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飯過後,各人自在各處安歇。
第二天,賈璉也不去青樓了。他從早上開始就在林墨的身邊左轉右轉,不是說些花街柳巷,胭脂粉頭如何如何,就是講些鬥雞跑馬的樂趣。他料想林墨不過是一般的寒門書生,隻要一動心跟他出去了,那麽花銷一些銀子,設幾個套子讓他鑽進去,就不愁拿捏不到蘇州林家,逼迫他們退出林如海的家產爭奪。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早上到晚上,林墨要麽往前廳去陪前來吊唁的客人,要麽就一頭紮進了林如海的書房裏。實在是忍受不了賈璉的廢話了,索性撂開書本,扯著賈璉的袖子,給他整整講了一個下午的《孝經》和《禮記》:
“孔子有言:‘孝子之喪親也,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賈家二爺和我一同來為林伯父吊唁,行為舉止都應當依禮而為,怎麽能沾染花街柳巷那些烏煙瘴氣的地方?況且,君子立德立言,應當謹慎修持心性,不可沉湎於酒色玩樂……”
如此這般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時辰有餘,直把賈璉聽得臉都綠了,忙不迭地落荒而逃。誰知晚飯過後林墨又來尋賈璉,看那副樣子,是要與他秉燭夜談了。賈璉嚇得連麵也不敢露,把旺兒趕到外麵傳話道:
“我們家爺說了:林公子之金言,句句振聾發聵,使我們爺如受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不過今天天色已晚,我們爺因為水土不服偶感了風寒,已經歇下了。擇日再與林公子探討學問。”
林墨麵色如常,似有些許遺憾地說道:“既是身體有恙,那我改日再與賈家二爺切磋學藝,請轉述林墨慰問之意。”
說完仍舊回林如海的書房去了。
賈璉從窗戶窺見林墨果真走遠了,衝著進來的旺兒一個窩心腳踹了過去:“擇日探討!爺說了擇日還要跟他探討什麽狗屁學問嗎?讓你亂說!……”一腳踹去氣怒未消,接著又是一腳,直踹得旺兒連連求饒。
黛玉與葉姨娘那裏,正在商量鋪子的事情。明日便要送靈柩回蘇州去,揚州城裏各處的商鋪如何安排、如何安撫人心等等,都是必須要麵麵俱到的。具體的做法,其實管家已經拿出了章程,隻等黛玉和葉姨娘過上一眼,點頭同意而已。
黛玉與葉姨娘商量了一番,果然吩咐管家按章程行事,又叫把各處鋪子裏夥計的月錢上提三成,給所有的掌櫃都多加了一分紅利,以安頓人心,免得別的鋪子趁機過來挖人。
管家領了命令,自去叫口齒伶俐的小廝和夥計騎馬往各處商鋪傳話。
黛玉與姨娘對著賬本兒,查點各樣器物可有遺漏的地方。比如林如海珍藏的各色珍玩古董,名貴的字畫書籍,還有路上要用的各樣生活用品,預計要裝出十幾輛車子來。另有丫頭婆子小廝需用多少馬車、路上的飲食住宿如何安排,都仔細商量了半宿。
至於那些搬不走的家私,絕大多數的擺設玩物,黛玉都讓管家著人陸陸續續地運到鋪子裏售賣,隻留下幾樣林如海、賈敏生前喜愛的物件隨身帶走。即使這樣減了又減,第二天整理妥當,運靈柩出揚州城的時候,後麵還跟了整整三十輛馬車。
前來送行的都是林如海舊日的同僚,他們知道林家如今隻有一個十歲大的遺女和姨娘掌家,因此都遠遠地目送,隻讓了自家的女眷上前慰問。黛玉和葉姨娘拜謝過一個又一個官員家的女眷,免不了又哭了幾場,方才一一向來送行的眾人告別。
車馬轔轔,向蘇州而去。
下午啟行時,賈璉就命旺兒單雇了一輛小型馬車,裏麵設有靠墊、被褥腳爐一應俱全。出城之後,也沒人來煩他,這位賈家二爺舒舒服服地在馬車裏頭歪著,隻恨沒能帶個丫頭過來消火解悶。
賈璉掀開車窗,看林墨正在不遠處的後麵和他帶來的老仆同乘著一輛寒酸的牛車。行李被褥捆成兩紮放在車板上,林墨在牛車的車轅上坐著,一手持著書卷,讀得如癡如醉。
酸腐書生。賈璉在心裏暗暗地罵了一句,撂下窗簾回車裏歪著,心裏百無聊賴。
他來揚州城的時候,本以為林如海留下了那麽大的一筆家業,正是讓他大展拳腳,大發一筆橫財的好機會。臨出金陵之前,賈璉派旺兒都與薛家和王家約好了,隻等攬下了林家的掌家權,就把各處的鋪子便宜賣給薛、王二家。除去大頭的現銀帶回榮國府交差之外,自己還能夠撈個盆滿缽滿。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黛玉回到巡鹽禦史府不過兩三天,就像變了個人一般,樣樣事情都拿起了主意。內院又有林如海的一個老妾出來主持中饋,外院的管家也是水潑不進,凡是與錢物有關的,一丁點都不讓他插手,當真成了來吊唁哭靈的閑人一個。
賈璉暗想:要想賺得林家的家產,還是得從黛玉身上下功夫才行。
他準備了一肚子威逼利誘的話,從姑舅關係開始攀扯親疏,再扯著賈母的虎皮、帶上王夫人的幌子,把寶玉賣了身等等。打腹稿的時候,字字句句都在心裏翻來覆去地雕琢了幾遍,幾乎把自己都感動的涕淚交加。隻等林如海留下的那礙眼的老妾不在黛玉身旁時,他就有信心施展手段,令黛玉再一次全心地信賴賈家。
賈璉相信,黛玉一個嬌養在府裏不愁吃穿的小女孩,不可能懂得財物經濟上的得失。隻要自己找到機會打出感情牌,以賈府的親情來安慰一個失去了雙親的孤女,再趁勢接手林如海的遺產,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
到時候不管是蘇州林家,還是那個礙眼的林如海的老妾和管家,就都成不了什麽氣候了。
用親情來算計一個孤女的家產,雖然極為無恥,但是也極其有效。
上一世不光黛玉,連林如海也相信了賈家,結果又落得了怎樣的下場!隻是他想不到是,這一次他的算盤,注定要落空了。
第二天,賈璉也不去青樓了。他從早上開始就在林墨的身邊左轉右轉,不是說些花街柳巷,胭脂粉頭如何如何,就是講些鬥雞跑馬的樂趣。他料想林墨不過是一般的寒門書生,隻要一動心跟他出去了,那麽花銷一些銀子,設幾個套子讓他鑽進去,就不愁拿捏不到蘇州林家,逼迫他們退出林如海的家產爭奪。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從早上到晚上,林墨要麽往前廳去陪前來吊唁的客人,要麽就一頭紮進了林如海的書房裏。實在是忍受不了賈璉的廢話了,索性撂開書本,扯著賈璉的袖子,給他整整講了一個下午的《孝經》和《禮記》:
“孔子有言:‘孝子之喪親也,服美不安,聞樂不樂,食旨不甘,’賈家二爺和我一同來為林伯父吊唁,行為舉止都應當依禮而為,怎麽能沾染花街柳巷那些烏煙瘴氣的地方?況且,君子立德立言,應當謹慎修持心性,不可沉湎於酒色玩樂……”
如此這般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地講了兩個時辰有餘,直把賈璉聽得臉都綠了,忙不迭地落荒而逃。誰知晚飯過後林墨又來尋賈璉,看那副樣子,是要與他秉燭夜談了。賈璉嚇得連麵也不敢露,把旺兒趕到外麵傳話道:
“我們家爺說了:林公子之金言,句句振聾發聵,使我們爺如受醍醐灌頂,大徹大悟。不過今天天色已晚,我們爺因為水土不服偶感了風寒,已經歇下了。擇日再與林公子探討學問。”
林墨麵色如常,似有些許遺憾地說道:“既是身體有恙,那我改日再與賈家二爺切磋學藝,請轉述林墨慰問之意。”
說完仍舊回林如海的書房去了。
賈璉從窗戶窺見林墨果真走遠了,衝著進來的旺兒一個窩心腳踹了過去:“擇日探討!爺說了擇日還要跟他探討什麽狗屁學問嗎?讓你亂說!……”一腳踹去氣怒未消,接著又是一腳,直踹得旺兒連連求饒。
黛玉與葉姨娘那裏,正在商量鋪子的事情。明日便要送靈柩回蘇州去,揚州城裏各處的商鋪如何安排、如何安撫人心等等,都是必須要麵麵俱到的。具體的做法,其實管家已經拿出了章程,隻等黛玉和葉姨娘過上一眼,點頭同意而已。
黛玉與葉姨娘商量了一番,果然吩咐管家按章程行事,又叫把各處鋪子裏夥計的月錢上提三成,給所有的掌櫃都多加了一分紅利,以安頓人心,免得別的鋪子趁機過來挖人。
管家領了命令,自去叫口齒伶俐的小廝和夥計騎馬往各處商鋪傳話。
黛玉與姨娘對著賬本兒,查點各樣器物可有遺漏的地方。比如林如海珍藏的各色珍玩古董,名貴的字畫書籍,還有路上要用的各樣生活用品,預計要裝出十幾輛車子來。另有丫頭婆子小廝需用多少馬車、路上的飲食住宿如何安排,都仔細商量了半宿。
至於那些搬不走的家私,絕大多數的擺設玩物,黛玉都讓管家著人陸陸續續地運到鋪子裏售賣,隻留下幾樣林如海、賈敏生前喜愛的物件隨身帶走。即使這樣減了又減,第二天整理妥當,運靈柩出揚州城的時候,後麵還跟了整整三十輛馬車。
前來送行的都是林如海舊日的同僚,他們知道林家如今隻有一個十歲大的遺女和姨娘掌家,因此都遠遠地目送,隻讓了自家的女眷上前慰問。黛玉和葉姨娘拜謝過一個又一個官員家的女眷,免不了又哭了幾場,方才一一向來送行的眾人告別。
車馬轔轔,向蘇州而去。
下午啟行時,賈璉就命旺兒單雇了一輛小型馬車,裏麵設有靠墊、被褥腳爐一應俱全。出城之後,也沒人來煩他,這位賈家二爺舒舒服服地在馬車裏頭歪著,隻恨沒能帶個丫頭過來消火解悶。
賈璉掀開車窗,看林墨正在不遠處的後麵和他帶來的老仆同乘著一輛寒酸的牛車。行李被褥捆成兩紮放在車板上,林墨在牛車的車轅上坐著,一手持著書卷,讀得如癡如醉。
酸腐書生。賈璉在心裏暗暗地罵了一句,撂下窗簾回車裏歪著,心裏百無聊賴。
他來揚州城的時候,本以為林如海留下了那麽大的一筆家業,正是讓他大展拳腳,大發一筆橫財的好機會。臨出金陵之前,賈璉派旺兒都與薛家和王家約好了,隻等攬下了林家的掌家權,就把各處的鋪子便宜賣給薛、王二家。除去大頭的現銀帶回榮國府交差之外,自己還能夠撈個盆滿缽滿。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黛玉回到巡鹽禦史府不過兩三天,就像變了個人一般,樣樣事情都拿起了主意。內院又有林如海的一個老妾出來主持中饋,外院的管家也是水潑不進,凡是與錢物有關的,一丁點都不讓他插手,當真成了來吊唁哭靈的閑人一個。
賈璉暗想:要想賺得林家的家產,還是得從黛玉身上下功夫才行。
他準備了一肚子威逼利誘的話,從姑舅關係開始攀扯親疏,再扯著賈母的虎皮、帶上王夫人的幌子,把寶玉賣了身等等。打腹稿的時候,字字句句都在心裏翻來覆去地雕琢了幾遍,幾乎把自己都感動的涕淚交加。隻等林如海留下的那礙眼的老妾不在黛玉身旁時,他就有信心施展手段,令黛玉再一次全心地信賴賈家。
賈璉相信,黛玉一個嬌養在府裏不愁吃穿的小女孩,不可能懂得財物經濟上的得失。隻要自己找到機會打出感情牌,以賈府的親情來安慰一個失去了雙親的孤女,再趁勢接手林如海的遺產,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了。
到時候不管是蘇州林家,還是那個礙眼的林如海的老妾和管家,就都成不了什麽氣候了。
用親情來算計一個孤女的家產,雖然極為無恥,但是也極其有效。
上一世不光黛玉,連林如海也相信了賈家,結果又落得了怎樣的下場!隻是他想不到是,這一次他的算盤,注定要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