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詩經》“六義”的“風、雅、頌、賦、比、興”之中,為什麽“風”被排在第一位呢?因為“六義”作為中國“詩詞歌賦”一種藝術風格,在人類文化交流中,“風”既是人格性情相互感化的動力源頭,又是誌氣德行彼此影響的信息符號。那麽,這兒的“風”究竟是指什麽呢?人們在喜怒哀樂之時,凡能夠引起傾訴情感胸懷的性格氣質,這就是風,所以也稱作風格;同樣,本文中所謂的“骨”,是指人們於沉思吟詠之際,凡能夠鼓起奮筆疾書的膽氣力量,這就是骨,因而又稱為骨氣。
在文學藝術中,“骨”對於言辭文章的創作,如同樹木生長中必須要有樹幹軸心的支撐一樣。而“風”在這中間,恰似萬物之所以能夠相互區別開來,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品質和情調氣質。因此之上,凡言辭文句,抑或文章篇籍,如果談吐端莊直陳,那麽這一作品的“骨氣”也就具備了;同樣,如果誌氣坦蕩爽朗,那麽這一作者的“風格”就是風清氣正。所以說,即便一些辭藻豐富而義理飽滿的文章,如果失去了風骨,無論多麽“高大上”作品,都不可能具備鮮活的生命力,進而既不能展翅翱翔,更不會鵬程萬裏。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凡構思文句和裁剪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充盈和堅守自我的個性風格,同時還要找準並執著無論因何而形成的剛健真實的文化骨氣。唯有這樣兩者一起齊頭並進,才可能不斷創新進步,並光彩照人。在文學創作之中,文化骨氣和個性風格,亦如同雄鷹的翅膀,失去了風和骨,又怎能搏擊長空?凡擅長錘煉“骨氣”的作者,其剖析義理必定細致入微,進而精益求精;同樣,深諳“風格”重要的作者,其抒發情懷必定爽朗坦蕩,並且不折不扣。所謂“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大意:錘煉字句達到無法再推敲,凝聚的聲音沒有呆滯感覺。)說的就是風骨的藝術魅力。在文學作品之中,如果義理貧瘠而文辭豐腴,必定走向繁辭贅句而條理失序,這其實就是沒有風骨的征兆;如果思慮不周而駁議牽強,必定會是閃爍其詞而色厲內荏,這完全可以作為失去風骨的信號。
譬如東漢末年潘勖擬詔冊封曹操的《策魏公九錫文》,援古證今仿佛情景再現,有條不紊恰似如數家珍,多少文壇英才不敢望其項背,堪稱行文骨氣挺拔的奇葩;再看司馬相如呈奏漢武帝的《大人賦》,浮想聯翩而上下翻飛,思維奔逸且雲山霧罩,辭藻之富麗堂皇,不僅是琳琅滿目,而且蔚為大觀,更像是羅列堆砌的詞語展覽,其作品應屬於個人風格遒勁的典範吧。
毋庸置疑,通過上述文章要點的講解,再借鑒兩篇優秀範文的突出特征,不僅可以準確把握風骨的本質所在,而且可以放手書寫唯我的文章篇籍了。但是,必須要謹記並需要防範的是:不要違背上述風和骨的基本原則,尤其不能失去風骨本色,反而沉溺於繁文縟節和華而不實的浮誇空虛。
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過:“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大意:風格氣質是文章的主宰、首腦和關鍵所在,其有清與濁的個體差異,這不是急切強求就可以得到的。)同樣在《典論·論文》中,曹丕評價孔融是“體氣高妙”,而論徐幹為“時有齊氣”,並談到劉楨則說“有逸氣”。另外,劉禎也曾經評價孔融:“孔氏卓卓,信含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大意:孔融外表上,楚楚動人,氣度非凡,所以筆墨文章,也超乎尋常,一般人趕不上他。)由此可見,他們都十分看重作者本人的風格氣度於文學創作上的決定性作用。究其根本,因為自然界之中,錦雞色彩斑斕,但騰飛不過百步,而蒼鷹毛色單調,卻能叱吒風雲。這都是他們個體屬性及其獨特品質所決定的啊。所以,文章有無表現力的根本就在於此。
自古以來,鍛造文籍模範,躋身經史子集,所謂成功之路,一個方麵就在於要洞察情誌風骨與時代文風的適時轉變,另一方麵還要通曉文章體例之所以曲折往複的內在規律。由此之後,才有可能標新立異,並贏得創新性發展。為何要通曉不同文體交替變化的內在規律呢?其根本目的旨在隨時防範一切臆造性創新的無節製發展,尤其是杜絕陷入過猶不及的勞而無功泥潭。至於洞察時代風雲變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的為了提醒和警覺任何個性都需要遵循張弛有度的道德倫理,避免不必要的藝術殉葬和文化迫害。如果骨氣與文采還沒有達到圓潤恒通,如果風格與辭藻尚沒有實現曆練遊刃,反而就投身於打破陳規或踐踏禁忌的實踐活動,那麽這樣便臆造出來作品,即便奇異的驚世駭俗,其危亡失敗的結局,也必定難免。因為亙古至今,何曾見過弊多利少、繁辭空洞、紕漏百出的作品納入經書典籍行列呢?
《尚書·周書·畢命》記載:“政貴有恒,辭尚體要,不惟好異。”(大意:政治安邦貴在大政方針的持之以恒,文化辭令恪守主體剛要,都不能見異思遷而隨心所欲。)這裏麵針對文化現象所提醒和防範的,就是不但要謹慎淺薄失序,更要杜絕低劣虛榮泛濫成災。
事實上,文學創作無論在形式還是在內容方麵,一直以來都是多種多樣,並且所有成功者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竅門、途徑和辦法。因此,一旦明白了這裏麵存在的深刻道理和客觀事實後,尤其是一些功成名就者,反而不會熱衷於傳授自己的成功經驗了。至於作為學習文學創作的人們,一旦領會了上述道理,反而也不會再去拜師學藝了吧。
鬥轉星移,峰回路轉,當下的文學習俗和藝術風尚,顯然癡迷於繁辭奢靡,各種流弊因循已久,貌似積重難返了。其實,隻要確定了文化產生的基礎及其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線,唯有不離不棄典雅中正的文化製式,必須不斷明朗文采義理的關鍵所在,才有可能擁有並產生出來風清氣正而骨力挺拔的佳作傑作,進而才會有藝術文化真正的繁花似錦,最終社會風貌才能夠移風易俗,隨之帶來根本性煥然一新。如果能夠思慮探究到這樣一種層次境界,那麽距離寫作成功也就不會太遠了吧。
總而言之:性格與氣質從來都是相符相稱,言語風格與文體骨氣就應該融為一體。文化隻有明亮穩健,才能像玉器般長久流傳。優秀藝術作品,唯有借助個性風格才能展翅翱翔,唯有憑借非凡骨氣才能搏擊長空。唯有個性鮮明的作家和骨氣耿直的作品,才能堪稱風骨峻峭挺拔,才屬於名與實的相得益彰。
在文學藝術中,“骨”對於言辭文章的創作,如同樹木生長中必須要有樹幹軸心的支撐一樣。而“風”在這中間,恰似萬物之所以能夠相互區別開來,所必須具備的個性品質和情調氣質。因此之上,凡言辭文句,抑或文章篇籍,如果談吐端莊直陳,那麽這一作品的“骨氣”也就具備了;同樣,如果誌氣坦蕩爽朗,那麽這一作者的“風格”就是風清氣正。所以說,即便一些辭藻豐富而義理飽滿的文章,如果失去了風骨,無論多麽“高大上”作品,都不可能具備鮮活的生命力,進而既不能展翅翱翔,更不會鵬程萬裏。由此,也就不難理解,凡構思文句和裁剪篇章,首先要做的就是充盈和堅守自我的個性風格,同時還要找準並執著無論因何而形成的剛健真實的文化骨氣。唯有這樣兩者一起齊頭並進,才可能不斷創新進步,並光彩照人。在文學創作之中,文化骨氣和個性風格,亦如同雄鷹的翅膀,失去了風和骨,又怎能搏擊長空?凡擅長錘煉“骨氣”的作者,其剖析義理必定細致入微,進而精益求精;同樣,深諳“風格”重要的作者,其抒發情懷必定爽朗坦蕩,並且不折不扣。所謂“捶字堅而難移,結響凝而不滯。”(大意:錘煉字句達到無法再推敲,凝聚的聲音沒有呆滯感覺。)說的就是風骨的藝術魅力。在文學作品之中,如果義理貧瘠而文辭豐腴,必定走向繁辭贅句而條理失序,這其實就是沒有風骨的征兆;如果思慮不周而駁議牽強,必定會是閃爍其詞而色厲內荏,這完全可以作為失去風骨的信號。
譬如東漢末年潘勖擬詔冊封曹操的《策魏公九錫文》,援古證今仿佛情景再現,有條不紊恰似如數家珍,多少文壇英才不敢望其項背,堪稱行文骨氣挺拔的奇葩;再看司馬相如呈奏漢武帝的《大人賦》,浮想聯翩而上下翻飛,思維奔逸且雲山霧罩,辭藻之富麗堂皇,不僅是琳琅滿目,而且蔚為大觀,更像是羅列堆砌的詞語展覽,其作品應屬於個人風格遒勁的典範吧。
毋庸置疑,通過上述文章要點的講解,再借鑒兩篇優秀範文的突出特征,不僅可以準確把握風骨的本質所在,而且可以放手書寫唯我的文章篇籍了。但是,必須要謹記並需要防範的是:不要違背上述風和骨的基本原則,尤其不能失去風骨本色,反而沉溺於繁文縟節和華而不實的浮誇空虛。
魏文帝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過:“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大意:風格氣質是文章的主宰、首腦和關鍵所在,其有清與濁的個體差異,這不是急切強求就可以得到的。)同樣在《典論·論文》中,曹丕評價孔融是“體氣高妙”,而論徐幹為“時有齊氣”,並談到劉楨則說“有逸氣”。另外,劉禎也曾經評價孔融:“孔氏卓卓,信含異氣;筆墨之性,殆不可勝。”(大意:孔融外表上,楚楚動人,氣度非凡,所以筆墨文章,也超乎尋常,一般人趕不上他。)由此可見,他們都十分看重作者本人的風格氣度於文學創作上的決定性作用。究其根本,因為自然界之中,錦雞色彩斑斕,但騰飛不過百步,而蒼鷹毛色單調,卻能叱吒風雲。這都是他們個體屬性及其獨特品質所決定的啊。所以,文章有無表現力的根本就在於此。
自古以來,鍛造文籍模範,躋身經史子集,所謂成功之路,一個方麵就在於要洞察情誌風骨與時代文風的適時轉變,另一方麵還要通曉文章體例之所以曲折往複的內在規律。由此之後,才有可能標新立異,並贏得創新性發展。為何要通曉不同文體交替變化的內在規律呢?其根本目的旨在隨時防範一切臆造性創新的無節製發展,尤其是杜絕陷入過猶不及的勞而無功泥潭。至於洞察時代風雲變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目的為了提醒和警覺任何個性都需要遵循張弛有度的道德倫理,避免不必要的藝術殉葬和文化迫害。如果骨氣與文采還沒有達到圓潤恒通,如果風格與辭藻尚沒有實現曆練遊刃,反而就投身於打破陳規或踐踏禁忌的實踐活動,那麽這樣便臆造出來作品,即便奇異的驚世駭俗,其危亡失敗的結局,也必定難免。因為亙古至今,何曾見過弊多利少、繁辭空洞、紕漏百出的作品納入經書典籍行列呢?
《尚書·周書·畢命》記載:“政貴有恒,辭尚體要,不惟好異。”(大意:政治安邦貴在大政方針的持之以恒,文化辭令恪守主體剛要,都不能見異思遷而隨心所欲。)這裏麵針對文化現象所提醒和防範的,就是不但要謹慎淺薄失序,更要杜絕低劣虛榮泛濫成災。
事實上,文學創作無論在形式還是在內容方麵,一直以來都是多種多樣,並且所有成功者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竅門、途徑和辦法。因此,一旦明白了這裏麵存在的深刻道理和客觀事實後,尤其是一些功成名就者,反而不會熱衷於傳授自己的成功經驗了。至於作為學習文學創作的人們,一旦領會了上述道理,反而也不會再去拜師學藝了吧。
鬥轉星移,峰回路轉,當下的文學習俗和藝術風尚,顯然癡迷於繁辭奢靡,各種流弊因循已久,貌似積重難返了。其實,隻要確定了文化產生的基礎及其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線,唯有不離不棄典雅中正的文化製式,必須不斷明朗文采義理的關鍵所在,才有可能擁有並產生出來風清氣正而骨力挺拔的佳作傑作,進而才會有藝術文化真正的繁花似錦,最終社會風貌才能夠移風易俗,隨之帶來根本性煥然一新。如果能夠思慮探究到這樣一種層次境界,那麽距離寫作成功也就不會太遠了吧。
總而言之:性格與氣質從來都是相符相稱,言語風格與文體骨氣就應該融為一體。文化隻有明亮穩健,才能像玉器般長久流傳。優秀藝術作品,唯有借助個性風格才能展翅翱翔,唯有憑借非凡骨氣才能搏擊長空。唯有個性鮮明的作家和骨氣耿直的作品,才能堪稱風骨峻峭挺拔,才屬於名與實的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