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三四十裏,太陽落在了地平線上。林家送靈柩的馬車停在了路邊的驛館旁,包下了一個三進的院子。小廝們都紛紛忙活著把馬車趕進院子裏,紫鵑攙著黛玉從馬車上下來,另一邊,一個丫頭也攙著幾位姨娘下車。為了避免閑人的窺視,女眷都戴上了帷帽。
一行人有條不紊地進了院子,安置下東西休息。驛館裏的人向小廝打聽是哪裏來的貴人,聽說是已故巡鹽禦史林如海的家眷,要送靈柩回老家安葬的,也都不敢怠慢,連忙叫後廚、馬房的夥計都忙活起來,不多一會兒,滾燙的熱水和喂馬的上好草料都送了過來。
這時,驛館裏派了一個臉龐黝黑的丫頭來送菜譜,管家便叫小廝們放行,讓那丫頭直接把菜譜送進了內院。
內院是專門給女眷住的,黛玉正看著紫鵑、雪燕帶著兩個丫頭鋪床,用的都是自己帶來的被褥。葉姨娘在一旁盯著小丫頭們收拾不算,還要挽起袖子上去幫忙,卻被黛玉拉住袖子按在了椅子上:“好姨娘,趕緊歇一歇吧!明天趕路還有得累呢!”
葉姨娘哭笑不得,順手攬過黛玉,讓她在自己的身旁坐著。正在這時,外麵的黑影裏傳來一個結結巴巴的陌生女孩聲音:
“小姐、夫人,驛館的給您送菜單來了。”
葉姨娘說了聲“進來”,果然進來了一個身穿布衣,麵龐黝黑的女孩,看上去約有十三四歲模樣,手裏拿著一冊菜譜。
黛玉離開揚州第一次去榮國府的時候,還不足六歲,已經四五年沒正經吃過揚州城的菜肴,又看她拿了一本書那麽厚的菜譜來,就要過去翻看。葉姨娘笑著說道:“不必翻看了,那麽多菜,還不得挑到明天去?”
於是向那丫頭說要一樣清炒黃芽,一樣清蒸白玉佛手,一道鹹酥雞。葉姨娘正在想著,旁邊黛玉看著菜譜說道:“再加一樣翡翠燒麥,一道文思豆腐羹。”說著,黛玉向葉姨娘說道:“雞肉太油膩,姨娘不如再換一道清淡些的?”
葉姨娘知道是為了守孝期間不可沾葷腥,笑著說:“不是雞肉,是麵筋做的,倒和雞肉十分相像。”
黛玉聞言,知道自己多心了。於是把菜譜遞給了驛館裏來的丫頭,聽她背了一遍“清炒黃芽、清蒸白玉佛手、鹹酥雞、文思豆腐羹、翡翠燒麥”一樣不錯,就點了點頭。旁邊紫鵑早已取了一把銅錢,讓雪雁拿去打賞。葉姨娘又叫那丫頭往其他兩位姨娘那裏去。
離開揚州之前,有兩名姬妾找了黛玉,提出要回老家去,於是各人封了千兩銀子回鄉去了。如今跟著送靈柩回蘇州的,除了葉姨娘,還有一位姚姨娘並一位杜姨娘。
驛館裏也分大小廚房,那黑丫頭管的是專門做給小姐太太食物的小廚房,另有大廚房也派人拿了菜譜去問管家。這時裏麵一個小丫頭出來傳話:大夥兒一路辛苦,可酌情添些葷菜,隻是不可飲酒,以免誤事。
眾位小廝仆人的臉上都是一片喜色。
一時內院的各樣菜都送上來了,另有一份荷葉蒸的米飯送來。雖然菜都是素的,一樣香氣撲鼻,引人食欲。清炒黃芽色澤鮮嫩,香氣宜人。清蒸白玉佛手是用白菜卷了豆腐餡兒,佐以菌菇吊的高湯蒸出來的,點綴著鮮紅的枸杞,果然像白玉一樣晶瑩剔透。文思豆腐羹是把豆腐切成極細的絲狀,最底麵的豆腐卻不切斷,放在鮮筍鮮菇熬燉出來的湯裏麵,飄飄蕩蕩地舒展開,極像一朵綻放的銀絲牡丹。再有鹹酥雞看起來表麵酥鬆金黃,香氣四溢,翡翠燒麥碧綠鮮亮。果然令人食欲頓開。
葉姨娘親自動手盛了一碗米飯給黛玉,又拿筷子夾了些清炒黃芽在黛玉的碗裏,笑著說道:“你嚐嚐,這都是尋常百姓家吃的菜,可還入得了口?”
黛玉接過筷子嚐了一嚐,果然十分清爽可口。此時紫鵑又捧了一碗米飯給葉姨娘,仍站在桌邊侍菜。黛玉佯怒向紫鵑說道:“平日裏也不見你這般殷勤,眼下屋裏又沒有外人,還端著架子做什麽?端碗坐下來吃飯才是正經。”
紫鵑本是為照料黛玉,恐怕她年紀小容易被葉姨娘拿捏,才拿出了大規矩侍候。聽她這樣打趣,知道是拿屋裏的所有人都當自家人了,且體會到了自己的苦心。紫鵑心裏又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黛玉待她親如姐妹,擔憂的是榮國府的王夫人和王熙鳳都是貪婪狠毒的人,黛玉的處境十分艱難。
她一邊胡亂想著,一邊就去叫了雪雁過來,兩個人各自盛了一碗米飯,也在桌邊坐了下來。
葉姨娘見黛玉並不在貼身的丫頭麵前拿架子,主仆相處分外的隨和,又體恤下人,於是也放下了些許拘謹。雖然是在外頭,處處比不得家裏如意,但主仆幾人相處和睦,菜色又十分清新,因此每個人都添了一碗。
外院有賈璉與林墨各單獨住了一間廂房,管家也命人送了菜譜往這兩位房裏去。林墨點了一個清炒黃芽,要了一份米飯。管家連忙命人來傳話說:“大小姐叮囑過了,路途辛苦,請爺們都不必守齋茹素,喜歡吃什麽就點些什麽。”
林墨推辭道:“一菜一飯就夠了,不必再添。”管家無奈,隻得叫廚房依樣子上了。
旁邊廂房裏住的賈璉,早已點了八寶葫蘆鴨、拆燴鰱魚頭、蟹粉獅子頭、水晶肴肉、梁溪脆鱔等等,另外又要了一壺酒。管家接過菜單子,又是皺緊了眉頭。先不說十幾道菜賈璉吃不吃得完,也不差浪費幾道菜的錢,隻是前麵已經叮囑不可喝酒,唯恐這位賈家二爺喝酒鬧事了,丟的隻會是林家的體麵。
隻是賈璉身為客人,管家也管不了他的行為,糾結了半天,還是讓驛館的夥計依樣送上來罷了。
一時間,眾人吃過晚飯,安排巡夜的巡夜,歇息的歇息。誰知到了半夜,院子裏卻鬧騰了起來。
原來是兩個丫頭起來替換值夜的人,抖抖索索地走在院子裏,其中一個突然被人冷不丁地從後麵抱住了,那人一身酒氣,上下動起手來。
丫頭的尖叫聲一響起來,外院守夜的人頓時衝了進來。隻見淡淡的月光下,一個黑影果然按了一個人在地上,正在撕扯那人的衣服,另外一個人嚇得全身發抖,正在拚命喊“來人”。守夜的幾個人看了,熱血都衝到了腦子裏,隨手抄起扁擔、木棍等物,把那黑影兒一腳踹了老遠,劈裏啪啦地打了上去。
“別打!別打了!”那黑影連忙求饒著直喊。管家正披了衣服急急地走過來,聽這聲音分外耳熟,不是賈璉又是誰?正在這時,旁邊又撲過一個人來,搶在棍棒之下護住了賈璉,正是旺兒。原來他醒了,看屋裏沒有他主子,一聽外麵吵吵嚷嚷,頓時知道壞了事兒。
賈璉一得了空當,連滾帶爬地跑了,把旺兒留在了原地。旁邊那丫頭早已讓人扶起來送回屋子裏去,這時候正在掩麵痛哭。管家深恨這賈府來的人輕薄放蕩,但是打傷了賈璉,隻怕榮國府的人會不依不饒。因此吩咐手底下的人:“不必去追,隻打眼前這一個!”
旺兒一聽,也抱著頭直嚷:“你們看錯了,剛才沒有別人,是我輕薄了這位姑娘!”
眾人見這人果然認錯,又聽他的話說的十分難聽,於是避開了頭麵胸口等要命的幾處地方,狠狠地揍了一頓。
一行人有條不紊地進了院子,安置下東西休息。驛館裏的人向小廝打聽是哪裏來的貴人,聽說是已故巡鹽禦史林如海的家眷,要送靈柩回老家安葬的,也都不敢怠慢,連忙叫後廚、馬房的夥計都忙活起來,不多一會兒,滾燙的熱水和喂馬的上好草料都送了過來。
這時,驛館裏派了一個臉龐黝黑的丫頭來送菜譜,管家便叫小廝們放行,讓那丫頭直接把菜譜送進了內院。
內院是專門給女眷住的,黛玉正看著紫鵑、雪燕帶著兩個丫頭鋪床,用的都是自己帶來的被褥。葉姨娘在一旁盯著小丫頭們收拾不算,還要挽起袖子上去幫忙,卻被黛玉拉住袖子按在了椅子上:“好姨娘,趕緊歇一歇吧!明天趕路還有得累呢!”
葉姨娘哭笑不得,順手攬過黛玉,讓她在自己的身旁坐著。正在這時,外麵的黑影裏傳來一個結結巴巴的陌生女孩聲音:
“小姐、夫人,驛館的給您送菜單來了。”
葉姨娘說了聲“進來”,果然進來了一個身穿布衣,麵龐黝黑的女孩,看上去約有十三四歲模樣,手裏拿著一冊菜譜。
黛玉離開揚州第一次去榮國府的時候,還不足六歲,已經四五年沒正經吃過揚州城的菜肴,又看她拿了一本書那麽厚的菜譜來,就要過去翻看。葉姨娘笑著說道:“不必翻看了,那麽多菜,還不得挑到明天去?”
於是向那丫頭說要一樣清炒黃芽,一樣清蒸白玉佛手,一道鹹酥雞。葉姨娘正在想著,旁邊黛玉看著菜譜說道:“再加一樣翡翠燒麥,一道文思豆腐羹。”說著,黛玉向葉姨娘說道:“雞肉太油膩,姨娘不如再換一道清淡些的?”
葉姨娘知道是為了守孝期間不可沾葷腥,笑著說:“不是雞肉,是麵筋做的,倒和雞肉十分相像。”
黛玉聞言,知道自己多心了。於是把菜譜遞給了驛館裏來的丫頭,聽她背了一遍“清炒黃芽、清蒸白玉佛手、鹹酥雞、文思豆腐羹、翡翠燒麥”一樣不錯,就點了點頭。旁邊紫鵑早已取了一把銅錢,讓雪雁拿去打賞。葉姨娘又叫那丫頭往其他兩位姨娘那裏去。
離開揚州之前,有兩名姬妾找了黛玉,提出要回老家去,於是各人封了千兩銀子回鄉去了。如今跟著送靈柩回蘇州的,除了葉姨娘,還有一位姚姨娘並一位杜姨娘。
驛館裏也分大小廚房,那黑丫頭管的是專門做給小姐太太食物的小廚房,另有大廚房也派人拿了菜譜去問管家。這時裏麵一個小丫頭出來傳話:大夥兒一路辛苦,可酌情添些葷菜,隻是不可飲酒,以免誤事。
眾位小廝仆人的臉上都是一片喜色。
一時內院的各樣菜都送上來了,另有一份荷葉蒸的米飯送來。雖然菜都是素的,一樣香氣撲鼻,引人食欲。清炒黃芽色澤鮮嫩,香氣宜人。清蒸白玉佛手是用白菜卷了豆腐餡兒,佐以菌菇吊的高湯蒸出來的,點綴著鮮紅的枸杞,果然像白玉一樣晶瑩剔透。文思豆腐羹是把豆腐切成極細的絲狀,最底麵的豆腐卻不切斷,放在鮮筍鮮菇熬燉出來的湯裏麵,飄飄蕩蕩地舒展開,極像一朵綻放的銀絲牡丹。再有鹹酥雞看起來表麵酥鬆金黃,香氣四溢,翡翠燒麥碧綠鮮亮。果然令人食欲頓開。
葉姨娘親自動手盛了一碗米飯給黛玉,又拿筷子夾了些清炒黃芽在黛玉的碗裏,笑著說道:“你嚐嚐,這都是尋常百姓家吃的菜,可還入得了口?”
黛玉接過筷子嚐了一嚐,果然十分清爽可口。此時紫鵑又捧了一碗米飯給葉姨娘,仍站在桌邊侍菜。黛玉佯怒向紫鵑說道:“平日裏也不見你這般殷勤,眼下屋裏又沒有外人,還端著架子做什麽?端碗坐下來吃飯才是正經。”
紫鵑本是為照料黛玉,恐怕她年紀小容易被葉姨娘拿捏,才拿出了大規矩侍候。聽她這樣打趣,知道是拿屋裏的所有人都當自家人了,且體會到了自己的苦心。紫鵑心裏又高興又擔憂。高興的是黛玉待她親如姐妹,擔憂的是榮國府的王夫人和王熙鳳都是貪婪狠毒的人,黛玉的處境十分艱難。
她一邊胡亂想著,一邊就去叫了雪雁過來,兩個人各自盛了一碗米飯,也在桌邊坐了下來。
葉姨娘見黛玉並不在貼身的丫頭麵前拿架子,主仆相處分外的隨和,又體恤下人,於是也放下了些許拘謹。雖然是在外頭,處處比不得家裏如意,但主仆幾人相處和睦,菜色又十分清新,因此每個人都添了一碗。
外院有賈璉與林墨各單獨住了一間廂房,管家也命人送了菜譜往這兩位房裏去。林墨點了一個清炒黃芽,要了一份米飯。管家連忙命人來傳話說:“大小姐叮囑過了,路途辛苦,請爺們都不必守齋茹素,喜歡吃什麽就點些什麽。”
林墨推辭道:“一菜一飯就夠了,不必再添。”管家無奈,隻得叫廚房依樣子上了。
旁邊廂房裏住的賈璉,早已點了八寶葫蘆鴨、拆燴鰱魚頭、蟹粉獅子頭、水晶肴肉、梁溪脆鱔等等,另外又要了一壺酒。管家接過菜單子,又是皺緊了眉頭。先不說十幾道菜賈璉吃不吃得完,也不差浪費幾道菜的錢,隻是前麵已經叮囑不可喝酒,唯恐這位賈家二爺喝酒鬧事了,丟的隻會是林家的體麵。
隻是賈璉身為客人,管家也管不了他的行為,糾結了半天,還是讓驛館的夥計依樣送上來罷了。
一時間,眾人吃過晚飯,安排巡夜的巡夜,歇息的歇息。誰知到了半夜,院子裏卻鬧騰了起來。
原來是兩個丫頭起來替換值夜的人,抖抖索索地走在院子裏,其中一個突然被人冷不丁地從後麵抱住了,那人一身酒氣,上下動起手來。
丫頭的尖叫聲一響起來,外院守夜的人頓時衝了進來。隻見淡淡的月光下,一個黑影果然按了一個人在地上,正在撕扯那人的衣服,另外一個人嚇得全身發抖,正在拚命喊“來人”。守夜的幾個人看了,熱血都衝到了腦子裏,隨手抄起扁擔、木棍等物,把那黑影兒一腳踹了老遠,劈裏啪啦地打了上去。
“別打!別打了!”那黑影連忙求饒著直喊。管家正披了衣服急急地走過來,聽這聲音分外耳熟,不是賈璉又是誰?正在這時,旁邊又撲過一個人來,搶在棍棒之下護住了賈璉,正是旺兒。原來他醒了,看屋裏沒有他主子,一聽外麵吵吵嚷嚷,頓時知道壞了事兒。
賈璉一得了空當,連滾帶爬地跑了,把旺兒留在了原地。旁邊那丫頭早已讓人扶起來送回屋子裏去,這時候正在掩麵痛哭。管家深恨這賈府來的人輕薄放蕩,但是打傷了賈璉,隻怕榮國府的人會不依不饒。因此吩咐手底下的人:“不必去追,隻打眼前這一個!”
旺兒一聽,也抱著頭直嚷:“你們看錯了,剛才沒有別人,是我輕薄了這位姑娘!”
眾人見這人果然認錯,又聽他的話說的十分難聽,於是避開了頭麵胸口等要命的幾處地方,狠狠地揍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