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郭家店保衛戰的指揮者,張海潮的主張還是比較受重視的,畢竟正是步兵第17團牢牢擋住了南北兩隻日軍部隊的突擊,大家才能坐在這裏談論如何吃掉公主嶺據守的日軍。眼下這場勝利之宴,倒是有大半的功勞出自17步兵團。


    作為一隻新組建不久的軍隊,國民革命軍的軍官來源複雜,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體係,甚至連山頭主義都還沒有豎立起來。雖然軍中的留日學生、東北講武堂、滿清新軍軍官、工人及知識分子各自有一個沒有明說的小圈子,但這些小圈子不過是出身相近軍官的一種自發靠攏聯絡感情,並不是有什麽人組織起來搞小團體。


    再加上軍中的政委組織和軍政大學的不定期培訓班,這種依靠私人感情形成的小圈子,一直都是被打壓拆散的對象,自然也就不會如南方革命黨人那樣,革命剛剛成功,就有人開始拉幫結派搞政治鬥爭,結果讓原本做革命軍政府吉祥物的黎元洪,現在倒是成了真正的革命軍政府領袖了。


    正是因為這隻新軍隊完全拋棄了過去舊軍隊的一切規矩,又打散了軍中的私人團體,也就使得這隻軍隊形成了這樣的思想:一是服從於軍事委員會的領導;二便是依賴於各自的戰績說話。


    第一條是鐵律,政委組織、後勤組織和參謀組織,這種伴隨工業化而發展起來的職責明確的專業分工,使得舊軍隊中軍事主官管理一切的獨裁製度趨向於瓦解,使得國民革命軍向著現代軍隊的組織方向邁步前進著。


    試圖在這樣的組織體係下發展個人的小團體,無疑是一個極為艱難的任務。有這樣能力的人,完全可以直接謀求取代吳川的位置,接手其在共和黨、革命委員會的權力,而不用另搞一套了。畢竟現在的共和黨和革命委員會,並不是吳川一個人說了算的政治組織。


    革命軍擴張迅速自然不會有論資排輩的情況出現,又加上共和黨對於軍中小團體的打擊,於是軍官的任命升遷,講人情的少而論功績的多了。這就好像是當初北洋在小站練兵,一切都以能不能打仗為優先考量,故朝氣蓬勃,人才自然也就輩出不窮了。


    如今日北洋之將領,昔日不過是農夫、小販、童生出身的極多。隻是在大清這醬缸裏混的久了,北洋新軍也就染上了未老先衰的毛病。第一代的北洋將領還沒有退役,這支軍隊就開始墮落腐化,軍中人事盤根錯節,再無當初在小站練兵時,為國戰而編練軍隊的蓬勃朝氣了。


    處於新生期的國民革命軍充滿著無限活力,就算如張紹曾、藍天蔚這樣的起義軍領袖,也不得不服從於革命委員會的命令,放棄自己的軍隊接受軍事委員會的改造。此前不肯放權的張紹曾帶著20鎮南下,結果就被北洋軍給教育了,最後還是老實的回來接受革命委員會的教育,這已經成為了最好的教育樣板。


    是以,坐在這間屋子裏的軍官們,對於軍事委員會的決定雖然有所抱怨,卻也沒有人敢自說自話,表示要帶著自己的部隊獨走的。


    隨著張海潮對於軍事委員會指示的支持,選擇服從於軍事委員會指示的軍官們也就多了起來。第三師的師長張孝準自然是支持自己部下的主張的,第三師在這場戰役中已經獲得了太多榮譽,實在是沒有必要再去爭奪最後一擊的功勞。


    中路軍的一些軍官雖然有著和軍事委員會的不同想法,但是中路軍指揮官吳祿貞卻沒有支持他們。吳祿貞並不是對於軍事委員會的指示毫無看法,他內心其實是想著夜長夢多,應該先把嘴裏的肉吃了再尋找下一次的戰機的。


    但是,這次將日軍包圍於公主嶺,中路軍幾乎沒有立下什麽主要功勞,幾乎都是西路軍打的硬仗。吳祿貞一向心高氣傲,雖然在奉天城外受到了馮國璋的教育,但他對於搶奪別人功勞這種事還是敬謝不敏的。既然把大島都督以下包圍於公主嶺不是他所率領的部隊立下的功績,對於這最後殲滅日軍一擊的功績,他其實是不想去拿的。


    因此既然有軍事委員會的指示,第三師又願意服從,他也就不理會部下的眼色,同樣選擇了支持對公主嶺圍而不攻,等待阻擊消滅日軍的援軍的指示了。


    第四師的藍天蔚尚在長春,而梁廷棟又不可能反對軍事委員會的指示。政委的主要任務,原本就是要確保共和黨和軍事委員會的命令能夠在軍中落實。於是會議很快就變成了,要如何落實軍事委員會指示的討論。


    對於如何落實軍事委員會的指示,吳祿貞和張孝準兩人顯然有著不同的看法。吳祿貞一開始就表明了立場說道:“第三師在前期的作戰中表現的極為出色,對於第三師的戰績第二師是欽佩的。


    不過第三師現在的攤子也鋪的太大了些,從鄭家屯到四平,從四平到公主嶺,連八屋和朝陽坡兩個後勤支撐點也要第三師看顧起來。這兵力也差不多用到了極點。


    遵照軍事委員會的指示,和我們中路軍應盡的職責,我認為第三師可以將郭家店到四平一帶的防禦陣地交給我部。接下來就請第三師保護我軍側翼和看住公主嶺的日軍,順便修整一下部隊。至於阻擊敵軍北上和圍點打援的任務,可由我中路軍負擔起來…”


    不要說張孝準,就是第三師的軍官們都是難以接受吳祿貞的主張的。他們好不容易才把四平-鄭家屯的防線建立起來,眼下公主嶺的日軍又被包圍了起來,接下來就是毫無後顧之憂的防禦作戰,把四平到郭家店的防區交給中路軍,他們豈不是白忙活了麽。功勞這種東西,有誰會嫌多?


    因此張孝準立刻就反駁道:“我覺得這樣做不大合適,我們第三師好歹在朝陽坡、郭家店、四平三處地方麵對過敵軍的進攻作戰,對於現在的塹壕戰作戰有一定的心得。


    在這樣的情況下,讓沒有接觸過塹壕戰的第二師接手我們的防區,我擔心在接下來的作戰中也許會出現問題。我看倒不如這樣,第二師以圍困公主嶺、保護交通線和支援我部為主,至於前沿防禦作戰則還是以我部為主…”


    張孝準這話倒是確確實實把第二師的軍官們給激怒了,他們是想要搶第三師的功勞,但也絕沒有想過一直給第三師打下手。第17團和第18團都已經被軍事委員會下令嘉獎,第17團不僅獲得了郭家店英雄團的稱號,其下屬49營更是得到了鋼鐵49營的榮譽稱號。


    雖然國民革命軍才創建不久,這些官兵們還不明白,這樣的榮譽稱號到底有什麽意義。畢竟按照中國過去的曆史,榮譽這種東西都是嘉獎給個人的,而不是給與一個集體的。不過依然還是有不少人覺得,這榮譽稱號聽起來還是蠻有氣勢的。


    有第一師被拆分的經驗,雖然軍事委員會考慮的是第一師中俄國人、朝鮮人太多,方才做出了限製。但是對於國民革命軍的官兵來說,他們是不大清楚軍事委員會的考量的,他們隻看到排在自己之前的第一師連上戰場的機會都沒有,就淪落為訓練新兵的專門部隊了。


    這令第二師上下很有危機感,生怕自己會變成第二個第一師,被丟在那個角落裏訓練新兵,最後慢慢被人遺忘。而按照張孝準的提議,第二師就真變成第三師的後勤支援部隊了,真要這麽弄下去,第二師距離第一師的距離似乎也不遠了。


    在這樣的戰爭期間,軍事委員會的資源一直都是向前線部隊傾斜,特別是能夠頂住敵人進攻的前線部隊傾斜。第17團已經被軍事委員會點名撤回長春修整,對於第18團的補充兵力也已經安排在路上,越是在戰場上表現出戰鬥力的部隊,軍事委員會就越舍不得犧牲,這種趨勢已經表露無疑了。


    因此想要不被軍事委員會當成炮灰使用,自然就得多多撈取戰績,爭取更多資源的傾斜才是。第三師這種大包大攬,試圖把所有好處都吃下去的做法,也就無法讓第二師的軍官們接受了。


    這場會議開了足有3個小時,最終西路軍和中路軍還是達成了一個勉強的合作協議。第18、11、22團負責圍攻公主嶺,盡量壓縮公主嶺日軍的活動範圍,最好不超過1平方公裏。工兵第一團負責修建圍困公主嶺之敵的防禦陣地,中路軍和工兵第三、五團負責修建從公主嶺到四平的防禦體係。


    在公主嶺到四平的防禦體係沒有初步形成之前,鄭家屯-四平防線依舊由西路軍負責。在這一防禦體係基本完成之後,或是鄭家屯-四平防線遭到了優勢敵人的進攻時,第二師將會接過四平一帶的防線。


    從四平到公主嶺,清軍、日軍和國民革命軍都在暗潮湧動,各自盤算著自己的作戰計劃。但是這一天對於哈爾濱的各國領事來說,卻是極為安靜的一日。因為戰爭的緣故,長春到四平之間的電報電話線路又被斷了,因此各國領事對於前線的戰事毫無情報可言,隻能從共和日報上發布的公開文章中尋找消息。


    不過今日共和日報上刊登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對於日方悍然挑起戰爭的憤怒和斥責,對於前線的戰爭隻是一筆帶過,簡單說明了前線將士正在頑強的抵抗日軍的進攻。


    法國領事就覺得自己和英國領事的打賭已經勝利在望了,他指著共和日報上的一段文字,得意洋洋的向英國領事說道:“才打了不到兩天,革命委員會已經開始向日本政府呼籲和平了,我就知道這些中國人都是外強中幹的樣子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火熱的年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富春山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富春山居並收藏火熱的年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