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觀閃電始知雷鳴將至,而征戰出師需要振奮人心的號召。常理有什麽樣閃電,便伴隨什麽樣雷鳴;人間有什麽樣出師號令,便會有什麽樣士氣威風。所謂出師有名,旨在於氣勢上首先壓倒對手,這是天下戰爭由來已久的取勝法寶啊。
遠古時代,有虞氏全民皆兵,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夏後氏軍紀嚴明,部隊內部意誌統一。殷商出征時,隻在軍門外宣誓,而姬周征戰,改為陣前誓言。由此可見,五帝三王時期,凡用兵打仗進行鼓動號召,都還是自己內部的事情,並沒有針對外方敵手。到了周穆王籌劃如何征戰西部犬戎時,手下卿士祭公謀父建議說,古代有先禮後兵的謀略,就是羅列清楚敵人罪狀,並告知對方,然後再行征討。像這種告知對方罪狀的挑戰書,就是最早的檄文。到了東周春秋時期,諸侯之間無視王朝權威,開始頻繁爭戰,但又懼怕彼此掣肘,所以熱衷師出有名。於是乎,檄文四處泛濫,一方麵竭力暴露別人昏庸腐朽,另一方麵為自己的耀武揚威而極力粉飾詭辯。例如《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周景王(姬貴公元前?-520年周靈王第二子繼位25年)的卿士劉獻公說過“告之以文辭,董之以武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齊桓公征戰楚國之前,管仲提出了楚國沒有按時給王朝進貢茅草的理由;晉厲公討伐秦國之際,呂相事先責備秦國曾經焚燒晉國的箕和郜。像這兩家挑起諸侯征伐的文書通告,就是現在檄文的作用和意義。進入戰國時代,便產生了通俗易懂的“檄文”的體裁、體例或說格式規範。
何為檄呢?“檄”的本意源自“皦”字,即潔白、明亮;也就是大白天下,昭然若揭。例如張儀的《為文檄告楚相》,據說寫在一尺二寸長的簡牘上,並且公開示眾。因為這種樣式,這時的檄文又稱為“露布”,其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影響罷了。所以說,凡用兵打仗,雖然是解決紛爭或安定天下,但也不能獨斷專行和恣意妄為啊。依此道理,即便天子禦駕親征,也會被稱作“恭行天罰”(執行上天懲罰的意願)。而諸侯出兵,則宣稱“肅將王誅”(替天王鏟除叛逆)。古代將軍出征,天子不僅把王城之外的軍事指揮權杖專門轉移給將軍,而且還要親自把軍車送到城外。另外,所謂宣揚出師有名,也不僅是追求同仇敵愾的勇猛頑強,並且還要製造氣勢上的耀武揚威。所以,要求檄文在措辭上,務必鏗鏘嚴厲,必須像狂風暴雨一樣凶悍威猛,還要有彗星行空一般的符讖征兆,並且一邊為了激發軍民奮勇殺敵的昂揚鬥誌,另一邊還要揭露敵人自取滅亡的惡貫滿盈。於是檄文指向,凡羅列罪孽至深,必然無不昭示敵人氣數已盡;凡來勢之洶洶,必定足以令敵人膽戰心驚。唯有如此這般,才能更加提升我方必勝信心,也才有可能讓敵方百尺戰車,挫敗於尺寸檄文;讓其萬仞城頭,攻破於一紙文書。
東漢初年,隗囂的《移檄告郡國》一文,列舉王莽“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狀,行文簡潔幹練,語義詳實淺顯,足以說明隴西文士已經完全掌握了檄文的要點精髓。東漢之未,陳琳撰寫《為袁紹檄豫州》,不但言辭鏗鏘有力,而且猛戳敵人軟肋腦門;不僅罵曹操係宦官養子,而且抖出掘墓挖金的醜陋不齒,盡管入木三分,卻是過於刻薄。即便如此直白尖刻的檄文,確實痛創了曹操的威信自尊,或因情勢所迫而事實確鑿,陳琳雖屬袁紹黨羽,竟然幸免存身。另外,三國時曹魏的鍾會,所撰寫出征蜀國的《移蜀將吏士民檄》一文,舉例順逆利害,更是咄咄逼人,而且淺顯易懂。其後,東晉桓溫的《檄胡文》,痛心國裂易俗,其討伐北方的鏗鏘聲音,確實理明而且語壯。像這些作品都是文辭壯麗的檄文典範啊。
書寫檄文的宗旨,就是要大張旗鼓地宣揚我方的正大光明,同時變本加厲地揭露對方的罪孽深重。通過列舉天時地利人和的得失、強弱和優劣,謀求的最終效果、結論和目的,就是要像已經占卜驗證了吉凶,又要如同天命符讖昭示著我方必勝而敵方必敗一模一樣。所以檄文內容,雖說原本應該深明大義,但也不排斥兵不厭詐,所以經常就是耀武揚威之中暗藏著詭詐狡辯,更要擅長使用閃爍其詞來自圓其說。像這樣一些要點,反而是這一文體不能違背的信條。至於檄文在形式方麵的要求,就是要將其內容的宗旨和要點,根植於誌氣昂揚的辭藻之中,語氣態度上務必表現出來堅決、果斷、剛毅和頑強,如同給予勇往直前的駿馬再插上迅疾騰飛的翅膀;在這中間最為避諱的是拖泥帶水,哪怕表現出來點滴露怯示緩的跡象,都不僅是屬於敗筆,而是已經全盤皆輸,甚至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檄文的形式特色,就是為了公開示眾,就是要清楚明白而禁忌含糊其辭,既要擺事實又要強詞奪理,既要盛氣淩人還要斬釘截鐵。像這樣一些特點,就是與檄文內容相輔相成的緊要之處啊。由此可見,通過婉轉隱喻來展示妙趣橫生的寫作方法方式,不適用於檄文體例。但是,有一種州郡征召官吏的文書,也冠名“檄”,隻不過取用這種文體包含著“公開、通明、告示”的意思罷了。
何為移呢?移者易也;就是引領變化,由此至彼。所謂移風易俗,就是通過指令或時令來引領方向,隨之民心民風依從成俗。譬如西漢早期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闡述天險之所以通途的原因,不但清楚而且道理深刻,完全具備了移文和檄文的風骨。還有西漢末年劉歆的《移太常博士書》,論述今古文的源流,不僅條理清晰而且是非確鑿,堪稱轉化文藝風氣的移文之桂冠啊。另有西晉陸機的《移白官》(已亡佚),文辭簡約而道理淺顯,應是軍事管理方麵的移文典範。
縱觀檄文或移文的功用,可謂急切實用而兼顧文武。一旦用於武者,針對敵對勢力,檄文務必定立馬當先,並且當仁不讓;若是針對內部管理需求,移文則要敢字當頭,旨在移風易俗。無論檄文還是移文,若比如春風化雨,目的旨在洗滌民心;或像契約盟誓,為了保障意誌統一。其兩者雖有微妙差異,但在根本宗旨上,確切完全一致。所以在移文與檄文之間,參差交互的要點關鍵,也就不再贅述了吧。
總而言之:網開三麵,一麵擒亂;九罪當罰,說明在先。檄文移文,如鏡如占;兵馬未動,勝負昭然。檄文洶洶,橫掃一切南征北戰之敵;移文襲襲,孕育一切樹木花草之實。
遠古時代,有虞氏全民皆兵,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夏後氏軍紀嚴明,部隊內部意誌統一。殷商出征時,隻在軍門外宣誓,而姬周征戰,改為陣前誓言。由此可見,五帝三王時期,凡用兵打仗進行鼓動號召,都還是自己內部的事情,並沒有針對外方敵手。到了周穆王籌劃如何征戰西部犬戎時,手下卿士祭公謀父建議說,古代有先禮後兵的謀略,就是羅列清楚敵人罪狀,並告知對方,然後再行征討。像這種告知對方罪狀的挑戰書,就是最早的檄文。到了東周春秋時期,諸侯之間無視王朝權威,開始頻繁爭戰,但又懼怕彼此掣肘,所以熱衷師出有名。於是乎,檄文四處泛濫,一方麵竭力暴露別人昏庸腐朽,另一方麵為自己的耀武揚威而極力粉飾詭辯。例如《左傳?昭公十三年》記載,周景王(姬貴公元前?-520年周靈王第二子繼位25年)的卿士劉獻公說過“告之以文辭,董之以武師。”就是這個意思。所以,齊桓公征戰楚國之前,管仲提出了楚國沒有按時給王朝進貢茅草的理由;晉厲公討伐秦國之際,呂相事先責備秦國曾經焚燒晉國的箕和郜。像這兩家挑起諸侯征伐的文書通告,就是現在檄文的作用和意義。進入戰國時代,便產生了通俗易懂的“檄文”的體裁、體例或說格式規範。
何為檄呢?“檄”的本意源自“皦”字,即潔白、明亮;也就是大白天下,昭然若揭。例如張儀的《為文檄告楚相》,據說寫在一尺二寸長的簡牘上,並且公開示眾。因為這種樣式,這時的檄文又稱為“露布”,其目的就是為了擴大影響罷了。所以說,凡用兵打仗,雖然是解決紛爭或安定天下,但也不能獨斷專行和恣意妄為啊。依此道理,即便天子禦駕親征,也會被稱作“恭行天罰”(執行上天懲罰的意願)。而諸侯出兵,則宣稱“肅將王誅”(替天王鏟除叛逆)。古代將軍出征,天子不僅把王城之外的軍事指揮權杖專門轉移給將軍,而且還要親自把軍車送到城外。另外,所謂宣揚出師有名,也不僅是追求同仇敵愾的勇猛頑強,並且還要製造氣勢上的耀武揚威。所以,要求檄文在措辭上,務必鏗鏘嚴厲,必須像狂風暴雨一樣凶悍威猛,還要有彗星行空一般的符讖征兆,並且一邊為了激發軍民奮勇殺敵的昂揚鬥誌,另一邊還要揭露敵人自取滅亡的惡貫滿盈。於是檄文指向,凡羅列罪孽至深,必然無不昭示敵人氣數已盡;凡來勢之洶洶,必定足以令敵人膽戰心驚。唯有如此這般,才能更加提升我方必勝信心,也才有可能讓敵方百尺戰車,挫敗於尺寸檄文;讓其萬仞城頭,攻破於一紙文書。
東漢初年,隗囂的《移檄告郡國》一文,列舉王莽“逆天、逆地、逆人”三大罪狀,行文簡潔幹練,語義詳實淺顯,足以說明隴西文士已經完全掌握了檄文的要點精髓。東漢之未,陳琳撰寫《為袁紹檄豫州》,不但言辭鏗鏘有力,而且猛戳敵人軟肋腦門;不僅罵曹操係宦官養子,而且抖出掘墓挖金的醜陋不齒,盡管入木三分,卻是過於刻薄。即便如此直白尖刻的檄文,確實痛創了曹操的威信自尊,或因情勢所迫而事實確鑿,陳琳雖屬袁紹黨羽,竟然幸免存身。另外,三國時曹魏的鍾會,所撰寫出征蜀國的《移蜀將吏士民檄》一文,舉例順逆利害,更是咄咄逼人,而且淺顯易懂。其後,東晉桓溫的《檄胡文》,痛心國裂易俗,其討伐北方的鏗鏘聲音,確實理明而且語壯。像這些作品都是文辭壯麗的檄文典範啊。
書寫檄文的宗旨,就是要大張旗鼓地宣揚我方的正大光明,同時變本加厲地揭露對方的罪孽深重。通過列舉天時地利人和的得失、強弱和優劣,謀求的最終效果、結論和目的,就是要像已經占卜驗證了吉凶,又要如同天命符讖昭示著我方必勝而敵方必敗一模一樣。所以檄文內容,雖說原本應該深明大義,但也不排斥兵不厭詐,所以經常就是耀武揚威之中暗藏著詭詐狡辯,更要擅長使用閃爍其詞來自圓其說。像這樣一些要點,反而是這一文體不能違背的信條。至於檄文在形式方麵的要求,就是要將其內容的宗旨和要點,根植於誌氣昂揚的辭藻之中,語氣態度上務必表現出來堅決、果斷、剛毅和頑強,如同給予勇往直前的駿馬再插上迅疾騰飛的翅膀;在這中間最為避諱的是拖泥帶水,哪怕表現出來點滴露怯示緩的跡象,都不僅是屬於敗筆,而是已經全盤皆輸,甚至死無葬身之地。所以檄文的形式特色,就是為了公開示眾,就是要清楚明白而禁忌含糊其辭,既要擺事實又要強詞奪理,既要盛氣淩人還要斬釘截鐵。像這樣一些特點,就是與檄文內容相輔相成的緊要之處啊。由此可見,通過婉轉隱喻來展示妙趣橫生的寫作方法方式,不適用於檄文體例。但是,有一種州郡征召官吏的文書,也冠名“檄”,隻不過取用這種文體包含著“公開、通明、告示”的意思罷了。
何為移呢?移者易也;就是引領變化,由此至彼。所謂移風易俗,就是通過指令或時令來引領方向,隨之民心民風依從成俗。譬如西漢早期司馬相如的《難蜀父老》,闡述天險之所以通途的原因,不但清楚而且道理深刻,完全具備了移文和檄文的風骨。還有西漢末年劉歆的《移太常博士書》,論述今古文的源流,不僅條理清晰而且是非確鑿,堪稱轉化文藝風氣的移文之桂冠啊。另有西晉陸機的《移白官》(已亡佚),文辭簡約而道理淺顯,應是軍事管理方麵的移文典範。
縱觀檄文或移文的功用,可謂急切實用而兼顧文武。一旦用於武者,針對敵對勢力,檄文務必定立馬當先,並且當仁不讓;若是針對內部管理需求,移文則要敢字當頭,旨在移風易俗。無論檄文還是移文,若比如春風化雨,目的旨在洗滌民心;或像契約盟誓,為了保障意誌統一。其兩者雖有微妙差異,但在根本宗旨上,確切完全一致。所以在移文與檄文之間,參差交互的要點關鍵,也就不再贅述了吧。
總而言之:網開三麵,一麵擒亂;九罪當罰,說明在先。檄文移文,如鏡如占;兵馬未動,勝負昭然。檄文洶洶,橫掃一切南征北戰之敵;移文襲襲,孕育一切樹木花草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