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璉進去的時候,賈赦、賈政坐在上手的椅子上,賈珍坐在左邊,還有幾個匠人垂手在地下站著。三人正說到東西兩府中間的仆人房都已經推倒了,另外在別處蓋上,騰出的地方一共有三裏半大用作蓋園子。賈珍說道:“工匠、圖紙都備齊了,眼下直接叫人買料子動工,隻是一應的花費要怎麽分派?”賈政向賈赦說:“到底是我們榮府偏了,這銀子就從榮府出大頭,珍大侄子出小頭吧?”賈赦點了點頭,向賈珍問:“工匠報上來的總數大約是多少?”
賈珍說:“一百五十萬兩左右。”又問賈璉:“賬上能動的銀子還有多少?”
賈璉連忙回答:“賬上現有的銀子是五萬兩多一點,各地還有一些賬,陸續收上來,能有四十萬兩。”
賈珍說道:“我們東府人少,開銷也少些,可以出四十萬兩。”
一百五十萬兩對八十萬兩,還有七十萬兩的缺口。賈政本來就不喜在銀錢上計較,這時候偏生沒有銀子,不由得長歎一口氣:“這會兒到哪裏去借些好呢?”賈璉想到了蘇州那邊的林家,本來想要說話,一看賈政的臉色立刻又忍住了。卜固修去揚州接他,說明那件醜事賈政已經知道了,這時候再提,不是自己湊上去找打臉嗎?
賈赦皺著眉頭,向賈政道:“我寫信向幾位親家借上一借,戶部那邊,你看看能不能從國庫裏借些銀子來。”
賈政點了點頭,向匠人許了拿銀子的日期,一時無話,眾人也就散了。
賈政回到房裏,王夫人正剛從賈母那裏回來,在屋裏歇著。看見賈政愁眉苦臉的樣子,隻得開口問他:“老爺從前麵過來,怎麽無精打采的,可是和大老爺沒商量好?”
賈政歎了口氣,把賬上銀兩不夠,還差著七十萬缺口的事情向王夫人說了。王夫人聽了這話,手裏一顆顆地轉著佛珠,心裏活動開了。剛才在賈母那裏吃了個不大不小的憋,這會兒正好讓賈政出頭。
想到這兒,她帶著笑容向賈政說道:“老爺怎麽忘了,眼下就有一大筆銀子空置著。揚州林姑爺沒了,外甥女又托給了咱們家照看,就從姑爺留下的銀子裏挪一筆出來用一用,得空再補回去,也救了眼下的難處。”
賈政沉吟半晌,說:“不妥。如果被人閑話說我們榮府侵吞外甥女的家產,不光是我在外麵不好看,連娘娘也是麵上無光。”他看了王夫人一眼,起身說:“我明日再往戶部去問一問,你今天累了就早些歇息,我去偏院坐坐,晚上就歇在那邊。”
偏院就是趙姨娘住的院子。
王夫人愣了一愣,連忙起來送賈政:“老爺慢走。”
她看著賈政出了門,氣得臉都扭曲了。王夫人本來想要引賈政一起去算計黛玉,沒想到賈政竟然比她想得還要迂腐,現成的銀子都不要。外甥女哪有自家的親女兒親?更可氣的是,當麵就給了她沒臉!她不知道,賈政與賈母都摸清楚了她的脾性,但凡是麵上帶笑的,慈眉善目的時候,肚子裏打的都是些陰毒的主意。所以才特特地給她沒臉。
這會兒,百千裏外的蘇州城裏,雪燕正在門廊下喂水缸裏的魚兒吃蛋黃屑。紫鵑把屋裏的窗簾、帳子、被單都拆出來,兩個小丫頭替她打下手,都拿到下房讓婆子們洗了。
林如海的頭七一過,黛玉就帶著他們從莊子裏搬了出來,到這蘇州城裏的宅子住。這宅子原本是黛玉的曾祖輩傳下的老宅,雖然舊了,但是林如海在世的時候常常叫人修整維護,前幾年又做了一次徹底的翻新,幾乎將整座房子重新蓋了一遍,留待告老辭官之後住的。如今黛玉讓管家帶人打掃了一遍,又買了幾個洗衣的婆子、廚娘和針線上的人,添了些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的,也就可以住下了。
寄住在別人的家裏,總是有很多不便,何況蘇州林家另一支的長房也並不是沒有自己的私心。
如今住回自己家的院子,處處方便得多,不必看人的眼色不說,也安穩清淨,少了許多窺探。買東西也方便,照看鋪子也方便,這裏又離城外麵的蘇州湖比較近,書院動工動土要用錢開的條子,都往管家坐鎮的鋪子裏開,管家再每天合一次賬,讓林拙再專門跑一趟送到府裏來。
下午,一個身穿綢緞,鬢旁簪花的婆子上來敲門,外院的小廝鬆兒一開門,那婆子連忙陪著笑,送上了一張不倫不類的拜貼來。又聽她自我介紹說是姓錢,凡這裏各府有要買丫頭的、針線、洗衣婆子和廚娘的,她都幫著聯係,連娶妾說媒一並都可以包辦了。鬆兒一聽她的來意,再看她的打扮模樣,知道她是牙婆子,雖然自己是家生子,也忍不住暗自啐了她一口。鬆兒也不肯接她的帖子,皺著眉頭硬邦邦地撂下一句:“等著!”
黛玉正拿著剪子在房門前修牡丹花的花枝,外院的小廝鬆兒走到院子門前,先向門旁的雪燕說:“雪雁姐姐,外麵來了個牙婆子,問咱們可缺針線上的人?”黛玉聽見了,便抬頭說:“你問她可有現成的繡活,有的話,就遞進來瞧瞧。”
鬆兒得了話連忙回去了,不一會兒又進來,拿著兩張帕子交給了雪雁,由雪雁遞了過來。
黛玉放下剪刀,就著雪雁的手上撿起了一張帕子,見上麵繡的是雙鯉魚戲蓮,荷花鮮亮,荷葉齊整,鯉魚抬頭擺尾,形態十分活潑。紫鵑也湊過來看了看,誇了一回:“果然蘇州的刺繡不比別的地方,看這針法真是讓人喜歡,怎麽就能把這魚還有荷花繡的這樣真,我們繡的東西拿出來一比,都得丟進火盆裏去,真的是沒臉拿來見人。”黛玉一邊看,一邊說:“你既然喜歡,咱們就請進來,封一筆束脩讓她收你做徒弟可好?”
紫鵑笑著回話:“姑娘真的要請進來給我做針線師傅,我少不得要跟著好好學,等姑娘將來說準了姑爺,還要替姑娘做嫁衣呢!”
黛玉不禁笑了,啐她道:“好不知羞的小蹄子,自己思春了也就罷了,偏拿我做伐子。”說著再撿起第二張帕子,理開一看,隻見繡的是貓撲彩蝶,那蝴蝶繡的翩翩欲飛不說,更可喜的是上麵的小貓纖毛畢現,好像是活的一樣,特別是一雙貓兒眼睛,黝黑靈動,十分的活靈活現。
要說那張繡雙鯉魚戲蓮的帕子已經夠好了,貓撲彩蝶的帕子更讓人驚歎。不光是紫鵑喜歡,連雪雁、還有兩個小丫頭沛兒和清兒都一齊圍過來看,都目不轉睛地誇讚:“好繡工,這真的是繡出來的?”
黛玉立刻把那帕子疊起來,遞給了雪雁,讓她傳話給鬆兒道:“你說兩件繡活都挺好,讓那牙婆把人都給帶來瞧瞧。”雪雁依言就去回話了。
那婆子聽了鬆兒傳了這話,連忙說:“兩張帕子都是一個人繡的,姓林,在娘家時候的名字叫做硯娘,祖上還是詩書傳家。府裏的太太小姐要是看著好,我這就去跟她說。最遲明後天就把人帶來!”
鬆兒點了點頭,那婆子說完,一臉的笑,立刻就轉身回去了。
賈珍說:“一百五十萬兩左右。”又問賈璉:“賬上能動的銀子還有多少?”
賈璉連忙回答:“賬上現有的銀子是五萬兩多一點,各地還有一些賬,陸續收上來,能有四十萬兩。”
賈珍說道:“我們東府人少,開銷也少些,可以出四十萬兩。”
一百五十萬兩對八十萬兩,還有七十萬兩的缺口。賈政本來就不喜在銀錢上計較,這時候偏生沒有銀子,不由得長歎一口氣:“這會兒到哪裏去借些好呢?”賈璉想到了蘇州那邊的林家,本來想要說話,一看賈政的臉色立刻又忍住了。卜固修去揚州接他,說明那件醜事賈政已經知道了,這時候再提,不是自己湊上去找打臉嗎?
賈赦皺著眉頭,向賈政道:“我寫信向幾位親家借上一借,戶部那邊,你看看能不能從國庫裏借些銀子來。”
賈政點了點頭,向匠人許了拿銀子的日期,一時無話,眾人也就散了。
賈政回到房裏,王夫人正剛從賈母那裏回來,在屋裏歇著。看見賈政愁眉苦臉的樣子,隻得開口問他:“老爺從前麵過來,怎麽無精打采的,可是和大老爺沒商量好?”
賈政歎了口氣,把賬上銀兩不夠,還差著七十萬缺口的事情向王夫人說了。王夫人聽了這話,手裏一顆顆地轉著佛珠,心裏活動開了。剛才在賈母那裏吃了個不大不小的憋,這會兒正好讓賈政出頭。
想到這兒,她帶著笑容向賈政說道:“老爺怎麽忘了,眼下就有一大筆銀子空置著。揚州林姑爺沒了,外甥女又托給了咱們家照看,就從姑爺留下的銀子裏挪一筆出來用一用,得空再補回去,也救了眼下的難處。”
賈政沉吟半晌,說:“不妥。如果被人閑話說我們榮府侵吞外甥女的家產,不光是我在外麵不好看,連娘娘也是麵上無光。”他看了王夫人一眼,起身說:“我明日再往戶部去問一問,你今天累了就早些歇息,我去偏院坐坐,晚上就歇在那邊。”
偏院就是趙姨娘住的院子。
王夫人愣了一愣,連忙起來送賈政:“老爺慢走。”
她看著賈政出了門,氣得臉都扭曲了。王夫人本來想要引賈政一起去算計黛玉,沒想到賈政竟然比她想得還要迂腐,現成的銀子都不要。外甥女哪有自家的親女兒親?更可氣的是,當麵就給了她沒臉!她不知道,賈政與賈母都摸清楚了她的脾性,但凡是麵上帶笑的,慈眉善目的時候,肚子裏打的都是些陰毒的主意。所以才特特地給她沒臉。
這會兒,百千裏外的蘇州城裏,雪燕正在門廊下喂水缸裏的魚兒吃蛋黃屑。紫鵑把屋裏的窗簾、帳子、被單都拆出來,兩個小丫頭替她打下手,都拿到下房讓婆子們洗了。
林如海的頭七一過,黛玉就帶著他們從莊子裏搬了出來,到這蘇州城裏的宅子住。這宅子原本是黛玉的曾祖輩傳下的老宅,雖然舊了,但是林如海在世的時候常常叫人修整維護,前幾年又做了一次徹底的翻新,幾乎將整座房子重新蓋了一遍,留待告老辭官之後住的。如今黛玉讓管家帶人打掃了一遍,又買了幾個洗衣的婆子、廚娘和針線上的人,添了些鍋碗瓢盆油鹽醬醋的,也就可以住下了。
寄住在別人的家裏,總是有很多不便,何況蘇州林家另一支的長房也並不是沒有自己的私心。
如今住回自己家的院子,處處方便得多,不必看人的眼色不說,也安穩清淨,少了許多窺探。買東西也方便,照看鋪子也方便,這裏又離城外麵的蘇州湖比較近,書院動工動土要用錢開的條子,都往管家坐鎮的鋪子裏開,管家再每天合一次賬,讓林拙再專門跑一趟送到府裏來。
下午,一個身穿綢緞,鬢旁簪花的婆子上來敲門,外院的小廝鬆兒一開門,那婆子連忙陪著笑,送上了一張不倫不類的拜貼來。又聽她自我介紹說是姓錢,凡這裏各府有要買丫頭的、針線、洗衣婆子和廚娘的,她都幫著聯係,連娶妾說媒一並都可以包辦了。鬆兒一聽她的來意,再看她的打扮模樣,知道她是牙婆子,雖然自己是家生子,也忍不住暗自啐了她一口。鬆兒也不肯接她的帖子,皺著眉頭硬邦邦地撂下一句:“等著!”
黛玉正拿著剪子在房門前修牡丹花的花枝,外院的小廝鬆兒走到院子門前,先向門旁的雪燕說:“雪雁姐姐,外麵來了個牙婆子,問咱們可缺針線上的人?”黛玉聽見了,便抬頭說:“你問她可有現成的繡活,有的話,就遞進來瞧瞧。”
鬆兒得了話連忙回去了,不一會兒又進來,拿著兩張帕子交給了雪雁,由雪雁遞了過來。
黛玉放下剪刀,就著雪雁的手上撿起了一張帕子,見上麵繡的是雙鯉魚戲蓮,荷花鮮亮,荷葉齊整,鯉魚抬頭擺尾,形態十分活潑。紫鵑也湊過來看了看,誇了一回:“果然蘇州的刺繡不比別的地方,看這針法真是讓人喜歡,怎麽就能把這魚還有荷花繡的這樣真,我們繡的東西拿出來一比,都得丟進火盆裏去,真的是沒臉拿來見人。”黛玉一邊看,一邊說:“你既然喜歡,咱們就請進來,封一筆束脩讓她收你做徒弟可好?”
紫鵑笑著回話:“姑娘真的要請進來給我做針線師傅,我少不得要跟著好好學,等姑娘將來說準了姑爺,還要替姑娘做嫁衣呢!”
黛玉不禁笑了,啐她道:“好不知羞的小蹄子,自己思春了也就罷了,偏拿我做伐子。”說著再撿起第二張帕子,理開一看,隻見繡的是貓撲彩蝶,那蝴蝶繡的翩翩欲飛不說,更可喜的是上麵的小貓纖毛畢現,好像是活的一樣,特別是一雙貓兒眼睛,黝黑靈動,十分的活靈活現。
要說那張繡雙鯉魚戲蓮的帕子已經夠好了,貓撲彩蝶的帕子更讓人驚歎。不光是紫鵑喜歡,連雪雁、還有兩個小丫頭沛兒和清兒都一齊圍過來看,都目不轉睛地誇讚:“好繡工,這真的是繡出來的?”
黛玉立刻把那帕子疊起來,遞給了雪雁,讓她傳話給鬆兒道:“你說兩件繡活都挺好,讓那牙婆把人都給帶來瞧瞧。”雪雁依言就去回話了。
那婆子聽了鬆兒傳了這話,連忙說:“兩張帕子都是一個人繡的,姓林,在娘家時候的名字叫做硯娘,祖上還是詩書傳家。府裏的太太小姐要是看著好,我這就去跟她說。最遲明後天就把人帶來!”
鬆兒點了點頭,那婆子說完,一臉的笑,立刻就轉身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