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試的過程無須贅述,都是一些液晶領域和電池技術領域的技術專家主持的,不少還是曰本顧問。這些人都兢兢業業,為漢樂液晶和漢樂電氣選拔最優秀的工廠化所需人才。


    以如今合資企業對國內技術人員的吸引力而言,這種麵試與其說是選拔,還不如說是展示肌肉更為貼切,主要目的還是讓那些心存疑慮的人走馬觀花一番、認識到來漢樂液晶等企業供職,比留在鐵飯碗裏有前途得多。


    雖然有曰本顧問,但顧驁絲毫不擔心公正性和人力資源選拔質量。曰本人也是希望這個產業基地能夠高效的,這一點上顧驁跟對方有共同利益。


    顧驁說得很清楚,今年年底之前、最晚明年年初,即將上市的王安wps-book是否能一炮而紅,是否能引起行業追感,將決定電腦液晶麵板這個市場未來究竟能開發到多大。


    這是一個不會搶奪電視機市場份額的純新興市場,而且隻能指望顧驁一家從無到有開拓布局,夏普也希望顧驁越成功越好。


    {ibm方麵其實也有做thinkpad係列首款筆記型電腦的計劃了,曆史上會在1992年推出,但ibm方麵目前對於屏幕技術還沒太想明白,所以還沒有找到夏普公司合作。目前夏普還隻知道顧驁一家要做這個事兒,隻能配合顧驁。}


    兩年多的安心種田,進展到如今,索尼和夏普方麵所需的實驗室研究,都已經完成了,天鯤和漢樂方麵需要吃透的實驗室技術,也吃透了七七八八。剩下的半年多預算時間,就是留給工廠化磨合用的。


    如果不出什麽意外,年底的時候,新的鈷酸鋰充電池和大尺寸液晶麵板,就都可以成為王安wps-book量產時的殺器級賣點,而且是全球獨家。


    王東和王富曆史上也都是能幹出一番大事業來的人,本事自然是不錯的,差的隻是動機。


    所以儘管有滬江人當備胎哄抬資方地位,這老哥倆認真對待之下,還是無驚無險地談下了條件。


    尤其是王東,畢竟是一家萬rén dà廠派出來的考察代表,他追求的從來都不是本人跳槽,而是來探探路,看看這兒能高效、體麵地安置多少人。


    京城電子管廠日子不好過,在京城的國企圈子裏也是出了名的。


    廠裏的領導層也不覺得需要擔心人才流失問題,反正跟鬆下合資了彩管廠之後,廠裏的技術骨幹很多都因為知識結構老化、又缺乏技能升級再培訓的渠道、機製和預算,就那麽吊著。


    說句題外話,京城電子管廠跟鬆下合資的那個彩管廠,是1987年開工的,一開始隻是做當時意義下的“高清”彩色顯像管,可後來進入90年代也漸漸走上了“電漿”這條路線,最後跟著鬆下係一起沒落了。


    反而是堅持自立門戶出來的boe{京東方},沒有曆史包袱,走上了液晶路線,後來翻身了。這也是創新者的窘境的一個殘酷寫照——你在上一個技術世代做得越好,你就越捨不得放手自己的優勢,遲遲不肯進入下一個“大家從頭來過,同一起跑線重新競爭”的賽道。


    就好比,布列塔尼亞人第一個造出了無畏艦,確實廢掉了自己70多條前無畏艦乃至更老式主力艦的戰鬥價值。可是換個角度,1905年的時候布列塔尼亞人要是不革自己的命,耗著,等德國人先造出了無畏艦這個概念,那說不定布列塔尼亞人會死的更慘,也許一戰就崩了。


    換代的時候,上一個世代的存量是毒藥。不敢吸星dà fǎ自散內力,就上不了一個新台階,隻會走火入魔。


    京城的國資管理部門,從去年就開始談優化分流,如果技術人員肯走、接受安置,外地單位也願意要,還保證待遇,國資管理巴不得減少點包袱呢。


    畢竟少一個人留在京城,光物價補貼國資管理部門就能一個月少發20塊錢呢,南方合資企業這是在為國家減負啊。


    談判考察結束後,王東一出來,回到漢樂方麵提供的招待所,就通過前台找到王富,兩人聊起自己打探到的待遇見聞,還約了去招待所門口小店吃點烤串兒喝點小啤酒。


    王東見麵就開門見山:“小富,你們電池廠那邊待遇怎麽樣?漢樂液晶這邊真沒說的,隻要通過他們的技術測試,普通產線工程師職稱的,一個月三千塊底薪起步!調試員都兩千多!如果有高工水平,五千八千個別評定。


    就是可惜了,他們不認國家評的職稱,要單位自己考核。不過有這麽好的條件,還是親眼所見,回去也好跟吳廠長,還有國資管委的童主任交代了。”


    王富:“那待遇應該還是你們液晶的好點兒,電池廠這邊,產線調試難度畢竟沒那麽大嘛,調線的技術員、普通工程師,應該是便宜點兒。


    不過我看顧老闆好像真是有長遠計劃的,他招的人,應該是不滿足於目前的鈷酸鋰技術路線,像是準備布一個大局,從根子上找別的電極材料。他給研究員開的工資,八千起步,做出成績來的,每個月獎金都能上萬。”


    “月薪上萬?”做產線的王東一陣理解不能,倒抽了一口涼氣。


    畢竟國內如今的薪酬製度,也沒見過研究員那麽高的待遇。


    能拿這個價錢的,已經不是研究員了,得是什麽牛逼“科學家”吧?


    王富聳聳肩:“我也不清楚,聽說明天顧總會親自找幾個有色金屬鹽研究領域的骨幹聊聊,到時候我去看看吧。”


    王東眼神一亮,激動不已:“兄弟那你發了呀!不行,能不能幫我把這本書帶去,就說你也是每天都在看的,讓顧爺簽個名?”


    王東說著,就從自己隨身包包裏掏出一本精裝的商業財經類著作,書名是長尾理論,顯然也是顧驁在創新者的窘境之後寫的又一力作。


    這是這兩年國內做生意的人之間傳得最火的,雖然大多數人其實用不到這本書裏的理論,也沒法靠著其指點賺錢——這本書其實是顧驁為了他小弟馬風開的那個郵購遊戲卡帶、軟體和出版物的遠程銷售平台正名,才寫的,為的是讓傳統渠道經銷商別過於反對天鯤,隨便布的一顆煙霧彈。{因為還沒互聯網,所以那種遠程的黃頁推銷/郵購模式還不能叫“電商”}


    隻可惜,顧驁在國內商界的地位,已經到了說什麽都有人追捧膜拜的程度。所以不管用不用得上,想賺錢的人都先買了看再說。


    王富看了對方那熱切的樣子,也不好推拒,就把書先拿下了。


    第二天一早,王富和另外幾個國內頂級有色金屬研究院來的研究員,就得到了顧驁的破格接見。等候的時候,王富還稍微跟其他人互相自報家門了解了一下底細。


    結果發現其他人履曆都比他牛逼,很多都是資深研究員,甚至科學家。就他一個是才研究生畢業、留院三年的半新人、甚至連“研究員”的職稱都還沒拿到。


    王富心裏很是惴惴不安。


    顧老闆怎麽會親自接見自己這樣的小人物呢?


    他當然不知道,顧老闆完全是因為看了報上去的、要給待遇的那些研究員名單,然後偶然在裏麵發現,似乎有一個是後世byd的創始人。


    那就不妨留下來做個科研項目管理的人選吧。


    一線科研很重要,協調科研資源,搞科研管理,也同樣重要。


    “諸位都是國內有色金屬鹽電解特性研究方麵的翹楚,術業有專攻,專業的問題,我一個外行也不會瞎指揮大家,就不多說了。希望大家滿意錢塘這邊的生活條件和科研環境”


    顧驁講了一番勉勵的話之後,順勢聽取了到場研究員們對產業技術路線展望的見解。


    王富全程沒什麽機會插話,隻能是別人發言他點頭。


    不過沒想到,最後結束接見的時候,顧驁居然讓他留一下,這讓他很是意外。


    顧驁看上去好像非常平易近人的樣子,扶了扶眼鏡:“小王是吧?看你的履曆很不錯啊。”


    王富連忙實話實說地謙虛:“哪裏哪裏,我連研究員職稱都沒有呢,這不才入職三四年今天要不是在顧總您這裏,都見不到那麽多國內有色金屬鹽電化學特性方麵的前輩權威。”


    顧驁擺擺手:“這不重要,我看你的履曆,21歲就研究生畢業了,這就很了不起嘛,後生可畏。至於經驗,假以時日是可以培養的。想當年,我可也是21歲才研究生畢業的。”


    王富聽了,頗有幾分受寵若驚的惶恐:“不敢不敢,顧總您是喬治敦的博士,我怎麽能跟您相提並論。”


    那不是說說的,是真的驚。


    你丫的,哥隻是京城有色金屬研究院讀的研,這值什麽錢?顧爺您可是天下的,還是基教授的關門弟子,能一樣麽。


    本來麽,90年代初,喬治敦這種全美區區前20的大學,在國內的知名度也不咋地,應該跟加裏敦差不多,當時的國人連藤校八盟都背不全呢,最多就知道哈耶哥普。


    但是,既然顧驁是喬治敦的博士,所以喬治敦在國內的知名度,就僅次於哈耶了,和哥普差不多齊名。


    顧驁卻很隨和的樣子:“我沒時間跟你客套,留你下來,是有一點技術方麵的路線問題,想跟你討論一下。”


    王富:“您還親自了解技術問題?”


    顧驁:“怎麽?你覺得我不像是能文理兼通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回80當大佬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浙東匹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浙東匹夫並收藏重回80當大佬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