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經?聖人先哲揭示“三才”存在道理的言論,被稱為“經”。
什麽是論呢?解釋“經”的內涵意旨,或述說“經”的道理來由的言談話語,被稱為“論”。
所謂“論”,從字形意義上講,就是“倫”,即條理、次序,若進一步解釋,就是如何按照上下、左右、前後的順序進行排列組合,才能夠條理清晰,才合乎道理規矩。所以說,隻要世間道德倫理不出現失序混亂,聖人先哲的經典論斷,永遠都不會陳舊過時。時至於今,經書典籍並不是廢紙一張,更不是爛書一堆,反而一如既往地總會劫難重生,不但熠熠生輝,而且處於混亂紛爭年代,能夠指導撥亂反正,於百廢待興之際,可以引領走向光明。否則,何談文化的價值?何為文明進步的意義?何來文藝複興的呼喚呢?
憶往昔,在孔夫子整理經典之際,他日常講評道理的聲音,即便僅是隻言片語,也都被門生弟子記錄了下來。孔門弟子們按照天尊地卑和人間論理,裁定簡牘短長,並將孔夫子曾經的言論歸集成冊,並冠名《論語》。而《論語》則是將“論”字列入文集目錄名稱的開始,過去並沒有先例。至於《太公六韜》中第一篇《霸典文論》和第二篇《文師武論》,應該是後人加上的篇名。如果查驗以往冠名“論”的文體格式及其內容剛要,其實枝蔓繽紛,並不完全統一,反而歧義較多。在他們中間,有的評價政治,與議和說的文體雷同;有的闡釋經典,與傳和注的體例類似;有的辨別曆史脈絡得失,與讚和評齊頭並進;有的解說文章成因思路,與序和引相輔相成。
針對上述在不同文體名稱之下,作者必須要特別注意的寫作要點,概括而言,“議”要恰當適宜,“說”要打動人心;“傳”是轉達師說,“注”是校對解釋;“讚”表示熱情支持,“評”執著中正合理;“序”為了清晰思路,“引”為了補充完整。如果能夠把這八個方麵全部覆蓋過來,那麽針對某種道理的論述,完全能夠做到透徹清楚吧。所以說,論就是“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大意是:通過廣泛的引證和評價,來論說某一方麵的道德真理)。
如果例舉以往用“論”命名的經典作品,像莊周的《齊物論》,就是以論為篇名;而《呂氏春秋》的六論,即《開春論》《慎行論》《貴直論》《不苟論》《似順論》《士容論》,赫然如是。進入漢代之後,西漢宣帝在石渠閣,東漢章帝在白虎觀,都曾經把當時的博士名家召集起來,共同研討聖人言論和六藝經書,目的為了統一思想認識高度,謀求在知識口徑上自上而下保持一致。所以說,當時集會中記錄他們評價論說的《石渠閣論》(大部遺失)和《白虎通德論》,均屬於“論”文體例中“正經”的典範了。至於班彪的《王命論》、嚴尤(字伯石與王莽共讀於長安敦學坊)的《三將軍論》,敘述人物故事簡潔,言論高調胸懷豁達,則屬於偏重“史傳”的論文體例。
曹魏黃初(公元220-226年魏文帝曹丕年號共計7年)前後,社會崇尚名家和法家,熱衷以名責實,所謂“信賞必罰”蔚然成風。因此,傅嘏(公元209-255年字蘭石或昭先北地泥陽人)和王粲的論文,辨別名實道理,十分嚴謹縝密。到了正始(公元240年-249年4月曹魏君主曹芳年號共計10年)初年,社會氛圍鼓動複古文化,表麵上貫徹正經名實,實際上隻是照本宣科,本質上已經虛偽至極。因此何晏等人專注談玄論道,玄學風氣逐步炙熱起來。於是,老聃、莊周的自由玄虛學說塵囂其上,與孔孟之道分庭抗禮,並且難分仲伯。詳細比較這一時期的論文,譬如傅嘏的《才性論》、王粲的《去伐論》、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夏侯玄的《本無論》、王弼的《易略例》、何晏的《道德論》等,他們不僅師承經典,而且內存獨到見解;不僅隸屬脫穎而出,尚且文體極其精道。所以,這一時期他們的作品堪稱論文中的精英和奇葩。另外,像李康(字蕭遠三國魏中山人性耿介不合流俗)的《運命論》,雖類似王充《論衡》中《逢遇》《累害》《命祿》等十餘篇的內容,但文采超過了《論衡》;陸機的《辨亡論》,摹仿賈誼的《過秦論》,雖然沒能超越他,卻依然是優秀作品啊。再如宋岱、郭象等人的論文,思想敏銳的近乎神奇,而王衍、裴頠等人的作品,在“有”與“無”的哲學思辨方麵,不但名噪一時,而且揚名後世。然而,單論“有”與“無”的爭執因果,堅守“有”者,止步於外在形式上的功用得失;堅守“無”者,迷戀寂寞聊賴下的自由自在。他們針尖對麥芒,偏執爭鋒,莫終於是,其實都不屬於論經說道的光明大道。因為像他們那種苦思冥想的樣子,尤其是窮極一生鑽研不止的玩意兒,難道追求的就是皈依佛學智慧極致的境界嗎?東晉偏安江左,朝堂上下,究其言論所及,唯剩下老莊玄學而已。這裏麵雖然出現了點滴新奇話語,亦不過都是老調重彈罷了。
除卻上述論文內容格調之外,再有就是張衡的《譏世論》,其言語口氣,更像嬉戲搞笑;而孔融的《孝廉論》,也隻是戲說嘲弄一番;再有曹植的《辨道論》,簡直就像照抄書本。類似這樣一些態度根本不端正,完全屬於不正經的言論,隻是貌似論文而已。
羅列和瀏覽上述論文體例之後,再看論文一般必須要講究的中正,就是針對某一方麵道理,任何能夠稱得上是“經說聖言”者,都要給予十分明確的是非、曲直、對錯、善惡、得失、優劣的評價。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首先,對於道德知識的規矩方圓,必須給予窮極思慮、探幽訪微、由淺入深的刻苦鑽研,也就是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對於抽象空洞、晦澀難懂、深淺不一的言論說辭,努力做到相互印證、觸類旁通和深入淺出。由此創作的論文,亦如編製捕捉思想精華的漁網,又如製造衡量世間萬物的秤砣,故有疏而不漏的妙用,更有舉重若輕的功德。所以論文,貴在圓潤通達而幹淨利落,切忌支離破碎而枝蔓叢生;貴在嚴絲合縫而滴水不漏,忌諱固執偏頗而掛一漏萬;貴在運籌帷幄而防患未然,禁忌疏忽大意而授人權柄。所以說,書寫論文如同劈柴,不但要明確樹木的紋理和品性,還要量力而行。因為劈柴時,刀斧鋒利而身強力壯者,可以不顧木質紋理,攔腰將其斬斷。所以有一些善言狡辯者,盡管離經叛道,一樣可以舌如巧簧,不但振振有詞,並且頭頭是道。像這樣的論文,即便縝密乖巧,如若查驗其始終軌跡,必定虛妄不實而禍害四方。因此,所謂“仁義君子”知識通達的必定是天下人性共同的心願和誌向,又怎能歪曲事實而杜撰違背倫理道德的論文呢?至於專注於詮釋經典字詞的論文,雖然通常都看似支離破碎,其實把他們聚合起來,隻要與原文宗旨不離不棄,仍視為論文體例吧。比如秦延君(名恭西漢學者)僅是注釋《尚書?堯典》的“堯典”二字,就用了十多萬字;另外,還有一個朱普(字公文西漢學者)解釋《尚書》,其字數超過了三十萬。如此繁瑣的注解,不僅讓通達學者厭煩不堪,更讓所有讀者望而卻步啊。然而,例如毛亨的《毛詩詁訓傳》、孔安國的《尚書傳》、鄭玄的《三禮注》、王弼的《周易注》等,注釋不但簡明扼要,而且義理通達精妙,應是這一類文體的傑作和榜樣。
何為說呢?說者,悅也。在《易?說卦》中,兌為巫為口舌;由此,引申“說”的本意,就是借助言語來打動別人,或者用語言取悅對方。毋庸諱言,從來過度取悅別人的話語,一定變得虛偽不實啊。所以《尚書?舜典》記載,舜帝不但對於阿諛的言行十分厭惡,而且特別警覺,並給予嚴加防範。若舉例說辭的典範,像伊尹因論說烹飪調味,一舉功名殷商;而周初薑子牙的巧言釣魚,更是威名四方;再有燭之武的說服秦穆公,得以保全鄭國;還有端木賜的慫恿齊攻吳國,僥幸魯國避禍。置身戰國時代,列國圖存爭雄,所謂巧言善辯者,如同雨後春筍,不但拔地而起,而且層出不窮。所以亂世梟雄爭先恐後,其中陰謀詭計無不使用到極致,甚至於勾心鬥角唯恐措手不及。譬如鬼穀子《轉丸》專門傳授說辭之乖巧機智,而其《飛鉗》謀求陰謀陽謀更加精道微妙。於是乎,一人之詭辯,重於九鼎七簋之寶器;三寸不爛之舌,勝過百萬甲胄之雄師。所以才有那會兒獨特奇葩的曆史人物,例如蘇秦腰纏六國相印,隻因連橫抗秦;而像張儀落袋秦王五邑,僅為遠交近攻。漢朝穩固之後,辯士說客失去了用武之地。因為前有酈食其被齊王田廣烹殺,後有蒯通險些投入劉邦湯鍋。朝堂之上,盡管還有陸賈辯說威名遠揚,張釋擅長附會迎合,杜欽巧於察言觀色,樓護樂於鼓動唇舌。但是,像他們一夥人隻能屈伸帝王玉階之前,行走於王公大臣坐席之間,隻能夠敷衍趨勢而隨聲附和,沒有誰膽敢於逆流爭鋒,更無力於扭轉乾坤了。
依據上述曆史事實可知,“說”貴在事隨境遷,不但要察言觀色,而且還要隨機應變,更必須審時度勢以便於張弛適度。但是“說”不僅僅指鼓動喉舌,也包括文筆書寫。例如範睢的《獻書昭王》和李斯的《諫逐客書》,都是慷慨激言而直抒胸臆,雖然違背帝王意願,反而功成名就。這就是“說”這種文體在上書進言中的最佳典範了。至於其他,如西漢鄒陽勸說吳王以及上書梁王,因為言語委婉而情真意切,雖然身處逆境,卻有驚無險。又如東漢馮衍進言鮑永和通信鄧禹,不但事實不清而且不分輕重緩急,雖然用心良苦,卻備受冷落。所以,“說”不管屬於言辭話語或者就是書寫成文,其關鍵在於應急務實,並且需要合情合理。隻有深諳“說”的環境條件和關鍵因素後,才有可能進退自如,“進”可以功成名就,“退”能夠暢懷自在。除外一些特殊情況,像故意欺騙迷惑敵人等,通常的“說”務必恪守“忠”“信”的品德。因為唯有披肝瀝膽的話語和機敏洋溢的文辭,才是這種體例的根本啊。然而,關於“說”這種文體,陸機在他的《文賦》中指出:“說煒曄以譎誑。”(大意是:用漂亮話達到欺騙目的)像這樣一類的宣教,實屬謬論,必定誤人子弟啊。
總而言之:一般言談話語必須要有理有據,專門講述理由和特別說明依據的就是論說。談天說地無極限,大小遠近有區間;陰陽莫測有似無,神出鬼沒隱如現。若問論說何所用,恰似飛鉗鎖喉咽。
什麽是論呢?解釋“經”的內涵意旨,或述說“經”的道理來由的言談話語,被稱為“論”。
所謂“論”,從字形意義上講,就是“倫”,即條理、次序,若進一步解釋,就是如何按照上下、左右、前後的順序進行排列組合,才能夠條理清晰,才合乎道理規矩。所以說,隻要世間道德倫理不出現失序混亂,聖人先哲的經典論斷,永遠都不會陳舊過時。時至於今,經書典籍並不是廢紙一張,更不是爛書一堆,反而一如既往地總會劫難重生,不但熠熠生輝,而且處於混亂紛爭年代,能夠指導撥亂反正,於百廢待興之際,可以引領走向光明。否則,何談文化的價值?何為文明進步的意義?何來文藝複興的呼喚呢?
憶往昔,在孔夫子整理經典之際,他日常講評道理的聲音,即便僅是隻言片語,也都被門生弟子記錄了下來。孔門弟子們按照天尊地卑和人間論理,裁定簡牘短長,並將孔夫子曾經的言論歸集成冊,並冠名《論語》。而《論語》則是將“論”字列入文集目錄名稱的開始,過去並沒有先例。至於《太公六韜》中第一篇《霸典文論》和第二篇《文師武論》,應該是後人加上的篇名。如果查驗以往冠名“論”的文體格式及其內容剛要,其實枝蔓繽紛,並不完全統一,反而歧義較多。在他們中間,有的評價政治,與議和說的文體雷同;有的闡釋經典,與傳和注的體例類似;有的辨別曆史脈絡得失,與讚和評齊頭並進;有的解說文章成因思路,與序和引相輔相成。
針對上述在不同文體名稱之下,作者必須要特別注意的寫作要點,概括而言,“議”要恰當適宜,“說”要打動人心;“傳”是轉達師說,“注”是校對解釋;“讚”表示熱情支持,“評”執著中正合理;“序”為了清晰思路,“引”為了補充完整。如果能夠把這八個方麵全部覆蓋過來,那麽針對某種道理的論述,完全能夠做到透徹清楚吧。所以說,論就是“彌綸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大意是:通過廣泛的引證和評價,來論說某一方麵的道德真理)。
如果例舉以往用“論”命名的經典作品,像莊周的《齊物論》,就是以論為篇名;而《呂氏春秋》的六論,即《開春論》《慎行論》《貴直論》《不苟論》《似順論》《士容論》,赫然如是。進入漢代之後,西漢宣帝在石渠閣,東漢章帝在白虎觀,都曾經把當時的博士名家召集起來,共同研討聖人言論和六藝經書,目的為了統一思想認識高度,謀求在知識口徑上自上而下保持一致。所以說,當時集會中記錄他們評價論說的《石渠閣論》(大部遺失)和《白虎通德論》,均屬於“論”文體例中“正經”的典範了。至於班彪的《王命論》、嚴尤(字伯石與王莽共讀於長安敦學坊)的《三將軍論》,敘述人物故事簡潔,言論高調胸懷豁達,則屬於偏重“史傳”的論文體例。
曹魏黃初(公元220-226年魏文帝曹丕年號共計7年)前後,社會崇尚名家和法家,熱衷以名責實,所謂“信賞必罰”蔚然成風。因此,傅嘏(公元209-255年字蘭石或昭先北地泥陽人)和王粲的論文,辨別名實道理,十分嚴謹縝密。到了正始(公元240年-249年4月曹魏君主曹芳年號共計10年)初年,社會氛圍鼓動複古文化,表麵上貫徹正經名實,實際上隻是照本宣科,本質上已經虛偽至極。因此何晏等人專注談玄論道,玄學風氣逐步炙熱起來。於是,老聃、莊周的自由玄虛學說塵囂其上,與孔孟之道分庭抗禮,並且難分仲伯。詳細比較這一時期的論文,譬如傅嘏的《才性論》、王粲的《去伐論》、嵇康的《聲無哀樂論》、夏侯玄的《本無論》、王弼的《易略例》、何晏的《道德論》等,他們不僅師承經典,而且內存獨到見解;不僅隸屬脫穎而出,尚且文體極其精道。所以,這一時期他們的作品堪稱論文中的精英和奇葩。另外,像李康(字蕭遠三國魏中山人性耿介不合流俗)的《運命論》,雖類似王充《論衡》中《逢遇》《累害》《命祿》等十餘篇的內容,但文采超過了《論衡》;陸機的《辨亡論》,摹仿賈誼的《過秦論》,雖然沒能超越他,卻依然是優秀作品啊。再如宋岱、郭象等人的論文,思想敏銳的近乎神奇,而王衍、裴頠等人的作品,在“有”與“無”的哲學思辨方麵,不但名噪一時,而且揚名後世。然而,單論“有”與“無”的爭執因果,堅守“有”者,止步於外在形式上的功用得失;堅守“無”者,迷戀寂寞聊賴下的自由自在。他們針尖對麥芒,偏執爭鋒,莫終於是,其實都不屬於論經說道的光明大道。因為像他們那種苦思冥想的樣子,尤其是窮極一生鑽研不止的玩意兒,難道追求的就是皈依佛學智慧極致的境界嗎?東晉偏安江左,朝堂上下,究其言論所及,唯剩下老莊玄學而已。這裏麵雖然出現了點滴新奇話語,亦不過都是老調重彈罷了。
除卻上述論文內容格調之外,再有就是張衡的《譏世論》,其言語口氣,更像嬉戲搞笑;而孔融的《孝廉論》,也隻是戲說嘲弄一番;再有曹植的《辨道論》,簡直就像照抄書本。類似這樣一些態度根本不端正,完全屬於不正經的言論,隻是貌似論文而已。
羅列和瀏覽上述論文體例之後,再看論文一般必須要講究的中正,就是針對某一方麵道理,任何能夠稱得上是“經說聖言”者,都要給予十分明確的是非、曲直、對錯、善惡、得失、優劣的評價。如何做到這一點呢?首先,對於道德知識的規矩方圓,必須給予窮極思慮、探幽訪微、由淺入深的刻苦鑽研,也就是事前要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對於抽象空洞、晦澀難懂、深淺不一的言論說辭,努力做到相互印證、觸類旁通和深入淺出。由此創作的論文,亦如編製捕捉思想精華的漁網,又如製造衡量世間萬物的秤砣,故有疏而不漏的妙用,更有舉重若輕的功德。所以論文,貴在圓潤通達而幹淨利落,切忌支離破碎而枝蔓叢生;貴在嚴絲合縫而滴水不漏,忌諱固執偏頗而掛一漏萬;貴在運籌帷幄而防患未然,禁忌疏忽大意而授人權柄。所以說,書寫論文如同劈柴,不但要明確樹木的紋理和品性,還要量力而行。因為劈柴時,刀斧鋒利而身強力壯者,可以不顧木質紋理,攔腰將其斬斷。所以有一些善言狡辯者,盡管離經叛道,一樣可以舌如巧簧,不但振振有詞,並且頭頭是道。像這樣的論文,即便縝密乖巧,如若查驗其始終軌跡,必定虛妄不實而禍害四方。因此,所謂“仁義君子”知識通達的必定是天下人性共同的心願和誌向,又怎能歪曲事實而杜撰違背倫理道德的論文呢?至於專注於詮釋經典字詞的論文,雖然通常都看似支離破碎,其實把他們聚合起來,隻要與原文宗旨不離不棄,仍視為論文體例吧。比如秦延君(名恭西漢學者)僅是注釋《尚書?堯典》的“堯典”二字,就用了十多萬字;另外,還有一個朱普(字公文西漢學者)解釋《尚書》,其字數超過了三十萬。如此繁瑣的注解,不僅讓通達學者厭煩不堪,更讓所有讀者望而卻步啊。然而,例如毛亨的《毛詩詁訓傳》、孔安國的《尚書傳》、鄭玄的《三禮注》、王弼的《周易注》等,注釋不但簡明扼要,而且義理通達精妙,應是這一類文體的傑作和榜樣。
何為說呢?說者,悅也。在《易?說卦》中,兌為巫為口舌;由此,引申“說”的本意,就是借助言語來打動別人,或者用語言取悅對方。毋庸諱言,從來過度取悅別人的話語,一定變得虛偽不實啊。所以《尚書?舜典》記載,舜帝不但對於阿諛的言行十分厭惡,而且特別警覺,並給予嚴加防範。若舉例說辭的典範,像伊尹因論說烹飪調味,一舉功名殷商;而周初薑子牙的巧言釣魚,更是威名四方;再有燭之武的說服秦穆公,得以保全鄭國;還有端木賜的慫恿齊攻吳國,僥幸魯國避禍。置身戰國時代,列國圖存爭雄,所謂巧言善辯者,如同雨後春筍,不但拔地而起,而且層出不窮。所以亂世梟雄爭先恐後,其中陰謀詭計無不使用到極致,甚至於勾心鬥角唯恐措手不及。譬如鬼穀子《轉丸》專門傳授說辭之乖巧機智,而其《飛鉗》謀求陰謀陽謀更加精道微妙。於是乎,一人之詭辯,重於九鼎七簋之寶器;三寸不爛之舌,勝過百萬甲胄之雄師。所以才有那會兒獨特奇葩的曆史人物,例如蘇秦腰纏六國相印,隻因連橫抗秦;而像張儀落袋秦王五邑,僅為遠交近攻。漢朝穩固之後,辯士說客失去了用武之地。因為前有酈食其被齊王田廣烹殺,後有蒯通險些投入劉邦湯鍋。朝堂之上,盡管還有陸賈辯說威名遠揚,張釋擅長附會迎合,杜欽巧於察言觀色,樓護樂於鼓動唇舌。但是,像他們一夥人隻能屈伸帝王玉階之前,行走於王公大臣坐席之間,隻能夠敷衍趨勢而隨聲附和,沒有誰膽敢於逆流爭鋒,更無力於扭轉乾坤了。
依據上述曆史事實可知,“說”貴在事隨境遷,不但要察言觀色,而且還要隨機應變,更必須審時度勢以便於張弛適度。但是“說”不僅僅指鼓動喉舌,也包括文筆書寫。例如範睢的《獻書昭王》和李斯的《諫逐客書》,都是慷慨激言而直抒胸臆,雖然違背帝王意願,反而功成名就。這就是“說”這種文體在上書進言中的最佳典範了。至於其他,如西漢鄒陽勸說吳王以及上書梁王,因為言語委婉而情真意切,雖然身處逆境,卻有驚無險。又如東漢馮衍進言鮑永和通信鄧禹,不但事實不清而且不分輕重緩急,雖然用心良苦,卻備受冷落。所以,“說”不管屬於言辭話語或者就是書寫成文,其關鍵在於應急務實,並且需要合情合理。隻有深諳“說”的環境條件和關鍵因素後,才有可能進退自如,“進”可以功成名就,“退”能夠暢懷自在。除外一些特殊情況,像故意欺騙迷惑敵人等,通常的“說”務必恪守“忠”“信”的品德。因為唯有披肝瀝膽的話語和機敏洋溢的文辭,才是這種體例的根本啊。然而,關於“說”這種文體,陸機在他的《文賦》中指出:“說煒曄以譎誑。”(大意是:用漂亮話達到欺騙目的)像這樣一類的宣教,實屬謬論,必定誤人子弟啊。
總而言之:一般言談話語必須要有理有據,專門講述理由和特別說明依據的就是論說。談天說地無極限,大小遠近有區間;陰陽莫測有似無,神出鬼沒隱如現。若問論說何所用,恰似飛鉗鎖喉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