在京兆衙門裏。他信步於京兆衙門牢房之中,最後施施然在盡頭的一間牢房門口停下。
牢裏的大漢正在呼呼大睡,這位也是心大,被安了一個刺殺當朝官員及永定侯世子未遂的罪名,還能過得如此沒心沒肺,真的也是沒誰了。
衙役們將睡得真香的黑胡子用冷水潑醒,架著他來到喬珩麵前,這黑胡子還有幾分硬氣,死都不肯對喬珩下跪,急得牢頭冷汗直流。最後還是喬珩安慰牢頭說:“無事,我也不在乎這一跪,把他捆起來吧。黑胡子,我隻問你一次,你為什麽要殺我?”
黑胡子打了個哈欠,一副睡到自然醒的模樣,叫幾個衙役看了牙癢癢,他說:“什麽為什麽,像你們這種人,該殺的理由多了去了,爺爺我動手就是為民除害,怎麽著,想對你爺爺我動刑啊,告訴你小子誒,別麻煩了,我就這一句話。”
黑胡子雙手雙腳都被捆在木樁上,因此隻能衝著喬珩吐一口唾沫來表示自己對喬珩的憎惡。
“像我們這種人?”喬珩笑:“我們這種什麽人?我自問從未認識你,也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你不覺得你要殺我很沒道理嗎?”
黑胡子翻白眼:“呸,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你們姓喬的一家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你就別在這兒演戲了,要殺要剮盡管招呼,爺爺我哼哼一聲就不是好漢。”
喬珩一撣衣袖,道:“我查過,你是江湖草莽出身,汴涼道人士,家中還有一老父親和一長兄,你未及冠就跟著雜耍班四海為家,家中老父親由兄長照顧。再後來,你不知從那裏練得一身武藝,一年前來到上京城,或是在酒樓幫廚或是街頭賣把式賺個辛苦錢養活自己。依照你的經曆,不可能和我喬家扯上關聯,那麽也就是說你是為了別人出頭,我說的對吧?”
黑胡子冷哼一聲。
喬珩站到黑胡子麵前,不解地問:“那我就不明白了,這些年你從未贍養過父親,相反,你現在為了別人出頭,很有可能禍及家人,這麽做值得嗎?如果你肯把話說開,確實是我永定侯府有錯,我喬珩親自給苦主賠禮道歉,該怎麽罰就怎麽罰;可如果錯不在我侯府,你完全是報錯了仇,還白白連累家人,那該如何是好?”
黑胡子臉色微變,銅鈴大的眼睛死死盯著喬珩:“說得好聽,永定侯府多麽大的門楣,怎麽可能對我們這些窮苦百姓賠禮認錯。”
“你不信算了,反正我現在也不想知道到底什麽仇什麽怨引得你非要殺我,與其在這兒和你磨時間,不如直接抓了你老父親和兄長來的幹脆。”喬珩轉身要走,他翻臉翻的太快,以至於黑胡子在他身後破口大罵,終於,在喬珩快要走出大牢時,黑胡子鬆了口。
“我是為了給我義弟報仇,他一個老老實實地讀書人,被你們喬家害的有家不能回,在外麵躲躲藏藏的,你說這不是你們的錯還是誰的錯?”
喬珩摒退了衙役,搬了一張椅子坐在黑胡子麵前:“聽你這麽說,還真是侯府的錯,可冒昧問一句,你那義弟怎麽惹上我永定侯府的,總不會無緣無故的,我們就要去害你義弟吧。”
黑胡子大怒:“我義弟就是因為心善才惹上你們的!數月前,我義弟上皇覺寺為寺裏的和尚師傅抄經,偶然相助了你喬家的一位小姐,兩人互通情意,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你們仗著家室,看不起我義弟,棒打鴛鴦,害的喬家小姐鬱鬱寡歡最終病死。結果你們卻把這條人命算在我義弟身上,暗中派人捉拿我義弟,誓要將她置於死地。我義弟不過是喜歡上一女子,他有什麽錯,是你們逼死了自己的親人,還反過來要我義弟償命,難道這還不算錯?”
喬珩明白了黑胡子說的是誰,他抽了抽嘴角:“黑胡子,你的故事很好聽,不過我這兒也有一個故事,不如我聽聽看我的故事。話說曾經有一大戶人家的小姐,自小就有一顆佛心,從幼年起就辭別家人在皇覺寺清修,她原本可以一輩子常伴青燈古佛,如償所願地度過一生,可誰知她身邊有一個丫鬟,跟來寺中抄經的一名書生相好,兩人纏綿間,這丫鬟不經意地透露出了原先在主家時的一些事情。”
喬珩看了一眼黑胡子,繼續說:“可沒想到丫鬟眼中的情郎其實是一匹中山狼,他把從丫鬟口中得知的事情,寫進了話本。在話本裏,和他纏綿的女子變成了那位大戶人家的小姐,由於他書中所寫之事處處符合那大戶人家的一些特征,因此不少人都信了那話本,於是,那家人和那位小姐一夕之間名譽掃地,那位小姐受不了別人的非議,最後選擇了自盡身亡。現在你說,到底是書生錯了,還是那戶人家錯了?”
黑胡子不信:“胡說八道,你別以為編個故事就能騙到我。”
喬珩:“你不已經被人用一個故事騙得團團轉了嘛,你義弟那本《好風記》那時候可是風靡一時啊,難道他沒有告訴你,他還有個筆名叫做‘不平客’?那看來你把人家當成義弟,人家未必把你當成義兄呢。”
喬珩目光轉冷,沒想到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不平客’既然還敢冒頭,可見是賊心不死,那就別怪他動手了。
有了喬珩的特別關照,京兆衙門很快查出了黑胡子進京後的際遇,既然黑胡子能夠被‘不平客’騙得團團轉,根本不知道有《好風記》的存在,可見他遇到‘不平客’是這幾個月的事情,隻要著重查他這段時間的活動範圍,就不怕查不出‘不平客’的藏身地點來。
出了京兆衙門之後,喬珩瞧了瞧日頭,見天色還早,就騎馬趕去街市,先是到上京城首屈一指的銀樓取了定做的步搖,又上街買了好幾份果幹蜜餞或者各類吃食,最後才快馬疾奔,在吃食沒有涼下來之前,趕到康樂公主府。
***
宋世元憤憤地把手裏的《千金方》扔在桌上,不滿地跟康樂公主抱怨:“這小子怎麽又來了!”
康樂公主一笑:“人家可比你當年用心多了,我都要吃女兒的醋了。”
宋世元心裏吐槽:這怎麽能一樣,他夫人當年可是住在宮中的,他就是想像喬珩一樣有空就去串個門,可那也得看看皇帝答不答應啊。
“吃女兒什麽醋,珩哥兒隔幾天就過來,要是壞了我們子妤的名聲怎麽辦?”
康樂公主橫了宋世元一眼,道:“都已經定下名分了,怎麽會壞了子妤的名聲,再說了,珩哥兒每次來,不是你攔著他,就是底下兩個小子攔著,來十回都見不到子妤一麵,能壞什麽名聲。”
一說起這個宋世元就覺得嘔血,元宵節那天,喬珩大庭廣眾之下抱著宋子妤,就算宋子妤當時帶著麵紗,可難保沒人認出她來。
喬珩第二天就求了喬嶸和陳熙芸上門,為他求娶宋子妤。康樂公主和宋世元知道這一對郎有情妾有意,而且喬珩也是他們看著長大的,人品相貌加才幹樣樣沒問題,更何況永定侯府的門第和公主府相當,喬嶸雖然不靠譜,但是陳熙芸還是個好婆婆,宋子妤嫁過去不出意外也不會和親婆婆不對付,這樣的親事,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於是康樂公主和宋世元‘搪塞’了三回,最終還是‘勉強’點頭答應了兩家的親事。可惜宋子妤過了年才十四歲,喬珩要想抱得美人歸,還得再等一年。
於是,就造成了現在這種,喬珩時不時過來刷點存在感的情況。宋世元無比後悔,早知道當初就不答應的這麽快了。
但宋世元雖然麵上氣喬珩時不時上門來打擾,其實內心裏還是挺高興的,畢竟喬珩越用心對待自己的女兒,就越意味著女兒嫁過去之後日子會過得順心,但想到自己的女兒有了好歸宿,而三弟的女兒芸芸卻不知該何去何從,宋世元心裏又忍不住擔心起來。
康樂公主和宋世元夫妻多年,對自己的丈夫心裏想什麽知道的一清二楚,她見宋世元換了一副神情,立刻冷哼一聲,道:“這次也幸好是我們子妤福大命大,不然被小人算計,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宋子妤回來之後,也沒瞞著爹娘,把宋芸芸對她做的事和盤托出,這下康樂公主哪裏會再收留宋子勳和宋芸芸兄妹,既然宋芸芸都說了二房和三房已經分家,那又何必委委屈屈地住在公主府。
可是當初聖上對宋家三房的懲處中,有一條是抄家,歸沒宋家三房的家財,唯有宋芸芸早逝娘親的嫁妝被保留了下來。當初宋家三房舉家南遷,將留在上京城的地產都變賣了,如今再想找個落腳的地方哪裏那麽容易。
最後還是宋世元歎著氣出了一半銀資,幫著三房買了一處二進的小宅子。
宋世元搖了搖頭:“芸芸這孩子,相信隻是一時糊塗,並非是故意存了歹毒之心。何況現在鄒家纏上了他們,他們兩個孩子住在外麵,我總放心不下。”
“你侄女鬼心思多著呢,用不著你為他們擔心,你也不看看子妤臉上那麽大的傷疤,幸好珩哥兒不介意,還尋了秘藥來為女兒消除疤痕,不然你要女兒以後怎麽見人?而且你侄女現在這叫惡有惡報,要不是你女兒聰明躲過一劫,現在被鄒家纏上的人就是咱們子妤了,這些你怎麽不想想呢?”
宋世元聽完妻子的埋怨,最終無奈的歎了口氣,終歸是人心難測啊。
牢裏的大漢正在呼呼大睡,這位也是心大,被安了一個刺殺當朝官員及永定侯世子未遂的罪名,還能過得如此沒心沒肺,真的也是沒誰了。
衙役們將睡得真香的黑胡子用冷水潑醒,架著他來到喬珩麵前,這黑胡子還有幾分硬氣,死都不肯對喬珩下跪,急得牢頭冷汗直流。最後還是喬珩安慰牢頭說:“無事,我也不在乎這一跪,把他捆起來吧。黑胡子,我隻問你一次,你為什麽要殺我?”
黑胡子打了個哈欠,一副睡到自然醒的模樣,叫幾個衙役看了牙癢癢,他說:“什麽為什麽,像你們這種人,該殺的理由多了去了,爺爺我動手就是為民除害,怎麽著,想對你爺爺我動刑啊,告訴你小子誒,別麻煩了,我就這一句話。”
黑胡子雙手雙腳都被捆在木樁上,因此隻能衝著喬珩吐一口唾沫來表示自己對喬珩的憎惡。
“像我們這種人?”喬珩笑:“我們這種什麽人?我自問從未認識你,也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你不覺得你要殺我很沒道理嗎?”
黑胡子翻白眼:“呸,沒做過傷天害理的事?你們姓喬的一家都不是什麽好東西,你就別在這兒演戲了,要殺要剮盡管招呼,爺爺我哼哼一聲就不是好漢。”
喬珩一撣衣袖,道:“我查過,你是江湖草莽出身,汴涼道人士,家中還有一老父親和一長兄,你未及冠就跟著雜耍班四海為家,家中老父親由兄長照顧。再後來,你不知從那裏練得一身武藝,一年前來到上京城,或是在酒樓幫廚或是街頭賣把式賺個辛苦錢養活自己。依照你的經曆,不可能和我喬家扯上關聯,那麽也就是說你是為了別人出頭,我說的對吧?”
黑胡子冷哼一聲。
喬珩站到黑胡子麵前,不解地問:“那我就不明白了,這些年你從未贍養過父親,相反,你現在為了別人出頭,很有可能禍及家人,這麽做值得嗎?如果你肯把話說開,確實是我永定侯府有錯,我喬珩親自給苦主賠禮道歉,該怎麽罰就怎麽罰;可如果錯不在我侯府,你完全是報錯了仇,還白白連累家人,那該如何是好?”
黑胡子臉色微變,銅鈴大的眼睛死死盯著喬珩:“說得好聽,永定侯府多麽大的門楣,怎麽可能對我們這些窮苦百姓賠禮認錯。”
“你不信算了,反正我現在也不想知道到底什麽仇什麽怨引得你非要殺我,與其在這兒和你磨時間,不如直接抓了你老父親和兄長來的幹脆。”喬珩轉身要走,他翻臉翻的太快,以至於黑胡子在他身後破口大罵,終於,在喬珩快要走出大牢時,黑胡子鬆了口。
“我是為了給我義弟報仇,他一個老老實實地讀書人,被你們喬家害的有家不能回,在外麵躲躲藏藏的,你說這不是你們的錯還是誰的錯?”
喬珩摒退了衙役,搬了一張椅子坐在黑胡子麵前:“聽你這麽說,還真是侯府的錯,可冒昧問一句,你那義弟怎麽惹上我永定侯府的,總不會無緣無故的,我們就要去害你義弟吧。”
黑胡子大怒:“我義弟就是因為心善才惹上你們的!數月前,我義弟上皇覺寺為寺裏的和尚師傅抄經,偶然相助了你喬家的一位小姐,兩人互通情意,本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可你們仗著家室,看不起我義弟,棒打鴛鴦,害的喬家小姐鬱鬱寡歡最終病死。結果你們卻把這條人命算在我義弟身上,暗中派人捉拿我義弟,誓要將她置於死地。我義弟不過是喜歡上一女子,他有什麽錯,是你們逼死了自己的親人,還反過來要我義弟償命,難道這還不算錯?”
喬珩明白了黑胡子說的是誰,他抽了抽嘴角:“黑胡子,你的故事很好聽,不過我這兒也有一個故事,不如我聽聽看我的故事。話說曾經有一大戶人家的小姐,自小就有一顆佛心,從幼年起就辭別家人在皇覺寺清修,她原本可以一輩子常伴青燈古佛,如償所願地度過一生,可誰知她身邊有一個丫鬟,跟來寺中抄經的一名書生相好,兩人纏綿間,這丫鬟不經意地透露出了原先在主家時的一些事情。”
喬珩看了一眼黑胡子,繼續說:“可沒想到丫鬟眼中的情郎其實是一匹中山狼,他把從丫鬟口中得知的事情,寫進了話本。在話本裏,和他纏綿的女子變成了那位大戶人家的小姐,由於他書中所寫之事處處符合那大戶人家的一些特征,因此不少人都信了那話本,於是,那家人和那位小姐一夕之間名譽掃地,那位小姐受不了別人的非議,最後選擇了自盡身亡。現在你說,到底是書生錯了,還是那戶人家錯了?”
黑胡子不信:“胡說八道,你別以為編個故事就能騙到我。”
喬珩:“你不已經被人用一個故事騙得團團轉了嘛,你義弟那本《好風記》那時候可是風靡一時啊,難道他沒有告訴你,他還有個筆名叫做‘不平客’?那看來你把人家當成義弟,人家未必把你當成義兄呢。”
喬珩目光轉冷,沒想到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這個‘不平客’既然還敢冒頭,可見是賊心不死,那就別怪他動手了。
有了喬珩的特別關照,京兆衙門很快查出了黑胡子進京後的際遇,既然黑胡子能夠被‘不平客’騙得團團轉,根本不知道有《好風記》的存在,可見他遇到‘不平客’是這幾個月的事情,隻要著重查他這段時間的活動範圍,就不怕查不出‘不平客’的藏身地點來。
出了京兆衙門之後,喬珩瞧了瞧日頭,見天色還早,就騎馬趕去街市,先是到上京城首屈一指的銀樓取了定做的步搖,又上街買了好幾份果幹蜜餞或者各類吃食,最後才快馬疾奔,在吃食沒有涼下來之前,趕到康樂公主府。
***
宋世元憤憤地把手裏的《千金方》扔在桌上,不滿地跟康樂公主抱怨:“這小子怎麽又來了!”
康樂公主一笑:“人家可比你當年用心多了,我都要吃女兒的醋了。”
宋世元心裏吐槽:這怎麽能一樣,他夫人當年可是住在宮中的,他就是想像喬珩一樣有空就去串個門,可那也得看看皇帝答不答應啊。
“吃女兒什麽醋,珩哥兒隔幾天就過來,要是壞了我們子妤的名聲怎麽辦?”
康樂公主橫了宋世元一眼,道:“都已經定下名分了,怎麽會壞了子妤的名聲,再說了,珩哥兒每次來,不是你攔著他,就是底下兩個小子攔著,來十回都見不到子妤一麵,能壞什麽名聲。”
一說起這個宋世元就覺得嘔血,元宵節那天,喬珩大庭廣眾之下抱著宋子妤,就算宋子妤當時帶著麵紗,可難保沒人認出她來。
喬珩第二天就求了喬嶸和陳熙芸上門,為他求娶宋子妤。康樂公主和宋世元知道這一對郎有情妾有意,而且喬珩也是他們看著長大的,人品相貌加才幹樣樣沒問題,更何況永定侯府的門第和公主府相當,喬嶸雖然不靠譜,但是陳熙芸還是個好婆婆,宋子妤嫁過去不出意外也不會和親婆婆不對付,這樣的親事,真是打著燈籠都難找。於是康樂公主和宋世元‘搪塞’了三回,最終還是‘勉強’點頭答應了兩家的親事。可惜宋子妤過了年才十四歲,喬珩要想抱得美人歸,還得再等一年。
於是,就造成了現在這種,喬珩時不時過來刷點存在感的情況。宋世元無比後悔,早知道當初就不答應的這麽快了。
但宋世元雖然麵上氣喬珩時不時上門來打擾,其實內心裏還是挺高興的,畢竟喬珩越用心對待自己的女兒,就越意味著女兒嫁過去之後日子會過得順心,但想到自己的女兒有了好歸宿,而三弟的女兒芸芸卻不知該何去何從,宋世元心裏又忍不住擔心起來。
康樂公主和宋世元夫妻多年,對自己的丈夫心裏想什麽知道的一清二楚,她見宋世元換了一副神情,立刻冷哼一聲,道:“這次也幸好是我們子妤福大命大,不然被小人算計,還不知道會怎麽樣呢。”
宋子妤回來之後,也沒瞞著爹娘,把宋芸芸對她做的事和盤托出,這下康樂公主哪裏會再收留宋子勳和宋芸芸兄妹,既然宋芸芸都說了二房和三房已經分家,那又何必委委屈屈地住在公主府。
可是當初聖上對宋家三房的懲處中,有一條是抄家,歸沒宋家三房的家財,唯有宋芸芸早逝娘親的嫁妝被保留了下來。當初宋家三房舉家南遷,將留在上京城的地產都變賣了,如今再想找個落腳的地方哪裏那麽容易。
最後還是宋世元歎著氣出了一半銀資,幫著三房買了一處二進的小宅子。
宋世元搖了搖頭:“芸芸這孩子,相信隻是一時糊塗,並非是故意存了歹毒之心。何況現在鄒家纏上了他們,他們兩個孩子住在外麵,我總放心不下。”
“你侄女鬼心思多著呢,用不著你為他們擔心,你也不看看子妤臉上那麽大的傷疤,幸好珩哥兒不介意,還尋了秘藥來為女兒消除疤痕,不然你要女兒以後怎麽見人?而且你侄女現在這叫惡有惡報,要不是你女兒聰明躲過一劫,現在被鄒家纏上的人就是咱們子妤了,這些你怎麽不想想呢?”
宋世元聽完妻子的埋怨,最終無奈的歎了口氣,終歸是人心難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