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爺的話,花了一萬兩終於找到了一家鏢局,願意護送繼澤少爺回京,已走水路北上,十日後抵京。”</p>
管家的語氣比往日都恭敬了許多。</p>
他知道,老爺從此刻開始,身份便不同了。</p>
“十日?不是告訴你,要盡量拖延時間了嗎?”</p>
董必誠微惱。</p>
十日能幹成何事?</p>
將他接手劍南道總管事的事,生米煮成熟飯都有些難。</p>
“可是大夫說了,繼澤少爺的傷時好時壞的,他隻能保住十日,鏢師們說走水道過索道,到了關內,看看能不能遇到名醫,假如能的話就換了這個大夫,先給繼澤少爺求醫診治。”</p>
鏢局的人是他的舊友。</p>
路上耽誤的時間久,老爺一高興,指不定又賞一萬兩。</p>
他還能分個千八百兩的好處費。</p>
“你辦事我放心,十日……就十日。”</p>
董必誠正說著。</p>
府衙的仵作前來,詢問是否是死者董慶的家屬。</p>
“董少的傷勢已檢查完了,麵容小的已盡力縫合好,還請董老爺將屍體認領回府。”</p>
仵作巴結著上前,又安慰了一通。</p>
原以為能領幾個賞錢。</p>
誰知,董必誠隻是“嗯”了一聲,便隨手指了一個董家小廝。</p>
“你去領了少爺的屍體回府,讓夫人主辦喪事,遭遇強盜洗劫不是啥子好事,家醜不可外揚,喪事簡辦,也不必停棺,買口棺材送到東郊的祖墳旁邊埋了。”</p>
停棺要三日。</p>
董繼澤返回京城、他接手劍南道總管事的消息傳出去。</p>
絕對少不了人前來巴結吊唁。</p>
到時候他分身乏術,十日時間去了三日,所剩無幾,他還如何掌握住實權。</p>
“來升,快隨我去城外的製衣行。”</p>
董必誠連看都不看董慶的屍體一眼,在管家的攙扶下,一個箭步登上馬車。</p>
車夫急忙快馬加鞭往西走。</p>
徒留仵作和一個董家小廝站在當場,兩人麵麵相望,都有些不知所措。</p>
誰能想得到。</p>
剛才在刺史大人麵前,痛哭流涕要結案,讓死者早日入土為安的董老爺。</p>
出了門就翻臉不認兒子。</p>
不僅將兒子草草下葬,連兒子的最後一麵都不見?</p>
“心真狠。”</p>
仵作知道自己白給屍體收殮了。</p>
他對著屍體鞠了一躬,滿目同情地送它離開。</p>
……</p>
城西,董家製衣行。</p>
在馬車急停後,董必誠在車內收拾了好半天,才邁著驕傲如同大公雞的步伐走下車。</p>
“來升,一會兒你知道要如何說,可千萬別心虛露餡。”</p>
董必誠不忘記叮嚀管家。</p>
“老爺您放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p>
管家笑容比平時更加諂媚,但卻沒有平時那麽真誠了。</p>
以前,他認為老爺雖然摳門,但是一個合格的一家之主。</p>
可如今對待親生兒子都如此冷漠,他們這些下人,在老爺的眼裏,也隻是隨時可以舍棄的棄子。</p>
他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伺候著,以免哪天說錯一句話、辦錯一件事,再落得慶少爺的地步。</p>
“來了。”</p>
董必誠趾高氣昂地主動往前走去。</p>
不等製衣行的兩位管事先開口詢問董繼澤的事,他率先將貼身放在胸口的印章拿了出來。</p>
“繼澤少爺有令,他返回京城後,由我暫代劍南道總管事,往後製衣行的所有大事小情都由我負責了。”</p>
因為承接軍服與官服等與官家和商家的所有衣物製作。</p>
董家製衣行是董家在劍南道旱澇保收的商行。</p>
掙得雖不如以往的董家皂角、紙張和酒樓等收益多,但那是以往。</p>
如今其他商行都被查抄,隻有製衣行能獨善其身,還帶動著其他商戶因此撤銷了對不少商行的狀告。</p>
是重中之中。</p>
這才成為了董必誠剛接手劍南道總管事的第一個目標。</p>
必須拿下製衣行!</p>
“誠老爺,繼澤少爺真的被強盜砍斷一條腿?”</p>
大管事還是無法相信這件事。</p>
可董必誠手裏的印章做不得假。</p>
印章相當於遊俠手裏的劍,人在章在。</p>
如今章在人不在,說明董繼澤確實出了大事。</p>
“是啊……昨夜強盜入了別院,我兒子董慶和繼澤少爺,帶著別院裏的小廝奮力反抗,結果慘遭毒手,與強盜們同歸於盡了。”</p>
“繼澤少爺也被強盜匪首傷了一條右腿,由於傷勢太重,天府的大夫治愈不了,隻能送往京城,臨行前,繼澤少爺將印章交給我,由我代管劍南道總管事。”</p>
作為天府一帶的管事。</p>
董必誠與兩位製衣行的管事,平時裏也打過不少交道。</p>
但由於他們都是由劍南道總管事管著,向來瞧不起董必誠。</p>
如今聽說董必誠要成為代理總管事,互相使了一個眼神。</p>
“兩位可是懷疑我說的話?”</p>
董必誠正要將他準備好的說辭用上。</p>
不料,大管事率先搖頭表態。</p>
“誠管事既然拿到了印章,證明你就是劍南道的總管事,我們隻認印章不認人。”</p>
說著,大管事拱手作揖。</p>
二管事也作了一揖,但滿臉寫著不服氣。</p>
董必誠原本還懷疑二人如此痛快地認同自己的說法,其中另有蹊蹺。</p>
見二管事一副瞧不起他的模樣,心裏反倒踏實了不少。</p>
“二管事可是對繼澤少爺做的這個決定有怨言?”</p>
手握權利,董必誠自然要挑幾句刺。</p>
“劍南道各州縣的旁枝子弟不少,嫡係也有,何時能輪到誠老爺,你心裏沒數麽?”</p>
二管事以問製問,根本不給董必誠麵子。</p>
董必誠噎了一下卻也無法反駁,以免事情鬧得不可收場,幹脆先把昔日恩怨放在一邊。</p>
先趁熱打鐵,拿下製衣行。</p>
“從今日起,製衣行就由我接手。”</p>
他朝著大管事伸出手去。</p>
大管事倒也懂事,馬上比劃著製衣行裏麵。</p>
“賬目前幾日才從府衙拉回來,正好有一事要請繼澤少爺做決斷,沒想到遇到這樣的意外。”</p>
大管事暗中與二管事交流了一個眼神。</p>
二管事馬上譏笑道:“誠老爺以前沒管理過製衣行,對製衣行的事一竅不通,他能夠做得了主,擔得起這個責任嗎?”</p>
激將!</p>
董必誠心裏窩火,臉上卻還要強自保持鎮定。</p>
“我雖未打理過製衣行,但名下也有衣鋪,不算是隔行如隔山,你們但說無妨。”</p>
他朝著大管事使了一個眼色。</p>
先拉攏一個算一個。</p>
大管事果然上道,不顧二管事私底下扯他的衣袖製止,一臉苦惱地壓低聲音。</p>
“誠老爺,今冬的兵服全部運送走了,可作坊裏還堆了整整四十萬斤粗麻,正好下一批京城來的官府訂單還沒到,而如今衣鋪又關門了。”</p>
“你看,我們是跟著關門讓織工們另謀出路,還是將粗麻製布製衣,低價賣給別的衣鋪,先把本錢賺回來,把大家留住呢?”</p>
粗麻是為了應付查賬買的。</p>
按照以往的操作,都是等交差後,用不了的以八折價格退貨即可。</p>
然而姓唐的一直盯著董家各個商行,根本沒辦法退貨,隻能堆在地下井穴裏。</p>
</p>
再堆下去,能夠換錢的粗麻就要發黴發臭了。</p>
“家主沒讓繼澤少爺告訴你們怎麽處置那些嗎?”</p>
董必誠也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p>
在看到兩位管事搖頭後,他的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眼中閃過貪婪之色。</p>
管家的語氣比往日都恭敬了許多。</p>
他知道,老爺從此刻開始,身份便不同了。</p>
“十日?不是告訴你,要盡量拖延時間了嗎?”</p>
董必誠微惱。</p>
十日能幹成何事?</p>
將他接手劍南道總管事的事,生米煮成熟飯都有些難。</p>
“可是大夫說了,繼澤少爺的傷時好時壞的,他隻能保住十日,鏢師們說走水道過索道,到了關內,看看能不能遇到名醫,假如能的話就換了這個大夫,先給繼澤少爺求醫診治。”</p>
鏢局的人是他的舊友。</p>
路上耽誤的時間久,老爺一高興,指不定又賞一萬兩。</p>
他還能分個千八百兩的好處費。</p>
“你辦事我放心,十日……就十日。”</p>
董必誠正說著。</p>
府衙的仵作前來,詢問是否是死者董慶的家屬。</p>
“董少的傷勢已檢查完了,麵容小的已盡力縫合好,還請董老爺將屍體認領回府。”</p>
仵作巴結著上前,又安慰了一通。</p>
原以為能領幾個賞錢。</p>
誰知,董必誠隻是“嗯”了一聲,便隨手指了一個董家小廝。</p>
“你去領了少爺的屍體回府,讓夫人主辦喪事,遭遇強盜洗劫不是啥子好事,家醜不可外揚,喪事簡辦,也不必停棺,買口棺材送到東郊的祖墳旁邊埋了。”</p>
停棺要三日。</p>
董繼澤返回京城、他接手劍南道總管事的消息傳出去。</p>
絕對少不了人前來巴結吊唁。</p>
到時候他分身乏術,十日時間去了三日,所剩無幾,他還如何掌握住實權。</p>
“來升,快隨我去城外的製衣行。”</p>
董必誠連看都不看董慶的屍體一眼,在管家的攙扶下,一個箭步登上馬車。</p>
車夫急忙快馬加鞭往西走。</p>
徒留仵作和一個董家小廝站在當場,兩人麵麵相望,都有些不知所措。</p>
誰能想得到。</p>
剛才在刺史大人麵前,痛哭流涕要結案,讓死者早日入土為安的董老爺。</p>
出了門就翻臉不認兒子。</p>
不僅將兒子草草下葬,連兒子的最後一麵都不見?</p>
“心真狠。”</p>
仵作知道自己白給屍體收殮了。</p>
他對著屍體鞠了一躬,滿目同情地送它離開。</p>
……</p>
城西,董家製衣行。</p>
在馬車急停後,董必誠在車內收拾了好半天,才邁著驕傲如同大公雞的步伐走下車。</p>
“來升,一會兒你知道要如何說,可千萬別心虛露餡。”</p>
董必誠不忘記叮嚀管家。</p>
“老爺您放心,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p>
管家笑容比平時更加諂媚,但卻沒有平時那麽真誠了。</p>
以前,他認為老爺雖然摳門,但是一個合格的一家之主。</p>
可如今對待親生兒子都如此冷漠,他們這些下人,在老爺的眼裏,也隻是隨時可以舍棄的棄子。</p>
他必須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伺候著,以免哪天說錯一句話、辦錯一件事,再落得慶少爺的地步。</p>
“來了。”</p>
董必誠趾高氣昂地主動往前走去。</p>
不等製衣行的兩位管事先開口詢問董繼澤的事,他率先將貼身放在胸口的印章拿了出來。</p>
“繼澤少爺有令,他返回京城後,由我暫代劍南道總管事,往後製衣行的所有大事小情都由我負責了。”</p>
因為承接軍服與官服等與官家和商家的所有衣物製作。</p>
董家製衣行是董家在劍南道旱澇保收的商行。</p>
掙得雖不如以往的董家皂角、紙張和酒樓等收益多,但那是以往。</p>
如今其他商行都被查抄,隻有製衣行能獨善其身,還帶動著其他商戶因此撤銷了對不少商行的狀告。</p>
是重中之中。</p>
這才成為了董必誠剛接手劍南道總管事的第一個目標。</p>
必須拿下製衣行!</p>
“誠老爺,繼澤少爺真的被強盜砍斷一條腿?”</p>
大管事還是無法相信這件事。</p>
可董必誠手裏的印章做不得假。</p>
印章相當於遊俠手裏的劍,人在章在。</p>
如今章在人不在,說明董繼澤確實出了大事。</p>
“是啊……昨夜強盜入了別院,我兒子董慶和繼澤少爺,帶著別院裏的小廝奮力反抗,結果慘遭毒手,與強盜們同歸於盡了。”</p>
“繼澤少爺也被強盜匪首傷了一條右腿,由於傷勢太重,天府的大夫治愈不了,隻能送往京城,臨行前,繼澤少爺將印章交給我,由我代管劍南道總管事。”</p>
作為天府一帶的管事。</p>
董必誠與兩位製衣行的管事,平時裏也打過不少交道。</p>
但由於他們都是由劍南道總管事管著,向來瞧不起董必誠。</p>
如今聽說董必誠要成為代理總管事,互相使了一個眼神。</p>
“兩位可是懷疑我說的話?”</p>
董必誠正要將他準備好的說辭用上。</p>
不料,大管事率先搖頭表態。</p>
“誠管事既然拿到了印章,證明你就是劍南道的總管事,我們隻認印章不認人。”</p>
說著,大管事拱手作揖。</p>
二管事也作了一揖,但滿臉寫著不服氣。</p>
董必誠原本還懷疑二人如此痛快地認同自己的說法,其中另有蹊蹺。</p>
見二管事一副瞧不起他的模樣,心裏反倒踏實了不少。</p>
“二管事可是對繼澤少爺做的這個決定有怨言?”</p>
手握權利,董必誠自然要挑幾句刺。</p>
“劍南道各州縣的旁枝子弟不少,嫡係也有,何時能輪到誠老爺,你心裏沒數麽?”</p>
二管事以問製問,根本不給董必誠麵子。</p>
董必誠噎了一下卻也無法反駁,以免事情鬧得不可收場,幹脆先把昔日恩怨放在一邊。</p>
先趁熱打鐵,拿下製衣行。</p>
“從今日起,製衣行就由我接手。”</p>
他朝著大管事伸出手去。</p>
大管事倒也懂事,馬上比劃著製衣行裏麵。</p>
“賬目前幾日才從府衙拉回來,正好有一事要請繼澤少爺做決斷,沒想到遇到這樣的意外。”</p>
大管事暗中與二管事交流了一個眼神。</p>
二管事馬上譏笑道:“誠老爺以前沒管理過製衣行,對製衣行的事一竅不通,他能夠做得了主,擔得起這個責任嗎?”</p>
激將!</p>
董必誠心裏窩火,臉上卻還要強自保持鎮定。</p>
“我雖未打理過製衣行,但名下也有衣鋪,不算是隔行如隔山,你們但說無妨。”</p>
他朝著大管事使了一個眼色。</p>
先拉攏一個算一個。</p>
大管事果然上道,不顧二管事私底下扯他的衣袖製止,一臉苦惱地壓低聲音。</p>
“誠老爺,今冬的兵服全部運送走了,可作坊裏還堆了整整四十萬斤粗麻,正好下一批京城來的官府訂單還沒到,而如今衣鋪又關門了。”</p>
“你看,我們是跟著關門讓織工們另謀出路,還是將粗麻製布製衣,低價賣給別的衣鋪,先把本錢賺回來,把大家留住呢?”</p>
粗麻是為了應付查賬買的。</p>
按照以往的操作,都是等交差後,用不了的以八折價格退貨即可。</p>
然而姓唐的一直盯著董家各個商行,根本沒辦法退貨,隻能堆在地下井穴裏。</p>
</p>
再堆下去,能夠換錢的粗麻就要發黴發臭了。</p>
“家主沒讓繼澤少爺告訴你們怎麽處置那些嗎?”</p>
董必誠也知道其中的彎彎繞繞。</p>
在看到兩位管事搖頭後,他的心中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眼中閃過貪婪之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