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運交替,社會變遷,文藝的內容和形式與之衍生變化不斷。亙古至今,這種相輔相成並互為因果的密切聯係,貫穿始終,如影隨形。這便是世間傳說的“天理”與“人情”的道德聯係吧。
遠在氏族社會逐步走向集權化的上古中國,當遷徙山東定陶與河北唐縣之間的“陶唐氏”堯帝主政時代,天下道德清明,民眾休養生息,所以路邊野老,始有傳唱“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擊壤歌》,而田間稚童,相互謳歌“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的《康衢謠》。進入了有虞氏舜帝掌控的年代,集權隆盛,國富民閑,於是海洲之上,四處飄蕩著“解吾民之慍兮,阜吾民之財兮。”的《南風歌》,而在宮殿之中,此起彼伏的《卿雲歌》,這邊有一人吟詠“卿雲爛兮”,那邊群臣隨之便有“日月光華,宏於一人。”的歡呼。像這一時期的歌謠風采,為何能夠如此純真質樸而又美麗動人呢?因為他們都是發自心肝肺腑的真情實感,所以才會有“質”與“文”的相得益彰啊。
夏禹裂山分水,功高蓋世,當家國天下之後,人間正名列位的基本秩序井然,因此宮廷內外,盛讚“九功之德”的《九歌》(亡軼)悠揚遠方。商朝代夏之初,成湯典當自身為天下祈福,其聖明虔敬,令人神肅穆,於是商人“猗與那與”的盛大祭祀,一直延綿不絕。步入姬周朝代,頌揚周初文德武功的《詩經·周南》諸篇,被專家學者評價是反映了當時民聲的“勤而不怨”,而體現周原邠地民俗風情的《詩經·豳風》,後世名人則視為“樂而不淫”。西周厲王至幽王期間,政令昏庸,社會動蕩,《詩經·大雅》中《板》《蕩》有“老夫灌灌,小子蹺蹺。”“天生烝民,其命匪諶。”已然不避尊卑,大膽怒言直陳。待到平王東遷洛邑,周室權勢日漸衰微,則有《詩經·王風·黍離》中“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哀憐惆悵。據上可知,這一時期詩詞歌謠中情愫氣質,無不昭示著家、國、天下、個人之命運,儼然與帝王品德和權勢爭鬥緊緊捆綁在了一起,文藝已經變成了“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者”的潮流和風標而已。
姬周進入春秋之後,王侯爭霸,群英稱雄,“詩、書、禮、樂、周易、春秋”之“六經”旁落淩亂,諸子百家開始狂飆齊鳴,唯恐不能驚世駭俗。時值戰火炙熱之際,韓、魏因尊崇武力,得以逞強四方;燕、趙賴迷信權術,贏得一時盛名。所以,前有商鞅遺書《弱民》《靳令》,將民俗喜好和文化修養,視為侵擾國力富強的“六虱”,而後有韓非著述《五蠧》,把思想和職業的自由追求,當作阻礙黷武稱霸的蛀蟲。秦國之內,嚴令禁止“五蠧”“六虱”的存生,隨後國勢強悍無比,終至於所向披靡。當此之際,唯有齊、楚兩國,反而閃爍並迸發出來文學藝術的靈性光輝。齊國在通衢大道上築造公館,旨在招徠四方能人博士;楚國擴建了蘭台宮,隻為款待各路文雅賢達。於是,邾國孟子位列齊國上賓,趙國荀子置身蘭陵縣令。所以,齊國“稷下”流傳下來清談博學的風光,而楚地“蘭陵”滋生出來傾慕虛榮的俗氣。齊國大地,前有鄒衍喜好陰陽五行談天,故有“談天衍”譽滿華夏,後有鄒奭擅長咬文嚼字,則見“雕龍奭”馳名天下。楚國朝野,前有屈原辭藻光華與日月爭輝,後有宋玉語句靈動如風雲變幻。綜括這一區間的奇談怪說和豔詞麗句,研究其美刺文采,顯然涵蓋並超越了《詩經》的雅頌;剖析其理義怪誕,完全呼應且符合縱橫捭闔的時俗。
劉漢立朝之初,距離贏秦焚書愚智不遠。漢高祖劉邦,尊重武功,輕視儒生博學,務求學問的簡化和實用。所以,宮廷內外,雖然禮儀律法建構雛形,但在朝野上下,所謂經書典籍,還沒有眉目清晰。然而,這一時期被人稱頌的劉邦《大風歌》《鴻鵠歌》,可視為天合之作吧。自漢惠帝到“文景之治”區間,雖然經書緯術開始勃勃生機,而文人雅士,並沒有得到重用。譬如博學多識的賈誼被貶離京一再鬱悶,而耿介如鄒陽和枚乘,雖有文章名譽當代,卻都壯誌難舒;由此,當時文人境遇,可見一斑。漢武帝立朝,推崇儒家風範,宮廷內外,講究禮儀黼黻,文人量才顯能,趨之若鶩。漢武帝劉徹,柏梁台上,歡宴群臣,吟詩唱賦;黃河岸邊,體恤民生,即興《瓠子歌》;朝堂階前,名士枚乘靠文采,榮享天子專車覲見,而貧寒主父偃憑上書,了卻鼎食生死心願;宮廷內外,公孫弘依賴《舉賢良對策》高升,倪寬憑借草擬奏文脫穎;草莽中間,砍柴為生的朱買臣做了會稽太守,洗滌酒器的司馬相如成了中郎將領。再者,像司馬遷、吾丘壽王、嚴助、終軍、枚皋等人,雖然在對策奏章上,完全不拘一格,但名篇佳作,已然應接不暇。他們接二連三名聲鵲起,共同營造了這一時期多姿多彩的文藝風範,並豎立起來一座令後世難以企及的藝術巔峰。隨後昭帝、宣帝兩代,傳承了武帝恢弘的事業,並在“石渠閣”聚集經學名家和辭賦高手一起論道辯經,而此時的經學家已經開始批評辭賦家過度雕飾玄虛的弊病,所以像擅長辭賦如王褒等人,隻是享受俸祿而沒有事務,唯有養尊處優而已。漢元帝和成帝兩朝,皇帝自身崇儒好經,各路人才雖然良莠不齊,但都能躋身仕途;期間,給事黃門郎楊雄構思創作了千首歌賦,而光祿大夫劉向校刊了“六藝”,他們都創造了功在當代而利在千秋的業績啊。自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一直延續到成帝、哀帝期間,剛好經過了一百年左右,這一時期作家風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直變化多端。但是,綜括他們的共同特征,依然影影綽綽著《楚辭》的風姿,所以整個西漢時期,屈原的影響始終存在著。
跨過哀帝、平帝之後西漢衰敗階段不談,單言東漢光武帝劉秀,隻是迷信讖緯之學中的圖符變數,並非真正用心扶持文藝的中興繁榮。盡管事實如此,但在這一時期,獄中杜篤由於創作《吳漢誄》賜帛免刑,文書班彪因為草擬奏章特詔升為縣令。由此可見,光武帝雖然沒有公開招賢納士,但是對於文人雅士還是有所賞識和特別垂青吧。隨後明帝、章帝兩朝,皇帝積極尊崇儒學,他們一方麵在辟雍學堂裏傳習古典禮儀,另一方麵在白虎觀研究經緯數術,所以班固能夠專心撰述《漢書》,賈逵可以用力創作《神雀頌》,甚至宗室中東平王劉蒼也熱衷書寫歌賦揚名,而沛王劉輔的著作《五經論》得到廣泛流傳。在如此天子作則和藩王呼應的垂範之下,躋身文壇的文人雅士愈加躊躇滿誌而容光煥發了。自和帝、安帝再到順帝、桓帝,雖然跨越半個世紀,但不足百年期間,卻集中湧現出來一大批像班固、傅毅、崔駰、崔瑗、崔寔、王延壽、馬融、張衡、蔡邕等精通經書典籍的鴻儒博士,因為他們各自都有代表性作品傳世,這裏就不再贅述了。然而,若將進入東漢以來的整個學術風氣與西漢時代相比,後者與前者的最大區別,就是儒家學派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一方麵是在宮廷講座中刻意宣揚的結果,另外就是社會實踐中像選官製度的崇儒影響。到了漢靈帝時代,喜好文學的靈帝劉宏,自己寫出了《皇羲篇》等書,並詔令天下文士聚集“鴻都門”競技才學,但負責此事的樂鬆(漢靈帝寵臣曆任鴻都文學、侍中、奉車都尉)等人,選拔的卻都是適合他們口味的淺薄之人,所以當時太尉楊賜(東漢名臣其祖父楊震父親楊秉均官至太尉)稱這些人如同唐堯時壞人“驩兜”一樣,而蔡邕則將他們比作皇帝身邊的弄臣。因此,當時這些所謂“人才”的作品,從根本上就沒有藝術價值。
東漢進入漢獻帝時代,皇帝自身朝不保夕,整個社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文學風氣也隨之起伏不定。直到獻帝的建安末年,天下局勢趨於相對平衡和暫時安定。當此之際,位居漢丞相的魏王曹操,本身酷愛唱詩歌賦;曹操一個兒子,即隨後的魏文帝曹丕,敏於思辨而文采飛揚;曹操另一個兒子陳思王曹植,更是才華橫溢,不但出口成章,且佳作琳琅滿目。他們父子三人,縱橫創業之中,不僅英俊豪氣,而且藝術才華更是光彩奪目,所以在他們父子身邊招徠了一大批當時的雅士名流。譬如王粲來自漢南荊州,陳琳降自河北袁紹,徐幹於青州入仕,劉楨自東平隨行;還有應瑒擅長發揮豐富想象,更有阮瑀喜歡展示奇才技能;除此之外,像路粹、繁欽、邯鄣淳、楊修等人,時常環繞左右,大家歡聚一堂,或侍宴賦詩,或流觴飲酒,相互沉吟當做歡歌,彼此揮毫助興談笑。綜合這一時期的作品,風度儒雅而又慷慨激昂,應屬於最為突出的特色。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社會長期動蕩不安,遍地民不聊生,四處內心多怨,而作家的品格往往慮深情長,他們於揮毫之間,難免壯誌噴發而氣吞山河。待到魏明帝繼位,曹睿兼備魏武、文帝遺風,尤其擅長樂府曲調,曾經於“崇文觀”召集文人競技,於是何晏、劉劭等人,相繼展露才華。在曹魏隨後繼位的幾任年幼皇帝中,唯有高貴鄉公曹髦英俊典雅,作品不僅質文離奇瑰麗,而且眼界論說不同凡響。然而,所謂談玄務虛、輕生寡欲的“正始文學”便誕生於此際,像嵇康、阮籍、應璩、繆襲等人活躍於文壇之上。
曹魏進入司馬懿獨攬大權之後,曆經司馬師、司馬昭繼任主政,他們在儒學上無所建樹,唯傾心於陰謀篡權。晉武帝司馬炎創立新朝,盡管天下一統而又平安一時,但在學校教育和文化傳承問題上,並沒有得到朝廷重視。待到晉懷帝、湣帝時期,皇帝徒有虛名,王綱旁落權臣。然而,西晉帝王盡管輕視文章創作,但這一時期的文人名家依然光彩照人。例如張華奮筆疾書恰似珍珠落盤,左思揮毫作賦導致洛陽紙貴;潘嶽和夏侯湛,兩人英名遠揚,被比喻成“一對璧玉”,而陸機和陸雲,兄弟多才多藝,被評價為“兩匹駿馬”;另外,還有應貞、傅玄、張載、張協、張亢、孫楚、摯虞、成公綏等人,他們的作品更像花團錦繡,各個楚楚動人。後世評價西晉王朝昏庸無道,文人雅士難盡其才,並且難得善終……思慮到此,禁不住悲歎哀憐啊!
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之後,開始重視文化,並且殿試經學,所以劉隗、刁協通曉禮儀備受皇帝寵信,而郭璞才思敏捷得以提拔重用。晉明帝司馬紹聰慧明哲,並且酷愛文學,由太子到即位,研習六藝經學,熟稔誥命策文,精通辭賦文采,所以庾亮擅長表奏得到重用,而溫嶠文才清秀推恩厚待。東晉明帝在位,弘揚文藝的領袖風範,可比西漢武帝。隨後晉成帝、康帝、穆帝和哀帝在位時間相對短暫。晉簡文帝熱衷文化,本身清秀俊朗,喜好聚集文友一起談玄論道,於是由此開始,情誌玄虛而詞藻浮誇的學術風氣充斥文壇。晉孝武帝沒有兒子,當時社會流傳著晉祚即將終結的符讖,之後又曆經安帝、恭帝而東晉終止滅亡。回顧這一階段的文人學者,像袁宏、殷仲文、孫盛、幹寶等人,雖然才華參差不齊,但在個人成就上,尚且值得稱道。
自西晉出現了務虛談玄的苗頭,待到東晉偏安江左後,開始愈演愈烈,竟然形成了當時的一種社會時俗和文藝風氣。縱觀兩晉時代,世道人心艱難困苦,宮廷昏庸失序,賢者達人迫於淫威,先由空談是非,逐漸演變成為談玄論道的學風,結果就是他們吟詩總也跳不出“老子”樣道德,但凡作賦必定謳歌“莊子”式自由。由此可見,文藝風格的變遷,確實離不開當時權勢掌控之下人們情感得失好惡的局限和狹隘……遠古至今始終如此,未來千百年之後必定依然。
南朝宋武帝劉裕(公元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喜好文學,宋文帝劉義隆儒雅風流,宋孝武帝劉駿多才多藝,與此同期的文壇之上,隨之頗有起色。轉入宋明帝劉彧時代,文藝日漸萎靡。整個南朝劉宋(公元420-479年)期間,盡管處於嚴苛門閥製度之下,在士大夫之中各類人才依然蜂擁雲集,當時的世祖大家,例如王姓、袁姓中間文采富麗者異常耀眼,而像顏姓、謝姓裏麵藝術奇葩者格外奪目;再者,還有像何承天、範曄、張敷、沈懷文等學者名士,多的不勝枚舉,他們有的不僅聞名遐邇,而且至今盛名不衰,所以也就不再贅述了。
南齊太祖蕭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字紹伯小名鬥將祖籍東海郡蘭陵縣於479年-482年在位)符命改製,國泰民安;齊高帝蕭賾子承父業,文治武功;文惠太子,皆備文才武略,所以自齊高宗蕭鸞之上,逐個帝王明哲鴻運,才有天下福澤光明,並且帝業恒通。當今聖上繼位以來,文教遍布天下,海嶽普降祥瑞,各路英才倍出,類似乘龍禦鳳一樣飛舞高空,猶如駕馭騏驥一般奔駛萬裏。他們詮釋禮樂經書,仿佛超越了姬周劉漢的盛況,諸多文章佳作堪比唐堯虞舜時的風采……如此鼎盛氣象,繁榮景貌,若嘴笨筆拙像我者,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啊!還是留給後世高人,再去誇讚高歌吧。
總而言之:文章光華十代間,義理風采已九遷;經書典籍砥中流,任憑情誌白浪翻。質文貳離易含章,實虛明暗因權杖;莫歎文史多怪事,藝術風範眼前上。
遠在氏族社會逐步走向集權化的上古中國,當遷徙山東定陶與河北唐縣之間的“陶唐氏”堯帝主政時代,天下道德清明,民眾休養生息,所以路邊野老,始有傳唱“帝力於我何有哉”的《擊壤歌》,而田間稚童,相互謳歌“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的《康衢謠》。進入了有虞氏舜帝掌控的年代,集權隆盛,國富民閑,於是海洲之上,四處飄蕩著“解吾民之慍兮,阜吾民之財兮。”的《南風歌》,而在宮殿之中,此起彼伏的《卿雲歌》,這邊有一人吟詠“卿雲爛兮”,那邊群臣隨之便有“日月光華,宏於一人。”的歡呼。像這一時期的歌謠風采,為何能夠如此純真質樸而又美麗動人呢?因為他們都是發自心肝肺腑的真情實感,所以才會有“質”與“文”的相得益彰啊。
夏禹裂山分水,功高蓋世,當家國天下之後,人間正名列位的基本秩序井然,因此宮廷內外,盛讚“九功之德”的《九歌》(亡軼)悠揚遠方。商朝代夏之初,成湯典當自身為天下祈福,其聖明虔敬,令人神肅穆,於是商人“猗與那與”的盛大祭祀,一直延綿不絕。步入姬周朝代,頌揚周初文德武功的《詩經·周南》諸篇,被專家學者評價是反映了當時民聲的“勤而不怨”,而體現周原邠地民俗風情的《詩經·豳風》,後世名人則視為“樂而不淫”。西周厲王至幽王期間,政令昏庸,社會動蕩,《詩經·大雅》中《板》《蕩》有“老夫灌灌,小子蹺蹺。”“天生烝民,其命匪諶。”已然不避尊卑,大膽怒言直陳。待到平王東遷洛邑,周室權勢日漸衰微,則有《詩經·王風·黍離》中“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的哀憐惆悵。據上可知,這一時期詩詞歌謠中情愫氣質,無不昭示著家、國、天下、個人之命運,儼然與帝王品德和權勢爭鬥緊緊捆綁在了一起,文藝已經變成了“風動於上而波震於下者”的潮流和風標而已。
姬周進入春秋之後,王侯爭霸,群英稱雄,“詩、書、禮、樂、周易、春秋”之“六經”旁落淩亂,諸子百家開始狂飆齊鳴,唯恐不能驚世駭俗。時值戰火炙熱之際,韓、魏因尊崇武力,得以逞強四方;燕、趙賴迷信權術,贏得一時盛名。所以,前有商鞅遺書《弱民》《靳令》,將民俗喜好和文化修養,視為侵擾國力富強的“六虱”,而後有韓非著述《五蠧》,把思想和職業的自由追求,當作阻礙黷武稱霸的蛀蟲。秦國之內,嚴令禁止“五蠧”“六虱”的存生,隨後國勢強悍無比,終至於所向披靡。當此之際,唯有齊、楚兩國,反而閃爍並迸發出來文學藝術的靈性光輝。齊國在通衢大道上築造公館,旨在招徠四方能人博士;楚國擴建了蘭台宮,隻為款待各路文雅賢達。於是,邾國孟子位列齊國上賓,趙國荀子置身蘭陵縣令。所以,齊國“稷下”流傳下來清談博學的風光,而楚地“蘭陵”滋生出來傾慕虛榮的俗氣。齊國大地,前有鄒衍喜好陰陽五行談天,故有“談天衍”譽滿華夏,後有鄒奭擅長咬文嚼字,則見“雕龍奭”馳名天下。楚國朝野,前有屈原辭藻光華與日月爭輝,後有宋玉語句靈動如風雲變幻。綜括這一區間的奇談怪說和豔詞麗句,研究其美刺文采,顯然涵蓋並超越了《詩經》的雅頌;剖析其理義怪誕,完全呼應且符合縱橫捭闔的時俗。
劉漢立朝之初,距離贏秦焚書愚智不遠。漢高祖劉邦,尊重武功,輕視儒生博學,務求學問的簡化和實用。所以,宮廷內外,雖然禮儀律法建構雛形,但在朝野上下,所謂經書典籍,還沒有眉目清晰。然而,這一時期被人稱頌的劉邦《大風歌》《鴻鵠歌》,可視為天合之作吧。自漢惠帝到“文景之治”區間,雖然經書緯術開始勃勃生機,而文人雅士,並沒有得到重用。譬如博學多識的賈誼被貶離京一再鬱悶,而耿介如鄒陽和枚乘,雖有文章名譽當代,卻都壯誌難舒;由此,當時文人境遇,可見一斑。漢武帝立朝,推崇儒家風範,宮廷內外,講究禮儀黼黻,文人量才顯能,趨之若鶩。漢武帝劉徹,柏梁台上,歡宴群臣,吟詩唱賦;黃河岸邊,體恤民生,即興《瓠子歌》;朝堂階前,名士枚乘靠文采,榮享天子專車覲見,而貧寒主父偃憑上書,了卻鼎食生死心願;宮廷內外,公孫弘依賴《舉賢良對策》高升,倪寬憑借草擬奏文脫穎;草莽中間,砍柴為生的朱買臣做了會稽太守,洗滌酒器的司馬相如成了中郎將領。再者,像司馬遷、吾丘壽王、嚴助、終軍、枚皋等人,雖然在對策奏章上,完全不拘一格,但名篇佳作,已然應接不暇。他們接二連三名聲鵲起,共同營造了這一時期多姿多彩的文藝風範,並豎立起來一座令後世難以企及的藝術巔峰。隨後昭帝、宣帝兩代,傳承了武帝恢弘的事業,並在“石渠閣”聚集經學名家和辭賦高手一起論道辯經,而此時的經學家已經開始批評辭賦家過度雕飾玄虛的弊病,所以像擅長辭賦如王褒等人,隻是享受俸祿而沒有事務,唯有養尊處優而已。漢元帝和成帝兩朝,皇帝自身崇儒好經,各路人才雖然良莠不齊,但都能躋身仕途;期間,給事黃門郎楊雄構思創作了千首歌賦,而光祿大夫劉向校刊了“六藝”,他們都創造了功在當代而利在千秋的業績啊。自高祖劉邦建立漢朝一直延續到成帝、哀帝期間,剛好經過了一百年左右,這一時期作家風格並非一成不變,而是一直變化多端。但是,綜括他們的共同特征,依然影影綽綽著《楚辭》的風姿,所以整個西漢時期,屈原的影響始終存在著。
跨過哀帝、平帝之後西漢衰敗階段不談,單言東漢光武帝劉秀,隻是迷信讖緯之學中的圖符變數,並非真正用心扶持文藝的中興繁榮。盡管事實如此,但在這一時期,獄中杜篤由於創作《吳漢誄》賜帛免刑,文書班彪因為草擬奏章特詔升為縣令。由此可見,光武帝雖然沒有公開招賢納士,但是對於文人雅士還是有所賞識和特別垂青吧。隨後明帝、章帝兩朝,皇帝積極尊崇儒學,他們一方麵在辟雍學堂裏傳習古典禮儀,另一方麵在白虎觀研究經緯數術,所以班固能夠專心撰述《漢書》,賈逵可以用力創作《神雀頌》,甚至宗室中東平王劉蒼也熱衷書寫歌賦揚名,而沛王劉輔的著作《五經論》得到廣泛流傳。在如此天子作則和藩王呼應的垂範之下,躋身文壇的文人雅士愈加躊躇滿誌而容光煥發了。自和帝、安帝再到順帝、桓帝,雖然跨越半個世紀,但不足百年期間,卻集中湧現出來一大批像班固、傅毅、崔駰、崔瑗、崔寔、王延壽、馬融、張衡、蔡邕等精通經書典籍的鴻儒博士,因為他們各自都有代表性作品傳世,這裏就不再贅述了。然而,若將進入東漢以來的整個學術風氣與西漢時代相比,後者與前者的最大區別,就是儒家學派完全占據了主導地位,這一方麵是在宮廷講座中刻意宣揚的結果,另外就是社會實踐中像選官製度的崇儒影響。到了漢靈帝時代,喜好文學的靈帝劉宏,自己寫出了《皇羲篇》等書,並詔令天下文士聚集“鴻都門”競技才學,但負責此事的樂鬆(漢靈帝寵臣曆任鴻都文學、侍中、奉車都尉)等人,選拔的卻都是適合他們口味的淺薄之人,所以當時太尉楊賜(東漢名臣其祖父楊震父親楊秉均官至太尉)稱這些人如同唐堯時壞人“驩兜”一樣,而蔡邕則將他們比作皇帝身邊的弄臣。因此,當時這些所謂“人才”的作品,從根本上就沒有藝術價值。
東漢進入漢獻帝時代,皇帝自身朝不保夕,整個社會處於風雨飄搖之中,而文學風氣也隨之起伏不定。直到獻帝的建安末年,天下局勢趨於相對平衡和暫時安定。當此之際,位居漢丞相的魏王曹操,本身酷愛唱詩歌賦;曹操一個兒子,即隨後的魏文帝曹丕,敏於思辨而文采飛揚;曹操另一個兒子陳思王曹植,更是才華橫溢,不但出口成章,且佳作琳琅滿目。他們父子三人,縱橫創業之中,不僅英俊豪氣,而且藝術才華更是光彩奪目,所以在他們父子身邊招徠了一大批當時的雅士名流。譬如王粲來自漢南荊州,陳琳降自河北袁紹,徐幹於青州入仕,劉楨自東平隨行;還有應瑒擅長發揮豐富想象,更有阮瑀喜歡展示奇才技能;除此之外,像路粹、繁欽、邯鄣淳、楊修等人,時常環繞左右,大家歡聚一堂,或侍宴賦詩,或流觴飲酒,相互沉吟當做歡歌,彼此揮毫助興談笑。綜合這一時期的作品,風度儒雅而又慷慨激昂,應屬於最為突出的特色。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社會長期動蕩不安,遍地民不聊生,四處內心多怨,而作家的品格往往慮深情長,他們於揮毫之間,難免壯誌噴發而氣吞山河。待到魏明帝繼位,曹睿兼備魏武、文帝遺風,尤其擅長樂府曲調,曾經於“崇文觀”召集文人競技,於是何晏、劉劭等人,相繼展露才華。在曹魏隨後繼位的幾任年幼皇帝中,唯有高貴鄉公曹髦英俊典雅,作品不僅質文離奇瑰麗,而且眼界論說不同凡響。然而,所謂談玄務虛、輕生寡欲的“正始文學”便誕生於此際,像嵇康、阮籍、應璩、繆襲等人活躍於文壇之上。
曹魏進入司馬懿獨攬大權之後,曆經司馬師、司馬昭繼任主政,他們在儒學上無所建樹,唯傾心於陰謀篡權。晉武帝司馬炎創立新朝,盡管天下一統而又平安一時,但在學校教育和文化傳承問題上,並沒有得到朝廷重視。待到晉懷帝、湣帝時期,皇帝徒有虛名,王綱旁落權臣。然而,西晉帝王盡管輕視文章創作,但這一時期的文人名家依然光彩照人。例如張華奮筆疾書恰似珍珠落盤,左思揮毫作賦導致洛陽紙貴;潘嶽和夏侯湛,兩人英名遠揚,被比喻成“一對璧玉”,而陸機和陸雲,兄弟多才多藝,被評價為“兩匹駿馬”;另外,還有應貞、傅玄、張載、張協、張亢、孫楚、摯虞、成公綏等人,他們的作品更像花團錦繡,各個楚楚動人。後世評價西晉王朝昏庸無道,文人雅士難盡其才,並且難得善終……思慮到此,禁不住悲歎哀憐啊!
晉元帝司馬睿建立東晉之後,開始重視文化,並且殿試經學,所以劉隗、刁協通曉禮儀備受皇帝寵信,而郭璞才思敏捷得以提拔重用。晉明帝司馬紹聰慧明哲,並且酷愛文學,由太子到即位,研習六藝經學,熟稔誥命策文,精通辭賦文采,所以庾亮擅長表奏得到重用,而溫嶠文才清秀推恩厚待。東晉明帝在位,弘揚文藝的領袖風範,可比西漢武帝。隨後晉成帝、康帝、穆帝和哀帝在位時間相對短暫。晉簡文帝熱衷文化,本身清秀俊朗,喜好聚集文友一起談玄論道,於是由此開始,情誌玄虛而詞藻浮誇的學術風氣充斥文壇。晉孝武帝沒有兒子,當時社會流傳著晉祚即將終結的符讖,之後又曆經安帝、恭帝而東晉終止滅亡。回顧這一階段的文人學者,像袁宏、殷仲文、孫盛、幹寶等人,雖然才華參差不齊,但在個人成就上,尚且值得稱道。
自西晉出現了務虛談玄的苗頭,待到東晉偏安江左後,開始愈演愈烈,竟然形成了當時的一種社會時俗和文藝風氣。縱觀兩晉時代,世道人心艱難困苦,宮廷昏庸失序,賢者達人迫於淫威,先由空談是非,逐漸演變成為談玄論道的學風,結果就是他們吟詩總也跳不出“老子”樣道德,但凡作賦必定謳歌“莊子”式自由。由此可見,文藝風格的變遷,確實離不開當時權勢掌控之下人們情感得失好惡的局限和狹隘……遠古至今始終如此,未來千百年之後必定依然。
南朝宋武帝劉裕(公元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祖籍彭城郡)喜好文學,宋文帝劉義隆儒雅風流,宋孝武帝劉駿多才多藝,與此同期的文壇之上,隨之頗有起色。轉入宋明帝劉彧時代,文藝日漸萎靡。整個南朝劉宋(公元420-479年)期間,盡管處於嚴苛門閥製度之下,在士大夫之中各類人才依然蜂擁雲集,當時的世祖大家,例如王姓、袁姓中間文采富麗者異常耀眼,而像顏姓、謝姓裏麵藝術奇葩者格外奪目;再者,還有像何承天、範曄、張敷、沈懷文等學者名士,多的不勝枚舉,他們有的不僅聞名遐邇,而且至今盛名不衰,所以也就不再贅述了。
南齊太祖蕭道成(公元427年-482年字紹伯小名鬥將祖籍東海郡蘭陵縣於479年-482年在位)符命改製,國泰民安;齊高帝蕭賾子承父業,文治武功;文惠太子,皆備文才武略,所以自齊高宗蕭鸞之上,逐個帝王明哲鴻運,才有天下福澤光明,並且帝業恒通。當今聖上繼位以來,文教遍布天下,海嶽普降祥瑞,各路英才倍出,類似乘龍禦鳳一樣飛舞高空,猶如駕馭騏驥一般奔駛萬裏。他們詮釋禮樂經書,仿佛超越了姬周劉漢的盛況,諸多文章佳作堪比唐堯虞舜時的風采……如此鼎盛氣象,繁榮景貌,若嘴笨筆拙像我者,實在無法表達清楚啊!還是留給後世高人,再去誇讚高歌吧。
總而言之:文章光華十代間,義理風采已九遷;經書典籍砥中流,任憑情誌白浪翻。質文貳離易含章,實虛明暗因權杖;莫歎文史多怪事,藝術風範眼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