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礙堡水寨,大帳中的軍議已經持續了一上午,無非就是針對是否繼續派出高手進行突襲進行議論。其實前日襲擊飛仙島和禦宇島的成果,已然大大振奮了士氣,即便在禦宇碰到了阻礙,但是據說薛炎的幾個弟子都戰死了,那可是大傷敵對士氣的事情。起始沈青衣提出這次攻擊流光主城,大家夥兒還有些興奮,隻是戰果一出,就不是那麽好受了。昨日夜間派出的二百名高手隻回來了一半,且至少三成帶傷。原本還帶點僥幸,當巳時百來具屍首被送回來,登時哭倒一片。沈青衣不勝其煩,隻是又不能像要求軍士一樣要求這些個武林人士。另外隨船回來了還有三個活人,隻是為了讓他們三個帶話回來:“兩軍交戰盡管展示手段,生死勝負各安天命。若是牽連無辜百姓,則與流光是不共戴天之仇,將來流光哪怕存活一人,血仇也將延續下去。”
三個幸存之人也是搖頭歎息,他們昨夜殺上流光,發覺也隻是個尋常都市一般,不過城牆高了點厚了點,並非描述中的“魔窟”、“人人當誅”,便沒忍心殺傷平民,因此逃過一劫。為首一人道:“經此一戰,太行三雄也無顏留在此處,這便返回老家種地去了。”拱手告辭。宇文商道:“三位切莫急著走,待我為諸位請完功再說。”三雄中最小的一個脾氣火爆,道:“什麽功勞,將無辜平民活活燒死充當軍功得來的功勞麽?”大哥連忙拉著他往外走,宇文商、沈青衣的臉都沉了下來,隻是當著大家的麵不好發作。
襄陽流雲劍派的魯良臣起身道:“即便是兩國交兵,屠戮平民也是罪大惡極之事。流光叛逆即便裹挾良民作亂,我輩以暴製暴即可,豈能將屠刀伸向那些手無寸鐵的良民,還請趙王思量。”宇文商心道,若流光城破,隨李湛作亂的流光軍民一個不留,這是早有定論之事,豈是你這等酸腐之人能理解。口中卻道:“魯大俠教訓的是,以後還當注意。”
至於沈青衣再提偷襲之事,響應者已不如之前眾多,一是熱衷功利之人在昨夜一役中死傷大半,二是對方的戰鬥力確實也震懾了不少人。
沈青衣對宇文商稍稍示意,宇文商對在旁呆立不語的司空飛天道:“司空兄,令師弟昨夜為國捐軀,朝廷定有厚報,還請節哀。”他原本料定對方定會接他話頭,豈料司空飛天沉默半晌道:“若是進擊周邊三島算我一個,流光平民甚眾,我便不去了,免得誤傷。”宇文商表麵上讚他有仁者之心,暗地裏卻是咬牙切齒。
宇文商讓武瀛幫宇文商統計還有多少人肯踴躍出戰,卻又將事情往連海天上推了一半,說道還是征集二百人,天都出一半,無礙堡出一半。直到晚間,才勉勉強強將人湊齊。隻是比起之前幾撥,質量上是要差不少的。武瀛已將死難武林人士的情況報給宇文商,除了一些獨行大盜類的,總共隸屬於四十來個大小門派,平均下來這些門派也有一兩百人,若能全部調動起來對付流光,那可真是一股絕大的力量。宇文商嘿嘿一笑,讓他府中主薄想法給這四十來個門派各寫了封書信,盡數門下死難弟子為國捐軀的英勇之處,又說流光殘暴,並邀請再派高手前來攻擊,一則為門下弟子報仇,完成未竟心願,二則也為朝廷出一份力,落個千秋萬代。
接下兩日安穩了一些,無礙堡派出高手精銳在“禦宇”又發動了一次突襲,雖然此次是為了振奮士氣專門挑出來的高手,結果卻是極不樂觀。去了五十人,回來隻有二十多個,問起殺傷對手多少人時,竟然都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沈青衣看著他們神情也知道這次隻怕是真吃了大虧了。無奈之下,沈青衣又親自帶隊,挑出一百精銳,繞了個大圈去偷襲了“騰蛟”,結果一進去就遭到了對手的頑強抵抗。騰蛟守衛幾人結成陣勢,雖然個個武功低微,卻守得十分牢固,待對方結陣之人越來越多,竟隱隱有反製之勢。沈青衣見事不可為,趕忙率眾撤離,卻又碰見對手出來尋找他們船隻的隊伍,隻能慶幸船隻藏得隱蔽,不然真要困死在這座小島了。
之後流光的船隻在後麵追了半夜,連其餘三島都派人來圍追堵截,沈青衣一行操舟在海上兜了不知多少個圈子,欲哭無淚之時,連海天率了船隊前來接應,雙方遠遠互射了幾輪炮矢,才算平安回歸水寨。沈青衣想想昨日罵偷襲“禦宇”失敗歸來眾人時的情形,臉都有些發燙,窩在帳內思索該如何應對對方的陣勢。
由於武林群豪的偷襲策略連番受挫,無礙堡水寨一時之間更是沒有好的辦法了。之後拉鋸般的小型戰鬥不斷,大型戰事卻發生不了,雙方互有較小的傷亡。流光軍兵占著利器,倒也沒有吃虧。後來阿史那瑕傳了一次消息,說是宇文商又遍灑英雄帖,召集八方英豪前來助陣,幾個死在亂戰中的大門大派弟子師門中都有人來;據說還從天都帶來一個精通製造攻城利器的高人,日夜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後續攻擊。這期間李岩也跨海去看望過阿史那瑕,隻是無礙堡水寨的守衛力量進一步加強,僅到外圍就已被發現蹤跡,也不敢深入,隻得回來加固城防,練習武藝。
如此僵持了半月,無礙堡與流光城原本的軍士都安之若素,之前二十來年便是在這樣的對壘中渡過,隻怕內心也都希望能一直這樣下去也說不定。李岩沒事便教授楊霞武藝,去盧先生處習讀經典,倒是獲得了下山半年時間最清閑的一段歲月。蕭無忌等人卻是坐不住了,天天除了比武切磋便沒事情做,武功很有進境,隻是耐不住無聊。甚至於薛晴都做出了從流光遊到飛仙島再遊回來,看誰遊得快的提議。隻是還沒等她召集大夥兒,就被薛寒山狠狠教訓了一頓,這才作罷。
隔海水寨的情況也差不多。讓這麽一大群武林人士老老實實待在寨中無事可做,那簡直是難如登天一般。這些人本就是無事生非之人,更何況以前相互之間多有齟齬的幫派也不少,之前同心應敵時將私怨壓了下去,如今沒事可做簡直是最好的尋釁時機。比方說虎威鏢局跟黑風寨之間的過節絕對不是三言兩語能解決,半月中已經私鬥了三次了,最後一次雙方呼朋喚友,在半夜來了個數十人參與的械鬥,害的宇文商還以為發生了營嘯,衣服沒穿好就跑了出來,了解完畢以後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最後安撫了事。近來宇文商、沈青衣、武瀛費盡了心思,人都瘦了一圈,趕忙去找連海天商議速速攻打流光之事,不然還未等開戰,這邊人自相殘殺都死個差不多了。
無礙堡情況好很多,畢竟都是連無心的老朋友,一則相互仇怨交集較少,另一則衝著連無心江湖中的地位都能忍耐一番。連海天聽完了宇文商的訴苦,隻得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此遷延下去不是辦法,趙王發號施令便是,無礙堡無不遵從。”
宇文商道:“還請沈公子布置安排。”沈青衣點點道:“在下計劃對飛仙島再發動一次攻擊,屆時連公子率領主力水軍正麵進攻,一則吸引地方注意,二則流光水軍來援也可與之纏鬥,在下攜帶五百高手從後崖攀上殺入敵軍腹地,裏應外合之下定能一戰功成。此法破了飛仙,便能破了禦宇、騰蛟,到時候就剩流光一座孤城,就好對付得多了。”
宇文商忽道:“我覺此法可行,隻是可一不可再,且久攻之下我方損傷頗大,即便拿下外圍三島,是否還有餘力拿下流光就未可知了。依我之見,咱們直接攻擊流光,二位感覺如何?”沈青衣何嚐沒有想過此節,隻是上次流光之行打擊頗重,自然而然先拿他處試手。此刻聞聽宇文商如是說,暗道他也真是個決絕的人物,便說道:“趙王有此心,沈某舍命相陪便是。隻要進得城中,便直奔城主府,能殺了李湛最好。殺不了李湛,便撿容易的,殺了樓明月、秦宇也可以。”
宇文商笑道:“如此甚好,這便請沈兄前往安排,我再與連公子商議一番,盡量在前方吸引火力,為沈兄爭取時間。此事不到出戰一刻,還請保密。”待沈青衣領命去了,才對連海天道:“不瞞連兄,十餘日前我從天都召來的打造攻城器械的高手已對部分石炮進行了改造,射程與威力都有提升,到時我會全部交予你。之前我曾對外言說改造失敗,此事切記不可讓外人知曉,尤其是沈公子,你可明白。”
連海天心念一閃,已明了其中關節:沈青衣此刻雖是盟友,但畢竟是異國之人,宇文商有此利器秘而不宣,已有了防備北燕的心思,其誌也不小。不敢拖延,當下跪倒在地,恭敬說道:“我自會挑心腹操作此炮,絕不會傳於沈青衣之耳。蒙趙王抬愛,無礙堡願效犬馬之勞!”宇文商扶他起來,此番已是孤注一擲,不敢大意,兩人又探討了些攻城之事,這才回營。
當日沈青衣、連海天各召集部眾,以整肅軍紀為名,約定明日軍演。眾人隻道又是之前那般小規模的海戰,都不以為意。誰知第二日召集的人馬遠遠超出眾人預期,幾乎可謂傾巢而出。連海天甚至作了登陸的戰鬥準備,每條船上除了常規水軍,還配備了不少步軍。且看各位領軍統帥的麵貌神情都非兒戲,才知事情沒那麽簡單,隻是始終未曾接到具體攻擊指令。
阿史那瑕憑直覺覺出氛圍不對,趕忙用白鳥傳了訊,說道水寨可能會有異動,目標不詳,還望流光嚴加防守。李湛接到訊息,吩咐各島多派哨探,加強守備,勿要懈怠。到了傍晚時分,前方哨探來報,說是對方水寨出動了三十餘艘戰艦,直奔流光而來。考慮到不借助城頭防禦器械的話,戰鬥起來損傷頗大,薛炎一聲令下,故技重施,令四千水軍登船,左右散往禦宇、飛仙二島港口,任敵軍其入流光港口之後左右戰艦回返,與城頭石炮弩機同時攻擊。
過了約個把時辰,對方大軍浩浩蕩蕩進了流光港口,船頭石炮架起,竟有磨盤大的石彈飛出,砸在城牆上,似乎整個大地都震動起來。遠遠看著對方炮手在一人的嗬斥之下調整發炮角度,轉眼之間就有石彈越過城頭飛入城中,擊破房屋,流光守軍不由大驚。原本對方能發射的石彈要小得多,威力也不足,少有能越過五丈城牆的,李岩一想,天都來的機關製造高手,或許便是那個人吧。
見勢不妙,薛炎發出信號,召集左右兩翼夾攻,城頭炮矢加緊發射,攻擊敵方石炮所在之處,盡量減緩對手攻擊頻度。本次戰鬥比起前次可要慘烈許多,不時有軍兵被炮矢所傷,流光城內不斷有房屋被砸塌,對方也有船隻損傷過重,漸漸在港口沉沒。
李岩帶了一波精銳武士,本想從旁邊繞過對敵人船上發起突襲,對手見了,箭矢不要命地射了過來,隻得退回。流光城易守難攻的地形,其實想要在當前這種形勢下攻出去也是極難的。李湛讓他不必著急,隻管戒備,不要讓人突入城內作亂就是了。
而對方也派過幾次步軍扛著雲梯上前,紛紛被城上弓矢射到,也不甚堅決,便不了了之。
戰鬥持續了兩個時辰,雙方損傷都頗大。敵方三艘巨艦沉沒,卻也將流光城頭的幾處重要防禦工事盡數擊毀,石炮也破壞殆盡。此時兩邊的石炮也都到了極限,對麵主艦上連海天旌旗一揮,船上水軍去尋流光兩翼水軍廝殺,步軍再次持著雲梯攻上。流光守軍也紛紛登上城頭,弓箭結合長槍短刀,短兵相接終於開始了。
薛炎和楊嵐都在疑惑為何敵人這般勇氣,難道就憑這幾千人便能攻下流光這等堅城。一名哨探渾身是血跑了過來,指著東麵道:“幾百人從崖下上來……”楊嵐不待他說完,道了聲:“青崖、無忌跟我走!”李湛知她用意,將手中的“血蹤”遞給李岩道:“等下用這個更方便。”李岩來不及詢問,趕忙與蕭無忌跟了上去。
出了城不多遠,就見到百餘名“先登營”的軍士結陣與對麵五六百人相持,地上已倒了百餘人,看著服飾都是“先登營”的將士,形勢岌岌可危,仍是死戰不退。楊嵐著二人去和軍士會和,讓他們稍微撐上片刻,說道去去就來。
此時流光城內軍力有所不足,不然也不會隻有數百軍士在此處守衛,本已存必死之誌,見李岩、蕭無忌過來,紛紛讓他們退回城中。李岩不理,與蕭無忌上前立於盾陣之中。對麵的沈青衣無暇在此地與他們消耗,吩咐群豪上前搶攻。這群人壓抑良久,此刻凶性大發,借著方才擊殺百餘人的餘威,身上都帶了一股嗜血瘋狂。李岩、蕭無忌擋在中間,指揮盾陣上前,後方槍兵擊刺,弓弩射擊,隻是終究人少,雖傷了幾人,己方又倒下了好十餘個。
危急之際,一蓬箭雨落下,對方紛紛用兵器格擋,接著響起流光指揮眾軍撤退的號角。回首看去,楊嵐領著數百騎軍站在遠處。沈青衣不敢大意,指揮眾人結陣,拿出強弩準備射擊。楊嵐見對手拿出弩弓也不敢大意,帶軍馬撤出一箭之地,不到百人的“先登營”軍士趁雙方對壘之際撤離戰場,回城休整,李岩、蕭無忌也趕忙到了楊嵐身側。楊嵐示意二人上馬跟隨,看著對手弩陣,也帶著騎軍撤離戰場。
李岩正疑惑間,楊嵐道:“等下你與無忌在我身後兩側,我怎樣你們便怎樣。”兩人趕忙點頭,第一次參與騎戰,都有些緊張。
沈青衣見對方撤離,心中疑惑,卻也不敢大意,讓群豪保持好隊形,弩機做好激發準備,快速進城,待進了城內,騎軍便沒有太大用武之地了。這裏大多數人沒有應對過騎兵,都嫌他太過謹慎。
如此前行了裏許,忽聽到右翼傳來馬蹄聲,沈青衣一聲令下,全部將弩機對準敵軍來勢。楊嵐率軍兜了個圈子,隻是將馬速加了起來。中途喊了聲“鋒矢陣”,數百人策馬奔馳過程中變換成鋒矢陣型。李岩、蕭無忌跟在楊嵐身後,看著敵人越來越近,以為就此接戰,誰知臨近之時,楊嵐一拉馬韁,撥轉馬頭轉了個彎,兜了回去,順勢道了聲“射”,夥同所有騎軍張弓搭箭,又是一蓬箭雨落向敵軍。原本騎弓射程較短,隻是借著馬速卻又彌補了這個短板,沈青衣還在算計是否需要發射弩箭,對方的箭雨已經臨頭,正在擺弄弩機無暇拔兵器格擋的群豪登時有二三十人中箭。
三個幸存之人也是搖頭歎息,他們昨夜殺上流光,發覺也隻是個尋常都市一般,不過城牆高了點厚了點,並非描述中的“魔窟”、“人人當誅”,便沒忍心殺傷平民,因此逃過一劫。為首一人道:“經此一戰,太行三雄也無顏留在此處,這便返回老家種地去了。”拱手告辭。宇文商道:“三位切莫急著走,待我為諸位請完功再說。”三雄中最小的一個脾氣火爆,道:“什麽功勞,將無辜平民活活燒死充當軍功得來的功勞麽?”大哥連忙拉著他往外走,宇文商、沈青衣的臉都沉了下來,隻是當著大家的麵不好發作。
襄陽流雲劍派的魯良臣起身道:“即便是兩國交兵,屠戮平民也是罪大惡極之事。流光叛逆即便裹挾良民作亂,我輩以暴製暴即可,豈能將屠刀伸向那些手無寸鐵的良民,還請趙王思量。”宇文商心道,若流光城破,隨李湛作亂的流光軍民一個不留,這是早有定論之事,豈是你這等酸腐之人能理解。口中卻道:“魯大俠教訓的是,以後還當注意。”
至於沈青衣再提偷襲之事,響應者已不如之前眾多,一是熱衷功利之人在昨夜一役中死傷大半,二是對方的戰鬥力確實也震懾了不少人。
沈青衣對宇文商稍稍示意,宇文商對在旁呆立不語的司空飛天道:“司空兄,令師弟昨夜為國捐軀,朝廷定有厚報,還請節哀。”他原本料定對方定會接他話頭,豈料司空飛天沉默半晌道:“若是進擊周邊三島算我一個,流光平民甚眾,我便不去了,免得誤傷。”宇文商表麵上讚他有仁者之心,暗地裏卻是咬牙切齒。
宇文商讓武瀛幫宇文商統計還有多少人肯踴躍出戰,卻又將事情往連海天上推了一半,說道還是征集二百人,天都出一半,無礙堡出一半。直到晚間,才勉勉強強將人湊齊。隻是比起之前幾撥,質量上是要差不少的。武瀛已將死難武林人士的情況報給宇文商,除了一些獨行大盜類的,總共隸屬於四十來個大小門派,平均下來這些門派也有一兩百人,若能全部調動起來對付流光,那可真是一股絕大的力量。宇文商嘿嘿一笑,讓他府中主薄想法給這四十來個門派各寫了封書信,盡數門下死難弟子為國捐軀的英勇之處,又說流光殘暴,並邀請再派高手前來攻擊,一則為門下弟子報仇,完成未竟心願,二則也為朝廷出一份力,落個千秋萬代。
接下兩日安穩了一些,無礙堡派出高手精銳在“禦宇”又發動了一次突襲,雖然此次是為了振奮士氣專門挑出來的高手,結果卻是極不樂觀。去了五十人,回來隻有二十多個,問起殺傷對手多少人時,竟然都支支吾吾說不上來。沈青衣看著他們神情也知道這次隻怕是真吃了大虧了。無奈之下,沈青衣又親自帶隊,挑出一百精銳,繞了個大圈去偷襲了“騰蛟”,結果一進去就遭到了對手的頑強抵抗。騰蛟守衛幾人結成陣勢,雖然個個武功低微,卻守得十分牢固,待對方結陣之人越來越多,竟隱隱有反製之勢。沈青衣見事不可為,趕忙率眾撤離,卻又碰見對手出來尋找他們船隻的隊伍,隻能慶幸船隻藏得隱蔽,不然真要困死在這座小島了。
之後流光的船隻在後麵追了半夜,連其餘三島都派人來圍追堵截,沈青衣一行操舟在海上兜了不知多少個圈子,欲哭無淚之時,連海天率了船隊前來接應,雙方遠遠互射了幾輪炮矢,才算平安回歸水寨。沈青衣想想昨日罵偷襲“禦宇”失敗歸來眾人時的情形,臉都有些發燙,窩在帳內思索該如何應對對方的陣勢。
由於武林群豪的偷襲策略連番受挫,無礙堡水寨一時之間更是沒有好的辦法了。之後拉鋸般的小型戰鬥不斷,大型戰事卻發生不了,雙方互有較小的傷亡。流光軍兵占著利器,倒也沒有吃虧。後來阿史那瑕傳了一次消息,說是宇文商又遍灑英雄帖,召集八方英豪前來助陣,幾個死在亂戰中的大門大派弟子師門中都有人來;據說還從天都帶來一個精通製造攻城利器的高人,日夜打造攻城器械,準備後續攻擊。這期間李岩也跨海去看望過阿史那瑕,隻是無礙堡水寨的守衛力量進一步加強,僅到外圍就已被發現蹤跡,也不敢深入,隻得回來加固城防,練習武藝。
如此僵持了半月,無礙堡與流光城原本的軍士都安之若素,之前二十來年便是在這樣的對壘中渡過,隻怕內心也都希望能一直這樣下去也說不定。李岩沒事便教授楊霞武藝,去盧先生處習讀經典,倒是獲得了下山半年時間最清閑的一段歲月。蕭無忌等人卻是坐不住了,天天除了比武切磋便沒事情做,武功很有進境,隻是耐不住無聊。甚至於薛晴都做出了從流光遊到飛仙島再遊回來,看誰遊得快的提議。隻是還沒等她召集大夥兒,就被薛寒山狠狠教訓了一頓,這才作罷。
隔海水寨的情況也差不多。讓這麽一大群武林人士老老實實待在寨中無事可做,那簡直是難如登天一般。這些人本就是無事生非之人,更何況以前相互之間多有齟齬的幫派也不少,之前同心應敵時將私怨壓了下去,如今沒事可做簡直是最好的尋釁時機。比方說虎威鏢局跟黑風寨之間的過節絕對不是三言兩語能解決,半月中已經私鬥了三次了,最後一次雙方呼朋喚友,在半夜來了個數十人參與的械鬥,害的宇文商還以為發生了營嘯,衣服沒穿好就跑了出來,了解完畢以後打也不是罵也不是,最後安撫了事。近來宇文商、沈青衣、武瀛費盡了心思,人都瘦了一圈,趕忙去找連海天商議速速攻打流光之事,不然還未等開戰,這邊人自相殘殺都死個差不多了。
無礙堡情況好很多,畢竟都是連無心的老朋友,一則相互仇怨交集較少,另一則衝著連無心江湖中的地位都能忍耐一番。連海天聽完了宇文商的訴苦,隻得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此遷延下去不是辦法,趙王發號施令便是,無礙堡無不遵從。”
宇文商道:“還請沈公子布置安排。”沈青衣點點道:“在下計劃對飛仙島再發動一次攻擊,屆時連公子率領主力水軍正麵進攻,一則吸引地方注意,二則流光水軍來援也可與之纏鬥,在下攜帶五百高手從後崖攀上殺入敵軍腹地,裏應外合之下定能一戰功成。此法破了飛仙,便能破了禦宇、騰蛟,到時候就剩流光一座孤城,就好對付得多了。”
宇文商忽道:“我覺此法可行,隻是可一不可再,且久攻之下我方損傷頗大,即便拿下外圍三島,是否還有餘力拿下流光就未可知了。依我之見,咱們直接攻擊流光,二位感覺如何?”沈青衣何嚐沒有想過此節,隻是上次流光之行打擊頗重,自然而然先拿他處試手。此刻聞聽宇文商如是說,暗道他也真是個決絕的人物,便說道:“趙王有此心,沈某舍命相陪便是。隻要進得城中,便直奔城主府,能殺了李湛最好。殺不了李湛,便撿容易的,殺了樓明月、秦宇也可以。”
宇文商笑道:“如此甚好,這便請沈兄前往安排,我再與連公子商議一番,盡量在前方吸引火力,為沈兄爭取時間。此事不到出戰一刻,還請保密。”待沈青衣領命去了,才對連海天道:“不瞞連兄,十餘日前我從天都召來的打造攻城器械的高手已對部分石炮進行了改造,射程與威力都有提升,到時我會全部交予你。之前我曾對外言說改造失敗,此事切記不可讓外人知曉,尤其是沈公子,你可明白。”
連海天心念一閃,已明了其中關節:沈青衣此刻雖是盟友,但畢竟是異國之人,宇文商有此利器秘而不宣,已有了防備北燕的心思,其誌也不小。不敢拖延,當下跪倒在地,恭敬說道:“我自會挑心腹操作此炮,絕不會傳於沈青衣之耳。蒙趙王抬愛,無礙堡願效犬馬之勞!”宇文商扶他起來,此番已是孤注一擲,不敢大意,兩人又探討了些攻城之事,這才回營。
當日沈青衣、連海天各召集部眾,以整肅軍紀為名,約定明日軍演。眾人隻道又是之前那般小規模的海戰,都不以為意。誰知第二日召集的人馬遠遠超出眾人預期,幾乎可謂傾巢而出。連海天甚至作了登陸的戰鬥準備,每條船上除了常規水軍,還配備了不少步軍。且看各位領軍統帥的麵貌神情都非兒戲,才知事情沒那麽簡單,隻是始終未曾接到具體攻擊指令。
阿史那瑕憑直覺覺出氛圍不對,趕忙用白鳥傳了訊,說道水寨可能會有異動,目標不詳,還望流光嚴加防守。李湛接到訊息,吩咐各島多派哨探,加強守備,勿要懈怠。到了傍晚時分,前方哨探來報,說是對方水寨出動了三十餘艘戰艦,直奔流光而來。考慮到不借助城頭防禦器械的話,戰鬥起來損傷頗大,薛炎一聲令下,故技重施,令四千水軍登船,左右散往禦宇、飛仙二島港口,任敵軍其入流光港口之後左右戰艦回返,與城頭石炮弩機同時攻擊。
過了約個把時辰,對方大軍浩浩蕩蕩進了流光港口,船頭石炮架起,竟有磨盤大的石彈飛出,砸在城牆上,似乎整個大地都震動起來。遠遠看著對方炮手在一人的嗬斥之下調整發炮角度,轉眼之間就有石彈越過城頭飛入城中,擊破房屋,流光守軍不由大驚。原本對方能發射的石彈要小得多,威力也不足,少有能越過五丈城牆的,李岩一想,天都來的機關製造高手,或許便是那個人吧。
見勢不妙,薛炎發出信號,召集左右兩翼夾攻,城頭炮矢加緊發射,攻擊敵方石炮所在之處,盡量減緩對手攻擊頻度。本次戰鬥比起前次可要慘烈許多,不時有軍兵被炮矢所傷,流光城內不斷有房屋被砸塌,對方也有船隻損傷過重,漸漸在港口沉沒。
李岩帶了一波精銳武士,本想從旁邊繞過對敵人船上發起突襲,對手見了,箭矢不要命地射了過來,隻得退回。流光城易守難攻的地形,其實想要在當前這種形勢下攻出去也是極難的。李湛讓他不必著急,隻管戒備,不要讓人突入城內作亂就是了。
而對方也派過幾次步軍扛著雲梯上前,紛紛被城上弓矢射到,也不甚堅決,便不了了之。
戰鬥持續了兩個時辰,雙方損傷都頗大。敵方三艘巨艦沉沒,卻也將流光城頭的幾處重要防禦工事盡數擊毀,石炮也破壞殆盡。此時兩邊的石炮也都到了極限,對麵主艦上連海天旌旗一揮,船上水軍去尋流光兩翼水軍廝殺,步軍再次持著雲梯攻上。流光守軍也紛紛登上城頭,弓箭結合長槍短刀,短兵相接終於開始了。
薛炎和楊嵐都在疑惑為何敵人這般勇氣,難道就憑這幾千人便能攻下流光這等堅城。一名哨探渾身是血跑了過來,指著東麵道:“幾百人從崖下上來……”楊嵐不待他說完,道了聲:“青崖、無忌跟我走!”李湛知她用意,將手中的“血蹤”遞給李岩道:“等下用這個更方便。”李岩來不及詢問,趕忙與蕭無忌跟了上去。
出了城不多遠,就見到百餘名“先登營”的軍士結陣與對麵五六百人相持,地上已倒了百餘人,看著服飾都是“先登營”的將士,形勢岌岌可危,仍是死戰不退。楊嵐著二人去和軍士會和,讓他們稍微撐上片刻,說道去去就來。
此時流光城內軍力有所不足,不然也不會隻有數百軍士在此處守衛,本已存必死之誌,見李岩、蕭無忌過來,紛紛讓他們退回城中。李岩不理,與蕭無忌上前立於盾陣之中。對麵的沈青衣無暇在此地與他們消耗,吩咐群豪上前搶攻。這群人壓抑良久,此刻凶性大發,借著方才擊殺百餘人的餘威,身上都帶了一股嗜血瘋狂。李岩、蕭無忌擋在中間,指揮盾陣上前,後方槍兵擊刺,弓弩射擊,隻是終究人少,雖傷了幾人,己方又倒下了好十餘個。
危急之際,一蓬箭雨落下,對方紛紛用兵器格擋,接著響起流光指揮眾軍撤退的號角。回首看去,楊嵐領著數百騎軍站在遠處。沈青衣不敢大意,指揮眾人結陣,拿出強弩準備射擊。楊嵐見對手拿出弩弓也不敢大意,帶軍馬撤出一箭之地,不到百人的“先登營”軍士趁雙方對壘之際撤離戰場,回城休整,李岩、蕭無忌也趕忙到了楊嵐身側。楊嵐示意二人上馬跟隨,看著對手弩陣,也帶著騎軍撤離戰場。
李岩正疑惑間,楊嵐道:“等下你與無忌在我身後兩側,我怎樣你們便怎樣。”兩人趕忙點頭,第一次參與騎戰,都有些緊張。
沈青衣見對方撤離,心中疑惑,卻也不敢大意,讓群豪保持好隊形,弩機做好激發準備,快速進城,待進了城內,騎軍便沒有太大用武之地了。這裏大多數人沒有應對過騎兵,都嫌他太過謹慎。
如此前行了裏許,忽聽到右翼傳來馬蹄聲,沈青衣一聲令下,全部將弩機對準敵軍來勢。楊嵐率軍兜了個圈子,隻是將馬速加了起來。中途喊了聲“鋒矢陣”,數百人策馬奔馳過程中變換成鋒矢陣型。李岩、蕭無忌跟在楊嵐身後,看著敵人越來越近,以為就此接戰,誰知臨近之時,楊嵐一拉馬韁,撥轉馬頭轉了個彎,兜了回去,順勢道了聲“射”,夥同所有騎軍張弓搭箭,又是一蓬箭雨落向敵軍。原本騎弓射程較短,隻是借著馬速卻又彌補了這個短板,沈青衣還在算計是否需要發射弩箭,對方的箭雨已經臨頭,正在擺弄弩機無暇拔兵器格擋的群豪登時有二三十人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