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姨娘左思右想,猶豫了好一會兒,終於下定決心點了點頭。她知道自己接下了鑰匙,就意味著告別了清淨的養老生活,不得不與各方覬覦林家家產的勢力周旋。相應的,她的地位由一個可有可無沒有子嗣的姨娘,提升到在林家有了一席之地。況且黛玉沒了父母,實際上,葉姨娘已經相當於黛玉的長輩。
這在葉姨娘看來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賈府的趙姨娘,生了探春與賈環兩個孩子,在府裏也沒有分毫地位。不過有個小院子單獨住著,領著月錢,整日裏還受著丫頭婆子的白眼。再看周姨娘等沒有孩子的幾位姨娘,完全就是透明人。
葉姨娘接去了原先由管家保管的那把鑰匙,把裝著房契和田契的內箱鑰匙推給了黛玉。
“大小姐身為主子,自然是要管家的,哪有不隨身帶著鑰匙的道理?”她含笑說道,親自把鑰匙替黛玉掛在身上。管家交出了鑰匙,早已出去了。方才有小廝找過來,說是外麵又有客人到了。葉姨娘親手捧著箱子,送到黛玉房裏去。
一時都安置妥當了,前頭卻又吵鬧起來了。原來是姑蘇林家派人了來吊唁接靈,被賈璉手底下的旺兒剛好撞上,給攔在了外麵。管家想到黛玉的態度更為看重林家而非賈家,於是連忙親自出去把林家人迎進來。
黛玉不知道,前一世姑蘇林家也是來了人的,隻是被賈璉和旺兒給擋了回去。今世賈璉沒能插手林家的事物,黛玉又表露出親近老家人的意思,因此也免去了一樁誤會。
黛玉與葉姨娘到的時候,賈璉的仆人旺兒見勢不妙,連忙通知他的主子去了。林家的人來接靈了,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如果林家的人插手了林如海留下的遺產,他們二人可沒法回賈府交代去。
至於賈璉往哪兒去了,揚州的瘦西湖畔,多得是青樓楚館,不乏如蘇小小、綠珠一般才貌雙全的。再有那嫵媚溫柔的,輕言軟語的,不知道甩出鳳辣子多少條金陵大街去。
再說青樓楚館之外,又有一道絕美的景觀,名為“瘦馬”。
“瘦馬”非馬,賈璉混跡在紈絝群裏,早已對此垂涎三尺。隻是家中有悍妻,頭頂上又有好色如命的親爹賈赦,左思右想,總沒有個好的辦法。
旺兒找來時,賈璉正在瘦西湖畔的第二大青樓裏與一名粉頭廝混。
旺兒知道自己爺的性情,那是離了鳳姐就要生事不說,還口味廣泛,比如多渾蟲的渾家多姑娘、鮑二家的,還有寧府賈珍的小姨子尤二姐。眼下既然沒能插手到林家的家產裏,應該去找經濟些的粉頭了,因此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了賈璉。
旺兒站在門口,也不管屋裏正熱火朝天的忙活著,隻管開口說道:“二爺,林家那邊來人了。”
屋裏麵的賈璉恨恨地罵了一聲,悉悉索索衣衫不整地從房間裏出來,出門坐著旺兒叫來的馬車,火急火燎地往巡鹽禦史府趕去。
巡鹽禦史府的前廳,一個身穿布衣,年齡約二十上下的青年坐在右側的椅子上,麵前放著一杯清茶。原來有一個四五十歲的老仆隨他來的,讓管家另外著人請去仆役歇息的耳室喝茶去了。
男女大防雖是有的,但此時情況不同,見的又是本家,因此世俗的立法規矩之外,又可以通融一些。
黛玉和葉姨娘一同來到前廳,看見客座上正坐著一個滿身書卷氣,容色稍有些疲倦的青年。一身青色布衣漿洗的幹幹淨淨,全身上下挑不出一點亮眼的東西,如果說非要評判眼前這人的容貌氣度,就是幹淨二字。
幹幹淨淨的書香學子,不同於賈璉沉溺酒色的頹廢小白臉氣質,也不同於寶玉“憨頑”混跡脂粉的氣質,林家來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株雨後的青杉,看上去賞心悅目。
聽見腳步聲,林家來的青年站起身來,看見進來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婦人和一個十歲的女孩。他知道林如海夫婦都已經逝世,隻留下了一個女兒,當下就猜到了葉姨娘的身份,深深行了一禮,說道:
“不知伯父身體有恙,林墨來遲了,未能見伯父最後一麵,請妹妹和姨娘見諒。”
不知道來人的意圖真的隻是來接林如海的靈柩,還是像賈璉代表賈家一樣,要來分一杯羹。
黛玉握緊了葉姨娘的手,抿了抿嘴唇,說道:“兄長多禮了。黛玉年幼,未能早些派人去蘇州迎接,還請恕罪。”說著就紅了眼圈,依例回了一禮。
兩方分賓主坐下,葉姨娘問了在哪裏讀書,喜好些什麽,一路的奔波辛苦等等,林墨都答得不疾不徐。偶爾插話回問一句,也讓人不覺得突兀失禮。黛玉坐在葉姨娘旁邊,細度著來人的心性氣度,無一處能挑出毛病來,料想自己十七八歲的時候也不如他,不禁抬眼打量著這位林家來人。
隻見這位林墨五官端正,淺麥色皮膚,劍眉入鬢,一雙眼眸明亮如星子,隻坐在那裏,就有一股沉靜的氣氛油然而生。不光是黛玉感覺到了,連葉姨娘也受到了感染。丫頭過來換了一道熱茶,外麵的天色也晚了,管家過來請示如何安排林公子的住處。
客院已經由賈璉還有一些其他來吊唁的人住下了,黛玉想了想,向林墨說道:“府內空房不多,委屈兄長暫住在亡父的書房裏,不知可還使得?”
林墨聽著這話,眼角眉梢的倦意頓時被一股喜色所替代,他說道:“若能夠得妹妹的允許,閱覽伯父的藏書,林墨真是感激不盡。”
黛玉點了點頭。
黛玉自己就是個愛書成癡的,單說上一世回到賈府,隻帶了林如海的許多藏書孤本和筆墨紙張就可見一斑了。大觀園裏,寶玉雖有才氣,但他的“癡”在各種女孩兒身上,薛寶釵雖也愛書,卻更愛些經世致用,禮法規矩等等,三春中的迎春尤愛下棋、探春最喜書法,惜春最擅畫畫,竟沒有一個與黛玉十分誌趣相投的人。因此對於林默多了一分另眼相看,隻是麵上並不表露出來。
林如海的書房也是自成小院,裏麵另有床榻。至於被褥等等一應設施,葉姨娘都交代了下去,被褥都叫丫頭換了新的,又叫人搬去兩個大銅爐,烘幹裏麵的潮氣。
這邊正吩咐著,有丫頭來問晚飯擺在哪裏。葉姨娘想了想,吩咐擺了兩桌,一處擺在外麵的廳堂給賈璉、林墨這些外男,一處就擺在內院裏,林家的女眷們坐一桌。
諸事安排妥當,葉姨娘便攜著黛玉,引林墨往林如海的書房而去。半路上正巧遇上了賈璉。
賈璉早已回到客院了,無奈一身衣服在青樓裏弄得皺的不成樣子,還染上了許多胭脂紅印。他想要插手林家的家產,豈能以這般紈絝無禮的樣子出麵,因此先急匆匆地回到客院洗漱更衣之後,才往外麵來。
一眼看到林墨身上的布衣,賈璉頓時就在心裏下了評論:寒酸。
他自是不知道,林墨一眼看到賈璉那副酒色過度的容貌,也給他下了兩個字的評論:紈絝。
葉姨娘麵上微帶笑意,招呼了一句賈璉,然後向林墨介紹道:“這是賈家二爺,是妹妹母舅家的表兄。”
隨後,又向賈璉介紹道:“林公子,是妹妹的堂兄。”
一先一後,代表著親疏有別,賈璉的臉色有些難看。
這在葉姨娘看來是不可想象的。比如賈府的趙姨娘,生了探春與賈環兩個孩子,在府裏也沒有分毫地位。不過有個小院子單獨住著,領著月錢,整日裏還受著丫頭婆子的白眼。再看周姨娘等沒有孩子的幾位姨娘,完全就是透明人。
葉姨娘接去了原先由管家保管的那把鑰匙,把裝著房契和田契的內箱鑰匙推給了黛玉。
“大小姐身為主子,自然是要管家的,哪有不隨身帶著鑰匙的道理?”她含笑說道,親自把鑰匙替黛玉掛在身上。管家交出了鑰匙,早已出去了。方才有小廝找過來,說是外麵又有客人到了。葉姨娘親手捧著箱子,送到黛玉房裏去。
一時都安置妥當了,前頭卻又吵鬧起來了。原來是姑蘇林家派人了來吊唁接靈,被賈璉手底下的旺兒剛好撞上,給攔在了外麵。管家想到黛玉的態度更為看重林家而非賈家,於是連忙親自出去把林家人迎進來。
黛玉不知道,前一世姑蘇林家也是來了人的,隻是被賈璉和旺兒給擋了回去。今世賈璉沒能插手林家的事物,黛玉又表露出親近老家人的意思,因此也免去了一樁誤會。
黛玉與葉姨娘到的時候,賈璉的仆人旺兒見勢不妙,連忙通知他的主子去了。林家的人來接靈了,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如果林家的人插手了林如海留下的遺產,他們二人可沒法回賈府交代去。
至於賈璉往哪兒去了,揚州的瘦西湖畔,多得是青樓楚館,不乏如蘇小小、綠珠一般才貌雙全的。再有那嫵媚溫柔的,輕言軟語的,不知道甩出鳳辣子多少條金陵大街去。
再說青樓楚館之外,又有一道絕美的景觀,名為“瘦馬”。
“瘦馬”非馬,賈璉混跡在紈絝群裏,早已對此垂涎三尺。隻是家中有悍妻,頭頂上又有好色如命的親爹賈赦,左思右想,總沒有個好的辦法。
旺兒找來時,賈璉正在瘦西湖畔的第二大青樓裏與一名粉頭廝混。
旺兒知道自己爺的性情,那是離了鳳姐就要生事不說,還口味廣泛,比如多渾蟲的渾家多姑娘、鮑二家的,還有寧府賈珍的小姨子尤二姐。眼下既然沒能插手到林家的家產裏,應該去找經濟些的粉頭了,因此毫不費力地就找到了賈璉。
旺兒站在門口,也不管屋裏正熱火朝天的忙活著,隻管開口說道:“二爺,林家那邊來人了。”
屋裏麵的賈璉恨恨地罵了一聲,悉悉索索衣衫不整地從房間裏出來,出門坐著旺兒叫來的馬車,火急火燎地往巡鹽禦史府趕去。
巡鹽禦史府的前廳,一個身穿布衣,年齡約二十上下的青年坐在右側的椅子上,麵前放著一杯清茶。原來有一個四五十歲的老仆隨他來的,讓管家另外著人請去仆役歇息的耳室喝茶去了。
男女大防雖是有的,但此時情況不同,見的又是本家,因此世俗的立法規矩之外,又可以通融一些。
黛玉和葉姨娘一同來到前廳,看見客座上正坐著一個滿身書卷氣,容色稍有些疲倦的青年。一身青色布衣漿洗的幹幹淨淨,全身上下挑不出一點亮眼的東西,如果說非要評判眼前這人的容貌氣度,就是幹淨二字。
幹幹淨淨的書香學子,不同於賈璉沉溺酒色的頹廢小白臉氣質,也不同於寶玉“憨頑”混跡脂粉的氣質,林家來的人一眼看上去,就像是一株雨後的青杉,看上去賞心悅目。
聽見腳步聲,林家來的青年站起身來,看見進來的是一名三十多歲的婦人和一個十歲的女孩。他知道林如海夫婦都已經逝世,隻留下了一個女兒,當下就猜到了葉姨娘的身份,深深行了一禮,說道:
“不知伯父身體有恙,林墨來遲了,未能見伯父最後一麵,請妹妹和姨娘見諒。”
不知道來人的意圖真的隻是來接林如海的靈柩,還是像賈璉代表賈家一樣,要來分一杯羹。
黛玉握緊了葉姨娘的手,抿了抿嘴唇,說道:“兄長多禮了。黛玉年幼,未能早些派人去蘇州迎接,還請恕罪。”說著就紅了眼圈,依例回了一禮。
兩方分賓主坐下,葉姨娘問了在哪裏讀書,喜好些什麽,一路的奔波辛苦等等,林墨都答得不疾不徐。偶爾插話回問一句,也讓人不覺得突兀失禮。黛玉坐在葉姨娘旁邊,細度著來人的心性氣度,無一處能挑出毛病來,料想自己十七八歲的時候也不如他,不禁抬眼打量著這位林家來人。
隻見這位林墨五官端正,淺麥色皮膚,劍眉入鬢,一雙眼眸明亮如星子,隻坐在那裏,就有一股沉靜的氣氛油然而生。不光是黛玉感覺到了,連葉姨娘也受到了感染。丫頭過來換了一道熱茶,外麵的天色也晚了,管家過來請示如何安排林公子的住處。
客院已經由賈璉還有一些其他來吊唁的人住下了,黛玉想了想,向林墨說道:“府內空房不多,委屈兄長暫住在亡父的書房裏,不知可還使得?”
林墨聽著這話,眼角眉梢的倦意頓時被一股喜色所替代,他說道:“若能夠得妹妹的允許,閱覽伯父的藏書,林墨真是感激不盡。”
黛玉點了點頭。
黛玉自己就是個愛書成癡的,單說上一世回到賈府,隻帶了林如海的許多藏書孤本和筆墨紙張就可見一斑了。大觀園裏,寶玉雖有才氣,但他的“癡”在各種女孩兒身上,薛寶釵雖也愛書,卻更愛些經世致用,禮法規矩等等,三春中的迎春尤愛下棋、探春最喜書法,惜春最擅畫畫,竟沒有一個與黛玉十分誌趣相投的人。因此對於林默多了一分另眼相看,隻是麵上並不表露出來。
林如海的書房也是自成小院,裏麵另有床榻。至於被褥等等一應設施,葉姨娘都交代了下去,被褥都叫丫頭換了新的,又叫人搬去兩個大銅爐,烘幹裏麵的潮氣。
這邊正吩咐著,有丫頭來問晚飯擺在哪裏。葉姨娘想了想,吩咐擺了兩桌,一處擺在外麵的廳堂給賈璉、林墨這些外男,一處就擺在內院裏,林家的女眷們坐一桌。
諸事安排妥當,葉姨娘便攜著黛玉,引林墨往林如海的書房而去。半路上正巧遇上了賈璉。
賈璉早已回到客院了,無奈一身衣服在青樓裏弄得皺的不成樣子,還染上了許多胭脂紅印。他想要插手林家的家產,豈能以這般紈絝無禮的樣子出麵,因此先急匆匆地回到客院洗漱更衣之後,才往外麵來。
一眼看到林墨身上的布衣,賈璉頓時就在心裏下了評論:寒酸。
他自是不知道,林墨一眼看到賈璉那副酒色過度的容貌,也給他下了兩個字的評論:紈絝。
葉姨娘麵上微帶笑意,招呼了一句賈璉,然後向林墨介紹道:“這是賈家二爺,是妹妹母舅家的表兄。”
隨後,又向賈璉介紹道:“林公子,是妹妹的堂兄。”
一先一後,代表著親疏有別,賈璉的臉色有些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