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的穴位被稱作“風水寶地”,地形上有一定的特點,一般以穴位為中心,呈背山麵水,左右圍護的格局,專業術語稱背山為來龍,也即玄武;左邊呈圍護的山為青龍;右邊呈圍護的山為白虎;穴位本身的堂局為內堂局,穴位外為大堂局,大堂局內應有河流蜿轉經過,穴位前方近處有小山丘為案山,遠方有高的山峰為朝山。


    “太祖山”是指結穴處往後龍脈的發源之山,通常是附近的最高峰,往下還有一級“少祖山”之說。


    “父母山”是指順著龍脈來處在結穴之山背後的一座山體,“穴星”一般指結穴之山,就是地穴的穴位所在的山體。


    “青龍砂”指穴位左邊的山脈或山體,“白虎砂”指穴位右邊的山脈或山體,當然還有“水口砂”、“下手砂”的說法。


    “案”指穴位前方近處的山體,通常呈筆架型或馬鞍型,“朝”指穴位前方遠處眾多山體,一般來說,朝山在案山之後。


    “格局”也有叫做“堂局”的,指把上述的這些山體形成一個整體,統一的去看,就有了每個“穴位”自己的局勢,局勢的大小、好壞直接會導致穴位品級的高低。


    一個穴位至少要入品才可能會有“格局”,也就是後人至少要有等同於當官入職的富貴福分才能算“入格局”。


    當然一個局勢不會隻造就一個穴位,可能會有若幹的結穴之處。


    每個“格局”大到可能會方圓幾十裏上百裏或更多,小到可能隻有幾座甚至一座山頭,而且會大格局中套小格局,小格局中套微格局。


    地穴是分等級的,許多人都知道。他有兩大層次:一個是世間層;一個是出世間層。


    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修煉,簡單的說一個是在人世中精神境界的升華,一個是在超出人世的範圍裏精神境界的升華。


    在風水中存在著世間層和出世間層的大的級別劃分。


    當然,這個世間層和出世間層,和那個世間法和出世間法概念不一樣。


    世間層和朝堂官位等級的劃分差不多,也是劃分為文、武特點,還有高低等級。


    華夏很多輔佐君王的大臣都是修道人,知道天、地之事,所以就把部分天地體係拿到人間來用,官位等級的劃分即是如此。


    前麵講了“入職為官”才算入格局,那是因為這樣就已經能獨擋一麵,獨立做主了。


    地穴除了文、武的特點不一樣外,等級的劃分主要是用道德作為衡量標準。


    出世間層其實已經不能叫做風水了,更準確點說,不是民間老百姓理解的風水的概念了,那個涵義已經包括不了其中龐大的內涵。


    甚至很多名字都不叫穴了,叫“位”或“座”什麽的,那是仙、神靈、聖人所用的,和人已經沒什麽關係了。


    在世間層和出世間層之間還有一些特殊的品級,極品就是帝皇大地,也有叫天子地的。


    帝皇大地,牽涉天下格局,受到上天嚴密安排,不是領有天命,授命於天的人或家族是根本就不可能得到它的。


    相傳很多君主都是安排神靈下凡來做的,所以無論是帝皇地也好,天子地也好,都是普通百姓的叫法,其實真正的名稱不是這麽叫的,另外空間的高級生命把這種級別和類型的地叫做“乾坤地”。


    出一個君王或一個朝代的地就叫“乾坤地”,自古以來,能夠讓人知道的,也就這麽多。


    在世間層,還有一些特殊的存在,他們並不比乾坤地差,對應到人世間,人們能夠知道人世間的很多大家族,綿延時間很長,甚至超過了千年,那是積了大德,所以福延後世子孫。


    乾坤地的說法是以“貴”為主要特點來劃分展現的。還有以“福”為主要特點的展現,更有以“修煉地”為展現的。


    所以以“貴”為主要特點的劃分標準並不能籠統的涵蓋一切,去評判哪個地穴好哪個地穴不好。


    當然,很多地穴即有“貴”又有“富”,或其它特點。


    比如某個地穴,他報的特點是“富貴靈仙”,那完全可能其地出四房人,其中一房發“富”,一房發“貴”,一房發“靈”,也就是比較靈通,類似術士這一種情況,還有一房則出修煉人;也可能其地所出某一房或某一人同時具備“富貴靈仙”四個特點。


    有人說富貴、富貴,有富就有貴,有貴就有富嘛,那不是一起的嗎?


    其實不是,如果上天確定一人“富、貴”特點都占,那他的確既富且貴;如果上天確定他隻有一個特點,比如說是“貴”,那他真的就隻有貴。


    人知道有清官,許多是官至高位,甚至官至極品,依然是清貧如洗,家徒四壁的,死後連好一點的棺材都買不起。


    富也好,貴也好,是上天安排,若命中該有就有,是不能強求的。


    該有的,人正正當當,通過辛苦付出,順其自然就能得。


    以清官的身份、地位,他們要想發財不是很容易的事嗎?但他們就是秉公而行,隻拿朝堂發放的俸祿。


    這是他們盡職盡責,通過辛苦工作付出後,得到的正規收入,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有些又貴又富的,那是因為立下重大功勳,君王或者朝廷特別賞賜的,那就是正當的“富貴”。


    有些當官的,命中隻有貴,但他出於人心和欲望的作用,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因而發富,這是不正當獲取,那麽就必須用自己的福德來換,通過消耗自己的福德來換取這種不正當收入,當福德一旦消耗到一定成度,就會出事,出事後或被抓,或死亡下輩子來還。


    看街上的乞丐,不要看他現在這麽淒慘,或許好多上輩子都是達官貴人,過著錦衣玉食、奢華淫逸的生活。


    所以古人常常講行善積德,下輩子投胎過好生活是有道理的。


    但是,無論以哪一種特點來劃分層次等級,最根本的衡量標準都是道德,道德水準越高的人,福分越大,他的家族興旺延續年代相應也就越長。


    很多修煉有道的風水師常常能接觸到高級別的穴位,地靈神告知這個穴位可以主管一個朝代七八百年、一千多年、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


    這可奇怪了,要知道最長的朝代也不過幾百上千年,那這些穴位都是怎麽回事呢?難道是穴位主管朝代的時間越短,其層次和能力也相應越低嗎?


    其實還不一定,這裏麵牽涉個天命問題,比如主宰某個朝代的地穴,可能並非這個穴位層次不夠,能力不夠,而是天命安排隻有這麽多年,那它可能就隻用了其中一部份相對應的層次和能力來起作用,多餘的部分保留不用而已。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人類社會是有不同的文明周期存在的,這從風水角度來看是事實,地這一層把其叫做“大乾坤地”,“乾坤地”之上主導一個文明時期的地就叫做“大乾坤地”。


    有些史前文明可能存在的時間很長很長,其中就可能有朝代存在了上百近千年的。


    所知曉的大乾坤地有五十萬年的,也就是說那個大乾坤地所對應的人類文明時期至少也有五十萬年。


    有些朝代從掌權者到普通的人,道德都很高尚。可以說比文明的五常標準高的很多。


    由於他們的文明程度很高,所以人們活個三五百歲也就不是很稀奇的事了!


    四、龍脈


    華夏民族所滋養生息的大地,是一塊風水寶地,在這塊寶地上,風風雨雨朝代更替,傳說中哪個家族要尋找到哪一條龍脈,得到了龍脈上的龍穴,就能君臨天下。


    那這龍脈到底是什麽呢?


    龍者何?山之脈也。土乃龍之肉,石乃龍之骨,草乃龍之毛。


    並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稱為龍脈,龍脈所在的山必須有始有終,有根有源,內部有生氣貫通,這樣的山脈外形上表現的連綿起伏,生機勃勃。


    當然能辨別出龍脈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通過長期的修為,所以有“識山易,識脈難”的說法。


    得到風水界公認的是,華夏大地上所有的龍脈都發源於昆侖。


    昆侖被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他脈出八方,有八大幹龍伸向各處,其中三大龍脈分別被叫做:北幹龍、中幹龍、南幹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至尊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昭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昭之並收藏至尊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