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勝!”
公孫度手持酒樽,麵帶笑意看向下首桉的袁遺和袁熙,及一應逃來避難的袁氏舊部。
一飲而盡後,袁遺也端起為侍從重新添滿的酒水,麵向公孫度,再次敬道:“今於遼西戰事之失,全有賴公孫府君相助!
但以此恩,吾等當做永記之!
我等叔侄,且再請公孫府君一杯!”
“善!”
在袁遺舉杯後,麵容方正,留著長須的公孫度,爽朗一笑,也是應下。
酒過三巡,即於侍女的歌舞下,袁家叔侄,在遼東一應官吏的敬酒下,頭腦已有些昏沉。
然於此時,公孫度突然道言一件事,讓他們一個激靈,瞬間酒醒過來。
“即在昨日夜半,遼西以青州牧,幽州州府,各有書信送來,言之我公孫度收兩位,乃是叛軍之屬,劉希德已讓大軍而來,有戰我遼東之象。
其中大部人馬,以那位大將潘章統帥,已然兵臨柳城,距離陽樂,不過一日功夫。
其人有言,當讓我將兩位首級送去,才能證明其中清白,暫時以做罷兵之。
於此,袁使君如何看待?”
麵對袁遺,公孫度麵上而做尊敬,還是以袁遺曾為袁紹私做任命的並州牧職位稱呼。但這個逃亡的前並州牧,顯然名不副實。
即於公孫度言談下,袁遺身體前傾,另以做眯眼打量公孫度的麵色,但以背光之地,很難讓人看得清楚。
“劉希德其人,領部出戰,奪並、幽、冀之地。又殺我兄長,實則枉顧仁義隻命,公孫使君當做明鑒!”
袁遺道完後,因猜不透公孫度所想,心裏卻顯得有些緊張。
實則早在輾轉路線,而來遼東前,袁遺就同侄子袁熙,商議過將來劉祈進軍遼東,公孫度之所為。
於他們所知,公孫度本就屬於大有野心之輩,作為遼東之地的土霸王,又豈會甘於驅使。而借助地方的天時地利人和,就算劉祈率軍親至,也不見得能奈何公孫度。
可沒想到,短短過去兩日,公孫度的態度,就有明顯變化,讓他們難以猜測得出。
根據城外之報,另以雙方未有同想象中激戰,事出反常。待結合當下之聽聞,叔侄二人,都從各自眼中,看到了憂慮。
袁熙在叔父言後,當即起身補充道:“劉希德素有野望,如我叔父所言,其人現在已定遼西之地,兵來遼東。無論公孫府君如何作為,其人必會來犯,以做遼東主導,進而削弱甚至破滅府君之力量。
府君處於遼東之地,人所敬仰,百姓更是愛戴。以府君之力,誠是治理佳妙。
若以劉希德到來,那遼東之地,說不定會生靈塗炭。
即於此,府君當集結重兵而做防守之。我和叔父,也願意歸附於府君,同做行為。
隻求將來,以幽州之破,可再得回冀州之地!”
袁熙顯得情真意切,公孫度,還有舍內的一應府員,都未直接出言,似在行做考慮。
就在堂舍的氣氛,有些沉默之時,公孫度終於再度道言。
他的語氣低沉,另又顯得無奈。
“二位可能不知,實於去歲蝗災之後,遼東收成不佳,導致郡縣百姓,很是不滿。另則,高句麗時常來犯,我之手下兵力,也難做抗衡。若是能再給予三十年,以我於此積蓄之力量。麵對劉希德之部,或可戰之!
然以當下,遼東及樂浪等多地,不過是經營數年,難成抵抗。
而我公孫度,要為公孫家,另有遼東百姓負責……”
這一下子,公孫度之意,已經相當明確,那正是對於來投奔的袁氏退守之部,難做保護。許將以之首級,而換取其中安寧。
剛一落座的袁熙,臉色蒼白,更有些憤怒,正待起身大罵間,恰注意到叔父袁遺從對麵遞過來的眼神。
於此間,袁遺再度起身,道:“我等知道公孫府君為難也!在此之間,我等不求死於遼東,想死於同劉祈相抗的戰場上。為接納我等的遼東朋友,於戰場之上,抵擋此中之敵人,也算是報答其中恩情!
但以請公孫府君能給我們一些糧草,即於今夜,我等便往柳城而戰之!”
袁遺話聲落下,舍內的遼東郡府官吏,且為公孫度信重之屬,迅速交頭接耳起來。
不得不說,袁遺在此間的靈活輾轉,一下子將叔侄二人,推到了大義之上。
為了一些名聲,公孫度實際也沒有想當麵,直接將袁家叔侄殺死。若是墜了此名,將來中原之地,可有人會再度來做投效之?
袁遺的建議,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之多分憂慮。
“善!袁使君,還有袁公子,果然是明大義之輩,以此杯之酒,另當做我等送別之酒!”
離開昌黎城,也是公孫度停駐的遼東屬國,郡治之所。回往月光下,漆黑的城池,還有身邊跟隨的上百殘部。叔侄二人,相顧無言。
“叔父,我等可真要殺向柳城?”
袁熙的聲音,在遼東的郊地響起,袁遺歎了口氣道:“已是別無他法!這公孫度,能暫放我等一馬,已算是不錯。
此人實也是謹慎,又明白大勢所向。
顯奕,你信也不信,我等若是現在不往柳城方向而去,而是逃亡其他地方,在我等後方堅持的人馬,即會迅速將我等滅殺,以將首級,送到那劉希德手裏!”
袁遺這話,也是給兩側有些騷動的親兵道之。
他手中的馬鞭揮舞而起,指向的正是柳城方向,道:“為今之計,也隻有拚死以戰之。若能從柳城突圍,到達塞外,便還有生機。
以烏桓大部兵敗,但還有鮮卑之屬,我等袁氏這些年,也與之有不少的交情。如此,先能活下去再說之!”
袁遺的命令下,一行一百多人,在月光下,急速往柳城方向的塞外而去。
而在得知袁遺率部行走後,城內,正同親信商議要事的公孫度,歎息道:“袁氏子弟之間,不光是袁本初,以其他人,皆屬於能耐之輩。可以劉希德強悍,皆做破之,更見之厲害!
我等遼東接下來如何相處,還當從長計議!斷不能因小失大!”
公孫度手持酒樽,麵帶笑意看向下首桉的袁遺和袁熙,及一應逃來避難的袁氏舊部。
一飲而盡後,袁遺也端起為侍從重新添滿的酒水,麵向公孫度,再次敬道:“今於遼西戰事之失,全有賴公孫府君相助!
但以此恩,吾等當做永記之!
我等叔侄,且再請公孫府君一杯!”
“善!”
在袁遺舉杯後,麵容方正,留著長須的公孫度,爽朗一笑,也是應下。
酒過三巡,即於侍女的歌舞下,袁家叔侄,在遼東一應官吏的敬酒下,頭腦已有些昏沉。
然於此時,公孫度突然道言一件事,讓他們一個激靈,瞬間酒醒過來。
“即在昨日夜半,遼西以青州牧,幽州州府,各有書信送來,言之我公孫度收兩位,乃是叛軍之屬,劉希德已讓大軍而來,有戰我遼東之象。
其中大部人馬,以那位大將潘章統帥,已然兵臨柳城,距離陽樂,不過一日功夫。
其人有言,當讓我將兩位首級送去,才能證明其中清白,暫時以做罷兵之。
於此,袁使君如何看待?”
麵對袁遺,公孫度麵上而做尊敬,還是以袁遺曾為袁紹私做任命的並州牧職位稱呼。但這個逃亡的前並州牧,顯然名不副實。
即於公孫度言談下,袁遺身體前傾,另以做眯眼打量公孫度的麵色,但以背光之地,很難讓人看得清楚。
“劉希德其人,領部出戰,奪並、幽、冀之地。又殺我兄長,實則枉顧仁義隻命,公孫使君當做明鑒!”
袁遺道完後,因猜不透公孫度所想,心裏卻顯得有些緊張。
實則早在輾轉路線,而來遼東前,袁遺就同侄子袁熙,商議過將來劉祈進軍遼東,公孫度之所為。
於他們所知,公孫度本就屬於大有野心之輩,作為遼東之地的土霸王,又豈會甘於驅使。而借助地方的天時地利人和,就算劉祈率軍親至,也不見得能奈何公孫度。
可沒想到,短短過去兩日,公孫度的態度,就有明顯變化,讓他們難以猜測得出。
根據城外之報,另以雙方未有同想象中激戰,事出反常。待結合當下之聽聞,叔侄二人,都從各自眼中,看到了憂慮。
袁熙在叔父言後,當即起身補充道:“劉希德素有野望,如我叔父所言,其人現在已定遼西之地,兵來遼東。無論公孫府君如何作為,其人必會來犯,以做遼東主導,進而削弱甚至破滅府君之力量。
府君處於遼東之地,人所敬仰,百姓更是愛戴。以府君之力,誠是治理佳妙。
若以劉希德到來,那遼東之地,說不定會生靈塗炭。
即於此,府君當集結重兵而做防守之。我和叔父,也願意歸附於府君,同做行為。
隻求將來,以幽州之破,可再得回冀州之地!”
袁熙顯得情真意切,公孫度,還有舍內的一應府員,都未直接出言,似在行做考慮。
就在堂舍的氣氛,有些沉默之時,公孫度終於再度道言。
他的語氣低沉,另又顯得無奈。
“二位可能不知,實於去歲蝗災之後,遼東收成不佳,導致郡縣百姓,很是不滿。另則,高句麗時常來犯,我之手下兵力,也難做抗衡。若是能再給予三十年,以我於此積蓄之力量。麵對劉希德之部,或可戰之!
然以當下,遼東及樂浪等多地,不過是經營數年,難成抵抗。
而我公孫度,要為公孫家,另有遼東百姓負責……”
這一下子,公孫度之意,已經相當明確,那正是對於來投奔的袁氏退守之部,難做保護。許將以之首級,而換取其中安寧。
剛一落座的袁熙,臉色蒼白,更有些憤怒,正待起身大罵間,恰注意到叔父袁遺從對麵遞過來的眼神。
於此間,袁遺再度起身,道:“我等知道公孫府君為難也!在此之間,我等不求死於遼東,想死於同劉祈相抗的戰場上。為接納我等的遼東朋友,於戰場之上,抵擋此中之敵人,也算是報答其中恩情!
但以請公孫府君能給我們一些糧草,即於今夜,我等便往柳城而戰之!”
袁遺話聲落下,舍內的遼東郡府官吏,且為公孫度信重之屬,迅速交頭接耳起來。
不得不說,袁遺在此間的靈活輾轉,一下子將叔侄二人,推到了大義之上。
為了一些名聲,公孫度實際也沒有想當麵,直接將袁家叔侄殺死。若是墜了此名,將來中原之地,可有人會再度來做投效之?
袁遺的建議,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為之多分憂慮。
“善!袁使君,還有袁公子,果然是明大義之輩,以此杯之酒,另當做我等送別之酒!”
離開昌黎城,也是公孫度停駐的遼東屬國,郡治之所。回往月光下,漆黑的城池,還有身邊跟隨的上百殘部。叔侄二人,相顧無言。
“叔父,我等可真要殺向柳城?”
袁熙的聲音,在遼東的郊地響起,袁遺歎了口氣道:“已是別無他法!這公孫度,能暫放我等一馬,已算是不錯。
此人實也是謹慎,又明白大勢所向。
顯奕,你信也不信,我等若是現在不往柳城方向而去,而是逃亡其他地方,在我等後方堅持的人馬,即會迅速將我等滅殺,以將首級,送到那劉希德手裏!”
袁遺這話,也是給兩側有些騷動的親兵道之。
他手中的馬鞭揮舞而起,指向的正是柳城方向,道:“為今之計,也隻有拚死以戰之。若能從柳城突圍,到達塞外,便還有生機。
以烏桓大部兵敗,但還有鮮卑之屬,我等袁氏這些年,也與之有不少的交情。如此,先能活下去再說之!”
袁遺的命令下,一行一百多人,在月光下,急速往柳城方向的塞外而去。
而在得知袁遺率部行走後,城內,正同親信商議要事的公孫度,歎息道:“袁氏子弟之間,不光是袁本初,以其他人,皆屬於能耐之輩。可以劉希德強悍,皆做破之,更見之厲害!
我等遼東接下來如何相處,還當從長計議!斷不能因小失大!”