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來,徐遙與耿憲更是師徒相得,情義優渥。幾經周折之後,耿家終於覓得良師,本來是喜事一樁,但自從前些日子收到一封來自武陵郡城的書信之後,耿氏便整日愁眉不展,唉聲歎氣。
原來耿氏亡夫早年乃大族子弟,隻是資質不佳,又戀上尋常人家閨女,這才與家裏鬧翻了,來到了上庸之中。在自己身死之後,留下一子耿憲,卻仍被那大族認為自家子弟。
隻是因為一些明裏暗裏的原因,耿憲才沒去那武陵郡城之中認祖歸宗。不過有這一層關係所在,耿氏在上庸城裏的日子,自然是好過得很。
不料此時族中寫了一帖子,說耿憲年紀漸長,已經不可在上庸城內荒廢日子,家族之中思慮再三,準備於明年開春,差家僮接耿憲到郡城裏認祖歸宗。耿氏雖然心中不舍,但實在是難於推辭,故而暫且應允,這幾天也因為這個緣故一直悶悶不樂。
今日耿氏心中煩悶不堪,便差人接來父親濮員外商議,濮員外一到,耿氏便開口說道:“如今族中要你外孫,明年往郡城之中去認祖歸宗,我念憲兒年幼,在那處又沒甚根基,萬一遭了欺淩,該如何是好?”
濮員外聞言微微一笑,“嘿,男兒誌在四方,那耿家家學淵源,乃是武陵郡有名的大族,武陵郡城又有藏劍山莊這等龐大大物盤踞其中,舞台子豈不比這小小上庸大多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便是有些許苦楚,男子漢大丈夫也盡可受得,男兒誌存高遠,女兒切不要為此擔憂”
耿氏聞言也稍稍放下了心,這耿憲再怎麽說,也是被承認了身份的耿家子弟,便是注定要受些白眼,但自身最基本的安全與成長環境,卻是沒有什麽大問題的。
能在一方大勢力裏打一個上好的基礎,這是一些出身寒苦的子弟修都修不來的福氣,自己還能有什麽別的怨言呢?把耿憲放在武陵郡城裏麵去,條件至少比上庸要好,以後成材的幾率也要大一些,自己這個做母親的,自然也不能阻了自己兒子的前途。
見耿氏此節已經想通,濮員外就把話頭一轉,“此事你能想通便好,但徐先生這邊,卻有些不太好辦,這徐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教憲兒讀書何等用功,這半年以來大家都看在眼裏,況且為人謙厚,雅量
非常,坐館半年,並無一絲差錯,匆忙之間,怎好讓其辭館?此事若是處理不好,怕是於我等名聲有礙”
耿氏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隻是自己之前滿腔心思全在自己兒子耿憲這裏,一時之間也沒有想到這一茬,聽到自己老父提到之後,不由得側著頭想了半晌,然而思來想去,卻也沒想出什麽名堂,答不出什麽話來。
這耿氏再想了一會兒,實在想不出什麽名堂,便隻能開口說道“這乃族中相召,於情於理,都應遷就。徐先生在此半年確實是勞苦功高,但我們家裏館金禮數,卻也是一樣不缺,便是辭退了他,也應該沒什麽大礙”
濮員外聞言勃然作色,“女兒你這講的是什麽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徐先生豈是那些尋常儒生?你這些市儈之語,且不要讓我再聽見第二次”
耿氏見自己老父怒氣勃發,頓時也慌了神,連忙開口說道“爹爹講得極是,小女出口無狀,爹爹暫且息怒”,濮員外見自己女兒改口,頓時冷哼一聲,也不再作言語。
見自己老父稍微緩和了顏色,耿氏沉吟了一會兒,便再度開口,“此事我思來想去,不如這樣,當初你女婿在蘇州城做生意時,被一姓盧的店家,拖欠下了一批絨緞,折合銀子,大概數百餘兩,到了現在,已經將近有十年光景”
“這些年來,也一直沒個音訊,隻留下了一張空券在這裏。數日前,有一船戶來通消息,說這店家近來發跡,我就想著派人去討,但思來想去,也沒有可以托付的人。現在不如讓徐先生,帶一名當年經過手的下人同到蘇州去,就此清算帳目,倘若討回銀子,就拿上百十兩謝他也不為過,不知爹爹意下如何?”
濮員外聞言便點了點頭道“好,好,好!徐先生自然是可以托付的人,以徐先生之才,想必也不會誤了此事。我剛好也有些尾帳在那裏,一起勞煩他順便取了,到時候再多謝他一點銀子,此事一舉兩得,錦上添花,正該做得”
此事談妥之後,父女兩人麵上都帶了喜色,當晚便設下宴席請了徐遙前來,濮員外、耿氏、耿憲都在席間作陪。席間過了數杯之後,濮員外便放下酒杯,開口說道“我這不成材的外孫,承蒙先生傾心培植,現在學問大有進益,按道理來說,家裏應該久作款待,
待我這外孫長大成人。奈何族中親自相招,不得不往,明年我這孫兒就不能在先生膝下聆聽教誨,老朽心裏實在是愧歉交加,望先生海涵一二”
徐遙聞言笑著說道“小生樗櫟庸材,承蒙各位不棄,在這裏叨擾半年,實在是心有慚愧,令孫少年英偉,現在又逢族中相召,飛黃騰達指日可待,況且此乃血脈親族相召,憲兒理應奉命。小生無寸功而屢得長輩厚言相待,不勝慚愧!”
耿憲待徐遙說完之後,突然放下碗筷,插話進來“先生待我如子,受教實多。母親卻讓我去那武陵郡城之中,不知是何主意?那武陵郡中耿家名為本族,這些年來,連我父親死時發去訃告,都沒有隻言片語傳來,於我有何感情可言?所謂血濃於水,也不過是鏡花水月般的笑話,隻能哄哄三歲小孩罷了,先生你且不要走,明年我是斷然不去的,以後還要在先生這裏做學問。”
耿氏聞言頓時勃然大怒,罵了耿憲一通,徐遙此時也適時候開口勸慰道“男兒誌在四方,此乃你本族相召,正是學一身本領的時候,萬萬不可推卻,你我師徒一場,以後我時常來探望你便是了。”
耿氏罵完之後,便著丫鬟將耿憲帶入了內堂,而席間三人,則又吃起了桌上的酒菜來,這酒過三巡,濮員外又將去蘇州取帳的事情,對徐遙細說一番,徐遙聽完後說道“感謝長輩厚賜,小生若是不去,豈不是辜負了長輩一番心意?”
濮員見徐遙答應,頓時也是喜上眉梢“千金之托,就在徐先生身上了,徐先生願意一往,不隻我那亡婿感恩於九泉之下,老夫也跟著沾了先生的福氣!”徐遙再三遜謝之後,濮員外便又是一陣殷勤招呼,夜深撤席,濮員外與徐遙就各自歸家歇宿。
回到蔣家之後,徐遙便把此事跟蔣溫倫說了,蔣溫倫聞言皺了皺眉,開口便對著徐遙埋怨道,“此事你不該答應的,蘇州城雖是繁華所在,但從上庸去沿途可不太平,以徐兄之才,討回這筆銀子想必不在話下,但那些剪徑強人卻實在是有些難辦,萬一有個閃失,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你今晚且歇了,明日我去找濮員外,去幫你把這個差事推了”
見蔣溫倫好大的意見,徐遙連連笑著擺手,“此事我自有主意,你且不要來給我攪事”
原來耿氏亡夫早年乃大族子弟,隻是資質不佳,又戀上尋常人家閨女,這才與家裏鬧翻了,來到了上庸之中。在自己身死之後,留下一子耿憲,卻仍被那大族認為自家子弟。
隻是因為一些明裏暗裏的原因,耿憲才沒去那武陵郡城之中認祖歸宗。不過有這一層關係所在,耿氏在上庸城裏的日子,自然是好過得很。
不料此時族中寫了一帖子,說耿憲年紀漸長,已經不可在上庸城內荒廢日子,家族之中思慮再三,準備於明年開春,差家僮接耿憲到郡城裏認祖歸宗。耿氏雖然心中不舍,但實在是難於推辭,故而暫且應允,這幾天也因為這個緣故一直悶悶不樂。
今日耿氏心中煩悶不堪,便差人接來父親濮員外商議,濮員外一到,耿氏便開口說道:“如今族中要你外孫,明年往郡城之中去認祖歸宗,我念憲兒年幼,在那處又沒甚根基,萬一遭了欺淩,該如何是好?”
濮員外聞言微微一笑,“嘿,男兒誌在四方,那耿家家學淵源,乃是武陵郡有名的大族,武陵郡城又有藏劍山莊這等龐大大物盤踞其中,舞台子豈不比這小小上庸大多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便是有些許苦楚,男子漢大丈夫也盡可受得,男兒誌存高遠,女兒切不要為此擔憂”
耿氏聞言也稍稍放下了心,這耿憲再怎麽說,也是被承認了身份的耿家子弟,便是注定要受些白眼,但自身最基本的安全與成長環境,卻是沒有什麽大問題的。
能在一方大勢力裏打一個上好的基礎,這是一些出身寒苦的子弟修都修不來的福氣,自己還能有什麽別的怨言呢?把耿憲放在武陵郡城裏麵去,條件至少比上庸要好,以後成材的幾率也要大一些,自己這個做母親的,自然也不能阻了自己兒子的前途。
見耿氏此節已經想通,濮員外就把話頭一轉,“此事你能想通便好,但徐先生這邊,卻有些不太好辦,這徐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教憲兒讀書何等用功,這半年以來大家都看在眼裏,況且為人謙厚,雅量
非常,坐館半年,並無一絲差錯,匆忙之間,怎好讓其辭館?此事若是處理不好,怕是於我等名聲有礙”
耿氏一聽,還真是這個道理,隻是自己之前滿腔心思全在自己兒子耿憲這裏,一時之間也沒有想到這一茬,聽到自己老父提到之後,不由得側著頭想了半晌,然而思來想去,卻也沒想出什麽名堂,答不出什麽話來。
這耿氏再想了一會兒,實在想不出什麽名堂,便隻能開口說道“這乃族中相召,於情於理,都應遷就。徐先生在此半年確實是勞苦功高,但我們家裏館金禮數,卻也是一樣不缺,便是辭退了他,也應該沒什麽大礙”
濮員外聞言勃然作色,“女兒你這講的是什麽話?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徐先生豈是那些尋常儒生?你這些市儈之語,且不要讓我再聽見第二次”
耿氏見自己老父怒氣勃發,頓時也慌了神,連忙開口說道“爹爹講得極是,小女出口無狀,爹爹暫且息怒”,濮員外見自己女兒改口,頓時冷哼一聲,也不再作言語。
見自己老父稍微緩和了顏色,耿氏沉吟了一會兒,便再度開口,“此事我思來想去,不如這樣,當初你女婿在蘇州城做生意時,被一姓盧的店家,拖欠下了一批絨緞,折合銀子,大概數百餘兩,到了現在,已經將近有十年光景”
“這些年來,也一直沒個音訊,隻留下了一張空券在這裏。數日前,有一船戶來通消息,說這店家近來發跡,我就想著派人去討,但思來想去,也沒有可以托付的人。現在不如讓徐先生,帶一名當年經過手的下人同到蘇州去,就此清算帳目,倘若討回銀子,就拿上百十兩謝他也不為過,不知爹爹意下如何?”
濮員外聞言便點了點頭道“好,好,好!徐先生自然是可以托付的人,以徐先生之才,想必也不會誤了此事。我剛好也有些尾帳在那裏,一起勞煩他順便取了,到時候再多謝他一點銀子,此事一舉兩得,錦上添花,正該做得”
此事談妥之後,父女兩人麵上都帶了喜色,當晚便設下宴席請了徐遙前來,濮員外、耿氏、耿憲都在席間作陪。席間過了數杯之後,濮員外便放下酒杯,開口說道“我這不成材的外孫,承蒙先生傾心培植,現在學問大有進益,按道理來說,家裏應該久作款待,
待我這外孫長大成人。奈何族中親自相招,不得不往,明年我這孫兒就不能在先生膝下聆聽教誨,老朽心裏實在是愧歉交加,望先生海涵一二”
徐遙聞言笑著說道“小生樗櫟庸材,承蒙各位不棄,在這裏叨擾半年,實在是心有慚愧,令孫少年英偉,現在又逢族中相召,飛黃騰達指日可待,況且此乃血脈親族相召,憲兒理應奉命。小生無寸功而屢得長輩厚言相待,不勝慚愧!”
耿憲待徐遙說完之後,突然放下碗筷,插話進來“先生待我如子,受教實多。母親卻讓我去那武陵郡城之中,不知是何主意?那武陵郡中耿家名為本族,這些年來,連我父親死時發去訃告,都沒有隻言片語傳來,於我有何感情可言?所謂血濃於水,也不過是鏡花水月般的笑話,隻能哄哄三歲小孩罷了,先生你且不要走,明年我是斷然不去的,以後還要在先生這裏做學問。”
耿氏聞言頓時勃然大怒,罵了耿憲一通,徐遙此時也適時候開口勸慰道“男兒誌在四方,此乃你本族相召,正是學一身本領的時候,萬萬不可推卻,你我師徒一場,以後我時常來探望你便是了。”
耿氏罵完之後,便著丫鬟將耿憲帶入了內堂,而席間三人,則又吃起了桌上的酒菜來,這酒過三巡,濮員外又將去蘇州取帳的事情,對徐遙細說一番,徐遙聽完後說道“感謝長輩厚賜,小生若是不去,豈不是辜負了長輩一番心意?”
濮員見徐遙答應,頓時也是喜上眉梢“千金之托,就在徐先生身上了,徐先生願意一往,不隻我那亡婿感恩於九泉之下,老夫也跟著沾了先生的福氣!”徐遙再三遜謝之後,濮員外便又是一陣殷勤招呼,夜深撤席,濮員外與徐遙就各自歸家歇宿。
回到蔣家之後,徐遙便把此事跟蔣溫倫說了,蔣溫倫聞言皺了皺眉,開口便對著徐遙埋怨道,“此事你不該答應的,蘇州城雖是繁華所在,但從上庸去沿途可不太平,以徐兄之才,討回這筆銀子想必不在話下,但那些剪徑強人卻實在是有些難辦,萬一有個閃失,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你今晚且歇了,明日我去找濮員外,去幫你把這個差事推了”
見蔣溫倫好大的意見,徐遙連連笑著擺手,“此事我自有主意,你且不要來給我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