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肺腸,俾民卒狂。”此句源自《詩經?大雅?桑柔》,傳說是芮良夫(西周時周朝卿士芮國國君姬姓字良夫)的作品。將其翻譯成白話,便是:“昏君自有歹心腸,逼得百姓要發狂。”由此可知,人格脾性,若比作高山峻嶺一樣險惡殘酷,那麽心情口舌,恰似大川一樣凶悍難堵。亙古從來,人類哀怨憤怒和嬉戲謾罵的情緒變化,不但因人而異,而且各不相同。所以,像冷嘲熱諷一樣的言詞話語,也必定千姿百態,更是各式各樣。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宋國與鄭國交戰,宋國的將軍華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孫春秋時宋國大臣官至大夫六卿之一)帶兵打了敗仗並被俘,但他僥幸逃回了宋國。一天,華元巡視城防時,正在修築城牆的一夥勞役者,看到他後,便在一旁謳歌:“睅其目,皤其肚,棄甲而複。於思於思,棄甲複來。”(大致意思:瞪著白眼珠,挺著大白肚,怎看怎像丟盔卸甲的逃兵。滿臉絡腮胡,真是棄甲回來的那個人啊。)華元聞聽這些風涼話,便讓他的副手回話:“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大致意思:牛也有皮,犀牛還很多,棄甲又能怎樣?)勞工們隨即回應:“從其有皮,丹漆若何?”(大致意思:既然和畜生一樣皮厚,給你塗上紅顏色怎麽樣啊?)華元聞訊,便對身邊的人說:“去之,夫其口眾我寡。”(大致意思:趕緊離開吧!這兒人多嘴雜,寡不敵眾啊。)
《左傳?襄公四年》記載,邾國和莒國一起侵略鄫國,魯國派臧紇解圍而前去攻打邾國。然而,魯國軍隊卻在邾國附近的狐駘吃了敗仗。於是魯國流傳過這樣歌謠:“臧之狐裘,敗我於狐駘。我君小子,侏儒是使。侏儒侏儒,使我敗於邾。”(大致意思:穿狐裘姓臧的啊,在狐駘吃了敗仗。國君本是小孩子,派個侏儒去打仗。侏儒啊!侏儒啊!怎麽可能不在邾國吃敗仗。)
從上麵見於《春秋?左傳》經書中的兩則故事,都是拿權勢階級的體型容貌來取笑,借此發泄民眾對他們“恣意專橫”的內心不滿。其實,針對人們直接表達內心不滿的語言方式,通常情況下被稱作“誹謗”。在字詞源流上,“微言“”為誹,而“放言”是謗。但是,在上麵兩則故事中,均是使用轉彎抹角的詼諧話語,也就是用比喻或隱喻間接地表達出來了內心不滿,這種語言方式大致可以歸入“誹”的範疇吧。
《禮記?檀弓下》記載,在“成”這個地方,有一個人的哥哥去世了,他的弟弟卻不為哥哥服喪。然而,一旦聽說孔子的弟子高柴(姓高名柴字子羔又稱子皋子高季高比孔子小三十歲衛國人另說齊國人)將成為這個地方的官員後,這個當弟弟趕緊為哥哥穿上了喪服。於是,當地人便傳唱:“蠶則績而蟹有匡,範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大致意思:蠶像織布,蟹像背著筐;範像器物,蟬像有杆槍;自己哥哥死了,卻為了子皋才發喪。)這就是雅俗共賞的成語“蟹匡蟬緌”的出處啊。像這個成語故事所諷喻的某種社會不良現象,其實屬於司空見慣的人格醜陋和道德缺陷,甚至完全等同與現今依然時常遭人痛斥鞭撻,卻又屢禁不止,似乎後勁依然十足的各種“假大空”的玩意兒。
另外,同樣在《禮記?檀弓下》中,還提到孔夫子的老朋友原壤(春秋時魯國人孔子老相識被認為不重禮儀碌碌無為者)的母親去世時,孔子去幫他操辦喪事,原壤反而一邊敲著母親的棺木,一邊先說後唱到:“久矣予之不托於音也。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大致意思:好久沒有寄情歌舞表達心聲了。母親像狐狸頭部一樣的斑斑白發啊!握著你的雙手曾經是那麽的柔軟。)孔子麵對如此場景,就像什麽也沒聽到一樣,隨即走開了。與孔子同行的人問道:“先生為什麽不製止他呢?”孔夫子回答:“親人正因為永遠都不會失去,才是親人;故人也因為永遠都不能失去,才是故人啊。”這就是特別通俗而不易懂,近似大逆不道的淫辭“狸首之斑”。
上麵列舉的故事,已經赫然載入《詩經》《左傳》《禮記》等經書典籍之中,尤其最後一個嬉戲玩笑的言談話語,不僅發生於喪禮上,而且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孔聖人眼皮底下,卻依然堂而皇之地載入史冊。這一切正說明了“諧辭”“隱言”,從來都沒有被帝王聖賢和經書典籍所忽視,更不會給予簡單粗暴地排斥、封殺和焚毀啊。
何謂諧呢?“諧”字拆開來,就是“言”“皆”;再進一步解釋,就是用淺顯易懂的字詞,迎合當時人們的內心感受,說出來一些能夠贏得大多數人會心一笑的話語。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齊威王(公元前378-320年媯姓田氏國號沿用薑齊)喜好飲酒作樂,經常通宵達旦,以致荒廢國事。一日設宴立功的淳於髡(約公元前386-310年黃縣人齊威王卿大夫),齊威王問他酒量如何。淳於髡回答說,一鬥也醉,一石也醉。齊威王笑話他說,既然一鬥就醉了,怎麽還能喝一石呢?淳於髡回答,如果與君王一起喝酒,誠惶誠恐之下,喝不過一鬥,便醉的體力不支,但是如果與親朋好友開懷暢飲,即便便喝了一鬥以上,亦不過爛醉如泥罷了。最後,他給齊威王解釋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齊威王聞聽,幡然悔悟,從此不再長夜之飲。
《昭明文選?卷十九》記載,宋玉為了諷諫楚襄王,在他杜撰的《登徒子好色賦》一文中,通過四個角色三個人物的故事,宣貫的卻是“發乎情、止乎禮”的男女情懷。其中四個角色,分別是楚襄王、宋玉、登徒子和秦章華大夫。三個人的故事,第一個是登徒子,於私下裏提醒楚襄王,說宋玉太漂亮又好色,務必讓他遠離後宮,以便防患未然。第二是作者宋玉自己,麵對楚王質問登徒子提醒的事情究竟對錯時,一方麵舉例老家的東臨女子,不但美貌無以複加,而且對他還傾慕癡情,但他自己卻無動於衷;另一方麵還特別指出登徒子的媳婦,簡直奇醜無比,但他倆竟然生了五個孩子,進而暗示登徒子與其說迷戀美色,毋寧講縱欲無度。第三個是秦國的章華大夫,此人雖是楚國章華地界的人,但時任秦國大夫,他一邊對楚王評說宋玉對於男人好色的理解過於偏頗,一邊講自己曾經遊曆鄭衛之地,於郊外見識到真正美女時,盡管用《詩經》佳句與之調情,而且兩人眉眼相悅,卻止乎禮儀,唯留下一抹最美好的回憶。
上麵兩則故事,都是將勸誡譏諷的目的,隱藏在極其微妙而又非常貼近生活的舉例說明之中。像這樣一種隱喻的語言表達形式,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很值得三思啊。
還有《史記?滑稽列傳》中的兩個故事,也特別有趣,仍值得一提。
其中一個是關於秦朝宮廷內的弄臣,他叫優旃。此人喜歡在皇帝麵前說笑話,還總能起到撥亂反正的奇效。秦二世剛上台時,正籌劃用大漆來粉刷城牆,站在一旁的優旃,立即大聲叫好,並添油加醋地講:“皇上即便不說出來,我也正想提議哩。漆城牆,雖然勞民傷財,但漂亮啊!而且敵人來了也爬不上去。隻是這事雖然好,漆也不成問題,但能夠遮住城牆讓漆陰幹的房子不好搭建啊。”秦二世聞聽,哈哈一笑,便放棄了這個計劃。
另外一件事情,事關楚國的著名藝人優孟,其人不但善於模仿別人,而且思維敏捷,並伶牙俐齒,尤其喜歡說反話,慣常含沙射影。當年楚莊王有一匹愛馬,驕生慣養,倍加嗬護,但不久因為肥胖猝死。楚莊王便與大臣商議,決定按大夫的禮儀厚葬。優孟嚎啕大哭,並對楚王說:“咱們大楚國什麽事情幹不成啊!大王心愛之物死了,才用大夫級別發喪,太不合適了,應該用國君的禮儀啊。”楚王便問:“具體怎麽做呢?”優孟回答:“選用最上等的木材,打造內棺外槨以及黃腸題湊,命武士甲兵挖穴,讓老弱病殘背土,周圍國家聞訊都來送葬,埋葬後不但配享太廟,還要劃撥萬戶侍奉,這樣天下都才都明白大王賤人而貴馬了。”楚莊王聞聽這些話,自己也覺得荒謬,又說到:“我的過錯嚴重到了這種程度嗎?現在怎麽辦才好呢?”優孟隨後建議“……吃了算了”。於是,為了杜絕將這件事傳揚出去,楚莊王同意把死馬送進了禦膳房。
類似上麵兩個故事,盡管語言形式和說話方式頗現怪異、虛假和浮誇,但卻取得了出奇製勝的顯著效果。這也是司馬遷為什麽在編纂《史記》時,還專門編輯了一篇《滑稽列傳》的根由,就在於這種油腔滑調貌似荒誕不經的表達方式,反而是通向正道佳途的捷徑。然而,任何主體方麵,無論在形式還是在內容上,如果不能保證雅正規範的格調製式,處於一種主流存在的態勢風氣,那麽就極容易慫恿並走向歪門邪道。這正是所謂“本體不雅其流易弊”的道理所在啊。所以像東方朔、枚皋等人,位居高堂,隻能隨波逐流,並不曾有過匡正大業的卓越功勳。他們反而在實際生活中,相互詆毀、嘲笑和戲弄,彼此都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尊重和扶持。因此,枚皋自我評價:“為賦乃徘,見視如倡。”(大致意思:賦寫的像謾罵嬉戲,人被視為倡優戲子。)從中,更不難看出,在他們內心深處,不僅充滿悔恨之意,而且滿腹人生的無奈、歎息和抑鬱。
到了魏晉時期,傳說魏文帝曹丕曾經收集諧語隱言,還編了一本《笑書》;又風聞吳國的薛綜(公元?-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三國吳國名臣)擅長隨機應變,用笑話駁斥對方。像這一類經常可以引起哄堂大笑,甚至手舞足蹈的插諢打科,對於施政教化並沒有什麽益處。即便有一些文藝大家,在這個問題上,也一直癡迷不悟,以至於走向歧途。例如潘嶽的《醜婦》和束皙(公元261-300年字廣微陽平元城人西晉文學家)的《賣餅》等,雖說情景描寫的淋漓盡致,但穢語閑辭頗多。盡管如此,他們的效仿者竟然無數,甚至達到了百餘家之多。在整個魏晉時代,像這種取笑褻玩的文學風氣異常盛行,有的把應瑒的鼻子,比喻成了削去半個的雞蛋;有的把張華戴上帽子的頭,形容像一個棒槌。類似這樣一些醜話、怪話或俏皮話,對於文化所崇尚的“典雅中正”的氛圍風範,都是無法挽回的嚴重損害啊。或許這樣一種情緒宣泄的方法方式,恰恰符合了《呂氏春秋?紀卷五?大樂》中所講到的“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之場景心態吧。所以說,雖然算不上特別流行的古典成語“溺者妄笑”“胥靡狂歌”或“獄卒狂歌”,也確實事出有因啊。
何為隱呢?隱的本字應為“讔”,意指藏匿不說,或隱匿本意,而用比喻來指事。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公元前597年冬天,楚國圍攻蕭國,即將攻克城池之前。因為蕭國大夫還無社,與楚國大夫申叔展本是世交好友,此時也被圍困在城內。於是,還無社便登上城樓,讓城下士兵喊來申書展。隨後,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
申叔展問:“有麥麹乎?”(還有酒曲嗎?)
還無社答:“無”(沒有啊!)
城下的又問“有山鞠窮乎?”(山川穹有嗎?)
城上的回答:“無”(也沒有啊!)
城下再問:“河魚腹疾奈何?”(腹部脹得像魚肚子一樣怎麽辦啊?)
城上又答:“目於眢井而拯之。”(坐在枯井裏等著就好了。)
對話到此,申書展特別追加了一句:“若為茅絰,哭井則己。”(是不是在井邊栓上白繩子,聽到有人哭聲就好了吧。)於是,楚軍攻克蕭城後,申書展站在留有白繩子的井旁一邊哭,另一邊還無社便得救了。
另據《左傳?哀公十三年》記載,大約公元前482年,因秋冬蝗蟲成災,吳國的申叔儀到魯國公孫有山的家裏借糧食,兩人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申叔儀說:“佩玉忌兮,餘無所係之。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別人佩玉叮當響,我的身上空蕩蕩;別人美酒閃碧波,我和衣不遮身的老人一旁望。)
公孫有山說:“梁則無矣,粗則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精糧沒有,粗黍尚多。你站在山頭喊一聲“有庚癸嗎?”,我就答應你的要求。)
“庚癸”在軍隊中指代“糧食”。兩人啞謎樣子的對話,把日常借貸的尷尬,掩飾在了不失儒雅的調侃之中。
再如《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並傳令敢進諫者,殺無赦。大臣武舉(伍奢之父伍子胥之祖父)對楚莊王說,外麵流傳一個啞謎,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莊王同意他說一說看。下麵是他們兩人的對話:
武舉講:“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山崗上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不叫,不知是什麽鳥?)
莊王說:“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不久後,楚莊王開始重用敢於舍命進諫的人物,旋即威震四方。
還是在《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靖郭君(田嬰媯姓亦稱嬰子齊威王少子齊宣王異母弟孟嚐君之父)要加固自己薛城封邑的城防工事,並對身邊人說不接見阻撓這事的說客。有一個門客傳話說,隻想對靖郭君講三個字,若再多的話,願意接受烹刑,靖郭君便同意接見了。這個門客覲見時,快步走上前隻是說出來“海大魚”三個字後,轉身就走。
靖郭君連忙問:“你難道沒有別的話要說嗎?”
門客駐足回答:“我不想拿生命當兒戲。”
靖郭君說:“忘了前麵的保證吧,請把話說完。”
門客才開始進一步解釋:大魚在海裏,即便使用大網都不容易逮得住,但是到了陸地上,連螞蟻都敢欺負它。薛城比如是一條大魚,而齊國才是大海。如果離開了齊國,薛國城牆修到天高又有何用呢?於是,靖郭君茅塞頓開,立刻停止了築城工程。
在《列女傳?辨通傳》中,有一個《楚處莊侄》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楚頃襄王年過四十,非但不立太子,而且一門心思隻是喜好遊山玩水,根本不理朝政。有一次楚頃襄王又要遠處遊玩,但在半路上被一個十二歲女孩攔住了。這個女孩是一個縣邑的女兒,書名“莊侄”(據說應為莊姬),她問楚王是否明白這樣一個謠傳:“大魚失水,有龍無尾。牆欲內崩,而王不視。”
楚王回答:“不知道。”
莊侄便進一步解釋:“大魚失水者,王離國五百裏也,樂之於前,不思禍之起於後也。有龍無尾者,年既四十,無太子也。國無強輔,必且殆也。牆欲內崩而王不視者,禍亂且成而王不改也。”
楚頃襄王與莊侄就在路邊經過了如此這般的一番對話後,即刻懸崖勒馬,打道回府。隨後楚王一邊內修政治,一邊外禦強敵,不久國富民強,而莊侄自然納入後宮。
《列女傳?仁智傳》中,另有一個《魯臧孫母》的故事。臧孫母是魯大夫臧文仲的母親。臧文仲即將出使齊國,臨行前,臧母給他分析了齊魯兩國政治形勢,並估計他這次出行,必定凶多吉少,並囑咐讓兒子一定要提前疏通齊國的權勢人物。果不其然,臧文仲到了齊國便遭扣押,因為齊國已經開始籌劃偷襲魯國了。臧文仲憑借已經打通的上層關係,暗地給魯國公寫了一份信函。又因為擔心密信中途被發現,便用啞謎寫成;其中有一句話就是“食獵犬組羊裘”。魯國君臣,雖然見到了臧文仲密信,卻沒有人能夠讀得懂,隻好請教臧文仲的母親。她老人家見信後,不但通篇看的明明白白,並指出“食獵犬,組羊裘。”暗示“齊國要侵略魯國了,必須早做準備啊。”於是,魯國增兵駐防,嚴陣以待。齊國見陰謀敗露,隨即放棄了侵略計劃。
綜合上述諸多故事,無一例外,都是運用“讔”這種語言形式的鮮活案例。他們之所以能夠載入《左傳》《戰國策》《史記》《列女傳》等經典之中,若往大的道理裏講,即可以興國安邦,也可以建功立業;若往小裏說,即能夠糾偏扶正,也能夠答疑解惑吧。另外,盡管這樣一些故事都屬於隨機應變、靈活巧智和建立奇功,但更像是詭計多端、勾心鬥角和雕蟲小技。所以像這樣一些“讔”語,與貌似為了取笑逗樂的“諧”辭,其實互為表裏,如出一轍而已。
漢代有一部專門的《隱書》,共計十八篇。劉歆和班固在編輯目錄學時,曾把他們放在賦的最後麵。姬周時期,楚莊王和齊威王鍾愛隱喻。西漢的東方朔更是這方麵的專家裏手,但東方朔的辭令過於荒誕不經,無益於撥亂反正和殊途同歸的文藝宗旨。自曹魏以後,像倡優弄臣明顯遭宮廷上下的反感,於是士大夫階層便把諧語隱辭引領到謎語的軌道上去了。
何為謎呢?“謎”就是故意含糊其辭,使人疑惑不解。至於如何設置的謎局,他們無論在題目內容的文字措辭上動手腳,還是在表現事物的性質品格中設圈套,總之都一概絞盡腦汁而故弄玄虛,不過是憑借淺顯知識來炫耀文采華麗,借此試圖達到謎麵曲折而謎底中正,並且謀求實現謎麵閃爍其詞而謎底準確無誤的最佳效果。譬如荀卿的《蠶賦》,謎語體例已露端倪;曹丕、曹植弟兄,謎語精練而行文周密;曹髦圖像品物盡管波及廣泛,但過於纖細乖巧且離題甚遠。
縱觀古今,無論隱語還是謎語,唯追求義理周全,才是根本要務,而不能像逗孩子玩耍的遊戲一樣,隻為了博得拍腿鼓掌,從而一笑了之的風趣滑稽吧。所以說,探究文章體例中諧辭隱語的格式要求,亦如同諸子九流十家中的小說一樣,不過都是稗官采風的對象,借以體察民情誌趣,進而指導立國民政而已。作為從事文學藝術的作家或作者,如果一味效仿這些東西,那就真成了淳於髡、東方朔的高徒和優旃、優孟的至交了吧。
總而言之:諧語隱辭,古即有之;轉危為安,經典入籍。絲麻金貴,稗草價值;各取所用,短長皆宜。諷諫美讚無定式,恰到好處是常理;喜怒笑罵見文章,是非得失看做人。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宋國與鄭國交戰,宋國的將軍華元(公元前?-573年宋戴公五世孫春秋時宋國大臣官至大夫六卿之一)帶兵打了敗仗並被俘,但他僥幸逃回了宋國。一天,華元巡視城防時,正在修築城牆的一夥勞役者,看到他後,便在一旁謳歌:“睅其目,皤其肚,棄甲而複。於思於思,棄甲複來。”(大致意思:瞪著白眼珠,挺著大白肚,怎看怎像丟盔卸甲的逃兵。滿臉絡腮胡,真是棄甲回來的那個人啊。)華元聞聽這些風涼話,便讓他的副手回話:“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大致意思:牛也有皮,犀牛還很多,棄甲又能怎樣?)勞工們隨即回應:“從其有皮,丹漆若何?”(大致意思:既然和畜生一樣皮厚,給你塗上紅顏色怎麽樣啊?)華元聞訊,便對身邊的人說:“去之,夫其口眾我寡。”(大致意思:趕緊離開吧!這兒人多嘴雜,寡不敵眾啊。)
《左傳?襄公四年》記載,邾國和莒國一起侵略鄫國,魯國派臧紇解圍而前去攻打邾國。然而,魯國軍隊卻在邾國附近的狐駘吃了敗仗。於是魯國流傳過這樣歌謠:“臧之狐裘,敗我於狐駘。我君小子,侏儒是使。侏儒侏儒,使我敗於邾。”(大致意思:穿狐裘姓臧的啊,在狐駘吃了敗仗。國君本是小孩子,派個侏儒去打仗。侏儒啊!侏儒啊!怎麽可能不在邾國吃敗仗。)
從上麵見於《春秋?左傳》經書中的兩則故事,都是拿權勢階級的體型容貌來取笑,借此發泄民眾對他們“恣意專橫”的內心不滿。其實,針對人們直接表達內心不滿的語言方式,通常情況下被稱作“誹謗”。在字詞源流上,“微言“”為誹,而“放言”是謗。但是,在上麵兩則故事中,均是使用轉彎抹角的詼諧話語,也就是用比喻或隱喻間接地表達出來了內心不滿,這種語言方式大致可以歸入“誹”的範疇吧。
《禮記?檀弓下》記載,在“成”這個地方,有一個人的哥哥去世了,他的弟弟卻不為哥哥服喪。然而,一旦聽說孔子的弟子高柴(姓高名柴字子羔又稱子皋子高季高比孔子小三十歲衛國人另說齊國人)將成為這個地方的官員後,這個當弟弟趕緊為哥哥穿上了喪服。於是,當地人便傳唱:“蠶則績而蟹有匡,範則冠而蟬有緌;兄則死而子皋為之衰。”(大致意思:蠶像織布,蟹像背著筐;範像器物,蟬像有杆槍;自己哥哥死了,卻為了子皋才發喪。)這就是雅俗共賞的成語“蟹匡蟬緌”的出處啊。像這個成語故事所諷喻的某種社會不良現象,其實屬於司空見慣的人格醜陋和道德缺陷,甚至完全等同與現今依然時常遭人痛斥鞭撻,卻又屢禁不止,似乎後勁依然十足的各種“假大空”的玩意兒。
另外,同樣在《禮記?檀弓下》中,還提到孔夫子的老朋友原壤(春秋時魯國人孔子老相識被認為不重禮儀碌碌無為者)的母親去世時,孔子去幫他操辦喪事,原壤反而一邊敲著母親的棺木,一邊先說後唱到:“久矣予之不托於音也。狸首之斑然,執女手之卷然。”(大致意思:好久沒有寄情歌舞表達心聲了。母親像狐狸頭部一樣的斑斑白發啊!握著你的雙手曾經是那麽的柔軟。)孔子麵對如此場景,就像什麽也沒聽到一樣,隨即走開了。與孔子同行的人問道:“先生為什麽不製止他呢?”孔夫子回答:“親人正因為永遠都不會失去,才是親人;故人也因為永遠都不能失去,才是故人啊。”這就是特別通俗而不易懂,近似大逆不道的淫辭“狸首之斑”。
上麵列舉的故事,已經赫然載入《詩經》《左傳》《禮記》等經書典籍之中,尤其最後一個嬉戲玩笑的言談話語,不僅發生於喪禮上,而且活靈活現地出現在孔聖人眼皮底下,卻依然堂而皇之地載入史冊。這一切正說明了“諧辭”“隱言”,從來都沒有被帝王聖賢和經書典籍所忽視,更不會給予簡單粗暴地排斥、封殺和焚毀啊。
何謂諧呢?“諧”字拆開來,就是“言”“皆”;再進一步解釋,就是用淺顯易懂的字詞,迎合當時人們的內心感受,說出來一些能夠贏得大多數人會心一笑的話語。
《史記?滑稽列傳》記載,齊威王(公元前378-320年媯姓田氏國號沿用薑齊)喜好飲酒作樂,經常通宵達旦,以致荒廢國事。一日設宴立功的淳於髡(約公元前386-310年黃縣人齊威王卿大夫),齊威王問他酒量如何。淳於髡回答說,一鬥也醉,一石也醉。齊威王笑話他說,既然一鬥就醉了,怎麽還能喝一石呢?淳於髡回答,如果與君王一起喝酒,誠惶誠恐之下,喝不過一鬥,便醉的體力不支,但是如果與親朋好友開懷暢飲,即便便喝了一鬥以上,亦不過爛醉如泥罷了。最後,他給齊威王解釋說:“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齊威王聞聽,幡然悔悟,從此不再長夜之飲。
《昭明文選?卷十九》記載,宋玉為了諷諫楚襄王,在他杜撰的《登徒子好色賦》一文中,通過四個角色三個人物的故事,宣貫的卻是“發乎情、止乎禮”的男女情懷。其中四個角色,分別是楚襄王、宋玉、登徒子和秦章華大夫。三個人的故事,第一個是登徒子,於私下裏提醒楚襄王,說宋玉太漂亮又好色,務必讓他遠離後宮,以便防患未然。第二是作者宋玉自己,麵對楚王質問登徒子提醒的事情究竟對錯時,一方麵舉例老家的東臨女子,不但美貌無以複加,而且對他還傾慕癡情,但他自己卻無動於衷;另一方麵還特別指出登徒子的媳婦,簡直奇醜無比,但他倆竟然生了五個孩子,進而暗示登徒子與其說迷戀美色,毋寧講縱欲無度。第三個是秦國的章華大夫,此人雖是楚國章華地界的人,但時任秦國大夫,他一邊對楚王評說宋玉對於男人好色的理解過於偏頗,一邊講自己曾經遊曆鄭衛之地,於郊外見識到真正美女時,盡管用《詩經》佳句與之調情,而且兩人眉眼相悅,卻止乎禮儀,唯留下一抹最美好的回憶。
上麵兩則故事,都是將勸誡譏諷的目的,隱藏在極其微妙而又非常貼近生活的舉例說明之中。像這樣一種隱喻的語言表達形式,不但很有必要,而且很值得三思啊。
還有《史記?滑稽列傳》中的兩個故事,也特別有趣,仍值得一提。
其中一個是關於秦朝宮廷內的弄臣,他叫優旃。此人喜歡在皇帝麵前說笑話,還總能起到撥亂反正的奇效。秦二世剛上台時,正籌劃用大漆來粉刷城牆,站在一旁的優旃,立即大聲叫好,並添油加醋地講:“皇上即便不說出來,我也正想提議哩。漆城牆,雖然勞民傷財,但漂亮啊!而且敵人來了也爬不上去。隻是這事雖然好,漆也不成問題,但能夠遮住城牆讓漆陰幹的房子不好搭建啊。”秦二世聞聽,哈哈一笑,便放棄了這個計劃。
另外一件事情,事關楚國的著名藝人優孟,其人不但善於模仿別人,而且思維敏捷,並伶牙俐齒,尤其喜歡說反話,慣常含沙射影。當年楚莊王有一匹愛馬,驕生慣養,倍加嗬護,但不久因為肥胖猝死。楚莊王便與大臣商議,決定按大夫的禮儀厚葬。優孟嚎啕大哭,並對楚王說:“咱們大楚國什麽事情幹不成啊!大王心愛之物死了,才用大夫級別發喪,太不合適了,應該用國君的禮儀啊。”楚王便問:“具體怎麽做呢?”優孟回答:“選用最上等的木材,打造內棺外槨以及黃腸題湊,命武士甲兵挖穴,讓老弱病殘背土,周圍國家聞訊都來送葬,埋葬後不但配享太廟,還要劃撥萬戶侍奉,這樣天下都才都明白大王賤人而貴馬了。”楚莊王聞聽這些話,自己也覺得荒謬,又說到:“我的過錯嚴重到了這種程度嗎?現在怎麽辦才好呢?”優孟隨後建議“……吃了算了”。於是,為了杜絕將這件事傳揚出去,楚莊王同意把死馬送進了禦膳房。
類似上麵兩個故事,盡管語言形式和說話方式頗現怪異、虛假和浮誇,但卻取得了出奇製勝的顯著效果。這也是司馬遷為什麽在編纂《史記》時,還專門編輯了一篇《滑稽列傳》的根由,就在於這種油腔滑調貌似荒誕不經的表達方式,反而是通向正道佳途的捷徑。然而,任何主體方麵,無論在形式還是在內容上,如果不能保證雅正規範的格調製式,處於一種主流存在的態勢風氣,那麽就極容易慫恿並走向歪門邪道。這正是所謂“本體不雅其流易弊”的道理所在啊。所以像東方朔、枚皋等人,位居高堂,隻能隨波逐流,並不曾有過匡正大業的卓越功勳。他們反而在實際生活中,相互詆毀、嘲笑和戲弄,彼此都得不到應有的理解、尊重和扶持。因此,枚皋自我評價:“為賦乃徘,見視如倡。”(大致意思:賦寫的像謾罵嬉戲,人被視為倡優戲子。)從中,更不難看出,在他們內心深處,不僅充滿悔恨之意,而且滿腹人生的無奈、歎息和抑鬱。
到了魏晉時期,傳說魏文帝曹丕曾經收集諧語隱言,還編了一本《笑書》;又風聞吳國的薛綜(公元?-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三國吳國名臣)擅長隨機應變,用笑話駁斥對方。像這一類經常可以引起哄堂大笑,甚至手舞足蹈的插諢打科,對於施政教化並沒有什麽益處。即便有一些文藝大家,在這個問題上,也一直癡迷不悟,以至於走向歧途。例如潘嶽的《醜婦》和束皙(公元261-300年字廣微陽平元城人西晉文學家)的《賣餅》等,雖說情景描寫的淋漓盡致,但穢語閑辭頗多。盡管如此,他們的效仿者竟然無數,甚至達到了百餘家之多。在整個魏晉時代,像這種取笑褻玩的文學風氣異常盛行,有的把應瑒的鼻子,比喻成了削去半個的雞蛋;有的把張華戴上帽子的頭,形容像一個棒槌。類似這樣一些醜話、怪話或俏皮話,對於文化所崇尚的“典雅中正”的氛圍風範,都是無法挽回的嚴重損害啊。或許這樣一種情緒宣泄的方法方式,恰恰符合了《呂氏春秋?紀卷五?大樂》中所講到的“溺者非不笑也、罪人非不歌也”之場景心態吧。所以說,雖然算不上特別流行的古典成語“溺者妄笑”“胥靡狂歌”或“獄卒狂歌”,也確實事出有因啊。
何為隱呢?隱的本字應為“讔”,意指藏匿不說,或隱匿本意,而用比喻來指事。
《左傳?宣公十二年》記載,公元前597年冬天,楚國圍攻蕭國,即將攻克城池之前。因為蕭國大夫還無社,與楚國大夫申叔展本是世交好友,此時也被圍困在城內。於是,還無社便登上城樓,讓城下士兵喊來申書展。隨後,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
申叔展問:“有麥麹乎?”(還有酒曲嗎?)
還無社答:“無”(沒有啊!)
城下的又問“有山鞠窮乎?”(山川穹有嗎?)
城上的回答:“無”(也沒有啊!)
城下再問:“河魚腹疾奈何?”(腹部脹得像魚肚子一樣怎麽辦啊?)
城上又答:“目於眢井而拯之。”(坐在枯井裏等著就好了。)
對話到此,申書展特別追加了一句:“若為茅絰,哭井則己。”(是不是在井邊栓上白繩子,聽到有人哭聲就好了吧。)於是,楚軍攻克蕭城後,申書展站在留有白繩子的井旁一邊哭,另一邊還無社便得救了。
另據《左傳?哀公十三年》記載,大約公元前482年,因秋冬蝗蟲成災,吳國的申叔儀到魯國公孫有山的家裏借糧食,兩人有過這樣一段對話:
申叔儀說:“佩玉忌兮,餘無所係之。旨酒一盛兮,餘與褐之父睨之。”(別人佩玉叮當響,我的身上空蕩蕩;別人美酒閃碧波,我和衣不遮身的老人一旁望。)
公孫有山說:“梁則無矣,粗則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諾。”(精糧沒有,粗黍尚多。你站在山頭喊一聲“有庚癸嗎?”,我就答應你的要求。)
“庚癸”在軍隊中指代“糧食”。兩人啞謎樣子的對話,把日常借貸的尷尬,掩飾在了不失儒雅的調侃之中。
再如《史記?楚世家》記載,楚莊王即位三年,不理朝政,並傳令敢進諫者,殺無赦。大臣武舉(伍奢之父伍子胥之祖父)對楚莊王說,外麵流傳一個啞謎,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麽意思。莊王同意他說一說看。下麵是他們兩人的對話:
武舉講:“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山崗上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不叫,不知是什麽鳥?)
莊王說:“三年不蜚,蜚將衝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舉退矣,吾知之矣。”(三年不飛,一飛衝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不久後,楚莊王開始重用敢於舍命進諫的人物,旋即威震四方。
還是在《戰國策?齊策》中記載,靖郭君(田嬰媯姓亦稱嬰子齊威王少子齊宣王異母弟孟嚐君之父)要加固自己薛城封邑的城防工事,並對身邊人說不接見阻撓這事的說客。有一個門客傳話說,隻想對靖郭君講三個字,若再多的話,願意接受烹刑,靖郭君便同意接見了。這個門客覲見時,快步走上前隻是說出來“海大魚”三個字後,轉身就走。
靖郭君連忙問:“你難道沒有別的話要說嗎?”
門客駐足回答:“我不想拿生命當兒戲。”
靖郭君說:“忘了前麵的保證吧,請把話說完。”
門客才開始進一步解釋:大魚在海裏,即便使用大網都不容易逮得住,但是到了陸地上,連螞蟻都敢欺負它。薛城比如是一條大魚,而齊國才是大海。如果離開了齊國,薛國城牆修到天高又有何用呢?於是,靖郭君茅塞頓開,立刻停止了築城工程。
在《列女傳?辨通傳》中,有一個《楚處莊侄》的故事。這個故事講的是楚頃襄王年過四十,非但不立太子,而且一門心思隻是喜好遊山玩水,根本不理朝政。有一次楚頃襄王又要遠處遊玩,但在半路上被一個十二歲女孩攔住了。這個女孩是一個縣邑的女兒,書名“莊侄”(據說應為莊姬),她問楚王是否明白這樣一個謠傳:“大魚失水,有龍無尾。牆欲內崩,而王不視。”
楚王回答:“不知道。”
莊侄便進一步解釋:“大魚失水者,王離國五百裏也,樂之於前,不思禍之起於後也。有龍無尾者,年既四十,無太子也。國無強輔,必且殆也。牆欲內崩而王不視者,禍亂且成而王不改也。”
楚頃襄王與莊侄就在路邊經過了如此這般的一番對話後,即刻懸崖勒馬,打道回府。隨後楚王一邊內修政治,一邊外禦強敵,不久國富民強,而莊侄自然納入後宮。
《列女傳?仁智傳》中,另有一個《魯臧孫母》的故事。臧孫母是魯大夫臧文仲的母親。臧文仲即將出使齊國,臨行前,臧母給他分析了齊魯兩國政治形勢,並估計他這次出行,必定凶多吉少,並囑咐讓兒子一定要提前疏通齊國的權勢人物。果不其然,臧文仲到了齊國便遭扣押,因為齊國已經開始籌劃偷襲魯國了。臧文仲憑借已經打通的上層關係,暗地給魯國公寫了一份信函。又因為擔心密信中途被發現,便用啞謎寫成;其中有一句話就是“食獵犬組羊裘”。魯國君臣,雖然見到了臧文仲密信,卻沒有人能夠讀得懂,隻好請教臧文仲的母親。她老人家見信後,不但通篇看的明明白白,並指出“食獵犬,組羊裘。”暗示“齊國要侵略魯國了,必須早做準備啊。”於是,魯國增兵駐防,嚴陣以待。齊國見陰謀敗露,隨即放棄了侵略計劃。
綜合上述諸多故事,無一例外,都是運用“讔”這種語言形式的鮮活案例。他們之所以能夠載入《左傳》《戰國策》《史記》《列女傳》等經典之中,若往大的道理裏講,即可以興國安邦,也可以建功立業;若往小裏說,即能夠糾偏扶正,也能夠答疑解惑吧。另外,盡管這樣一些故事都屬於隨機應變、靈活巧智和建立奇功,但更像是詭計多端、勾心鬥角和雕蟲小技。所以像這樣一些“讔”語,與貌似為了取笑逗樂的“諧”辭,其實互為表裏,如出一轍而已。
漢代有一部專門的《隱書》,共計十八篇。劉歆和班固在編輯目錄學時,曾把他們放在賦的最後麵。姬周時期,楚莊王和齊威王鍾愛隱喻。西漢的東方朔更是這方麵的專家裏手,但東方朔的辭令過於荒誕不經,無益於撥亂反正和殊途同歸的文藝宗旨。自曹魏以後,像倡優弄臣明顯遭宮廷上下的反感,於是士大夫階層便把諧語隱辭引領到謎語的軌道上去了。
何為謎呢?“謎”就是故意含糊其辭,使人疑惑不解。至於如何設置的謎局,他們無論在題目內容的文字措辭上動手腳,還是在表現事物的性質品格中設圈套,總之都一概絞盡腦汁而故弄玄虛,不過是憑借淺顯知識來炫耀文采華麗,借此試圖達到謎麵曲折而謎底中正,並且謀求實現謎麵閃爍其詞而謎底準確無誤的最佳效果。譬如荀卿的《蠶賦》,謎語體例已露端倪;曹丕、曹植弟兄,謎語精練而行文周密;曹髦圖像品物盡管波及廣泛,但過於纖細乖巧且離題甚遠。
縱觀古今,無論隱語還是謎語,唯追求義理周全,才是根本要務,而不能像逗孩子玩耍的遊戲一樣,隻為了博得拍腿鼓掌,從而一笑了之的風趣滑稽吧。所以說,探究文章體例中諧辭隱語的格式要求,亦如同諸子九流十家中的小說一樣,不過都是稗官采風的對象,借以體察民情誌趣,進而指導立國民政而已。作為從事文學藝術的作家或作者,如果一味效仿這些東西,那就真成了淳於髡、東方朔的高徒和優旃、優孟的至交了吧。
總而言之:諧語隱辭,古即有之;轉危為安,經典入籍。絲麻金貴,稗草價值;各取所用,短長皆宜。諷諫美讚無定式,恰到好處是常理;喜怒笑罵見文章,是非得失看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